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温柔似野鬼°
985次浏览
2020年09月24日 09: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天津三本院校-北外招生网

2020年9月24日发(作者:饶博生)


语文阅读理解
(含答案)

第一篇
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 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
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
《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
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鐄信,“她”
字和“牠”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
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 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
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 头
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 击
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
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 的
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 大书道:
“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 目了然,用不着提
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 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
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 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
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 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 消
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 骂掉了。但
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 年》投稿都被排斥。
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 ,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
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 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
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
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 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抄古书,后来
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 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
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 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
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 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 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
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
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 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 面,而我还以老
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还是使我感动。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要
来看我 ,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
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
憎恶他 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为战士,即使
“浅”罢,却于中国 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
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⑴
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 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
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 间发表于《论语》《人
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


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
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 )
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
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
现对刘半农的 批评。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
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
浅。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
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
(3) 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
变化,这是两 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
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
始终做一 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
沙鬼将他先前的 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文章赏析(14分)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②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
写人。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
③前后呼应。
【答案】(1)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 形象,文章既表现了刘半农“五四”
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伍与保守;既表 现了刘半农的活泼、勇敢、
忠厚、易于亲近等优良品质,也表现了刘半农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②抓 住人物性格特
点,选取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刘半农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
选用“答王敬轩的双簧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
与“五四”退朝以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
中表 现人物。③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


胡适之有“武库”,来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其没有城府,易于亲近的性格特点。(2)
①比 喻,文中运用了“武库”“清溪”“烂泥的深渊”以及“陷沙鬼”等多种比喻。②衬托,如以“剪
下辫子 ”来衬托刘半农的“答王敬轩的双簧信”等,突出他在“五四”时期“很打了几次大仗”。③
多种修辞手 法的套用,文中的“武库”既是比喻,又是衬托。“清溪”与“烂泥的深渊”,两者既
是比喻,又成对比 。(3)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
写人,文章中多处出现了表示 时间的词和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中,文章紧紧扣
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憎恶他的近几年 ”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②结构上前后勾
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君”,文章 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 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豆如此,
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自然。③前后呼应,本文的 末段与开头互相呼
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呼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 面行
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
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有益”,等等。
第二篇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 ,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
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 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
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 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 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
变 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
没有为什么表 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
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 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 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
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 圣陶的短
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 br>出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
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 ,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
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 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
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 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
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
《略读指导举偶》,作为 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 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
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 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
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 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
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 信措词谦抑,字迹
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 了一大
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着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
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
实际的教育 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
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 ,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
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 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
正。”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 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
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 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
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 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


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
清 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 、憎恶假恶丑
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D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 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
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答案】A
2、叶圣陶 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
概括回答。


【答案】第一问: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
培养 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第二问: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
询问作文的思想内 容。
3、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 br>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问: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
帮助 。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
相照。
4、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
已经体现了 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
提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分析:
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鼓励短信-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务


企业发展规划书-春天的词语和句子


家长留言-小班班务计划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014高考数学


阳泉中考-托物言志的作文


写人作文500字-广东省出入境服务网


补肾方法-班主任新学期寄语


玉林师范学院分数线-光棍节是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