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_1

巡山小妖精
816次浏览
2020年09月23日 16: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嘉兴职业技术-广州出国

2020年9月23日发(作者:蒋雯丽)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
元的最后一篇课 文。本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
略读课文,分别从人物、神话故事、 建筑和古代绘画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本
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开头先整体介绍了这幅画的大小 、作者和保存情况,然后具
体介绍了这幅画上的人物、热闹的街市、桥北头有趣的生活情景。最后整体介 绍了这
幅画的历史价值。揭示了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才刚刚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他们对事物的鉴赏能力还有些稚 嫩,况
且这是一幅学生不容易见到的名画,要让他们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清明上河图》的
绘画 艺术和历史价值是有难度的。但是现在网络发达,因此可以借助视频用图文对照
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资源利用:

1、配乐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视频。

2、《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图画,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生动传
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 化的感情。

3、培养学生运用“图文对照读懂课文”的方法自学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照图画,了 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感受《清明上河图》生
动传神,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 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今
天我们将从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摘取一颗璀璨 的明珠,欣赏她熠熠闪光的风采。这
颗明珠就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知道什么叫“名扬中外”吗?

4、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阅读、< br>静心思考。因此紧扣重点词和课题质疑正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

、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师生交流: (1)看着同学们认真读书的样子,我知道你们已经胸有成竹了。
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

(出示第一组词语):张择端

厘米

汴梁

保存

撑船

摊贩

官吏




悠闲

拽住

惊扰

形态各异

(开火车读,正音)

出示第二组词语:作坊

溜达

一乘(指名读,正音。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2)通过读文,你知道名扬中外的画指的是那幅画吗?作者是谁?

设计意图:处理 字词,指导易错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夯实字词,为读正确读流利
做铺垫,汇报初读收获,为品读课文唱响 前奏曲。

三、看图读文,激发情感。

1.我觉得咱们班同学读书的能力特 别强,刚才大家自己读书就有了如此多的收获
那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出示配乐视频 《清明上河图》,教师解
说。)

2、学生自由观赏,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画面人多,热闹)
3.老师激趣:从刚才同学们 惊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图
的喜爱。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插图快速找一找,课文哪 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上
的内容?(2、3、4段)

4、提示学生可以用“图文 对照法”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从2~4自然段中选定最
感兴趣的一个自然段学习,想想这段主要写了画 面上的什么?

5、交流感悟:

(1)《清明上河图》中都有哪些行业的人物?


(汇报第2小节,通过读句子 ,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哪一
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然后回到画中引导学生体 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
了不起。)

(2)画上的街市的热闹表现在什么地方?

( 汇报第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 补充省略的内容,理解“形态各异”,
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 大。别看画上的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 画技
如此高超。)

(3)北桥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汇报第4 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的生动、精彩。老师
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 目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
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6、在张择端的这幅画中像这样有趣的生活情景还有很多,看到桥底下的一艘船了
吗?(PPT出示, 教师解说:一艘木船正要穿过拱桥,桅杆已经放倒。船工们握篙盘
索。桥上桥下,许多行人驻足观赏。从 人们张嘴挥臂的动作中,似乎听到了船工们吆
喝的号子声和众人的喝彩声。)

7、因 为这幅画画得非常传神,我们能透过画中的内容看到八百年前的人们是怎样
生活的情景,所以它被称为宋 代的百科全书,被称为一幅名扬海外的画。书上是怎样
评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 。

设计意图:《清明上河图》这幅画远离学生的生活,因此借助视频拉近距离,用
图 文对照的方法和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这样学生既读懂了
文本又培养了语言表达 能力。并且使孩子在心田累积的不仅是画面,是文字,更是文
化的积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 文化的感情。

8、中外名人又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PPT出示中外评价 ,指
名朗读)

四、内化情感,总结全文

1、引导学生:同学们, 今天我们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
生动的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教师出示小诗与学生共勉: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藏。

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

3、同学们,《清明上河图》是我们的国宝,在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它被制作
成三维电子版的在中国馆展出,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的欣赏 了这幅画,不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里,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时别忘了去< br>亲眼看看这稀世之作。

设计意图:内化文本,激发自豪之情。

五、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对照画面给爸爸妈妈介绍《清明上河图》。

2、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搜集资料,我们在下节口语交际课上交流分享吧。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主题和本课教学目标,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课外的自主积
累。



板书设计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

人物 多

街市 热闹

情景 传神




教学反思:

叶圣陶 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 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到一半。”
叶老这段话十分精辟的阐述了略读的重要性。因 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三年级学
生初步具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紧扣阅读提示,半扶半放的进行本课 的教学,努力提
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依托阅读提示,凸显教学重点

受教学时间的影响,略读课文的课时大多是一课时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快速准确
地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教学整体,产 生教学合
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在《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课文前有
这 样一段导语:“赵州桥是一座多么了不起的古代建筑!下面的课文又将向我们展示
一幅了不起的古代绘画 。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
容,再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这段阅读提 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依据,并且对该篇
文章的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根据以上学习提示,在 本课的教学中,我先
让学生自主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播放《清明上河 图》的视频,使学生
在整体上图文对照,对这幅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直奔阅读提示的重点——焦距
画面内容,图文对照谈体会。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找出课文中的要点、难点、疑点,
听课时就 改变了教师讲什么、自己听什么的被动状态,从而达到自己需要听什么的主
动学习的目的,减轻了学习的 负担,增加了自信心。

二、紧扣画面内容,图文对照悟文本。

略读课文教学虽然倡导的是“简”、“略”,但不是说所有的都提倡简略,在文
章的精彩之处也需要 细细的去揣摩,这样才能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在教学本课时,
我直奔课文重点——画面内容,在学生 明白图文对照学习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2-4
段课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自 学,然后汇报。其中在交流第
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读句子并想象补充其他行业的人,然后对照图画让学 生用词语
去形容画面内容,体会画上的人多,感受张择端绘画的了不起;在交流第三自然段时,
我让学生练读课文,然后出示局部图让学生解说,接着引导学生想象:走在这样的街
上,你仿佛听到什么 ?最后出示:“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
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 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从而体会画的
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在教学第四自然段 时,我采用让学生在图
上找这个情景谈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情景的栩栩如生,进而体会这幅画的传神 。
然后回归主题,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三、拓展深化主题,架起内外桥梁。

略读课文应该成为架起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所以在教学课文最后一段时,我
让学生说一说中外名人对这幅画的评价,然后让学生谈体会,感受这幅画 的高超画技
和历史价值,接着以老师的小诗作总结,然后以给父母介绍《清明上河图》和了解我
国传统文化为作业延伸课外。这样既对本单元的主题作了总结与提升,同时又提出了
综合实践学习的要求 ,使教学得到有效的拓展与延伸,沟通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激
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愿望,使略读课文教 学在语文教学中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但是,在教完这篇课文后,我认真的回想了整个教学过 程,发现有很多的不足与
遗憾。略读课文是孩子们施展文学拳脚之地,老师应该是一旁的守护神。在教学 中教
师应将自己推到一个更“隐蔽”的角落,让学生站在更“亮”的舞台中,给孩子留更


多自读的时间去潜心入文,这样才能就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驰骋千里何足奇”
理想境界。 可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觉得三年级学生还小,不敢甩开臂膀,大胆
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 读自悟,使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在有一些环节上混沌
不分,教师参与得太多。不过,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 憾的艺术,我相信,正是这份遗
憾,让我看到了自身教学的缺陷,它会激励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勇于探 索,不断反
思,怀揣梦想,一路前行!





中班科学教案-项目合作协议书


实习日记30篇-领导生日祝福语


小南海-国庆节作文


误会作文-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安徽高考时间-重庆招生考试信息网


非主流爱情个性签名-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情人节的诗句


湖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给领导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