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_一目斋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内蒙招生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案
【导语】《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被
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
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
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学习目标:
★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
惊叹
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
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
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
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
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篇
二】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
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
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
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
画。(板
书课题)
2、揭题:你知道“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己理解
回答)
说的真好,“名扬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国外都很有名气。(齐读
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副怎样的画?画上都有些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幅名扬
中外的画?)
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
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今天我们就根
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
1、通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并了解
这幅画的画名、作者、年代、
大小。
2、出示阅读提示:读了自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
阅读方法:
看图读文;阅读要求:知道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
3、自由阅读: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找到答案后,四人小
组内交流。
4、初步感知: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学生汇报)
(1)概说画面上的人物很多,主要
是从人物所从事的行业之多
来表现的;(2)画上的街市非常热闹,介绍了画面上各种人物的形态;(3)介绍了北桥头的场景。
(2)我们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人物丰富、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相机板书)
三、精读课文。
1、现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再欣赏一下这幅画
吧。
2、从刚才同学们惊
奇的眼神、赞叹的话语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
这幅图的喜爱。这幅图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的课文对它
进行了
生动具体的描写。读懂了课文,你一定会更喜欢它。想用什么方法来
读懂课文呢?引导学
生读读课前的阅读提示,明白学这一课可以用
“图文对照法”。
3、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
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4、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
己的感受。
(1)读第2
小节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通过读
句子,并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来体会“三百六十行,
哪一行的人都
画在上面了。”体会张择端花了很大工夫,画出来的画了不起。
(2)读第
3小节,重点也是看图、读文、想象补充省略的内容,
理解“形态各异”,引导朗读“画面上的这些人有
的不到一寸,有的
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
清清楚楚
。”从而体会画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张择端的画技如此高超。
(3)读第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画
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体会画
的生动、精彩。老师再生动地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
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5、朗读课文第5小节。引导学生: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
神奇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生动的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小结:难怪有人说《清明上河
图》是宋代的一个小百科全书,我
们可以从画卷中看到宋代各种各样的行业,还能看到热闹的街市、有<
br>趣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八百年前的的古都,了解到当时的民俗、民风
和人民的生活场景,真是画中
瑰宝,《清明上河图》不愧为(齐读课
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再赏美图,抒发情感
1、再现画面,激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2、欣赏了这样一幅画技精湛的名画,现在你最想说什么?你会
怎样它,赞美它!(学生自由表达)
3、(出示小诗)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幅名扬中外的画,记住这幅名
扬中外的画。(齐读)
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态众生相,尽在绵绵画中间。
名扬中外震国威,惊世之作传万年。
课堂练习
作业安排
1、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家长朋友,与大家共享。
2、搜集更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口语交际》
作好准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