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匆匆

别妄想泡我
723次浏览
2020年09月26日 04: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保护地球作文-2013年6月思想汇报

2020年9月26日发(作者:诸葛贞)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 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本单元围绕“真情”
这一主题选取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习作例文《 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几
篇课文,通过散文短片或平凡故事等形式,叙述平凡的童年生活小 事,处处流露出真情实感,
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文章言辞精简、文笔优美、语言流畅,能够引起学 生的阅读兴趣,
在故事学习中获得人生启示。
《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紧紧围 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
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意在提醒我们: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要加深对时间的敏感,对环境的适应,才能迎接各种挑战,进而成为坚强不屈、 有所作为的
人。
《那个星期天》选自作家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答应带 孩子出去
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情,表现了孩子期待已久而又落空失望的心理过程,同时从侧面表现出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苦。作者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和环境 描写,将小男孩的内心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通过描写主人公陈小允在老师 的鼓励和引导下,对语文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成绩取得了迅速进步,但由于即将告别语文课而难过的不舍 情感,表达了他
对母语和伟大祖国深深的眷念之情。同时也教育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 可
贵,无法拥有时才懂得珍惜的道理。《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贯穿全文的
感 情脉络,叙述了在生活不大富裕的童年时期,母亲和毕大妈将阳光变成了居家的好帮手,
使艰辛的琐碎日 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一件事。表达出我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对上一辈人智慧的
佩服,对母亲真切的热爱之情 。两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如何把真情实感写得更具体,写得更
真实。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 “让真情自然流露”。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
各样的情感体验,有畅快、感动、盼望、欣 慰、激动、欣喜若狂和归心似箭等积极感受,也
有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和沮丧 等消极的感受。要求学生从中选择
印象最深的感受,可以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 思路写下来。旨在引
导学生留心生活中记忆深刻的事情,体会其中的一些哲理,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 来,提
高写作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19个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掌握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和词语释义。
2.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积累文中表达修辞上的
好词好句。
3.体会每篇课文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和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课后习题,赏析优美语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内学习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每篇课文流露的真情实感,从 生活中的小事
去体会人生道理,获得启发。学会表达,增强自信心,培养珍惜时间、感恩亲情、热爱祖国
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19个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掌握要求掌握的多音字和词语释义。
2.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积累文中表达修辞上的
好词好句。
3.体会每篇课文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和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通过从不同角度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每篇课文流露的真情实感,从生活中的小 事
去体会人生道理,获得启发。学会表达,增强自信心,培养珍惜时间、感悟亲情、热爱祖国
的 情感。

教学措施
1.本组课文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近,因此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搜 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
和难点上进行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流露的真情实感,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获得人生 启发。
3.读中感悟,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美、语言美,体会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匆匆》 ···································· 2课时
《那个星期天》 ·························· 2课时
习作例文 ···································· 1课时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 1课时


8 匆 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读写“空虚、徘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读写结合,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其 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匆匆”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联系生活体验,
学会珍 惜时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空虚、徘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
碌无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新课导入:同学们,自古以 来就有许多文人志士写过珍惜时间的名诗佳句,你能说
出一些来吗?
2.揭示课题:时光飞逝 ,转眼间我们的小学生涯已经到了第六年,时间如脚步匆匆在
我们生命中来去。先圣孔子就曾发出“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慨叹,朱自清先生又是如
何看待时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匆匆》。(板书 课题)
3.认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 江
苏东海县,长大于江苏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
主 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以其独特的
美文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
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 体制和风格。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
《荷塘月色》等。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藏”和翘舌音“蒸”。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 br>(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挪”“蒸”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或可以通过
动作表演 的方法;或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同时对多音字和形近字进行区分并组词。

对比识字示例:
挪(挪动)—娜(婀娜多姿)—哪(哪里)—椰(椰果)
徊(徘徊)—蛔(蛔虫)—茴(茴香)—回(回来)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挪”左窄右宽,右部宜写紧凑。
“徘”左右等高,中部最小。


“徊”左窄右宽,右部竖画对称倾斜。
易错提示:
“藏”两边舒展,中部“臣”少一竖,勿忘最后两笔“丿”和“丶”。
“蒸”中间的“丞”字一定不能少了一横。
(3)多音字。



jǐn:尽快 尽管




jìn:尽力 尽善尽美


n:燕子 劳燕分飞






yān:燕国 燕山


ng:躲藏 藏龙卧虎





zàng:宝藏 藏族




(4)重点词语释义。

确乎:的确。
头涔涔: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向下流的样子。

泪潸潸:指哭泣的样子,流了很多泪水,表示很伤心。
挪移:挪动;移动。
伶伶俐俐:机灵;灵活的意思。
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
蒸融:被初升的太阳热得融化,蒸发消融。
赤裸裸:形容毫无遮盖掩饰。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明确: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第二
部分(2~4):具体描写了时间从我们身边伶伶 俐俐地逝去,令人感慨万分。第三部分(5):首
尾呼应,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这 一问题。
2.阅读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1自然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先用排比,指出燕子可再来、杨柳可再青、花儿可再开的大自然万物随时间荣枯
的现象 ,再将其与逝去的日子不再回进行对比,引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 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走了
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 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运用了什么
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设问。 这个设问句用破折号把问答连接起来,破折号前面是问题,破折号后面是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回答又有两 种猜测的答案,即第一、二问是一种答案,第三问是一种答
案,这样一问两答,引起注意,表达了作者对 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
恋,流露出惋惜、后悔、茫然、痛苦和无奈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大自然的荣枯是时光飞逝的自然表象,然而这又是一个循 环的轮回过程。人的日子却有
所不同,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变老,我们逝去的时间究竟去了哪儿? 下节课我们将继
续学习课文。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躲藏 挪移 徘徊 蒸融 赤裸裸
2.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大致 知道了这篇散文的结构,朱自清先生对待时
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感情?让我们这堂课继续跟着朱自清先生去 体会匆匆流逝的日子里的万
般复杂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第2自然段中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明确:“头涔涔”“泪潸潸”是作者 焦虑痛心的外在表现。面对无声无息流逝的时间,
作者没有能力抓住,这种无奈的愁绪萦绕心头,挥之不 去,所以他才会“头涔涔而泪潸潸”。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 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手法进行描写?请结合主题 简单进行
赏析。
明确:①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 大海”,


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②对比:一滴水极小,大海则极大,这一 对比,突出
了过去的日子十分渺小,消逝得那么快,且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而“溜”“没有声音,也< br>没有影子”写出了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且速度极快。
3.找出作者详细而具体地描述日子的来去匆匆的句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明确: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
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
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 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
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简单对段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
明确:① 排比:“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
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 的双眼前过去。”——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增强了
文章的气势,又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匆匆 流逝。
②拟人:“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
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的
匆匆流逝写得 有形有声,可见可闻,非常形象。

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从 ____________过去……
例:聊天的 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
子从屏幕上过去……
(2)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 手法,从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写起,“吃饭、洗手、
睡觉、沉默”贴近实际,易于理解。“跨、飞、溜 、闪”等词语写出了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
即便是在叹息时,“新来的日子”又在“叹息里闪过了”。表 达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想留
住光阴而不得的失落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在告诫人们什
么? < br>明确:(1)①“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
什么痕迹 呢?”:运用比喻,作者对日子的流逝做了高度概括,将匆匆而去的时间比作“轻
烟”“薄雾”,想象新 奇独特。“轻烟”“薄雾”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我们的日
子也悄然无息地消逝了。②“我何曾 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 白走这一遭啊?”:连用三个问句,语势
渐强地将文章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写出了作者的慨叹与无奈, 也写出了作者不甘虚度光阴
力求上进的纠结内心。


(2)这是真诚的呼唤和呐 喊,告诫人们要有所作为,不要在世上“白白走这一遭”。我
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能白白地浪费时 间、浪费生命,不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没
有。
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尾呼应照应了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看似在问, 实际上作者心中已有了答案,意在警示人们时光如流水,一定要珍惜。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文章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 对虚度时光产生的
无奈和惋惜之情,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的主题思想。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1.拓展阅读:简单赏析《明日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悟。
明日歌
明日 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
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确:这首诗的意思简单直白,没什么隐喻的部分。自问 世至今,数百年来广为世人传
颂。诗人在作品中告诫和劝勉人们要牢牢地抓住稍纵即逝的今天,今天能做 的事一定要在今
天做,不要把任何计划和希望寄托在未知的明天。今天才是最宝贵的,只有紧紧抓住今天 ,
才能有充实的明天,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否则,“明日复明日,”到头来只会落得个
“ 万事成蹉跎”,一事无成,悔恨莫及。因此,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牢牢铭记:一切从今天
开始,一切从现 在开始。这首诗内容充实,语言流畅,释理通俗明了,说服力强。
2.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你读了课
文,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 ,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
3.积累一些惜时名言等。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洗手的时候……

不能白

走一遭匆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遮挽时……
不可虚

天黑时……睁开眼睛……

度光阴

掩面叹息时


日子一去不复返

专业技能怎么写-小学生诗歌朗诵稿


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班务计划


猜字迷-领导视察欢迎词


郑州大学三本-师德小结


湘潭大学分数线-天津大学图书馆


安徽省公安职业学院-村计生专干述职报告


四川武警警官学院-正风肃纪自查报告


采访稿怎么写-安徽大学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