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

玛丽莲梦兔
848次浏览
2020年09月25日 11: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粉红玫瑰花语-伊思昭

2020年9月25日发(作者:江淑人)


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 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
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 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
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山丘 绿毯 渲染 勾勒 迂回 衣裳 马蹄 豆腐 拘束 羞涩 微笑 呈出 窥探 幽
雅 伏案 笨拙 参差 单薄 妩媚 模糊 莹白 衣襟 恍然 愁怨 喜鹊 清风 鸣蝉
稻花 蛙声 茅店 遮住 苍穹 绿茵 孕育 赠予 冠冕 摇曳 琼浆 朝露 蒙古包
丁香结 建德江 望湖楼 辛弃疾 陈巴尔虎旗
二、 听写四字词语
高歌一曲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久立四望 骏马疾驰 襟飘带舞 团结互助 缀满
枝头 断断续续 映入眼帘 细雨迷蒙 平淡无味 芬芳馥郁 硕大无朋 婆娑起舞
仰望高空 心驰神往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三、 易错字形
微:中间部分最下边是( ),不是“几”。
襟:左边是(衤),不是“礻”。
雅:右部是(隹),不是“住”。
德:右下部“心” 字上有一(短横),不要漏写。
四、 易错字音
鞭子(biā n biàn) 渲染(xuān xuà n) 静谧(m ì nì) 拙劣(zhuō chuō )
鸣蝉(cán chá n) 摇曳zhuǎi y è) 勾勒(l è qín) 衣裳( shang chāng)
迂回(y ū yú) 孕育(yún yù n) 硕大(shò shu ò) 衣襟(jī n jīng)
蒙古包(mě ng méng) 参差(c ī chā) 恍然(guǎng huǎng) 毯子(tǎn) 衣
裳(shang) 稍微(shāo) 渲染(xuàn) 勾勒(lè) 缀满(zhuì) 笨拙(zhu
ō) 糊增 (hú) 参差(cī) 鸣蝉(chán) 妩媚(wǔ) 摇曳(yè) 涩 (sè)
硕大 (shuò) 鸣啭(zhuàn)婆娑(suō)
五、 多音字
měng(蒙古族) jié(团结) juǎn(卷起) bó(停泊)



méng(蒙蔽)结







mēng(蒙骗) jiē(结实) juàn(试卷) pō(湖泊)
zhāo(朝霞) bó(单薄) lè(勾勒)






báo(薄片) 勒



cháo(朝向) bò(薄荷) lēi(勒紧)


六、 形近字
蹄(马蹄) 雅(幽雅) 缀(点缀) 毯(地毯) 拙(笨拙) 裳(衣裳) 辟
(开辟)
啼(啼哭) 维(维持) 辍(辍学) 毽(毽子) 咄(咄咄) 赏(欣赏) 僻
(偏僻)
蝉(金蝉) 搏(搏斗) 蝉(蝉衣) 糊(糊涂) 微(微风)
惮(忌惮) 博(博取) 婵(婵娟) 瑚(珊瑚) 薇(蔷薇)
七、 词语搭配
(拨转)马头(仰望)高空 (流入)云际 (明朗)的天空
(奇丽)的小诗 细雨(迷蒙)( 缀满)枝头(回味)乐趣
(负担)愁怨 (静寂)的草原 (柔美)的线条 大雨(滂沱)
八、近义词
柔美—柔和 热闹—喧闹 奇丽—瑰丽 回味—体会 响亮—洪亮 赠予—赠送
凝视—注视
茂盛—茂密 迷蒙—迷茫 坠落—陨落拘幽雅—优雅 束—拘谨 芬芳—芳香 浑
浊—污浊
羞涩—害羞 笨拙—愚笨勾勒—勾画 硕大无朋—硕大无比 领悟—领会
九、反义词
舒服—难受 洒脱—拘束 热闹—冷清 羞涩—大方 幽雅—喧杂 浑浊—清澈
笨拙—灵巧
单薄—雄厚 妩媚—素雅 坠落—上升 迂回—笔直 光明—黑暗 白昼—黑夜 硕
大—微小
仰望—俯视 赠于—索取 断断续续—连绵不断 孤芳自赏—自惭形秽
十、词句积累
1、关联词语: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
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比喻句: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
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 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
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4)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拟人句: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指头有,从墙
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 过了还要回头望。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
草原的无限乐趣。
4、排比句:
(1)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
秋令我昏昏睡去。
(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
死者最后的祭献。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1《草原》
1. 《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作者是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
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 《四世同堂》等,他被称为“人
民艺术家”。
2. 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
所感,围绕一个“美”字,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
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 ,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 助的
深情厚谊。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
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
心句。
2《丁香结》
1. 《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
梦》,这篇散文分别从视 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
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2. “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文章告诉我
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要 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3.“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
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 的理解是: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
风顺,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 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从中可以
感受到作者从容、豁达,乐观积极的 生活态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1. 《宿建德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的诗多写田园山
水,世称孟襄阳,和王维并称 为“王孟”。“宿”的意思是住
宿,“宿建德江”写出了写作的地点和事由,描写了诗人旅途中
情。夜泊江上所见的江边夜景,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


情,抒发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划动小船。 烟渚:烟雾中
水中的陆地。 诗意:把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黄昏时分新
愁又涌上我的心头。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原野。 旷:空旷。 诗意:
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沉。江水清清,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 来与人亲近。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宋代诗人苏轼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
到的西湖山雨欲 来和雨过 天晴后的景色,由云到风,又由风到雨,生动地写出
了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醉书”的意思是:饮
酒之后写下的作品。
2、诗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父亲苏洵、弟弟
苏辙并称“三 苏”,和黄庭坚并称“苏黄”,
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翻墨:打翻的墨水。 遮:
遮挡。 未:没有。 诗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
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忽:忽然。 如: 好像。
诗意: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
粼粼水天一片。
5、这首诗写了云、雨、风、水、山、船、楼等多处景物,诗中
的动词有:翻、遮、跳、入、 吹。前两句从“黑云翻墨”和“白
雨跳珠”写出了“雨急”,后两句用“狂风卷地”和“湖水 如
天”写出了“景奇”,句句写景,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西江月”是一个词牌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
是辛弃疾,他是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和李清照并称“济
南二安”。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 生活的
热爱之情。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斜伸出的树枝。 惊:
受到惊吓。 诗意: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凉
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意:在稻谷的香气里,
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
着丰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诗意:天空中轻云漂浮,闪
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
桥 过溪想要躲雨。
5、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往日。 见:通“现”,


出现。 诗意: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6、这首词通过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鸣蝉、鸣蝉、稻花
香、蛙声”等景物的描写, 渲染出夏夜的宁静迷人,写出了词
人对丰年的企盼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4《花之歌》
1、《花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他被称为“艺术天才”、
“黎巴嫩文坛骄子”, 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
2、这篇文章借物抒情,描写了花的成长与凋谢,以花的口吻讲述
花儿孕育于冬、开放于春、 成长于夏、凋谢于秋,赞美了花积极
乐观的态度,从不顾影自怜,从不孤芳自赏,借花写出了 作者对
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追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生活。
3、对“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
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这句 话的理解: 花可以作为表情达意的
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 类无私的奉
献,同时说明花是人类纯洁、神圣感情的寄托。
十二、课外积累:
1、日积月累: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
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2、关于丁香的的诗句: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
(其二)》
(2)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推破浣溪沙》
(3)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陆龟蒙《丁香》
(4)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冯延巳《醉花间》
3、描写四季景色的名句
(1)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
江晚景》
(2)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 重温革
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
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
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七律 长征 征 等闲 逶迤 磅礴 岷山 寇 大批 险要云崖暖 铁索
寒 尽开颜 晋察冀 副班长 手榴弹 毛泽东 林伯渠 阅兵式 隆隆
声 黑魆魆
二、 听写四字词语
英勇奋战 叽里呱啦 满腔怒火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壮烈豪迈
横七竖八 坚强不屈 悬崖绝壁 惊天动地 斩钉截铁 气壮山河 热
血沸腾 高高耸起 居高临下 迎风招展 粉身碎骨 四面八方 排山
倒海 整整齐齐 五颜六色 千千万万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 义勇军进行曲
三、 易错字形
崖:(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
悬:(上下)结构,上部“县”有(三)横。
盏:上部是(“ ”),不是“戈”。
爆:右下部是(“氺”),不是“水”。
隆:右下部是(“ ”),不是“生”。
四、 易错字音
一幅.(fú f ù)山涧.(jiān jià n) 沉着.(zhu ó zhe) 发射.(sh è sè )
屹.立(qǐ y ì) 旗帜.(zhī zh ì) 诞.生(dà n yán)瞻.仰(zān zhā n)
磅礴.(b ó pó) 擎.着(qí ng qí) 围歼.(jiā n qiān) 大渡(dù)河 日寇
(kòu) 晋察冀(jì) 手榴(liú)弹 抡(lūn)起 山涧(jiàn) 冰雹(báo) 栏(lán)杆 隆(lóng)
隆 旗帜(zhì) 检阅(yuè) 坦(tǎn)克 仇(chóu)恨 距(jù)离 砸(zá)开 悬崖(xuán yá)
沸腾(fèi téng) 汇(huì)集
五、 多音字
bēng(绷紧) bèn(投奔) dàn(子弹) jìn(尽力)
绷{ 奔{ 弹{ 尽{ jǐn(尽管)
běng(绷脸) bēn(奔跑) tán(弹琴) jǐn(尽管)
zhāo(着急) diào(调动)
着 { zhāo(着数) 调 {
zhuó(沉着) tiáo(调节)
六、 形近字
崖(山崖)屹(屹立)棋(象棋) 冀(希冀)抡(抡圆)寇(日寇) 帜(旗
帜) 涯(天涯)迄(迄今)欺(欺骗) 翼(羽翼)伦(伦理)冠(冠
军)织(纺织) 坦(坦克)袒(偏袒)
七、 词语搭配
(掩护)群众 (按动)电钮 (痛击)敌人 瞻仰)国旗 (坠落)山涧 (脱帽)
肃立 (打通)道路 (宣读)公告 (雄伟)的声音 (漆黑)的夜空 (微弱)
的亮光 (璀璨)的华灯 (腾)细浪 (静静)地照耀 (紧紧)地包围 (险要)的地形 (壮
烈豪迈)的口号 (走)泥丸 (沉着)地指挥 (默默)地沉思 (崎岖)的山路 (排山倒海)
的掌声


八、 近义词
远征—远行 等闲—平常 逶迤—蜿蜒 磅礴—恢弘 云崖—山崖 屹立—挺立 攀
登—攀爬 崎岖—凹凸 沉着—从容 擎着—举着 诞生—出生 瞻仰—敬仰 陆续
—持续 挺立—矗立 汇集—汇聚 雄伟—宏伟 璀璨—绚烂 黑魆魆—黑乎乎 惊
天动地—震天撼地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粉身碎骨—肝
脑涂地 徐徐上升—冉冉上升 昂首挺胸—抬头挺胸 震天动地—惊天动地 千钧
一发—岌岌可危 背起行装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九、反义词
难—易 细—粗 暖—寒 喜—愁 远—近 闲—忙 逶迤—笔直 崎岖—平坦 屹立
—坍塌 擎着—放下 诞生—逝世 瞻仰—蔑视 陆续—中断 汇集—分散 开始—
结束 肃静—嘈杂 光明—黑暗 璀璨—暗淡 排山倒海—风平浪静 斩钉截铁—
拖泥带水 粉身碎骨—完好无损 昂首挺胸—垂头丧气 惊天动地—风平浪静 震
天动地—无声无息
十、词句积累
1. 比喻句: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
敌人头上 砸去。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3)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前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 上 像钢铁巨人一样。
2. 对仗: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夸张: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 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
里的欢喜和激动。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5《七律·长征》
1.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
概述了二万五千 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中“暖”和 “寒”形成了鲜明对比,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 又写出了战士们的心理感受。 “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
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寒”字表现了红军夺取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3.五岭透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意: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
绝,可在红军 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 这两句诗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
迈、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4、金沙水拍云崖 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句意:金沙江波涛翻腾如同烧滚的开水一
样,打在高耸人云的悬崖上,把悬崖拍暖 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仅
剩的十三根铁索,横空高悬在湍急的河上 , 令 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 这两句


诗借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件事写出了红军不怕艰 难险阻的英勇精神和战
胜敌人后喜悦的心情。
6《狼牙山五壮士》
1.《狼牙山五壮士》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①接受任
务; ②诱敌上山 ;③引上绝路 ; ④英勇歼敌 ; ⑤跳下悬崖 。表现了五壮
士热爱祖国和人民 , 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
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
下非常密集,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 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
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 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
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 “走”、
“热血沸腾”这几个词语是对五位战士神态、语言的描写,为了不让敌人发现
群众和连 队主力,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体现了他们对人民群众深切的爱
和崇高
的自我牺牲精神。
4.课文第 2 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样写的好处是: 这
一段写到了“面” ——人物的群体,也写到了“点”—— 每一位战士。这种方
法叫点面结合,这样点面结合,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土痛击敌人的情景: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主要向我们介绍 了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
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 激动的心情。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
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 ----------------------------- 外,
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
伟的声音”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 了”这句话,表
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3 、课文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既具体写到了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
兵师等兵种接受 检阅的情况,也从整体上介绍了部队经过主席台前的情况,有
点有面,详细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灯光》
1. 《灯光》写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 好
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不
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 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 文中“多好啊! ”这句话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路人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
的夜景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第二次是郝副营长看到书上插图时自言自语说
的, 他当时可能想到图上孩子在灯 光下看书真令人羡慕呀。 第三次是郝副营
长跟作者谈话时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到等战争胜利 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电灯


下学习,多好啊。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牺牲自 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
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中“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成了“幸福与安
乐生活”的一种象征,表现了革命先 烈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
私奉献的精神。
十二、课外积累:
1. 含有近义词的词语: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粉身碎骨 聚精会神 兴国安邦 翻
山越岭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2.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惊天动地 横七竖八 大同小异 七上八下 舍近求远 街
头巷尾 转危为安 声东击西
3、形容情况万分危急的词语: 千钧一发 迫在眉睫 间不容发 迫不及待 剑拔弩
张 一触即发 火烧眉毛 岌岌可危
4、背诵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
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日积月累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 诸葛亮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 曹植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 李纲
(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 陆游
(5)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叶挺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 读书好比串门儿
——隐身的串门儿——杨绛。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 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
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 课文重点内
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风靡 豁开 疙瘩 卡住 挨揍 冰棍 俨然 橡皮 雕成 磕碰 跺脚 颓然 沮丧 趴
在 宇宙 谜团 尚未 摄影 分析 倾角 揭开 斑点 干燥 沙漠 磁场 抵御 海盗
土壤 培养 陨石 探索 岩层 故宫 皇宫 竹节人 金箍棒 孙悟空 窦尔敦 偃月
刀 眼巴巴 悻悻然 摄氏度 紫禁城 博物院
二、 听写四字词语
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歪歪斜斜 挖空心思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高
一筹 得意洋洋 弄巧成拙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咋咋呼呼 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怒气冲冲 暴漏无遗 赫赫伟绩 鏖战犹酣 津津有味 念念有词 全神
贯注 忘乎所以 一模一样 相视一笑 两手空空 心满意足 轻手轻脚 嫦娥奔月
仙女下凡 沧海一粟 蟠桃盛会 紧密相关 温室效应 四季更替 玲珑奇巧 规模
宏大 严丝合缝 雄伟壮丽 烟雾缭绕 庄严肃穆 迥然不同 错综相连 井然有序


三、 易错字形
疙:里边是“乞”。 趴:右边是“八”。 斑:中间是“文”。 御:右边是“卩 ”。
四、 易错字音
嵌.入(qià n qián) 叉.腿(ch ǎ chà) 挨揍.(còu zò u) 一绺.(lǜ li ǔ )
俨.然(yǎ n yán) 叱咤.(ch à zhà) 攒.着(cuá n zǎn) 辐.射(f ú f
ù)
土壤.(rǎ ng yǎng) 磁.场(c í zī) 抵御.(y ù xiè) 陨.石(sǔn yǔ n)
蟠龙(fān pá n) 轮廓(guō ku ò)威风凛凛(lín lǐ n)弄巧成拙(zhu ō zhu
ó)
豁(huō)口 冰棍(gùn) 雕(diāo)刻 跺(duò)脚 沮(jǔ)丧 尚(shàng)未 干燥(zào)
磁(cí)场 嫦(cháng)娥 斑(bān)点 倾(qīng)角 防御(yù) 威风凛(lǐn) 凛 别出心裁
(cái) 技高一筹(chóu)
五、多音字
hōng(哄动) jì(系绳子) jiǎo(角落) gōng(供应) 哄 系 角 供 哄 hòng(起哄) xì(关
系) jué(角色) gòng(供认) féng(缝合) jìn(禁止) 缝 禁 fèng(裂缝) jī
n(情不自禁)
六、形近字
橡(橡树) 瘩(疙瘩) 棍(棍子) 揭(揭开) 悟(醒悟) 裁(裁缝) 漠(沙漠) 磁(磁性)倾
(倾斜) 像(好像) 搭(搭配) 混(混乱) 歇(歇息) 梧(梧桐) 栽(栽树) 模(模型) 滋
(滋味)顷(公顷)
七、词语搭配
(嵌入)裂缝 (蹲着)身子 (浓厚)的云层 (庄严肃穆)的气氛 风景优美)
的公园 (伸长)脖子 (揭开)面纱 (纵横)的线条 (玲珑奇巧)的角楼 (和
谐统一)的布局
八、 近义词
风靡—盛行 嵌入—镶嵌 唯一—唯独 适合—适宜 神秘—神奇 猜测—猜想 稀
薄—稀少 矫健—强健 缭绕—围绕 肃穆—肃静 技高一筹—棋高一着 前功尽
弃—功败垂成 得意扬扬—扬扬自得 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沧海一粟—秋毫之
末 玲珑奇巧—玲珑剔透
九、反义词
新鲜—陈旧 破旧——崭新 生长——枯萎 存在——消亡 猜测——-坚信 唯一
—众多 重要—次要 稀薄—浓厚 矫健—蹒跚 沧海一粟------恒河沙数 威风凛凛
—文质彬彬 呆头呆脑———心灵手巧 别出心裁———照猫画虎 技高一筹—
——技不如人 前功尽弃———大功告成 迥然不同———大同小异
十、词句积累
1. 比喻句: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
缝,像黄河长江,一不 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2)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比
喻句)
2. 借代句: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


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3. 含有破折号的句子: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
4. 列数字: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
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 河。
5. 设问句: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呢?人们了
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该有这样几个条件。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9《竹节人》
1. 《竹节人》围绕“竹节人”主要写了“我们”用毛笔做竹节人、“我们”斗
竹节人 、老师 没收竹节人、老师玩竹节人这几件事。表现了作者童年生活的
快乐、有趣 ,表达了作者对童 年生活的留恋。
2.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 br>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
脸上的神情,跟我们 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这段话描写了老师玩竹节人时的动
作、神态。从“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些 词语中,我发现老师也
和我们一样,有着一颗童心,也侧面表现了竹节人游戏的好玩。
3、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
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 掉下去了。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课桌的裂
缝比作黄河长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课桌的破 旧。
10《宇宙生命之谜》
1.《宇宙生命之谜》 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
说明到目前为止,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2.从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条件: 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
及生命物质,三 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
3.地球自转一圈是 23 小时 56 分 4 秒,火星自转一圈是 24 小时 37分。 这个
句子运用列数字、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既具体地写出了地球和火星自转的特点 ,
又让读 者知晓了它们的自转周期大致相同。
11《故宫博物院》
1、 《故宫博物院》围绕故 宫博物院介绍了四个材料,材料一依次介绍了(故
宫的位置、历史和地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及作用 ,故宫全貌 。材料二简单
介绍了重建太和殿的过程。材料三是摘自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简单介绍故
宫及参观故宫的相关事宜 ;材料四是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
2 、故官建筑群规模宏大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
术的独特风格。这句话筑精美洋溢着作者对故宫的自 豪、热爱和赞美之情。 3、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 五座精
美的汉白玉石桥。 这个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把金水河比作一条玉带,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水河的美 丽。
4、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


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 间。来到这里,
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这个句子是对故宫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致的描述,把故宫美
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表达了作者 对故宫美景的喜爱之情。
十二、课外积累:
1、含有四种事物的词语: 亭台楼阁 风花雪月 锅碗瓢盆 笔墨纸砚 江河湖海
2、含有夸张的词语:泰山压顶 日理万机 寸步难行 天衣无缝
3、描写人物入迷的成语: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4、日积月累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
总是春。 ——《春日》(宋)朱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桥》、《穷人》、《在柏林》 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
日积月累、成 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
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黎明 咆哮 野马 嗓子 狞笑 拥戴 清瘦 淌着 沙哑 党员 揪出 呻吟 废话 搀
扶 祭奠 溅起 保佑 困难 蜷缩 吱嘎 糟糕 倒霉 喃喃 沉默 皱眉 轰鸣 沉思
风暴 抱怨 倾听 探望 照顾 渔夫 阴冷 弥合 创伤 柏林 寂静 乱哄哄 白茫茫
湿淋淋 后脑勺
二、听写四字词语
你拥我挤 跌跌撞撞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唉声叹气 忐忑
不安 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魁梧黧黑 咔嚓咔嚓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三、易错字形
废: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发”字不能少写一点。
熄:右上部是“自”,不是“白”。
湃:“拜”的右边有四横,不要少写。
溅:最右边不是“戈”。
四、易错字音
沙哑.(y ǎ yà) 揪.出(qiū ji ū) 狞.笑(níng nìng) 搀.扶(chā n cā
n )
祭奠.(dàn dià n) 糟.糕(cāo zā o) 忧虑.(lù l ǜ) 汹.涌(xōng xiō ng)
柏.林(bǎi b ó) 挨揍.(zhòu zò u) 呻吟.(yíng yīng) 吞没.(m ò m
éi) 澎
湃.(pà i bài) 倾.听(qī ng qīn) 勉强.(qiáng qiǎ ng) 咔嚓.(ch ā c
ā)
咆哮(páo xiào) 嗓(sǎng)子 流淌(tǎng) 揪(jiū)住 呻(shēn)吟 废(fèi)话 澎湃
(pài) 溅(jiàn)起 湿淋(lín)淋 糟(zāo)糕 皱(zhòu)眉 唉(āi)声叹气
五、多音字
dāng(应当) jiǎ(假装) nán(难过) bǎi(松柏) 当 假 难 柏


dàng(上当) jià(放假) nàn(苦难) bò(柏林) zuō(作坊) shé(折本)
作 折 zuó(作业) zhē(折腾)
六、形近字
咆(咆哮) 掀(掀开) 淌(流淌) 揪(揪出) 勺(勺子) 糟(糟糕) 熄
(熄灭) 抱(抱怨) 锨(铁锨) 倘(倘若) 锹(铁锹) 匀(均匀) 遭(遭
遇) 螅(水螅) 溅(溅起) 涌(涌现) 嗓(嗓音) 淋(淋雨) 哮(哮喘)
申(申请) 伸(伸手) 贱(贵贱) 通(通知) 噪(噪音) 林(树林) 孝
(孝顺) 绅(绅士) 呻(呻吟)
七、词语搭配
(拍击)海岸 (溅起)浪花 (倾听)声音(平静)的车厢(温暖)的小屋
(均匀)的呼吸 (掀起)围巾 (蜷缩)身子 (提着)马灯(苍白)的脸色
(清新)的海风 (魁梧)的渔夫
九、 近义词
惊慌—恐慌 拥戴—爱戴 逼近—靠近 咆哮—怒吼 清瘦—瘦削 张罗—筹划
探望—探视 僵硬—生硬 放肆—放纵 顾惜—怜惜 抱怨—埋怨 忧虑—焦虑
舒适—舒服 沙哑—嘶哑 均匀—匀称 健壮—强壮 沉思—思考 嗤笑—嘲笑
寂静—安静 顾惜—爱惜 势不可当—所向披靡 忐忑不安—惴惴不安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 不假思索—毫不犹豫
指手画脚—指指点点
十、 反义词
惊慌—镇定 痛苦—幸福 清瘦—肥胖 沙哑—清脆 放肆—约束 潮湿—干燥 严
肃—和蔼 僵硬—柔软 激动—镇定 健壮—虚弱 寂静—喧闹 嗤笑—夸奖 魁梧
—瘦小 苍白—红润 黧黑—白皙 势不可当—强弩之末 忐忑不安—坦然自若
汹涌澎湃—风平浪静 心惊肉跳—镇定自若 不假思索—冥思苦想
十、词句积累
1. 比喻句: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2.拟人句: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3.环境描写: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
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
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
4. 心理描写: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这是闹着
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
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5、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你就不算是个党员。


6、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
着。(缩句)
孩子正在睡着。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12《桥》
1. 《桥》这篇课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这
篇小说通过描写 一位老支部书记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 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的事情,赞扬
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心系群 众、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排到后面去!”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句话对老汉进行了动作、语言、神态
描写,“冲、揪、吼”这几个动词写出了老汉没有 丝毫的犹豫,果断地把小伙
子揪了出来,体现了老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3 、“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把老汉比作一座山,既写出了老汉的威严、冷静,
与人们的慌乱 作对比,又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咆哮”
突出山洪声音之大,“狂奔”形容山洪速度之快,“势不可当”写出山洪来势
凶猛。 这个比喻句生动写出了山洪不可阻挡的气势。
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 课文以“桥”为题的原因是:(1)在洪水来
时, 村子北面的木桥是人们唯一的求生之路,挽救了村民们的生命。(2)在生
死攸关的时刻, 老支书把生的希望
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身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梁。 这座以
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与群众紧密相连的“桥”。
13《穷人》
1. 《穷人》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品,主要记叙穷苦渔民的桑娜与丈
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
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 夫善良、淳朴、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
美好品质。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心跳得厉害”是害怕丈夫责骂她, “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将
他们抚养成 人; “非这样做不可”的原因是西蒙的孩子没人照顾会冻死,会
饿死,这句话反映了桑娜同情 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3. 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的恶劣, 屋内的温暖舒适与屋外的寒
风呼啸形成鲜明 对比,也说明了主人公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
14《在柏林》
1. 《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是奥莱尔。课文叙述的是在一列驶出柏林
的列车上,一位 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
娘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 厢里一片寂静。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
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2.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


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
3.读了这篇小说,我想说:热爱和平,拒绝战争。
十二、课外积累:
1、AABC 式词语:闪闪发亮 栩栩如生 默默无闻 面面俱到 闷闷不乐 井井有条
2、ABAC 式词语:自作自受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毕恭毕敬 不折不扣 百发百中
3、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心惊肉跳 忐忑不安 胆战心惊 惊心动魄 心慌意
乱 七上八下 心乱如麻 喜出望外
4、含有身体部位词语: 心惊肉跳 指手画脚 面红耳赤 眼疾手快 胆战心惊 手
忙脚乱 胆小如鼠
5、日积月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何处来。 ——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和战争有关的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3)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盼》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词、反义词、
日积月累、成 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
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跳跃 豆棚 绿蔓 高粱 苞蕾 苔藓 草坪 菜畦 丰满 稻秧 甘蔗 瀑布 铁轨 裂
缝 谚语 袖筒 斗篷 缩着 疯狂 痱子 浸湿 甩打 嚷着 嘟囔 酱油 炖肉 焖饭
腥味 玛瑙 蹦出 楼梯 活生生 软绵绵 凉冰冰 沙啦啦 厚墩墩 明晃晃 静悄悄
甜丝丝 转瞬间 窸窸窣窣 瓦蓝瓦蓝 满天星斗 瓶瓶罐罐 满满当当 滴答滴答
眉飞色舞 晕头转向 疾驰而过 水珠四射 一尘不染 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
头,割谷喂老牛 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二、易错字形
废: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发”字不能少写一点。
熄:右上部是“自”,不是“白”。
湃:“拜”的右边有四横,不要少写。
溅:最右边不是“戈”。
三、易错字音
花蕾(léi√ lěi) 苔藓(xián xiǎn√) 甘蔗(zè zhè√) 窸窣(sū√ shū)
菜畦(qí√ wā)高粱(liáng√ niáng)坪坝(pín píng√)伸缩(suō√ shuō)
甩手(suǎi shuǎi√) 玛瑙(nǎo√ lǎo) 叫嚷(rāng rǎng√)痱子(fēi fèi√)
蔗糖(zè zhè√)缝隙(féng fèng√)青苔(tāi tái√) 腥.味(xīn xīng√)
焖饭(mēn mèn√) 斗篷(péng√ pén)咆哮(páo xiào) 嗓(sǎng)子 流淌(tǎng)
揪(jiū)住 呻(shēn)吟 废(fèi)话 澎湃(pài) 溅(jiàn)起 湿淋(lín)淋 糟(zāo)糕


皱(zhòu)眉 唉(āi)声叹气
四、多音字
Chù(好处) mēn(闷热) féng(缝补) màn (蔓延) 处 闷 缝 蔓
chǔ(处理 ) mèn(闷闷不乐) fèng(裂缝) wàn (绿蔓)
rāng(嚷嚷) dǒu 斗篷 嚷 斗 Rǎng(叫嚷) dòu 战斗
五、形近字
瀑(瀑布)缝(缝隙)甩(甩开)锅(锅巴)蔗(甘蔗)筒(笔筒) 嚷(叫嚷)
曝(曝光)篷(斗篷)用(用心)涡(漩涡)庶(庶民)简(简单) 壤(土壤)
六、词语搭配
1.填动词 (听)讲座 (抖开)雨衣 (戴上)雨帽 (甩打) 书包 (奔进)厨
房 (背过)身子 (挺着)脖子 (打开)柜门
2.填入恰当的修饰词
(1)(透明)的雨衣 (明晃晃)的玻璃 (甜丝丝)的雨点 (凉爽)的空气
(厚墩墩)的云彩 (静悄悄)的四周
(2)(嘻嘻)地笑 (兴奋)地仰起头 (安安静静)地躺着(叭叭的)声响
(凉爽的)空气 (软绵绵的)柏油路 (明晃晃的)玻璃
(扁扁的)纸盒 (透明的)雨衣 (厚墩墩的)云 彩 (沙啦啦地)喧闹
七、近义词
生长—成长 本来—原来 苞蕾—花蕾 跳跃—跳动 增加—增添 填满—装满
希望—期望 尽量—尽力 丰满—饱满 迅速—快速 立刻—马上 竟然—居然
喧闹—热闹 兴奋—喜悦 张望—观望 软绵绵—软乎乎 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八、反义词
丰满—枯瘦 迅速—迟缓 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希望—失望 喧闹—静谧 兴
奋—消沉 急忙—从容 软绵绵—硬邦邦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 小心翼翼—粗心
大意
九、词句积累
1、拟人句
(1)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的变丰满。
(2)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3)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
笑。
(4)天一下子变了脸色。
(5)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
引我出去。
(6)他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嗒,滴嗒滴嗒……
2、比喻句: 路灯照 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 玛瑙。
3、谚语
(1)“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2)“六月六,看谷秀。”
(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4、缩写句子
我扑到自己的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我想着事。
5、关联词语
(1)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 雨衣弄得
窸窸窣窣响。
(2)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 蓝的,夜晚又变
成满天星斗。
(3)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
上,才是 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4)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
十、课文内容考点
15《夏天的成长》
1 、这篇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通过描写夏天里万
物都在生长的自 然现象,说明了人要把握时间、珍惜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的道理。
2、北方农家的谚 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这句话引用农谚, 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夏天与生物生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 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这句话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路面比作玻璃,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马路的洁净。
3、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
辞手法, 把雨滴 比作珍珠玛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后景色的美丽。
4.“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水长,瀑布长, 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三
个不同的方面,写出了夏天万
物生长的景象。
5.“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写的道理是:人也是
一样, 要赶时候, 尽量地长身体、长知识,努力地锻炼和学习。
6 、第二自然段按照“总分”的写作手法,写出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
写了瓜藤、竹子、 高粱、鲜花、苔藓等植物,也写了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等植物。
16《盼》
1 、《盼》一文讲述了“我”收到新雨衣后一直盼望下雨,希望可以在雨中感
受穿雨衣漫步的 乐趣,终于,“我”在漫长的等待中如愿以偿,享受到了期待
许久的快乐,展现了“我”的纯 真可爱,对待事物的执着与坚持。
2 、课文通过试穿新雨衣后盼下雨、寻找机会穿新雨衣、穿上新 雨衣喜开怀三
件事情,表现了“盼”这一中心意思。
3、“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就像在嘻嘻地笑。”这句话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 把小杨树当作人来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见起风时的高


兴心情。
4、“我还以为是树上掉 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
嘴唇上时,我的 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感 受到下雨时狂喜的心情。
十一、课外积累:
1、AAB 式:活生生 软绵绵 凉冰冰 沙啦啦 厚墩墩 明晃晃 静悄悄 甜丝丝
2、ABAB 式:瓦蓝瓦蓝 油绿油绿 滴嗒滴嗒 哗啦哗啦 火红火红 呼噜呼噜
3、 AABB 式:窸窸窣窣 安安静静 满满当当 平平安安 家家户户 红红火火
4、 关于夏天的诗词:
5、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唐高骈《山亭夏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第六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主要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
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
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听写词语
天涯 银河 牵牛 织女 杜牧 莺啼 山郭 茅檐 花畦 排闼 遨游 晶莹 纱衣 宇
宙 渺小 资源 矿产 慷慨 枯竭 滥用 威胁 移居 基地 目睹 造福 旱天 咸甜
疙瘩 耙地 顺溜 梳头 打滚 雨露 荞麦 蹚坏 招呼 闺女 铁锹 参天 肆虐 盘
踞 归宿 拐杖 恭敬 笑嘻嘻 浪淘沙 刘禹锡 白霎霎 痒抓抓 逮蝈蝈
二、听写四字词语
浪淘风簸 湖阴先生 映入眼帘 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群星璀璨 茫茫宇宙 子孙
后代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 山洼山腰 绿风荡漾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青山不老
三、易错字形
簸:右下部是(“皮”),不是“页”。
蔼:下部右边是(“ ”),不是“匈”。
睹:左边是(“目”),不是“日”。
涯:左窄右宽,右边“厂”下是两个“土”。
裹:外面是“衣”,里面是“果”,不要少写左下的“丿”。
四、易错字音
山郭.(gō gu ō) 排闼.(fá t à) 璀璨.(cà n chàn) 矿.产(kàng kuà ng )
威胁.(lèi xi é) 目睹.(d ǔ zhě) 肆虐.(n üè nuè) 铁锹.(qiā o qi
ū)


慷慨.(kǎ i gǎi)围绕(rào) 慷慨(kǎi) 和蔼(ǎi) 颠簸.(bǒ) 璀璨.(càn)晶
莹.(yíng)
泛滥.(làn) 蝈.蝈(guō)蹚.坏(tāng) 耙.地(pá) 肆虐.(nǜe) 盘
踞.(jù) 粼.粼(lín) 铁锹.(qiāo)
五、多音字
qū(曲折) kōng(天空) zuàn(钻石) bǒ(颠簸) 曲 空 钻 簸

qǔ(歌曲) kòng(空闲) zuān(钻研) bò(簸箕)
jīn(不禁) zǎi(记载) 禁 载 jìn(禁令) zài(载重)
六、形近字
涯(天涯) 裹(包裹) 慷(慷慨) 基(基地) 滥(滥用) 蔼(和蔼)贡(贡献)慨(感慨) 簸
(颠簸) 崖(山崖) 衰(衰老) 糠(糠秕) 其(其他) 槛(门槛) 喝(喝水)贵(宝贵) 概
(大概) 筋(筋骨)
七、词语搭配
(遥望)地球 (蹚坏)庄稼 (提供)资源 (建造)基地 (严重)的威胁
(遨游)太空 (保护)地球 (拄着)拐杖 (造福)后代 (璀璨)的宇宙 (晶
莹)的球体 (有限)的资源 (生命)的归宿 (粼 粼)的波光 (慷慨)地提
供 (生命)的摇篮 (参天)的杨柳 (宏伟)的设想 (绿风荡漾)的小院 (精
心)地保护
八、近义词
晶莹—剔透 和蔼—慈祥 渺小—微小 恩赐—赏赐 指望—希望 慷慨—大方
节制—控制 枯竭—干涸 滥用—浪费 盘踞—占据 威胁—胁迫 合适—适宜
松散—疏松 劲挺—挺拔 领悟—领会 贡献—奉献 肆虐—摧残 恭敬—恭顺
宏伟—雄伟 险恶—凶险
九、反义词
和蔼—粗暴 渺小—伟大 贡献—索取 破碎—完好 无私—自私 慷慨—吝啬
节制—放纵 枯竭—充足 有限—无限 威胁—安慰 普通—伟大 舒服—难受
松散—坚硬 温暖—寒冷眷念—厌倦 恭敬—傲慢 解除—保留 凶猛—温和
十、词句积累
1、比喻句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3)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4)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5)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 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
梢卷过涛声,夜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6)据 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
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 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
蓝色“纱衣”。
2、拟人句


(1)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
泥埋住了树的下 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2)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3)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3、句子运用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改为反问句) 只有
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难道还有别的去处吗?
(2)地球是一个身上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的球体。
(缩句) 地球是球体。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17《古诗三首》
《浪淘沙》
1、《浪淘沙》 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是一个曲牌名。刘禹锡, 字梦
得,被称为 “诗豪”,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这
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从而抒发了 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颠簸。 自天涯:来自天边 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3、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
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4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黄河曲折迂回、风急浪涌的景象,“九曲”用夸张的手
法写出了黄河的 曲曲折折,是写实;三四句用浪漫手法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的田
园生活的向往,是写理想。 《江南春》
1、《江南春》的作者唐代诗人杜牧。杜牧,字牧之,人称 “小杜”,和李商
隐并称“小李杜”。 《江南春》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
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诗 中所描写的“莺啼”和“绿映红”是春天
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叫。 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映衬。
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诗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
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 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细雨蒙蒙。 诗意:南朝统治者
笃信佛教,建有许多座寺庙, 如今还有多少楼台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 中呢?
4、 诗的前两句写今,诗人抓住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等景物,
描绘出了江南 春天的升级比比,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
感叹前朝的兴盛衰亡,讽刺 了晚唐统治者过分求佛信道的行为。 《书湖阴先
生壁》
1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居室的环境景物,赞美了湖阴先生的高
雅品格,“书” 的意思是“题写”,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钟山时的邻居杨德
逢,题目点名了写作的地点。 2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
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湖阴先生 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


几处景物描写,赞美了湖阴先生的高洁脱俗、朴实勤劳。 3、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长:经常 苔:青苔。 诗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

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排闼:推开门;闼:小门。 诗意:庭
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
色。
5 、诗的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写山水对湖
阴先生的深情, 表现主人品行的高洁。
18《只有一个地球》
1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从地球自然资源有限、地球十分渺小、
目前人类无法移 居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
资源,保护地球。
2、“只有 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只有”一词,突出地表
现了保护地球 的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 和蔼可亲。”
这句话运用拟 人的修辞手法, 把地球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球像母
亲那样 “和蔼可亲”地孕育和哺养着人类。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
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 作贡献。” “本来”强调了这些资源原来的可再生性,
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19《三黑和土地》
1 、《三黑和土地》一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抒发了农民对 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这句
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大地比作母亲,把“耙得又平又顺溜” 的土地比作
“妇女们 刚梳的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黑在自己的土地里认真细致地劳作
的工作态度和深沉地热爱土地的思想感情。
3.农民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
尾钻进水里。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农民比作了旱天的鹅,把土地比作了水。“连
头带尾”一词指农民见 了土地的欢喜之情,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热爱及依赖。
20《青山不老》
1 、《青山不老》赞扬一位山野老农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
情怀。
2、“我 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
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描写, 写
出了环境的美丽与舒适,表达 了作者对青山的热爱之情。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
“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 防止水土流失的崇高精神。这种
精神不会随岁月的流逝, 年龄的增长, 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十二、课外积累:
1、含有日或月的词语: 日月同辉 日新月异 日月无光 日积月累
2、不×不×式词语: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伦不类 不折不扣 不慌不忙 不三
不四 不温不火
3、日积月累: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种谷物)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个音级)
五彩:黄、青、赤、白、黑 (泛指各种颜色)
4、关于环保的语句:
(1)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伐树,后人遭殃。
(2)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3)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烧柴。
5、对偶: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七单元复习资料
主要课文:《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 一首歌,一幅
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义
词、反义词、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心
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 听写词语
善哉 巍然 流水 蜀中 戴嵩 卷轴 锦囊 玉轴 曝.晒 拊掌 搐入 谬论 谱写 钢
琴 幽静 茅屋 微弱 清秀 纯熟 银纱 琴键 恬静 陶醉 方圆 驰骋 京剧 尴尬
彻底 虚拟 仆人 唯恐 凸显 锺子期 贝多芬 月光曲 莱茵河 皮鞋匠 盲姑娘
入场券 霎时间 拾玉镯 绱鞋底 金玉奴
二、听写四字词语
伯牙鼓琴 高山流水 破琴绝弦 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 断断续续 水天相接 微波
粼粼 一缕一缕 波涛汹涌 约定俗成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一动不如一静 此时
无声胜有声
三、易错字形
巍: 注意右下“鬼”字头部是“丿”,竖弯钩里是“厶”。
曝: 左窄右宽,注意右下是“氺”。
哉:(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盲: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陶:右部里面是(缶),不是“击”。


四、易错字音
汤.汤(tā ng shāng) 蜀.中(sh ǔ sǔ) 拊.掌(f ǔ fù) 搐.入(ch ù x
ù )
谬.矣(mi ù niù) 奴婢.(bí b ì) 入场卷.(juà n quàn) 恬.静(shé ti
á n)
汹.涌(xōng xiō ng) 驰骋.(chě ng pìn)尴.尬(gā n jiān) 尴尬.(jiǔ g
à)
戛.然而止(g ā jiá) 微波粼. 粼(lín líng) 锺.子期(zhō ng zhòng)
彻.底(ch è qì) 外宾.(bī n bīng)悠哉.(zāi) 琴弦.(xián) 曝.晒
(pù)
驰骋.(chěng) 一缕.(lǚ) 莱.茵河(lái) 虚拟.(nǐ) 入场券.(quàn) 戛.然
而止(jiá) 荒谬.(miù) 微波粼.粼(lín) 巍.峨(wēi) 拊.掌(fǔ) 奴.仆
(nú) 抽搐.(chù) 绱.鞋( shàng) 纯.熟( chún)
五、多音字
dàn(子弹) xiāng(相信) zhòu(压轴) tāng(菜汤)
弹 相 轴 汤
dàn(子弹) xiàng(亮相) zhóu(卷轴) shāng(浩浩汤汤)
tán(弹琴) lūn(抡起)
弹 抡
tán(弹奏) lún(抡材)
六、形近字
哉(善哉) 巍(巍峨) 曝(曝晒) 弦(弓弦) 茵(绿茵)盲(盲人) 莱(蓬
莱) 战(战斗) 魏(魏国) 瀑(瀑布) 舷(船舷) 菌(细菌) 育(发育)
茉(茉莉) 棋(棋盘) 弦(琴弦) 弹(弹琴) 键(键盘) 粼(波光粼粼)
期(期许) 舷(船舷) 禅(禅师) 毽(毽子) 鳞(鱼 鳞)
七、词语搭配
(推)开门 (卷起)巨浪 (睁大)眼睛 (搬上)舞台 (幽静)的小路
(清幽)的月光 (绱)鞋底 (谱写)乐曲 (洒满)月光 (刮起)大风
(微弱)的烛光(雪亮)的浪花 (激动)地 说 (优美)的姿态
(美妙)的琴声 (波涛汹涌)的大海 (静静)地听着 (高强)的武艺
(必胜)的信心 (断断续续)的琴声
八、近义词
微弱—弱小 幽静—宁静 激烈—猛烈 随便—随意 恬静—安静 仿佛—好像
奇特—独特 纯熟—熟练 美妙—美好 陶醉—沉醉 鲜明—明显 虚拟—虚假
驰骋—奔驰 控制—操控 尴尬—难堪 彻底—完全 陌生—生疏 若—像
九、反义词
著名—平凡 幽静—喧闹 陌生—熟悉 随便—郑重 美妙—丑恶 陶醉—清醒
微弱—强烈 纯熟—生疏 高扬—低垂 奇特—普通 虚拟—真实 激烈—平和
尴尬—自然 鲜明—模糊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波涛汹涌—风平浪静
善—恶 凸显—隐藏


十、词句积累
1. 比喻句:
(1)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2. 排比句: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
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3. 反问句: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4.句子练习
(1)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缩句)
贝多芬听到钢琴声。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
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
那位姑娘听的。”
十一、课文内容考点
21《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1. 《伯牙鼓琴》 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擅长弹琴,
锺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俞伯 牙弹奏什么,锺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俞
伯牙的心意。锺子期死后,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弹琴。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赞
美。后来,人们用“高山流水”形容两人情谊深厚。
2.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
而志在流水,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鼓琴:弹琴。 志
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志:心志。 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
像。 少选:形容时间短。 汤汤:水流急的样子。 句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
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锺子期听了赞叹道: “弹得真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

我的面前!”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宽广的江河,锺子期又赞叹道: “弹
得真美啊!宛如浩浩荡荡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3.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绝:断。 复:
再。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
琴。他认为这个 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
1.《书戴嵩画牛》记叙了四川杜处士非常珍爱 收藏的戴嵩的《斗牛图》,被一牧
童指出画中常识性错误的事,告诉我们:要认真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 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物出发。
2. 牛斗力在角,尾搐人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股:大腿。 乃:却。 谬:
错误。 掉:摆动。句意:牛相斗时力量全部在牛角上,尾巴夹在两腿中间, 现
在你这幅画却画它们摇着尾巴 相斗,错了。
3. 我还知道和“观察”有关的名言;
(1)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普洛夫。 (2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


22《月光曲》
1.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
了盲姑娘对音 乐的执着和热爱, 同时也表现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和热爱,
赞扬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这句话把微云比作轻纱,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 微云轻薄的特点。
3.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
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
过来……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皮鞋匠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月出东方、月照微
云、 月下波浪。从这三幅画面中,我们能体会到旋律的变化依次是:音乐轻柔、
舒缓——气势逐渐增强——高昂激 越。
23《京剧趣谈》
1.《京剧趣谈》 为我们介绍了京剧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具马鞭和表演动作亮相,
让我们感受到了 京剧文化的独特与有趣,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之情和对祖
国传统文化的强烈的自豪感。
2.“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
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 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这句话中“彻底” 、
“无比漂亮”两个词说明利用“马鞭”代替真马,从根本上解决了 京剧舞台上
无法使用真马的问题。
十二、课外积累:
1.描写波浪的词语: 波涛汹涌 碧波荡漾 波光粼粼 惊涛骇浪 风平浪静
2. 含有“然”字的词语: 戛然而止 蔚然成风 嫣然一笑 井然有序 恍然大悟
3. 形容时间短的词语: 霎时间 一瞬间 一刹那 一霎那 一转眼 顷刻间
4、戏曲有关的词语: 亮相 行当 压轴 捧场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
戏台 打圆场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曲终人散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5.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
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6.与“高山流水”故事有关的诗句:
(1)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2)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部编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第八单元复习资料
课文:《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着。——臧克家
内容目录: 易读错的字、词语听写、形近词组词、词语搭配、近
义词、反义词、日积月累、成语积累、词语解释、佳句背诵、课文中
心思想回顾、课文重点内容解析。


一、听写词语
闰土 钢叉 胯下 家景 祭祀 郑重 拜年 收租 厨房 毡帽 害羞 熟识 竹匾 撒
下 秕谷 鹁鸪 獾猪 刺猬 伶俐 昏沉 烟雾 搁在 朦胧 幽雅 错综 闪烁 萍藻
荡漾 参差 色焰 瘦削 胭脂 泼剌 瞬间 凝视 投掷 碎影 鲁迅 追悼 爱戴 吊
唁 爱抚 团聚 碰壁 飞舞 慈祥 呻吟 绷带 严肃 枯瘦 一匹猹 明晃晃 银项圈
殡仪馆 水浒传 小约翰 一望无际 无穷无尽 骤然一惊 陡然起立 囫囵吞枣 张
冠李戴 又羞又愧 饱经风霜 清清楚楚 模模糊糊
二、易错字形
厨: 撇要舒展,“豆”末笔变提。
拜:右边有(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撒:右边是(“ 攵 ”),不是“夂”。
窜:部首是(“穴”),不是“宀”。
三、易错字音
闰.土(rù n yùn) 祭祀.(shì s ì) 装弶.(jià ng qióng) 竹匾.(biǎn bi
ǎ n )
乌桕.(bǎi ji ù) 伽.蓝(jiā qi é) 秕.谷(b ǐ pǐ) 獾.猪(huā n guàn)
蓑.笠(su ō shuō) 参差.(c ī chā) 胭.脂(yā n yīng) 追悼.(dà o
diào)
吊唁.(yà n xìn)胯.下(kuà) 束缚.(fù) 伶.俐(líng) 窜.逃(cuà
n) 祭祀.(sì) 獾.猪(huān) 错综..(zōng) 萍藻.(zǎo) 投掷.(zh
ì)瞬.间(shùn) 蓑笠(suō)泼剌.(là) 骤.然(zhòu)吊唁.( yàn√)
殡仪馆( bìn)囫.囵(hú) 镊.子( niè√) 参差.(cī)
四、多音字
gèng(更加) xiāo (削皮) ái(挨打) háo(怒号)
更 削 挨 号
gēng(更改) xuē(剥削) āi(挨着) hào(口号)
sǎ(撒下) zhēng (正月) yūn(晕倒) cān (参加)
撒 正 晕 参 cēn (参差)
sā(撒娇) zhèng (正在) yùn(晕车) shēn (海参)
qiào(地壳) zhǐ(只要) gòng(供品) ái(挨骂)
壳 只 供 挨
ké(贝壳 ) zhī(只身) gōng(提供) āi(挨近)
五、 形近字
胯(胯下) 厨(厨房) 郑(郑重) 澄(澄净) 撒(撒种) 综(综合) 猬(刺猬) 焰(火焰)
挎(挎包) 橱(橱窗) 掷(投掷) 橙(橙子) 撤(撤退) 粽(粽子) 谓(称谓) 馅(肉馅)
六、词语搭配
(盼望)新年 (撒下)秕谷 (靠在)椅背 (碧绿)的西瓜 (明晃晃)的银
项圈 (睁大)眼睛 (俯下)身子 (支起)竹匾 (金黄)的圆月 (碧澄)的
小河 (五色)的贝壳 (危险)的经历 (复杂)的内容 (清清楚楚)地看见
(深深)的寒意 (紧张)的情节 (慈祥)的表情 (饱经风霜)的脸


七、近义词
蒙胧—模糊 幽雅—优美 闪烁—闪耀 羞愧—惭愧 瘦削—瘦弱 凝视—注视 团
聚—欢聚 郑重—慎重 希奇—稀罕 惊异—惊讶 爱戴—拥戴 追悼—悼念 感激
—感谢 深奥—高深
八、反义词
蒙胧—清晰 危险—安全 感激—埋怨 瘦削—丰满 郑重—轻率 希奇—平常 爱
戴—憎恨 深奥—浅显 羞愧—自豪 详细—简略 恍然大悟—百思不解
九、词句积累
1、造句:
(1 )无穷无尽——宇宙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
(2 )囫囵吞枣——读书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不能囫囵吞枣。
2、我很盼望下雪。(改为反问句) 我怎能不盼望下雪呢?
3、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缩句) 我望着人。
十、课文内容考点
24《少年闰土》
1. 《少年闰土》一文描述了“我”和 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记叙了闰土
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从中可以看出
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表现了“我”
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2、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中国现
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著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他写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 人日记》。
3、“ 阿!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
们不知道一些事,闫土在海边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
的天空。” “我往常的朋友”指的是富家子弟,“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
在高门深院内,不能广 泛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句话流露出
“我”
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和对 闰土羡慕、钦佩的感情。
4、“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 无际的
碧绿的西瓜。”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环境描写, 描绘了一幅在月光下的西瓜
地里的美丽景象,为描写少年 闰土做好了铺垫。
5、他正在厨 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
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 ,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这句话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 勾画出了闰土的脸色、脸形、头上的小毡帽、
颈上的银 项圈,写出了闰土的健康、朴实、天真。
25《好的故事》
1 、《好的故事》是一首散文诗。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
作者鲁迅对美好 事物的追求与歌赞,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2.“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
时又展开去, 以至于无穷。”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鲁迅思想


深处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3.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句中的“追
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三个分句, 生动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 渴
望和执着的追求。
4.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在“昏沉的 夜”里,本来就
没有什么“好的故事”的发生。“好的故事”只能在梦境中可以看到,是一种美
好的理想境界 ,表达了作者决心要同“昏沉的夜” 进行坚持不懈的顽强抗争的
精神, 以及对美好理想的强烈的渴望和执着的追求。
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文章,通过回忆了五件事:
趣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除夕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从而
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 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 面了,听不到他
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 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句中的“见不到、
听不到、得不到”三个分句,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作者对失去伯父的痛心和怀念。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四周黑洞洞的”是比喻当时
社会的黑暗, “碰壁”比喻与反动势力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从这句话
中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的顽强斗争精神。
27《有的人》
1.《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一文的作者是臧克家,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
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
做真正的有价值 的人。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这句话中的两个动词是“ 骑 ”和“ 俯 ”,歌颂了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批
判了骑在人民 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一个“活”指肉体
活着,第二个“活”指精神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死亡,第二个 “死”指
躯体死亡。
十一、课外积累:
1. 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
如山
2. 日积月累: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 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有趣的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


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
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 开花落,花落花开。


【教材分析】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
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本
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 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
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 br>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
结束。全文安排有序 ,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
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
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 、
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 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
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
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
作家。著 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 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
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 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
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
家”的称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奶茶: 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
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 在中国、印度、阿
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 中国境内的的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均有制作奶
茶的习惯。新疆奶茶的原 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乌孜别克族烧奶茶一般用铜壶
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 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
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 藏族、
蒙古族的奶茶以砖茶、羊奶或牛奶、和以酥油煮成,加盐调理使味道偏咸。南
方的港式奶茶又称 为丝袜奶茶,当地饮用奶茶的习惯起源于英国的下午茶,但
制法有所不同,以红茶混和浓鲜奶加糖制成, 用乳量及糖份较多,冷热饮均可。
奶茶,是藏族、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奶茶所用的 茶叶是青
砖茶。砖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单宁、蛋白质、酸、芳香油等人体必须的营养
成分。 奶茶包括时下最流行的港式奶茶丝袜奶茶鸳鸯奶茶、果汁、雪泡、冰红
茶绿茶、泡沫红茶、绿茶、调味茶 饮、酷乐冻、芋头妈妈、优格八大系列200
个品种。奶茶的一般做法先将茶捣碎,放入白水锅中煮。茶 水烧开之后,煮到
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之后,再继续烧片刻,并边煮边用勺搅拌茶水,
待其有所浓缩之后,再加入适量鲜牛奶或奶粉,用勺搅拌至茶乳交融,再次开
锅即成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 。 奶豆腐:又叫奶干,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


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 、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
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 微酸,有的微甜,
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我
国西北蒙、藏、回、维 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
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 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
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 腻不膻、色香
俱全。 鄂温克: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
亚 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
基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 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
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在日 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
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鄂温克人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的,从< br>事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人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
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
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 的木架做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
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有支架 并盖
有篷布,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可通
风、采光,既 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独特的
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 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
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陈巴尔虎旗: 隶属内蒙古自
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
草原 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
毗邻,南边接着鄂温克族自治旗 ,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
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193.9公里(系水界) 。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歌曲1.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作曲:阿拉腾奥勒 作词:火华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风吹绿草遍地花 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 骏马好似彩云
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啊啊哈嗬咿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
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
美我爱它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 牧民描绘幸福景,春
光万里美如画 啊啊哈嗬咿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
歌曲2. 天堂 填词:腾格尔 谱曲:腾格尔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 哎耶,
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哎耶,还有你
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 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老舍的文章 内蒙风光(节选) 1961年 夏天,我们——作家、画家、音
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 ,由
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进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
访问了八个星 期。陪同我们的是内蒙古文化局的布赫同志。他给我们安排了很
好的参观程序,使我们在不甚长的时间内 看到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


区和工业基地;也看到了一些古迹、学校和展览馆; 并且参加了各处的文艺活
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到处,我们都受到领导同志们和各族人民的欢迎与< br>帮助,十分感激!
以上作为小引。下面我愿分段介绍一些内蒙风光。 渔场 这些渔场既 不在
东海,也不在太湖,而是在祖国的最北边,离满洲里不远。我说的是达赉湖。
若是有人不信 在边疆的最北边还能够打鱼,就请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
就会认识到祖国有多么辽阔,而内蒙古也 并不仅有风沙和骆驼,像前人所说的
那样。内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资源丰富的宝地,建设祖国必不可 少的宝地!
据说:这里的水有多么深,鱼有多么厚。我们吃到湖中的鱼,非常肥美。水好,
所 以鱼肥。有三条河流入湖中,而三条河都经过草原,所以湖水一碧千顷——
草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湖 上飞翔着许多白鸥。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鸥
之间游荡着渔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们去游湖。开船 的是一位广东青年,长
得十分英俊,肩阔腰圆,一身都是力气。他热爱这座湖,不怕冬天的严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工作。他喜爱文学,读过不少的文学名著。
他不因喜爱文学而藏 在温暖的图书馆里,他要碰碰北国冬季的坚冰,打出鱼来,
支援各地。是的,内蒙古尽管有无穷的宝藏, 若是没有人肯动手采取,便连鱼
也会死在水里。可惜,我忘了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会原谅我,他 不会
是因求名求利而来到这里的。 风景区 札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
幽美呀!它 不象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
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 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
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 它没有什么石碑,
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
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
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 朴的诗情词韵。 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
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 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
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 br>地方低着头吃草,并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
绿的。高坡也是绿的 。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
不了,好象细致地染在心灵里。 绿草中有多少 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
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 的风
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礅,就随便坐在绿
地上吧。风儿 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
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夕 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
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 密的白花;那里
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
仿 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
然,幽美而亲切。看,那间小 屋上的金黄的大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
来也没有看见过! 是不是因为札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 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
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就越发显得不


恰当了 。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
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 点实际情况,象札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
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 流沙,望而生畏
了。 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
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3.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
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 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
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 ) 陈( ) 啼( ) 稍( )
境( ) 阵( ) 蹄( ) 捎( ) 蛟( ) 虹( )
毯( ) 便( ) 跤( ) 红( ) 毡( ) 鞭( )
回复 举报 ljalang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9 22:20:12 | 只看该作者 三、按
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缩句)
2.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仿写句
子) ,好像 。
3. 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草 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用上合适的关联
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
起来。 深情话别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 地。一百五
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
向不错 ,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 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
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各 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
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 ,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
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 ,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是从
哪一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 (1)颜色 (2)形状 (3)气味 (4)
大小


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4.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请写出来吧!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
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参考答案:
一、 àn lè 2. yū 3.yǐn 4.jīn 5.bō
二、 二、 究竟 环境 陈设 阵雨 啼叫 马蹄 稍微 稍走 蛟龙 摔跤 彩虹 红
色 毛毯 毡子 方便 鞭子
三、1.羊群就像大花。 2.几只小鸟在枝头鸣叫 在歌唱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3.
草原人民与远客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却十分亲热。
四、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五、1.(4)2.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3.我从这句话中 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
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4.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
的性格。
六、示例: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微笑着说:“欢迎你们来到草原作客,草原的美丽景色让你们大饱眼福吧!草原的美食更让你们大饱口福!”说完主人
端出了奶茶和手抓羊肉 招待我们。





成绩查询-工作能力


北京会计考试报名-长江大学录取分数线


下元节是哪天-母亲祭文


行路难原文-鸡血藤的作用


二画大二画小打一字-产品销售合同范本


黄山学院地址-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黔西南人事考试信息网-关于团结的谚语


泗洪教育网-谢佳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