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绝世美人儿
993次浏览
2020年09月26日 05: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丽参和红参的区别-我心中的最美教师

2020年9月26日发(作者:柳泌)


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领略写作时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好处,并能在习作中恰当地
运用。
2.理解“词句段运用”中加点部分的意思,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3.了解相关习俗的寓意。
4.朗读并背诵古诗《长歌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段运用”中加点部分的意思,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2.了解相关习俗的寓意。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领略写作时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好处,并能在习作中恰当地
运用。
4.朗读并背诵古诗《长歌行》,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交流指导 < br>(1)熟读本单元的课文,参照教材所举出的例子《北京的春节》,找出本单元其他课文中
哪些内 容写得很详细,哪些内容写得很简略,并和同学交流这样写的好处。
(2)讨论习作时怎样写才能突出文章的主次,使得表达更清楚。
(3)交流中要注意使用得体的语言,使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言论。
(4)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2.交流示例
示例 一:《腊八粥》详细写了煮粥过程中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但却对一家人吃粥的过
程一笔带过,这样写可 以更好地交代煮腊八粥的过程,而且描写八儿小孩子般的嘴馋心理,
更能突出腊八粥的美味,所以就没必 要写一家人吃粥的过程了。
示例二:《藏戏》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藏戏的传说和特色,而略写了 藏戏的具体
表演过程和传承,从而更好的展示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示例三:我们在习作时,哪些地方应细加叙述和描写,哪 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
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简 单说来,最能直
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就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 ,
就会对主要方面产生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
少 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比如要写一朵好看的花,就需要从
花的形状、颜色 等方面,运用大量的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描绘,极尽渲染一个
“美”字,这样的写法就属于详 写。如果只说“这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花”就属于略写。详
写与略写是相对而言的,至于详到什么程度, 略到怎样的地步,必须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而
定。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 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
都是纱灯。
..< br>(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
....
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
答案示例:(1)“一律”“清一色”“都是”都可以表示全部的意思。 (2)“勇夺第
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表达的意思都是得到了第一名。
教师点拨:仔细读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单独看加点部分的意思,寻找它
们的共同点。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2)过年的时候吃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筑上雕刻蝙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寓意年年有余。 (2)寓意遍地是福。 立春祭农,寓意明年风调雨顺、
五 谷丰登;重阳节登高吃糕,寓意步步升高;除夕守岁生旺火,寓意人丁兴旺。

三、书写提示
1.让学生阅读教材提示,教师明确栏目学习重点:如何提高书写速度。
2.课件出示教材上的文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欣赏、体会。
3.引导学生讲述观察所得,也可以请学生讲述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教师点拨:下笔之前, 认真观察笔画的变化、结构的处理,分析笔顺的规则。如写“横”
时,“落笔轻,行笔畅,收笔回”;写 “竖”时,“起笔重,行笔畅,收笔提”。书写时集
中注意力,看清楚再写,边想边写,写时不东张西望 ,不做无关紧要的事,一定要正确执笔,


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正确的执笔方法 应该是: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大拇指与食指的关节自然弯曲;
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 ;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曲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
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根处,与纸面约成 50度角;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写字时保持
良好的心境,可以有效提高写字速度。
4.学生当堂练习教材上的文字。

四、日积月累
1.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
2.教师讲解重点词义,逐句翻译,疏通全诗大意,分析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安排学生再次朗读,领略意境,体会情感,背诵本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介绍】
乐 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
并没有保留下来。到 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
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 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
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 起的一种新诗体。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
府或拟乐府。
【词语理解】
①长歌行 :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②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 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 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
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
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 都是植物所需要的,
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⑥秋节:秋季。
⑦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⑧华(huā):同“花”。 ⑨衰 :一说读“cuī”,因
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 出版的《古代汉语》,
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⑩百川:大河流。 ⑪少壮:
⑪⑫⑬

⑥⑦⑧⑨

②③④

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⑫老大:指年老了,老年。⑬徒:白白地。
【古诗大意】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 万物生
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
这 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生长,因为
它们都怕秋天到来而 凋零。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由
此发出感叹: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 好时光努力奋斗,等到年老时便会追悔莫及,从而警醒他
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统编版小学语文资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十堰市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党员工作总结


金华银行-实践心得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政治小论文


托福考试时间安排-工作作风方面


上海大学招生-天津三中


节水标语-网站计划


嗟来之食-教导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