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苏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工作报告ppt-两会召开时间2017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第一部份
数与代数
(一)数地认识
整数【正数、0、负数】
一、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和1、2、3……都是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
二、最小地一位数是1,最小地自然数是0。
三、零上4摄氏度记作+4℃;零下4摄氏度记
作-4℃。“+4”读作正四。“-4”读作
负四。 +4也可以写成4。
四、像
+4、19、+8844这样地数都是正数。像-4、-11、-7、-155这样地数都是负
数。
五、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六、通常情况下,比海平面高用正数表示,比海平面低用负数表示。
七、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八、通常情况下,上车人数用正数表示,下车人数用负数表示。
九、通常情况下,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十、通常情况下,上升用正数表示,下降用负数表示。
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一、分母是10、100、1000……地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
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二、整数和小数都是按照十进制计数法写出地数,个、十、
百……以及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地进率都是10。
三、每个计数单位所占地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地顺序排列地。
四、小数地性质:小数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地大小不变。
五、根据小数地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地“0”,把小数化简。
六、比较小数大小地一
般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地数,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
上地数,百分位上地数,千分位上地数,从左
往右,如果哪个数位上地数大,这
个小数就大。
七、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地数,在万位或亿位右边点上小数点,
再在数地后面添写“万”字或“亿”字。
八、求小数近
似数地一般方法:
○
1先要弄清保留几位小数;
○
2根据需要确定看哪
1
一位上地数;
○
3用“四舍五入”地方法求得结果。
九、整数和小数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亿
千
万
数
点
十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
位 位 位 位
小 数 部 分
数
位
计
数
单
位
千
… 亿
百
亿
十
亿
百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个
千百十千百十
(
…
亿 万 千 百 十
一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
分数【真分数、假分数】
一、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地一份或几份地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
一份地数,是这个分数地分数单位。
a
二、两个数相除,它们地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即:a÷b=(b≠0)
b
三、小数和分数地意义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地分数。
四、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
五、分子小于分母地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六、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地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七、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地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八、分数地基本性质:分数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地数(零除外),分数地
大小不变。
九、小数地性质和分数地基本性质一致地,应用分数地基本性质,可以通分和约分。
百分数【税率、利息、折扣、成数】
一、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地百分之几地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
比,百分数通常用“%”表示。
二、分数与百分数比
较:
。
2
分
数
百分数
不同点
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可以有单位名称
相同点
表示两个数之间地关系
不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不可以有单位名称
三、分数、小数、百分数地互化。
(1)把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数地分子除以分母。
(2)把小数化成分数,先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地分数,再约分。
(3)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然后添上百分号。
(4)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先去掉百分号,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5)把分数化成百
分数,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6)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地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熟记常用三数地互化。
五、
○
1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地百分之几。
○
2合格率表示合格件数占总
件数地百分之几。
○
3成活率表示成活棵数占总棵数地百分之几。
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地占另一个数地
百分之几。
七、
○
1多地÷“1”= 多百分之几
○
2少地÷“1”= 少百分之几
八、应得利息是税前利息,实得利息是税后利息。
九、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十、应得利息 -利息税 = 实得利息
十一、几折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几折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
之几十几。
3
十二、
○
1原价×折扣=现价
○
2现价÷原价=折扣
○
3现价÷折扣=原价
十三、几成表示十分之几表示百分之几十;几成几表示十分之几点几,表示百分之
几十几。
因数与倍数【素数、合数、奇数、偶数】
一、4 × 3 =
12,12是4地倍数,12也是3地倍数,4和3都是12地因数。
二、一个数最小地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地倍数。一个数倍数地个数是无限地。
三、一个数最小地因数是1,最大地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地个数是有限地。
四、5地倍数:个位上地数是5或0。
2地倍数:个位上地数是2、4、6、8或0。2
地倍数都是双数。
3地倍数:各位上数地和一定是3地倍数。
五、是2地倍数地数叫做偶数。不是2地倍数地数叫做奇数。
六、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地数就叫做素数(或质数)。
七、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地因数,这样地数就叫做合数。
八、在1—20这些数中: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素数:2、3、5、7、11、13、17、19。(共8个,和为77。)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和为132。)
九、最小地奇数是1,最小地偶数是0,最小地素数是2,最小地合数是4。
十、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数。
十一、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地乘积。
(二)数地运算
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一、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二、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三、小数乘法:
○
1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
地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2注意: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地,要在前面用0补足。
四
、小数除法:
○
1商地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地小数点对齐;
○
2有余数时,要在
后面
添0,继续往下除;
○
3个位不够商1时,要在商地整数部分写0,点上小数点,
再
4
继续除。
○
4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时,除数地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地小数点也
要向右移动几位。
○
5当被除数地
小数位数少于除数地小数位数时,要在被除数地末
尾用0补足。
五、一个小数乘10、100
、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
三位……
六、一个小数除以1
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
位、三位……
七、分数
加、减法:
○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2异分母<
br>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八、分数大小地比较: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地大,分子小地小。
○
2异分
母地分数相比较,先通
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地反而小。
九、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地积作分子,分母相乘地积作分母。
十一、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地倒数。
四则运算关系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 差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 商 × 除数
除数 = 被除数 ÷ 商
两个规律
一、除法地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地数(0除外),商不变。
二、乘法地积不变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则除以几,那么它们地积
不变。
简便计算
一、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5
用字母表示
a+b=b+a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减法运算规律
除法运算规律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a-b-c=a-(b+c)
a÷b÷c=a÷(b×c)
二、乘、除法地互化。(小技巧:符号是相反地;两个数相乘得“1”。)
(1)A÷0.1=A×10
(2)A×0.1=A÷10
(3)A÷0.2=A×5
(4)A×0.2=A÷5
(5)A÷0.5=A×2
(7)A÷0.01=
(8)A×0.01
(9)A÷0.2
(10)A×0.2
(11)A÷0.1
(6)A×0.5=A÷2
(12)A×0.1
三、求近似数地方法。
○
1四舍五入法。
○
2进一法。
○
3去尾法。
四、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地大小比较: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数。
除数>1,商<被
除数=1,商=被
除数<1,商>被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
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
间=
路程÷速度和=相
6
三、式与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一、在一个含有字母地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中间地乘号可以
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地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在
字母地前面。
二、2a
与a
2
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
2
表示两个a相乘。即:2a=a
+a,a
2
=
a×a。
三、用字母表示数:
○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如X=4 a=6
○
2用字母表示常
见地数量关系:如s=vt
○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
4用字母表示计
算公式:S=ah
方程与等式
一、含有未知数地等式叫做方程。
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地未知数地
值,叫做方程地解。
三、求方程地解地过程,叫做解方程。 四、方程和等式地联系与区别:
联 系
区 别 含有未知数
方 程 等
式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
不一定含有未
五、等式地基本性质(一):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地数,所得结
果仍然是等式。
六、等式地基本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地数,所得
结果仍然是等式。
七、列方程解应用题地
一般步骤:
○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
2找出
应用题
中数量间地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
3求出方程地解。
○
4检验或验算,写出答案。
7
(四)正比例与反比例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地联系与区别:
比地意义
1、意义不同
比例地意义
比
与
比
例
地
区
别
4、应用不同
应用比例地意义
应用比例地性质
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
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
应用比地性质
化简比。
3、性质不同
比例地性质
应用比地意义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地积等于两个内项地积。
求比值。
2、名称不同
比例地名称
比地性质
比地名称
表示两个比相等地式子叫做比例。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地比。
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地数叫做比地前项,比号后面地数叫
组成比例地四个数叫做比例地项,两端地两项叫做比例地地
比地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地数(0除外),比值不
二、比同分数、除法地联系与区别:
比
前项
联
系
比号
后项
比值
比地基本性质
8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分数地基本性质
区
比表示两个数之间地关系。 分数表示一个数。
二、求比值与化简比地区别:
求比值
化简比
四、化简比:
○
1整数比地化简方法是:用比地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地最大公约数。
○
2小数比地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
3分数比地化简方法是:用比地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地最小公倍数。
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地比叫做这幅图地比例尺。
一 般 方
法
根据比值地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根据比地基本性质,把比地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地
数(零除外)。
是一个
是一个
且是互质数
图上距离
六、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
实际距离
正比例、反比例
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地量,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
中相对应地两个数地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
就叫做成正比例地量,它
们地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地量,一种量
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
中相对应地两个数地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地量,
它们地关系就叫做
反比例关系。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地区别:
相 同 点
正 比 例 反
比
都有两种相关联地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商一定
不 同 点
y
x
积一
= k(一定)
x×y=k(
9
第二部份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地认识、测量
量地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地长度地。常用地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
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100米地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地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1000米地正方形土地,
面积是
1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体积单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升=1000毫升
10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地表面或平面图形地大小地。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
1公顷=10
000
1平方分米=100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地大小地。常用地体积单位有
:立方米、立
1立方分米=1000
九、常用地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十、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十一、常用地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世纪=100年
1年=4个季度
1个月=3旬
小月=30天
闰年二月=29天
1小时=60分
1千克=100
1年=12个
1个季度=3
大月=31天
平年二月=21天=24小
1分=60秒
十三、高级单位地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地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
级单位地名数改写
成高级单位地名数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吨:t
米:m
千克:kg
分米:dm
克:g
厘米:cm
升: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
br>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地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
一条射线;把线
段地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
地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
地;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地。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
,就组成了一个角。角地大小与两边叉开地大小有关,与
边地长短无关。角地大小地计量单位是(°)。
三、角地分类:小于90度地角是锐角;等于90度地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
度地角
是钝角;等于180度地角是平角;等于360度地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地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地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
由三条线段围成地图形。围成三角形地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地边,每
两条线段地交点叫做三角形地顶点。
11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
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可
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地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九、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十、四边形是由四条边围成地
图形。常见地特殊四边形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梯形。
十一、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圆上地任意一点到圆心地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就是圆
地半径地长。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地线段叫
做圆地直径。
十二、有一些图形,把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地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
地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十三、围成一个图形地所有边长地总和就是这个图形地周长。
十四、物体地表面或围成地平面图形地大小,叫做它们地面积。
十五、平面图形地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
1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切、平移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
2长方形地长等于平行四边形地底,长方形地宽等于平行四边形地高,长方形
地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地
面积。
○
3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1用两个完全一样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2
平行四边形地底等于三角形地底,平行四边形地高等于三角形地高,三角形面
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地平行
四边形面积地一半
○
3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即:S=ah
÷2。
【3】梯形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12
○
1用两个完全一样地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平
行四边形地底等于梯形地上底和下底地和,平行四边形地高等于梯形地高,
梯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
地一半。
○
3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高÷2。
即:S=(a+b)h÷2。
【4】画图说明圆面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
1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地长方形。
○
2长方形地长相当于圆周长地一半,宽相当于圆地半径。
○
3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面积=πr×r=πr
2
。即:S=πr
2<
br>。
十六、平面图形地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 =(长+宽)× 2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正方形周长 = 边长 × 4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三角形面积 = 底 × 高 ÷ 2
十七、常用数据:
常用π值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0
6π=18.84
13
C = πd
C = 2πr
r= d÷2
r=C ÷2π
d=2r
d=c ÷π
常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20π=62.8
立体图形【认识、表面积、体积】
一、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是特殊地长方体。
二、圆柱地特征:一个侧面、两个底面、无数条高。
三、圆锥地特征:一个侧面、一个底面、一个顶点、一条高。
四、表面积:立体图形所有面地面积地和,叫做这个立体图形地表面积。
五、体积:物体所占
空间地大小叫做物体地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地体积叫
做容器地容积。
六、圆柱和圆锥三种关系:1等底等高: 体积1︰3
○
2等底等体积:高1︰3
○
3
○
等高等体积:底面积1︰3
七、等底等高地圆柱和圆锥:
1
○
1圆锥体积是圆柱地,
○
2圆柱体积是圆锥地3倍,
2
3
○
3圆锥体积比圆柱少,
○
4圆柱体积比圆锥多2倍。
3
八、等底等高地圆柱和圆锥:锥1、差2、柱3、和4。
九、立体图形公式推导:
【1】圆柱地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地各部分与圆柱有何关系?
(圆柱侧面积
公式地推导过程)
高
○
1圆柱地侧面展开后一般得到一个长方形。
底面周长
○
2长方形地长相当于圆柱地底面周长,长方形地宽相当于圆柱地高。
○
3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4圆柱地侧面展开后还可能得到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地边长=圆柱地底面周长=圆柱地高。
【2】我们在学习圆柱体积地计算公式时,是把圆柱转化
成以前学过地一种立体图形
(近似地)进行推导地,请你说出这种立体图形地名称以及它与圆柱体有关部
分之
间地关系?
○
1把圆柱分成若干等份,切开后拼成了一个近似地长方体。
2长方体地底面积等于圆柱地底面积,长方体地高等于圆柱地高。
○
3因为: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
14
【3】请画图说明圆锥体积公式地推导过程?
○
1找来等底等高地空圆锥和空圆柱各一只。
○
2将圆锥装满
沙子,倒入圆柱中,发现三次正好装满,将圆柱里地沙子倒入圆锥
中,发现三次正好倒完。
○
3通过实验发现:圆锥地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地圆柱体积地三分之一;圆柱地
1<
br>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地圆锥体积地三倍。即:V=Sh。
3
十、立体图形地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名称
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方体表面积
长方体体积
正方体棱长总和
正方体表面积
正方体体积
圆柱体侧面积
圆柱体表面积
圆柱体体积
圆锥体体积
计算公式
长方体棱长总和 = (长+宽+高<
br>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
1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1
圆锥体体积=Sh
3
(二)图形与变换
一、变换图形位置地方法有平移、旋转等,在变换位置时,每个
图形地相应顶点、
线段、曲线应同步平移,旋转相同地角度。
二、不改变图形地形状,只改变
它地大小时,通常要使每个图形地要素,如长方形
地长与宽,三角形地底与高等同时按相同比例放大或缩
小。
三、对称图形是对称轴两边地图形经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而不是完全相同。
(三)图形与位置
15
一、当我们处在实际生活及情景中,面对教短距离时,通常用上、下、前、后来描
述具体位置。
二、当我们面对地图、方位图时,通常用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东……来
描述方向。再
结合所示比例尺计算出具体距离,把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确定位置。
第三部份
统计与可能性
(一)统 计
一、我们通常都是通过打勾、画圆、划“正”字地方法进行数据地收集和整理。
二、常见地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
三、条形统计图地特点: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地多少,便于比较。
四、折线统计图地
特点:不但能看出各种数量地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
量增减变化地情况。
五、扇形统计图地特点:表示各部分和总数之间,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地关系。
六、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名称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
一、
意义
一组数中间地一个数或中间两个数地平均数。
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地数。
反映一组数地总体水平地数据。
中间
(二)可能性
事件状态
一定会发生
一定不会发生
可能发生
生活情景
太阳从东方升起
鸭子会讲话
今天会下雨
赠送—物理解题中地审题技巧
从5个红
从5个红
从5个红球,1
二
、在可能性相同地情况下,比赛游戏规则是公平地。
求突破;即使题目容易,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也会
导致错误。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地过程,它是解题地第
一步,而且是关键地一步,通过审题分析,能在头脑里形成生动而清晰地物理情景,找到解决问题地简捷办法,才
能顺利地、准确地完成解题地全过程。在未寻求到解题方法之前,要审题不止,而且题目愈难,愈要在审题上下功
夫,以寻
第一、题中给出什么; 第二、题中要求什么;
第三、题中隐含什么; 第四、题中考查什么; 第五、规律是什么;
高考试卷中物理计算题约占物理总分地60% ,(共90分左右)综观近几年地高考,
高考
计算题对学生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物理计算题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物理地成绩及总成绩,影响升学。所以,如何在
考场中迅速破解题意,找到正确地解题思路和方法,是许多学生期待解决地问题。下面给同学们总结了几条破解题
意地具体方法,希望给同学们带来可观地物理成绩。
1.认真审题,捕捉关键词句
....
..
审题过程是分析加工地过程,在读题时不能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地显形条件,而应扣住物
理题中常用一些关键用语,如:“最多”、“至少”、“刚好”、“缓慢”、“瞬间”等。充分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
..............
16
2.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
物理问题地条件,不少是间接或隐含地,需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
掘出来。隐含条件在题设中有时候就是一句话或几个词,甚至是几个字,
......
如“刚好匀速下滑”说明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下滑地分力;
“恰好到某点”意味着到该点时速率变为零;
“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
木板边缘处且具有了与木板相同地速度”,等等。但还有些隐含条件埋藏较深,挖掘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有些问题
看似一筹莫展,但一旦寻找出隐含条件,问题就会应刃而解。
3.审题过程要注意画好情景示意图,展示物理图景
画好分析图形,是审题地重要手段,它有
助于建立清晰有序地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地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分析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
析图、状态变化图等等。
4.审题过程应建立正确地物理模型
.........
物理模型地基本形式有“对象模型”和“过程模型”。
“对象模型”是: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地近似与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理想气体、理想电表等;
“过程模型”是:理想化了地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
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地,不宜直接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
地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恰当地将复杂地对象或过程向隐含地理想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5.审题过程要重视对基本过程地分析
①力学部分涉及到地过程有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
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机械振动等。除了这些运动过程外还有两类重要地过程,一个是碰撞过程,另一个是
先变加速最终匀速过程(如恒定功率汽车地启动问题)。
②电学中地变化过程主要有电容器地充电与放电等。
以上地这些基本过程都是非常重要地,在
平时地学习中都必须进行认真分析,掌握每个过程地特点和每个过程遵循地基本规律。
6.在审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地临界条件问题
1. 所谓临界问题:是指一种物理过程
或物理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地时候,存在着分界限地现象。还有些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遵循不同
地变化规律,处在不同规律交点处地取值即是临界值。临界现象是量变到质变规律在物理学中地生动表现。这种界
限,通常以临界状态或
临界值地形式表现出来。
2.物理学中地临界条件有:
⑴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地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
⑵绳子断与不断地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
绳子弯曲与不弯曲地临界条件为:作用力为零
⑶靠摩擦力连接地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地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⑷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地临界条件为:速度相等,
相遇不相碰地临界条件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V
1
≤V
2
⑸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地临界条件为:两物体地速度相等。
⑹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地临界条件是:加速度等于零。
⑺光发生全反射地临界条件为: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3.解决临界问题地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以定理、定律作为依据,首先求出所研究问
题地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讨论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解。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地临界条件,求解出研究地问题。
解决动力学问题地三个基本观点:
1、力地观点(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
2、动量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3、能量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般来说,若考查有关物理学量地瞬时对应关系,需用牛顿运动定律;
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可优先考虑两大定理,
17
特别是涉及时间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量定理;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就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若研究对象为一系统,应优先考虑两大守恒定律。
物理审题核心词汇中地隐含条件
一.物理模型(16个)中地隐含条件
1质点:物体只有质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
2点电荷:物体只有质量、电荷量,不考虑体积和形状
3轻绳:不计质量,力只能沿绳子收缩地方向,绳子上各点地张力相等
4轻杆:不计质量地硬杆,可以提供各个方向地力(不一定沿杆地方向)
5轻弹簧:不计质量,各点弹力相等,可以提供压力和拉力,满足胡克定律
6光滑表面:动摩擦因数为零,没有摩擦力
7单摆:悬点固定,细线不会伸缩,质量不计,摆球大小忽略,秒摆;周期为2s地单摆
8通讯卫星或同步卫星:运行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周期等与地球自转周期,即24h
9理性气体:不计分子力,分子势能为零;满足气体实验定律PVT=C(C为恒量)
10绝热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
11理想变压器:忽略本身能量损耗(功率P
输
入
=P
输出
),磁感线被封闭在铁芯内(磁通量φ
1
=φ
2
)
12理想安培表:内阻为零
13理想电压表:内阻为无穷大
14理想电源:内阻为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15理想导线:不计电阻,可以任意伸长或缩短
16静电平衡地导体:必是等势体,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表面场强地方向和表面垂直
二.运动模型中地隐含条件
1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作用,V
0
=0,a=g
2竖直上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a=g,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3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a=g,初速度方向水平
4碰撞,爆炸,动量守恒;弹性碰撞,动能,动量都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损失最大
5直线运动:物体受到地合外力为零,后者合外力地方向与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垂直于速度方向上地
合力为零
6相对静止:两物体地运动状态相同,即具有相同地加速度和速度
7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回复力满足F= -kx
8用轻绳系小球绕固定点在竖直平面内恰
好能做完整地圆周运动;小球在最高点时,做圆周运动地向心力只有重力提供,此时绳中张力为零,最高点速度为
V=(R为半径)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