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就业计划(—学年度第一学期)庄子小学教师郭述学案设计(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doc
爱国事迹-liuxue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09—2010学年
度第一学期)庄子小学教师郭述
学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
本册教材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在获得数学
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和实践能力,
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
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初步培养学
生的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和推理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提高<
br>学生的数学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促
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班级分析
我
班共有11名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
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
了解。在动手操
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有了明显
的增强。但是学
生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这一学期
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
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100以内
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
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和条形统计图,时、分、秒的教学活动等
。
四、教学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
行计算。初
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
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
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相乘的计算。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
立1米、1厘米
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
长度;初步形
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
角和
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
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
识轴对
称现象,并能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
现象。
6、初
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
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
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
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
述和
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
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
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
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
对时、分、秒的教学活动,认识时间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
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
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
改正。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
教师不要包办
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
练习。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
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
学生运用所学
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
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
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5、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
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6、要渗透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
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较好地进行练习。在数
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提高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知识,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2009年8月
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
了数位顺序
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
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
基
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
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
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
学内
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
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
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
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
生
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
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
内容,让学生在掌握
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
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
”。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
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
在
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
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
和千克,初步建立质
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
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
复式
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
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
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同时培养学
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
的基本含义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
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
培养学生在
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
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
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
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会用根
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
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
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等良好学
习习惯。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
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
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
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
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
初
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
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人、
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
br>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
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
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
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
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
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
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
和
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
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
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
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
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
进行加减法估
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
际问题的意识,体
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
解统
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
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
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
生活中有趣的
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
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
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
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
学
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
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一)、图
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
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
表内
除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表
内除法同20以内的加、减
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
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除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
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这两部分计算教学中,教材安
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
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
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
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克和千克的认识,让学生
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
使用统一的重量单位。建立
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
图形
和变化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
旋转现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
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
经历用统计方法
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广角”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
理方法,培养学
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
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
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
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
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
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
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
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
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
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
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
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
十的计算,并能结
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
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
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
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
格纸上将一
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
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
识条形统计图(1格
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回答
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单元结束时期末
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
表内除法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
达到每分钟做10题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
的教学内容为
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
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
处理,以
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
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
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两册
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
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
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
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
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
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
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应用意识。
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使学生掌握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
生理解笔算的算
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
此次教材的编
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的教学笔算,而是将笔
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
用笔算解
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笔算加法中安排了参观博物馆的
乘车问题,笔算减法中
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比较问
题等。这里的编排顺序是: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
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
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
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
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使计算教学与解
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万以内的加法笔算,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
乘车
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
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
1、例2、例3分
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进而引出了
不进位加和进
位加的三个计算式题,并引出笔算。在笔算方法的
教学中,教材通过摆小棒直观的展示算理并结合直观图
出示算
法。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用之解决问题了。在例3中,
每辆车限乘70人,通
过计算结果知道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是71,
超出限乘人数,所以班长得出结论“一班和二班不能合乘一辆
车。”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
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
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
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
,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
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
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空
间观念不仅是他们理解人类赖以
生存的空间、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
重要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主要的目的在
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小学生在
观察物体、认识方向、
制作模型、图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活动中,获得关于空间与
图形的知
识,更好地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
描述事物间的关系,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
。
根据上述教育理念和《标准》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
本册实验教材对于空间与图形内
容的编排采取这样一些措施:首
先,提供了丰富的关于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素材。安排了图形与
变化、克与千克的认识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中设计了丰富多样
的动手实践活动,如观察、拼摆、折纸、
测量、作图、制作等,
通过活动让学生对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平移、旋转现象的概念进
行感知、
体验和理解,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图形、以及
对所获图形间关系进行体验和理解等,使学生获得
丰富的空间与
图形的感性经验。其次,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
例如,在认识重
量单位之前,安排了关于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
测量必要性的探究;在认识克之前,安排了探索有效的测
量黄豆
重量的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
猜测、操作、讨论交流,
感知、感受几何概念的含义及所学图形
的特征,借助图形表象进行推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中的成员,对客观世界变化的敏捷反应
和对各种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小学数学中
要培养的估计能力正是上述能力的基础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
教学内容中对于
估计能力培养涉及得很少,在现行九年义务教育
教材中所安排的一些乘、除法估算也只作为选学内容。加
强估算
是当前计算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标准》中规定了估算的
教学内容和估计意识、技
能的培养的要求。例如第一学段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本套实验教<
br>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
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
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
法,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册教
材在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
减法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结合
实例,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
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
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
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
br>想。其次,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
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重量单位
”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
大约有多重、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重量等的练习。使学
生
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
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
目的。在教给学生基
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练习,
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
识。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br>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
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
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
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
动
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本册实验教材的编排,注意从学生的已
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
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探
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
时,逐步形
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如前所述,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认识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小组讨论、归纳推理等活
动,得出要用统一的重量单位进行测
量才能得到一致的结果,才
能彼此进行交流的结论。在学生认识了克、千克之后,并不是直
接告
诉学生还有比克大的长度单位千克,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测
量一袋盐的重量的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
应该用比较大的重
量单位的想法,从而引出“千克”。本册实验教材安排的两个数
学实践活动“
剪一剪”和“有多重”,都是开放式的对周围事物
或操作材料的数学内容进行探究的活动。在这些动手实
践的探索
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数学知识,还可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
的*,产生对现实世界
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
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也正是
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
四、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
数位表、简易天
平、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