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2010年考研英语真题-一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
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本册教材安排了
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
等内容,根据《小学语
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
br>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
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
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
逐步形成良
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写字姿势要正
确,
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
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
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
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材安排的内容紧扣大纲
内容,并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三个目标的整合。本册基础
性
的学习,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编写意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
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新
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
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内容、结构:
本
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
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
分。教材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
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
,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
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
浅入深的顺
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
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
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
情境中进行口语交
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
常用字,写其
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四、单元之间的联系:
本册教材分为入学
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识字(二)、课文、语文
园地、口语交际几大模块。入学教育有四幅图,
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
同时也给出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为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
进行打下
基础。汉语拼音“十三课”是学生识字的拐棍,也是以后课文学习的重要保障,
是学生能够独立、有效识字的前提,而且本册教材教材把拼音知识和汉字有机
结
合起来,在拼音教材中,从第三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途中或图下出现了
词、短语和句
子。从第三课到第十三课,由易到难。
汉语拼音、识字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同时课文又是巩固汉
语拼音及识
字的平台,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是巩固汉语拼音的有效方
式,
同时也为口语交际,讲好普通话做好示范。
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的学习是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这两
个综合性板块学
习的铺垫及辅助,也是对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的拓展延伸,锻炼学生的听、说、
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各模块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稳
步推进。
五、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
、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
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⑷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⑴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⑷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⑴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⑶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教学重难点: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
读音节,正
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七、教学措施:
第一部分:关于入学教育
特别强调:养成教育要常常提醒、不断督促检查,特别应注意幼、小过渡,在
培
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
第二部分:关于汉语拼音
拼音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材优势。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
境插图,从中找出与字母的形体相似的部分。部分情境插图中还安排了富有情节
的内容与相关的
带调音节、词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联系图画拼读音节,认读词
语,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组
词练习。譬如,“衣”——“衣服、衬
衣、棉衣、衣裳„„”“马”——“马车、大马、木马、马戏、„
„”此外,扩
展还可以是结合画面、借助想象所进行的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所说的话中带有所
学
音节,譬如,“阿姨晾衣服、小哥哥在喂鱼、一条鱼跃出水面、一只乌鸦站在
窝里”。尽管上述的处理将
巩固音节、观察画面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训练应该在学生初步掌握所
学音节之后进行,不提倡学
生在不会认读拼音的情况之下,盲目仓促地进行拓展训练。
2、教学时要抓难点。如:教学a、o、e的发音,o的发音是难点;四声的教
学,难点是读准第三声。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譬如,学习b p m f
一课
,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玻璃、菠菜、(b)、泼水、上坡(p)、摸鱼(m)、
佛像(f)”等词语
学习、记忆发音。再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拼读常见的水果、
蔬菜、动物、生活中的物品、学习用具、同
学或者家庭成员的名字与称呼等等,
进行拼音的综合复习与巩固。这样能够避免大量无义音节的反复的、
枯燥的训练,
节省教学时间。
4、要注意幼(儿园)、小(学)过渡与结合,及时纠正幼儿园时孩子不正确
的发音与拼读。
5、注意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复习巩固,使稍慢一步的学生及时跟上,牢固掌
握汉语拼音这个工具。
第三部分: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和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在识字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
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
经学过的偏旁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
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去。在本册教材中,编写了一些有利于巩固
字形的练习:譬
如71页的熟字增加笔画形成新字;87页的偏旁归类练习;117页的形近字比较练习等。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编写合适的字谜帮助记忆,
譬如:“回”——
“四四方方一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会”——“一人云
上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
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
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记字方法,
以激发并维
持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识字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
现中
巩固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强求每个学生同时过关,往往有
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是当堂
就能过关的。
2、培养识字兴趣,加强复习和巩固。教师要创造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还可以制作一
些带有动物、水果等
背景图的生字、词语卡片用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合作学习
中分享识字的乐趣,随时能见到所学的字词,
从而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此外,
考虑到汉字与语言、阅读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用学过的字编成句子、
短文让学生
阅读,使学过的字反复与学生见面,得到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课外
多阅
读,使学生体验识字的价值和自由阅读的乐趣,并不知不觉地巩固识字的成
果,增识其他生字。
另外,识字教学要严格按教学用书中“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提
高要求,按要
求认识笔画,认识偏旁,笔画名称表在课文的148页,基本没有什
么变动,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在教学用书的213页,有少量的变动,新的教材要
用新的名称进行教学
。
3、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
而要求
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
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
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
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
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
br>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48页)。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认字需要
不断巩固,写字
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并不断强调写字姿势,使之养成良好书写
习惯。
第四部分:关于阅读教学
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读,背课内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
生积
极读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发现学生说出了比较好的句子特别是本书上没见过的
句子应及时
表扬,让他介绍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学习古诗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两篇连环画形
式的课文,鼓励学生借
助图画阅读,可以猜读,跳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别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
br>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