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大清谷-感恩老师的手抄报
人教版高二(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六章 不等式
第一教时
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
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ⅠⅡ。
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
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
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
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
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
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
abab0
abab0
abab0
2.应用:例一
比较
(a3)(a5)
与
(a2)(a4)
的大小
解:(取差)
(a3)(a5)
(a2)(a4)
(a
2
2a15)(a
2
2a8)70
∴
(a3)(a5)
<
(a2)(a4)
例二
已知
x
0,
比较
(x
2
1)
2
与
xx1
的大小
解:(取差)
(x
2
1)
2
(x
4
x
2
1)
x2x1xx1x
242
∵
x0
∴
x0
从而
(x
2
1)
2
>
xx1
42422
42
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例三
比较大小1.
1
32
和
10
解:∵
1
32
32
∵
(32)2
(10)
2
26524250
—
1
—
∴
1
32
<
10
2.
bbm
和
(a,b,mR
)
a
am
bbm
m(ba)
∵
(a,b,mR
)
a
am
a
(am)
解:(取差)
bbmbbmbbm
>;当
ba
时
=;当
ba
时<
a
am
a
am
a
am
1t1
3.设
a0
且
a1
,
t0
比较
log
a
t
与
log
a
的大小 22
∴当
ba
时
t1
t1(t1)
2
t
解:
t0
∴
2
22
当
a1
时
1t11t1
log
a
t
≤
log
a
;当
0a1
时
log
a
t
≥
log
a
2222
四、不等式的性质
1.性质1:如果
ab
,那么
ba
;如果
ba
,那么
ab<
br>(对称性)
证:∵
ab
∴
ab0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ab)0
ba0
ba
2.性质2:如果
ab
,
bc
那么
ac
(传递性)
证:∵
ab
,
bc
∴
ab0
,
bc0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
(ab)(bc)0
ac0
∴
ac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
cb
且
b
a
那么
ca
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
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
22
补充题:1.若
2x4y1
,比较
xy
与
1
的大小
20
14y11
(5y1)
2
22
0
∴
x
2
y
2
≥解:
x
xy
=„„=
22020
5
2.比较2sin与sin2的大小(0<<2)
略解:2sinsin2=2sin(1cos)
当(0,)时2sin(1cos)≥0 2sin≥sin2
当(,2)时2sin(1cos)<0 2sin
2
—
3.设
a0
且
a1<
br>比较
log
a
(a
3
1)
与
log
a
(a
2
1)
的大小
解:
(a
3
1)(a
2
1)a
2
(a1)
32
当
0a1
时
a1a1
∴
lo
g
a
(a
3
1)
>
log
a
(a
2
1)
32
当
a1
时
a1a1
∴
log<
br>a
(a
3
1)
>
log
a
(a
2
1)
∴总有
log
a
(a
3
1)<
br>>
log
a
(a
2
1)
第二教时
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
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
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内部
是具有固有规律的。
过程:
一、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充要条件,基本性质1、2
二、1.性质3:如果
ab
,那么
acbc
(加法单调性)反之亦然
证:∵
(ac)(bc)ab0
∴
acbc
从而可得移项法则:
abcab(b)c(b)acb
推论:如果
ab
且
cd
,那么
acbd
(相加法则)
证:
abacbc
acbd
cdbcbd
推论:如果
ab
且
cd
,那么
acbd
(相减法则)
ab
证:∵
cd
∴
cd
acbd
cd
或证:
(a
c)(bd)(ab)(cd)
ab
cd
ab0
上式>0 „„„
cd0
2.性质4:如果
ab
且
c0
,
那么
acbc
;
如果
ab
且
c0
那么
acbc
(乘法单调性)
证:
acbc(ab)c
∵
ab
∴
ab0
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得:
c0
时
(ab)c0
即:
acbc
—
3
—
c0
时
(ab)c0
即:
acbc
推论1 如果
ab0
且
cd0
,那么
acb
d
(相乘法则)
证:
ab,c0acbc
acbd
cd,b0bcbd
ab
(相除法则)
cd
推论1’(补充)如果
ab0
且
0cd
,那么
11
ab
0
证:∵
dc0
∴
cd
cd
ab0
nn
推论2
如果
ab0
, 那么
ab
(nN且n1)
3.性质5:如果
ab0
,那么
n
a
n
b<
br>
(nN且n1)
证:(反证法)假设
n
a
n
b
n
则:
若
n
a
a
n
n
bab
这都与
a
b
矛盾 ∴
n
a
n
b
bab
三、小结:五个性质及其推论
口答P8 练习1、2
习题6.1 4
四、作业 P8 练习3 习题6.1 5、6
五、供选用的例题(或作业)
1.已知
ab0
,
cd0<
br>,
e0
,求证:
ee
acbd
1
1
ab0
ee
证:
acbd0
acbd
cd0
acbd
e0
2.若
a,bR
,
求不等式
ab,
11
同时成立的条件
ab
11ba
0
解:
ab
ab0
<
br>ab
abba0
3.设
a,b,cR
,
abc0,abc0
求证
111
0
abc
222
证:∵
abc0
∴
abc
2ab2ac2bc0
222
又∵
abc0
∴
abc
>0
∴
abacbc0
—
4
—
111abbcca
abc0
∴
abacbc0
abcabc
111
∴
0
abc
11
4.
ab0,|a||b|
比较与的大小
ab
11ba
解:
当
a0,b0
时∵
|a||b|
即
ab
abab
ba
0
∴
ba0
ab0
∴
ab
11
<
ab
∵
当
a0,b0
时∵
|a||b|
即<
br>ab
ba0
ab0
∴
5.若
a,b0
求证:
解:
ba11
0
∴>
abab
b
1ba
a
bba
10
∵
a0
∴
ba0
∴
ab
aa
babb
baba0
∵
a0
∴
10
∴
1
aaa
6.若
ab0,cd0
求证:
log
s
in
log
sin
acbd
证:∵
0sin
1
>1
∴
log
sin
0
又∵
ab0,cd0
∴
acbd
∴
11
∴原式成立
acbd
第三教时
教材: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平均不等式”及其推导过程。
过程:
22
一、 定理:如果
a,bR
,那么
ab
2ab
(当且仅当
ab
时取“=”)
证明:
ab2ab(ab)
222
当ab时,(ab)<
br>2
0
22
ab2ab
2
当ab时,(ab)0
1.指出定理适用范围:
a,bR
—
5
—
2.强调取“=”的条件
ab
二、定理:如果
a
,b
是正数,那么
ab
ab
(当且仅当
ab
时取“=
”)
2
证明:∵
(a)
2
(b)
2
2ab
∴
ab2ab
即:
abab
ab
当且仅当
ab
时
ab
22
注意: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
aR
2.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三、推广:
定理:如果
a,b,cR
,那么
abc3abc
(当且仅当
abc
时取“=”)
证明:∵
a
3
b
3
c
3
3abc(ab)
3
c
3
3a
2
b3ab
2
3abc
333
(abc)[(ab)
2
(ab)cc
2
]3ab(a
bc)
(abc)[a
2
2abb
2
ac
bcc
2
3ab]
(abc)(a
2
b<
br>2
c
2
abbcca)
1
(a
bc)[(ab)
2
(bc)
2
(ca)
2
]
2
333
∵
a,b,cR
∴上式≥0 从而
abc3abc
指出:这里
a,b,cR
∵
abc0
就不能保证
推论:如果
a,b,cR
,那么
abc
3
abc
3
(当且仅当
abc
时取“=”)
证明:
(
3
a)
3
(
3
b)
3
(
3
c)
3
3
3
a
3
b
3
c
abc3
3
abc
abc
3
abc
3
四、关于“平均数”的概念
1.如果
a
1
,a
2
,
,a
n
R,n1且nN
则:
a
1
a
2
a
n
叫做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
n
n
a
1
a
2
a
n
叫做这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
—
6
—
2.点题: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3.基本不等式:
a
1
a
2
a
n
n
≥
a
1
a
2
a
n
n
nN
*
,a
i
R
,1in
这个结论最终可用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证明(这里从略)
语言表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4.
ab
ab
的几何解释:
2
以
ab
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一点C,
D
过C作弦DD’AB 则
CDCACBab
A
a C b
D’
B
2
从而
CD
而半径
ab
ab
CDab
2
222
五、例一
已知
a,b,c
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
abcabbcca
证:∵
ab2ab
bc2bc
ca2ca
以上三式相加:
2(a
2
b
2
c
2
)2ab2bc2ca
∴
abcabbcca
六、小结: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
基本不等式(即平均不等式)
七、作业:P11-12 练习1、2 P12 习题5.2 1--3
补充
:1.已知
6a8,2b3
,分别求
ab,ab,
222
222222
a
的范围
b
(8,11)
(3,6) (2,4)
2.
xR
试比较
2x1
与
2xx
(作差
2x1
>
2xx<
br>)
3.求证:
a
2
b
2
b
2
c
2
c
2
a
2
证:
ab22
432432
2(abc)
222
(ab)
b
2
c
2
(bc)
c
2
a
2
(ca)
222
三式相加化简即得
第四教时
—
7
—
教材:极值定理
目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平均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而掌握极值定理,并学会初步应用。
过程:
一、复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义,平均不等式
二、 若
x,yR
,设
Q(x,y)
xy
x
2
y
2
A(x,y)
G(x,y)xy
2
2
H(x,y)
2
1
xy
求证:
Q(x,y)A(x,y)G(x,y)H(x,y)
加权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
均
xy
2
x
2
y
2
2xyx
2
y
2
x
2
y<
br>2
x
2
y
)
证:∵
(
2
442
x
2
y
2
xy
∴即:
Q(x,y)A
(x,y)
(俗称幂平均不等式)
22
由平均不等式
A(x,y)G(x,y)
H(x
,y)
2xy2xy
xyG(x,y)
即:
G(x,y)H(x,
y)
xy
2xy
综上所述:
Q(x,y)A(x,y)G(
x,y)H(x,y)
1
2
125
)(b)
2
ab2
11
(ab)
2
11
ab
证:由幂
平均不等式:
(a)
2
(b)
2
ab2
a
bab
2
ba
(1)(3)
2
(32)
2<
br>25
abab
2222
例一、若
ab1,a,bR
求证
(a
三、 极值定理
已知
x,y
都是正数,求证:
1 如果积
xy
是定值
p
,那么当
xy
时和
xy
有最小值
2p
2 如果和
xy
是定值
s
,那么当
xy
时积
xy
有最大值
证:∵
x,yR
∴
1
2
s
4
xy
xy
2
—
8
—
1当
xyp
(定值)时,
xy
2
p
∴
xy
2p
∵上式当
xy
时取“=”
∴当
xy
时有
(xy)
min
2p
2当
xys
(定值)时,
xy
s1
2
∴
xys
24
∵上式当
xy
时取“=”
∴当
xy
时有
(xy)
max
1
2
s
4
注意强调:1最值的含义(“≥”取最小值,“≤”取最大值)
2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三个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
四、 例题
1.证明下列各题:
⑴
lgxlog
x
102
(x1)
证:∵
x1
∴
lgx0
log
x
100
于是
lgxlog
x
102lgxlg
x
102
⑵若上题改成
0x1
,结果将如何?
解:∵
0x1
lgx0
log
x
100
于是
(lgx)(log
x
10)2
从而
lgxlog
x
102
⑶若
ab1
则
ab
1
4
1
4
1
4
解:若
a,bR
则显然有
0ab
若
a,b
异号或一个为0则
ab0
∴
ab
2
2.①求函数
yx(1x)的最大值
(0x1)
2
②求函数
yx(1x)
的最大值
(0x1)
解:①∵
0x1
∴
1x0
∴当
x2
1x
即
x
时
23
xx
1x
24
xx4
y4
(1x)4(
22
即
x
时
y
max
)
3
327
22327
2
②∵
0x1
∴
01x1
—
9
—
∴
yx(1x)
2222
1
2
x
2
(1x
2
)(1x
2
)
2<
br>12x
2
(1x
2
)(1x
2
)
3
4
()
2327
∴当
2x1x,
x
22
4
3
23
2
时
y
max
y
max
27
3
9
3
.若
x1
,则
x
为何值时
x
1
有最小值,最
小值为几?
x1
1
0
解:∵
x1
∴
x10
x1
∴
x
1
11
=
x112(x1)1211
x1
x1x1
当且仅当
x1
11
)
min
1
即
x0
时
(x
x1x1
五、
小结:1.四大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证明
2.极值定理及三要素
六、 作业:P12 练习3、4 习题6.2 4、5、6
补充:下列函数中
x
取何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值是多少?
1
yx(23x)
x
2
y1
4x
11
时
y
max
33
1
x1,y
min
2
54x
3
6
,y
min
16
x
x
2
第五教时
3
x0
时
y12x
教材:极值定理的应用
目的:要求学生更熟悉基本不等式和极值定理,从而更熟练地处理一些最值问题。
过程:
一、 复习:基本不等式、极值定理
二、 例题:1.求函数
y2x
2
2
3
,(x0)
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x
解一:
y2x
31112
2x
2
3
3
2x
2
3
3
4
xxxxx
∴
y
min
3
3
4
—
10
—
3
3
3
12
2
2
3
解二:
y2x22x26x
当
2x
即
x
时
x
2
xx
2
3
y
min
26
12
23
3
122
6
324
2
2
答:以上两种解法均有错误。解一错在取不到“=”
,即不存在
x
使得
2x
解二错在
26x
不是定值(常数)
2
12
;
xx
正确的解法是:
y2x
3333393
2x
2
3
3
2x
2
3
3
3
36
x2x2x2x2x22
333
6
当且仅当
2x
即
x
时
y
m
in
3
36
2x2
2
2
x
2
2x2
2.若
4x1
,求的最值
2x2
x<
br>2
2x21(x1)
2
11111
解:
[(x
1)][(x1)]
2x22x12x12(x1)
∵
4x1
∴
(x1)0
1
0
(x1)
从而
[(x1)
111
]2
[(x1)]1
(x1)2(x1)
x
2<
br>2x2
)
min
1
即
(
2x2
y
2
1
,求
x1y
2
的最大值 3.设
xR
且
x
2
2
1y
2
解:∵
x
0
∴
x1y2x()
22
22
1y2
y
2
13
2
)(x)
又
x(
22222
2
∴
x1y
2
1332
2()
224
—
11
—
即
(x1y)
max
2
32
4
4.已知
a,b,x,yR
且
ab
1<
br>,求
xy
的最小值
xy
a
x
bayxb
)ab
yxy
解:
xy
(xy)1(xy)(
ab2
ayxb
(ab)
2
xy
当
且仅当
ayxb
x
即
xy
y
a
时
(xy)
min
(ab)
2
b
三、关于应用题
1.P11例(即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略)
2.将
一块边长为
a
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
的铁盒
,要使其容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是多少?
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x
则其容积为
Vx(a2x),(0x
2
a
)
2
V
1
4x(a2x)(a2x)
4
14x(a2x)(a2x)
3
2a
3
[]
4327
当且仅当
4xa2x
即
x
a
时取“=”
6
a
2a
3
即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时,铁盒的容积为
6
27
四、 作业:P12 练习4 习题6.2 7
补充:
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
1
y2x
2
4
,(xR
)
(min=6)
x
2
a
2a
3
2
yx(a
2x),(0x)
(
max
)
2
27
2.1
x0
时求
y
669
3x
2
的最小值
,
y
2
3x
的最小值
(9,
3
4)
x2
x
—
12
—
2设
x[,
27]
,求
ylog
3
1
9
x
log
3
(3x)
的最大值(5)
27
3若
0x1
, 求
yx
4
(1x
2
)
的最大值
(
423
,x)
273
4若
x,yR
且
2xy1
,求
11
的最小值
(322)
xy
3.若
ab0
,求证:
a
1
的最小值为3 b(ab)
4.制作一个容积为
16
m
的圆柱形容器(有底
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
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
(R2m,h4m)
第六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
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
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
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
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
二、作差法:(P13—14)
1. 求证:
x
+ 3 >
3
x
证:∵(
x
+ 3) 3
x
=
x3x()()3(x)
2
2
3
2
3<
br>2
2
3
2
2
3
2
2
3
0
4
∴
x
+ 3 > 3
x
2. 已知
a
,
b
,
m
都是正数,并且
a
<
b
,求证:
2
ama
bmb
证:
amab(am)a(bm)m(ba)
bmbb
(bm)b(bm)
∵
a
,
b
,
m
都是正数,
并且
a
<
b
,∴
b
+
m
> 0 ,
b
a
> 0
∴
ama
m(ba)
0
即:
bmb
b(bm)
变式:若
a
>
b
,结果会怎样?若没有“
a
<
b
”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
3. 已知
a
,
b
都是正数,并且
a
b
,求证:
a
+
b
>
ab
+
ab
证:(
a
+
b
) (
ab
+
ab
) = (
a
ab
) +
(
b
ab
)
552332532523
552332
—
13
—
=
a
(
a
b
)
b
(
a
b
) = (
a
b
) (
a
b
)
=
(
a
+
b
)(
a
b
)(
a
+
ab
+
b
)
∵
a
,
b
都是正数,∴
a
+
b
,
a
+
ab
+
b
> 0
又∵
a
b
,∴(
a
b
) > 0 ∴(
a
+
b
)(
a
b
)(
a
+
ab
+
b
) > 0
即:
a
+
b
>
ab
+
ab
4. 甲乙两人同时同
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
m
行走,另
一半时间以速度
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
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
n
行
走,如果
m
n
,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
S
,
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
t
1
,
t
2
,
则:
552332
2222
22
222
322322223
3
t
1
t
m
1
nS,
22
2SS(m
n)
SS
,t
2
t
2
可得:
t
1
mn2mn
2m2n
2SS(m
n)S[4mn(mn)
2
]S(mn)
2
∴
t
1
t
2
mn2mn2(mn)mn2mn(mn)
∵
S
,
m
,
n
都是正数,且
m
n
,∴
t
1
t
2
< 0
即:
t
1
<
t
2
从而:甲先到到达指定地点。
变式:若
m
=
n
,结果会怎样?
三、作商法
5. 设
a
,
b
R,求证:
ab(ab)
证:作商:
+
ab
ab
2
a
b
b
a
a
a
b
b
(ab)
ab
2
a
ab
2
b
b
a
2
a
()
b
ab
2
a
当
a
=
b
时,
()
b
ab
2
1
aba
0,()
2b
ab
2
a
当
a
>
b
> 0时,
1,
b
1
ab
2
a
当
b
>
a
> 0时,
01,
b
∴
ab(ab)
ab
ab<
br>2
aba
0,()
2b
1
(其余部分布置作业)
作商法步骤与作差法同,不过最后是与1比较。
四、小结:作差、作商
五、作业: P15 练习
P18 习题6.3 1—4
—
14
—
第七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二(比较法、综合法)
目的:加强比商法的训练,以期达到熟练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比较法:
a) 复习:比较法,依据、步骤
比商法,依据、步骤、适用题型
b) 例一、证明:
y2
x
2
4x3
在
[2,)
是增函数。
x
1
2
4
x
1
3
y
1
2
x
2
2
4x<
br>2
x
1
2
4x
1
证:设2≤
x
1
<
x
2
, 则
2
22
(x2
x
1
)(x
1
x
2
4)
<
br>y
2
2
x
2
4x
2
3
∵
x
2
x
1
> 0,
x
1
+
x
2
4 > 0
∴
y
1
2
0
1
y
2
在
[2,)
是增函数 又∵
y
1
> 0, ∴
y
1
>
y
2
∴
y2
x
二、 综合法:
2
4x3
定义:利用某些
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
这个证明方法叫综合法。
i. 已知
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求证:
a
(
b
+
c
) +
b
(
c
+
a
) +
c
(
a
+
b
) > 6
abc
证:∵
b
+
c
≥ 2
bc
,
a
> 0 , ∴
a
(
b
+
c
)
≥ 2
abc
同理:
b
(
c
+
a
) ≥ 2
abc
,
c
(
a
+
b
) ≥ 2
abc
∴
a
(
b
+
c
) +
b
(
c
+
a
) +
c
(
a
+
b
) ≥ 6
abc
当且仅当
b
=
c
,
c
=
a
,
a
=
b
时取等号,而
a
,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
a
(
b
+
c
) +
b
(
c
+
a
) +
c
(
a
+
b
) > 6
abc
ii. 设
a
,
b
,
c
R
,
1求证:
ab
22
222222
22
2222
2222
2222
222222
2
(ab)
<
br>2
2求证:
a
2
b
2
b
2
c
2
c
2
a
2
3若
a
+
b
= 1, 求证:
a
2(abc)
11
b2
22
a
2
b
2
ab
2
a
2
b
2
abab
()0<
br> ∴ 证:1∵
||
22
222
—
15
—
∴
ab
22
2
(ab)
2
2
2
同理:
bc
2
2
2
(bc)
,
c
2
a
2
(ca)
2
2
三式相加:
a
2
b
2
b
2
c
2c
2
a
2
3由幂平均不等式:
2(abc)
111
(ab)
222
∴
a
iii.
11
(a)(b)
22
2
(ab1)
2
2
1
2
11
b2
22
111
)9
abc
1119
)
2
(abc)(
abbcca2
abc3
3
bccaab2
a
,
b
,
c
R
, 求证:1
(abc)(
证:1法一:
abc3
3
abc
,
法二:左边
1111
, 两式相乘即得。
3
3
abcabc
abcabcabcbacacb
3()()(
)
abcabacbc
≥ 3 + 2
+ 2 + 2 = 9
2∵
abbcca3
3
(ab)
(bc)(ca)
2222
1111
3
3
abbcca(ab)(bc)(ca)
两式相乘即得
3由上题:
(abc)(
1119
)
abbcca2
cab9
11
∴
1
abbcca2
abc3
即:
bccaab2
三、小结:综合法
四、作业: P15—16 练习
1,2
P18 习题6.3 1,2,3
—
16
—
补充:
a
2
2
b
2
2
1. 已知
a
,
b
R
且
a
b
,求证:
()()a
2
b
2
(取差)
ba
+
1111
2. 设
R
,
x
,
y
R
,求证:
x
sin
+
2
y
cos
2
xy
(取商)
ab
3
a
3
b
3
3.
已知
a
,
b
R
,求证:
(
)
22
证:∵
a
,
b
R
+
∴
(ab)
2
0
∴
aabbab
22
∴
a
3
b
3
(ab)(a
2
abb
2
)ab(ab)
∴
3(a
3
b
3
)3ab(ab)
∴
4(a
3
b
3
)a
3
3ab(ab)
b
3
(ab)
3
ab
3
a
3<
br>b
3
)
∴
(
22
4.
设
a
>0,
b
>0,且
a
+
b
=
1,求证:
(a
1
2
125
)(b)
2
<
br>
ab2
ab111
∴
ab
∴
4
证:∵
ab
224ab
11
11
ab
1
1
2
12
ab
2
ab
∴
(a)(b)2
ab22
ab
1
2
11
14
25
ab
2
ab
22<
br>
222
2
第八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三(分析法)
目的:要求学生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介绍“分析法”:从求证
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
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充分条件是否具备的问
题。
二、 例一、求证:
3725
22
22
—
17
—
证:
∵
370,250
综合法:
只需证明:
(37)
2
(25)
2
∵21 <
25
展开得:
1022120
∴
215
即:
22110
∴
22110
∴
215
∴
1022120
即: 21 < 25(显然成立)
∴
(37)
2
(25)
2
∴
3725
∴
3725
例二、设
x
> 0,
y
>
0,证明不等式:
(xy)(xy)
证一:(分析法)所证不等式即:
(x
2
y
2
)
3
(x
3
y
3
)
2
即:
x
6
y
6
3x
2
y
2
(x
2
y
2
)x
6
y
6
2x
3
y
3
即:
3x
2
y
2
(x
2
y
2
)
2x
3
y
3
22
1
2
3
1<
br>3
3
2
xy
3
2
22
∵
xy2xyxy
成立
3
只需证:
xy
22
∴
(x
2
y)(x
3
y)
证二:(综合法)∵
(xy)xy3xy(xy)xy6xy
xy2xy(xy)
∵
x
>
0,
y
> 0, ∴
(xy)(xy)
例三、已知:
a
+
b
+
c
=
0,求证:
ab
+
bc
+
ca
≤ 0
2
证一:(综合法)∵
a
+
b
+
c
= 0 ∴(
a
+
b
+
c
) = 0
22
1
2
3
1
3
3
6633332
2236622226633
1
2
2
1
3
3
a
2
b
2
c
2
展开得:
abbcca
2
∴
ab
+
bc
+
ca
≤ 0
证二:(分析法)要证
ab
+
bc
+
ca
≤ 0 ∵
a
+
b
+
c
= 0
2
故只需证
ab
+
bc
+
ca
≤ (
a
+
b
+
c
)
即证:
abcabbcca0
222
—
18
—
即:
[(ab)(bc)(ca)]0
(显然)
∴原式成立
证三:∵
a
+
b
+
c
=
0 ∴
c
=
a
+
b
222
∴
ab
+
bc
+
ca
=
ab
+ (
a
+
b
)
c
=
ab
(
a
+
b
) =
a
b
ab
1
2
222
b
2
3b
2
]0
=
[(a)
24
例四、(课本例)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等时,如果
水管截面(指横截面)
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的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l
l
证:设截面周长为
l
,则周长为l
的圆的半径为,截面积为
,
2
2
l
l
周长为
l
的正方形边长为
,截面积为
4
4
2
2
l
l
问题只需证:
>
2
4
l
2
l
2
即证:>
2
16
4
两边同乘
22
411
,得:
2
4
l
22
因此只需证:4 > (显然成立)
l
l
∴
>
也可用比较法(取商)证,也不困难。
2
4
三、 作业: P18 练习 1—3
及 习题6.3 余下部分
补充作业:
1. 已知0 < <
,证明:
2sin2cot
2
1cos
略证:只需证:
4sincos
∵0
< < ∴sin > 0
sin
故只需证:
4sincos1cos
即证:
4(1cos)(1cos)cos1cos
∵1 +
cos > 0
只需证:
4(1cos)cos1
即只需证:
4cos4cos10
即:
(2cos1)0
(成立)
2
2
2
—
19
—
2.
已知
a
>
b
> 0,为锐角,求证:
asecbtan
略证:只需证:
(asecbtan)
2
a
2
b
2
a
2
b
2
即:
a
2
tan
2
b
2
sec
2
2abtansec(atanbsec)
2
0
(成立)
3. 设
a
,
b
,
c
是的△ABC三边,S是
三角形的面积,求证:
cab4ab43S
略证:正弦、余弦定理代入得:
2abcosC4ab23absinC
即证:
2cosC23sinC
即:
3sinCcosC2
即证:
sin(C
222
)1
(成立)
6
第九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四(换元法)
目的:增强学生“换元”思想,能较熟练地利用换元手段解决某些不等式证明问题。
过程:
一、 提出课题:(换元法)
二、 三角换元:
例一、求证:
11
x1x
2
22
2
证一:(综合法)
x
2
(1x2
)
1
2222
∵
|x1x||x|1xx
(1x)
22
111
2
2
即:
|x1x|
∴
x1x
222
证二:(换元法) ∵
1x1
∴令
x
= cos , [0, ]
1
2
则
x1xcossinsin2
2
11
2
∵
1sin1
∴
x1x
22
例二、已知
x
> 0 ,
y
> 0,2
x
+
y
=
1,求证:
11
322
xy
证一:
<
br>
11
11
2xy
322
即:
(2xy)3322
xy
xyyx
1
2
sin,
2
ycos
2
证二:由
x
> 0 ,
y
> 0,2
x
+
y
= 1,可设
x
—
20
—
则
1121
22
2(1cot)(1tan)
22
xy
sincos
3(2cot
2
tan
2
)322
例三:若
x
2
y
2
1
,求证:
|x
2
2xyy
2
|
证:设
xrsin,
2
yrcos,(0r1)
,
则
|x
2
2xyy
2
||r
2
cos
2
2r
2
cossinr
2
si
n
2
|
r
2
|cos2
sin2|2r
2
cos
2
2r
2
2
4
例四:若
x
>
1,
y
> 1,求证:
xy1(x1)(y1)
证:设
xsec,
2
ysec
2
,(0,
)
2
则
1(x1)(y1)1tantan
cos()1
xy
coscoscoscos
例五:已知:
a
> 1,
b
> 0 ,
a
b
= 1,求证:
0
2
1
1
1
ab
1
a
a
b
btan
2
,(0)
2
证:∵
a
> 1,
b
> 0 ,
a
b
= 1 ∴不妨设
asec,
则
1
1
1
1
1
1
absectan
s
ec
2
a
sectan
a
b
1tan
2
sec
2
<
br>sin
sec
2
sectan
∵
0
1
1
1
,
∴0 < sin < 1 ∴
0ab
1
2
a
a
b
小结:若0≤
x
≤1,则可令
x
= sin
(
0
2
)或
x
= sin
(
)。
222
22
若
xy1
,则可令
x
=
cos ,
y
= sin (
02
)。
22
若
xy1
,则可令
x
= sec,
y
= t
a
n (
02
)。
若
x
≥1,则可令
x
= sec
(
0
)。
2
—
21
—
若
x
R,则可令
x
=
t
a
n (
三、 代数换元:
例六:证明:若
a
>
0,则
a
2
)。
22
11
2a2
a
a
2
1
,(a0,x2,y2)
2
a
2
证:设
xa
1
,
a
ya
2
2
1
2
1
<
br>
22
则
xy
a
<
br>a
2
2
a
a
xya
11
a
2
2<
br>22
( 当
a
= 1时取“=” )
a
a
x
2
y
2
2
∴
xy22
xy
22
即
y2x2
∴原式成立
四、
小结:
还有诸如“均值换元”“设差换元”的方法,有兴趣的课后还可进一步学习。
五、
作业:
22
1.
若
ab1
,求证:
asinxbcosx1
2.
若|
a
| < 1,|
b
| <1,则
|ab
n
(1a
2
)(1b
2
)|1
nn
3.
若|
x
|≤1,求证:
(1x)(1x)2
4.
若
a
> 1,
b
> 0 ,
a
b
= 1,求证:
0
1
1
1<
br>
ab1
a
a
b
5.
求证:
01xx1
6. 已知|
a
|≤1,|
b
|≤1,求证:
|a1b
2
b1a
2
|1
第十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五(放缩法、反证法)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放缩法和反证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简要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几种不等式证明的方法
提出课题:放缩法与反证法
二、 放缩法:
—
22
—
1
例一、若
a
,
b
,
c
,
d
R
,求证:
+
abcd
2
abdbcacdbdac
abcd
证:记
m
=
abdbcacdbdac
∵
a
,
b
,
c
,
d
R
∴
m
+
abcd
1
abcdabcacdabda
bc
abcd
2
m
ababcddc
∴1 < m < 2 即原式成立
例二、当
n
> 2
时,求证:
log
n
(n1)log
n
(n1)1
证:∵
n
> 2
∴
log
n
(n1)0,
∴
log
n
(n1)0
2
2
lo
g
n
(n
2
1)
log
n
(n1)log
n
(n1)
log
n
(n1)l
og
n
(n1)
22
log
n
n
2
1
2
∴
n
> 2时,
log
n
(n1)log
n
(n1)1
例三、求证:
2
1111
2
2222
123n
证:
1111
2<
br>n(n1)n1n
n
1111111111
11
22
2222
223n1nn
123n
∴
三、 反证法:
例四、设0 <
a
,
b
,
c
<
1,求证:(1
a
)
b
, (1
b
)
c
, (1
c
)
a
,不可能同时大
于
1
4
111
, (1
b
)
c
>, (1
c
)
a
>,
444
1
①
64
2
证:设(1
a
)
b
>
则三式相乘:
ab
< (1
a
)
b
•(1
b
)
c
•(1
c
)
a
<
1
(1a)a
又∵0 <
a
,
b
,
c
< 1 ∴
0(1a)a
24
同理:
(1b)b
11
,
(1c)c
44
—
23
—
以上三式相乘: (1
a
)
a
•(1
b
)
b
•(1
c
)
c
≤
1
与①矛盾
64
∴原式成立
例五、已知
a
+
b
+
c
> 0,
ab
+
bc
+
ca
> 0,
abc
> 0,求证:
a
,
b
,
c
> 0
证:设
a
< 0,
∵
abc
> 0, ∴
bc
< 0
又由
a
+
b
+
c
> 0,
则
b
+
c
=
a
> 0
∴
ab
+
bc
+
ca
=
a
(
b
+
c
) +
bc
< 0
与题设矛盾
又:若
a
= 0,则与
abc
>
0矛盾, ∴必有
a
> 0
同理可证:
b
>
0,
c
> 0
四、 作业:证明下列不等式:
1.
设
x
> 0,
y
> 0,
a
xyxy
,
b
,求证:
a
<
b
1xy
1x1y
放缩法:
xyxyxy
1xy1xy1xy1x1y
2. lg9•lg11 < 1
lg9lg11
lg99
2
<
br>lg9lg11
1
2
2
2
3.
log
n
(n1)log
n
(n1)1
2
22
log
n
(n
2
1)
log
n
n
2
log
n
(n1)lo
g
n
(n1)
1
22
114
0
4. 若
a
>
b
>
c
,
则
abbcca
22
111
22
ab
bc(ab)(bc)
5.
24
(ab)(bc)
ac
2
1111
2
1(nR
,n2)
nn1n2
n
11111n
2
n
1
左边
2
2
2
2
n
n
n
nnn
1111
1
2n1n22n
11
n中式n1
2nn1
6.
7.已知
a
,
b
,
c
> 0, 且
a
+
b
=
c
,求证:
a
+
b
<
c
(
n
≥3,
n
R
)
222
nnn<
br>*
a
a
b
b
a
b
∵
1
,又
a
,
b
,
c
> 0,
∴
,
c
c
c
c
c
c
22
n2n2
—
24
—
a
b
∴
1
c
c
8.设0 <
a
,
b
,
c
< 2,求证:(2
a
)
c
, (2
b
)
a
, (2
c
)
b
,不可能同时大于
1
仿例四
9.若
x
,
y
> 0,且
x
+
y
>2,则
nn
1y
1x
和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x
y
反设
1y
1x
≥2,≥2
∵
x
,
y
> 0,可得
x
+
y
≤2 与
x
+
y
>2矛盾
第十
x
y
一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六(构造法及其它方法)
目的:要求学生逐步熟悉利用构造法等方法证明不等式。
过程:
一、 构造法:
1.构造函数法
例一、已知
x
> 0,求证:
x
1
x
1
x
1
x
5
2
证:构造函数
f(x)x
由
f()f()
11<
br>(x0)
则
x2
, 设2≤<
xx
11
()(1)11
(
)()
5
2
显然 ∵2≤< ∴
> 0, 1 > 0, > 0 ∴上式 > 0
∴f (
x
)在
[2,)
上单调递增,∴左边
f(2)
例二、求证:
y
x
2
10
x
2
9
10
3
t
2
1
证:设
tx9(t3)
则
f(t)y
t
2
用定义法可证:f
(
t
)在
[3,)
上单调递增
t1t
2
1(t
1
t
2
)(t
1
t
2
1)令:3≤
t
1
<
t
2
则
f(t
1
)f(t
2
)
1
0
t
1
t
2
t
1
t
2
∴
y
22
x
2
103
3
110
f(3)<
br>
2
33
x9
—
25
—
2.构造方程法:
例三、已知实数
a
,
b
,
c
,满足
a
+
b
+
c
=
0和
abc
= 2,求证:
a
,
b
,
c
中至少
有一个不小于2。
证:由题设:显然
a
,
b
,
c
中必有一个正数,不妨设
a
> 0,
bca
2
2
2
则
即
b
,
c
是二次方程
xax0
的两个实根。
bc
a
a
8
2
∴
a0
即:
a
≥2
a
1sec
2
tan
3(k,kZ)
例四、求证:
3
sec
2
tan
2
sec
2
tan
2
证:设
y
则:(
y
1)tan + (
y
+ 1)tan +
(
y
1) = 0
2
sectan
当
y
= 1时,命题显然成立
22
当
y
1时,△= (
y
+ 1) 4(
y
1) =
(3
y
1)(
y
3)≥0
∴
1
y3
3
综上所述,原式成立。(此法也称判别式法)
3.构造图形法:
例五、已知0 <
a
< 1,0 <
b
< 1,求证: <
br>a
2
b
2
(a1)
2
b
2
a
2
(b1)
2
(a1)
2
(b1)
2
22
证:构造单位正方形,
O
是正方形内一点
D
O
到
AD
,
AB
的距离为
a
,
b
,
则|
AO
| + |
BO
| + |
CO
| +
|
DO
|≥|
AC
| + |
BD
|
1b
C
其中
|AO|ab
,
22
O
b
|BO|(a1)
2
b
2
|CO|
|DO|
(a1)
2
(b1)
2
A
a
a(b1)
又:
|AC||BD|2
22
1a
B
22222222
∴
ab(a1)ba(b1)(a1)(b1)22
1x
2
x1
3
5. 作业:证明下列不等式:
<
br>2
3
xx1
x
2
x1
2
令
y
2
,则 (
y
1)
x
+
(
y
+ 1)
x
+ (
y
1) = 0
xx1
用△法,分情况讨论
—
26
—
6. 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a
1)
x
(
a
1)
x
1 < 0 (a
R
),对任意实数
x
恒
成立,求证:
<
br>2
22
5
a1
。
3
a
2
10
分
a
1 =
0和
讨论
0
7. 若
x
> 0,
y
> 0,
x
+
y
= 1,则
x
1
1
25
<
br>
y
x
y
4
2
xy11
1
xy
左边
xy
令
t
=
xy
,则
0t
2xy
yxxyxy
4
2
11117
f(t)t
在
(0,]
上单调递减 ∴
f(t)f()
t444
11
2
*
8.
若
0a(k2,kN)
,且
a
<
a
b
,则
b
kk1
111
2
令
f(a)aa
,又
0a
,
f(a)
在
(0,)
上单调递增
k22
111k1k11
2
∴
baaf()
2
2
2
kk
kkk1
k1
9.
记
f(x)1x
2
,
a
>
b
>
0,则| f (
a
) f (
b
) | < |
a
b
|
构造矩形
ABCD
,
F
在
CD
上,
使|
AB
| =
a
, |
DF
| =
b
, |
AD
|
= 1,
则|
AC
| |
AF
| <
|
CF
|
22
10. 若
x
,
y
,
z
> 0,则
xyxy
D
F
C
A
B
y
2
z
2
yzz
2<
br>x
2
zx
作
AOB
=
BOC
=
COA
= 120, 设|
OA
|
=
x
, |
OB
| =
y
,
|
OC
| =
z
第十二教时
教材:不等式证明综合练习
目的:系统小结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渗透“化归”“类比”“换元”等数学思想。
过程:
四、 简述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比较、综合、分析、换元、反证、放缩、构造
五、 例一、已知0 <
x
< 1, 0 <
a
< 1,试比较
|log
a
(1x)|和
|log
a
(1x)|
的大小。
解一:
|log
a
(1x)|
2
|log
a
(1x)|
2
log
a
(1x)log
a
(1x)
log
a
(1x)log
a
(1x)
1x
1x
1x1x
2
1
∴
log
a
(1x
2
)log
a
0
∵0 < 1
x
< 1,
0
1x1x
log
a
(1x)log
a
2
—
27
—
∴
|log
a
(1x)|
|log
a
(1x)|
解二:
log
a
(1x)
11x
log<
br>1x
(1x)log
1x
(1x)log
1x
log
1x
2
log
a
(1x)1x
1x
1log
1x
(1x
2
)
∵0 < 1
x
< 1, 1 +
x
>
1, ∴
log
1x
(1x
2
)0
2
∴
1log
1x
(1x
2
)1
∴
|log
a
(1x)| |log
a
(1x)|
解三:∵0 <
x
< 1, ∴0 < 1
x
<
1, 1 < 1 +
x
< 2,
∴
log
a
(1x)0,log
a
(1x)0
∴左 右 =
log
a
(1x)log
a<
br>(1x)log
a
(1x
2
)
∵0 < 1
x
< 1, 且0 <
a
< 1
∴
log
a
(1x
2
)0
2
∴
|log
a
(1x)| |log
a
(1x)|
变题:若将
a
的取值范围改为
a
>
0且
a
1,其余条件不变。
222222
例二、已知
x
=
a
+
b
,
y
=
c
+
d
,且所有字母均为正,求证:
xy
≥
ac
+
bd
证一:(分析法)∵
a
,
b
,
c
,
d
,
x
,
y
都是正数
∴要证:
xy
≥
ac
+
bd
22
只需证:(
xy
)≥(
ac
+
bd
)
222222 22
即:(
a
+
b
)(
c
+
d
)≥
ac
+
bd
+ 2
abcd
22 22222222 22
展开得:
ac
+
bd
+
ad
+
bc
≥
ac
+
bd
+
2
abcd
2222
即:
ad
+
bc
≥2
abcd
由基本不等式,显然成立
∴
xy
≥
ac
+
bd
证二:(综合法)
xy
=
a
2
b
2
c
2
d
2
a
2
c
2
b
2c
2
a
2
d
2
b
2
d
2
(acbd)
2
acbd
2222
≥
ac2abcdbd
证三:(三角代换法)
222
∵
x
=
a
+
b
,∴不妨设
a
=
x
sin,
b
=
x
cos
y
2
=
c
2
+
d
2
c
=
y
sin,
d
=
y
cos
∴
ac
+
bd
=
xy
sinsin +
xy
coscos =
xy
cos(
)≤
xy
例三、已知
x
1
,
x
2<
br>均为正数,求证:
1x
1
1x
2
2
22
xx
2
1
1
2
2
证一:(分析法)由于不等式两边均为正数,平方后只须证:
1x
1
1x
2
21x
1<
br>4
222
1x
2
2
xx
2
2x
1
x
2
1
1
4
22
—
28
—
即:
(1x
1
)(1x
2
)1x
1
x
2
再平方:
(1x
1
)(1x
2
)12x
1
x
2
x
1
x
2
化简整理得:
x
1
x<
br>2
2x
1
x
2
(显然成立)
∴原式成立
证二:(反证法)假设
2
22
2222
22
1
x
1
1x
2
2
2
22
xx2
1
1
2
D
C
2
化简可得:<
br>x
1
x
2
2x
1
x
2
(不可能)
∴原式成立
证三:(构造法)构造矩形
ABCD
,
使
AB
=
CD
= 1,
BP
=
x
1
,
PC
=
x
2
当
APB
=
DPC
时,
AP
+
PD
为最短。
取
BC
中点
M
,有
AMB
=
DMC
,
BM
=
MC
=
∴
AP
+
PD
≥
AM
+
MD
即:
1x
1
1x
2
22
A
P
M
B
x
1
x
2
2
xx
2
xx
2
1<
br>
1
1
1
22
2
22
∴
1x
11x
2
2
22
xx
2
1
1
2
六、 作业: 2000版
高二课课练 第6课
第十三教时
教材: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
目的:
通过复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解答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尤其是对含有参数的一
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
等式,能正确地对参数分区间讨论。
过程:
一、
提出课题:不等式的解法(复习):一元一次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板演:1.解不等式:
2(x1)
x27x
1
(x2)
32
x1
102x113x
2.解不等式组:
(
x21x1
)
5x34x1
x1
3.解不等式:
x
5x6
(2x3)
2
—
29
—
4.解不等式:
x4x40
(xR,x2)
5.解不等式:
x2x30
(80,x
)
二、含有参数的不等式
例一、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a(xab)b(xab)
解:将原不等式展开,整理得:
(ab)xab(ab)
讨论:当
ab
时,
x
2
2
ab(ab)
<
br>ab
当
ab
时,若
ab
≥0时
x
;若
ab
<0时
xR
当
ab
时,
x
ab(ab)
ab
例二、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x
2
xa(a1)0
解:原不等式可以化为:
(xa1)(xa)0
1
则
xa
或
x1a
2
11
2
1
若
a(a1)
即
a
则
(x)0
x,xR
222
1
若
a(a
1)
即
a
则
xa
或
x1a
2
若
a(a1)
即
a
2
例三、关于
x
的不等式
axbxc0
的解集为
{x|x2或x}
1
2
求关于
x
的不等式
axbxc0
的解集.
解:由题设
a0
且
2
b5c
,
1
a2a
2
2
从而
axbxc0<
br>可以变形为
x
2
bc
x0
aa
即:
x
51
x10
∴
x2
22
2
例四、关于
x
的不等式
ax(a1)xa10
对于
xR
恒成立,
求
a
的取值范围.s
解:当
a
>0时不合
a
=0也不合
—
30
—
∴必有:
a0
a0
22
(a1)4a(a1)0
3a2a10
a0
1
a
3
(3a1)(a1)0
例五、若函数
f(x)
取值范围
解:显然
k
=0时满足
而
k
<0时不满足
kx
2
6kx(k8)
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
k
的
k0
0k1
2
36k4k(
k8)2
∴
k
的取值范围是[0,1]
三、
简单绝对不等式
例六、(课本6.4
例1)解不等式
|x
2
5x5|1
解集为:
{x|1x2或3x4}
四、 小结
五、
作业:6.4 练习 1、2 P25 习题6.4 1
补充:1.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1
x2x3
1
2
2
2x
2
ax20
k
k
2
2.不等
式
axbx20
的解集为
{x|
a12
11
x}
,求
a
,
b
(
) 23
b2
3.不等式
ax4xa3
对于
x
R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 (
a
>4)
2
4.已知
A{x|x
2
x20}
,
B{x|4xp0}
且
B
A
, 求p的取值范围
(p≥4)
5.已知
yax2a1
当-1≤
x
≤1时y有正有负,求
a
的取值范围
(1a
第十四教时
教材:高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
目的: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列表法和标根法解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
过程:
一、 提出课题:分式不等式与高次不等式
1
)
2
—
31
—
x
2
3x2
0
二、 例一(P22-23)
解不等式
2
x2x3
略解一(分析法)
x
2
3x20
x1或x2
1x1或2x
3
2
x2x30
1x3
x
2
3x20
1x2
或
<
br>2
x1或x3
x2x30
∴
1x1或2x3
解二:(列表法)原不等式可化为
注意:按根的由小到大排列
解三:(标根法)作数轴;标根;画曲线,定解
-2 -1 0 1
2 3 4
(x1)(x2)
0
列表(见P23略)
(x3)(
x1)
小结:在某一区间内,一个式子是大于0(还是小于0)取决于这个式子的各因式在此
区间内的符号;而区间的分界线就是各因式的根;上述的列表法和标根法,几乎
可以使用在所有的有理分
式与高次不等式,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标根法”
例二 解不等式
x3x2x6
解:原不等式化为
(x3)(x2)(x2)0
∴原不等式的解为
x
32
2或3x2
例三
解不等式
(x
2
4x5)(x
2
x2)0
解:∵
xx20
恒成立
∴原不等式等价于
x4x50
即-1<
x
<5
例四 解不等式
(x2)(x1)(x1)(x2)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1)(x1)(x2)0
且
x2,x1
∴原不等式的解为
{x|1x2或2x1或x2}
若原题目改为
(x2)(x1)(x1)(x2)0
呢?
23
23
2
2
—
32
—
例五
解不等式
(x5)(x2)(x1)(x4)8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
2
x20)(x
2
x2)800
即:
(x
2
x)
2
22(x
2
x)12
00
(x
2
x12)(x
2
x10)0
(x4)(x3)(x
141141
)(x)0
22
141141
或x3
22
∴
4x
三、 例六 解不等式
16
x1
x1
(x5)(x3)
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1
∴原不等式的解为:
3x1或x5
2x
2
2kxk
1
例七
k
为何值时,
下式恒成立:
4x
2
6x3
2x
2
(62k)x
(3k)
0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2
4x6x3
而
4x6x30
∴原不等式等价于
2x
2
(62k)x(3k)0
由
(62k)
2
42(3k)0
得1<
k<3
四、 小结:列表法、标根法、分析法
五、 作业:P24 练习
P25 习题6.4 2、3、4
补充:
2
3x
2
kx
6
6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
1.
k
为何值时,不等式
0
x
2
x1
(k6)
(x2)
4
(x1)
3
2.求不等式的解集
(3x
2)
3
(x2)
2
(x
2
x2)
—
33
—
({x|x
3.解不等式
2
或x1且x2})
3
1111
x4x5x6x3
9
2
x(,6)(5,)(4,3)
(x1)
2
1
的
x
的整数解
(
x
=2) 4.求适合不等式
0
x1
5.若不等式
x
axb1
x1
,求
a,b
的值
的解为
22
2
xx1xx1
(a4,b2)
第十五教时
教材:无理不等式
目的:通过分析典型类型例题,讨论它们的解法,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无理不等式。
过程:
一、 提出课题:无理不等式 — 关键是把它同解变形为有理不等式组
f(x)0
定义域
二、
f(x)g(x)型
g(x)0
f(x)g(x)
例一
解不等式
3x4x30
解:∵根式有意义
∴必须有:
3x40
x3
x30
又有 ∵ 原不等式可化为
3x4x3
1
2
两边平方得:
3x4x3
解之:
x
∴
{x|x3}{x|x}{x|x3}
1
2
f(x)0
f(x)0
三、
f(x)g(x)型
g(x)0
或
f(x)[g(x)]
2
g(x)0
例二
解不等式
x
2
3x243x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下列两个不等式组得解集的并集:
—
34
—
43x0
x
2
3x20
2
Ⅰ:
x3x20
Ⅱ:
43x0
x
2
3x
2(43x)
2
4
x
3
4
64
解Ⅰ:
1x2x
解Ⅱ:
x2
3
53
6
x
3<
br>
52
6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2}
5
f(x)0
四、
f(x)g(x)型
g(x)0
f(x)[g(x)]
2
例三
解不等式
2x
2
6x4x2
2x
2<
br>6x4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20
2x
2
6x4(x2)
2
x2
或x1
{x|2x10或0x1}
<
br>x2
0x10
特别提醒注意:取等号的情况
五、 例四 解不等式
2x1x11
1
2x10
1
x
解
:要使不等式有意义必须:
x
2
2
x10
x1
原不等式可变形为
2x11x1
因为两边均为非负
∴
(2x11)
2
(x1)
2
即
22x1(x1)
∵
x
+1≥0
∴不等式的解为2
x
+1≥0 即
x
例五
解不等式
9x
2
6xx
2
3
1
2
9x
2
0
3x3
解:要
使不等式有意义必须:
0x3
2
6xx0
0x6
—
35
—
在0≤
x
≤3内 0≤
9x
2
≤3
0≤
6xx
2
≤3
∴
9x
2
>3
6xx
2
因为不等式两边均为非负
两边平方得:
9x
2
96xx
2
66xx
2
即
6xx
2
>
x
因为两边非负,再次平方:
6xxx
解之0<
x
<3
综合 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0<
x
<3
例六
解不等式
3
2x
22
x11
解:定义域
x
-1≥0
x
≥1
原不等式可化为:
x11
3
x2
两边立方并整理得:
(x2)x14(x1)
在此条件下两边再平方, 整理得:
(x1)(x2)(x10)0
解之并联系定义域得原不等式的解为
{x|1x2或x10}
六、
小结
七、 作业:P24 练习 1、2、3 P25 习题 6.4 5
补充:解下列不等式
1.
2x33x55x6
(x2)
2.
3x3x33xx3
(x3)
2x
(3.
41x
513
x1
)s
2
4.
(x1)x
2
x20
(x2或x1)
5.
2xx11
(1x
第十六教时(机动)
教材: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目的:通过复习,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过程:
一、 提出课题: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强调:利用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的单调性解题
15
)
2
—
36
—
因此必须注意它们的“底”及它们的定义域
二、 例一 解不等式
2
x
2
2x3
1
()
3(x1)
2
x
2
2x3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22
3(x1)
∵底数2>1
2
∴
x
2
2x33(x1)
整理得:
xx60
解之,不等式的解集为{
x
|-3<
x
<2}
例二 解不等式
3
x1
183
x
29
2x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33293
x
180
x
x
xx
即:
(39)(332)0
解之:
39
或
3
2
3
∴
x
>2或
xlog
3
22
∴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x
>2或
xlog
3
}
33
例三 解不等式
log
x3
(x1)2
x10
x1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31
或
0x31
x1(x3)
2
x1(x3)
2
解之得:4<
x
≤5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4<
x
≤5}
例四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log
a
(43xx
2
)log
a
(2x1)log
a
2,(a0,a1)
<
br>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log
a
(43xx
2
)log<
br>a
2(2x1)
1
x
2x1
0
2
1
2
当
a
>1时有
43xx0
1x4x2
2
43xx
2
2(2x1)
3x2
(其实中间一个不等式可省)
1
x
2x10
2
2
当0<
a
<1时有
43x
x0
1x42x4
43xx
2
2(2x1)
x3或x2
1<
br>∴当
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2
;
2
当0<
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2x4
—
37
—
例五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5log
a
x1log
a
x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1log
a
x0
5
log
a
x0
2
Ⅰ:
5log
a
x(1log
a
x)
或 Ⅱ:
<
br>log
a
x10
5logx0
a
解Ⅰ:
1log
a
x1
解Ⅱ:
log
a
x1
∴
log
a
x1
当
a
>1时有0<
x
<
a
当0<
a
<1时有
x
>
a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0<
x
<
a
,
a
>1}或{
x
|
x
>
a
,
0<
a
<1}
例六
解不等式
x
log
a
x
x
4
x
a
2
9
log
a
x2
2
解:两边取以
a
为底的对数:
当0<
a
<1时
原不等式化为:
(log
a
x)
∴
(log
a
x
4)(2log
a
x1)0
2
1
log
a
x4
∴
a
4
xa
2
9
2
当
a<
br>>1时原不等式化为:
(log
a
x)log
a
x2
2
∴
(log
a
x4)(2log
a
x
1)0
∴
log
a
x4或log
a
x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
4
∴
xa或0xa
2
{x|a
4
xa,0a1}
或
{x|xa
4
或0xa,a1}
三、
小结:注意底(单调性)和定义域s
四、 作业: 补充:解下列不等式
1.a
x
2
2x
a
x4
,(a0且a1)
(当
a
>1时
x(,1)(4,)
当0<
a
<1时
x(1,4)
)
2.
log
1
(x3x4)log
1
(2x10)
33
2
(-2<
x
<1或4<
x
<7)
3.
()
12
x
2
3
4
x
(-1<
x
<3)
1
22
(x1)
2
4.
2
3
x
2
x2
2
—
38
—
5.当
0a1<
br>,求不等式:
log
a
(log
a
x)0
(
a
<
x
<1)
6.
a1,0b1
,求证
:
a
7.
log
a
log
b
(2x1)
1
1x
0,(a0,a1)
(-1<
x
<0)
1x
8.
a1
时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log
a
[a
2x
2
x
(a<
br>x
2
x1
)1]0
(
a2,xlog
a
2
;
1a2,xlog
a<
br>2
;
a2,x
)
22
第十七教时
教材: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和、差的绝对值与绝对值的和、差的性质,并能
用来证明有关含绝对值
的不等式。
过程:一、复习:绝对值的定义,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当
a
>0时,
|x|aaxa
|x|axa或xa
二、定理:
|a||b||ab||a||b|
|a|a|a|
证明:∵
(|a||b|)ab|a||b|
|b|b|b|
|ab||a||b|
①
又∵
a
=
a
+
b
-
b
|-
b
|=|
b
|
由①|
a
|=|
a<
br>+
b
-
b
|≤|
a
+
b
|+|-<
br>b
|
即|
a
|-|
b
|≤|
a
+
b
|
②
综合①②:
|a||b||ab||a||b|
注意:1
左边可以“加强”同样成立,即
|a||b||ab||a||b|
2 这个不等式俗称“三角不等式”——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
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a
,
b
同号时右边取“=”,
a
,
b
异号时左边取“=”
推论1:
|a
1
a
2
a
n
|
≤
|a
1
||a
2
|
|a
n
|
推论2:
|a||b||ab||a||b|
证明:在定理
中以-
b
代
b
得:
|a||b||a(b)||a|
|b|
即:
|a||b||ab||a||b|
—
39
—
三、应用举例
例一 至
例三见课本P26-27略
例四 设|
a
|<1, |
b
|<1
求证|
a
+
b
|+|
a
-
b
|<2 证明:当
a
+
b
与
a
-
b
同号时,|
a
+
b
|+|
a
-
b
|=|
a<
br>+
b
+
a
-
b
|=2|
a
|<2
当
a
+
b
与
a
-
b
异号时,|<
br>a
+
b
|+|
a
-
b
|=|
a+
b
-(
a
-
b
)|=2|
b
|<2
∴|
a
+
b
|+|
a
-
b
|<2
例五 已知
f(x)1x
2
当
a
b
时 求证:
|f(a)f(b)||ab|
证一:
|f(a)f(b)||a1b1|
22
a
2<
br>1b
2
1
a1b1
22
|a
2
b
2
|
a
2
1b
2
1
|(ab)(ab)|
a
2
b2
|ab||(ab)|
|a||b|
(|a||b|)|ab|
|ab|
|a||b|
证二:(构造法)
如图:
OAf(a)1a
2
OBf(b)1b
2
|AB||ab|
1
O
A B
a
b
由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
|f(a)f(b)||ab|
四、小结:“三角不等式”
五、作业:P28 练习和习题6.5
第十八教时
教材: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目的:在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要求学生能根据参数的“位置”正确分组讨论,解不等式。
过程:一、课题: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
二、例一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log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log
a
xlog
x
a
a
x
(log
a
x1)(log
a
x1)
1
即:
0
log
a
x
log
a
x
∴
log
a
x1或0log
a
x1
若
a
>1
0x
1
或1xa
a
—
40
—
若0<
a
<1
x
1
或ax1
a
例二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2
3x
2
x
m(2
x
2
x
)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2
4x(1m)2
x
m0
即:
(2
2x
1)(2
2x
m)0
s
当
m
>1时
12
2x
m
∴
0x
1
log
2
m
2
当
m
=1时
(2
2x
1)
2
0
∴
x
φ
当0<
m
<1时
m2
当
m
≤0时
x
<0
例三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x
2
4mx4m
2
m3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2m|m3
当
m30
即
m3
时
x2mm3或x2m(m3)
∴
x3m3或xm3
当
m30
即
m3
时
|x6|0
∴
x
6
当
m30
即
m3
时
x
R
例四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cot
)
解:当
cot
1
即(0,
当
cot
1
即=
x
2
3x2
2x
1
1
∴
log
2
mx0
2
1,(0
2
)
2
)时
x3x20
∴
x
>2或
x
<1
4
时
x
φ
4
2
当
cot
(0,1)
即(,)时
x3x20
∴1<
x
<2
42
例五 满足
3xx1
的
x
的集合为
A
;满足
x
2
(a1)xa0
的
x
的集合为
B
1
若
A
B
求
a
的取值范围 2
若
A
B
求
a
的取
值范围 3
若
A
∩
B
为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求
a
的值。
解:
A
=[1,2]
B
={
x|(
x
-
a
)(
x
-1)≤0}
当
a
≤1时
B
=[
a
,1]
当
a
>1时
B
=[1,
a
]
当
a
>2时
A
B
当1≤
a
≤2时
A
B
当
a
≤1时
A
∩
B
仅含一个元素
—
41
—
例六
方程
asinx
求
a
的取值范围
2
11
cos
xa0,(0a1,0x
)
有相异两实根,
22
2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2acosxcosx10
令:
tcosx
则
t[1,1]
设
f(t)2at
2
t1
又∵
a
>0
18a0
1
a
8
f(1)2a0
a0
a1
f(1)2a20
a
1
1
1
a
1
或a
11
4a
44
三、小结
四、作业:
1.
log
1
x(a
2
2
1
)log
1
x10
a
2
1
11
当a1或1a0时()
a
x()
a
22
,a1时x
1
1
a
1
a
当0a1或a
1时()ax()
22
2.
A{x|3xx1
}
B{x||x1|a,a0}
若
AB
a
x0)
2
求
a
的取值范围 (
a
≥1)
3.
a
2
3x
2
xa,(a0)
(
4.
x
log
a
x1
a
2
x,(a0)
2
(当0a1时a
2
xa
2
,当a1时xa
2
或0xa
2
)
1
2
log
2
a10
有两个
4
5.
当
a
在什么范围内方程:
x(log
2
a4)x
不同
的负根
(0,)(4,42)
6.若方程
x(m2)
x5m0
的两根都对于2,求实数
m
的范围
2
1
4
5,4
—
42
—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
,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掌握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提出问题的能力;通
过建立直
线上的点与直线的方程的解的一一对应关系、方程和直线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
br>迁移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品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通过对一次函数的研究,学生对直线的方程已有所了解,要对进一步
研究直
线方程的内容进行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兴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
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正确理解概
念;斜率公
式要在熟练运用上多下功夫.
2.难点:一次函数与其图象的对应关系、直线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是
难点.由于以
后还要专门研究曲线与方程,对这一点只需一般介绍就可以了.
3.疑点:是否有继续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问答、讨论、练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次函数及其图象
已知一次函数y=2x+1,试判断点A(1,2)和点B(2,1)是否在函数图象上.
初中我们是这样解答的:
∵A(1,2)的坐标满足函数式,
—
43
—
∴点A在函数图象上.
∵B(2,1)的坐标不满足函数式,
∴点B不在函数图象上.
现在我们问:这样
解答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要给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思考、体会.)
讨
论作答:判断点A在函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满足函数关系式的点都在函数的图
象上;判断点B不在函
数图象上的理论依据是: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应满足函数关系式.简
言之,就是函数图象上的点与满足
函数式的有序数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二)直线的方程
引导学生思考:直角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吗?直线都是一次函数的
图象吗?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直线不一定是一次函数的图象,如直线x=a连函数都不是.
一次函
数y=kx+b,x=a都可以看作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的解和它所表示的直线上
的点一一对应.
以一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
这个方程的
解.这时,这个方程就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就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上面的定义可简言之:
(方程)有一个解(直线上)就有一个点;(直线上)有一个点(方程)
就有一个解,即方程的解与直线
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显然,直线的方程是比一次函数包含对象更广泛的一个概念.
(三)进一步研究直线方程的必要性
通过研究一次函数,我们对直线的方程已有了一些了解,
但有些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如y=kx+b中k的几何含意、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方向怎样求直线
的方程、怎样通过直
线的方程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等都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
(四)直线的倾斜角
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
倾斜角,如
图1-21中的α.特别地,当直线l和x轴平行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因此,倾
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
44
—
直线倾斜角角的定义有下面三个要点:(1)以x轴正向作为参考方向(始边
);(2)直线
向上的方向作为终边;(3)最小正角.
按照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直线与倾角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
(五)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
表示,即
直线与斜率之间的对应不是映射,因为垂直于x轴的直线没有斜率.
(六)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在坐标平面上,已知两点P1(x1,y1)、P2(x2,
y2),由于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直
线P1P2就是确定的.当x1≠x2时,直线的倾角不等于9
0°时,这条直线的斜率也是确定
的.怎样用P2和P1的坐标来表示这条直线的斜率?
P2分别向x轴作垂线P1M1、P2M2,再作P1Q⊥P2M,垂足分别是M1、M2、Q.那么:
—
45
—
α=∠QP1P2(图1-22甲)或α=π-∠P2P1Q(图1-22乙)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经过点P1(x1,y1)、P2(x2,y2)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对于上面的斜率公式要注意下面四点:(1)当x1=x2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
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
br>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七)例题
例1
如图1-23,直线l1的倾斜角α1=30°,直线l2⊥l1,求l1、l2的斜率.
—
46
—
∵l2的倾斜角α2=90°+30°=120°,
本例题是用来复习巩固直线的
倾斜角和斜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可由学生课堂练
习,学生演板.
例2
求经过A(-2,0)、B(-5,3)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tgα=-1.
∵0°≤α<180°,
∴α=135°.
因此,这条直线的斜率是-1,倾斜角是135°.
讲此例题时,要进一步强调k与P1P2
的顺序无关,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可通过直线上
的两点的坐标求得.
(八)课后小结
(1)直线的方程的倾斜角的概念.
(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
47
—
(3)直线的斜率公式.
五、布置作业
1.(1.3练习第1题)在坐标平面上,画出下列方程的直线:
(1)y=x
(2)2x+3y=6
(3)2x+3y+6=0
(4)2x-3y+6=0
作图要点: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找出方程的两个特解,以这两个特解为坐标描点
连线即可.
2.(1.4练习第2题)求经过下列每两个点的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1)C(10,8),D(4,-4);
解:(1)k=2
α=arctg2.
(3)k=1,α=45°.
3.(1.4练习第3题)已
知:a、b、c是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经过下列每两个点的直
线的倾斜角:(1)A(a,c),(b
,c);(2)C(a,b),D(a,c);(3)P(b,b+c),Q(a,c+a).
解:(1)α=0°;(2)α=90°;(3)α=45°.
4.已知三点A(a,2)、B(3,7)、C(-2,-9a)在一条直线上,求实数a的值.
∵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kAB=kAC.
—
48
—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
直线的方
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
br>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
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
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
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
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
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
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
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
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
线上每个
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
49
—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
样求直
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
P1
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
重复
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
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
为k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
50
—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
),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
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
程是x=x1.
(二)斜截式
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的方程.
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
一点(0,b)及直线的斜率k,求直线的方程,是点斜式
方程的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
y-b=k(x-0)
也就是
上面的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什
么叫斜截式方程?因为它是由直线的斜率和
它在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
当k≠0时,斜截式方
程就是直线的表示形式,这样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就是
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
—
51
—
(三)两点式
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P1
(x1,y1)、P2(x2,y2),(x1≠x2),直线的位置是确定的,也
就是直线的方程是可
求的,请同学们求直线l的方程.
当y1≠y2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方程改写成
请同学们给这个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叫做直线的两点式.
对两点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两点:(1)方程只适用于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直线,当直线与坐
标轴平行(x1
=x2或y1=y2)时,可直接写出方程;(2)要记住两点式方程,只要记住左边就行
了,右边可由
左边见y就用x代换得到,足码的规律完全一样.
(四)截距式
例1
已知直线l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和b(a≠0,b≠0),求直线l的方
程.
此题由老师归纳成已知两点求直线的方程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解:因为直线l过A(a,0)和B(0,b)两点,将这两点的坐标代入两点式,得
就是
学生也可能用先求斜率,然后用点斜式方程求得截距式.
—
52
—
引导学生给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在x轴和
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叫做直线方
程的截距式.
对截距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三点:(1)如果已
知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可以直接代入截距
式求直线的方程;(2)将直线的方程化为截距式后,可以观
察出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这一点常被用来作图;(3)与坐标轴平行和过原点的直线不能用截距
式表示.
(五)例题
例2 三角形的顶点是A(-5,0)、B(3,-3)、C(0,
2)(图1-27),求这个三角形三边
所在直线的方程.
本例题要在引导学生灵活选用方程形式、简化运算上多下功夫.
解:直线AB的方程可由两点式得:
即 3x+8y+15=0
这就是直线AB的方程.
BC的方程本来也可以用两点式得到,为简化计算,我们选用下面途径:
由斜截式得:
—
53
—
即
5x+3y-6=0.
这就是直线BC的方程.
由截距式方程得AC的方程是
即 2x+5y+10=0.
这就是直线AC的方程.
(六)课后小结
(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命名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要会加
以区别.
(2)四种形式的方程要在熟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3)要注意四种形式方程的不适用范围.
五、布置作业
1.(1.5练习第1题)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图形:
(1)经过点A(2,5),斜率是4;
(4)经过点D(0,3),倾斜角是0°;
(5)经过点E(4,-2),倾斜角是120°.
解:
—
54
—
2.(1.5练习第2题)已知下列直
线的点斜方程,试根据方程确定各直线经过的已知点、
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解:
(1)(1,2),k=1,α=45°;
(3)(1,-3),k=-1,α=135°;
3.(1.5练习第3题)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2)倾斜角是135°,y轴上的截距是3.
4.(1.5练习第4题)求过下
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再化成截距式方程,并根据
截距式方程作图.
(1)P1(2,1)、P2(0,-3);
—
55
—
(2)A(0,5)、B(5,0);
(3)C(-4,-3)、D(-2,-1).
解:
(图略)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
直线的方
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
br>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
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
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
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
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
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
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
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
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
线上每个
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
56
—
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
是可求的,怎
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
P1
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
重复
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
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
为k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
57
—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
),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
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
程是x=x1.
(二)斜截式
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的方程.
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
一点(0,b)及直线的斜率k,求直线的方程,是点斜式
方程的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
y-b=k(x-0)
也就是
上面的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什
么叫斜截式方程?因为它是由直线的斜率和
它在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
当k≠0时,斜截式方
程就是直线的表示形式,这样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就是
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
—
58
—
(三)两点式
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P1
(x1,y1)、P2(x2,y2),(x1≠x2),直线的位置是确定的,也
就是直线的方程是可
求的,请同学们求直线l的方程.
当y1≠y2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方程改写成
请同学们给这个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叫做直线的两点式.
对两点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两点:(1)方程只适用于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直线,当直线与坐
标轴平行(x1
=x2或y1=y2)时,可直接写出方程;(2)要记住两点式方程,只要记住左边就行
了,右边可由
左边见y就用x代换得到,足码的规律完全一样.
(四)截距式
例1
已知直线l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和b(a≠0,b≠0),求直线l的方
程.
此题由老师归纳成已知两点求直线的方程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解:因为直线l过A(a,0)和B(0,b)两点,将这两点的坐标代入两点式,得
就是
学生也可能用先求斜率,然后用点斜式方程求得截距式.
—
59
—
引导学生给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在x轴和
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叫做直线方
程的截距式.
对截距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三点:(1)如果已
知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可以直接代入截距
式求直线的方程;(2)将直线的方程化为截距式后,可以观
察出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这一点常被用来作图;(3)与坐标轴平行和过原点的直线不能用截距
式表示.
(五)例题
例2 三角形的顶点是A(-5,0)、B(3,-3)、C(0,
2)(图1-27),求这个三角形三边
所在直线的方程.
本例题要在引导学生灵活选用方程形式、简化运算上多下功夫.
解:直线AB的方程可由两点式得:
即 3x+8y+15=0
这就是直线AB的方程.
BC的方程本来也可以用两点式得到,为简化计算,我们选用下面途径:
由斜截式得:
—
60
—
即
5x+3y-6=0.
这就是直线BC的方程.
由截距式方程得AC的方程是
即 2x+5y+10=0.
这就是直线AC的方程.
(六)课后小结
(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命名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要会加
以区别.
(2)四种形式的方程要在熟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3)要注意四种形式方程的不适用范围.
五、布置作业
1.(1.5练习第1题)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图形:
(1)经过点A(2,5),斜率是4;
(4)经过点D(0,3),倾斜角是0°;
(5)经过点E(4,-2),倾斜角是120°.
解:
—
61
—
2.(1.5练习第2题)已知下列直
线的点斜方程,试根据方程确定各直线经过的已知点、
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解:
(1)(1,2),k=1,α=45°;
(3)(1,-3),k=-1,α=135°;
3.(1.5练习第3题)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2)倾斜角是135°,y轴上的截距是3.
4.(1.5练习第4题)求过下
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再化成截距式方程,并根据
截距式方程作图.
(1)P1(2,1)、P2(0,-3);
—
62
—
(2)A(0,5)、B(5,0);
(3)C(-4,-3)、D(-2,-1).
解: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能用定比分点公式设点后求定比.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研究直线的一般方程与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对应概
念;通过
对几个典型例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简化运算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
距式表示直线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直
线的一般式能表示所有的直线,教学中要讲清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
的对应关系.
—
63
—
2.难点:与重点相同.
3.疑点: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是一对多的关系.同条直线对应的多个二元一次方程是
同解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点斜式、斜截式不能表示与x轴垂直
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
截距式既不能表示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又不能表示过原
点的直线.与x轴垂直的直线可表
示成x=x0,与x轴平行的直线可表示成y=y0。它们都是二元一
次方程.
我们问:直线的方程都可以写成二元一次方程吗?反过来,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直线
吗?
(二)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我们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α.当α≠9
0°时,直线有斜率,
方程可写成下面的形式:
y=kx+b
当α=90°时,它的方程可以写成x=x0的形式.
由于是在坐标平面上讨论问题,上面两
种情形得到的方程均可以看成是二元一次方
程.这样,对于每一条直线都可以求得它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就是说,直线的方程都可以
写成关于x、y的一次方程.
反过来,对于x、y的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By+C=0.
(1)
—
64
—
其中A、B不同时为零.
(1)当B≠0时,方程(1)可化为
这里,我们借用了前一课y=kx+b表示直线的结论,不弄清这一点,会感到上
面的论证
不知所云.
(2)当B=0时,由于A、B不同时为零,必有A≠0,方程(1)可化为
它表示一条与y轴平行的直线.
这样,我们又有:关于x和y的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我们把方程写为
Ax+By+C=0
这个方程(其中A、B不全为零)叫做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是什么样的对应?
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是一对多的,同一条直线对应的多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同解方程.
(三)例题
解:直线的点斜式是
—
65
—
化成一般式得
4x+3y-12=0.
把常数次移到等号右边,再把方程两边都除以12,就得到截距式
讲解这个例题时
,要顺便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1)直线的点斜式、两点式方程由于给
出的点可以是直线上的任意点,
因此是不唯一的,一般不作为最后结果保留,须进一步化简;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也是不唯一的,因
为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一个非零常数后得到的方程与
原方程同解,一般方程可作为最终结果保留,但须化为
各系数既无公约数也不是分数;(3)
直线方程的斜截式与截距式如果存在的话是唯一的,如无特别要求
,可作为最终结果保留.
例2
把直线l的方程x-2y+6=0化成斜截式,求出直线l的斜率和在x轴与y轴上的
截距,并画图.
解:将原方程移项,得2y=x+6,两边除以2得斜截式:
x=-6
根据直线过点A(-6,0)、B(0,3),在平面内作出这两点连直线就是所要
作的图形(图
1-28).
本例题由学生完成,老师讲清下面的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的图形是
直线,一条直线可
由其方向和它上面的一点确定,也可由直线上的两点确定,利用前一点作图比较麻烦,
通常
我们是找出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然后在两轴上找出相应的点连线.
—
66
—
例3
证明:三点A(1,3)、B(5,7)、C(10,12)在同一条直线上.
证法一
直线AB的方程是:
化简得 y=x+2.
将点C的坐标代入上面的方程,等式成立.
∴A、B、C三点共线.
∴A、B、C三点共线.
∵|AB|+|BC|=|AC|,
∴A、C、C三点共线.
讲解本例题可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
直线x+2y-10=0与过A(1,3)、 B(5,2)的直线相交于C,
—
67
—
此题按常规解题思路可先用两点式求出AB的方程
,然后解方程组得到点C的坐标,再
求点C分AB所成的定比,计算量大了一些.如果先用定比分点公式
设出点C的坐标(即满足
点C在直线AB上),然后代入已知的直线方程求λ,则计算量要小得多.
代入x+2y-10=0有:
解之得 λ=-3.
(四)课后小结
(1)归纳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及其特点.
(2)例4
一般化:求过两点的直线与已知直线(或由线)的交点分以这两点为端点的有向
线段所成定比时,可用定
比分点公式设出交点的坐标,代入已知直线(或曲线)求得.
五、布置作业
1.(1.6练习第1题)由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并化成一般式:
(2)经过点B(4,2),平行于x轴;
(5)经过两点P1(3,-2)、P2(5,-4);
—
68
—
(6)x轴上的截距是-7,倾斜角是45°.
解:(1)x+2y-4=0; (2)y-2=0; (3)2x+1=0;
(4)2x-y-3=0; (5)x+y-1=0; (6)x-y+7=0.
3.(习题二第8题)一条直线和y轴相交于点P(0,2),它的倾斜角
4.(习题二第十三题)求过点P(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5.(习题二第16题)设点P(x0,y0)在直线As+By+C=0上,求
证:这条直线的方程可以
写成A(x-x0)+B(y-y0)=0.
证明:将点P(x0,
y0)的坐标代入有C=-Ax0-By0,将C代入Ax+By+C=0即有
A(x-x0)+B(y
-y0)=0.
—
69
—
6.过A(x1,y1)、B(
x2,y2)的直线交直线l:Ax+By+C=0于C,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能运用条
件确定两平行或垂直直线的方程系数.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研究两直线
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对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二、教材分析
—
70
—
<
br>1.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
灵活运用
.
2.难点:启发学生把研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转化为考查两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
题.
3.疑点:对于两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课本上没有考虑,上课时要注意
解决好这
个问题.
三、活动设计
提问、讨论、解答.
四、教学过程
(一)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这一节课,我们研究怎样通过两直线的方程来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
直线没有斜率时:(1)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
倾斜角为90°,互相平行;(2)
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90°,另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0°,两直线互相垂直
.
(二)斜率存在时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l1和l2的斜率为k1和k2,它们的方程分别是
l1: y=k1x+b1;
l2: y=k2x+b2.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是由两直线的方向来决定的,两直线的方向又是由
直线的倾斜角
与斜率决定的,所以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是两平行与垂直的直线它们的斜率有什么特征.
我们首先研究两条直线平行(不重合)的情形.如果l1∥l2(图1-29),那么它们的倾斜
角相等:α1=α2.
∴tgα1=tgα2.
即 k1=k2.
—
71
—
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k1=k2,那么tgα1=tgα2.
由于0°≤α1<180°, 0°≤α<180°,
∴α1=α2.
∵两直线不重合,
∴l1∥l2.
两条直线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
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
斜率相等,则它们平行,即
eq x( )
要
注意,上面的等价是在两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
结论并不存立.
现在研究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形.
如果l1⊥l2,这时α1≠α2,否则两直线平行. 设α2<α1(图1-30),甲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方;乙图的特征是l1
与l
2的交点在x轴下方;丙图的特征是l1与l2的交点在x轴上,无论哪种情况下都有
α1=90°+α2.
因为l1、l2的斜率是k1、k2,即α1≠90°,所以α2≠0°.
—
72
—
可以推出 α1=90°+α2.
l1⊥l2.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
相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
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则它们互相垂直,即
eq x( )
(三)例题
例1 已知两条直线
l1:
2x-4y+7=0, L2: x-2y+5=0.
求证:l1∥l2.
证明两直线平行,需说明两个要点:(1)两直线斜率相等;(2)两直线不重合.
—
73
—
证明:把l1、l2的方程写成斜截式:
∴两直线不相交.
∵两直线不重合,
∴l1∥l2.
例2求过点
A(1,-4),且与直线2x+3y+5=0平等的直线方程.
即
2x+3y+10= 0.
解法2 因所求直线与2x+3y+5=0平行,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2x+3y+m=0,将A(1,-4)
代入有m=10,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2x+3y+10=0.
例3 已知两条直线
l1: 2x-4y+7=0,
l2: 2x+y-5=0.
求证:l1⊥l2.
—
74
—
∴l1⊥l2.
例4
求过点A(2,1),且与直线2x+y-10=0垂直的直线方程.
解法1
已知直线的斜率k1=-2.
∵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根据点斜式得所求直线的方程是
就是 x-2y=0.
解法2 因
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可设所求直线方程是x-2y+m=0,将点A(2,
1)代入方程得m
=0,所求直线的方程是
x-2y=0.
(四)课后小结
(1)斜率存在的不重合的两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
(2)两斜率存在的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
(3)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的设法;
(4)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的设法.
五、布置作业
1.(1.7练习第1题)判断下列各对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1)y=3x+4和2x-6y+1=0;
(2)y=x与3x十3y-10=0;
(3)3x+4y=5与6x-8y=7;
—
75
—
解:(1)平行;(2)垂直;(3)不平行也不垂直;(4)垂直.
2.(1.7练习第2题)求过点A(2,3),且分别适合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平行于直线2x+5-5=0;
(2)垂直于直线x-y-2=0;
解:(1)2x+y-7=0;(2)x+y-5=0.
3.(1.7练习第3题)已知两条
直线l1、l2,其中一条没有斜率,这两条直线什么时
候:(1)平行;(2)垂直.分别写出逆命题
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成立.
解:(1)另一条也没有斜率.逆命题:两条直线,其中一条没有斜率,如果
这两条直线
平行,那么另一条直线也没有斜率;逆命题成立.
(2)另一条斜率为零.逆命题
:两条直线,其中一条没有斜率,如果另一条直线和这一
条直线垂直,那么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逆命
题成立.
4.(习题三第3题)已知三角形三个顶点是A(4,0)、B(6,7)、C(0,3),
求这个三角
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也就是
2x+7y-21=0.
同理可得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为
3x+2y-12=0.
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4x-3y-3=0.
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
76
—
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所成角的概念及其公式,两直线的夹角公式,能熟练运用公式
解题.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课题的引入,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层深入研究问题的
思想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定性、定量逐步深入地研究问题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
.重点:前面研究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本课时是对两直线相交的情况作定量的研
究.两直线所成的角
公式可由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公式直接得到,教学时要讲请l1、
l2的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这一公
式的应用.
2,难点:公式的记忆与应用.
3.疑点:推导l1、l2的角公式时的构图的分类依据.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研究了
直角坐标平面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情况,对于两条相交直线,怎样
根据它们的直线方程求它们所成的角
是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二)l1到l2的角正切
两条直线l1和l2相交构成四个角
,它们是两对对顶角.为了区别这些角,我们把直
线l1依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l2重合时所转的角,叫
做l1到l2的角.图1-27中,直线l1
到l2的角是θ1,l2到l1的角是θ2(θ1+θ2=
180°).
l1到l2的角有三个要点:始边、终边和旋转方向.
现在我们来求斜率分别为k1、k2的两条直线l1到l2的角,设已知直线的方程分别是
—
77
—
l1∶y=k1x+b1
l2∶y=k2x+b2
如果1+k1k2=0,那么θ=90°,
下面研究1+k1k2≠0的情形.
由于直线的方向是由直线的倾角决定的,所以我们从研究
θ与l1和l2的倾角的关系
入手考虑问题.
设l1、l2的倾斜角分别是α1和α2(图1
-32),甲图的特征是l1到l2的角是l1、l2
和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内角;乙图的特征是l1到
l2的角是l1、l2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
外角.
tgα1=k1, tgα2=k2.
∵θ=α2-α1(图1-32),
或θ=π-(α1-α2)=π+(α2-α1),
∴tgθ=tg(α2-α1).
或tgθ=tg[π(α2-α1)]=tg(α2-α1).
可得
即
eq x( )
—
78
—
上面的关系记忆时,可抓住分子是终边斜率减始边斜率的特征进行记忆.
(三)夹角公式 <
br>从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可能不大于直角,也可能大于直角,但我们常常只需
要考虑不大于
直角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简称夹角)就可以了,这时可以用下面的公
式
(四)例题
解:k1=-2,k2=1.
∴θ=arctg3≈71°34′.
本例题用来熟悉夹角公式.
例2
已知直线l1: A1x+B1y+C1=0和l2: A2x+B2y+C2=0(B1≠0、B2≠0、
A1A2+B1B2≠0),l1到l2的角是θ,求证:
证明: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
—
79
—
这个例题用来熟悉直线l1到l2的角.
例3等腰三角
形一腰所在的直线l1的方程是x-2y-2=0,底边所在的直线l2的方程是
x+y-1=0,点(
-2,0)在另一腰上,求这腰所在直线l3的方程.
解:先作图演示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
相等,并且与两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
一腰的角相等,并且与两腰的顺序无关.
设l1、l2、
l3的斜率分别是k1、k2、k3,l1到l2的角是θ1,l2到l3的角是θ2,
则
.
因为l1、l2、l3所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所以
θ1=θ2.
tgθ2=tgθ1=-3.
—
80
—
解得 k3=2.
因为l3经过点(-2,0),斜率为2,写出点斜式为
y=2[x-(-2)],
即 2x-y+4=0.
这就是直线l3的方程.
讲此例题时,一定要说明:无须作图,任一腰到底的角与底到另一腰的角都相等,要
为锐角都为
锐角,要为钝角都为钝角.
(五)课后小结
(1)l1到l2的角的概念及l1与l2夹角的概念;
(2)l1到l2的角的正切公式;
(3)l1与l2的夹角的正切公式;
(4)等腰三角形中,一腰所在直线到底面所在直线的
角,等于底边所在直线到另一腰所
在直线的角.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2页,1.8练习第1题)求下列直线l1到l2的角与l2到l1的角:
∴θ1=45°.
—
81
—
l2到l1的角θ2=π-θ1=arctg3.
2.(教材第32页,1.8练习第2题)求下列直线的夹角:
∵k1²k2=-1,
∴l1与l2的夹角是90°.
(2)k1=1,
k2=0.
两直线的夹角为45°.
∴l1与l2的夹角是90°.
3.(习题三第10题)已知直线l经过点P(2,1),且和直线5x+2y+3=0的夹角为45o,
求直线l的方程.
—
82
—
即3x+7y-13=0或7x-3y-11=0.
4.等腰三角形一
腰所在的直线l1的方程是2x-y+4=0,底面所在的直线l2的方程是
x+y-1=0,点(-2
,0)在另一腰上,求这腰所在的直线l3的方程.
解:这是本课例3将l1与l3互换的变形题,解法与例3相同,所求方程为:
x-2y-2=0.
两条直线的交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知道两条直线的相交、平行和重合三种位置关系,对应于相应的二元一次方
程组有唯
一解、无解和无穷多组解,会应用这种对应关系通过方程判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已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它们方程的系数所应满足的条件.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研究两
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它们对应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通过
对方程组解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
类思想;求出x后直接分析出y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抽象
思维能力与类比思维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
83
—
通过学习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与它们所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转化
思想.
二、教材分析
1.重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它们所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的个数的对应关系,本节是
从交点个数为特
征对两直线位置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2.难点:对方程组系数中含有未知数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讨论.
3.疑点:当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为零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简要说明.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两直线交点与方程组解的关系
设两直线的方程是
l1: A1x+B1y+c1=0, l2:
A2x+B2y+C2=0.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由于交点同时在两条直线上,交点的坐标一定是这两
个方程的公
共解;反之,如果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公共解,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必是直线<
br>l1和l2的交点.因此,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就要看这两条直线的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
是否有唯一解.
(二)对方程组的解的讨论
若A1、A2、B1、B2中有一个或
两个为零,则两直线中至少有一条与坐标轴平行,很容
易得到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下面设A1、A2、B1、B2全不为零.
解这个方程组:
(1)³B2得
A1B2x+B1B2y+B2C1=0,
(3)
—
84
—
(2)³B1得
A2B1x+B1B2y+B1C2=0. (4)
(3)-(4)得(A1B2-A2B1)x+B2C1-B1C2=0.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将上面表达式中右边的A1、A2分别用B1、B2代入即可得
上面得到y可把方程组写成
即将x用y换,A1、A2分别与B1、B2对换后上面的方程组还原成原方程组.
综上所述,方程组有唯一解:
这时l1与l2相交,上面x和y的值就是交点的坐标.
(2)当A1B2-A2B1=0时:
①当B1C2-B2C1≠0时,这时C1、C2不能全为零(为什么?).设C2
—
85
—
②如果B1C2-B2C1=0,这时C1、C2或全为零或全不为零(当C1、
(三)统一通过解方程组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通过斜率研究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结论
说明: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不考虑两条直线重合的情况
,
而在解析几何中,由于两个不同的方程可以表示同一条直线,我们把重合也作为两直线的一
种
位置关系来研究.
(四)例题
例1 求下列两条直线的交点:
l1:3x+4y-2=0, l2: 2x+y+2=0.
解:解方程组
—
86
—
∴l1与l2的交点是M(-2,2).
例2 已知两条直线:
l1:
x+my+6=0,
l2: (m-2)x+3y+2m=0.
当m为何值时,l1与l2:(1)相交,(2)平行,(3)重合.
解:将两直线的方程组成方程组
解得m=-1或m=3.
(2)当m=-1时,方程组为
∴方程无解,l1与l2平行.
(3)当m=3时,方程组为
—
87
—
两方程为同一个方程,l1与l2重合.
(五)课后小结
(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它们对应的方程的解的个数的对应关系.
(2)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所对应的方程特征.
(3)对方程组中系数含有字母的两直线位置关系的讨论方法.
五、布置作业
1.
(教材第35页,1.9练习第2题)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则求
出交点的坐标:
2.(教材第35页,1.9练习第3题)A和C取什么值时,直线Ax-2y-
1=0和直线
6x-4y+c=0(1)平行;(2)重合;(3)相交.
解:(1)A=3,C≠-2;(2)A=3,C=-2;(3)A≠3.
3.(习题三第7题)已知两条直线:
l1:(3+m)x+4y=5-3m,
l2:2x+(5+m)y=8.
—
88
—
m为何值时,l1与l2:(1)相交;(2)平行;(3)重合.
解:(1)m≠1且m≠-7;(2)m=-7;(3)m=-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思想方法及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
数形结合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由
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三)知识渗透点
由特殊到一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展示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探求思维过程.
2.难点:推
导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方法很多,怎样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利用平面几何
知识得到课本上给出的证法是本
课的难点,可构造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图形启发学生逐层
深入地思考问题.
3.疑点:点到
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在A≠0、B≠0的条件下推得的.事实上,这个公式
在A=0或B=0时,也是成立
的.
三、活动设计
启发、思考,逐步推进,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点的坐标和直线的
方程确定后,它们的位置
也就确定了,点到直线的距离也是确定的,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
(二)构造特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解决
—
89
—
思考题1 求点P(2,0)到直线L:x-y=0的距离(图1-33).
学生可能寻求到下面三种解法:
方法2
设M(x,y)是l:x-y=0上任意一点,则
当x=1时|PM|有最小值,这个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
方法3
直线x-y=0的倾角为45°,在Rt△OPQ中,|PQ|=|OP|
进一步放开思路,开阔眼界,还可有下面的解法:
方法4
过P作y轴的平行线交l于S,在Rt△PAS中,|PO|=|PS|
方法5
过P作x轴的垂线交L于S
∵|OP|²|PS|=|OS|²|PQ|,
—
90
—
比较前面5种解法,以第3种或4种解法为最佳,那么第3种解法是否可以向一般情
况推广呢?
思考题2 求点P(2.0)到直线2x-y=0的距离(图1-34).
思考题 3求点P(2,0)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5).
思考题4 求点P(2,1)到直线2x-y+2=0的距离(图1-36).
—
91
—
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Q,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于R,
(三)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思考题4作基础,我们很快得到
设A≠0,B≠0,直线l的倾斜角为α,过点P作PR∥Ox,
1-37).
∵PR∥Ox,
∴y1=y.
代入直线l的方程可得:
当α<90°时(如图1-37甲),α1=α.
当α>90°时(如图1-37乙),α1=π-α.
—
92
—
与l交于R(x1,x1)(图 PR
∵α<90°,
∴|PQ|=|PR|sinα1
这样,我们就得到平面内一点P(x0,y0)到一条直线Ax+By+C=0的距离公式:
如果A=0或B=0,上面的距离公式仍然成立,但这时不需要利用公式就可以求出距离.
(四)例题
例1
求点P0(-1,2)到直线:(1)2x+y-10=0,(2)3x=2的距离.
解:(1)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2)因为直线3x=2平行于y轴,所以
—
93
—
例2 求平行线2x-7y+8=0和2x-7y-6=0的距离. 解:在直线2x-7y-6=0上任取一点,例如取P(3,0),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就是点P(3,0)到直线2x-7y+8=0的距离(图1-38).
例3 正方形的
中心在C(-1,0),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5=0,求其它三边所
在的直线方程.
解:正方形的边心距
设与x+3y-5=0平行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C1=0,则中心到
C1=-5(舍去0)或C1=7.
—
94
—
∴与x+3y-5=0平行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x+3y+7=0.
设与x+3y-5=0垂直的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x-y+C2=0,则中心到这
解之有C2=-3或C2=9.
∴与x+3y-5=0垂直的两边所在的直线方程是3x-y-3=0和3x-y+9=0.
(五)课后小结
(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证明方法.
(2)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五、布置作业
1.(1.10练习第1题)求坐标原点到下列直线的距离:
2.(1.10练习第2题)求下列点到直线的距离:
3.(1.10练习第3题)求下列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1)2x+3y-8=0,
2x+3y+18=0.
(2)3x+4y=10, 3x+4y=0.
—
95
—
解:x-y-6=0或x-y+2=0.
5.正方形中心在C(-1,0),一条边所在直线
方程是3x-y二0,求其它三边所在的直
线方程.
解:此题是例3交换条件与结论后的题:
x+3y-5=0, x+3y+7=0, 3x-y+9=0.
圆的标准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特点,
能根据所给有关圆心、半径的具体条件准确地写出
圆的标准方程,能运用圆的标准方程正确地求出其圆心
和半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会推导圆的标准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利用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圆基于初中的知识,同时又是初中的知识的加深,使学生懂得知识的连续性
;通过圆
的标准方程,可解决一些如圆拱桥的实际问题,说明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可以适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1.重点:(1)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步骤;(2)根据具体条件正确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解决办法:(1)通过设问,消除难点,并详细讲解;(2)多多练习、讲解.)
—
96
—
2.难点:运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使学生
掌握分析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先弄清题意,再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使圆的标准方程形式简单,最后解决
实际问题.)
三、活动设计
问答、讲授、设问、演板、重点讲解、归纳小结、阅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前面,大家学习了圆的概念,哪一位同学来回答?
问题1:具有什么性质的点的轨迹称为圆?
平面内与一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称为圆(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问题2:图2-
9中哪个点是定点?哪个点是动点?动点具有什么性质?圆心和半径都反
映了圆的什么特点?
圆心C是定点,圆周上的点M是动点,它们到圆心距离等于定长|MC|=r,圆心和半径
分别
确定了圆的位置和大小.
问题3: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其中哪几个步骤必不可少?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用(x,y)表示曲线上任意点M
的坐标,简称建系设点;图
2-9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P={M|P(M)|},简称写点集;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f(x,y)=0,简称列方程;
—
97
—
(4)化方程f(x,y)=0为最简形式,简称化简方程;
(5)证明化简后的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简称证明.
其中步骤(1)(3)(4)必不可少.
下面我们用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来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二)建立圆的标准方程
1.建系设点
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坐标系,并问有无不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教师指出:
这两
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都对,原点在圆心这是特殊情况,现在仅就一般情况推导.因为C是定
点,可设C(a,b)、半径r,且设圆上任一点M坐标为(x,y).
2.写点集
根据定义,圆就是集合P={M||MC|=r}.
3.列方程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4.化简方程
将上式两边平方得:
(x-a)2+(y-b)2=r2.
(1)
方程(1)就是圆心是C(a,b)、半径是r的圆的方程.我们把它叫做圆的标准方程.
—
98
—
这时,请大家思考下面一个问题.
问题5:圆的方程形式有什么特点?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方程是什么?
这是二元二次方程,
展开后没有xy项,括号内变数x,y的系数都是1.点(a,b)、r
分别表示圆心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当圆心在原点即C(0,0)时,方程为 x2+y2=r2.
教师指出:圆心和半径分别确定了圆
的位置和大小,从而确定了圆,所以,只要a,b,
r三个量确定了且r>0,圆的方程就给定了.这就
是说要确定圆的方程,必须具备三个独立
的条件.注意,确定a、b、r,可以根据条件,利用待定系数
法来解决.
(三)圆的标准方程的应用
例1 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请四位同学演板)
(1)圆心在原点,半径是3;
(3)经过点P(5,1),圆心在点C(8,-3);
(4)圆心在点C(1,3),并且和直线3x-4y-7=0相切.
教师纠错,分别给出正确答案:(1)x2+y2=9;(2)(x-3)2+(y-4)2=5;
指出:要求能够用圆心坐标、半径长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例2
说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学生回答)
(1)(x-3)2+(y-2)2=5;
(2)(x+4)2+(y+3)2=7;
(3)(x+2)2+ y2=4
教师指出:已知圆的标准方程,要能够熟练地求出它的圆心和半径.
例3 (1)已知两点
P1(4,9)和P2(6,3),求以P1P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2)试判断
点M(6,9)、N
(3,3)、Q(5,3)是在圆上,在圆内,还是在圆外?
解(1):
—
99
—
分析一:
从确定圆的条件考虑,需要求圆心和半径,可用待定系数解决.
解法一:(学生口答)
设圆心C(a,b)、半径r,则由C为P1P2的中点得:
又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所求圆的方程为:
(x-5)2+(y-6)2=10
分析二:
从图形上动点P性质考虑,用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决.
解法二:(给出板书)
∵直径上的四周角是直角,
∴对于圆上任一点P(x,y),有PP1⊥PP2.
化简得:
x2+y2-10x-12y+51=0.
即(x-5)2+(y-6)2=10为所求圆的方程.
解(2):(学生阅读课本)
分别计算点到圆心的距离: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