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秋季养生保健知识-新意网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魏建
芳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
同
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
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
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
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
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
较灵活,有着
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
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
二、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现实
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
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比
较正、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
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
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
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最
小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
数、最小公倍数;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
意义,会约分。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
数的互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
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
物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
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
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
位置。
四、教材分析
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
排
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
算的基础。
二单元是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
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
基
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单元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
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
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一定要引
导学生扎扎
实实地学好。
四单元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
第三学段进一步学
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
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五单
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
学习分
数四则混合预算打下基础。
2
六单元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
后安排的。
七单元系统
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认识
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
八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
向定量过
度,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
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
化的方
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单元: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
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
义
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
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
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
数、负数和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
活中具有
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单元:1、 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
2、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
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4、
让学
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单元: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与法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
验成功的乐趣。
第四单元: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
含义,能
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
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渗透
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能
力。3、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
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
学习的兴趣。
3
第五单元: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
在学习过程中,是大家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
,体会将知识条
理化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
复式
条形图补充完整。2、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
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3、
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素
养,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
主探究、
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5、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
计的
意义。6、通过研究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变化,渗透爱国主
义的情感教育。
第
七单元: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
的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
括的能力和
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八单元: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是件发生的
可能性的大小。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通过解决简单
实际问题,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七、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包括: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
减法;方向与位置;统计;长方体与正方体;
可能性;数学
与生活。
八、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
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
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
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
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
概括、类推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与法则。
4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
观念,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
6、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7、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
的预测。
8、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9、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八、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
知识和生
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
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形
成初步的代数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
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
学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实践能力。
4、创新的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情境串带动问题串
是青岛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教师
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br>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5、重视分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应经常结合实际,对分数计算进行细水
长流的练习,切实提高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