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3不懂就要问教案1.doc
新疆财经大学吧-工作检查书
3《不懂就要问》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
掌握2个多音字,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使用工具书或根据上下
文弄清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意, 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3.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汉字, 掌握2个多音字,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
2.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意, 和同学交流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难点:
懂得“不懂就要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 养成“不懂就要问”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不懂的问题?当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都是怎么处理
的?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问家长、问老师、小组讨论、上网学习、查字典等。
2.同学们的学习途径可真多, 我想这也正是同学们学习优秀的原因。
可是在很久以前,
那时候的小朋友却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
一个人, 看看他是怎样学习的。
课件出示:走近人物——孙中山
常识提示:孙中山, 广东香山人,
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
组成中国同盟会,
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孙中山是怎样学习的呢?让我们听读课文,
了解一下。注意:在听的时候, 画出生
字词, 读准字音, 画出新鲜感的词句。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
三、生字认读,
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 有些还比较难,
不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
带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生字指名领读。
3.去掉拼音, 小组同学进行“你指我认”的活动。
4.重点认读“段、练、戒、厉、楚”等生字。
6.开火车读准字音, 也可以开火车组词。
7.刚才在听读和自读课文时, 你画出了多少有新鲜感的词语, 跟本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吧!
8.老师找到了这些词语, 请你谈谈自己的认识,
你可以说一下词语的意思或者是造个
句子。
出示词语: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糊里糊涂
咿咿呀呀 连连点头 私塾 戒尺
学生根据词语进行解释或造句。
四、读文见义
导学:读了课文,
你知道以前的私塾是怎样上课的吗?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 学生自读。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 先生念, 学生跟着念, 咿咿呀呀,
像唱歌
一样。学生读熟了, 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 先生从来不讲。
(你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吗?读出你的情感来。)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背”的用法。
2.课文中具体写孙中山读书的情况的是哪一部分?圈出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预设:
读书流程图。
孙中山背诵学过的功课。
先生圈出要学的新内容。
先生教读要学的新内容。
孙中山回座位练习背诵。
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怎么样?枯燥乏味。
随文识字:了解多音字“圈”的意义和用法。
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孙中山有没有放弃学习?他学得怎么样?
预设:
从“先生听了, 连连点头。”“读了几遍, 就背下来了。”“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等
地
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勤奋好学。但是孙中山
学得不明白——
糊里糊涂。根据上下文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认识模糊,
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4.面对这种糊里糊涂的情况,
孙中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自读课文, 圈出相关内容。
预设:
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 有什么用呢?
做:他壮着胆子站起来, 问:“先生,
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
讲讲吧!”
5.对于孙中山的做法,
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大家有什么反应?
这一问, 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小组讨论:
同学们为什么吓呆了?向老师问问题很可怕吗?同学们到底在怕什么?
预设:戒尺,
以前做错事或者不会背是要用戒尺打手心的。
根据自己的想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6.听到孙中山的问题, 先生是怎样做的呢?
出示:先生拿着戒尺, 走到孙中山跟前,
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
朗读句子, 重点读好动词和语言描写。必要时请几个同学演一演。
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 如果不会背, 结果会怎样?
学生大胆发言。
7.最后的结果怎样?孙中山挨打了吗?
预设:先生讲得很详细, 大家听得很认真。
思考:孙中山没有挨打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因为孙中山学习勤奋,
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8.既然大家都想知道, 为什么老师一开始不讲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我原想, 书中的道理, 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
我就讲讲吧!
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重点思考关联词“既然……就……”的关系。
出示关联词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无论……都……”“因为……
所以……”等四组关联词
, 看看哪一组可以替换文中的“既然……就……”。体会“既然……
就……”的因果关系。
9.同学们都不敢问, 只有孙中山去问, 这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学习态度?
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尤其读好最后一段孙中山的名言:“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为
了弄清楚道理, 就是挨打也值得。”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并想一想这段话与题目的关系—
—照应题目, 点明中心。
五、能力提升
读书是有方法的。我们来想一想, 读书都有哪些方法?
预设:
1.课文中的“学问学问, 不懂就要问”。
2.本文是略读课文,
略读的意思就是了解大意, 不必深究。
3.读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 要大胆地去跟别人交流,
也可以去问老师或者其他人。
4.读书时遇到不明白的词语, 可以大胆地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猜测,
也可以大胆地猜
测故事的情节。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查看工具书。
5.你还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六、拓展阅读
快速阅读《鲁迅的读书秘诀》, 回答问题。
1.阅读成果,
鲁迅先生少年时用得到的金质奖章做了什么?
预设:卖掉奖章, 买了几本书, 买了一串红辣椒。
2.鲁迅先生靠什么度过寒冷的夜晚?
预设:他便摘下一颗辣椒, 放在嘴里嚼着,
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
持读书。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不懂就要问》”, 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1、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7.267.26.202012:3812:38:27Jul-2012:38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3、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2:387.26.202012:387.26.202012:3812
:38:277.26.202012:387.26.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7.26.20207.26.202012:3812:3812:38:2712:38:27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Sunday, July 26,
2020July 20Sunday, July 26, 2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12时38分12时38分26-Jul-207.26.2020
7、
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
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
20.7.2620.7.2620.7
.26。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六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2:3812:38:277.26.2020Sunday, July 2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