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篮球比赛策划书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
册)
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具体内容如下。
计算
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
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
十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问题
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全单元教学内容以笔算为主线。先通过比较容易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没有余数),
教学
除法竖式及除法的验算;然后教学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情况;最后教学商的个
位上是0的
除法。教材把口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穿插到各“想想做做”或练习中。单元教
学结束时安排了场
景型的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本单元编写的三道思考题,让有条件的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中商与余数
之间的关系,被除数与除
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锻炼初步
的演绎推理能力。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点:
1、提供的学习材料能引发学生的操作活动,通
过有序的操作带动有条理的思考,理解除法竖式
的结构与算法。
除法竖式的形式和结构与加、
减、乘法有很大的差别,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分段计算是教学
难点。教材充分利用学
生能够平均分实物这个已有经验,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和除法竖式计算之间
建立一种对应联系从而解决这
个教学难点。
教材里有三道例题教学除法竖式计算,第1页例题着重解决竖式的结构与计算步骤等问题
。例题
选择的素材是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让学生经历每人先分得2捆再分得3枝,每人得到
23
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思路先算40÷2=20,再算6÷2=3,然后把20与3合成23。教材
把这些感性
认识作为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竖式的必要基础,在竖式上用两种色块显示分两步除的过程,引导
学生
把操作经验上升成计算方法。竖式上每一位商的含义及其书写位置很重要,教材由大卡通提出问题<
br>“2为什么写在十位上”让学生思考,联系分铅笔的操作理解商的位置。
第7页例题着重解决被
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问题。例题的素材是把
5筒及2个(即52个)羽毛球
平均分给2个班,学生也乐意操作。在操作中他们能先分给每班2筒,
再把余下的1筒羽毛球和另外2个
合起来继续平均分。在激活了把剩下的12个羽毛球继续平均分这
个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竖式里被除数十位上余的是1个“十”,
可以和个位上的2合成12继续除。 <
br>第9页例题着重解决商的个位上是0的问题。例题的素材仍然能引发学生动手分一分的积极性,
通
过操作初步体会商是20,不是2。然后通过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教材
鼓励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如2除以3不够商1,所以商0。如果个位上不写0,商就不是20„„只要
想法正
确都是可以的。
学生初次进行除法笔算时往往感到不习惯,甚至发生书写上、顺序上的错误,为此,第
2页“想
想做做”第2题、第8页第1题、第9页第1题都让学生先在方框里填数,扶着学生在竖式上计
算,
避免对学习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2、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教学除法验算,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并充分发挥验算的作用。
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教材没有把这个知识直接告诉学生。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总会想一想
钱付得对
吗、找回的钱对吗这些问题,在数学上就是验算。第3页例题在算出可以买12块巧克力后,
问学生“算
得对吗”,学生马上会想到:每块巧克力3元,买12块要3×12=36(元)。由此看到乘
法可以验
算除法。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
间的关系,理解
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验算的含义,养成验算的习惯。例题接着
以65元钱可以买21
块巧克力还剩2元这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研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引导他们把
买21块要63元,加上剩
下的2元正好是65元这种具体的思考抽象成数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教材第4
页“想想做做”第1题安排三组对比题。其中第一
组下面一道式子是上面一道式子的商乘除数,可以验算
上面一道除法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另两组的
下面式子都是上面式子里的商乘除数再加余数,也能验算上面
一道除法计算。教材没有概括出“商
×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这两个数量关系式,
更不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而是通过
实例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关系的存在。
传统数学教学中的验
算只对已经学过的计算进行检验,新课程还利用验算改变新知识的学习方
式。第7页例题让学生对自己首
次进行的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有余数的计算进行检验,第9
页例题让学生对自己首
次进行的商末尾是0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检验,这两道例题都体现了“猜想
(假设)--验证--
调整猜想--再验证„„直至正确”这种学习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
学态度。
3、科学地处理口算、笔算与估算三者间的联系,加强估算。
教材在安排口算教学时,细致考虑了计算知识的发展线索。全单元的口算教学分三步安排。
首
先,第1页例题中安排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40÷2,这是笔算的基础,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第一步,
应该先于笔算教学。教材鼓励学生在直观操作情境中自己想办法计算。“想想做做”第1
题引导学生从表
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商,体现了既提倡算法多样化,又适时优化算法
的思想。
然
后,第4页“想想做做”第3题里从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带出非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被
除数十位
、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由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除法笔算,所以带出
新口算不会有困
难,通过口算还能促进对笔算的掌握。另外,在这道题里还组织两位数乘、除以一
位数的整合,既让学生
体会乘、除法口算在思路上有相似的地方,又再次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以
及乘法能验算除法。
最后,在第12页单元复习第1题,以口算除法为主,结合了乘法、加法、减法口算,是此前学
过的口
算的综合练习。
教材加强估算教学,第8页第6题和第11页第2题都要求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
是几十多。
教材把估算安排在口算与笔算之后,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形成自己的估算方法,
并且
通过学习估算进一步熟悉除法试商,巩固除法计算,培养估计能力与习惯。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
结合除法教学,教材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
问题。这些问题的题材广阔,贴近生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使
学生进一步理解常用的数量关系。如第1
1页第3题,学生从解题中能发现求买笔记本本数的方法是
“总价÷单价”。还能发现在总价相同的前提
下,买单价便宜的笔记本,数量比较多。第12页第4
题在分别求各种书的单价时,学生能总结出“总价
÷数量=单价”。这些数量关系不是教师传授的,
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习得的,是对数学活动的经验
积淀。教材还注意联系现实情境灵活地回答
实际问题。第4页第4题45÷4=11(辆)„„1(个)
,因为每辆车需用4个轮子,余下的1个轮子
不够再装1辆车,所以,45个轮子最多可以装11辆车。
第10页第6题65÷6=10(顶)„„5(人),
虽然只余下5人,仍要为他们搭1顶帐篷。所以,
3位老师领62名学生郊游,至少要搭11顶帐篷。
第5页第4题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应利用的条件也不
同,而且各个条件呈现的方式也不同。
二是解决把总数或剩下的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
安排在练习一第5~8题。第5题
是图、表结合呈现的连续两问,使学生明白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
先算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
是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第6、7、8题以图画、对话形式呈现,让学生借
助图画直观和生活经验理
出解题思路,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学习有条理地思考并
表述。教学这些题,要给学生充分
的独立思考并相互交流的机会,把发展数学思考落到实处。
5、教材编写体现弹性,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解决
问题留出更大的空间,发展个性。如第2页第5题,在
回答哪种树苗每棵价钱贵一些这个问题时的思路是
开放的。可以分别求出每棵杨树苗和每棵松树苗
的价钱后比较哪种贵一些;也可以把两种树苗的总价和数
量作比较,根据每捆松树苗的总价高、棵
数少,判断每棵松树的价钱贵。又如第10页第5题“女孩准备
6天看完64页书,每天看多少页?”
这是答案开放的题,可以从平均分的角度设计每天看的页数,也可
以不考虑平均分、不利用除法去
设计。通过多种安排方案的交流、比较,学生能感到用除法帮助安排可以
合理一些。教材设计这些
开放性问题,希望能给每名学生都留有表现自己想法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少量安排渗透运算性质的内容。第12页第6题中有三组计算,每组两道题的被除数相同,
上面一道是连除式题,下面一道是一步除法式题,连除式子中两个除数的积正好等于下面一道算式
的除数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同组两道题的得数相同,然后比一比、想一想为什么。
这里不要求教
学除法的性质,希望学生通过比较和思考初步感受这方面内容。
6、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许多提出问题的空间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机会。
《农村新
貌》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
题。情境图里出现
的数学信息并不太多,但可以从中提出并解决许多问题。教材鼓励学生尽量提出
问题,体会条件之间、条
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用相关的条件。
一名男孩在离果园200米处想:
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算
55×3=165(米),再比较165
与200的大小;也可以利用估计,55米接近又小于60米,60×3=180
(米)。因为180比
200小,所以3分钟走不到果园。这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学生在交
流中能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
第二单元《认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全单
元的内容包括一千到一万间各数的
认、读、写,大小比较,相应的口算与解决实际问题。下表是本单元教
学内容的编排结构。
认数读数写数
整千数:数位与顺序,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非整千数: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按顺序整理数。
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时的数学思考,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非整千数最接近几千。
练习三
整理全单元的知识,进行读、写数与口算等有利于发展数感的练习。
第22~23页的“你知
道吗”简要介绍了数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从原始人采用石子、结绳、刻
痕等方法记数到用甲骨文、算筹
、早期的数字等符号记数,直至用现在的阿拉伯数字记数,使学生
看到数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
生活中逐渐创造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智慧的结晶,从中
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一些问题。
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读、写整千数。
苏教版教材第一学段前四
册中的认数教学安排得很细致,学生经历了20以内数、百以内数和千
以内数三次认数过程。他们从中积
累了利用小棒、计数器、正方体木块等学具帮助认数的经验,积
累了研究数的组成、理解数的意义的经验
,积累了读、写较小的数以及比较两个数大小的经验,已
经整理了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的顺序„„这
些都是继续学习更大数的重要资源。本单元教材充
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数学习经验。
(1)从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入新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教材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
,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一万”是学生未
曾学过的数,教材希望这个情境能让学生
初步感受一万是比较大的数,同时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
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
引起学生继续认数的愿望。
(2)利用教具和学具帮助认识整千数及一万,扩展数位顺序表。
二年级(下册)认识一千时使用正方体木块作教具和学具。学生已经知道一个小正方体表示1,
10个
小正方体排成一条表示十,10条小正方体拼成一片表示百,10片小正方体合成一个大正
方体表示千。
教材从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为起点,让学生看着一个个大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依
次直观认识一千、二
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告诉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首
次直观描述了一万的含义。
然后在计数器上确定万位,在千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添上万位并凸
现数位顺序,这些都在帮助学生加
强对10个千是一万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学习整千数
的组成与读写,又一次理解整千数的意义
。
(3)及时安排口算,加强对数的理解。
把认数与口算密切结合在一起能促进学生对数的
意义的理解。由于学生已经有口算整十数加减
法、整百数加减法的能力,所以教材把整千数加、减口算安
排在“想想做做”里让学生自己学习。
口算思路是开放的,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时
还要引导学生联系一位数加、减
想整千数加、减的得数,如6000-4000是6个千减4个千得2个
千或者因为6-4=2,所以6000
-4000=2000。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获得的基础知识。
第17页第2、3两题结合介
绍自然知识练习读、写整千数,学生从中拓宽了知识面,体会了数
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还激发了练习的
兴趣。第5、6两题联系操场上跑步和书店进货进行整千数
加、减计算,再次加强一万是10个一千的知
识,体会整千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7题是开放性
问题,男孩与女孩的家可能在少年宫的同侧,也可
能在少年宫的两侧,两种情况的算法不同。这道
题除了计算内容外,还含有空间位置和可能性的内容,是
一道数学思考含量较高的题。
2、合理地安排非整千数认、读、写的教学。
教材第19~2
2页教学非整千的四位数。四位数可能各数位上都不是0,也可能某些数位上是0。
某些数位上有0的四
位数,0可能在数的中间,也可能在数的末尾。中间有0的四位数,可能只有一
个0,也可能有连续两个
0。不同情况各有读、写技巧,分析学生学习四位数的读、写,一般会出现
这些情况:
已经掌
握的各数位上都不是0的三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比较容易地迁移到各数位上都不是0的
四位数上;
已经掌握的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的读、写方法,能比较顺利地迁移到中间只有一个0的四位数上;
已经掌握的整百数与几百几十的读、写方法,也能迁移到末尾有一个0或两个0的四位数上;
三位数的中间不可能连续有两个0,因此中间有连续两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是学生首次碰到的
情况。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二)
----三年级上册
摘自:《百度文库》
根据以上分析,教材编写时注意了三点。
(1)由一般到特殊地安排。
第19页例题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应用读、写三位数的方法读、写
四位数上,先读、写各位上都不
是0的四位数,再读、写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然后读、写中间有连续
两个0的四位数,至于末
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安排在“想想做做”里教学。学生能自己读、写的尽量
让他们独立完成,
数中间的连续两个0由教材告诉学生“只读出一个零”。这样的安排,重视了读、写数
的基本方法
----从最高位起依次一位一位地读、写。突出了读、写数的技巧----哪些0一定要读
、哪些0可以
不读、哪些0要一个一个地读、哪些0可以合起来读;哪些“零”只表示一
个0、哪些“零”表示连
续的两个0。
(2)把认、读、写数的教学有机结合。
例
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计数器支持下直观地理解数的组成,并写出数,
读一读,
感受基本方法;“想想做做”第2、3题离开了计数器,在分析数的组成基础上,对照着数
位顺序表读、
写数,理解基本方法;从第4题起要求学生自觉地按数位顺序读、写,掌握基本方法。
像这样先分析数的
组成,再依据数的组成读、写,能引导学生体会读数与写数要联系数的意义,使
数的读法和写法有充实的
内涵。
(3)不出现文字法则。
教材认为读数和写数是有规则的。但是,规则不应该是机械
的、规定性的、从外部输入的,而是
学生在读数、写数活动中体会、自己总结并自觉遵循的。
教材不出现文字结语的原因是,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数的读、写方法,没有必要再用书面文字总
结。反之
,如果学生不理解读、写数的方法,让他们机械地套用读、写法则,不是新课程的教学理
念。
教材不出现文字法则不等于教学中不要法则,而把总结法则的机会和空间留给了教学。
3、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读、写数练习。
第20页第3题让学生结合家用电器的价钱写数,有助
于他们联系生活感受数的意义;第4、5题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读、写数,使他们增加一些自然知识和社
会知识,通过有兴趣的读、写提高练
习的效率;第8题让学生结合找规律读、写数,同时整理了数序。
以认数带口算,让学生在计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减法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
组织对
比练习,如五千四百与四千五百的比较,让学生初步感受十进制记数法的位值原则。又如
二千零六十与二
千零六的比较,使学生辨清数中间有几个0。
教材还设计游戏性练习,如第22页第10题。既提高学
习兴趣,又增加练习容量,还培养合作精
神。
4、在开放情境中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首先,题材是开放的。第24页例题提供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单价,这四种家
电可以
两两比较价格的高低。例题只比较电视机和空调器的价钱,“试一试”比较电视机和电冰箱
的价钱,学生
可以自主选择其他比较对象。
其次,思路与方法是开放的。在比较两个具体的数的大小时,学生从各自
的数学现实、个性爱好
出发,设计自己的比较方法。学生的方法必定是多样的,例题里的两种思路仅是学
生众多方法中的
一部分,教材鼓励比较的策略与方法多样化。教材不以文字形式总结比较
两个数大小的方法,主要
原因有两点:一是比较方法不应是灌输、强化、机械记忆的,应该是学生以体验
的形式自己积淀的;
二是不突出某种方法,防止限制其他方法的应用。
第三,练习是开放的。
“想想做做”第2、3题联系实际比较数的大小,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经常
应用比较数的大小的知识。第6
题安排学生合作学习,先分别用卡片摆出数,再比较大小。这道题
的容量很大。
另外,“想想
做做”第5题要说出八个四位数各接近几千,第7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估计。这些
题是在学生掌握了比较
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能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并为以后估算作准备。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
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
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
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
,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
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
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
些?”这个问题唤醒学
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
生活中常见的磅秤、
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
br>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
激
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第30页的底注介绍了千克可以用“
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千
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
使用。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
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
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
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
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
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
、正确的1千克的
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
,拎一拎并
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
会1
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
br>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
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1kg、1袋大米5kg、
电梯可载重1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有“你知道
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这些素材来自生活,选自学生的身
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
br>几十粒,从而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
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通过图示告诉学生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
要求他们
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
比1
克重”凸现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
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
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实验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计算出2袋盐重1000
克;第二步用台秤称两袋盐的重,
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断: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称盐的
实验,不仅得到了千克与克的关系,
而且再次体会了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36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
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个面包一共重多少克;
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
食品相差多少克。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
了有关物重的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
练。
第37页第6题在求出1号杯里有水60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2号、3号杯里大约各有
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先通过300-240=60
求出
1号杯里的水重是后面进行估计的关键,也是解答这道题的难点。为此,教材通过第35页的第4题
预先作了铺垫。
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
第38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
。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
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的水果或蔬菜
,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
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教材
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第
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
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
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在
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进行称体重和比
体重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 br>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
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 题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
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 能力。
1、口算教材有四个编写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
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
本单元 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39页与第41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
再把自己 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
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 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
如44+25的计算。
思路一:
40+20=60
4+5=9
60+9=69
思路二:
44+20=64
64+5=69
思路三:
44+5=49
49+20=69
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
算题转化 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
的分解与组合的 合理性,思维活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
(2)组织对比,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计打基础。 p>
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
起
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
不
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
算思路和
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较。仅
以上面的思路一
为例:
相同点----两道题都分别算几十加几十与几加几,再把两个结果合起来。
不同点
----由于前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不满10,后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超过10,所以前一
道题的最
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几,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十几,两道例题后面的“想想
做做”第1题都
预设了可进行比较的空间。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25加四十几,为
什
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57-32与57-39都是57减三十几,为什么差分别是二十几和十
几呢?这些对比能引起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
算作
了充分准备。
(3)带出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在前面的教
材里,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不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需要进位的整
百数加整百数还没有
出现。教材第40页第4题安排了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
二年级(下册)教材曾经从一位
数加一位数(进位)带出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如6+8=14,
60+80=本单元教材又从整十
数加整十数(进位)带出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如60+70=130,600+700
=。教材以
旧带新,不仅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
能力实现迁移
。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题组5+9=14、50+90=、
5
00+900=,会从中想到许多、得到许多。
第42页第4题用类似的方法带出了一千几百减几百的
退位减法口算。教学以后如果把几百加几
百和一千几百减几百进行综合练习,如500+700、120
0-500、1200-700,学生的计算思路能有新的拓
展,思维能更加灵活,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
、减法之间的联系。
(4)加强估计。
结合口算教学,教材从两方面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
培养。一是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
是几十多,从而学会估算的方法。如第40页第5题与第42
页第5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口算方法,
又能正确地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完成这些估算不会
有困难。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进
行估计,如第40页第6题。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三条路,很明显中间那
条路最近,渗透了两点之间
直线路程最短。比较小明从猴山到蛇馆,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谁走的路近?
内涵就更丰富了。小
明从猴山到蛇馆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经过老虎馆,即44+42;另一条是经过熊
猫馆,即35+54,这
两条路都要走八十多米。小红从猴山到孔雀园也有两条路可以走,分别是44+
52和35+38,后一条路
只要走七十多米。显然小红走的路比小明近。第42页第6题通过估计可以
发现足球价钱最贵。
2、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材有两个编写特点。
(1)利用线段图启示算法,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43页例题求买一套衣
服要多少钱,常见解法有两种。教材不是把两种解法展示给学生看,而
是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
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
,教材引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线段图。根据上衣的
价钱是裤子的3倍,已经画了一条线段表示裤子价钱为
28元,并用挑战性问题“你能画出表示上衣
价钱的线段吗”激发学生继续画线段图的兴趣。多数学生能
够从“倍”的意义出发,画出与表示裤
子价钱的线段同样长的三段来表示上衣的价钱。预计学生会有两种
画法。
这种线段图清楚地表达出一套衣服的价钱是4个28元。学生借助线段图思考自己的解题方法,
教材及时组织学生交流,理解各种解法,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线段图是
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的方式,学生画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也允许是多样的。教材在这里倡导策略的
多样
性,不是要求学生一题多解。
“想想做做”第1题用图表达了红线条的长度是蓝线条的4倍,帮助学生巩固对线段图的理解。
(2)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组建认识结构。
教材在“想想做做”里设计了许
多变化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例题中学到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
思维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从例题到“想
想做做”的变化线索是:“几倍”求和的实际问题“几倍”
求相差的实际问题“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
①“试一试”是例题的延续,从求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一共多少元到求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
少元是问题变式。问题虽然不同,但求总和与求相差数在思路与方法上有相近的地方。
②“想想做做”
第2、3题是从“几倍”求和到“相差”求和的过渡。第2题用线段图呈现“相
差”求和的实际问题,学
生能够从图中得到解法的启示。第3题用表格呈现的连续两问,学生从中
体会在求“合计”之前必须先算
第二次跳的下数。
③“想想做做”第6~9题解决“相差”求和的实际问题以及本单元教学的实际问题
的综合练习。
从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到先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虽然条件变了,解
题思路
仍然是一致的。
这部分教材以例题的思想方法为基础,在“变”中有“不变”,在“不
变”中有“变”,既突出
了解题思路主线,又培养学生灵活面对具体情况的能力。
3、练习五的编写特点。
(1)整理口算思路,重视口算练习。
第1题把本单元教学的口算比一比,其中三组题分别是不进位与进位、不退位与退位、加法与减
法的比较。在这些比较中,既有知识内容,也有思考方法,还有学习习惯。第2题给教学提供了大
量训
练内容,创造高效率的训练方法,以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第4题是加、减口算综合练习,把
例题和“想
想做做”中教学的口算结合起来,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口算状况的一次机会。在教学这道
题时,要注意学生
是不是都能算对,速度方面的要求不要过高。
(2)加强估算。
第3题中的上下两道为一组
,同组两题中的数是精心设计的。在一组加法题中有一个加数相同,
另一个加数不同;有一道题不进位,
另一道题进位。在一组减法题中或是减数相同、或是被减数相
同,也有不退位与退位的比较。题目要求估
计哪些题的得数比50小,哪些题的得数比50大,需要
在估算的同时把得数分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
计能力。第10题结合估计渗透一些运算规律,教学
时不仅要学生选用适宜的关系符号,还应让他们说说
是怎样想的。通过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初步体
会各题里隐含的运算规律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估
计一下”不是估算出结果,而是对式子
的整体感知。如70-32○70-23,两个式子的被减数都是
70,减数32比23大,所以70-32的差比70-23
的差小。
(3)开放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5题和第12题给学生的条件信息较多,但没有
提出具体问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
息,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这些题把培养学生收集、利用信
息能力落实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
过程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第5题以提出一步计算问题为宜,
并口算出结果。第12题要鼓励学
生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
第13题是答案开放的题,在回答
第一问时只要看哪两种体育用品的价钱和小于100,可以通过
口算或估算作出判断。这题的答案很多,
教学时不必求全,但要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策略、方法以
及答案的多样。
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教材分析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49~52页着重教学
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
时法)的联系;第53~55页联系实际问题教学求经过时间
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56~57页是一次
实践活动。
在本单元中,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
。其中第一则简单介绍原始人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第二则以北京时间早上7时为例介绍了世界几个
知名城市的地方时间,让学生初步知道“时差”。
1.认识24时记时法的教材编写特点。
这部分教材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引入24时记时法,第二段是讲解24时记时法,第三段是24时
记时法
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想想做做”密切配合各段的教学。
(1)联系实际教学24时记时法。
p>
生活中经常应用24时记时法,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接触。教材一方面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吸
引
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另一方面还引导学生继续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24时记时法。
例题先出现摘录的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从学生喜欢的“六一剧场”的开始时间切入,让学生讨论
“怎么会
有14:00呢”,引入了24时记时法。“想想做做”中有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银行的
营业时间、
公共汽车站牌上标注的服务时间、交通标志上的起止时间、火车票上的开车时间、红领
巾广播站节目预报
等等,无论是数学内容还是生活内容都十分丰富。
(2)设计了较好的教学形式。
学生理解
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在
学生已经知道一天
里有两个8时、两个10时、两个12时等的基础上,例题首先利用连贯的三个钟
面讲述24时记时法的
基本原理,从左边到中间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法的0~12时,中间到右边
这两个钟面是24时记时
法的12~24时。右边的那个钟面上还完整地显示了一天中的0~24时。
例题接着利用线条上的0
~24时教学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先分别讲了上午8时、中午12时
与晚上8时转换成用24时记时
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试着把16:00和18:30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
的时间。
(3)扎实、灵活地安排“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以练习两种记时法的互换为主。教材考
虑到学生在生活中习惯使用普通记时法,因
此第1题先把普通记时法表示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记时法表示
。教材同时注意到学生在许多场合会看
到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所以第2~5题着重帮助学生看懂
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间,并练习
把这些时间改成用普通记时法表示。第8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钟面
上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
下午,可能是中午也可能是午夜。题目要求学生看钟面想一想可能是什么时
间,会做什么事。这道
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记时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2.形象地展开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
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求整时
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求非整点时刻间
的经过时间。
(1)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一剧场”从14:00开始到16:00
结束,教材问学生“播放了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并不难,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解决并交流思考过程。把看
着钟面直观思考与列算式计算结合起来,从凭生活经
验解决问题上升到在数学思考中解决问题。
(2)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求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金色的童年”从8:10
开始到8:40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是学生想回答又有困难的问题。
教材及时利用线段图引导他们思
考,是这样处理的:
①在线段图上表示时间。线段的起端表示8时,终端表示9时,把
整条线段分成6小段,每小段
表示10分钟。线段上的各个点从左往右依次表示8:00、8:10、8
:20„„9:00。
②把问题表示在线段图上。教材在8:10到8:40之间印上红色色块,表示
从8:10到8:40的
经过时间,也就是“金色的童年”的播放时间。
③引导学生看着线段
图计算播放的时间。由于线段图已经形象地显示了从8时10分到8时40分
之间的时间,所以教材引导
学生想办法计算这段时间是多少。思考与算法应该是多样的,学生也可
能这样想:从8:10起10分、
10分地数到8:40,一共播放30分钟。还可能这样想:都是8时多,
用40-10=30(分钟)
。教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例题中有“还可以怎样想?同学之间
交流一下”的安排。求非整
点时刻的经过时间,允许学生利用表象(头脑中想的钟面或画线段图)
进行思考,不一定都要列算式计算
。
(3)“想想做做”选择学生身边的事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第1题要分别求出一天里图书馆两次各借书多少时间,再求每天的借书时间,这里的经过时间都
是以整时为起点的。第2题要分别求出百货商店、超市、快餐店一天的营业时间再进行比较,在这
些营业
时间里涉及了两种记时法,快餐店一天营业时间还是三段时间的和。第4题里的睡觉时间和
起床时间不在
同一天。第5题列车时刻表里有很多信息,可以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题可以组织小组
学习,让学生合作完
成,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
br>《周末一天的安排》分三段教学。第一段是了解小华周末的生活安排,学习看懂作息时间表;第
二
段是学生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表;第三段是学生相互交流各人的安排。
(1)引导学生观察小华的时间安排表。
教材先呈现小华周末一天的时间安排,详细地列出了
一天的生活内容和相应时间,并用插图形象
地表明小华的生活内容是很丰富的。然后通过第57页(1)
、(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小华
的时间安排表,回答这些问题既巩固了求经过时间的方法,又进
一步明白作息时间应该怎样安排。
(2)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
教材先通过“周
末一天你准备怎样安排”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一天中可以安排哪些活动?分
别安排在什么时间?然后
教材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学生可以借鉴小华安排的时间表
的形式,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计
划完成制作任务。
(3)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一天安排。
教材要求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时间表
后,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看看各是怎样安排的。特别提出
“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表,你有什么新的想
法”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相互启发,使一天的活动内
容安排得更丰富、更充实,另一方面让学生相互评
价,使一天的安排更合理、更科学。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58~60页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61~62页
教学周长
的含义;第63~65页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66~69页是单元练习和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直观认
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这两种平面图形,
首先是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教
材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指出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或
正方形的面,引出本单元的研究对象。
教材希望学生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因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内容、线索,并
明确活动
的目的。要求学生拿几张(注意:不是一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折、量、比,研究长方
形、正方形的边
和角有什么特点。第58页的几张照片,起启发和鼓励学生操作的作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学
生通过对几个图形的操作后发现的,是在交流中呈现的。学生的发
现往往是点滴、无序、不系统的,教学
要引导学生在交流时经历“无序----有序”“零散----完整”
的过程,两个小卡通的对话是众多
学生的发现经过整理后的概括。在学生分别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点后,教材要求学生思考:长方形
和正方形有相同的地方吗?引导他们比较这两种图形,发
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角并且都是直角,都
有四条边并且对边相等。教材组织学生进行比较的
目的是帮助他们巩固对图形特点的初步认识,至于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关系,只要求学生知道这两种
图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现在还不讲正方形是特
殊的长方形。
“想想做做”围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设计安排。第1题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
在一年级(下册)曾经在钉子板上围过这两种图形,那时他们是凭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认识围
的,现在再次围这些图形,要紧扣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思考和操作。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
样围的、怎样想的,围成的图形有什么特点。第3题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图示的方法折、剪,并问
学生
“剪出的是正方形吗?为什么?”要求学生根据正方形的特点以及折、剪的过程作出解释。这
道题再次让
学生感受长方形与正方形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4题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大正方形,
让学生进一步理
解图形的特点。其中用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答案是开放的,各有两种不同拼法,
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
观念。
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也是本节教材的知识。第59页先告诉学生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
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然后在“想想做做”中练习。第5、6题再现
了什么是长方形的长和宽、什么是正方形的边长,并结合度量和估计突出长、宽与边长都是线段的
长度
。第7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通过画图形并说出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以及长、宽
与边长等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这部分学习内容的认知结构。
2、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
围成的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它的周
长。教材中没有出现抽象的周长定义,只要求学生联系实物
与图形理解周长的含义,能通
过自己的操作表达对图形周长的理解。
第61页例题,先出现一个儿童游泳池,池的上口一圈边线用粗
黑线表示,教材通过卡通说出“游
泳池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这句话里的“池口黑色边线的
长”直观形象地描述了周长
的属性----图形一周的长度。例题中又画了一双手在用绳子沿树叶的边围
一圈,并把绳子拉直放到
直尺上量长度,其中前一幅图突出“一周”,后一幅图突出周长是长度。再次让
学生感知什么是树
叶的周长,同时还让他们看到可以“拉曲成直”,便于度量周长。
“试一试
”引导学生继续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和“你是
怎样算出来的”这
两个问题促使学生认知迁移,以对物体表面周长的认识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
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
中,理解平面图形一周所有边的长度的总和是图形的周长,这里面既有周
长的概念,又有计算周长的基本
方法,两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学生说说什么是
三角形的周长,什么是四边形的周长,
明确这些图形一周的长是它们的周长。然后要学生说说怎样
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可以用细线沿图形的
边围一圈,拉直了量一量;也可以分别量出图形各条
边的长,再相加。
“想想做做”第1~3
题起巩固周长概念的作用,其中第2题通过描出各个图形的边线,又一次
让学生感受周长是围成平面图形
一周的边的长度总和。第4、5题测量或计算图形的周长,第4题
特意在各个平面图形中设计了长度相同
的边,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各图形的周长,为以
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打下基
础。第6题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认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3、让学生经历探
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
长的能力。
第6
3页例题计算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篮球场的形状是长方形,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是研究长
方形周长的计
算方法。教材鼓励学生想想算算,希望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有些学生可能根据周长的
含义,采用把各条边
的长度连加的方法求得周长。有些学生可能联系长方形的特点,或者先分别算
出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
,再相加得到周长;或者先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教材要
求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并允许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于学生尚未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所
以求长方形周长暂时应分步列式计算。教
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第一,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篮
球场的周长,求它的周长就是求什么,为寻找算
法确定方向。第二,在交流算法时首先要抓住是怎
样求各条边长度总和的,其次才是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
。因为各种算法的式子虽然不同,但本意是
一致的,都是根据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列出来的。差异在于有没
有利用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这个特征。
第三,能想到先算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再乘2这种方法的学生不会多
,对这种算法的讲评要多一些,
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
教材第64页“试
一试”通过求手帕的周长这个实际问题,继续让学生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
法,预计学生不会有困难。
无论是长方形周长还是正方形周长,教材中都没有出现计算公式,主要
原因是鼓励学生探索、尊重学生的
创造,逐步从算法多样到算法同一。至于计算公式,在以后的教
材中会适时总结的。
“想想做
做”共六道题,第1~3题以巩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方法为主要目的,学生或是
利
用题中给出的长、宽或边长的数据求周长,或是先量出长、宽与边长的长度后再算周长。第4、
5题解决
与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使学生明白,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不仅仅是数学
中的问题,在生
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第6题是答案开放的题,能使学生看到用相同个数的小正方
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
同的拼法,而且拼成的各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不相等的。
练习六是全单元的整理与综合,包括长方形、正
方形的特征,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等各个内容。练习设计避免过多的纯计算训练,注
重周长的实际应用、估计图形的周长以及
图形的拼合变化。第7题在方格纸上设计周长20米的花圃,教
材举了一个长方形为例,学生的设
计不要局限于长方形。什么形状的图形、画在方格纸的什么位置上都可
以,只要图形是封闭的、周
长是20米都是正确的设计。
4、实践活动富有基础性、操作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周长是多少》这次实践活动的五个内
容都是围绕周长的含义与计算设计的,这些内容中既有长
方形、正方形,又不局限于这两种图形。分别让
学生围、搭、拼、量、算、估,通过这些活动加强
对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更好地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用线围自己喜欢的图形,用小棒搭、用小正方形拼自己想的图形,方法和答案
都是开放的,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效益。“量一量”要求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教材通
过“你
量了哪几条边?是怎样算的”启发学生寻找比较简单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实践活动
中的各个内容都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要求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集
思广益,把问题解
决得更好,从而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互补。
第七单元《乘法》教学分析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两
位数乘一位数,这是学习本单
元乘法的重要基础。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相比,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时
会遇到下列一些新情况: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除了依次与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相乘外,还要
继续与百位上的数
乘,即还要进行几百乘一位数的运算。这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知识。
三位数
乘一位数时,往往会个位向十位、十位向百位连续进位。这里虽然没有新的内容,但却是
学生容易出现错
误的地方。
三位数的十位上可能是0,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碰到三位数中间的0乘一
位数,这是学生尚未
学习的知识。
鉴于以上分析,本单元把乘法的教学编写成四段:第70~
75页着重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
本方法;第76~79页着重教学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
计算;第80~83页着重教
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是单元复习。为了有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
位数的计算,全单元还
编排了两个练习。
1、第70~75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先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向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扩展创造条件。 第70页例题教学整百数乘一位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就能自己完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整
百数乘一位数应该口算,思路是灵活、开放的,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热烈交流自己算法的场景。在
鼓励算法
多样的前提下,教材希望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积,“想想做做”第1
题作了这种引导
。如从2×3=6想到200×3=600,口算2×50和2×500都可以想2×
5。
教
材十分注意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练习,因为这是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想想做做”
第2题的练
习容量很大,能帮助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口算的程度。第3题把整百数乘一位数与整十
数乘一位数、两位
数乘一位数(不需要进位的)结合起来练习。第4、5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
整百数乘一位数,进一步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第4题还能让学生体会数量关系:每包纸的张
数×包数=一共有纸的张数。第
5题复习了正方形周长的算法。第6题的解题策略是多样的,可以通
过口算2×32=64或60÷2=
30知道60个车轮不够装32辆车。这些策略与口算,学生都
已经掌握,教学的作用是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并积极参加交流。
(2)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第72页例题教学笔算三位数乘一位
数,教材让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自己探
索。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个位、十
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后还要继续算什么?积的百位
上是几,为什么?学生充分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就
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试一试”仍然让学生独立计算,体会乘的过程中的连续进位。例题里
乘得的积是三位数,“试
一试”乘法的积仍是三位数,“想想做做”第1、2题里的积大多是四位数。这
样,学生就比较完
整地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第3题让学生算一算,看看积是几位数,引导
学生注意三
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有时是三位数、有时是四位数,并初步研究原因,为估算作准备。三位数乘
一位
数的积是四位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后,结果已经超过一千;另一种是三<
br>位数里的几百乘一位数得数不满一千,加十位上进位的数后积才是四位数。对此,教材是有控制的,
习题里都只出现前一种情况,不出现后一种情况,这是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对教学要求
作出
的规定。
(3)练习七突出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练习是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
综合练习。在计算方面加强估算,仍然是估计三位数乘
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安排在第6题。这是在“想
想做做”第3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只要根据
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即对几百乘一位数的得数满
不满一千作出判断。这里仍然不出现几百
乘一位数的得数不满一千,加上十位进的数才满一千的情况。第
5题通过题组渗透乘法结合律,让
学生在计算后发现200×4×2的结果与200×8的积是相等的。
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也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列式和计算
并不困
难。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继续理解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如第3题里的“绕一周要的时间×绕的
周
数=一共要的时间”、第4题里的“每包克数×包数=一共的克数”。另一个内容是两步计算的实际<
br>问题,这些问题在前面已经学过。教材希望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已有的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在独立
解答的基础上,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2、第76~79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具体实例中概括“0与一个数相乘得0”。
计算中间或末尾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首先要会计算0乘一个数,这是一个新知识。第76页
上面的一道例题让学生从0+0+0=0改写出0
×3=0或3×0=0,首次感知3与0相乘得
0,体会积是0的合理性。然后在“想一想”中类推出0
×7或8×0。通过这些题学生能发现0和
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0,并应用于“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自己进行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第76页下面的一道例题主要教
学102×4应该怎样算。教材先引导学生估计,然后用竖式计
算。这里进行估计起两个作用:一是培养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的能力;二是让估计与笔
算相互印证,如果估计与笔算的结果相符,表明
估计与笔算都正确。
102×4的竖式应该怎样算,教材让学生自己完成。为了防止学生遗漏三位数十
位上的0乘一
位数这一步,教材提示学生思考“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77页“想想做做”第2题由于201个位的“1”乘3得数不满10,所以201×3的积
的十
位上是0;607个位上的“7”乘4得数满10,所以607×4的积的十位上不是0。这道
<
br>题能让学生明白两点:一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步是算0乘一位数。二是乘数中间有
0,积的十位上不一定都是0。第3题是根据学生经常发生的计算错误设计的,让学生找出错在哪
里并改
正,帮助他们避免类似的错误。学生在找出错在哪里的过程中,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也得到
锻炼。第5题
四个书架上的书都在200本左右,用200×4=800能估计出四个书架大约共有
多少本书,这是生
活中常用的估算。第6题可以提出柳树有多少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松
树比柳树少多少棵这些不
同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按先解答哪一个,再解答哪一个的顺序理一理,
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法思路。
(3)教学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另一种竖式的写法。
第78页例题个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分两步教学。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进行
计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教材在学生的交流中详
细展开了口算的过程,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
算方法迁移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上来,突出从4×12=4
8向4×120=480的推理。还出现
了按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算法计算120×4的竖式。在这些
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接着教学几百
几十乘一位数的另一种竖式,这种竖式计算的思路和步骤与口算一致
。竖式的形式有了变化,竖式
中的蓝色虚线表示要先算12乘4,再在得数末尾添上一个0。教材这样安
排,有利于学生把两种
竖式联系起来理解,防止割裂开来记忆。
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竖式的另
一种写法,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所以“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第1题都先写出了竖式,让学生接着
算下去,掌握乘的方法以及在得数末尾添0的技巧。第2题才
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完整的竖式。
学生先后学习的几百零几乘一位数与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可能会相互干扰。因此,教材在“想想
做做”第
3题及时组织对比,防止混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通过本单元的计算教学,不要进
位的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应要求学生口算;要进位的几百几
十的数乘一位数,应让学生笔算。中间有
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要求学生口算。
3、第80~83页教材的编写特点。
(1)图文结合,直观呈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80页例题用图画呈现了6袋乒乓球,每
袋装5个,还用文字告诉学生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
元,要解决的问题是买这6袋乒乓球一共要多少元。
“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也采用图文结合的
呈现方式。这种呈现方式便于学生理解题意,促进他们有目
的地收集数学信息。只要学生把收集到
的信息通过整理,有条理地讲述出来,解题思路也就随之形成了。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交流和反思,形成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
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思考,体会
问题里的数量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
路。
例题有不同的解法,左边的解法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多少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右边的解<
br>法先算6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这个问题是怎样想到的?这些都是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和重要内
容。教材让学生先解答再交流,为提高交流的效率创造条件。
“想想做做”里的实际问题,每道都有不
同的解法。教材鼓励学生用多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交流体验策略的多样性。但不对学生提出一题
多解的要求。
(3)练习八围绕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
这个练习里的计算包括口算、笔
算和估算。第1题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乘法口算,有几百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
的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笔算主要练习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
数。其中第2题里是可以进行
比较的三组笔算题,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的0与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形成计算技能。第3题估计各道题
的积比4000小还是比4000大,这是在判断三位数乘一位
数的积是几位数基础上的一次提高,也是
对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十多的一次发展。可以在
学生广泛交流想法的基础上,集中他们的智慧,
先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并通过口算整百
数乘一位数进行判断。这里仍然没有出现由于三位数十
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引起积大于4000的
情况。
解决的实际问题里有一步计算的,也有
两步计算的。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仍然让学生理解一些
具体的数量关系,如每幢住的户数×幢数=一共
住的户数、单价×数量=总价。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
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会思考、形成解题思路上。
另外,还设计了找规律的内容。第6题里有三组计算,只要先算出同组的三道题的得数,再比比
三道题里的乘数的变化情况和积的变化趋势,就能找到规律。对发现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两种形
式表示
出来。一是指出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规律。二是接着各组的三个算式,再写出一些
具有相同规律
的算式。
4、复习的编排。
第1题整理本单元教学的乘法口算,并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些
口算。第2题组织本单元教学的
笔算综合练习,每组的三小题分别是各位上都不是0的、十位上是0的、
个位上是0的三位数乘一
位数。引导学生在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好地掌握乘数中间、
末尾是0的乘法。
在处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上,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第4、6题是估计。其
中第4题是在练习八第3题的基础上以新的形式出现,形式虽然有了变化,
但估算方法没
有变,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体会这里的变和不变。第6题联系实际问题进行估计。
第7~9题是两步计算
的实际问题,既有本单元教学的连乘问题,也有二年级(下册)教学的实
际问题。其中第9题以文字叙述
为主,这是实际问题呈现形式的变化,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
读懂题意。
第八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教材曾经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那时从物
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
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单元继续教学“观察物体”,
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全单元教材
分两段编写,第一段观察
长方体、正方体或这些形状的生活用品以及由2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第二段观察由3个
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
基础上,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体会在不
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
。
第86页例题观察长方体形状的图书柜,首先教学图书柜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由于学生已经能辨别图书柜的前、后、左、右等面,图书柜的前面又可以说成它的正面,图书柜的左面和右面都是
它
的侧面,图书柜的上面更容易理解。所以,教材在情境图的下面由大卡通直接问学生“你能指出
图书柜的
正面、侧面和上面吗”让学生在指指、认认、说说等活动中实现认识的转化。然后教学在
不同位置观察这
个图书柜,有时能同时看到它的三个面,有时能同时看到它的两个面,有时只能看
到它的一个面。教材在
情境图的下面又画了两个这样的图书柜,其中一幅图上画出了正面、侧面、
上面三个面,另一幅图上只画
出了正面和侧面。让学生判断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各看到了哪
几个面?学生在情境图里分别感受老
师和女孩的观察,能够体会老师同时看到了图书柜的三个面,女
孩看不到图书柜的上面,
只同时看到两个面。虽然例题里没有出现只看到图书柜一个面的情境,但
学生能够从看到三个面、看到两
个面,自觉体会有时只能看到一个面。
“想想做做”里的习题大致分成三部分。第1题是巩固对物体的
正面、侧面、上面的认识。让学
生分别指一指哪是洗衣机的正面、侧面、上面,哪是冰箱的正面、侧面、
上面。大多数学生都比较
熟悉这两种电器,指出它们的各个面不会有多少困难。他们凭头脑里已有的洗衣
机和冰箱的表象,
识别洗衣机、冰箱各个面的图形;又依据洗衣机、冰箱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图形,想
像这两个物
体的样子。教材通过物体与图形间的这种转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有学生因不熟悉这
两种
家用电器,指出它们的各个面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下面的实物图给予帮助。
第2题站在
不同位置观察放在桌上的长方体形状的文具盒,看到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同的,最多
只能同时看到文具盒
的三个面。教材不把这个内容作为知识讲授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
初步体会这个内容。由于
文具盒比较小,经常能同时看到它的正面、侧面、上三个面,同时看到它
的上面或正面、同时看到它的上
面或侧面也不难。而只看到它的正面、侧面,只看到它的正面或只
看到它的侧面却不是很容易的,要把视
线放在与文具盒的正面、侧面相同的高度上才能看到。教材
希望学生学会把视线放在适宜的高度上观察,
为下面继续学习物体的三视图作好准备。第3~5题是
观察几何体,先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正面、侧面
和上面;再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正方体,
说出看到的图形;然后是观察两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
的长方体,指出看到的图形。在从正方体或
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时,要指导观察的方法。如从
正面看,应站在物体的正前方,把视
线垂直于物体正面的中间。又如从上面看,应站在物体的正前方并紧
靠物体,低下头看把视线垂直
于物体上面的中间。另外,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必须看实物,不是看教材画
出的正方体、长方体的
实物图。
2、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表
现。一般情况下,物体的三视图是指描绘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三个面的形状的平面图形。在第87
页“
想想做做”第4、5题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正方体、长方体的三视图,初步体验了从正面、
侧面、上
面观察物体的要领,初步使用了说一说或连一连等选择视图的方法。第88~89页教学简单
几何体的三
视图,例题先让学生用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照教材插图里的样子摆一摆,再分别从摆成
的物体的正面、侧
面和上面看一看,然后把观察位置和相应的视图用线连一连。摆、看、连是教材
安排的三项学习活动。为
什么先“摆”?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通过摆能够了解物体的形状
和结构,区分物体的正面、侧
面和上面,便于观察;第二个原因是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可观察的实物,
防止部分学生因缺少几何体而去看
教材插图。“看”是例题教学的重点,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侧面
和上面看一看,这里的“看”要注意三点
:一是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在全体学生中必须是一致
的;二是观察方法要正确,视线必须垂直于物体
的那个面的中间;三是要想一想看到的形状是怎样
的图形。例题里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三个正方
形组成的,下面是并排连在一起的两个正方
形,其中右边那个正方形的上面还有一个正方形。从侧面看到
的图形是两个上下连在一起的正方形。
从上面看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在物体上的两个正方形面一个高些、
一个矮些,但是用同一幅平面图
表示它们,应该是左右并排连在一起的两个正方形。必须让学生一边看、
一边体会。“连”是表达
观察结果的一种方式,教材里画出了物体的三幅视图,让学生指出从正面、侧面
、上面分别看到的
是哪一个图形,适当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
“试一试”向学生提出了两点
要求,先是依据指定的正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然后是画出这个物
体的侧视图和上视图,让学生比较充分
地经历“视图--物体--视图”的转换活动。依据视图摆出物体
一般经历“研究视图--摆出物体--
验证摆法”的过程。“研究视图”要分析视图的结构,下面是两个
左右并排相连的正方形
,其中左边的那个正方形上面还有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对视图进行分析
研究能启示物体的摆放方法。
“摆出物体”是在分析视图、构思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时也会在
分析视图的同时进行。如看到正视图
的下面是两个左右并排相连的正方形,就拿出两个正方体左右
并排摆在一起;又看到左边那个正方形的上
面还有一个正方形,就在摆出的左边那个正方体的上面
再放一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是不是符合要求?需
要验证。验证的方法是从这个物体的正面看一看,
如果看到的形状和指定的视图一致,摆出的物体是符合
要求的。如果看到的形状和指定的视图不一
致,应该重摆。这道题在摆好以后还要画出物体的侧视图和上
视图,画视图的要求比选择视图连连
线的要求提高了些,学生能画出草图就可以了。
“想想做
做”围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相互转化而设计。第1、2题要求学生先用三个正方体摆一
摆。其中第1题是
照教材画出来的几何体那样摆,第2题是按“横着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要求摆,
教学时不能疏忽这一点
。第3、4题是“依据视图要求拼搭”,其中第3题的每小题都只有一种摆法,
摆好后还要从正面和侧面
观察并画出视图。第4题是开放的,符合正视图要求的摆法不惟一。先把
两个正方体一上一下竖着(或一
左一右横着)摆放后,第三个正方体可以摆在这两个正方体的前面,
也可以摆在后面。虽然摆成的物体形
状不同,但正视图相同;虽然这两个物体的正视图相同,但侧
视图不同。学生在体会这些同与不同时,空
间观念得到了发展。第5题里的三个物体都是用4个同
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其中左边和中间的物体都能
清楚地看到它们的4个正方体,右边物体只能直
接看到3个正方体,让学生体会还有1个不能直接看到的
正方体。
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
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
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
圆片等活动中初步
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
不可能”
“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
让学
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
用“经常”“偶尔”“机会是
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
性。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
统计能力。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
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
让学生在摸球活动
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例题首先
明确游戏方法----
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然后
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
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
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
入《摸球结果统
计表》里。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
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
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
发现了什么?
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每次任意摸1个球。
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
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
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
布。
(2)摸的次数要多。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
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
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例题要求摸40次,教
学
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3)估计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时,要让学生在口袋
里的红球和黄
球个数相同的现实情境下,联系经验思考,不但要估计两种颜色的球可能各摸到
的
次数,而且说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估计。
(4)要指导学生记录。每次摸得什么颜色的球要随时记录,
游戏结束后才
能统计。学生以前用画“”的方法记录,现在用画“正”的方法记录,应该对
学
生讲讲画“正”字的方法,并让他们体会这种记录的好处。
(5)要组织学生交流。每组学生摸的40
次里,一般不会两种颜色的球各
20次,会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多一些,另一种颜色的次数稍少一些,“个
案”不
容易反映出可能性相等。只有在各组的交流中,在对众多“个案”的观察分析中,
学生才
能从两种颜色的次数差不多,体会机会是相等的。
(6)要组织学生反思。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为
什么摸到的红球和黄球
的次数差不多,并找到原因----口袋里装的红球与黄球的个数是相等的。 <
br>2、第92~93页教学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有些情况出现的机会多,有些情
况出现的机会少,即
“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题仍然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3个黄球和1个红球,两种颜色球<
br>的个数不等。每次任意摸1个球,及时记录球的颜色,摸了10次以后统计哪种
颜
色的球摸到的次数多一些。游戏方法和数学思考与等可能性的例题基本相同,
数学思考的线索仍然是“现
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记录
信息采用统计图,教材提供了两种统计图,
左边一种是前几册中用过的方块图,
右边一种把方格连成了条形,学生可以任选一种记录。通过这里两种
记录的图,
引导学生从认识的方块图过渡到认识条形图。
游戏后组织学生交流要抓住三点。
(1)从结果想原因,体会可能性有大、有小。各组摸球的结果都是摸到黄
球的次数多,摸到红
球的次数少。要让学生想想、说说为什么。
(2)把两种统计图进行比较。围绕右边的统计图是怎样画
的、表示什么意
思,两种统计图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从方块图到条
形图的过渡。
(3)把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不相等作比较。两道例题都是摸球,为什么前
一道
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与红球差不多,后一道例题摸到黄球的次数比红球多得
多,让学生自己找到原因。
3、两道例题的后面各有一次“想想做做”,都是两道题,两道题的思维方
向虽然不同,但都能
帮助学生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
其中第1题通过抛小正方体继续体会例题教学的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
大有
小。第2题运用对可能性的认识先按照预设的结果在布袋里放铅笔,再通过摸铅
笔活动验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从而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相等和可能性有大有
小。
练习
九第1~3题分别联系天气情况、玩转盘以及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用
“经常”“偶尔”“可能性相等”
等词语形象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4、第96~97页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摸牌和下棋游戏中继续体会可
能性相等
与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
摸得的次数
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学生感受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
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
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
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
常获胜。分析原因,学生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
小有更多体会。
第十单元《认识分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
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
数。先教学几分之一,再教学几分之几,然后教学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
的加减计算。本单元最后的“你知道吗”简要介绍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让学
生受到数
学文化的熏陶。
1、创设情境,引发认数需要。
数是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逐
渐创造的。学习动机起于兴趣、源于需要。教材
在编写时力求引发学生的认数需要。
(1)第
98页例题中两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种食品,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
的数量都能用整数表示,每人只能分
到半个蛋糕,无法用已经学过的数来表示。
教材以此为契机,开始教学分数。
(2)第101
页例题,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几
份上涂颜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两
份、三份呢?教材由此进入几分之几
的教学。
2、重点突破,提高认数效率。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的分数比较多。对于这些分数如何进行教学处理,教材
作出了恰当的安排。
(1)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段里,教材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
的方法主动认识其
他的几分之一。例题从“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开始,先联系
实物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
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写作
12”,具体地描述了这个分数的意义。再告诉学生12是分数,介
绍分数线、
分子、分母,示范12的写法。“试一试”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折、涂涂,表
示出
这张纸的12。学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继续体会12的含义,另一方面
在交流中看到,虽然各人的折
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其
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样,他们对12的理
解就深入了一步。
其他的几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以对12的理解为
基础自
己学习。第1题根据图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别写出分数13、16、19和18,
学生结合
具体情境体会了这些分数的意义。第2题通过选择可以用14表示的
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在
图形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
一份。第3、4题能让学生看到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表示其中一份的分
数不同。这些习题紧扣住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有层次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在
活动中主动地认识新知识。
(2)在认识几分之几这段里,例题中只教学“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
的4
份,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34”,24留给学生自己学。“试一试”让学生看着
图形自己理
解23、35和59的意义,“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涂颜色逐步形
成对56、68、25和47的理解
。
3、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99页和第102页例题分别比较
两个几分之一和两个同分母的几分之几的
大小。这两道例题都有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继续认识分数,二
是比较分数的大
小。例题以认识分数为重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直观地体会并比较两个
分数的大小。
第99页例题要求学生在同样大的圆纸片上分别表示出它的12、14和18,
其中12是已经认识的一个分数,14和18是新学习的分数。例题让学生在折
纸活动中体会这两个分数
的意义,感受这些分数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写“>”
或“<”表示两个分数间的大小关系。
第102页例题在比较35和25的大小前,先要求学生用两张同样大小的
纸,分别表
示这两个分数,也是通过折纸及表示分数的活动,先进行分数意义的
教学。
在理解了分数意义
的基础上,学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会有困难。本单元
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只要求
学生借助图形的直观进行比较。
“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让学生在图形上表
示出有
关的分数,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两点意图:一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是基础;
二是在
本册教材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不离开图形直观。
4、在操作中体会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第
104页例题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分母不超过10)。例题让学生
把一个长方形的38涂上红色
,28涂上绿色。在涂颜色的活动中,从两次一共
涂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从涂的
红色比涂的绿色多8份中的
1份,理解38-28=18。本单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
法则,
要求学生以对分数的理解支持计算。
第十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
在
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里,最后一个单元都是“期末复习”,从三年级(上
册)起,最后一个单元是“整
理与复习”。从期末复习到整理与复习不只是名称
上的变化,而且是教与学方法的变化。
整理是一种复习方法。中年级每一册教材里的内容多了,各个领域之间的知
识技能、数学活动
的联系更密切了,需要通过整理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整理知识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作用是组
织学生整理,帮助他们组建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先回忆全学期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复习重点。
第107页通过大卡通和学生
的讲话以及一幅插图,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学习
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包括先后学习了哪几个单元的
知识?各单元主要学习
些什么?重要的知识都理解吗?有没有忘记?重要的方法都掌握了吗?曾经发生过
的错误都改正了吗?……通过回顾,使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学得比较好、哪些
内容还存在问题
,从而明确自己的复习重点。在学生回顾全学期的学习时,可以
翻翻教材,逐个单元想一想,然后把回顾
的主要情况在第107页的表格里填一
填,或按表格的栏目说一说。让学生结合回顾学习情况,对老师提
出一些建议,
表达他们对教学的需要,有利于教师改进复习课的教学方法,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提高复习的效率。为了保证这一段学习活动的落实,教材在复习的第一课时安排
的知识内容不多,只要完
成第1~3题。
2.以一些容量大的、综合性强的题目带动对知识的整理。
教材中的第2题
、第4题、第14题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希望通过这
些题的解答和计算带动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体
会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整理的目
的。如第2题,在填表格时先读读表格里的两个数,再填入电视机和电
冰箱的价
钱,就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然后把四种电器的价格从高到低有顺序地
排一排,复习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最后进行估计。这些问题把认识万以内数
这个单元里的主
要知识都提取出来了,学生在完成这些问题时,能体会到理解数
的意义是关键。无论是读数、写数还是比
较数的大小和估计,都离不开数的意义
这个基础知识。又如第14题,先在图中涂颜色分别表示做裤子和
做上衣用的布,
然后让学生提出用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把认识分数这个单元里的主要内容都
带出来了。学生在涂颜色时回忆分数的意义,还会结合分数的意义直观地比较分
数的大小,在进行加、减
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也会联系分数意义思考,从而体会
到分数的意义是这个单元里最基础的知识。
3.复习方法灵活多样,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
本单元的复习题里设计了许多学习活动,
各种学习活动一方面能促进学生回
忆整理,提高复习效率,另一方面还起着提高学生数学活动能力,指导
复习方法
的作用。如第4题是本册教学的乘法与除法的复习,教材把比较作为复习方法。
在除法
的四道题里,有些可以口算,有些需要笔算。在这些题里,有商末位是0
和末位不是0的除法,有余数的
和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刚好能被
除数整除和不能被除数整除的除法等各种情况。教材通过
“算一算、比一比”让
学生明白哪些题应该口算,哪些题需要笔算;除法笔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特别<
br>要注意些什么……
4.注重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里的
重要内容,应该重视这些能力的培养。
第5题用2、4、5、6四个数字和“+”“-”两个运算符号先
摆算式再计算,寓
计算练习于游戏活动之中,把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学生能摆出许多算
式,两位
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练习也充分了。第6、7、8题都是解决“数与代数”领域
里的实
际问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计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
步整理解决问题时的思路。第1
2题利用长方形及其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是一道变式和开放的题,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周长的理解,
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灵
活性。第13题里三种月饼都吃到,合起来刚好吃了一个月饼,拿的方案很多,<
br>能让学生体会答案的开放性。教材还十分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第11题安排了
选择不同的操作求
图形周长的问题,第15题里有小制作和活动操作的内容。用
好这些题不但整理复习了数学知识,还锻炼
了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