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版
他笑了-退休赠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
工
作
计
划
编制:
审核:
确认:
一、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
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
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
学广角和
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
br>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
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
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
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
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
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
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
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
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获
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
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
,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
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
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
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
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
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
数作
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
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
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长方体
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
方面,安排了“数
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
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
会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五(三)班共有51名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
重
。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
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解
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
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
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
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
一些
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
养成。
3、纪律方面
五年级整体纪律较好,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上课说话
的人较少,最主
要的还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是生动,更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
特点,对上
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从而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
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
班
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
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
思维灵活,
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的同学只有5、6个。这些学生的家长
对学生的学习成
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家长能而且有能力配合教师的
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回落的可能。
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
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
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
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
br>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
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
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
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
力
低下,接受能力差。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
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
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
、3、5
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
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
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
数加、减法的简单实
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
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
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欣赏生活中的图
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
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
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
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10. 体会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的意识,初步
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
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
,及时反思,真正
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
励性、
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
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
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
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
效
益。
2.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
始终一贯,科学而严
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
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
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
br>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
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
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
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
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
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
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
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
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
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
抓优指导。
六、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
段
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
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
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5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9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6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3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课时)
六、统计(5课时)
打电话.............................
............2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习(7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