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自述文-电子实习总结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 1 课 《草原》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
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会 9
个生字,巩固草原、线条、柔美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
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
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 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 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 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 与实践阅历相结合,
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
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 有感
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三、 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
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
1
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
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
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
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
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
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 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
继续我们的草原之
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 2
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
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3. 4. 5
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 线标
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中的两个 再。
总
是热乎乎地握着 中的 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中的
很多……都是…… )
(2) 自由读思考,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
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
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3)学习第五段 :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
话斜阳。”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
2
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 。
五、练笔拓展
同学们, 草原真的是美极了。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
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
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
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第 2 课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丁香结》 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作者
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 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
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
蕾恰似一个个的“结” ,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
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
事,得到了
生命需要“结” ,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
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
也需要
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缀、窥、笨拙、断断续续”等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3. 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 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作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 “结” 的能
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3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
(出示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
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
习的课文——《丁香结》
,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
吧。
2. 师板书课题 ,
生齐读课题。
3. 介绍作者。
宗璞, 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 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
说《红豆》 《弦上的梦》
,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
生石》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在这个环节
的设计,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
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 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 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字词:缀 窥
幽雅 浑浊 笨拙 单薄 遮掩 照耀 花蕾
愁怨 断断续续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幽、薄、耀、怨” 。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单薄:指身体瘦弱 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第一步是自由朗读课文, 面向全体, 还学生读书的时
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能正确书写字词; 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
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4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丁香结》
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
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
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
,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
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
作者写到了微雨, 写到了人生的愁
怨和不顺心的事, 感悟到了生命需要
“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4. 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 6
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 1-3 自然段)
: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
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
(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
第二部分(第 4-6 自然段)
: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
描写了丁香花。
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 意义深远, 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
生中的“结” 。
(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
【设计意图】 本环节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
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分段并概括段意,
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 通过这几个环
节, 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四、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
?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 作者从多个
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
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 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
香花。 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
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
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
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 教师先是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然后让学生再次朗
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五、布置作业
1.
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六、板书设计
2. 丁香结
丁香花样貌 ( 第 1—— 3 自然段 )
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第 4—— 6 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紧紧抓住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简洁、明了、清晰地呈
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文本的思路有了更清晰的感知。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1. 师: 上节课,
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丁香花, 丁香花的形象
已经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里,你喜欢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
听?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师:
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
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 。
5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上节课的知识, 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教师的问
题也帮助学生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教学活动。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 指名读第 1 至 3 自然段。
2. 思考:
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
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 学生交流。
4. 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
宅院里的丁香花;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
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师适时呈现: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
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 “探”“窥”两个动词形象
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
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
花的原因是什么? (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
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
也是那一片莹白, 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 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
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许多簇花开满一树, 遮掩着我的窗,
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
香花。
)“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 )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
那样小,却不显
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
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
耀眼夺目。 )
5. 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学生回答。
师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6. 再指名读第 1 至 3 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 指名读第 4 至 6
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
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 研读第 4 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6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师适时呈现: 在细雨迷蒙中, 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
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
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 在这几句中,
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
现雨中的丁香? (格外妩媚,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表
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
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 给人极美的感受。 )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思考:
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 引
用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师:“芭蕉不展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
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
心不解, 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 愁思的象征。
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
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 研读第 5 自然段,
思考: 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
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1)交流。
(2)师指名朗读:
今年一次春雨, 久立窗前,
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
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
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 (经受病痛折磨。 )
4. 研读第 6 自然段。
(1) 默读第 6 自然段, 思考: 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师适时呈现: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 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
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
太平淡无味了么?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
7
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就可以体会到。 而作者一反古人寄
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
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
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师呈现: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 我
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
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
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
生的挫折与不幸?
学生发言。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
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其中, 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通过朗读,使学生
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
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
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 让我们感
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
展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
结, 是解不完的;
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
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2. 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
题,
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 所以, 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 “结”:生命
既需要春光无
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
肚,百转千回。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全文,使学生对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揭示文章的主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引导学生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
仿写作文,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2. 丁香结
形状
颜色 气味(视觉 嗅觉)
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 紧紧抓住课题,
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 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8
第 3 课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同学们,
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 谁来背首古诗给
大家听听?(配古筝曲)
一段优美的古筝曲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 今天, 我们
来学习一首新诗 《宿建德江》 , 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
(板书:宿建
德江)
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
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
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 (学生
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 )
2.教学重点字词与释义
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客:诗人自指。旷:空旷。
3.再读古诗
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1. 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
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泛读, 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夜幕降临,
江中小舟, 烟雾迷蒙,
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孤独、 沧桑、 凄凉)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 (齐读)
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 )找得真准,看来你已
9
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
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怎
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客”) 客是指谁?
(诗人)诗人
把自己说成是客, 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
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佳节思亲我们都能够理解,而此时是什么勾起了孟浩然的
思乡之情呢?(“日暮” )
4.“日暮”是日落黄昏、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背着书
包回家去)还有人在干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温馨的画面让我们感觉无比幸
福。 )
现在我们再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 你又看到了什么? (空旷的原野和江面
上只有诗人一个人)
,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
好啊)思念亲人了;
(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感到寂寞了; (如果这时候我在
家乡多好啊)怀念家乡了。
诗人孑然独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想到自己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自洛之越》 ),那一时间,诗
人满怀的愁绪涌上心头。来,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读出了思亲之愁(寂寞之
愁、思乡之
愁) 。
5.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月亮)诗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让我
们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 如果你是诗人,
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月亮又会怎样劝慰他
呢?
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它写下来吧!
6.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
远。他的心飞到(家乡去了。
)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呢?
预设
1: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炉边,把酒言欢。
预设
2: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
忘返。
预设
3: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
丝丝缕缕都是甜蜜, 然而, 这里却只有——“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 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 这里只有—— “野旷天低
树,江清月近人。 ”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
)“是呀!这又
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还是看这里,有的只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7.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
月亮已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生齐读。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
四、全诗回读、情感共和。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
10
月也是我们的月, 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 学习了本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
浩然的知己,朋友,我们已然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
满怀愁绪。
让我们这份愁情托付江中的月儿, 通过我们的背诵, 以解他愁肠百转的孤独与
寂寞。
(背诵全诗。指名背,小组背,比赛背。 )
在月亮的光影里, 我们看到诗的背影如此美丽;
在月亮的光影里, 每一个诗
人都曾经陶醉, 每一次陶醉都是一幅美的画面,
它以如此的凄凉带我们到那诗人的编织的清
幽淡雅的诗的境界之中。 只要我们用心体会,
一定可以跨越时空, 体会古诗的无限境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
单元 24
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诗。此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所作。
诗题内涵丰富: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和心境。全诗四句话写云、雨、风、水,
生动形象;写山、船、地、楼,句句求实,堪称写实景的佳品。表现出诗人明锐
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和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古诗的教学目标指出,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古诗教学应注重战略,关键之处要体会古诗的文
字美,音韵美 ,
意境美,方寸之地意味无穷,进而熟读成诵,积累于胸。苏轼写的《六月二
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
强化诵读”的古诗教学原则。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但有时,会对诗
歌背后蕴含的诗人情感不能深刻领悟、体会。因而要着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
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诗。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一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 借助阅读想象, 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
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
【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各种手段,图片、音乐,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
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学法: 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自读、齐读、配乐朗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
美;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自读 — 质疑 — 交流 — 小组合作探究 —
多种展示”这样一
种学习过程来实现对文本的学习。
【教学准备】
古诗多媒体课件
课前收集含 “雨” 的诗句, 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信息及其
诗词等文学作品。
【思路提要】
11
采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
读诗 — 会意 — 入境 — 悟情,
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
古诗学活,在读中理解、感悟这首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 、激趣导入
1. 师生对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刚才所对的诗出自《水调歌头·中秋》 ,作者是谁?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
苏轼?
3.
今天我们就跨越 900 余年和苏老先生相会, 来学习一首他写的诗 ——《六
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二、诵读古诗
读古诗要有节奏,还要有重音。
1. 诗题: ⑴ 指名读,齐读; ⑵ 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时间、地点、事
件) ⑶
题意:六月二十七日, (作者)登上西湖边的望湖楼,欣赏楼外精致,
在微醉中写下了这首诗。
2. 诗句:⑴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准确认读,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
顺。⑵
指名读,评读。 ⑶ 怎样才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 自由畅谈 ) (出示读诗建议:
①准确认
读,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②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的内容和情感;
③注意平声字读长, 仄声字读短。 ④诗的韵脚为开口呼,读出的声音要悠远。
<教师对平声、
仄声及开口呼作适当讲析 >
)【出示节奏】指名读、师生对读、小组读、站立读等多种形式
读。
三、理解诗意
1、自己再读几遍,想想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在望湖楼看到一番怎样的景象?
反馈:描绘了西湖忽晴忽雨的景象。
云怎样?“翻墨”
,指打翻的黑墨水。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
雨怎样?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地跳进船里。
风怎样?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把乌云和雨点吹散了。
水怎样?望湖楼下面的水像天空一样,水天一色,一片汪洋。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交流。
<出示注释 >
馈:
⑴ 出示前两句
①男生读,什么意思?【理解“翻墨” “跳珠” ,强调“遮”字书写注意事
项。 [ 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下这样的乌云吗?(乌云翻滚、风起云涌、
乌云密布、乌云滚滚……)你还在哪些诗中见过这样的云?(黑云压城城欲
摧……) ]
这样的雨一直留在苏轼的脑海里, 15 年后当苏轼故地重游时依然在怀念这样的
雨。
(出示: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让我们记住这样的雨,齐读第二句。此
时此刻,又让你想起哪些含“雨”的诗句?
<学生说后超链接出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
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 ,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夜阑卧
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夜
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水光潋艳晴方好 , 山色空蒙
雨亦奇。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山路元无雨, 空
翠湿人衣。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②这两句诗很有意思, 我们来做个对对子练习: “黑云”
对— ( 白雨 ) ,“翻墨”对—
( 跳珠) , “未遮山”对— ( 乱入船 ) ; ⑵
出示后两句,女生读,什么意思?
12
四、想象诗境,体会情感
⑴ 听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想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赞赏
之情)
⑵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的?
① 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②
变化快(“未遮
山” “乱入船” “忽吹散” “水如天”为瞬间变化 );③ 动态多(翻、遮、
入、吹) ,是在楼上所见的雨景。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
, 逼真
可感,句句写景,句句抒情。
五、升华诗中蕴含的情感
1、观看此诗赏析视频,进一步领会古诗意境,升华情感。 2、出示、齐读:
苏子笔下惊风雨 , 阴晴时霎亦传神 . 读罢掩卷细品味 , 又疑东坡是天人。
2、配乐齐读古诗。
六、拓展延伸
1.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忽晴忽雨的景象,
这让你想起那句俗语? (俗话说 “六
月天,孩儿脸”还真不假,刚刚还是阳光灿烂的天气 .
转眼就下起大雨来了。 )还
让你想起那些表示变化快的成语? (变化多端 变幻莫测 千变万化
瞬息万变 日
新月异 转瞬即逝 稍纵即逝 白驹过隙 喜怒无常 )
2.
解释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3.
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 交流苏轼的其它诗词。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一共写了五首, 我们今天学的是第一首,
请同学们下去以后查一查余下的四首。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 黑云翻墨
雨中 白雨跳珠
雨后 水天一色
来去匆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3.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
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铺垫
(一) 介绍宋词: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 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
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 ,依调填词叫“依声”
。词别名“长短
句” (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
;在
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
13
宋词远从《诗经》 、《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
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 直到今天, 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
受。
宋词也叫词,著名的关于宋词的书有: 《宋词三百首》等等。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豪放派) 、柳永(婉约派) 、陆游、李清照,人
们说的“苏辛”指的是苏轼和辛弃疾。
(二) 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年 5 月
28 日- 1207 年 10 月 3 日) ,
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 与苏轼合称 “苏辛” , 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
少年抗金归宋, 曾任江西安抚使、 福建安抚使等职。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现存词 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
(带
湖吾甚爱) 、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满江红(家住江南) 》、 《沁园春》
(杯汝来前)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 以豪放为主,
风格沉
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
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
国河山的作品。 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
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 1207
年秋季,辛弃疾逝世,年 68 岁。
二、导入
同学们, 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
你最喜欢哪一首, 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
自由背诵。
(一)语言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
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
特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 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 你有什么发现? (如这首词的词
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等。 )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
沙
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那儿
多年闲居,对
那一带非常熟悉。
三、新授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
学习词的正式开始。 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 需要细心品味,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
一下吧!
(一)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自读自悟,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起你所有的感觉
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2.交流:
(1)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别枝,现主要有三种解释:
a.离开枝头; b.斜枝、树枝; c.另外一枝。
本文指的是横斜突兀的树枝。在作者的笔下,
它们是静止不动的吗?让我们再读, 用心去体
会。 指名描绘自己的所见。 “明月惊鹊”可以联系“
月落乌啼”来理解。学生可能受插图的
误导,认为稻子是金黄色的。引导学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扬花
灌浆,会是金黄色的吗?
(2)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3)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
14
拂, 传来阵阵稻花香和蛙声, 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
那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同桌试着
演说,指名演说(丰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虫子之类) 。
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
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的喜悦
之情。 )对
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因为这样,老百
姓就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
子了。齐读这两句,体会词人企盼之情。
(4)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静谧。联系学过的诗句,如: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体会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学生自由描述,大致内容是:月
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
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
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
清气爽。
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 都在说着“今年真
是一个丰收年”
,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教师相机评价并指点: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 才会感受得真真
切切。 )
4.感情朗读,前一句读出“幽” ,后一句读出“喜” 。
5.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
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
轻轻地吟一吟吧。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
悦之中。 )
(二)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
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 自己读读下阕, 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
如果
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相互讨论。 如果讨论还不能理解的, 请准备质疑。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见:同“现”。
3.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
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
,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
4.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
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出示选择:
(1)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2)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
之中。体会词人可能因为天黑、心急、树茂而没发现,而后来路转溪桥后忽然看
见的喜出望外之情。 陆游有一句诗, 写的也是这种峰回路转的惊喜,
你知道吗?(山重水
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象作者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
的喜悦。指名读,比赛读。
15
5.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
是身历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齐读下阕。
6.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 “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
一直很看重农事, 关心农民忧乐, 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让我们再来读全词,
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三)读透——与时空对话
1.同学们,学词的最高境界是读透它。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词时,一边
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
2.这首词为我们展示了两个美好的画面,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愿这美好
的境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齐读全文。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
既不是出奇的名山胜水, 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景, 但是
这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却让我们
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唤起了我们对农村田野风光的热爱,这源于词人自
然清新的语言,真挚
朴实的情感,精湛的创作技法。我们学习古诗词就是要从诗词美妙的语言中领会作者
细腻、 真
切的情感, 学习他独特的创作技法。
3.师总结:让我们再次带着欣赏的目光,有感情地读读这首词,感受词人
的真挚感情和匠心独运。
【作业布置】
1.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2.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
3.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并背上几首。
4.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第 4 课 《花之歌》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 学 过 程
一、体验隐趣,导入新课。
1.读诗谜,猜猜我是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 大自然说出来, 又收回去, 藏在心间,
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16
我是诸元素之女: 冬将我孕育; 春使我开放; 夏让我成长; 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我是婚礼的冠冕; 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作者简介:
有一位诗人,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 “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
席卷了
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
最好礼物” 。这位诗人是谁?
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
巴嫩文坛骄子”
,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 20 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
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与印
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
两位巨人”
。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苍穹
坠落 绿茵 祭献 旖旎 馥郁 琼浆 领悟
硕大无朋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2)字词释义
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啭:鸟婉转地叫。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2.朗读诗歌,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共 7 段,从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看,可分为两部分。
第 1 至 4 段为第一部分。 这部分以“我是……” 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画。
第
1 段写“我是大自然的话语” ,第 2 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以星喻
花,突出花的高洁夺目。第 3 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
,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写出了花孕育、
生长的过程。第 4
段写“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
后的祭献”
,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第 5 至 7 段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
,继续描写花的形
象。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
受世界无私给予是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
(二)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全诗都是“花”的隐喻,前四段尤其可以看出花的
特征。“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
17
遍……”是说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
“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出人们的视野
中, “又收回去”喻指花落,
“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我是星星, 从
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这是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 远观犹如草坪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
;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是说花的
四季变化。“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
我是婚礼的冠冕; 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
是说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
三、拓展延伸:
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阅读最后三段,
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花的形象, 说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你,
为什么?
【作业布置】
拓展阅读《浪之歌》 《雨之歌》 。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 5 课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
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
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 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
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
磅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了解长征这段历史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
3、指导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
【教 学 过 程】
一、检查预习
18
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自己了解了
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教师补充介绍长征资料,
还
可以让学生借助 P58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对长征有进一步的了解: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
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
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
二、情境导入
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
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 •长征》 。 (教师
板书课题)
三、课文新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请同学们先来自己读读这
首诗,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一)学习本课重点生字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wē iy í)磅礴(pá ngbó)岷山(mí 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呢?
红军
不怕 远征难,万水 千山 只 等闲。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金沙 水拍 云崖 暖,大渡 桥横 铁索 寒。
更喜 岷山 千里 雪,三军
过后 尽 开颜。
本首诗的特点: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 每篇为八
句,每句七个字;偶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底。
(三)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争取读得准确通顺。
四、理解诗歌
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 它表达了什么内容?又抒发
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再来读读全诗, 想一想这首诗的大意。
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
可以在旁边画个“?”。
(一)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二)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全诗大意: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 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
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 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 在
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 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
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
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
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三) 了解了全诗的大意, 我们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谁愿意读
给大家听一听?
五、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和字词。
2、继续熟读课文。
19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深入理解诗句,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
勇豪迈的气概。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理解诗意, 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
的气概。
【教学难点】
体会二、三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
•长征》这首诗,并了解了全诗的大意,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怀。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二、深入探究
1、 全诗虽然仅有 56 个字,
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我们
能不能再读读诗句, 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识,
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
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五岭山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河险恶、千里大雪山。 )
2、面对长征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一)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
重点理解:
1、高
大险峻的五岭山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细浪”、“泥丸”,这一大一小的
对比,表现了红军
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明是写山,暗写红军,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2、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勇闯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都是具有典
型意义的战斗,
展示了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雄气慨。 “寒”字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
恶,
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这一寒
一暖的对比,很巧妙。
3、
征服大雪山这一壮举, 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勇往直前。 “更
喜”两字,
不仅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
还体现了红军战士对美
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二) 体会得多好啊!
能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练习感情朗
读)
(三) 在长征途中,
红军战士遇到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 你还能说出哪些事
例吗?
(课件补充红军长征的影片资料:寒冷和饥饿、渡过草地无人区等)
(四)是啊,无论红军战士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从哪句诗句
20
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气概?让我们大声读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只等闲。”)
3、“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红军“不
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七律
•长征》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
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会背的同学可以背诵。
三、总结: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
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阅读或观看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书和电影电视片。
第
6 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 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
文。课文记
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
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
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
雄气概。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情,初步领 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体会表达效果和领会表达上
还需要老师的巧妙引导。这是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的关键。所以依据新
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并根据课文特点, 设计本节课
教学目标如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字
, 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 初读课文 , 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
理清文章脉络 , 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 图片导入 ,
激发情感
1. 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 , 请同学们欣赏。
2. 导语 :
同学们欣赏了这组风光图 , 你们一定被那绮丽的景色吸引了。 这里由于群峰状似
狼牙 ,
直刺云霄 , 故名为狼牙山。狼牙山有五陀三十六峰 , 山上既有流泉飞瀑 , 苍松翠
柏 ,
又有石棋盘、 老君堂等历史遗迹。 尤其在巍然耸立的顶峰棋盘陀有一座五勇士纪念塔 ,
高大雄伟
, 你们想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历吗 ?今天 , 我们将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 ,
一
同了解他们的事迹 , 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3. 书写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21
二 初读课文 , 掌握生字、新词
1.
出示学习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 ,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 扫清生字障碍 ,
把课文读通顺。
(2) 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 , 掌握字形 , 规范书写 , 注重积累。
(3)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 标出自然段序号 ,
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 , 与大家讨论。
2. 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
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 读准字音。 ( 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
(2)
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 : 务 葛 坠 雹 独体字 : 尸
左右结构 : 吼 腔 崎 岖 斩 仇 恨 眺 半包围结构 : 庙
②形近字识记法。
换偏旁的字 : 务——各 崎——倚 雹——抱 恨——很
(3) 一字组多词。
务——任务 务必 务求 求真务实 坠——坠落 坠毁 坠地 耳坠
斩——斩首 斩断
斩钉截铁 斩草除根 腔——胸腔 腔调 搭腔 满
腔怒火
(4) 规范书写。
①注意“攵”和“ ”的区别 : “务”上半部分是 。
②字变部首、笔画变形的字 :
“雹”部首是“雨” , 作为部首应该写成“ ”。
③“岖”的笔顺 : 。
(5)
理解词语。
悬崖 : 高而陡的山崖。
崎岖 : 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 :
山间的水沟。
居高临下 : 处在高处 , 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斩钉截铁
: 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 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 : 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全神贯注 :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 ,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 , 精神、精力集中。
(6) 全文共有 9 个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 , 整体感知 , 理清文章脉络
1. 默读课文 ,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五壮士”是哪五个
人。
(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 ,
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 , 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 ,
诱敌上山 , 英勇杀敌 ,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是指班
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
2. 再次默读课文 , 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 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讨论每一部
分的意思。 (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
3.
学生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 ( 第 1 自然段 ):
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 ( 第 2 自然段 ):
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 , 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 ( 第 3 自然段 ):
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22
第四部分 ( 第 4、
5 自然段 ): 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 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 ( 第 6 至第
9 自然段 ): 五位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4. 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 ,
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 , 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 ,完成填空。
接受任务→ ( 痛击敌人 )
→( 引上绝路 ) →( 顶峰歼敌 ) →英勇跳崖
5. 分部分朗读课文 ,
谈一谈你被哪部分内容所感动。
6. 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内容。
四 总结全文 ,
拓展资料
1. 总结 : 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 理清了文章层次 ,
学习了按事情的发展顺
序记叙文章的表达方法 , 同时我们还准确概括了各部分的小标题 ,
更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
脉络。
2. 资料拓展 : 开课伊始 ,
我们欣赏了狼牙山的风景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晋察冀边
区的东大门 ,
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 , 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 年
秋 ,
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 , 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
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
着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 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 ,
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
一个连的兵力 , 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 , 七连经过一
个多月的英勇奋战 , 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
, 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任务。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即由此引发。
课后反思
1.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战争年代发生的事 , 离学生的生
活较远
, 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 , 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
2.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 , 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 , 自己无
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 ,
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
巧 ,
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 ,
重点学习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
和语言的语句 ,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2.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
, 逐步提高学生的
表达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具准备】
重点语句的投影。
教 学 过 程
一 课文题目导入 , 激发兴趣
1. 齐读课文题目 ,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 , “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 )
2. “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 ?谈谈自己的看法。
( 不能换 ,
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 , 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 敢于
献身 ,
所以用“壮士” 。 )
23
3. 一个“壮”字 ,
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升起崇敬之情。再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 指名朗读课文 , 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 , 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
2. 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 ,
与同学们交流。
三 精读课文 , 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
1. 出示自学要求。
(1) 默读课文 , 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奋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 结合当
时的背景 , 谈谈自己的体会。
(2) 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 ,
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
写?
(3)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学生按要求学习。
3. 交流汇报成果。
(1) 痛击敌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 , 让敌人走近了 , 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
大吼一声 ,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 ,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 ,
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
击。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
说说你的感受。
( 动作: 指挥、命令、吼、抡、瞄准。神态 : 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
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神态中 , 我们可以体会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 ,
他们英勇杀
敌 , 一心想拖住敌人 , 为群众和连队转移争取时间。 )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 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 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
精神。
(2) 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 ,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 ”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
紧跟在班长后面。
①朗读这一部分 , 想一想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 , 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
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 , 准备转移时面对两条路 , 一条是生路 ,
一
条是死路。 他们没有选择生路 , 是为了吸引敌人 ,
他们要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人民群众和连
队主力的安全 ,
毅然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
②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表现的句子 ,
谈谈自己的感受。
( 一个“走” 字, 铿锵有力 , 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 决定之果断。
“斩钉截铁”比喻处
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 , 毫不犹豫。这里 , 没有写出其他战士的语言 ,
只写他们的内心状
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 , 饱含着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
,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
神。 )
③用四个字的词语 , 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 (
坚定不移、勇于献身。 )
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表现的句子 , 体会他们的精神。
(3) 顶峰歼敌。
顿时 , 石头像雹子一样 , 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 ,
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 , 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 , 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朗读课文 , 说一说在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
24
( 从两个方面记叙顶峰歼敌 : 一方面写五壮士英勇奋战 , 用石头砸
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
败 , 抓住了“叽里呱啦”的叫喊声 , “纷纷滚落山谷”等词句 ,
形象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
场。 )
②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 , 谈谈自己的感受。
( 把石头比作 “雹子” , 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 , 非常迅猛 , 非常有力。
这两句话充
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③在这部分 ,
你又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他们的精神呢 ?
( 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 体会他们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
(4)
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
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①联系上下文 ,
说说“屹立”的意思。
( “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 ,
不可动摇 , 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
②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 ,
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 , 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
喜悦 ?谈谈自己的感受。(
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 ,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
高兴 ,
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 , 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
” 说罢, 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
夺来的枪砸碎了 , 然后走到悬崖边上 ,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
们也昂首挺胸 ,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①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 , 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
么?
( 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 “砸碎” 了, 能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 ,
也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
“纵身”“相继”“昂首挺胸”体会出五壮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
②播放国际歌 , 引读。
师: 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中国共
产党万岁 ! 师: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
这声音……师生齐读 : 惊天动地 ,
气壮山河 !
③同学们 ,
此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
( 五壮士的口号 , 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
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
④有感情地朗读 , 并背诵五壮士壮烈跳崖部分。
四
播放影片 , 升华情感
1. 同学们看书上插图 , 这是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画面 ,
此时你们最想
对他们说什么呢 ?
( 敬爱的战士们 ,
你们为了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 , 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你们将永
远活在我们心中 ,
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名字 :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
德林、胡福才 ,
请接受少先队员对你们的崇高敬礼。 )
2. 播放影片片段 : 壮士跳崖。
3.
总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 , 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 , 他们的名字
传遍了大江南北 , 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 ,
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
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 , 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25
课后反思
第 7 课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
正确读写“盏、栏”等 13 个生字。
2. 正确理解并读写 “爆发、 旗帜、 阅兵、 制服、
坦克、 距离、 汇集” 等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4.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感受大典的盛大场面。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新词。
2. 梳理文章脉络。
3. 朗读课文,感受典礼的盛大。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音乐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绣红旗》 ,请同学们欣赏。
2.
这首歌唱的是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绣红旗的情景。 歌曲里有
这样的歌词: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绣呀绣红旗。热泪随着针线走,
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多少年多少代,今天终于盼到你,盼到你。
”“今天”终于盼来了
什么?
3. 请知道的同学说一说,并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4. 江姐和战友们在敌人的监狱里,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心情万分激动,
于是就绣起了五星红旗。 他们盼的就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 那一天, 就是 1949年的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
(板书:开国大典)
5.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释题: “大典” 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6.
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
请你们说一说,
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 (激动、 自豪、 欣慰、 高兴、 兴奋)
7.
过渡: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开国大典”的那一天了。请同
学们打开课本,根据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播放歌曲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尽快进入到课文所描
述的情境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 学习生字词。
A.出示生字词。
生字:盏 栏 汇 爆 泽 渠 宣 帜
阅 制 坦 距 隆
26
词语:灯盏、爆发、旗帜、阅兵、制服、坦克、距离、汇集
B.分别指名读生字和词语,相机正音。
C.小组内互相介绍疑难字词,并分享识记方法。
D.理解疑难字词。 (学生互助解词)
E.开火车轮读生词。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示自学生字词,相互交流识记方法,互助解词,可
以提高学生学习字词的能力。
三、感知整体,梳理脉络。
1. 过渡:
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多, 场面大, 怎样才能把当时那种宏大的场面
写出来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盛大的典礼写清楚的。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
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后小组讨论。
快速浏览课文, 想一想文中写了开国大典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给每个场
面拟一个小标题,并说明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这一场面的。
检查各小组完成情况,点拨指导。出示:
入场(1-4
)——典礼(5-10)——阅兵(11-13)——游行(14、 15)
3.
指名完成情况较好的小组介绍经验: 说说自己的小组是怎样划分着这些场
面的。
(抓段首的中心句)
【设计意图】 梳理文章脉络, 可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 学习
作者的记叙方法,今后写较长的记叙文时也能写得脉络清晰分明。
四、进入会场,感悟“盛大” 。
1. 请同学们读第 1-4 自然段, 思考:
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典礼的盛大?结合每
个自然段分别说一说。
2. 全班交流,明确:
A.第一自然段:人数众多——总数达三十万人;到场人物地位重要。
B.第二自然段:会场大——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C.第三自然段:会场布置热闹喜庆。
D.第四自然段:群众急切、激动的心情。
3. 课文中还写了大典之前的哪些内容?生自由读课文,指名交流。 (时间、
地点和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 )
(1)通过读,了解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有代表,有……)
(2)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群中,最多的要数到工人和农民,在课文第 4 自
然段中写到他们都来自哪里?(学生读相关的语句) (板书:群众进场)
(3)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激动、沸腾、难
以平静……)
(4)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师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 “赶”
等。 )
(5)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们的激动心情呢?谁来读一读?
(6)教师评价,小结:读得很好,我听出了人们的心情是那样激动,久久
不能平静啊!
4. 过渡:群众队伍中,许多人都是很早就往这儿赶。到了正午,天安门广
场上已经……(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 学生找出文中表现典礼盛大的方面,
感受场面的壮观, 了解作
者多方面描写的方法,学习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27
五、巧设情境,总结升华。
1. 下午三点整,
毛主席走上主席台。 现在, 请同学们从屏幕上见证这一伟大
的时刻。
2.
听着毛主席庄严的宣告、 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你肯定有很多的感触、
很多话想说,请写下来。
【设计意图】播放电影片段使学生将课文中的描述与生动的声像结合起来,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课 堂 作 业 设 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48
l á n ɡā n hu ì j
í b à o zh à
() () ()
qí zh ì yu è b ī nɡ
zh ì f ú j ù l í
() () () ()
二、选词填空。
渐渐 慢慢 徐徐
1. 太阳出来了,晨雾 ( ) 地散去。
2.
我扶着老奶奶, ( ) 地走过人行横道线。
3. 清风( ) 吹来,我闻到了一股茉莉的清香
矗立 肃立 挺立
4. 少先队员 ( ) 在烈士墓前,缅怀革命先辈创业的艰难历程。
5. 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 ( ) 在天安门广场的南面。
6. 广场上 ( )
着一根 22 米高的电动旗杆。
三、写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2. 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3.
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 传到了白山黑水,
传到了长城内外,
到了大江南北,传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
【答案】
栏杆 汇集 爆炸 旗帜 阅兵 制服 距离
二、 1. 渐渐 2. 慢慢 3. 徐徐
4. 肃立 5. 矗立 6. 挺立
三、 1. 夸张 2. 比喻 3. 排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别感受开国大典中五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场面描写中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28
传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衔接新课
1.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的革命者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赴后继,
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的开国大典。
2.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开国大典进行时的哪些环节? (入场——典
礼——阅兵——游行)
3.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融入到天安门广场的群众队伍中去,
去感受大典现场的
气氛,去感受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的背景, 引出课文描写开国大典
的四个场面, 这既是理清文脉,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同时也为本节课感悟每个场面张本蓄
势。
二、参加典礼,感受自豪。
(一)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 画出描写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反应的语句, 认真读一读,
把自己
的感受作简单批注。
试着把感受有感情地读出来。
自由读一读自己画出的部分。
同位相互读一读,评一评。
(三)分析语言,体会本文内涵
1.
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谁先来把你的感受深的部分汇报一下?
2.
品读第一个场面——典礼前,毛主席出场。
下午三点整,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 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读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或哪句话感受到的?
预设:
生 1:我从“爆发” “排山倒海”这两个词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毛主席。
请你读一读,让同学们听出你的感受好吗?(生读)
生
2:我从“一齐”一词也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毛泽东主席的热爱。
师引导深入体会: “一齐”
,就是不约而同,这是三十万人的“一齐”
,这三十万人是由
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组成的。
这三十万人都想第一时间看见毛主席, 所以,
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的一刹那, 立刻牵动了全场群
众的心。作者用词是多么精准,一个“一
齐”就表达了三十万群众对领袖热爱的不约而同。让我们用读来
表达心中的那份欣喜和热爱
吧!
同学们从“爆发、排山倒海”等词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那么,这些
词语运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们那种急切想见到毛主席的
迫切心情)
(板书:举行典礼)
3. 品味第二个场面——典礼中,毛主席的庄严宣布(6、 7 自然段)出示: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
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
29
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自由读课文,读出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从“欢呼”“欢跃”可以看出人们非常激动、兴奋。谁能说说人们为什
么如此激动、兴奋呢?
(3)学生说,教师引导,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出示:
火烧圆明园、 1937 年日军侵华在南京大屠杀、旧中国苦难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在血雨腥风中,坚强不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终于赶走了侵
略者,
推翻了三座大山,
迎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新中国终于成立了,当家做主的人们
怎能不欢呼、欢跃呢?
(4
)引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全场三十万人的
欢呼还不足以表
达全中国人民的兴奋吗?——学生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
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5)小结:如此宏大、壮观的场面作者用这样
的句式,就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多么精当的
场面描写!让我们把这样的文字铭记在脑海吧!
4. 品读第三个场面——升国旗,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
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
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
(1)“站”,指人民当家作主。
(2)“肃立、 抬起头、
瞻仰”这些词语说明了人们都很郑重,很恭敬, 心里都非常不平静,
可能是眼前浮现出了战火硝烟中那些付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
(2)师评价,
(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引导:一个“站”字,淋漓
尽致地写出了中国人民大家做主的姿态。
以前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
饱受欺侮和凌辱,不
屈的中华儿女,拼死抗争,敢于血洒疆场,不惧马革裹尸,终于有了新中国的成立,
所以毛
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 在那一刻, 人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引读第 8
自
然段)
PPT图片: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杨靖宇 刘胡兰
5.
品读第四个场面——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 预设:
“整整齐齐、完全一致” “钢铁巨人” “相等的距离” “相同的速度”
,我从
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解放军的威武雄壮。
我从“一字形”
“人字形”这两个词中,看出了炮兵和空军的英姿。
(2)评价,引导: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你此时此刻也在天安门广场上,你
也亲眼目睹了我人民军队的雄姿, 再结合这些词语想一想,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出示: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 广场上不断地欢呼,
不断地鼓掌, 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
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把手掌都拍麻了,
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
激动。
①你认为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阅兵式场面的壮观?
(“不断地”“差不多”“喊哑了”“拍麻了” 这些词语都表现出阅兵式的精彩。 )
(板书:阅兵式中)
②结合课文描述想象检阅时的令人鼓舞的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30
6.
品读第五个场面——群众游行
(1)出示: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
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
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板书:群众游行)
(3)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4)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整体回顾,揣摩写法
1. 大典的场面深深感染着你我,
大典的盛况让亿万人民群众欣喜若狂。 我们推感受到了大
典那激动喜庆的气氛,
感受到了毛主席那伟大的形象, 我们为祖国骄傲。我们更加崇敬毛主
席。
2.
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闻特写, 请同学们结合板书回顾一下这些场面描写
的共同特点——集中写了毛主席的言行和群众的反应(结合图来理解)
。毛主席就是这个场
面的点, 典型的言行突出了伟人形象;
人民群众就是场面描写中的面,即突出了场面的宏大,
又烘托了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这就是“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2)我们在今后可以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写文章。
四、推荐影片,课外拓展
教师引导:大典的热烈宏大场面和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一定让同学意犹未尽,
课下,请同学利用网络看一看《开国大典》的电影,直观地感受那精彩的场面。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举行典礼 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阅兵式中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群众游行
课 堂 作 业 设 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 旗杆 一( ) 电灯 一 ( ) 掌声
一( ) 队伍 一( ) 坦克 一 ( ) 红旗
二、缩句。
1.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2.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
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中的“海洋”指的是_____。 “波浪”指的是______。句
中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 的 。
2.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
了。
3.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域、西城
的街道路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手法,充分展现了 和 。
答案
31
一、根 盏 阵 支 辆 面
二、
1. 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2. 目光投向主席台。 3. 毛主席宣读公告。
三、 1.
天安门广场的人多 红旗翻动 比喻 天安门广场上 人很多
2.
战士们英雄神武,我们的军队坚不可摧
3. 比喻 游行队伍的热情高涨 人民的幸福、兴奋
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 这篇课文写的是 1949 年 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
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 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的自豪、欢乐的心情。本课先
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
及广场的情况; 再
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最后讲了游行队伍。
在教学本课时,
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
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
我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分两课时进行设计与教学。 在第一课时, 学生已理清
课文顺序并对会场情况这个场面进行了品读, 初步感受到了会场的隆重与热烈的气氛以及人
们
当时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第二课时则继续品读其他三个场面。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
在品读文本解决问题大环节,我提出统领全篇的大思路: “默读课文,边读
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画出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并把感受批注
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内交
流, 然后进行汇报,
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
设身处地地
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体会人
们的思想感情。此外我还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
解
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
之精妙;
快速读、 细读、 品读等环节的安排,
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比如课文第七自然段 ,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时,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感情色彩强烈的句
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透
过一个个场面, 体会人民群众激动、 自豪的心情,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
最后回读全文, 总结全文。 不但让学生从人文角度去归纳概括, 更主要的是
要联系文章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这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整堂课下来,
学生都能用心去读去感悟, 朗读的比较到位, 课堂效果比较好。
只是由于课文比较长,在“入场”和“典礼”环节用时较多, “阅兵”和“游行”以及“以
点
带面”写法的指导略显仓促。今后一定合理分配好时间,做好预设,争取更高的效率。
第 8 课 《灯光》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读写课文重点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过程与方法
32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提覆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自读
自悟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作适当点拨引导,加深学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 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从郝副
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人物言行、 神态等描写的分析, 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
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从而感受今天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 “憧憬” 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
联系。
教 学 过 程
一、揭题,练说
(一)板书课题。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
躺在母亲的怀里,
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 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 尽情的享用佳肴时;
华灯初上,
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 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
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板书课题)
(二)读写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赞叹 微弱 注视 憧憬 阻击 璀璨 黑魆魆 聚精会神 千钧一发
(2)字词释义
围歼:包围起来消灭。
倚:靠。
憧憬:向往。
黑魆魆:形容黑暗。
千钧一发: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璀璨:形容光鲜鲜明的样子。
(三)练说。教师提问:
(1)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2)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
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安门广场感到“光明”
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
二、理文,练说
(一)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
动派,解放全中国。 )
(二)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
______,借着 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
33
当
的是 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 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 ______,突击连马上 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
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 ______,
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
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
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
______。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 可引导他们深入分析, 使
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
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
(三)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
”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
然后读一读上下文, 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
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 集体汇报的形式, 帮助学生弄
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
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
是郝副营长, 他看
了书中插图后, 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
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
三、激情,练读
(一)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
询问、 回忆、 憧憬的语气; 激战部分要读出 “猛
烈”、 “着急”
;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
读、齐读等形式。 )
(二)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
(三)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
神,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
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
【作业布置】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 、《三人行》 。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34
第 9 课 《竹节人》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竹节人》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 在文中, 作者既写
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
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 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 结果却看到老
师也在玩竹节人。这篇课文妙趣纵横,极富乐趣,语言诙谐幽默,非常适合孩子
们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颓、疙、 瘩”等 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
16个生字。
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 18 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
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
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
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重难点】
1.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并能
概括故事情节。
2. 难点:
(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
2.
教师准备《童年》 音频、 微课《快乐的童年》 、 童年玩过的玩具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的记忆。陪伴我们童年的玩具有哪些
呢?你对这些玩具熟悉吗? (师出示玩具图片) 而一位叫范锡林的作家,
他小的时候家里
穷, 家里没钱给他买玩具, 他就和小伙伴自己动手做玩具, 他做的玩具叫竹节人,
作者是
怎样玩竹节人的,
围绕着这个竹节人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竹节
人》 。
师板书课题:竹节人
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师: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范锡林,范锡林笔名雪凌,江苏靖江人。 1968
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
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作者的武侠小说独树一帜,独创一格,十分有新意。
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少年传奇小说和童话作品的创作, 并有“范锡林少年大传奇系列”出版。
3、师动情述说:作者的童年虽然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
35
制的竹节人却给了作者无限的乐趣, 竹节人是作者美好的回忆, 甜美的情结。 那竹
节人是
怎么做的?又是怎样玩的?作者围绕竹节人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玩具引入课文, 既调动学生积累的资源储备, 又
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围绕题目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既易于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又最快地触摸到文本的核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生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
蹲 风靡 俨然 破绽 颓然 沮丧 前功尽弃 挖空心思 叱
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一筹
弄巧成拙 作鸟兽散 虎视眈眈 津津有味
忘乎所以 心满意足 化为乌有
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
3、梳理全文结构。
思考: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写小时候,
“我”和小伙伴们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时
间,我们迷上了斗竹节人。
第二部分(3—17): 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
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的童年带
来的快乐。
第三部分(18-29):写“我”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
人,下课后, “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竟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回答。
师展示:《竹节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
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
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 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
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
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 安排学生初读课文, 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
感知,
教师适时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适时点拨,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的热
情。此外,教师在读后梳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分段及概括段意。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第 1
至 2 自然段,想想:从第一部分里,能知道哪些
信息?
2、学生汇报:第一部分直接点题,揭示“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斗
竹节人。
3、思考: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
生: 这样的开头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引出了下文。
师过渡:
那竹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又是怎样做的呢?斗竹节人的游戏又是
怎样玩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二部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文本的阅读兴趣,在问
36
题的牵引下,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教学。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 默读第 3~ 17自然段, 想一想,
课文是怎样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的呢?
指名回答问题。
出示课文片段:
把毛笔竹竿锯成寸把长一截, 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
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
底线把它们穿在一起, 就成了。 锯的时候要小心, 弄不好一个个崩裂,
前功尽弃。课件展
示竹节人的图片,再指名读这一段。
2、出示: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
儿则生意特别好。请学生交流读书体会,说说这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指名回答。
(言外之意是“我”瞒着妈妈把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不仅仅
是“我”
,其他小伙伴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卖毛笔的老头儿生意特别好。 )
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斗竹节人的游戏非常好玩?
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的结论:
斗竹节人的“古战场”有趣。
师:斗竹节人的“古战场”就是这些破旧的课桌,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
生回答, 师展示: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
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师这句带有夸张色彩的句子写出了课桌的破旧, 正是这样的课桌反而成了我
们玩竹节人的好场所。
(2)竹节人的样子有趣。
师:玩游戏时的竹节人是怎样的呢?
生汇报: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
在下面一拉紧, 那立在裂
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 叉腿张胳膊, 威风凛凛,
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
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
那竹节人就手舞之, 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
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
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师:这几段中描写竹节人样子的词句有哪些呢?(静立不动的样子:
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呆头呆脑的傻样子;动起来的样子:手舞之、身摆之、
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从作者对竹节人的描述中可见竹节人的有
趣。
(3)竹节人的装饰有趣。
师:竹节人有哪些装饰特别有趣?
生汇报,师总结。
师:在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孙悟空的金箍棒;找到两根
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 装在竹节人手上, 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
用铁丝系一缕红丝线做一柄蛇矛;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
给那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就的脑
袋,做了一顶纸盔甲。
4
、师小结:在作家的笔下,竹节人变得有血有肉,仿佛真的成了一名
壮士,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
37
问题的牵引下, 课文的层次感更加的清晰,
同时教师的梳理更容易使学生体会字里行间渗透
的浓浓童趣。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第 18~ 29 自然段,想一想,围绕着竹节人发生了怎样的趣事呢?
指名读这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
2、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和同学们对玩竹节人的痴迷?
生汇报,师梳理:
(1)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看,还跺脚拍
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
散。
(2)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
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
(3)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
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3、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1)一开始,老师的态度怎样?
从“虎视眈眈、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这些词可见老师对孩子们玩竹节人的
做法非常生气,作者诙谐地写道: “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
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
(2)后来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
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也没留意到我们
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就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
老师的态度则变得全神贯注,忘乎所以,早已沉浸在玩竹节人的快乐之中,
多么有趣的一幕啊!
(3)看到这一幕, “我”的心情变得怎样?
师出示:方才的那份小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师:你从这句中读出了什么?
生:读出了“我”心情的变化,原本的沮丧和对老师的不满荡然无存, “我”
感到了快乐,
因为老师也和 “我” 一样迷上了竹节人, 这令“我” 感到心满意足。
【设计意图】文本的语言诙谐幽默,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让人忍俊不禁,教
师在这个环节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情绪变化,让学生充分想像人物心理,
对人物的感受更加立体化了。
四、总结写作特色,情感升华
1、总结写作特色:
(1)具有夸张色彩的语句,让文章生动有趣。
(2)语言幽默,耐人寻味,暗含言外之意。
2、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汇报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透过文本, 感受课文的独特风格, 深刻领悟作者要表达
的情感体验。
五、总结全文:
小小的竹节人,是作者美美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
38
六、布置作业:
1、课后生字词要书写美观。
2、写一段介绍玩具或讲述玩具带给你乐趣的往事,题目自拟。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阅读类似的文章中去。
七、板书设计
9. 竹节人
做竹节人
玩竹节人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
回忆童年趣事
【设计意图】 紧紧抓住这节课讲述的知识要点, 板书精炼简明,
是对课文内容的高度提炼。
精炼的语言,工整的对仗,利于表现文章回味无穷的韵致。
第 10 课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有趣的游戏不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让我们有了互相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我说你做”。 通过游戏,
学生在说话和听话的过程中进行交流,
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酶、碳、析、揭、磁、陨”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 讲的?最后
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
3、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学科
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激发学生质疑、释疑的兴趣。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幻灯片)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 。在地球之外,还有生
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 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
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39
2,默读;阅读提示; ,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
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 结论是什么
(4) 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 29
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 但是仍然相信有
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探求结论 )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
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 (
围绕问题学习 )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
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 ;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
。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
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
温度,二是
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
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 而宇宙之大,
还有我们不
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 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
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 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 使我
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 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
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
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 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 他把火星与
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 1,自转时间相似; 2
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
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
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 2,
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
是近距离观测。
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 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
40
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
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
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 2 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
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 但在太阳系之外,
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 人们
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 学生畅所欲言。 )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 11 课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
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学
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理清说明顺序, 体会说明文准确、
周密的语言。
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故宫博物院》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从天安门出发,细
观太和殿,略看后三宫;进入御花园,最后登临景山公园鸟瞰故宫全貌,按照故
宫的建筑顺序作者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
筑
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
人民的智慧。
【教学设想】
但是枯燥的说明文怎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的应付,我决定
运用多媒体教学。 首先做到先声夺人, 通过一段介绍故宫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自
然地导入新课。是朗读。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其次就是说明文最关键的部分 ---
说
明顺序。我要让这个作家导游发挥作用,学生速读填写书后练习一的图,
图成则顺序便迎刃
而解。 然后是本文的详略得当。 为了能让学生重点学习重点部分,
引导学生走近太和殿, 通
过精读及师生合作, 学生对本文的又一特色详略得当便印象深刻了。
由于公开课囿于时间的
限制, 我试图删去对文章结构的梳理, 但是这又是该文必不可少的一环!
那么, 怎样让学
生主动去找并降低其难度呢?我决定保留文章的主体部分,
直接发问学生我们还有哪几段忽
略了, 他们很快发现文章未讲段落,
于是顺理成章的引出全文的结构。 理清结构后,全文
基本结束,而这时的学生意犹未尽,则么办呢,我
决定利用多媒体,图片配点睛文字及其背景
音乐。 这样, 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也就鲜活于学生心中,
才能让他们喜欢上说明文。不过,
这样的文章怎样拓展呢?还用图片!用一句“与故宫建筑风格相似的建
筑还有哪些” ,不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刚学过《中国石拱桥》 ,学生对说明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说明文尤其不
41
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3.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
70
4.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
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启发与自学相结合。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
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2.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3.知识内容延伸拓展,培养能力。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语
1.唐朝诗人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曾这样描述过紫禁城,“未睹皇居壮,
安知天子尊”, 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它集中体现了
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
今天,
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 去参观见识下那规模宏大壮丽的故宫博物院。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苏州园
林”的特点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他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故宫博物院”又会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现在就让我们顺着作者的
指
引,去参观见识一下。
3.板书课题。
二、基础积累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攒
宏大 精美 布局 边缘 湛蓝 矫健 肃穆 玲珑奇巧
龙凤呈祥 迥然不同 井然有序
2.字词释义
矗立:直立。
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鳌。
斗拱: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朝贺:拜见庆贺。
肃穆:
(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42
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三、整体感知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提示:使用课本资料《故宫平面示意图》 ;教师在黑板的右边画《故宫博物
院》简图。
1.故宫博物院最大的特点是: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
特。
2.边读课文,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向北的游踪顺序。
4.学生当导游,复述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总体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规模俄宏大,建筑精美,布局
统一,风格独特。
第二部分(3-15)分说前朝和内廷。重点介绍太和殿,详写;其余略写
第三部分(16)景山回望故宫,总述并再次强调故宫博物院的艺术特点。
四、研读课文
5-8 段思考
1.学生齐读 5-8 段。
2.学生精读 5-8 段,思考:
(同桌之间交流,选同学回答。 )
(1)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运用
了哪些说明方法?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明确:
(1)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 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
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
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外观气
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
面、
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 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 皇权至上的特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
内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
(3)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 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龙头、 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
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 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
它的建筑是为封建
统治者服务的;
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
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教师总结:说明文在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要抓住重点,详略分明,这样
才能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 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
要学习作者这种重点突出,有详有
略的写作特色。平均使用笔力,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4.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 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
所谓方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
43
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
标准的,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
,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谓上下左右。
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可以确定立足点。
立足点:大殿正中朱漆方台;殿顶的中央雕金蟠龙
方位词:正中、上面、两旁、下面、背后
说明顺序: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后—两旁;以蟠龙为立足点。
五、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皇宫为什么叫“紫禁城”?
2.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博物院,你能体会作者写本文的感情吗?
【作业布置】
假设游客来我校参观, 作为导游的你将怎样设计旅游路线呢?设计要求: 按
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自己的创意。不少于 200 字。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 12 课
《桥》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
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
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
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
“桥”
,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语言简练生动,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
点:即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
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 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 能够运用合作、 讨论等
形式展开阅读活动。 在阅读中, 他们基本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还
能抓住关键词句,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
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考人生的问题并且真正有所收获, 不但是学习的重点,
也是学习的难点。 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结合课文内容调动自己已有的情感体验和
增
加课堂的信息容量的方法来突破这个难点。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44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 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课件多组;音乐
教 学 过 程
一、 交流文体,初识小说
师: 同学们,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喜欢读书。
老师想知道你们最近有没
有读过小说?说说吧,都读了哪些?
(生:我最近看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白象家族》 ,章回小说、魔幻小说、
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等等)
师: 老师和大家一样, 平时也很喜欢读小说,
今天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篇很特
别的小说《敲门声》 。(课件出示: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世界上最短的
科幻小说)请一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
师:看你们满脸惊讶,为什么感到惊讶?
生:地球上为什么会只剩下最后一个人呢?
生:只剩最后一个人,为什么门外会响起敲门声?
生:我感到恐怖。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既然是一篇文章,怎么会这么短?
师:
看来这篇小说留给大家的疑问、 悬念很多。 像这么短的小说它有个名称,
叫-------
生:微型小说。
师:是的。根据篇幅的长短,我们可以把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
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 (课件出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
二、梳理情节,感知内容
师:那么小小说在表达上都有哪些特色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小小说
《桥》
,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 (齐读课题)桥。
师: 还记得吗?桥的主人公是谁?
(老汉)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7----23 自然
段,找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待会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开始吧!
(幻灯片出示:
1、边读边画出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
2、用一个词或一句简短的话写写你的感受。 )
三、品味言行,丰满形象
1、指生读画出的句子。
2、品读交流
我们先来看这组句子,出示句子: (幻灯片 2):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
山。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临危不惧)
师:
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汉的沉着冷静?“一座山”——镇定如山是
45
冷静。
师:还有那个词?老汉不说话(盯) ,
师:老汉盯着人群,他想用这样的眼神告诉人们什么?
师:一个“盯”字,我们走进了老汉的内心。
(2)交流继续。
(幻灯片
3):出示: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
师:谁来读读这组句子?“沙哑的喊话”这是老汉的什么描写?(语言)
师:你们发现老汉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短 --- 简洁)
师:老师把老汉说的话改一改,
(乡亲们,这座木桥很窄,也不够牢固!大家千万不要拥挤,排成一队按顺
序过桥。如果你是共产党员请排在后边,让普通老百姓先过去。 )
师:你觉得哪种写法好?为什么?(情况危急,不容废话。 )
师: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样的语言?谁来试试?(掷地有声、斩钉截铁)
师:真好!读着读着,一个果断指挥的老汉就立在了我们眼前。
(3)洪水越逼越近,越来越深,此时此刻,唯一的生机就是……对,走过
桥就有了生机。可是……(幻灯片 4 出示: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 “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谁来读这个句子?句中老汉的那个动作最让你感动? (此处应该有掌声) 这
一“揪”,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他揪的、吼的是谁?(——他的儿子)老汉这一
揪多儿子意味着什么?(死)对村民呢?这一揪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引导,板书:公正无私)
师: 同学们, 假如这一揪,
或多或少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父亲的无情,
那么接下来
(4)(幻灯片
5):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
伙子推上木桥。
师:
从这一个“推”字中, 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老汉很爱自己的儿子) (生
死关头,把生的希望推给儿子,这就是父爱如山呢孩子们!板书:父爱如山)
师:
我们抓住老汉的语言、 动作、 神态, 感受到老汉的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同时,
我
们也发现了一个语言的秘密, 老师认真数过, 课文只有短短的 511个字,却有 27
个自然
段,语句都非常——(板书:语言简洁) , ,
师:
语言简洁是小小说的突出特点。 其实, 课文还用同样简洁的语言描写了
暴雨、洪水。
四、关注洪水, 领悟写法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洪水的句子!
(学生读找)
2 、汇报交流
(1) 师: (生逐句读画出的句子屏幕出示)
哪一组句子最能突出小小说语言
简洁的特点?
生: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了什么?(雨急、雨大)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师:还有哪个句子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个
句子把“山洪”比作“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师:
作者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这可怕的洪水? (拟人) 谁来读读拟人
46
的句子?(每人一句)
师: 屏幕上出示的是我们刚才交流的句子,
谁愿意连起来给大家读读? (指
优生读)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水,爬上了老汉的腰。
师:他的朗读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洪水?(心惊肉跳、汹涌澎湃、惊涛骇浪、
浊浪滔天···)
师:洪水越逼越近,越来越猛!我们一起看(播放洪水视频)如果是你面对
着这样的洪水,你会怎么样?我们再来看洪水前的老汉。
(幻灯片 7 出示:
(女)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男)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
山。 )
(女)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男)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
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女)水,爬上了老汉的腰。
(男)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我们合作着读读,女生来读洪水,男生来读老汉的表现。
师:此时此刻,我们再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可怕的洪水?(指
生说)
生:这样写更能体现出老汉在危急时的先人后己。
生:用洪水衬托老汉的镇定。
师:你们真厉害。已经总结出了小说的又一大特点 ----- 环境衬托。 (板书:
环境衬托) 至此一个血肉丰满的老汉形象真实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
文本。
师: 找一找, 文中的哪处描写,
让你对老汉的崇敬之情达到顶峰?让我们情
不自禁的想潸然泪下。
师:为什么作者直到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
生:增添了文章的神秘感。
生:这样可以吸引我们读下去。
师:就像课前我们读的《敲门声》
,结尾有悬念,意味无穷。板书:巧设悬
念)
生:齐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课文后四段)
五、拓展文本,学法迁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我今天才知道原来还有小小说这种文章。
生:我知道小小说有很多特点,比如:语言简洁、环境衬托、结尾巧妙。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王愿坚的小说 《七根火柴》 。 继续领悟小说的特色。
谁来读读助学提示。
47
助学提示
1、
画出文中人物外貌以及言行描写的语句。 在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做做批注。
2、想一想环境描写在人物刻画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师:
你画出了那些让你感动的语句?透过这些描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无
名战士?(生畅所欲言)
师: 合作者交流着, 无名战士那大公无私, 忠于革命的光辉形象已呈现在我
们面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把人物置身到了怎样的环境里? (指生读环境描写的句
子。 )
师:这是怎样的草地环境?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师:
作者为什么要将人物置身在如此荒凉、 如此恶劣的环境里? (指生回答)
总结:
正像同学们所说, 恶劣的草地环境使无名战士的形象更加丰满, 更加
鲜明。这正是烘托的魅力。
六、课外延伸,推荐阅读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两篇小说, ,
他们虽然篇幅短小、 情节简单,
确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感动。 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推荐几篇小小说,
一起欣赏。(课件出示小
小说读)
(1)最荒诞的小小说:有一个面包走在街上,他觉得自己很饿,就把自己
吃了。
(指生读)
师:大家都笑了,笑过之后有没有想过,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个面包,
常常为了欲望失去了自我。
(2)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为此深深烦恼,认定是老天惩罚他,感
到这辈子都完了。后来, 一位老师对他说: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都
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
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 开始振作起来。 若干年后,
当地传诵着一位德意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师: 这篇小小说告诉我们一个秘密:
缺陷也能与芬芳同在。 最后一篇小说的名字就叫《秘
密》 。
村里有个孤儿叫
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 ~外星人要来啦 ~”,尽管村
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
乐此不疲的 Nasa有个秘密,
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
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
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
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 Nasa玩。
师: 温情在秘密中流淌。有人说:小小说是惊鸿一瞥,是尺幅微澜,是九曲
回声,是绕梁三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走近小小说,领略他的非凡魅力。
教学反思
第 13 课
《穷人》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48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
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一组新的课文的学习。 先来看单元导读。 请一名学生读, 其余
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组导语为我们的课文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请大家记住这两个词(环境
心理) 。
好,我们进入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大家齐读课题。
二、出示课题、解题
1. 师:
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 《穷人》 改编成了一篇
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 ,板书课题。
出示有关列夫 . 托尔斯泰的资料: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
削被压迫的农奴。 他被公认为世界文学泰斗。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
他全部的创作时
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2.今天让我们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这位大师的语言和思想
吧。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
收养邻居西蒙
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四、学习课文,感悟“穷”
1.教师导语:小说仅仅这样读就够了吗?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 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 (桑娜渔夫西蒙) 但文中
未出现一个“穷”字, 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 现在,
就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
3.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⑴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49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⑵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
鱼。”“显然,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 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 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
小脚。”
⑶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 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
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
可真厉害!
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 还谈得上什么打鱼! 谢谢上帝,总算活
着回来啦。’
4.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
天气里,
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 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 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
能勉强填饱肚子,而
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
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
只能死去, 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
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说到环境描写,我们并不陌生,透过《桥》中的洪水,我们看到了一个舍小
家为大家的老汉
;《草船借箭》中的大雾,成就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穷人》
中的环境描写,我们又能读出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5.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
暖而舒适。”
⑴“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⑵“舒适”是指地面干净,
食具闪亮, 孩子安睡, 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
形成对比。
⑶通过对比,
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 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 却也很
温馨。
6.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第 l 、 2 自然段) :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
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这一部分的描写交待了三个要点:
一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
和穷困家庭环境;
二是介绍了人物——勤劳善良的桑娜和她的丈夫; 三是渔夫
为了一家人正在海上打鱼,
与风浪搏斗。 这三点使读者看到了穷人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起
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与后面故事
的发展,与人物的精神、品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五、探究“穷人”并不“穷”
1、感悟桑娜的善良
师:出示 : 有人说这篇课文中的“穷人”桑娜和渔夫其实并不“穷”
,其实他
们很“勤劳” 、“富有” ,你支持这种观点吗?
学生探究
出示重点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段心理描写直击桑娜矛盾坚定的内
50
心, 把他们抚养成人, 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
桑娜本能的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看
似矛盾,反映了桑娜的善良品质。 )
师:同学们,善良的桑娜出于对孤儿的同情、关心,毅然把他们抱回了家,
并且让他们与自己的五个孩子睡在了一起, 看着七个孩子,
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桑娜又想
到了哪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 9-11 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
师:桑娜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生:担心丈夫不同意收养。
生:担心责备。
生:担心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新压力。
师: 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 她先是
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说明桑娜心中已坚
定了要把孩子抱过来。但坚定中又有那么多的忐忑不安。
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
由于桑娜热爱丈夫、 同情孤儿, 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
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 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逼真地写出了桑
娜不安的心理。
师: 这边是爱, 是对五个孩子和丈夫的爱, 那边也是爱,
是对两个孤儿的爱。
可桑娜又想到了什么?
(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宁可被丈夫揍也要把
孩子收养下来。宁可自己的日子过得苦些,也要把孩子收养下来。 )
师:但最后可能桑娜连想都没有想,这是出自她的本能,什么本能?
(出自善良。
出自互相帮助的习惯。 一个做母亲的责任——师: 这是一种母
爱。这源自一种善良、母爱、良心。
)
板书:善良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
2、感受丈夫的态度
(1)、孩子是抱过来了,可怎么对丈夫说呢?丈夫又会怎么说呢?
分角色读 12——27
自然段,感悟,在书上圈圈划划写写。
(2)、 交流: 桑娜的丈夫做出收养的决定也是很难的,
从什么地方可以体现呢?
A.出示:
渔夫皱起眉, 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
看怎么办?得把他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
他们醒来。”
问:
(熬)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
渡)你从“熬”中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将来会更苦,他想
到了吗?但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 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 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
准备付出
更多的辛劳。
B做这个决定难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严肃、忧虑;搔搔后脑勺。嗯,
你看怎么办?)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
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 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 “恩,
你看怎么办?”这是渔
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 “得把他抱来, 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
51
定。 但最终做出了决定。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 说明他与妻
子桑娜一样,
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C、是呀,渔夫做出决定心里想到了很多,这就是渔夫的心里想法。渔夫皱
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教师引读,学生跟读丈夫的话)
朗读指导:
①“嗯”,“哦”读音、意思。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严肃;商量的语气)
(关注这件事了;安慰桑娜)
②从他 皱起眉 严肃忧虑充满了同情, 态度非常认真,
想得很周到, 所以语气
要加重。
( 女生旁白男生读对话 )
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心理变化,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
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
体力乃至生命。 为了帮助别人, 他宁愿牺牲这一切,
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善良。同时
他也非常地勤劳。
六、体会“心心相印”
1、看到丈夫是如此通情达理,桑娜心情会怎样?体会一下说说……
这些话桑娜说出来没有?
2、 对呀, 千言万语就凝缩成一句话, 一个动作——“你瞧, 他们在这里啦。 ”
桑娜拉开了帐子。
我们来读这一句:“你瞧,他们在这里啦。”你感受到了什么?(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心里的石头落地了。
3、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
致——邻居的孩子非抱来不可。这叫什么?(不谋而合,心心相印)
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
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文章的悬念终于解除, 读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
在激动、 兴奋和快慰中, 这“一动不动”
的动作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读来给
人以回味的余地,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七、情感升华
本文的题目叫做《穷人》 ,但是课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穷”字,但是全文
“穷”意浓浓, 那现在老师把这个“穷”字擦去,
那你们将给课文取什么题目?——好人、
善人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
句子:微笑中带着泪光,泪光中透着微笑。幸福在于为别人而活。
第 14 课 《在柏林》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在柏林》 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
作者奥莱尔避开了枪林弹雨、 战火纷飞的血腥的战场,
独具匠心地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
令人刻肌刻骨的场景, 使得今日享受太平的人们心有余悸,
认识到战争在剥夺人生命的同时
52
也无情的将人们的灵魂摧毁。
我们无法接受带着必死信念的老兵的结局,即使从战火中走出
来,我想他也永远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下逃走
。
这篇小说篇幅极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4.
领悟这篇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读中品味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2. 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领悟希望和信念对于身处困境之人的重要
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及其“留白”艺术,把握微型小说
的构思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展示战争图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
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
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
小说——《在柏林》 。
2. 师板书课题 ,
生齐读课题。
3. 介绍作者。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
莱尔名篇中的精品, 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 它以二战为背景,
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
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
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
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
力。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在这个环节
的设计,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
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的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词语:举动 神志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2)指名读。
(3)男女生读。
53
(4)全班齐读。
3. 快速默读课文,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回答:
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 在重返战场之前, 将他神智不
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
在车厢里, 老妇人奇怪的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 老兵道出原
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分三步:第一步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
读书的时间,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 流利;
第二步学习词语,指
导学生读准字音;第三步默读课文,概括大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通过这几个环节,
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
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
男子。
(1)学生读句子。
(2)说说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说明了什么?
师引导: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不合逻辑的一个场景 “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
子”,为什么呢?男人们都去哪里了?这是故事的“第一波悬念” 。
(男子都上前线去了。
)
(3)找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
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妇人?
生交流。
师展示: 在一节车厢里, 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 坐在他身旁
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 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 “
一,二,
三, ”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师:这是一位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你从哪里看出她的反常?
(独自沉思、 她在数着:
“一, 二, 三, ” 声音盖过了车轮的 “卡嚓切嚓”
声。停顿
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
(4)
车厢里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
划脚, 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 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
(5)两个小姑娘可能在想什么?老头可能在想什么?(指名发言。 )
(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至三自然段。
(1)
当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一次重复数数时, 两个小姑娘又再次傻笑起来,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之心,幼稚粗浅。 )
(2)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老兵说的话,把它画出来。
(3)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小姐, ” 他说, “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
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 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
(4)请同学们用心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哪些信
54
息。指名发言。
(5)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 “他
们的母亲”改成“她”好不好?
(不好,
“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
母亲” 的称法更直指人心,
失去三个孩子的母亲所承受的痛苦, 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
(6)融入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2.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车厢里为什么一片寂静?
指名回答。
(知道真相的人们震惊了, 老兵的话让人们不禁陷入对战争的反思, 人们似
乎已经对老夫妻的痛苦遭遇感同身受了,除了沉默,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 )
【设计意图】
在人物的刻画上, 数量极少而俭约的细节将人物的个性表露无
疑。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的隐忍,重复数着“一、二、三”的神志不清的
体弱多病的老妇人的脆弱,那指手画脚、傻笑的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的稚嫩,
还有一个制止小姑娘的老头的善良。
每个笔力所及的人物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生动地站在
了读者的面前。 。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本文短小精悍, 在人物对话上,
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 它一语中的地道破
了事实的真相。
这句话就象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 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入到
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
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 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
无疑《在柏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是成功的,但这一切的完成只用了 360
多个字,可以说作者在文字的选取上“找到了那最适合的一个字,一个词”真正
做到了惜墨如金。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全文,
使学生对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那就是制止战争,渴望和平。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词语书写美观。
2、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实现从
课内向课外延伸。
六、板书设计
14. 在柏林
老妇人 身体虚弱、多病 神志不清
两个小姑娘 嗤笑 傻笑
老兵 说出真相
车厢里的人们一片寂静
【设计意图】 紧紧抓住课题, 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 易于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精炼的语言,也利于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55
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第 15 课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向我们展示了天气炎热、生物活跃、色彩鲜艳、乐趣无限
的夏日景物特点,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来讲的。这
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 作者用简洁朴素、 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
现象,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 “人
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
本文选编到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知道
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作者介绍】
梁容若,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曾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
县中学,
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 1927年至 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
1931
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 。
1936年 4 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
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
1938
年回国后在北平多所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 1945
年曾短暂在绥远省协助共
产党抗日工作。 1948 年 10 月中旬到台北筹办《国语日报》
,历任常务委员、副编辑至 1958
年。历任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1958年-
1969年)中文系教授。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苞、蕾、苔、藓”等生字,理解词语。
2. 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3.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 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2.
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
?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
2. 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 ,
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课件 1:课题】
3.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以“夏天”为话题,说一说自己在夏天里感兴趣的事情。借机导入新课,让
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56
( 一) 初读课文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了什么 ?
2. 谁听懂了 ?(
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 ) 没听懂没关系,老师给你们时间自
己读懂,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
(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
3.
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 要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不懂的字、
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读完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
4.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 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拨, 以学生的发言为主。
学生的发言和读书, 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受, 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
汇报结束后,对
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 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 出示生字卡片,
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
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7.
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 及时引导学生扩词、 造句, 并理
解字词的意思。
【出示课件 2:词语解释】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 ,
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 , 充满生机。
8.
重点指导写好“苞” “藓”“蔗”“谚”“瀑”五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出示课件 3:
“蔗”字田字格课件】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再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指明文章的中心
句。
2.
细读课文, 围绕这一中心句,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
长的季节 ?(
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
3. 一边读一边画, 在细读的过程中,
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出来, 留待
下节课再学习。
四、品读课文,设计作业。
1. 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成长的特点。
2.
你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能试着解决吗 ?
3. 书写生字、词语。
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夏天,到野外去。地上的野花吐露出花 bā
o(),十分诱人;树上蓓 l ě i
()初绽,生机盎然;田里的甘
zhe()秧苗正在茂盛生长,人们好像看到
它长成小树干一般粗壮的样子。雨后才几天,山脚下的岩石上长满了绿色的 t á
i xi
ǎ n()(),连石头 f è ng()里都是,绿绿的一片,像是有人用彩
笔把石头涂绿了一样。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季节 (
)的声音 ( )的泥土
( )的瀑布 ( )的希望 ( )的谚语
三、按要求写句子。
1. 高粱拔节。 (扩句)
57
2.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缩句)
3. 把谚语补充完整。
(1)六月六, 。
(2)处暑不出头, 。
【答案】
苞 蕾 蔗 苔
藓 缝
收获 美妙 芬芳 雄壮 美丽 熟悉
三、 1.
田野里的高粱在夜里悄悄地拔节。 2. 夏天是季节。 3.(1) 看谷秀 (2)
割谷喂老牛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知道课文是怎
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
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
出示【课件 4】秋天庄稼成熟,果园里硕果累累的图片。
2.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
的, 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
今天我们共同体会 “在夏天里成长” 。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老师找 4
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2.这几位同学读得多流利呀,而且老师发现大家听得也非常认真。你能用
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大屏幕出示: 【课件
5】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大家齐读这句话。 (板
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
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谁愿意说说。
三、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这段主要写
了哪几样生物?(2)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3)它们都有什么变化?
用笔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2.大屏幕出示:
【课件 6】
58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
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么样呢?
(快 很快 迅速)
3.因此,在朗读 “飞快的”
“跳跃的” “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
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4. 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都在长大,
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 (板书: 绿蔓 竹林 高粱 苞蕾 苔藓有生命)
(二)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山 地 河 铁轨 马路
无生命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
长的特点说出来。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秧苗长甘蔗长,
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因为水长瀑布长, 所以
河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 因为铁轨长,
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 因为柏油路长,所以
路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
3. 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
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你可以
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三)同学们看(指板书) ,有生命的植物、 动物(相机板书:有生命)乃
至不具生命的山水、 铁轨 甚至马路(相机板书:无生命)在夏天里都在长大,
(指板书)
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那么人也是一样的,
也是在一天天的长大,
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四) (指读第四自然段)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1.
(指生答)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 中学——大学 或
快或慢(总是要长)
2. 理解谚语
大屏幕出示【课件 7、 8】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指生读,解释:
“六月六,看谷秀”
: 农历六月初六, 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
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
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
就没收成的希望
了, 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
师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最佳时
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最大?(指生答。 )
3.
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 【课件 9】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 或是长得太慢,
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 人也
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板书:
人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
(3)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4)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
59
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5)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
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6)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7)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
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板书:珍惜时抓住机会)
(8)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 指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
后我们在写作文时, 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
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
引读者。 )
2.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
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
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
a) 那么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就细
细地、美美地读一读,突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 (分别指生
读一句)
b) 拓展写一段话。观察夏天的事物,以第一句话为中心,写一段包含具体
事物的话。
五、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
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 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 “少
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板书设计
夏天里的成长
绿蔓 竹林 高粱
苞蕾 苔藓 有生命
山 地 河
铁轨 马路 无生命
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
一、辨字组词。
苞() 雷() 鲜() 庶()
雹() 蕾() 藓() 蔗()
暴()
逢() 害() 在()
瀑() 缝() 割() 茬()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的括号里。
活生生 看得见 飞快 跳跃
1. 生物从小到大, 本来是天天) 的长,
)
长的, 不过夏天的长是 (
(
的长, ( )的( )的长。
像 连 几乎 也
2.
最热的时候, ()铁路的铁轨()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
填满。柏油路()软绵绵的,
()是高起来。
三、阅读课文,选择正确答案。
60
1. “昨天是花苞,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文中的这个句子
想要说明的意思是()
夏 天 是 万
物 迅 速 生
长的季节
珍惜时间 抓住机会
人赶时候 赶热天
尽量 地
16、盼
【教材分析】《盼》是六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
《夜路
》,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记述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到愿
望实现——在雨中
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
现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疏通重难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
事情节,厘清行文思路,感受小主人公因新雨衣而产生的
“盼”。
3.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
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捕捉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对话等描写,来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核心问题:作者如何围绕一个“盼”字展开描写,表现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一、导入
【由标题“盼”字导入。】
“盼”字是什么意思,从目从分→眼睛黑白分明→直勾勾地看,眼巴巴地看
→内心的渴望→每
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那么本文的小主人公蕾蕾,她“盼”
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盼什么?”为主问题,引导梳理出文章结构。】
问题 预设回答 设计意图
主人公蕾蕾“盼”的是什么呢?
晴天多好啊,盼下雨干
什么呢?下雨穿雨衣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有什么可盼的?(一
般我们盼的事情,都是特别的、喜欢的
或者是新鲜的)——插入作者的写作背景哪里可以看出
雨衣的特别?哪里可以看出我很喜欢? 盼下雨
盼下雨穿雨衣
① 新雨衣很特别(怎么、竟然、不像)
②
我很喜欢(立刻,抖开)
文中第1、2节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我开始盼下雨,盼下雨穿新雨衣。
给大家2分钟时间,快
速阅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盼”字,写了哪些事。梳理一下情节,
划分一下段落。
找出文章围绕“盼”写的几件事情:
① 开始盼变天
61
② 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③ 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以“怎么盼?”为主问题,引导关注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问题 预设回答 设计意图
新雨衣那么独特,“我”那么喜欢,所以开始盼下雨穿新雨衣,那
么“我”是怎么“盼”
的呢?在这个“盼”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
【阅读指导】回忆:文章可以借助什么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呢?
板书学生提出的表达人物情感的词。
人物(心理、神态、动作、对话)、环境、其他(修辞、标点、句式等)
1、2节由老师带领
,引导学生解读文章,剩下部分。由学生自主研读,结合学过的阅读
技巧,和前三节的示范,尝试体会文
中“我”的情感变化。
回顾全文,尝试结合“我”的情感变化,给“我”画一个心电图。
正
是因为情感的高低起伏,充满变化,才会让人印象深刻(结合前文介绍的,作者成年时
以儿童的视角记述
这个故事,不是别的,而是这件事,必有它的特别之处,让人印象深刻。)
才更加真实动人。整篇文字的
背后,其实作者还想表达属于孩子的那一份童真童趣。也希望大
家能永葆一份好奇心,永葆对生活的热情
,永葆这一份童真童趣。 高低起伏。见板书。
引导
学生感受“盼”的过程,心情是复杂的,是跌宕起伏的。
四、作业
1.本文题目为《盼》,若改为《我的新雨衣》,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请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改成小课本剧,并演绎出来,下节课展示。
17、古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 学习通过自读诗文,
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 感知诗词大意, 体验诗
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
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课件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
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
连绵起伏的丘陵, 那直插蓝天的雪峰, 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
引了多少文人墨客, 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 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
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
【设计意图】 :
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 将学
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
62
1.
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
古诗的大概意思。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
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
4. 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 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 王安石是宋代的。 三首古诗都是写
景的。《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
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 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 这
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
(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
1. 过渡语引入。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
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
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
己的收获。)
2. 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
的?
(预设:《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来处和去处,使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
《江南春》描写江南的美丽风光。)
3. 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预设: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 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
从天边而来,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 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
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体会诗中寄寓的情感。
都是美景,诗中所反映出来的诗人心情一样吗?
课件补充出示两位诗人写下这两首诗的背景:
(《浪淘沙》创作背景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
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
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
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 宪宗当政后,
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 飘飘然的做起
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
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
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
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
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 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小小的篇幅, 描绘了广阔的画面。 它不是以一
63
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
诗所描写的景物, 感悟景物之美, 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 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四、作业:背诵默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前两首诗词:
背诵、默写、说体会。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课件出示《书湖阴先生壁》。
1. 直奔中心,
引导抓住王安石描写乡村美景的句子, 交流自己对乡村美景的理解。
结合注释及资料理解。
(预设: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畦,都是
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并且环绕着农田; 两座大山打开门
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2. 自由品读,读后交流: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免宰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
(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
距紫金山也是七里, 路程恰好是由城入山的一半, 故安石晚年号半山老人, 亦因
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诗题中“湖阴
先生”就是杨德逢。)
3. 赏读对偶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引读:
我们带着诗人对乡村美丽风景的热爱读——
我们带着诗人对乡村美丽风光的无限眷恋之情读——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
【设计意图】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
师生对话,
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 感悟景物之美, 体会诗人内心
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整体回顾,感悟诗情
同样是写景的三首诗, 三位诗人表达的情感一样吗?你想说什么呢?自由畅
谈,体会三首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三位诗人的心情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古诗,要了解背景,要从诗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在探索理解三首古诗的情感上再次整合,体会诗人借景抒情之妙,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四、积累诗句,迁移诗境
1.
读《书湖阴先生壁》的其他四句诗。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2.
指导理解诗句: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
送过墙头。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 ,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
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64
3.
推荐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如《鹿柴》《滁州西涧》《山行》《小池》等供
学生品读积累。
【设计意图】课止而学未止,同题诗文的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认识古诗之浩瀚,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累诗句。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前两首古诗词。
2. 给《书湖阴先生壁》配画
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
1、
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
从地球上索到。
2、 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
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
行动爱护地球。
4、 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
了,同
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地球资源枯竭了
多媒体课件:伤痕累累的地球,人们不安全了
多媒体课件:地球的自述
2、
安排学生社会调查:人口增长过快给我们生活的市、县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跟我们朝夕相处,你了解地球吗?谈谈你对地球的
了解。
师总结:是呀,人类时代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把地球称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今天
我们就
来学习《只要一个地球》(出示课题)
二、析解文题,初步明理
生读课题,思考;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读中自悟
1、生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边读边用笔做上
记号。
3、 生再细读课文,进一步弄清“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
有一个地球的”?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这个问题。
65
四、师生共悟,深层理解
小组选定代表汇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
一个地球的?”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
指导朗读,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重点语句,弄清楚一下知识点:
1、地球渺小:
重点语句: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
璨的宇宙中,就
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有一。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1)师简单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2
)展示课件1: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会造成资源
的枯竭,知道地球上
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用煤价格的不断上涨
了解资源的有限性。
(3)展示课件2;图配合解说词,学生视听后感受到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
的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生态灾难”。
(4)回到课文,感情朗读3、4自然段。师问:你从这两自然段中明白了什么?
(5)展
示课件3:“地球的自述”,在画面解说中,让学生感受到满目疮疼、伤痕累累
的地球,已经不再永久造
福于人类了。用“我虽已伤痕累累,但人类还会治好我的。”作结尾。
3、无法移居
师讲述“40万亿公里”需航天飞机以每小时2000公里的速度,估算要飞行20万年。
生
在朗读中体会“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再读全文,谈谈你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理解。
五、情
感形成,读写结合
师问:面队这个可爱而又易碎的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1、学生各抒己见,适当展示自行搜集的有关开发新能源的知识。突现保护地球,开发新
能源,做好身
边事,做好小宣传员的思想。
2、指导学生多形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学生写出保护地球的倡导语,要求简短明了。
六、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再浏览课文,看课文采用什么手段把知识讲清楚的? 生回答。
师点拨总结,要求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19、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特色。
2.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体会农民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4.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对脚下的土地的感受。
教学重点:
66
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写法来
展现人物的
喜悦心情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感受三黑这个典型的淳朴
的农民形象,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和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土
地后的喜悦心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引入文本。
导语: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它
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只为了给我们提供衣食所需。离开了这片土地,我们将举步维艰、难以继日。三
黑深爱着自己
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不仅满怀喜悦,而且憧憬着未来通过辛
勤
的劳动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黑和土地》(教师板书),感
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三黑”是主人公,“土
地”是三黑赖以生
存的支柱;这首诗主要写了三黑和土地的关系,展现了三黑对自己脚下的土
地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诗歌读通顺。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印象深刻的内容,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教师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及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
苏金伞(1906—1997) 原名
苏鹤田,河南睢县人,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之
一。1946年,《大公报》介绍苏金伞时说
:“他的诗讽刺深刻得体,当世无第二人”。苏金
伞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地层下》
《窗外》《鹁鸪鸟》等。
写作背景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
乡土诗派的
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
土地革命让劳动人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本诗就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获得土地后的喜悦
心
情。
4.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读出情感。
提示:边朗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
画面,感受三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体会他获得土地后
的喜悦心情,畅想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
读给同桌听,两人互相评价。
5.理清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请给每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这
首诗主要写了三黑分到了土地,他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改变。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
代表的农民真正获得
属于自己的土地后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他
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4—8节):写三黑翻地耙地,同时欣赏着自己的土地和劳作。
67
第三部分(第9—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情进行了
对
比。
第四部分(第13—14节):写三黑的打算。
第五部分(第15节):收束全诗,点明中心——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小标题示例:获得土
地,异常欢喜;翻地耙地,愉快劳作;今昔对比,变化巨大;热爱土
地,憧憬未来;翻身做主,心情甜蜜
。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师生共学诗歌第一部分,感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1)学生快速默读诗歌第1—3节,
思考:哪节诗清楚地告诉我们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第
1节诗。)
(2)师生共同品读第1节诗。
①理解“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的含义。
预设:这是诗歌的首句,具体
阐述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里的“有了土地”具有深层的
含义,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可知,“有了土地
”指的是土地革命以后,农民实实在在地拥有了
属于自己的土地。这和以前向地主租地当佃户,虽然“有
了土地”但要向地主交租子不同;也
和农民靠出卖劳动力给地主当雇农,地主说“这块地归你种吧”,这
样也算是“有了土地”不
同。现在,农民真正做了土地的主人,想在土地上种点啥就种啥,想怎么在土地
上劳作就怎么
劳作,所以他们“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期盼着土地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②你从第1节诗中的“一……就”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里运用“一……就”这组表示条件关
系的关联词生动地表现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渴望,反映了他们得到土地后激动、兴奋的心情。)
(3)学生反复品读第2、3节诗,感受农民有了土地后的欢喜心情。
①多种形式读,读中感悟。如:分组朗读、想象画面读、配乐朗读等。
②赏析这两节诗。 <
br>预设:这两节诗描绘的是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异常欢喜的情景。这两节诗都用“恨不
得”开头,
起到重复强调的作用,将农民急切地想到土地上劳作的心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他
们“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尝一尝”,又“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躺在土里试一试”的
目的是想知道自己的土地到底好到
什么程度。庄稼是农民的希望,他们爱土地无非是为了庄稼,
所以他们就想“变成一粒种子”去“试一试
”“温暖不温暖,合适不合适”。“尝”是味觉,
“躺在土里试一试”是触觉,比较空说“想知道好到什
么程度”不同,真实多了,情感也丰富
多了。总之,诗人用这两节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爱土地、爱庄稼的
情感,也表现出他们获得土
地后的欢喜心情。
③有人说诗歌的前三节并不是写三黑的,所以是多余的。你赞同这个说法吗?说说你的理
由。
(我不赞同这个说法,诗歌的前三节并不是多余的。这三节诗总说农民真正拥有了土地后
异常欢
喜的情景。这是诗歌创作的大背景,三黑正是这许许多多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他此时的
心情和其他农民是
一样的。这为下文具体写三黑的表现和心理打下了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感受三黑对待土地和劳作的态度。
过渡:农民真正拥有了土
地后该是多么欢喜啊!他们恨不得时时刻刻与土地待在一起,精
心侍弄着土地上的庄稼。看,“三黑就是
这样地翻着土地”,同时欣赏自己的土地和劳作。
(1)读一读,想一想,理解句子,在小组交流。
①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68
<
/p>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耙得又平又顺溜”的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一<
br>方面形象地表现出三黑把地耙得又光又顺,表明他现在的劳作很认真;另一方面也表明三黑在
欣赏
自己的劳作,他此刻心里是得意的。)
②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叫人想在上面打滚,想在上面躺一躺。
(三黑继续欣赏刚
耙的土地,深深地陶醉其中。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土地比作
软床,形象地表现出了土地的珍贵
,也从侧面表现出三黑内心的喜悦。)
③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
(三黑把麦籽儿看得
比自己还要宝贵,他如此认真地对待土地的目的就是希望庄稼能在这
块土地上好好地生长。)
(2)教师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
①第4节诗中的“就是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明确:“就是这样”指的是诗歌前三节讲述
的内容,即农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挚爱着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满怀希望。
②三黑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土地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三黑把“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地翻好,又耙了几遍,
耙得又平又顺溜”。我从中感受到当农民真正拥有
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后,他们的劳作更认真、
更积极了。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感受三黑现在与以往的不同。
过渡:当三黑真正拥有了土地
之后,他的心里乐开了花,他在珍贵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
当他看到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的时候,他的心
里是怎么想的呢?
(1)学生朗读第9—12节诗,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指出本体和喻体,体会其表达效果。
②找出文中描写三黑过去和现在不同的生活和心理的句子,比较阅读,说一说自己发现了
什么。
问题一预设:比喻句——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赏析:这个比喻句
中,本体是荞麦花,喻体是白霎霎的一片雪。作者运用这个比喻句一方
面形象地写出了荞麦花的颜色和形
态,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另一方面生动地表现出了地里的庄
稼长势喜人,从侧面说明了由于是“自己种的
”,所以三黑格外用心,庄稼才长得好。
问题二预设:诗歌的第10—12节以蝈蝈儿为线索,把三黑
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心理进
行了对比,从这个对比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三黑现在的生活、心理和过去大
不一样。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比较着阅读,再鼓励学生畅谈自己从比较中发现了什
么。学
生发言示例:
三黑小时候喜欢蝈蝈儿,但是由于贫苦农家的孩子没有地位,到地里抓蝈
蝈儿后会被爹娘
骂、被地主骂,心里很委屈。现在三黑依然喜欢蝈蝈儿,听着自己地里的蝈蝈儿叫唤,他
自己
不仅心里欢喜极了,还招呼孩子到自己的地里去抓蝈蝈儿。从这个对比中我感受到三黑小时候
那种困苦、受压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种冷漠无情的社会也不复存在了。现在农民的生活自
由了,农
民与农民之间相互关爱,他们的心情是相通的。
4.学生自学第四、五部分,升华情感。
过
渡: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他的心情多么欢快啊!有了土地后的三黑又
有啥打算呢?请同
学们借鉴学习前面内容的方法自学最后两部分。
(1)学生朗读第13—14节诗,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
①三黑有什么打算?(第13节诗
讲了三黑的第一个打算:跟人合伙,种好庄稼,收获更
多。第14节诗讲了三黑的第二个打算:买毛驴、
送公粮,驮着老伴看闺女、上东庄。)
69
②你从三黑的打算中
感受到了什么?(从三黑的两个打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拥有了属于自
己的土地后的农民的生活更自由了;
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了,对劳作显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
性;他们因为生活改变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更加积极地交公粮,
也更加重视亲情。)
③试着分析三黑有这样的
打算的原因。(三黑的这种打算是农村进行土地革命以后出现的
新情况,是农民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育的
缘故。)
(2)学生朗读第15节诗,找出点明中心的诗句。(点明中心的诗句:翻身的人儿心里真<
br>甜。)
(3)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这句话。
明确:“甜
”是这首诗的中心,诗歌从头到尾都体现了这一点。诗歌第一部分总写农民得
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后异
常喜悦的情景,所有农民的心里都是甜的;第二部分具体描写了三
黑的劳作比往常好,而且自己欣赏那个
“好”,这也是甜的;第三部分运用对比的写法展现了
今昔大不同,今胜于昔,这当然也能让人感觉到甜
。第四部分写三黑的两个打算,前途光明,
怎能不让人感觉到甜呢?诗歌的末尾则明明白白地写出了甜,
不仅甜在三黑的心里,连地里的
蝈蝈儿也因为甜叫得更欢了。
(4)教师总结,深化主题。
小结: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希望。当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土地后,三黑做的是“细
细打
碎”每一块土疙瘩,眼见的是自己种的荞麦开出“白霎霎的像一片雪”的花,耳听的是蝈
蝈儿鸣叫,心想
的是“打完场赶着送公粮”。这所见所闻、所做所想,无不闪耀着“翻身人儿”
的喜悦、对土地的热爱和
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采用
多种形式具体分析了课文内容,真切地感受到三黑
获得土地后的喜悦心情和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同
时也激发了我们对脚下的土地的热爱之
情。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收获。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点拨法、引导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70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国地大
物博,幅员辽阔,在这里不仅孕育着中华灿烂的文化,还涌现出了许多
人物事迹,他们有的慷慨激昂,有
的缠绵悱恻,有的惊天地、泣鬼神,还有的平凡中透着伟大,
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位8
1岁的平凡老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2、揭题,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重点强调“宿”“劲”的读音。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方法:人物+事件+关键词)
(3)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确实老了,年岁大了?
(4)全班交流。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
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
怎样的奇迹?(课件)
(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
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课件)
a、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
b、计算:一亩等于667平方米,普通教
室大概有50平方米,那3700亩相当于多少个这
样的教室呢?(5万间)
C、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
D、指导朗读。
(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
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
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
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课件)
a、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觉的这段话的画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C、这段话中两个“全”,你有什么感受?
D、指导朗读这段话。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
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
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
一层层的
梯。(课件)
a、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b、81岁高
龄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15年,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
林网,在这沙漠地带创
造了一片绿洲,让我们带着惊叹,钦佩,赞美的语气一起再读读老人创
造的奇迹。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的大地上随
处可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这一
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课件)
(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a、根据同学交流,课件出示“知识链接”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冻、沙尘暴。
b、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C、理解“肆虐”“盘踞之地”的意思。
71
在一片荒
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了这片青山,
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
啊!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如何呢?(想象老人战胜恶劣环境困难种
树的一个场景)
(3)
师引入:“老人15年如一日地种树,面对一切困难与痛苦,他不改初衷;当五位志同
道合的老人相继去
世时,他继续种树;当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过世时,他仍在种树;当唯一的
女儿三番五次地要接他去享福
时,他还是选择种树。”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老人创造的奇迹,
来感受老人的不容易。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
看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作者在离开老农的小院时,深有感触,你能找出作者的感触的
句子吗?
2、课件出示。
3、“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4、老人怎样实现自身价值?“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5、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是什么意思?
6、出示资料,介绍老人。
7、写话练习。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这位老人,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
林,绿化家园,让绿色流进每一个人
的心中。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0*青山不老
2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2.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
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课件2】
7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
深厚感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
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
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
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
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3.出示【课件3:课题】(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 学生齐读课题。
课前安排学生
朗读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可以增加积累,学到积累古诗的一种方法——
按主题归类,另外,《伯牙绝
弦》这则文言文表现的也是友情主题,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新课教学
()分钟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
说“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
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
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
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学交流。
5.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师
: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
就懂了。
(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
山,琴声里
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73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什么。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
由发表意见。
)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我们的课外资
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
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
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
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
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
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
的都听懂了,实在难得
。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锺子期为知音?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
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
吗?(学生自由说)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
(板书:志在流水 汤汤)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
快乐的,幸福的。但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
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
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
绝弦,终身
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板书:死 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
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
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74
③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
首短歌。你
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22、月光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幽静、纯熟、清幽、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
适当的联想,发展学
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入设计——解题——整体感知——
具体研习——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和爱,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
和对劳动人民的
同情心。
【教学难点】
贝多芬感情变化的原因。初步学习分辨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写法,初
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
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方法】
为了紧扣大纲,突破重点
,解决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
水平,针对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学法指
导的要求,我指导学生采用课前预习法、课堂质疑问
难法、合作学习法、想象入境法、课后延伸法、,让
学生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学习
课文。
【教学用具】
幻灯片、《月光曲》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动听的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都被它陶醉了,这
就
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谱写《月光曲》。(板书:月光曲)如此优美动听的曲子,他是怎
样谱写而成的
呢?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打开
课本26课《月光曲》。
2、你对谱写月光曲的作者贝多芬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介绍贝多芬基本情况,老师根据
情况进
行补充) 生:„„(师出示贝多芬的相关情况) 师:看来这位同学课前预习十分详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自学内容
师:现在,同学们一遍默读课文,完成导学稿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2、检测自学情况
师: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自主学习情况呢?
75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
了几首曲子?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
光曲》的内容?
三、读中感悟,了解创作过程
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读第二、三自然段,此刻发生了什么?】
(1)贝多芬先生为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注意?)
(2)在这幽静的小镇上,有人在弹他的曲子,他会怎么想?
小结: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和疑问的心情,贝多芬最终走进姑娘家,为姑娘弹曲子。
2、贝多芬最终走进了这间小屋,他看到了什么?
(1)引导读第四自然段。
(2)找出表示兄妹俩生活贫穷的词语?
除了看到他们贫穷的生活状态,还看到了什么?
(3)贝多芬是怎么做的?
3、分角色读5、6自然段(音乐起)
(1)当贝多芬
倾情地为姑娘弹完这首姑娘弹过的曲子后,盲姑娘是怎样的表现?(激动)
她说了什么?
【师:(出示) “弹得多纯熟啊(ua)!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2)理解“您,您”的不同含义和语气,并知道朗读!
(3)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
总结:在故事的前面,盲姑娘多么希望亲自贝多
芬弹奏曲子,而现在贝多芬就站在她面前,
正为他弹奏呢?她的心情十分(激动)。然给我们带着激动的
心情一起来读一读!
4、贝多芬是怎样回答盲人姑娘的?
5、当时弹琴的环境如何呢? <
br>总结:多么美好而清幽的月夜呀!正式这个美丽的夜晚让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他
借着清幽
的月光有一次按起了琴键,此时他弹奏的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7、(小声放音乐)默读第9自然段
(1)你们听了曲子是什么感受?(导学案合作探究两个小题)(汇报)
师:你能从文章
中找到这些句子吗?
(2)生找出后,让一生读,师生引读第九段。
(3)配上音乐和图片一起来感受一下!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比比谁的朗读最精彩
A、这三个情景一样吗?有变化吗?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呢?
B、指名谈谈并分别试读,师生评价。
C、激励学生间进行比赛、挑战,入情入境地读,美美地读。(音乐起)
D、激情朗读,再现情景
让我们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朗读来再现这些美妙的情景吧。老师给大
家配上音乐和图片。
(配上《月光曲》音乐和三个情景相应图片)
(5)、理解联想及其产生的原因
A、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真的是皮鞋匠亲
眼见到的吗?这月亮的升起,
升高,这海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
B、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联想?哪些是写实?请分别用“____”和“﹏﹏”勾出来。
(6)小结:通过学习,在你心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延伸
76
1、听贝多芬另外一首著名的乐曲《致爱丽丝》,听着音乐,你的眼前出现的
是怎样的画
面?以“我静静地听着,我好象看到了„„”开头说一段话。
五、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领略了月光曲的美,接着又听了一段音乐,并 对音乐展开了丰富的联
想。音
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可以愉悦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老师希望
同学们课后可以去
搜集一些世界名曲来听一听,像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这些著名的乐曲
家的作品,将会是你的首选
。
23、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起中国的
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
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
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
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
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
下京剧的艺术特色。【课件1:课题】(板书课
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
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
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
书上标记一下。
2.【课件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 尴尬 虚拟 高扬 低垂 装饰
约定俗成
绱鞋底 酒宴 唯恐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越发
三、了解京剧特点
1.【课件3】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77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
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板书:
虚拟)
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
随心
所欲,不受限制。(板书:马鞭)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
是《拾玉镯》中小姑
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
举杯饮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员表演绱鞋底
,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三、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
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
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
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
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多媒体播放:【课件4】京剧中骑马、绱鞋底、举杯饮酒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
1.出示学习要求: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板书:亮相 静止 杂技)
4.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课件5】相关的京剧片段,学生结合文字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六、拓展阅读资料
出示:【课件6、7】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
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
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
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
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
当以做功(
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
做、打四种基本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
人物形象。
78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24、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因为这是课文学习的第一课时,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习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并了解闰土,初步体会人物的特点。
3、体会文中人物外貌描写的句子,感受作者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学习相关于闰土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
法。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学:说说闰土名字的由来,说说闰土与“我”的关系,交流鲁迅
的相关资料,
初识鲁迅。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初次的预习交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同时走近鲁迅,为认
识鲁迅踏出第一步。
明确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初步认识闰土,了解闰土。
(二)
自学互测:一是学生二人小组互读课文,检测课文朗读情况,交流文中不懂的词语
和表达方式。二是找找
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并通过重点词语初步感知闰土这个人物的特
点。(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
的少年?)
【设计意图】:第二次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会感知预习的重要性,同时为学生学习<
br>课文打好基础,让学生走近闰土,认识闰土。从情感上接纳课文。
(三)互动释疑:
1、读出下列词语
一扭 郑重 套住 仿佛 厨房 刺猬 畜生 胯下
允许 窜了
【设计意图】: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全体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连线
便是 只知道
没有知道
没有原因地觉得
无端地觉得 如此
素不知道
以前
如许 就是
先前
不知道
单知道 向来不知道
其间
其中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容易走进课文,体会文本。引领学生感
知新旧文化表达上的差异。
3、展示朗读:可以难读的句子,也可以是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亦为下节课的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79
4、品味句子。
他紫色的小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比较:他紫色的小脸,头戴一顶毡帽。
比较:他苍白的小脸,头戴一顶毡帽。
(感受:描写人物外貌时要结合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人物描写的方法,为习作做准备。
(四)巩固提升:
闰土向“我”讲了哪几件事?
看瓜刺猹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设计意
图】: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概括
的能力。
(五)课堂检测:
1、听写生字词语:
胯下 一扭 套住 刺猬 厨房 畜生
窜出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率,做到课课清。
2、描写班级里一个人的外貌,
可以是学生,可以是任课老师。(不能写出名字,但要写出
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结
合所学,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学习与语文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运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意识,锻炼学
生的习作能力。
25、好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反复读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想象文中描绘的画
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美好的景象。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做过梦吗?你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鲁迅先
生的梦里。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下你认识的鲁迅?(生介绍)接
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梦,看看
他的梦是什么样子的。
二、导入新课,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鲁迅先生的梦境是什么样子的?
2.读过课
文,你对鲁迅先生的梦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很美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和鲁
迅先生享受美好的梦境、
美好的故事。(板书:美好的故事)
3.出示生字生词,指名领读、跟读,同桌互查。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帮助同学识记生字,强调“参、差”是多音字,指导发音与组词。
5.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书写。如“漾”的部首为“氵”,右边上半部分
“羊”的竖不出
头,下边是“永”不是“水”;“焰”的右下边是“臼”不是“白”;“瞬”
指一眨眼的时间,所以部首
是“目”不是“日”;“骤”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忆。
书写要美观。“骤”“瞬”“陡”等
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左边窄、右边宽,
而“削”是左边宽、右边窄。“坠”在写的时候注意
“队”字的捺要延伸出去,使整个字重心
稳固,否则容易上面小、下面大,书写不美观。
80
三、精读品悟,理解课文
1.鲁迅先生写《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
哪几节?他写了哪些美好的景象?请大家自主朗读
课文,并画出鲁迅先生笔下的美好景象。
2
.小组交流探讨。这些景象让你在头脑里形成了什么样的画面?试着用你的语言把他描述
出来。
本篇课文的写作年代与现在间隔较远,所以语言表达与现在也不完全一样。课文中描写的
都是很普通、
很常见的景色,描写细致但是描写对象很多、很杂,所以需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来
理解、体悟课文。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语句,感悟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与表达。
(1)“鞭爆的繁响在四近,
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用鞭爆聲响与声响间的
间歇以及身边围绕的烟雾来衬托当时孤寂的情
形与心情。一个人的黑夜不仅仅是黑暗,更是寂
寞而孤独的时光。
(2)“两岸边的乌桕,新
禾……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在先生描绘的景物中,
乌桕与新禾、村女与和尚、茅屋与伽蓝等
都是对立的矛盾体,映射了先生矛盾纠结的内心,在
失望与希望中来回纠结,反抗绝望。
(3
)第4自然段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以至于无穷”呈现出一种非常美好而又明
快的美学意境,是全
文的文眼。
3.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
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个梦有什么含义?全班自由交流。
文中两
次提到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这三个词语描绘的其实就是鲁迅先生当时内
心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
憬。
鲁迅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景寄托于他梦中看到的情景,乌桕、新禾、野花等倒影在澄
碧的小河中的景象,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的浮影,锦带、狗、白云、村女等都是鲁迅先生美
好愿景的表
达与寄托。
这篇文章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表现美好的文章。文中描写了很多美好的意象,但是最后鲁<
br>迅先生心中的梦醒了,他想要记录下这美好的梦境,奈何眼前已没有了“一丝碎影”,只有“昏
暗
的灯光”,表现了作者的失望与怅惘、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课文,品味梦境中的美丽景色,体会景物自然美、画面动态美、文字诗意美和
视觉色彩美。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读懂课文,重点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1.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感受作者在美好的景致中所寄托的情感。
2.抓住重点段落、关键字词进行研读品味。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鲁迅先生笔下的“好的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谁能回答?(生回答:
美丽,幽雅,有趣。教师随回答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鲁迅先生的梦境,去
看一看、听
一听这个“好的故事”。
2.指名分段朗读,检查朗读情况。
81
过渡:上节课我们读课文时,许多同学吭吭哧哧,读不通顺。这节课的开始,
我们再来看
看大家的朗读情况。我们疏通了字义,对文章有了初步印象,现在能读得通顺、读出文字的优
美吗?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体会“好的故事”产生的现实环境。
(1)学生自读第1—3自然段,说说鲁迅先生身处的环境。
预设:提示学生可将外部的环境
和屋内的环境相结合,去考虑鲁迅先生此时的心境。外面
的环境是热闹的,“鞭爆的繁响在四近”;而屋
内的环境是昏暗的,“灯火渐渐地缩小
了”“ 灯罩很昏暗”,鲁迅先生抽了烟,“烟草的烟雾在身边”
。鲁迅先生在这样一个热闹
的夜晚,独自一人抽着烟,在灯下看书,给人一种身处热闹之中却很孤寂的感
觉。
(2)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说的“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呢?
(从“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朦胧”可见鲁迅先生渐渐睡着了,可知他描述的是他的
梦。)
2.欣赏“好的故事”中的景物之美。
(1)快速默读第4—8自然段,勾画出里面描写到的景物和人物。
(2)指名学生回答,没回答完整的其他学生可补充。
①将文中出现的景物进行分类概括。
(课件出示)
“好的故事”中提到的景物和人物
植物:乌桕、新禾、野花、丛树、枯树、竹、萍藻、枯柳、一丈红
动物:鸡、狗、鱼
建筑:茅屋、塔、伽蓝
人物:农夫、村妇、村女、和尚
其他:晒着的衣裳、蓑笠、天、云、小河、日光、倒影
②思考:作者写了这么多景和人,他用
了同样的一个字来形容他们,是什么字?从文中找
出相关句子。
(“美”。“许多美的人和美
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
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3)小组内交流,说说这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可结合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提示:①注意课下注释①,读一读,明白山阴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注意文中的人和景已经融为一体了,人也是景的一部分。
3.感受“好的故事”中景物的动态美。
阅读与思考:
(1)作者笔下的景物是静止不动的吗?有什么特点?
(作者笔下的景物不是静止的,是随时
都在动的,因为描写的是倒影,水中的倒影会随着
船的行驶、桨的运动而不停地变化。)
(2)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
,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
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
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
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
82
预设: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坐过船,就算坐过船也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景物的倒影
变化的动态
美。这是实际情况和阅历所限。教师可找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最好是江南这种打桨行进的
小船,让学生感受景物在水中倒影的变化。
4.感受文字的诗意美、画面美。
学生自己找出觉得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
预设句一:许多美的人
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
又展开,以至于无穷。
明确
:“云锦”原指南京云锦,是一种非常珍贵而精美的织品。这里是将美的人和事在脑
海中的一一呈现,比
作满天似美丽云锦的云霞,它们不停地变幻着。“万颗奔星”很有画面感,
仿佛星星正倏忽地往我们眼前
奔驰而过,一颗接一颗。
预设句二: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明确
:看过夏天太阳被云遮住情景的同学,便可想象出那个画面:太阳虽被遮住,却不能
遮得严严实实,阳光
给云朵参差不齐的边缘镶了一道金边。水中的倒影在日光的照射下,仿佛
也都被镶上了日光,因为水的反
射,发出的光是银色的,像是摇曳的火焰。(教师可出示夏天
云朵被后面的太阳镶上金边的图片,帮助学
生理解这句话。)
5.感受文中景物的色彩美。
(1)留意文中含有色彩的词语,圈一圈。
(水银色焰、青天、大红花、斑红花、红锦带、白云、斑红花影、虹霓色的碎影)
(2)说说这些色彩带给你的感觉。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
花……如缕缕的胭脂水”“大
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这里的主色调是
红色,给人一种温
暖、热烈的感觉,让人的印象非常深刻。)
6.体会作者对“好的故事”的留恋。
(1)全班齐读第9—12自然段,朗读时注意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2)小组交流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讨论。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交流。
预设难点一:
“我”的这个梦是怎样惊醒的?怎么会突然“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
立”?
(第10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给出了提示:“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可
见原本放在作者膝盖上的书突然滑落,惊醒了作者,梦境也被搅乱了,就要消散了。)
预设难点二:
“我”已经睁开眼,为什么仿佛还看到了那些“好的故事”,为什么“眼前还剩着几点虹
霓色的
碎影”呢?
(因为作者虽然已经睁开眼,但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还残存着一点梦的痕迹,就像<
br>“碎影”。)
预设难点三:
作者对这个“好的故事”有一种怎样的情感?结合相关句子说一说。
(有喜爱之情,作者说“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有留恋之情,“我要追回他,完成他,
留下他”;有一种故事消散后的遗憾之
情,“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
里了”。)
预设难点四:
文章第1自然段中提到“是昏沉的夜”,结尾又强调“在昏沉的夜”,有什么作用?
(首尾呼
应,显示了结构的完整;同时梦境的美好、明丽与昏沉的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人深思。)
83
提示: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点到为止,等学生读完“阅读链
接”中的文字后,再进行讨
论、思考,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拓展阅读,质疑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初步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笔下这个“好的
故事”的美,但通过
刚才的学习,我们感觉到鲁迅先生的这个梦里,根本没有具体的故事,只有各种各样
的景物,
它们随着小船的行进依次出现。按照我们的理解,这根本不是故事呀!那么这个“好的故事”<
br>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它在这样“昏沉的夜里”,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呢?我们要结合相关文
字和
资料来做一些探究,当然,这些探究不会太深,但是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1.学生自主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文字,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预设:学生可能
会画出这些句子:“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
神。”“表现了作者的怅惘和失望
,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黑暗的现实中,
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
绘得非常的‘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
面是在描写风景,眷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
寄托。”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对“昏
沉的夜”会有一些新的认识了,可再引导他们讨论在课堂中还不太
理解的、留置的疑难问题。
2.知人论世,了解文章写就之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
(课件出示)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
回同一战
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
br>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作文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
文诗
,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鲁迅
小结:在沙漠中走来走去的鲁迅,失掉了同伴的鲁迅,显然
是十分寂寞的。如果说“好的
故事”是明媚而美好的,它象征着鲁迅先生的希望,那么“昏沉的夜”则是
黑暗的、孤独的,
象征着黑暗的现实。
3.学生带着新的认识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4.全班交流,再谈自己对“好的故事”的理解。
思考探究:现实是否像鲁迅先生的梦境一样美好?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
明确:当
时的现实是黑暗的、令人痛心的。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
三个词语描绘的其实就是
鲁迅先生当时的一种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鲁迅先生将自己内心的美好
愿景寄托于他梦中看到的情景,水中
的各种倒影都是鲁迅先生美好愿景的表达与寄托,但倒影
又是虚幻的、不停变动的,从中我们又会有一种
美景易逝的担忧、不安。
预设:在最开始学习本课时,已经让学生谈了初读本文后的印象,学生可能会
认为这只是
一篇描写梦境美景的小散文。但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其实在其中寄托了自
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很复杂,可能有思乡之情,可能有孤寂之情,可能有对希望的追求、对现
实
的绝望……,种种情感都只是我们的推测。教师要提醒学生,我们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当然
需要结合当时
的时代背景,但同一篇文本,能带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触动。我们可以不用那么
深刻地挖掘文本背后的东
西,学习这篇文章带给我们美好的联想,触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激
起了我们去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去
阅读鲁迅其他作品的兴趣,这就足够了。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写一写你的一个梦境,它也是一个“好的故事”吗?
(2)读一读鲁迅先生的《野草》中的其他文章,如《秋夜》《风筝》等。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84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并能简单说一说。
3.通过理解内容,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通过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难点:
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并能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回忆一下,你读过哪些关于
鲁迅的文章?
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学了本课,你会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先看课题,你知道作者
是
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1.读生字组词(自读、指名读、比赛读)
仪悼逝餐枣搞冠
骂嚼悟摊奥咳嗽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悼:dào
餐:共16笔
嚼:20笔
奥:注意上部
嗽:注意右边
冠:多音字组词
3.小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四个字的词可划下来。
各色各样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
4.通过课前的预习,谁说说你对本课词语的理解
学生说意思,并能迅速读一读原文中含有这个词的句子。
(三)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鲁迅的哪几件事?
2.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板书:深受爱戴、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3.与同学交流,看看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小标题,他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概括的?
85
4.默读课文,你认为有哪些含义深刻而且你又不懂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四)提出疑问
老师有一个疑问;也是作者的疑问:“父伯死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悼念他
呢?”你们
谁能帮我解决呢?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找到中心句:“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
得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学习理解
第一自然段,并引出最后一自然段)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听写本课的生词
2.抄写文中四个字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词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
民的思
想感情。
2.抓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意思,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练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知道作者惊异那么多人来悼念鲁迅先生,由此产生了一个疑问
是什么?
为什么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回忆了伯父几件事?板书
(二)带着问题,各小组合作学习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么样?(找重点句)
板书:关心青少年
小结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
(三)用此方法,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请同学轻声读伯父和“我”谈碰壁的故事,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的问题。
1.学生读书找疑,画批思考。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了解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
问题。
2.各小组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对学生正确的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做适时点拨、
引导,
拓展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
3.各组汇报:抓往①“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②“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碰壁吗?”
③“恍然大悟”。等词句进行体会。
教师点拨:鲁迅的鼻子真的是被墙壁碰扁的吗?
另有所指,“黑洞洞”指什么,“碰壁”又是
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就得了解当时的社
会背景。
投影出示小资料,学生阅读,读后再谈理解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
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
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
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
动派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
进行了残酷的迫
86
害。
再读原句,结合资料谈体会。现在我们明白了(恍然大悟)
4.小结:这个故事主要通过人物
对话来描写人物,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也进行了生动的描
述。请同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发挥想象表演
出当时的情景。
(四)过渡
鲁迅先生对敌人怀着满腔仇恨,对劳动人民怀着无比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用学习上段的方
法,来学习鲁迅和“爸爸”救助车夫的故事。
学生默读课文,找疑难
问题,学生出声读,思考,教师深入小组给予具体帮助,将默读训
练落到实处,各小组互相质疑,合作解
答。教师巡视,对能力较弱的小组重点引路,教给方法,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引导他们解决重难点,鼓励
探索创新。
抓住“饱经风霜”“扶、洗、敷”等一系列动作体会鲁迅关心车夫(劳动人民)的品质。<
br>自由读体会。
重点解决: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抓“按”字体
会,表
现鲁迅先生沉重的心情。
点拨: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经过讨论我们理解了这几
天车夫无法拉车挣钱,他们
家就没有吃的,伯父给他钱让他买吃的,还给他药,让他自己换药。
看,伯父想得多周到呀!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喜欢哪段就读哪段(自由读,
——指名读)
适当的地方老师范读指导。
(五)自己快速读第四个故事,谈谈体会。
(六)总结全文 <
br>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你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
想,鲁迅
先生虽然去世了,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灵魂永生,让我们像他一样,做一个
“为自己想得少,为
别人想得多的人”(板书)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读背背鲁迅名言,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
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
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准备
课件
87
教学设计
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
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
个老人?
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
3
.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
间,岁月的
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
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
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
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
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
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
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
【课件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
: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
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
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
后再进行朗读。
4.
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
(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 批判)
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三、了解写法,深入理解 引入: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节奏,语言简练,能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这一方面,
还表现在
他的特点上,请同学们再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默读,思考: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2.交流:(puXuewaNG.com)
(1)对比:每小节的前后两句进行对比,对比
的好处就是让好人在大家的心中更好,让
坏人大家的心中更坏。(教师引导朗读)
(2)前后
对照:前面2、3、4小节描述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接下来的5、6、7小节对这
些人做出的表现的后果
进行了对照——有什么样的表现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引导分男女生对
照着读,让学生思考:你愿意做一
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3)总分结构:诗的第一小节和后面六个小节是总分关系。(引导理解“生
”与“死”
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引入:同学们请看,这首
诗的题目是:有的人。在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一起念出来。
可是,让人奇怪的是,诗中没有一个地
方有鲁迅的名字。但是我们相信,臧克家先生肯定不是
88
忘记了
。我相信,诗中虽然没有鲁迅的名字,但是一定有鲁迅的影子。看看,你从哪句诗中看
到了鲁迅的影子?
1.学生读诗寻找可以找到鲁迅影子的诗句。
2.进行交流,顺势拓展:【课件4】
(1)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儒子牛。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我自爱我的野草,
但我
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
以至乔木,于是
并且无可朽腐。
3.师:当然,文中很多地方都在歌颂鲁迅,比如““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这
句诗
也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诚然,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的人。也因此,在他死去后却还有很多人记着他,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他。
出示【课件5】
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叶圣陶)
他有颗纯洁的心,能接近青年。(老舍)
生(齐读叶圣陶和老舍的评价):
这就是
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鲁迅,关心着青年人的成长和穷苦人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用一杆笔
与当时黑暗的社会坚持不懈地斗争。也正是因为这些,所以许多年来,
他一直受到人们深深的爱戴。他虽
然死了,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4.提问: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
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不单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如黄继光、雷
锋……)
5.齐读全诗。
五、布置作业
1.过渡:我们读了这首诗后深有感触,请同学们模仿着写几句。
2.写鲁迅先生、赞美鲁迅
先生的诗歌有很多,自己上网搜索一下,选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认真读一读。
板书内容
27.有的人
虽死犹生(歌颂)
虽生犹死(批判)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