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萌到你眼炸
770次浏览
2020年09月25日 15: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去新加坡留学费用-优秀班组申报材料

2020年9月25日发(作者:郑锡坤)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 情况分析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
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
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整体而言,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分析能力不强。对于学困生要帮 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
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 过程,并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必用于生活,
让他们感到学到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目标要求



1、掌握好本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各种数学基本能力; 3、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严谨治学,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



5、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鼓励学生把它们用于生活,使
学生了解数学的价 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
点是 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章 代数式 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关键
是要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它的< br>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
知量 ,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











的相等关系。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本章主要学习几何图形、线段、射线、直
线、角,重在培养学生图形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
述, 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
观形式。



课本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
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
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
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
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具体措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教学中尽量采取从生活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到数学
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



的兴趣。



2、 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
动性,从而培养与发展他们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提高他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数学的交流能力。 5、
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信息技术。



6、 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五、进度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课时



1.2 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3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1 用字母表示数 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3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课时 4课时 4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 有理数的乘方
2课时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单元自我检测 第二章 代数式
.2 列代数式 2.3 代数式的值 2.4 整
2.5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 单元自我检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方程的解法 3

































3.2 等式的性质 3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小结与复习
单元自我检测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3课时 2课时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2课时 4课时 4课时
.3 一元一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课时



3课时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4.1 几何图形







2课时



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角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it教室 用几何画板画出中点和角平分线 小结与复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单元自我检测
3课时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5.2 统计图 小结与复


















2课时 期末模拟检测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单元自我检测
2013-9-1
课程表
课 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讲 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章 有理数



一、全章概况:



本章主要分两部分:有理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 二、本章教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分类。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会求有
理数的 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有理数运算 的意义和有理数运算律,经历探索有理数运
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 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
主),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4)能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
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培
养学生 热爱数学并自学地学习数学的习惯。



(2)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 乘、除、乘方的学习,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认真作业的态度,提高运算能力,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有理数有关概念的理解,使学生了解正与负、加与减、
乘与除的辩证关系,初步感受数学的 分类思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通过师生互动,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归
纳的数学思想品质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章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运算。











2、难点: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混合运算中符号的确
定)。 四、本章教学要求



认识有理数,首先是引入负数,必须从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资源,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然后才引出用正负数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 ,在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时,注意运算数轴这个直观模型。



无论是有理 数的认识,还是有理数运算的教学,都应设法让学生参
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 用”等数学活动中来,并适时搭建“合作交流”
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 ,力求让学生自己建立个性化的认识
结构。



在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并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提倡算法多样化,反对做繁难 的笔算,遇到较为复杂的计算应指导使
用计算器。



注意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促进师生共
同改进。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1.1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的引入,认识到负数的产生是来源 于生产和生活,会用正、
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按要求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



1、重点:正数、负数有意义,有理数的意义,能正确对有理数进
行分类。 2、难点:对负数的理解以及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
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
(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 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
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
小数表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 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
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
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
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 义是相反的。
“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
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 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
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 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
比如,△5℃表示零上5℃,35℃表示零下5℃??.其实 ,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
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 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
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 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
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 )。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
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
-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
实际存 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
前面,这种符 号叫做性质符号。



2、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
引进 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
整数(自然数) 、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3、给出有理数概念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有理数的分类











为了便于研究某些问题,常常需要将有理数进行分类,需要不同,
分类的方法也常常不同根据有 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成两类:整数和分数。有理数还有没有
其他的分类方法?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小结:按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 和零。
在有理数范围内,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向学生强调:分类可以根据不同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必须对讨论对象不重不漏地分类。



?



1、2、3......?正整数如:?



?整数?零



?? ?负整数如:-1、-2、-3......???



有理数?



?12??正分数:如:,5.2,...... ?23?分数?,??



?1,-3.5,-3, ......??57??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



?负有理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 下列 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整数?
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8.4,22,+



317



,0.33,0,-,-9



56



课堂练习:课本p5练习 四、总结反思



引导学 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
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
负数。 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如0℃。



五、课后作业:课本p5习题1.1a第1、2、4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1) 第2课时



教学内容:§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1) 教学目标: 1、知
识与技能



(1)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
根据数 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2)理解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唯一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3)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



通 过游戏,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感受把实际问题抽
象成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数轴的概念及其画法。



2、难点:数轴的画法以及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
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
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数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 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
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 不同位置就
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











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
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 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 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
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 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 指的方向),那么从原
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
一个长 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
表示为-1,- 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 轴上的
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位长度,缺一不可。



在哪里?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组织学生讨论下列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错
o
图b
-3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归纳:图a所画的数轴缺少单位长度,图b所画的数轴缺少 正方
向,图d所画的数轴单位长度不一致。



学生讨论:数轴上的点是不是都表示有理数?



















教师指出: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一个点来表 示,但
数轴上的点不一定都表示有理数。 2、p9第1、2题:



例1、 指出数轴上的点m、p、q分别表示哪个有理数?







例2、画一条数轴,把有理3,1.5,-1.5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来。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任请一位同学说出例1的答案并进行全班交流,然后
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演示例2的解答。师 生共同订正,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3、课堂练习:课本p9第1、2、3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负有理
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总结反思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数轴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工具,它使数和
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 了新的方
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数轴的三要素,正确 地画出数轴,在此还
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数轴 上的点并
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数轴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课后作业



课本p13习题1.2a组第1、2题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2) 第3课时



教学内容:§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2) 教学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
的相反数。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等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
想。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
出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相反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难点:
对相反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请两位同学背靠 背,一个向左走5步,另一个向右
走5步,如果向右走为正,向左、向右分别记作什么?(生答:+5、 -5),+5与-5这
样成对出现的数就是为们今天要学习的相反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黑板)







- 2.6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6



教师提出问题:上图中数轴上的点b和点d表示的数各是什么?
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与同伴交流。



教师活动:请几位同学说出他 们讨论的结果,指出点b表示+2.6,
点d表示-2.6,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到原点的距离都是2. 6。



2、(板书):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将其中一个 数
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3、学生活动: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有什么关系?


< br>学生代表回答后,小结: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
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 离相等。



4、练习(小黑板)填空:











3的相反数是 ; -6的相反数是 ;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相反数是;-(-3)= 3



1



-(-0.8)= ;-(?)=



3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解答,并与同伴交流,师生共同订正。



归纳:化简多重符号时,一个正数前不管有多少个“+”号,都可全部省去不写;一个数前有偶数个“-”号,也可以把“-”号一起去掉;一个正数前面有奇数
个“ -”号,则化简后只保留一个“-”号。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课本p10第1、2、3题 2、填空:



①?2的相反数是; ②的相反数是③若-x=10,则x的相反数在原
点的 侧。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相反数的意义,并认识了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数
a的相反数是-a ,0的相反数是0,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
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 离相等。



五、课后作业



课本p13习题1.2a组第3、4、5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3) 第4课时



教学内容:§1.2数轴、相反数与绝对值(3) 教学目标: 1、知
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131



; 19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例及绝对值的几何意 义,探索一个的绝对值与这个数之
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描述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
数的绝对值。:



2、难点:正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练习)



1、下列各数中:



+7,-2,121,-8.3,0,+0.01,-,1,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
数?哪些是非负数? 352



3,2 22、什么叫做数轴?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3,4,0,3,-1.5,-4,



3、问题2中有哪些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一
对有理数有什么特点?



4、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两辆汽车,第一辆沿公路向东 行驶了5千米,第二辆向西行驶
了4千米,为了表示行驶的方向(规定向东为正)和所在位置,分别记作 +5千米和-4千米。
这样,利用有理数就可以明确表示每辆汽车在公路上的位置了。



我们知道,出租汽车是计程收费的,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汽车行驶
的距离 ,不需要考虑方向。当不考虑方向时,两辆汽车行驶的距离就可以记为5千米和4千
米(在图上标出距离 ,这里的5叫做+5的绝对值,4叫做-4的绝对值。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挂出小黑板:课本p11图)























如上图,学校位于数轴的原点处,小光、小明、小亮家分别位于点
a、b、c处,单 位长度表示1千米。



教师活动:提问,小光、小明、小亮家分别距学校多远?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每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



教师: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
值。如在数轴上,小光家所在 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与原点的距离是2,那就是说,-2的
绝对值是2,记作-2=2;小明家所在 的位置对应的数是+1,与原点的距离是1,那就是说+
1的绝对值是1,记作+1=1。



提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口答,师生共同订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探索绝对值的性质



例1、试一试,填空:



= ; 1= ; = ; 5



1= ; 70= -7.5= ; = ;教师提出问题:
你能从上面的解答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提出:所得的结果与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有什么关系?鼓励学生观察
例1,并根据绝对 值的概念得出结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得的结论。



3、教师活动:肯定学生的做法,最后归纳结论。 正数的绝对值
是它本身,如:=12



0的绝对值是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如:-7.5=7.5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例2,绝对值等于8.7的有理数有哪些?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解答,同伴交换见解,教师巡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对值相等。















相反数。























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指出并板书:互为相 反数的两个数的绝
2、练习:课本p12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请部分同学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结:
1、绝对值的概念。 2、绝对值的性质: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五、作业
课本p13习题1.2a组第6、7、8题。
§1.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5课时
教学内容:§1.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知识与技能



会比较两个(或几个)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较两个 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利用数轴,会
比较几个有理数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难点: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数轴包括哪几个要素?怎么画?



2、大于0的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哪一侧?小于0的数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问:如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



(1)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的示意图,问:哪个地方高?



(2)温度计示意图:-3℃与5℃哪个温度高?



上述两个 问题,实际是比较8844.43与-155的大小,以及5与
-3的大小,像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 两个有理数在大小(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两个不同温度的温度计挂图)在温度计上显示的两个温度,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温度高,例如,5℃在-2℃上边, 5℃高于-2℃;-1℃在-4℃上边,-
1℃高于-4℃。



下面的结论引导学生把温度计与数轴类比,自己归纳出来: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例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4.5,6,-3,0,-2.5,-4



通过此例引导学生 总结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
于一切负数”的规律.要提醒学生,用“<”连接两个以 上数时,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不能出
现5>0<4这样的式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利用数轴我们已经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由上面数轴, 我们可以知道-4<-3<0.4<3,其中-4,-3都是
负数,它们的绝对值哪个大?显然?4>|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这样以后在比较负数大小时就不必每次再画数轴了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2(p16例)、比较下列每一结数的大小



1、-100与0.01; 2、-100与-3; 3、?312与?;4、-
(-)与-?4。 523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解答。



教师活动:让学生各自独立思 考,然后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解
答,待学生解答完后,再请全班学生交流讨论其正确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解:1、-100<0.01;



2、因为?100=100,?3=3,而100>3,所以 -100<-3;



233223=≈0.667,?==0.6,而0.667>0.6,所以?<?。
3553351114、-(-)= ,-?4=-4 所以-(-)>-?4 2223、?练习:课本p17练习第1、
2。



四、总结反思



先由学生叙述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 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
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学习了绝对 值以后,
就可以不必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了: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 br>反而小。



五、作业



课本p17习题1.3a第2、3题。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1) 第6课时



教学内容:§1.4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
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和的符号的确定。



2、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中国国家足球队在两场 友谊比赛中,第一场净胜2球,第二场净
负1球,请问两场比赛后,中国国家足球队合计胜几球?



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表示最终结果?如何表示?这个算式与小学时学过的加法有何不同?由此引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出示课本p19中的引例,请同学们阅读、讨论问题(1),用
自己的语言叙述同号两数相加的方法 ,教师归纳法则。











2、继续考虑引例中(2)、(











3)怎么用算式表示?



类比于同号两数相加法则,由学生讨论、归纳异号两数相加法则,











教师可对确定 符号和确定绝对值的值两部分作适当的提示,启发学
生观察和的符号,绝对值和两个加数的符号与绝对值 的关系。教师归纳法则,并进一步提出问
题:两个有理数相加,除了同号、异号两种情况外,还有什么情 形?引导学生从数的正、零、
负三类情形进行讨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完整地板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指出建立有理数加法的必要
性和法则的合理性。



然后让学生朗读法则。



3、用引例的数据讲述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更直观地反映有理
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 (一8)+(一12); (2) (一3.75)+(-0.25);



(3)(一5)+9; (4)(-10)+7



教师注意解答过程的示范,然后完成课本的p 21“练习”,分别请
三位同学上台板演,每人两小题。 例(补充) 小慧原来在银行存有零用钱3 50元,上个
月取出了120元,这个月计划再存人50元,请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



(1)到上月底小慧在银行还有多少存款?



(2)到这个月底小慧将有多少存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总结反思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



3.有理数相加,先确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4.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不一定大于加数。



五、课后作业



课本p27习题1.4a组第1题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2) 第7课时



教学内容:§1.4 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 数加法的运算律,能熟练地运用运
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能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探索过程,了解加
法的运算律,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重点、难点: 1、重点:运算律的理解及合理、灵活的运用。



2、难点:合理运用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br>答: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
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 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学
过的加法或减法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



(1) (-9.18)+6.18; (2) 6.18+(-9.18); (3) (-
2.37)+(-4.6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计算下列各题:



(1) [8+(-5)]+(-4); (2) 8+[(-5)+(-4)];



(3) [(-7)+(-10)]+(-11); (4) (-7)+[(-10)+(-
11)];



(5) [(-22)+(-27)]+(+27); (6) (-22)+[(-
27)+(+27)].



通过上面练习,引导学生得出:



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b+a



运算律式子 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可以是正数,
也可以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 母表示同一个数。



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和不变.



用代数式表示上面一段话: (a+b)+c=a+(b+c)



这里a,b,c表示任意三个有理数。



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以
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p22例3) 计算:



(1)(-32)+7+(-8) (2) 4.37+(-8)+( -4.37)







引导学生发现,在本例中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再相加,
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有分母相同的, 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计算就比
较简便。



本例先由学生在笔 记本上解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指定几
名学生板演,并引导学生发现,简化加法运算一般是三种 方法:首先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数
(其和为0),同号结合或凑整数。



例2(p23例4)



教师通过启发,由学生列出算式,再让 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运算律,
使计算简便。第一问可以让学生自已作行程示意图帮助理解,注意第一问和 第二问的区别。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练习 课本p.24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课本p27习题1.4a组第2、3题



















§1.4 有理数的减法和加法(3) 第8课时



教学内容:§1.4 有理数的减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情景,以过探索有理
数减法法则得出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合理性。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人归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符号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有理数加法运算是怎样做的?



2、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



导语:可见,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很广泛的应用。
(出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独立看书,自学课本p.25~p.26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交流:(1)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米?题怎样列式?



8844.43-(-155)=8844.43+155



(2)潜水员甲比潜水员乙高多少米?又怎样列式?



-10-(-20)=-10+20












由以上式子可知,减去-155等于加155;减去-20等于加20;
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学生相互讨论,指定代表发言。



得出结论: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提问、启发:(1)法则中 的“减去一个数”,这个数指的是哪
个数?“减去”两字怎样理解?(2)法则中的“加上这个数的相反 数”“加上”两字怎样理解?
“这个数的相反数”又怎样理解?(3)你能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p.24例5 计算:



(1) 0-(-3.18) (2)(-10)-(-6) (3)



2?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5?5?
解:(1)0
=3.18
(2)(-10 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3?23



-???=+=1 5?5?55



2、p.26例2 某市元月中旬的平均气温是5℃,元月下旬因有寒
流 ,预计气温将下降6~9℃,预计元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在什么范围内?



(理解、列式、计算)



解: 5-6=5+(-6)=-1



5-9=5+(-9)=-4



答:该市元月下旬的平均气温在零下4℃到零下1℃之间。



3、课内练习:p.24 练习1-2、3


< br>4、游戏:两人一组,用扑克牌做有理数减法运算游戏(每人27
张牌,黑牌点数为正数,红牌点 数为负数,王牌点数为0。每人每次出一张牌,两人轮流先出
(先出者为被减数),先求出这两张牌点数











之差者获胜,直至其中一人手中无牌为止)。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总结反思



(1)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有理数减法的步骤:先变为加法,再改变减数的符号,最
后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作业



p27习题1.4a组5、6、7







§1.4 有理数的减法和加法(4)第9课时



教学内容:§1.4 有理数的减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
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弄清加法和 减法的运算可
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括号前的“+”号。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难点: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黑板)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千米?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个总量,学生根据表中右表赢余的有理数相
加求和,易得此时 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为:



(+4.5)+(-3.2)+1.1+(-1.4)=1(千米)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高度变化情况,起点定为0,上升用加法运
算,下降用减法运算,也可求 出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的高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0+4.5-3.2+1.1-1.4 =1.3+1.1-1.4 =2.4-1.4 =
1(千米)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师生
共同分析:我们发现:



4.5-3.2+1.1-1.4 =(+4.5)+(-3.2)+1.1+(-
1.4)



这个等式左边是加减混合运算,等式右边只有加法运算,也就是说,< br>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了加法运算,反过来,等式



(+4.5)+(-3.2)+1.1+(-1.4)=4.5-3.2+1.1-
1.4 也成立,这就是说,如果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加号可以省略,这个数的
括号也可以省略。



但要注意在4.5-3.2+1.1-1.4式子中的“+”“-”应 看作性
质符号,即把式子看作+4.5,-3.2,+1.1,-1.4的和,称为代数和,读作“正4 .5,
负3.2,正1.1,负1.4”或者读作“正4.5减3.2加1.1减1.4”。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1)(-8)-(-3)+7-2 (2)3.12-3.08
-(-4.88) 学生先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不同的解法并进行比较 2、计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113



--(-)+(-)



3838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



2113



+(-)++(-)



8383



2113



=(+)+[(-)+(-)]



8833



1



=1-



2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11



教师指出:此题交换-和的位置,目的是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简
化运算。但要注意在交换



83



解:原式=



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它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练习:课本p.26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是在学习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将有
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以及把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注意在有理数加
减混合运算时,一般先应转换为加法运算,然 后省略括号,再计算。



五、作业:p.28习题1.5a组经9、10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1)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1.5 有理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 则,发展观察、
探究、合情推理等能力,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
减法,那么乘法是 可也可以扩充呢?



乘法是加法的特殊运算,例如5+5+5=533,那么请思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5)+(-5)与 (-5)3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马路 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
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如果小玫从点o出发,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 么经过3小时,
她走了多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小学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乘法的分配律:a3(b+
c)=a3b+a3c



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 互为相反数 。



2、由前面的问题3,根据小学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
了 (533)千米,即(-5)3












3=-(533)



3、学生活动:计算33(-5)+335,注意运用简便运算 通过计
算表明33(-5)与3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3(-5)=-(335),由此看出,33(-5)得负数,并且把
绝对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3)+(-5)33=(-5)3[(-3)+3]=
0 由此看出(-5)3(-3)得正数,并且把绝对值5与3相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
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文舞衫歌扇,并与同伴交流。 在学生猜测、归纳、交流的
过程中及时引



导、肯定



(板书)有理数乘法法则: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计算



(-5)3(-4) 23(-3.5) ?



32



3 (-0.75)30 83



(1)学生根据乘法法则,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定四位同学到黑板
演习。 (2)教师:要求学生明确算理,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引导。 2、计算下
列各题



① (-4)353(-0.25) ② ?③ ?



241643(?)303() 1373



35



3(?)3(-2) 56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指定三名同学在黑板上做,使学生 明确,做有理数的乘法时,要先
确定积的符号,再求出积的绝对值。



教师提出问题:几个有理数相乘时,因数都不为0时,积是多少?
学生小结后,教师归纳:























练习:课本p31练习1、2



四、总结反思(学生先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 2、有理数乘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积的符号; (2)把绝对值相乘。



五、作业:p39习题1.5 a组 1、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2)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1.5 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乘法运算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观察、
验证、猜想、归纳的能 力,促使学生学好乘法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的确定。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 重点、难
点: 1、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乘法运算律的灵活运用及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互为倒数的定义,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
符号的确定。 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做一做:p31“做一做”填空,并比较她们的结果。



<1> (-2) 34= , 43(-2)=
(-3)3(-4)= ,(-4)3(-3)=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
了什么规律? 生:乘法满足交换律。



<2> [(-2)3(-3)]3(-4)= 3(-4)
= (-2)3[(-3)3(-4)]=(-2)3 = 师:由上面的两组式子,
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乘法满足结合律。



<3>(-6)3[4+(-9)]=(-6)3 =



(-6)34+(-6)3(-9)= + = 师:由上
面的两组式子,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乘法满 足分配律2、想一想:<1>由上面的几道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的交 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均成立。那么同学们现在
再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你们分别写出满足乘法的交换 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的式子。



2、刚才我们都是通过具体的数来表 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
配律的,现在请你们用字母表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



乘法的交换律:a3b=b3a



乘法的结合律:(a3b)3c=a3(b3c) 乘法的分配律:
a3(b+c)=a3b+a3c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例2计算:



51



(2) 63(-10)30.13 6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24



(3)-303(-+) (4) 4.993(-12)



235



(1) (-12)3(-37)3











(1)、(2)两题的解题过程引导学先处理符号,再运用交换律与结
算. (3)师:这道题如何计算能相对简便一些,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 4)师:这道题如何计算能相对简便一些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
式中的数字特征,如4.99与5很接 近,如果把4.99写成(5-0.01),就可以利用分配律进行
简便计算.



师:由这四道计算题,同学们能否总结出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结
合律、分配律进行 简便运算的原则?



学:能约分的、凑整的、互为倒数的数要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



2、例3:某校体育器材室共有60个篮球。一天课外活动,有3
个级分别计划借篮球总数的和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请你算一算,这60个篮球够借吗?如果够了,还多几个篮球?
如果不够,还缺几个? 4



111



分析:篮球总数的,和的含义是什么?在这种背下,体育器材室的
篮球总数可以看做什么



234



111



数?三个班级若按计划借走篮球总数的,和后,剩下的篮球占篮球
总数的几分之几?应怎样列



234



式?



3、练习 p34练习1、2 四、总结反思



在有理数运算中乘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使用它们的
原则是能约分的、 凑整的、互为倒数的数要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



五、作业



p39习题1.5a组4、5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23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3)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1.5 有理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
除法运 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探究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会把有理数除法转化为有理数
乘法,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及倒数的概念



2、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0不能作
除数以及0没有倒数的



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小学里学过有关倒数的概念是什么?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
(用1除以这个数) 4和+23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没有?



2、小学里学 过的除法与乘法有何关系?例如10÷0.5=1032;
0÷5=03(15),你能总结总结出一句 话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5÷0=?,0÷0=?呢?(这些式子无意义)也就是说0是没有
倒数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1)6个同样大小的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孩,每个小孩分到
几个苹果? (2)怎样计算下列各式?



(-6)÷3 6÷(-3) (-6)÷(-3) 学生:独立思考
后,再将结果与同桌交流。


< br>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知识,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完成上例,
要求6÷3即要求33?=6 ,由332=6可知6÷3=2。同理(-6)÷3=-2,6÷(-3)=
-2,(-6)÷(-3) =2。












根据以上运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对于两个有理数a,b,其中b≠0,如果有一个有理数c使得c3b=a,那么我们规定a÷b=c,称c叫做a除以b的商。



2、从有理数的除法是通过乘法来规定,引导学生对比乘法法则,自己总结有理数除法法则,经讨论后,板书有理数除法法则。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师指出:为了使商存在且唯一,要求除数不等于0,即0不能作
除数。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例1 计算



(1) (-24)÷4 (2) (-18)÷(-9) (3)
50÷(-5) (4) 0÷(-8.8)



引导学生按照有理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既先确定商的符号,再计
算绝对值。请四位同学到黑板做,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



2(学生练习)比较下列各组数的计算结果



125



(2)2÷(?) 与 23? 552



125



提问:(1)以上两组数的计算结果怎样?(2)5与,?与?是一
对什么数?引入倒数的概



55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1÷5 与13念。











由上面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上述结论称之为有理数除法的第二个法则。 3、课堂练习:p36
练习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如何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五、作业:p41
习题1.5a组第6、7、8题







§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4) 第13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内容:§1.5 有理数的除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能熟练
地进行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 会进行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重点、
难点: 1、重点: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2、难点:运用运算律熟练地运算以及确定运算中的符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1) (-56)÷(-2)÷(-8) (2) (-3.2)÷0.8÷
(-2)



指定两名学生上台做,使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注意
每一步中的符号。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入:如何计算 8÷433



学生回答(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2、教师肯定学生的 回答并指出,在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
没有括号,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序计算。



3、做一做:计算



(1) (-10)÷(-5)3(-2) (2) (?



812)3(?)÷(?) 543



引导学生按照有理数乘 除混合运算顺序完成上述运算,再思考上述
两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导:有理数 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
然后再求几个因式的积。计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几个因式的绝对值 相乘。如



(-10)÷(-5)3(-2) =(-10)3(?=-(103=-4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练习 p38第1、2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乘 除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时,按照从左
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求 几个因式的积。



五、作业、



p40习题1.5a组第9题







1



32) (负因数有奇数个,积为负,再把绝对值相乘) 5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3(-2) (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5















§1.6 有理数的乘方(1)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1.6 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
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以及有理数乘方
的运算。



2、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以及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32323232可以简记作什么? 二、合
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在小学学过23232可以简记作23,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a
相乘,可记作a,即a3a3a3a?a?a。



这种求n个 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
幂,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a读作a的n次幂( 或a的n次方)。



2、教师提出问题:(1)23,3各表示什么意 义?(2)3(-2)
3(-2)3(-2)3(-2)可以简记作什么?a3a3a3a?a可以简写 成什么形式?(3)3的
底数、指数、幂各为多少?(4)你认为乘方与乘法一样吗?



3、学生思考以上问题,然后请个别同学回答,全班讨论其正确性。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



(1)(?3) (2)(?2) (3)0 (4)(?)



2、运行时引导活宝回顾幂的意义,注意负数的乘方要分清底数、
指数。



4



5



7



4



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n



n



n



1



2



4











3、学生活动,计算(1)102,103,104 (2)(?10)2,
(?10)3,(?10)4



4、教 师提出问题(1)观察以上计算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我地 发现规律。



5、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生归纳: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练习:p43第1、2、3题 四、总结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方运算及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幂的符号确定法则,并向学生指出,到现在为止,学过的有理数有:加、减、乘、除、乘方。



五、作业:p45习题1.6a组第1、2题







§1.6 有理数的乘方(2)第15课时



教学内容:§1.6 有理数的乘方(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
能: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比较大的数。



2、过程与方法:



在科学记数法a?10中,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原数
的整数位数减1。



重点、难点:



1、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2、难点:熟练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n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米
秒。这些数读、写都有困难 ,可把696000记作6.96310,这就是科学记数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填空 5



102= , 103= , 104=



2.83102= ,2.83103= ,2.83104=



2、学生探究:从前面的填空可知:



100=102, 1000=103, 10000=104



280=2.83102,2800=2.83103,28000=2.83104



从上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少1,一个 数可以写成一个整数位
数只有一位的数与10的n次幂相乘的形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做一做:课本p44例3



解答见教材,注意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少1



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
其中 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做一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108000;(2)-3200000



两生上台练习,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如对科学记数法a?10中a
的要求理解的错误。



做一做:课本p44例4



4、p44练习第1、2、3题



41 nn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总结反思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注意:(1)a是整数 位只有一位的数,(2)
10的指数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运算。






算律简化运算的经验。





五、作业:p45习题1.6a组第3、4、5题
§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16课时
教学内容:§1.7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运算过程中能合理使用运算律简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适量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获得运用运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难点: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符号确定以及运算中的顺序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已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有哪些?你能分别说出有理数的加、减、乘、
除、乘方的运算法则吗? 观察: (1)17?2?(?2)?3 (2)-3-[-5+(1-0.6)]



你能说出这个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上面算式中,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
我们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在小学里所学的混 合运算顺序是什么?这些运算顺
序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是否适 42 3











用?



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活动,计算下列各题:






评析,强调运算顺序。


























(1) 17?23?(?2)?3 (2) -3-[-5+(1-0.6)]
教师活动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到黑板演示,完成后,
解:(1)原式=17-8÷(-2)33 (先乘方)
=17-(-12) (再乘除)
=17+12 (后加减)
=29
(2)原式=-3-[-530.4]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2)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 ,注明运算顺序,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运算顺序。
2、学生练习并与同伴交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计算: (?3)?[?225?(?)] 39



11) (先算括号里的) 9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
流各自的计算方法,选三位学生上黑板演示,比较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原式=(?3)?(?



=9?(?211) (后算乘方) 9



2



3 =-11 (再算乘除)
(?3)?(?)?(?3)?(?2211) (运用分配律)











9



43











=9?(?)?9?(?2



311) (先算乘方) 9

解法二:原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5) (后算乘除)



=-11 (最后算加减)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体会运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



3、练习:p47练习第1、2题



4、常用计算器键盘的介绍



①、科学计算器的常用键盘介绍



(1)运算键:“+”、“-”、“3”、“÷”、“xy”分别进行 加、减、
乘、除、乘方运算。



(2)功能键:“acon” 是开启计算器键,“del”是清除键,“=”
的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off”是关闭计算器 键。



②、科学计算器的简单使用介绍



(1)乘幂运算的输入方法,如计算28,按键“2” “” “ 。



(2)分数的输入,如3,按键“3” ablc” “3”“ablc”“4”。



(3)科学计算器能够先乘方、再乘除 、最后加减,所以作混合运
算时,按键顺序与书写顺序完全一样。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输入错误时的改 正:用左右方向键将光标移到你要改正的位
置,按“del”键消除目前光标键在位置的数字,修改后, 再按光标键返回原来的位置。









进行计算。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在同级运算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
2、要正确使用符号法则,确定各步运算结果的符号。
3、在运算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运算律。
五、作业:p48习题1.7a组第1、2题
44 34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本章回顾与思考(1)第17课时



教学内容:本章回顾与思考(1)



教学目标:



回顾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



掌握有理数有关概念,熟练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及混合运算,并会 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重点、难点: 1、重点:梳理本章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2、难点:将新旧知识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思考



1、学生活动:回顾本章内容,思考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样的数叫正数、负数?0呢?



(2)什么叫做有理数?有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



(3)什么样的直线叫做数轴?什么是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如何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律?






流,梳理本章内容。































( 5)有理数的运算有哪几种?运算的法则各是什么?有哪些运算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2、教师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以上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
二、例题
先组织学生独立尝试,再现生共同解答。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连接:
1?3.5,-4, 243),+2.53+(-3 2
45
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




-4
1
? ?3.5?3+(-3?2??2.5?-(-3)?42
56
434
2、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23
55254424252454
解:(1)因为???,???>,所以,?<?
663
(1) -与- (2)-与-
3、计算:-(-2.28)--(-7.22)+(-)、计算: 4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引导学生把加减运算化为加法运算,并注意加法交换律的运用,经
便简化运算。 解:



5613163777??)? 48128



511



原式=+2.28-+7.22-



636511



=(--)+(2.28+7.22)



6361



=+10



31



=10



3



三、随堂练习



p50复习题一a组第1、3、5题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四、小结 ?



???师生共同建立本章知识结构表(板书)



??数轴??有关概念??相反数



??绝对值



??



?



有理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加减?



???运算法则?乘除???乘方????



?有理数的运算?



?交换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运算律?结合律?????分配律?????



46















五、作业: p51复习题一2、4、6







本章回顾与思考(2) 第18课时



教学内容:本章回顾与思考(2)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会比较
有理数的大小。



2、在具体情景中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
合运算 ,并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有理数的运算。



2、难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过程:



一、巧设游戏,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聪明吗?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2、教师活动:谁能这副扑克牌中的任意四张牌进行加、减、乘、
除、乘 方运算,使其结果为24(j、q、k分别为11、12、13)



3 、学生活动:(1)一同学上前任意抽取四张牌,(2)全班同学
根据抽取的如5、6、7、8进行计算 ,全结果为24,(3)写在黑板上。如:(5+7)3(8
-6)=24; 638÷(7-5)=24;(5+7-8)36=24;6÷(7-5)38=24。



4、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现不同的结论,(2)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积极参 与,特别是一些潜能生,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二、想一想,怎样计算简便 计算:1



312



?2?1.75?3 463



学生活动:(1)尝试用多种解法进行解答,(2)与同学交流。
教师活动:展示不同的解答方法:







47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 13 7 11 数学教案 (七年级上)



原式=???



4643 21-26-21=44



解法一:通分运算 =



12



31211 原式=( 1-1.75)-2+3=1 =1



46322



解法三:分离整数与分数,再分别相加。



3123121



原式=1+?2-?1-0.75?3+=1-2-1+3+--0.75+=1



463463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明确:有理数的运算,必须按照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地,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简捷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m+3与1-2m互为相反数,则m= 2、计算:?23?,
(?)3?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2000= 4、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



3



32561



(1)与 (2)、-和- (3)、-(-3



75672



5、复习题一a组7、8、9、10 四、小结



有理数的运算是整个初中运算的基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 五、
作业: (一)、填空题



1、已知a与b互为相反数,c与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1,
则a?b?x?cdx?2、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
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最大的负整数是 ;最小的非负整数
是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某地某日最低气温是-5℃,最高气温是9℃,这天的温差
是 。 (二)、计算 (1)、(?0.5)?3
















3?(?2)??423??



























48
2
111??42
??2.75?(?7) (2)、?1??(1?0.7)????
(3)、1.25?(?3.2)?(0.5?)?2
2
32 3
文化与数学 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第19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数学经典著作, 全书包括
246个数学问题, 按问题的特点分为九章. 其中的“方程术” 中明确引进了“负数”, 并且
明确规定了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 加法法则是: 其异名相除(减), 同名相益(加);
正无入正之, 负无入负之. 减法法则是: 同名相除,异名相益; 正无入负之, 负无入正
之. 这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是一样的. 这部著作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使用负数的国家.



公元3世纪, 我国数学家刘徽对《九章算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注
释,进一步指出, 对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用正、负数加以表示, 并在运算中用红色的
算筹(用于算数的小棒)表示正数, 用黑色的算筹表示负数;如果使用同色的算筹, 就用
正放的算筹表示正数, 在正放的算筹上斜放一根表示负数.



在国外, 最早提到负数的是生活在公元7 世纪的印度数学家,
但当时各个国家都还不承认方程有“负数” 的解. 欧洲第一部论及负数的著作是意大利数学
家卡但(jerome cardan )于公元1545 年著的《大法》, 而直到19世纪,
负数才在欧洲被普遍承认.



负数的引入使数的家族得到了扩张, 在历史上, 它对数学的发
展起了推动作用, 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刘徽陕西旬阳出土的西汉象牙算筹 宋刻《九章
算术》书影







单元测验 第20-21-22课时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9















教学内容:单元测验及答案



一、精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6分。温馨提示:只填结果,
不写过程) 1、如果某同学的量化分奖2分记+2分,则该同学扣1分应记做_______分。



2、-4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
是_________。



3、a、b、c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102米,-80米,-25米,
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 米。 4、比较大小:?



32



_______? (填“>”或“<”)。 43



5、化简:-[-(-5)]=_________。



6、(?3)2的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_,结果
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一个点沿着数轴的正方向从原点移动2个单位后,又向相反的
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此时这个点表 示的数是__________。 8、计算:-1-
2=__________。



9、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绝对值最小
的数是_______。 10、|-7|=_________。



11、太阳直径为1390000k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___m. 12、找规律填空:-1,3,-5,7,-9,11,_________,15。 二、
认真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在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14、下列各对数中的相反数是( )。



a、3与-2 b、?2与 (?2) c、?3与(?3) d、-332
与3







50



2



33322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5、以下是关于-1.5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的描述,其中正确
的是( )。



a、在+0.1的右边 b、在-2的左边 c、 在原点
64
之间 d、在-的左边 53
16、图中所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ca
b
2
d
17、|-3|的相反数是( )
a、-3 b、?
6
)。

与?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c、3 d、3或-3 7



18、20XX年9月在长沙市举行的“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中,
永州市的外贸成交额接近31300万元人民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据(单位:万元),正< br>确的是 ( )。



a、 3.13?104 b、3.13?103 c、31.3?103 d、31.3?104
19、下列四个式子错误的是 ( )。 a、?3.14??? b、3.5>-4 c、?5



15



??5 d、-0.21>-0.211 36



20、如果|a|=a,那么实数a应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三、细心算一算(每小题3分,共1 8分,温馨提示:先确定符号,
再确定数值,不写过程只能得0分)。



21.-2+(-6)+(+5) 22.-25÷(-125)35
23、 ?2?(?3) 24、 ?3???2?(?3)?



3



2



2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



25、4?(?2)?8?(?3)?9 26. (?81)?四、耐心想
一想。(本题4分)



3



49



??(?16) 94



27、已知a市今天温度为-3.8℃,b市今天温度为-2℃,c市今
天温度为3℃ (1)哪个地方温度最高?哪个地方温度最低? (2)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
温度高多少?







51















28、如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f



b







(1)写出各点表示的数:a___ __,b_______,c_______,
d______,e______; (2)用“<”将a、b、c、d、e表示的数连接起来:(本题4分)



29、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本4分) (1) ?与?


30、有10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出的千克数记作正
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 重的记录是:1.5,-0.5,2,-3,1,-2,-2,-2.5,
0,0.5。问10筐白菜的总重量是多少?(本题4分)



31、计算(本题2分):1+2+3+??+2007+(-1) +(-2) +(-
3) +??+(-2008)



32、(本题4分)出租车司机小李某天下 午的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
的人民大街上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单 位:千米)如
下:+15,-2,+5,-1,+10,-3,-2,+12,+4,-5,+6。



(1)若小李下午出发地记为0,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抵目的地小李
距出发地点有多远? (2)小李下午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2



4



33



(2)比较-(-3.1)与3.2的绝对值 2















第二章 代数式



§2.1 用字母表示数 第 23课时



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术的意义。



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 重点:体
会字母表示数和代数式表示规律的含义。 难点:探索一般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教学过
程 一、新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新的一 章——代数式。



公式和法则吗?












(3)正方形面积:a
面积=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今天我们来学习
在前面 的学习中我们也有接触代数式,你能用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3b)3c=a3(b3c) 乘法交换律a3b=b3a
乘法分配率a3(b+c)=a3b+a3c (1)三角形面积:ah
(2)长方形面积:ab 长方形周长:2(a+b)
正方形周长:4a (4)平行四边形面积:ah (5)梯形
2
12
1
(a+b)h 2
53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圆面积=πr2



同学们把书翻开看到55面,阅读”动脑筋”的第一题,完成下面这
个表。 再来看到56面的动脑筋及例题1,又要怎么做呢? 三、小结与巩固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及探索一般规律。用字母所
表示的数是某个范围内所有数的代表 ,具有普遍性,又是这个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数,具有任意
性。因此,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和数量关系 简明地表示出来



这节课我们学习来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 可以简
明地表示数学运算律 2、 可以简明地表达公式 3、 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 4、 可以表
示未知数 四 课堂练习:p57 练习



五 课堂作业:p57 习题2.1a 1、2、3



注意:



1、在含字母地式子里。字母与字母相乘时,“3”省略不写或写作
“. ”。a3b表示为ab,a.b。 2、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用“3”,也可用“.”,注意和小数点区
分开。 3、字谜与数字的乘积中,数字通常写在字母的左边,a32b=2ab


代数式就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
的一个字母或者一个数也数代数式 。



现在我们看到56页的这个图,图中两个小朋友在跑步,如果用字
母s表示跑的路程,v,t分别表示跑的速度与时间,我们可以得到怎样一个规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s=vt



这就数本章要讲的内容,我们使用字母表示数。使用字母表示数有
怎样的优越性呢?我们接着来


































维; 重点和难点




54
学习。
§2.2 列代数式(1) 第24课时
课题:代数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列出代数式;
2、了解列代数式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化,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语句,正确列出代数式






重点:把语言描述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难点:理解描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
a2b=b2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指出:(1)“3”也可以写成“2”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
乘,一般仍用“3”;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
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二、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到p61页动脑筋,思考怎么用字母来表示。 (1)
(5x+4y)元 (2)〔8+2(n-1)〕个 (3)(100-4a)平方厘米



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
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







55



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0.5>0.3


















的商;





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三、例题
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2x-1 , a=1 , π , a ,0.5 , s=πr ,
注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都是代数式
π是单独一个数字
不含“=”“>”“<”“≠”,
s=vt不是代数式,但,s,t,v都是代数式
例2 、用代数式表示:
(1)x与y的和; (2)m与n的和除以1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5)a除以2的商与b除3
的商的和



(6)m与5n的差的平方; (7)x的2倍与y的和;



(8)ν的立方与t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p60例2



四 课堂练习 p61 1



五 巩固小节



平方差 差的平方 平方和 和的平方



1、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叫代数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 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
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2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运算;②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



六 课堂作业 p62 6



教学后记



1、本课所遇的问题,多数应由学生首先口答来完成,但在“说出
代数式 的意义”这一问题上,应向学生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教师示范的要求去做,如“a-



成是“a与c的差的意义是“a减去的差”,而不能说bb



2、由于这是中学数学的第一课,故设计了一个引言,目的是对学
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 学习方法的教育在实际教学时,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
握,原则是多鼓励,严要求







§2.2 列代数式(2) 第25 课时



课题:§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进一步掌握列代数式表示语句



能正确分析次于所描述的数量关系及运算顺序

天津中考试卷-阶段性工作总结


申珉熙-文学技巧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学习经历怎么写


沈阳武警指挥学院-自我陈述


课题结题报告怎么写-高考准考证号查询


叶伟信-公务员真题


劳动节英文-部队年终总结


那天是愚人节-剑桥雅思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