蓝色的家园 海洋教育篇 四年级下册

余年寄山水
789次浏览
2020年09月22日 20: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廉洁从教心得体会-广西钦州学院

2020年9月22日发(作者:杜庭之)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星罗棋布的海岛 课 时 2
1、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获得探究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描述海岛的形态特征:
3、能利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海岛分类。
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获得探究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
重点


难点


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获得探究活动中所需要的信息:

方法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板书 星罗棋布的海岛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
了解琅琊















学生认真看并回答问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海岛》
(1)欣赏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知道视频中出现的景点是什么地
方吗?


2、谈话导入:海岛,现代汉语指被海水环

绕的小片陆地。地质学定义,中国国家标

准《海洋学术语 海洋地质学

GBT18190-2000 》,海岛指散布于海洋

中面积不小于500平方米的小块陆地。但

是,海岛的法学定义一直以来在国际上存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汇报交流。
在争议,历经多次修改,现在通常是引用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条

的明确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交流
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根据不
和展示。
同属性,海岛有多种分类方法,可分为大

陆岛、列岛、群岛、陆连岛、特大岛等。
全班汇报,共同交流。
中国有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500个以

上,总面积6600多平方公里,其中455

个海岛人口470多万。
小组推荐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本
组的探究情况。(展示图片或者介绍相
























三、共同的使命
关的文字资料等)
B、小组成员补充。
C、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对琅
琊历史的了解。





、“灿烂文化”小组交流本组的探究成
果。



自由朗读
二、探究活动,了解琅琊
1、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汇报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
交流和展示,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汇报,共同交流。

A、1小组推荐代表向全体同学汇报
本组 的探究情况。(展示图片或者介绍相关
的文字资料等)
B、小组成员补充。
海岛根据不同方面的属性有多种分类
方法,主要有:
按海岛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
岛和冲积岛;


回答问题






海岛风光(1)(20张)
按形态分,可分为群岛、列岛和岛;
按物质组成,可分为基岩岛、沙泥
岛和珊瑚岛;
按离岸距离,可分为陆连岛、沿岸
岛、近岸岛和远岸岛;
按面积大小,可分为特大岛、大岛、







四、韵味无穷






















学生讲故事




中岛和小岛;
按所处位置,可分为河口岛、湾内
岛、海内岛和海外岛;
另外还可以按有无居民和有无
淡水分。
中国海岛有94%系无居民海岛,它们
大多面 积狭小,地域结构简单,环境相
对封闭,生态系统构成也较为单一,而
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小,稳 定性差,随着
全球气候异常。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
极端动力作用加强,自然灾害频繁对自< br>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另
外,人地关系异常紧张,资源特别是淡
水资源贫乏 ,采砂、炸岛取石、无序捕
捞与养殖、肆意开发等现象突出,加大
了海岛的压力,也导致部分岛 屿水荒日
趋严重。总体来看,中国海岛的生态系
统与陆地相比较为脆弱,极易受到破
坏 。它们像羸弱的幼鸟,孤悬海上,其
生死似乎都是微茫之事。其中,某些消
失的岛屿命运,真有 点荒诞的意味。 四
思考问题并回答





写感受

面环水,自成陆地的岛屿,天生就是一
个有戏的地方。水与陆地特殊的地缘 关








学生补充世界各大海岛的资料

系,造就出来的气质,大抵是坚硬、孤
独、 粗粝的。在古时,人口稀薄,很多
无人居住的岛屿,是流放、囚禁、屠杀
的天然监狱。比如,我 们通过读史知道
圣赫勒拿岛成了安放拿破仑的眠床,海
南岛是一代名士苏轼谪居三年之地,俄< br>罗斯第一流放地萨哈林岛则曾记录下
作家契诃夫的足迹,崇明岛则是北宋时
期著名的盐场 ,无数造盐工人均为朝廷
的重刑犯。
而在今天,在现代商品经济冲击之
下,过 去人类发泄暴力、遮蔽阴暗面的
岛屿,则转变为被人类过剩欲望追逐的
宝地了。岛上一草一木, 一沙一鸟都是
可利用资源。
譬如,海南省的大洲岛。大洲岛,
又称“燕窝岛” 。顾名思义,它是中国唯
一纯正的燕窝产地,岛内的金丝燕是中
国唯一可以营造白色可食燕窝的 珍稀
鸟类。大洲岛位于海南省东部沿海万宁
市(古称万州),为海南省最大的无居民
海 岛,是中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自然
保护区之一。


最初,岛内有南罗、 暗岩和大架
三个燕洞,每年采摘的燕窝也较多,可
惜随年代的变迁,现仅有南罗一处燕洞
残存至今。南罗燕洞高出海面30多米,
洞顶危岩耸立,无任何通道可达,海水
不时从外面涌 入,波涛澎湃。金丝燕生
性胆小,喜黑暗、潮湿、安静,这或许
是它选择危险洞岩居住的缘故。 因此,
采摘燕窝极其危险,必须从水中潜入岩
洞里,再攀援岩洞,从前渔民只能在陡
壁 间架设鱼骨状云梯而上掏取。每年
3、4月间,金丝燕钻进南罗洞,吐出
胶状的唾液,将唾液粘 于绝壁上,筑成
巢,这就是“燕窝”。巢窝像人的耳朵,
呈半月形,直径约六七厘米,重约20
克。金丝燕一年结巢三次,第一次结巢
厚而洁白,由于经过冬季的休养生息,
体内储存 了足够的养分,唾液质素较
优,所以巢较优较厚,是燕窝中之极品。
目前市面上估价1克卖到1 000多元,
显然这比黄金价格高好几倍。从明末清
初起,万州燕窝就作为“贡品”进贡给皇< br>帝享用。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选做题

学习本课写感受。

以“我爱海岛”为主题,制作一张海岛名片。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海峡和海湾 课 时 2
1、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收获的喜悦。
课时

教学

目标
2、通过参与交流,了解海峡和海湾,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能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

初步了解海峡 和海湾的历史,感受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宝贵文物的
重点
意识。

难点


意识。
方法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初步了解海峡和海湾的历史,感受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宝贵文物的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板书 琅琊古韵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谈感受

这就是我海峡和海湾
二、探究活动,了解琅琊
1、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汇报交流。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视频——《海峡和海湾》
(1)欣赏了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
(2)你知道视频中出现的景点是什么地
方吗?
















设计意图
你知道海峡和海湾在我国的什么地
(1)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
(3)
分成3个小组。
方吗?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
2、谈话导入:这就是我海峡和海湾
交流和展示,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汇报,共同交流。
(1)领略海峡和海湾 A、1小组推荐代表向全体同学汇
报本组的探究情况。(展示图片或者介
绍相关的文字资料 等)
B、小组成员补充。
C、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对琅
琊历史的了解。
二、探究活动,了解琅琊
1、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汇报交流。
(1)根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情况,分
成3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探究、交
流和展示,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汇报,共同交流。
(1)领略海峡和海湾
A、“历史古韵”小组推荐 代表向全体


师小结:琅琊具有悠久的历史,
历代君王都把它视为“圣地”,也是 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
(2)感受文化
A、“灿烂文化”小组交流本组的探
究成果。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琅琊的诗
文?
师小结:(
三、共同的使命

1
我们汇报交流 了这么多关于
海峡和海湾的知识,相信它给你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把你的感受写下
来。 课后以“海峡和海湾”为主题,制作
一张海峡和海湾名片。
同学汇报本组的探究情况。(展示图片或者
介绍相关的文字资料等)
B、小组成员补充。
C、其他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对琅琊
历史的了解。
师 小结:琅琊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
君王都把它视为“圣地”,也是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
(2)感受文化
A、“灿烂文化”小组交流本组的探究成
果。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琅琊的诗文?
师小结:(
三、共同的使命

四、韵味无穷
我们汇报交流了这么多关于海峡和
海湾的知识,相信它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
象,请大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课后以“海
峡和海湾”为主题,制作一张海峡和海湾名
片。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学习本课写感受。



选做题

以“我爱海峡和海湾”为主题,制作一张海峡和海湾名片。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
课 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红树林这一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
2.知道这一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
3.引发学生对其他环境中生物特点的探究兴趣。

了解红树林等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
重点



方法
性。
了解红树林等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
性。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难点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板书
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






二、神奇的海上森林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红树林优美的风光图片。
学生交流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海岸的潮间带 滩涂上生长的树丛被
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
重要标志之一,让我们走进这潮水 与
淤泥间的天堂,去探寻红树林这一特
殊的生物群落吧。
二、神奇的海上森林
1、教师引导:红树林的特殊性究竟
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前同学们都

(设 计意图:生
活在北方沿海
地区的学生对
红树林是陌生
的,本环节利用
多媒体课件使
学生直观地认
识红树林,并结
合欣赏图片,让
学生初步感受到红树林这一
生态环境的特
殊性,激发起对
红树林的探究
欲望。)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
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 、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
随机展示涨潮落潮时红树林的优
美风光、红树林中的不同树种等
图片、视频资料。






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搜

集的资料先在小组进行交流、整理,

并选出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
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随
机展示涨潮落潮时红树林的优美风
光、红树林中的不同树种 等图片、视
频资料。
预设: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
生的交流进行引导 < br>环节通过引导
学生交流、分
析、整理资料,
用真实的数据、
直观的照片 、生
动的视频等资
料使学生感悟
到红树林的神
奇之处以及给
人类带来 的生
态效益,同时培
养学生整理、分




三、奇特的生物群落



学生探究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中
生物的特点。
A.一反常态的植物
(1) 课件播放故事《小海鸥旅行
记》,学生欣赏后交流:从故事中
认识了几种红树林中的植物,分< br>别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搜集的红树林中其
他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制
作红树林植物卡片。
B.潮间带的精灵
(1)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
红树林中动物的资料编排小品,
要求体现出动物的不同生活习
性。
(2)全班进行小品表演。
A.红树林中丰富的树种
B.红树林的特点和作用
C.红树林的分布地区
4、教师小结:红树林是陆地向海 洋
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我国的红树林
析信息的能
力。)
(设计意图:本< br>环节组织学生
开展欣赏故事,
小品表演等活
动,旨在引导学
生通过对资 料
分析,探究红树
林中各种生物
的生活习性及
各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 )

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海南、
的交流、整理和
福建和浙江南部 沿岸。红树林植物对
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
强,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红树林能够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
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宛如一道
道海上绿色长城, 因此红树林又被称
为“海岸卫士”。
三、奇特的生物群落
教师引导:红树林中蕴育 着哪些奇特
(设计意图:本
环节通过找一
找的活动和欣
赏视频,进一步
引导学生感知
红树林中生物
的多样性以及
各种生物之间
系,并且激发学的生物呢?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相互依存的关
学生探究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中生
物的特点。
A.一反常态的植物
(1)课件播放故事《小海鸥旅行
记》,学生欣赏后交流:从故 事中认
识了几种红树林中的植物,分别有什
么特点?
生对其他生物
群落探究的兴
趣。)



(3)师生评价并谈收获:通过观
看小品,认识了红树林中哪些动
物,分别有哪些生活 习性?












四、红树林里的聚会
1、找一找,红树林中都有哪些动
物和植物?
2、教师播放视频《生命的天堂—
—红树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搜集的红树林中其他
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制作
红树林植物卡片。
B.潮间带的精灵
(1)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红
树林中动物的资料编排小品,要求体
现出动物的不同生活习 性。
(2)全班进行小品表演。
(3)师生评价并谈收获:通过观看
小品,认识了 红树林中哪些动物,分
别有哪些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由于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使得 红树林植物具有胎生现象、特殊
根系、泌盐现象等一系列奇妙的生态
特征。而这些植物又以凋落 物的方
式,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
育环境。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
今世界 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
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
富,如我国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
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
133种昆虫。


四、红树林里的聚会
1、找一找,红树林中都有哪些动物
和植物?
2、教师播放视频《生命的天堂——
红树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红树林中多样的植物
和动物构成了这一特殊的生物群落,
它不仅是海洋动物栖 息的天堂、植物
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
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除了红树
林,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还有许多生
物群落,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家庭和谐
共存,其中的成员各 具特色,让我们
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群落吧。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选做题

学习本课写感受。

以“我爱海峡和海湾”为主题,制作一张海峡和海湾名片。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
课 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红树林这一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
2.知道这一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
3.引发学生对其他环境中生物特点的探究兴趣。

了解红树林等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
重点



方法
性。
了解红树林等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感知不同环境下生物的多样
性。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难点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板书
潮水与淤泥间的天堂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






二、神奇的海上森林




一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红树林优美的风光图片。
学生交流欣赏图片之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海岸的潮间带 滩涂上生长的树丛被
称为“红树林”。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
重要标志之一,让我们走进这潮水 与
淤泥间的天堂,去探寻红树林这一特
殊的生物群落吧。
二、神奇的海上森林
1、教师引导:红树林的特殊性究竟
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课前同学们都

(设 计意图:生
活在北方沿海
地区的学生对
红树林是陌生
的,本环节利用
多媒体课件使
学生直观地认
识红树林,并结
合欣赏图片,让
学生初步感受到红树林这一
生态环境的特
殊性,激发起对
红树林的探究
欲望。)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
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 、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
随机展示涨潮落潮时红树林的优
美风光、红树林中的不同树种等
图片、视频资料。






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根据自己搜

集的资料先在小组进行交流、整理,

并选出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
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3、各组代表展示交流成果,教师随
机展示涨潮落潮时红树林的优美风
光、红树林中的不同树种 等图片、视
频资料。
预设: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
生的交流进行引导 < br>环节通过引导
学生交流、分
析、整理资料,
用真实的数据、
直观的照片 、生
动的视频等资
料使学生感悟
到红树林的神
奇之处以及给
人类带来 的生
态效益,同时培
养学生整理、分




三、奇特的生物群落



学生探究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中
生物的特点。
A.一反常态的植物
(1) 课件播放故事《小海鸥旅行
记》,学生欣赏后交流:从故事中
认识了几种红树林中的植物,分< br>别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搜集的红树林中其
他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制
作红树林植物卡片。
B.潮间带的精灵
(1)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
红树林中动物的资料编排小品,
要求体现出动物的不同生活习
性。
(2)全班进行小品表演。
A.红树林中丰富的树种
B.红树林的特点和作用
C.红树林的分布地区
4、教师小结:红树林是陆地向海 洋
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我国的红树林
析信息的能
力。)
(设计意图:本< br>环节组织学生
开展欣赏故事,
小品表演等活
动,旨在引导学
生通过对资 料
分析,探究红树
林中各种生物
的生活习性及
各种生物之间
的关系。 )

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海南、
的交流、整理和
福建和浙江南部 沿岸。红树林植物对
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
强,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红树林能够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
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宛如一道
道海上绿色长城, 因此红树林又被称
为“海岸卫士”。
三、奇特的生物群落
教师引导:红树林中蕴育 着哪些奇特
(设计意图:本
环节通过找一
找的活动和欣
赏视频,进一步
引导学生感知
红树林中生物
的多样性以及
各种生物之间
系,并且激发学的生物呢?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相互依存的关
学生探究红树林这一生态环境中生
物的特点。
A.一反常态的植物
(1)课件播放故事《小海鸥旅行
记》,学生欣赏后交流:从故 事中认
识了几种红树林中的植物,分别有什
么特点?
生对其他生物
群落探究的兴
趣。)



(3)师生评价并谈收获:通过观
看小品,认识了红树林中哪些动
物,分别有哪些生活 习性?












四、红树林里的聚会
1、找一找,红树林中都有哪些动
物和植物?
2、教师播放视频《生命的天堂—
—红树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搜集的红树林中其他
的植物名称及特点。
(3)学生根据搜集交流的资料制作
红树林植物卡片。
B.潮间带的精灵
(1)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红
树林中动物的资料编排小品,要求体
现出动物的不同生活习 性。
(2)全班进行小品表演。
(3)师生评价并谈收获:通过观看
小品,认识了 红树林中哪些动物,分
别有哪些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由于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使得 红树林植物具有胎生现象、特殊
根系、泌盐现象等一系列奇妙的生态
特征。而这些植物又以凋落 物的方
式,为海洋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
育环境。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
今世界 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
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
富,如我国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
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
133种昆虫。


四、红树林里的聚会
1、找一找,红树林中都有哪些动物
和植物?
2、教师播放视频《生命的天堂——
红树林》。
3、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总结:红树林中多样的植物
和动物构成了这一特殊的生物群落,
它不仅是海洋动物栖 息的天堂、植物
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
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除了红树
林,在我们的地球村里,还有许多生
物群落,他们就像一个个小家庭和谐
共存,其中的成员各 具特色,让我们
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群落吧。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选做题

学习本课写感受。

以“我爱红树林”为主题,制作一张名片。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重点



方法
海上救助
课 时 2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及国际海上救助队的工作及作用。
查阅资料,了解海上救助队伍的发展。
关注海上救助的发展。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及国际海上救助队的工作及作用。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及国际海上救助队的工作及作用。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难点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海上救助
板书
中国海上救助队伍
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2、交流体会。

二、新课。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
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
中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1)案例传真:青岛起飞!吗?
急救落水渔民。
(2)触目惊心的数字。






1、认识海上救助队伍。 2、交流体会。
(1)海上救助队员 二、新课。
(2)中国海上救助船1、认识海上救助队伍。
“南海救101” (1)海上救助队员
(3)中国海上救助系统(2)中国海上救助船“南


效果图 海救101”

(4)中国海上救助直升
(3)中国海上救助系统效


2、救助行动进行
时。



果图
(4)中国海上救助直升机
还可让学生交流还有那
些专业救助设备?
2、救助行动进行时。

课件展示:海上渔船突

然起火是的救助情景。

(海、陆、空多种人员


3、国际合作海上救
和设备参与了海上救援行

动;还有许多志愿者和志愿
助。

船只也参加了海上救助。)
学生阅读课本资
课让学生交流一下:2009
3、国际合作海上救助。
料,交流:
年,中美举行的海上联合
学生阅读课本资料,交

搜救演练活动情况

(1)国际海上人命
流:
救助联盟(IMRF)是一
个什么样的组织?
(1)国际海上人命救
助联盟 (IMRF)是一个什
(2)国际海上人命
么样的组织?
救助联盟是什么时候在
哪儿成立的?

(2)国际海上人命救
助联盟是什么时候在哪儿
成立的?
三、拓展活动。
课下继续搜集有关海上救
助的资料。关注海上救助的
发展。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选做题

学习本课写感受。

办手抄报


课 时 教 学 案
学校:青岛惠水路小学
姓 名 学 科 蓝色海洋 年级班 4
课 题
课时

教学

目标
重点



方法
海上自救自护.
课 时 2
指导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使用的海上自护自救的方法。
自护自救实践。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快了成长。

指导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使用的海上自护自救的方法。
指导学生了解并学会一些简单的使用的海上自护自救的方法。
交流讨论为主,教师讲解辅导为辅
难点
手段
挂图、班班通
海上自救自护
板书
遇险自救宝典:1、 2、
3、

教 学 活 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谈话:海上遇险时我们该怎

么办呢?
学生交流。

课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


学生看图讨论并交流。


1、遇到危险要拨打12395. 中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2、要掌握救生衣的使用方吗?
法。

3、上船后要注意安全标识,

辨别方向。






二、新课。
1、海上遇险自救宝典。


宝典一:救生衣的穿着方




还可让学生交流还有那
些专业救助设备?

可再让学生了解一下其
法。
他需要注意的问题,如:
宝典二:水中漂浮自救方
在海水中一定要注意保
法。
暖、跳水时应该选择船
仰漂、开放式水母飘、抱膝
尾、缺水时应该想办法
收集 雨水或露水,千万
式水母飘。
不能喝海水等等。

宝典三:求救方法:
信号工具:海上救生灯、信

号筒、防水电筒
2、自救自护我能行。
看图并讨论交流,怎样进行
海上自救自护。
3、自救自护我实践。
讨论:除了海上自救自护,
其他公共场所遇到危险时
怎样进行自救自护?
三、拓展活动。
1、办一期海上自救自护手
抄报。
2、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社
区进行宣传。

达标
必做题
检测

选做题


办手抄报

学习本课写感受。





课让学生交流一下



十大古曲-砂石料供应合同


写成长的作文-鼓励朋友的话


英语好词好句摘抄-产科实习小结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张士欣


学生自评-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祖国在我心中读后感-会计从业资格证查询


备忘录模板-詹天佑读后感500字


高考查询系统-学生会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