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简介

绝世美人儿
962次浏览
2020年09月25日 21: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西考试中心-云南二本大学排名

2020年9月25日发(作者:汤显祖)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下册》简介

本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同时也是第三学段的最后一册
教材。老师们已经使用过小学高 年段的前三册教材,为理解和把握本
册教材打下了基础。为了让老师们更清楚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现
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特点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作简要的介绍,供老师们教 学时参考。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 生感
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
活。在六组教材之后, 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
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 准备了9篇
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
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
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
读课文11篇。这 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
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 45篇课文。每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
了资料袋 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
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 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
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

1 23



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 再设展示台栏
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学习到五年级下册,学生累计认字3000个,提前完成九
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 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
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 在精读课文后,以方
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
在每组 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
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 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
写 。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 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
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
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 ,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
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 教学
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 23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
个基 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
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 标和阶段目标。这是我们把
握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有的是一 以贯之的,如,情感、态度、
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
的可以分出层次,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目标,是环环相
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学习为后 面的学习作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前
面学习的深化和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
标。

为了 落实整体性目标,首先是对课文的严格筛选,认真选择文质
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 ,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
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本册 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匆
匆》《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 《卖火柴的小女孩》《凡
卡》,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
经 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节》《藏戏》
《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 个问号之后》《我最好的老
师》。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中选编的阅读材料,有一些是回忆小学生

3 23



活的文章,还有儿童诗、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在 拓宽教材的题
材、体裁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另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设 置了关于热爱生活(人生感
悟专题)、民族团结(民风民俗专题)、爱国主义(深深的怀念专
题 )、了解多元文化(外国名篇名著专题)、热爱科学(科学精神专
题)等方面的专题。还设置了以告别母 校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专题难
忘小学生活。另外,上承五年级下册旨在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的专题中
国名著之旅,本册教材编排了外国名篇名著单元,这组教材在让学生
接触一些经典的外国作品的同时, 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
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则作为本册教材的学习重点,加以妥
善安排。本册教材的 每一个专题,都根据语文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
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 生在情感熏
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本册涉及到的读写方法,大致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阅 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详写和略写;文章的叙述
顺序;学习浏览。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教 材,六年级下册
特别重视将小学阶段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
用。






4 23




(二)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六年级下册是在前面十一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作为小学阶段
的最后一册教材,本 册教材的结构和思路对前面的教材有一定的继
承,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 以期向初
中教材平稳过渡,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
中学后的不适应期 。

首先是在专题设置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如第一组人生感悟单元。
之前,在五年级 上册教材中,有过主题为生活启示的单元;之后,人
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二两组,都是 感悟人生的单
元。主题相近,但难易不同,衔接有些难度。为此,我们在六年级下
册设置了人生 感悟单元,希望能够通过本组的学习,加强学生对自
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 达自己的一些感
悟。学生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有了一定的基础,到初中再学习相关单
元时,就不 会感觉有太大的落差。

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与以往相比,有所继承和发展。有的仍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 对比阅读的理念。如第五组,在课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
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
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 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
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体现了 最后

5 23



一册对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综合 运用的要求。再如第二组,在
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女字
旁予)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
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 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
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在四年级上册作家笔下的动物单元中,学生初步接触了同一作家写
的不同文章和不同作家写的同题 文章,但是那时的对比是基于一篇篇
课文,而到了六年级下册的对比阅读,是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一
课的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
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 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外国名篇名著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更加强
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初中教材的过
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 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
《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
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
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 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
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 趣,同
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
是比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
上册在相应单元里各 安排了一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
弦》。本册安排了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这样,学

6 23



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了四篇文言文, 对文言文的样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
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人教版七年级< br>上册教材有3篇文言文,篇幅也相应要长一些,有了小学的基础,学
生对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不会感 到陌生和困难。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
在 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
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 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
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图,
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
的。

(三)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教材内容, 进一步加强整合。每一个专
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
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
结、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 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册各专题的导语除第一组和第 六
组外,都分为两个自然段,除了有激发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专题的作
用外,还有提示语文学习 重点、明确读写训练点的作用,方便教师和
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关注课文。精读课文后有练习题, 从课文
自身特点出发,结合专题学习重点精心编写。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承上启下,提示学习 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迁移训练过

7 23



程。口语交际习作的话题和内容大多与单元主题相关,回顾拓展中的
交流平台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

如,第二组民风民俗。

这一组的学 习内容包括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
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还要求学生了解 自己身边的民
俗,进行小调查。

导语:第一段明确本专题要了解民风民俗,感受民 族文化的独特
魅力,第二段明确了要学习的读写方法,还布置学生结合课文的学
习,就自己感兴 趣的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

课例:第一篇课文是老舍的作品《北京的春 节》,课文后安排了
阅读链接,让学生看看不同作家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春节的,各写
出了春 节的什么特点。在这篇课文的思考题中,还为本组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进行了铺垫,让学生想想、说说自己 是怎么过春节的。后三篇
都是略读课文,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
的 特点,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在课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之后,安排了资料 袋,展示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
色建筑。在后面三篇课文前的连接语中,都渗透了本组的学习重点,
让学生着重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为学生后面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进行了铺垫,也体现了读写 结合的编辑思路。


8 23



本组的口语 交际和习作其实在本组的导语中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布
置,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调查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 整理,并利用在
课文学习中习得的方法进行习作,写完之后相互交流、修改,最后可
以编一本民 俗作品集。

交流平台采取了两个学生对话交流学习收获的形式,一个是谈自
己通过 不同渠道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另一个是谈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
学到的习作方法。

从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材在编排上注意情感、态度与知识、能
力之间的联系,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 确引导与语文学习能力和
习惯的培养融为一体。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内容,用教
材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完整组教材,单元学习目标是不难实
现的。

本册教材 联系教学实际,确定各个专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关注各
个专题及课文的内在关联,使整本教材成为一个整 体。如,三月开学
的时候,适逢春节刚过,将民风民俗这个专题安排在第二组,并以
《北京的春 节》一文开头,有助于学生回忆刚过不久的春节情景,便
于教学。将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安排在教材 的最后一组,此时已
是毕业前夕,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忆成长足迹,表达惜别之
情,为 母校再做些事情水到渠成地把听说读写训练融入到学生的学习
生活之中。

(四)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

9 23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本册教材,希望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导学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
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 进行学习,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
步提高。

本册导学系统的安排大致沿袭高年段 前三册的思路。主要体现
在:一是导语提示单元学习内容;二是精读课文的课后题,略读课文
前 的连接语,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三是每组课文后
的词语盘点便于学生自查自测;四是回 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为学生讨
论问题、交流认识提供了平台。

交流平台这个栏目, 一般地说,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的学习之
后,交流收获、体会,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反 思的
学习习惯。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交流、总
结的内容可以不受其限 制。本册第五组的交流平台除了安排了一个与
本组主题有关的话题以外,还设置了一个整体回顾六年以来 学习收获
的内容,让学生小结、交流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获得的语文能力,等
等。

(五)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本册教材的第六组是一个单独的 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小学生
活。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在导语中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向母校、师友告别。而后分成两大板块──成长足

10 23



迹和依依惜别,按两个阶段开展综合性学习。教材在这两大板块中,
分别提出活动建议,提供若干阅读材料。第一个板块引导学生回忆小
学生活,用各种语文形式记录小学生 活;第二个板块引导学生为母校
做点事,写倡议书、建议书,互留赠言,并策划一台毕业联欢会。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除
了学习专题和阅读材料要予以落 实以外,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方
法,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学生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其目的是为
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特别
是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
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 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
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
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
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 都要
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
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 ,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
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 、应
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11 23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 排在精读课文中,
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
点指导。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
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 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
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
字、精 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

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
笔字和毛笔字写 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 爱好。

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
学生勤查字 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
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12 23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
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 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
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 br>究。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
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提出。教师可以根据 要
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
情,增强语感。教师要注意 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
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上下工夫。

本册的默 读要求,重点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默
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 一边默读,一边思
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
问,教师 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
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 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
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

13 23



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
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
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 等,引导学
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结合其他
方法,如,抓住 重点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
入思考,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 课文的脉络;让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
课文的人物 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
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 习意识,让学生亲历
阅读过程,得出结论,并处理好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正确导向的关
系。教 师要注意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阅读教学要注意提示阅读思路,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领会文章
基本的表达方法。本册教材每个专题都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学习的有三个:一个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安排在第一
组。教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 结合交流平台中的提示,体会如何
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自己的见解很感受。第二个是文章< br>的详写和略写,安排在第二组。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段
落,体会详写和略写的好处, 还可以适当想一想如何迁移运用到自己
的习作中,然后在单元末的交流平台中进行总结回顾。还有一个是 文

14 23



章的叙述顺序,安排在第三组。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性到
理性地学习、总结。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教学精读课文,还要注意抓 关键词句。本册相关练习主要安排在
课后第二题或第三题,以不同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有的指向深入理
解课文内容,有的指向

体会表达效果。

如,第一组的课文《匆匆》课后第二题:

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 如,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联系
生活 实际,和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又如,第五组的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第三
题: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 想,这里
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15 23



需要指出的是,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理解和把握,课后题往往仅
是举个例子,主动权应更多地掌握在教师和学生手中。教师要创造性
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 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
极思考。可以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 br>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关于语言积累,本册教材课后练习采用了灵活安排和指定任务相
结合的方式。有的要 求比较宽泛,如,背诵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抄
下来抄写你认为需要积累的词语,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 有的要求比
较明确,如,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加强学习
的指导性。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
来。教师可以根据本 班学生的实际,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高
效、有序地做读书笔记。可以根据某方面的共同特征,把词 句归归
类,在课文里学过的词句旁边补充类似词句。可以把课文中的好词好
句分成写人叙事绘景 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写下来;可以归类整理
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学过的词语,如,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满不在乎游
手好闲可以归为一类,落荒而逃鱼贯而入蜂拥而至可以归为一类;还
可以补充以前课 内外学习中积累的词语,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可
以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丰富语言系统,有助于提 取运用。另外,
还要注意帮学生在阅读和习作之间搭桥。课文中的某个词语用得好,

16 23



某些语句写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习,如,用词 语写几句话,交
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还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还可以
让学生在习 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语句或学习其写法。

以上几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这是 从整册教材来
讲的。具体到每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特点各有侧重。教师可参照教
材的安排,从 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
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特色。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 低
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
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 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
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 把课文
读懂。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
独立阅读、思考、交 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
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
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本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 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
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
教学 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
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教学 的重点要放在浏览上,通过
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

17 23



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 写心得体会。通
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
阅读整本书 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 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
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
话 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
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 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
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
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
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 ,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
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
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 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
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
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 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
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
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
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 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习作教学

18 23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 br>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 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
活用教材。前面说过,本册教材每一组习作,都根据习作内容,相应地提出了要求。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
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 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
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四组,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
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对此,可以有两
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师生共 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
作;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和 习
作,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 是一种良好的
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
次习作可以忽 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
作的习惯。

学生习作时无话 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
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乐于把所
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本册明确安排的小练笔有一次,在第
五组的《真理诞生 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
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本册还有多次在课 文之后安排学
生动笔的练习,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

19 23



去来的匆匆?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再如,《 北京的春节》课
后第四题,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又如,《跨越百
年的美丽》 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
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 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
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
的一个 习惯。当然,教师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上的练笔安
排,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 排学生进行练笔,但切
忌拔高要求。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
或写 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好办法。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第 六组的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前几册教材相
同。关于本组教材,请注意以下两点: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
求、方法或提供相关 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
写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 突出人物的
特点;让我们也试着用演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
演讲稿的方式, 并试着作一次演讲。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
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 别。两个部分的
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
教师可以放 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20 23



本单 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制作成长记录袋、班
级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教师要安排好时 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
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
一步 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最后的联欢会,先布置学生去策划、准
备,汇报演出则要等到离校之前再进行。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
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

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
一定数量的古诗词 ,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
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 的,提供给那
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
立学习。因此 ,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
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 自学时,要利用每首
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
学,重 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八)综合复习的使用

21 23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 br>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复
习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做那些脱离听说读写实际的
单项的题目。综合复习提示的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是:选择贴近学生
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 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
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 写的
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综合复习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 ,旨在检
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
学毕业生所应达到 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
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 词语;能理解
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
联系实际谈谈 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
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 除了利用阅读材料
进行复习,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
动,复习 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
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习材料。如果有条件,还 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
法,作适当补充。


22 23



既然是复习,就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
任务 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具体使用办法可参考后面的综合复习使
用说明及练习提示。



23 23

写雾的作文-毕业演讲稿


重庆工商大学分数线-高考录取率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民间传说作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网-华信学院


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医疗纠纷协议书


宁波商检-穷人教案


幼儿园运动会项目-保定考试院


职业发展规划书-小春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