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工业设计师简历-建造师挂靠价格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一、骨骼与肌肉
第一节
1、
人全身的骨骼分为四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头、躯干、手臂和腿脚。
2、
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
即
占五分之一。
3、
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又坚硬又结实,(大腿骨比花岗石还硬)
它是空心的,但有生命,它可以
生长。
4、
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即: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
5、
骨骼有哪些作用?(骨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支撑人的身体,支持运动,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
6、 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7、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官
第二节
1、骨头与骨头相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2、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分别为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3、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固定连接和活动连接)。
4、人体的六大关节是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自由活动关节膝关节。
6、最灵活的自由活动关节是球状关节,位于身体的肩部和髋部。
7、膝的弯曲和伸直是典型的铰链关节的功能。 8、拇指关节属于鞍状关节。
9、肘部的旋转关节允许前臂运动。10、关节有什么作用?(有
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1、关节为什么可以自由转动?(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有旋转
关节,如:手腕关节和踝关节。能够自由转动就是旋转
关节所起的作用。)
第三节
1、 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
即占五分之一。
2、 肌肉也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四肢肌。
3、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 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
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
变短。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头,那么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5、
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6、
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7、
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8、不运动时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仍在工作?(心肌、呼吸肌、消化肌、肠壁、胃壁等肌肉仍在工作。)
9、肌肉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生命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
10、怎样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肌肉受伤?(1、使用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
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5、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11、骨骼关节受伤怎样处理?(如
果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
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
、老师或长辈。医生给你医疗指示,一定要配合他们。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
动,应有充分
愈合的时间,这样可避免病伤复发)
第四节
1、
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1
2、 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
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肌肉更发达且收缩力强,
体力充沛。
3、
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如:体操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举重可以增强体力,跑步可以增强耐力 游泳运动可以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游泳属于全能运动)使人更有耐力。
4、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钙含量高的食品。(如:鸡蛋、牛
奶类要多吃。)
(含量高的有鱼、吓、肉、蛋、豆、奶类)
5、儿童生长所必要的四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矿物质、脂肪酸、维生素。
7、怎样加强骨骼
和肌肉的保健?(为了使我们的骨骼和肌肉更加强健,我们应该每天坚持合理的体育运动;合理
的搭配营
养,多吃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总之,要锻炼身体、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8、经常运动有哪些
好处?(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1、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2、
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 ,使人更有耐力。3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收缩力强。 4延缓衰老
5身体均称。6、
改善人体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7、增强免疫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改善身体的柔韧
性
;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 ;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延缓衰老 ;身体匀称等等。)
二、养蚕
第一节
1. 蚕的主要食物是桑叶。
2. 蚕卵的形状是椭圆
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为黑灰色,卵只剩空壳是白色。壳上有
小洞
3. 刚孵化出的蚕像蚂蚁,所以叫蚁蚕,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干毛笔
或羽毛轻轻
地帮它刷到桑叶上。
4.
刚出壳的蚁蚕很弱小,不能用手去捏。如果想让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帮它。
5.
蚕宝宝的家要干净、通风、温暖,桑叶要新鲜,不能带有水迹。
6.
蚁蚕很小,一般是约有2~3毫米。7、蚕的天敌很多,如:蚂蚁、蟑螂、老鼠等,喂养的时候要远离它们。
8、描述蚕卵和蚁蚕的情况:蚕卵: 椭圆形
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为黑灰色,卵只剩空壳
是白色。壳上有小洞。蚁蚕:
黑色,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
它刷到桑叶上。 <
br>9、你的养蚕经验是什么?(1、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要干净、通风,桑叶要新鲜,不
能带有水
迹。2、别忘了在盒子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
放在安全的地方。4、
蚕宝宝不喝水,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控干水分才能喂养它。5、刚出壳的蚕宝宝很弱
小,不能用手去捏它,如果想让
它挪地方,应该用洗净的干毛笔或羽毛轻轻地帮它;桑叶切碎后给它吃;
6、脱皮的时候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
10、第一次脱皮后的蚕宝宝叫起蚕。
第二节
1. 蚕宝宝越来越大后,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浅。
2. 吃了几天桑叶的
蚕宝宝不吃也不动,说明它准备要蜕皮。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
体长大。
3. 蚕的一生要脱皮4次,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概有6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
叶了,身体
变得洁白、有些透明,蚕长到这时开始吐丝结茧。4、蚕脱皮的时候。千万不能弄断它身上的
丝。
5、蚕蛾是从蚕蛹羽化出来的。蚕蛾有2对翅膀,6只脚,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
6、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它的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2
7、蚕除了吃桑叶外,还会吃榆、蒲公英、莴笋等叶子。
8、蚕脱皮的时候有
什么变化?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不吃也不动;因为它是靠丝固定着周围的物体,才
能脱下皮(
“衣服”),如果弄断了它身上的丝,它就会因为无法脱皮而死。)
9、怎样辨别蚕蛾的雌雄?(雌蛹腹部大,雄蛹腹部小而末端较尖,雌蛾翅膀扇得慢,雄蛾翅膀扇得快)
10、雌蛾与雄蛾交配后,雄蛾就会死掉,雌蛾会产卵。
第三节
1.
在古代,只有中国是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即:中国是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的国家)
2.
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丝绸之路。
3. 抽丝的方法:1
、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2、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3、用竹丝刷搅动,把蚕丝的
头儿
找到。4、开始抽丝。
4. 蚕丝的长度一般在1000到1500米,最长达3000米。
5. 你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吗?它对人类服饰业有哪些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蚕丝在人
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是作为丝织品、布料等。用蚕丝做成各种各样的服饰,
蚕丝具有优良的
特性,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美观、柔韧、轻便、耐热绝缘,通气吸湿,弹力适中,光泽柔
和。穿着有冬暖夏凉
之感等,为我国的服饰业推上了高峰。)
6.
被称为“纤维皇后”的蚕丝,可以制作服装、服饰品和美术品。
7.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蚁蚕、蚕蛹、 成蚕(蚕蛾) 4个阶段。(自己要会用
图或线把它们画出来)
第四节
1.
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蚕蛹,然后变成蚕蛾。2、蚕蛾和蝴蝶的生长发育都要经过变态。
3、蚕和蝴蝶的相同点和不同是什么?(相同点:1、都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卵、幼虫、蛹、
成虫,身
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有3对足, 2对翅膀, 不同点:蚕一生要4次脱皮,蝴蝶5
次脱皮;蚕食量大,蝴蝶
食量小;蚕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蝴蝶身子小,翅膀大,能飞行等。)
4、写作文:写出在养蚕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蚕卵时是椭圆形的,出壳后样子像蚂蚁,慢慢的,
蚕宝宝越来
越大。有一天,它不吃也不动了,以为它死了,第二天一看,它蜕下了一层皮,还长大了很多
,颜色也变越浅了。
蜕了4次皮后,身长有6厘米了,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它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洁
白、有些透明。它开始摇头晃
脑地练习吐丝啦。)
三、物体的运动
第一节
1.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
,我们称它
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2.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的意思是:坐船的人随着小小竹排在江中前进,而两旁原本不动的巍巍
青山让你感觉在后退。前一句是以
巍巍青山作参照物,后一句是以小小竹排作参照物。
4.
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5.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6. 毛泽东
写过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的意思是:坐在地球上,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相
对于地心(地轴),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
7. 我们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看到路两旁的树向后退,判断汽车应在向前运动。
8.
站在电梯上的人相对于电梯没有运动,相对于房屋在运动。
3
9.
房屋、树木相对于地面没有运动,相对于月球等在运动。10、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物。
11、自己坐在教室里,相对于课桌,自己处于静止状态;相对于太空,自己处于运动状态。
12、某某说他家屋前的梧桐树已经在那里生长了几十年了,是绝对静止的。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不正确
,
因为物体是否在运动是需要有参照物来判断的,如梧桐树,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但相对于月球或地球
等是运动的,
它每天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的运动着。
第二节
1. 运动的快慢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运动速度,(也可以说,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
少)如
:刘翔参加的110米跨栏比赛中,最好的成绩是12秒88
2.
某某走一段路长50米,他用了1分钟,他的速度是50米分。
3.
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的时候,需要强调的信息有哪些?(台风时间、风级、风速、和风向等)
4.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分米秒、厘米秒、千米小时等。
5.
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的因素有距离、时间、和运动的方向。
6.
运动的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
7. 怎样使用秒表?(1、先将秒表切换至计时状态及
调整归零;2、开始计时按“开始”键;3、实验结束按“停
止”键;4、再将秒表调整归零,以便下次
使用。)
第三节
1.
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
按照运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复合运动必须是两种以上的运动)
3.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 (能用画图或画线的方式来表示出来)需要
会画的还有:
滑滑梯、拍球、荡秋千、青蛙跳、锯木头等。4、机械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是:平动、转动
、摆动。
5、课本中的水轮:旋转运动(曲线运动),锯木头:往复
运动(直线运动),拨动橡皮筋: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跷
跷板:往复运动,转椅:转动(曲线运动)
,直升机、车子、易拉罐:是 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复合运动)。
6、人们常用图式方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
第四节
1.
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或者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载重量、拉力的大小(发动机)、路面的好坏、坡度的大小、轮胎气的饱足程度、轮子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2. 在
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假设: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
越慢。保持不变的是:小车的重量、行进的距离等 需要改变的是:与拉力的大小。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拉力的大小有关。注意:类似的题,假设什么,后面改变的条件就是什么。
3.
在实验中怎样看小车行驶的快还是慢?(确定起点和终点)
4.
在实验中小车垫圈数不同或相同的,每次行驶距离不同,怎样确定最后结果(距离)? (取平均值)。
5. 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高度(斜坡长短)、斜坡大小、重量、坡面光滑(粗糙
)程度等因
素都有关系。
6.
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坡度越大,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7.
在做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实验时,也是假设什么,后面改变的条件就是什么。
8. 通过对小车运动
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我知道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也知道了小
车运动的快
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与载重量、拉力的大小(发动机)、路面的好坏、坡度的大小、轮胎气的
饱足程
度、轮子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两辆不同的车从相同的斜坡自由的滑落
下来,但是它们冲出去的距离并不一样,请简
4
要说说其中的原因
?(可能是:1、载重量不同。载重越重冲出的距离越远。2、坡的高度不同。坡度越高冲出
的距离越远
。所以它们冲出去的距离不一样。)
第五节
1.
伽利略设想要发明摆钟,后来荷兰的惠更斯完成了他的遗愿,制造了摆钟。
2. 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
有关?(与摆长(摆线)有关,摆长(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摆的快慢
与摆长的关系
成反比。
3.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摆动?举出6种以上。(摆钟、风铃、吊灯、风吹树摆、吊床、荡秋千、摇篮等)
4. 通过学习了摆,你知道怎样调整摆钟的快慢了吗(知道,如果摆钟快了,就把摆长(摆线)弄长一
些:如果慢
了就把摆长(摆线)弄短一些。因为摆长(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5. 一个简单的摆主要由摆线、摆锤、铁架台三部分组成。
6. 摆的快慢与摆长(摆线)
有关,与摆角、摆锤(摆重)无关,也就是说与摆角、摆锤(摆重)不影响摆动的快
慢。
四
、无处不在的力
第一节
1. 从哪些方面来感受力的存在?(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
和观察到它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以人体肌
肉来体验到力的存在)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 要精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只能利用仪器,可以利用弹簧
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字母
“N”来表示。
4. 怎样使用弹簧秤
?(怎样使用测力计)(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如有偏差必须校正。2、读数时,
视线
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要明确秤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测量力时,
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
5.
使用测力计测量的步骤:1、用手(在提环处)提起测力计 2、将指针调整到零刻度 3、在挂钩处挂上重物
4、
看指针刻度。
6.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即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
了作用,就是力。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就
会发生变化。)如:用手提水桶,手对水桶用了力,水桶受到了
力。用手压弹簧,手对弹簧用了力,弹簧受到
了力。人用力的时候肌肉会紧张
7. 力可以使
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
改变
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8.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相反和相对的力有:推力和拉力,动力和阻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等。
9.
磁铁分正负两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南北两级。分别用N、和S表示。
10.
狗拉雪橇有拉力,溜冰有摩擦力,风车有风的推力。
11. 比较磁力和推力的不同点:(磁力:没有
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来相互作用;推力: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来相互
作用。)
12. 从你弹
棋子的游戏,说说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你有什么感受?(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
物
体静止,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弹的时候,要抓住时机,要瞄准作用点。)
第二节
1.
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5
2. 形变有:压缩形变(如海绵、坐垫)、拉伸形变(如弹簧
秤、橡皮筋)、弯曲形变(锯片、尺子、弓箭)、扭转
形变(扭毛巾、扭绳、扭簧股将)
3.
弹簧秤秤东西时,每增加一些物体,弹簧秤拉伸的长度有什么变化?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弹簧秤会伸长一些。<
br>其中的规律是: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施加的外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4. 如果无
限制地将物体挂下去,弹簧会怎样?(会超过弹性范围,无法或不能完全恢复弹性,会使弹簧断裂)会
做
实验: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课本p77课后记录
5.
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不能完全恢复弹性,这个限度就叫做弹性限度。
6. 当物体受到外
力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这种能使
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7.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一种克服形变的力这种力也叫弹力。
8. 生产生活中
,哪些地方有弹性?举出6种以上。(生产、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很多,如:撑杆跳高、
蹦蹦床
、自行车坐垫、橡皮筋、拍篮球、拍足球、拍排球、弹簧秤、射箭、玩跳跳球等。)
9.
用手压弹簧时,要想使弹簧的形状变化越大,就要使劲按压弹簧,这是因为施加的外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10.
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所产生的弹力越大。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第三节
1.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牛顿是怎样解释的?(是某种看不见的力把苹果拉向地面,
这种力使其他东西掉下来时,
也都落向地面,这个力来自地球(地球引力)。它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垂
直向下(竖直向下)的重力。(注意:
要求其他的事物为什么会落向地面,也要会用这一题的意思来回答
)
2.
单元检测abc52页的故事是说明向心力,离地心越近,物体越重;离地心越远,物体越轻。
3.
牛顿的第二个解释,即:装有水的桶,用手甩、转圈,水洒不出来。是离心力,它使人类发展了航天等事业。
4. 物体的轻重,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造成的)
5.
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这是因为所有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
6.
物体的重心越低,站得越稳,这是重力的作用。(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向地面落下,是受到重力作用的影响。
7. 为什么大小不一的物体,小的一端朝下放放不稳,倒过来就放得稳?(倒过来两边一样重才能放得
稳,这是因
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
果一边大一边小,
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8. 什么是重力,它有什么性质
?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是指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地球引力)而产生
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垂直)向下的;只能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重力。)
9. 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
(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上的万物都会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水也如此。加之由于
水是液体,水在重力
的作用下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
第四节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在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
力。(摩擦力的大小与面积无关)
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
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3.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运动方式,一般条件下,滚动摩擦力 比滑动摩擦力小。
4. ▲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粗糙)程度有关
。与物体的
形状也有一些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
越大,接触面越
光滑,摩擦力越小;圆形滚动,摩擦力小,其他形状运动,摩擦力大。)
5.
怎样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增大摩擦力:1、接触面加粗糙 2、增加物体的重量 3、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
6
圆形滚动变为其他形状运动)。减小摩擦力:1、接触面变光滑 2、减少物体的重量
3、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
其他形状运动变为圆形滚动。)
6. ▲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与面积的大小、接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有关。面积越大,阻力越大,
面积越小,阻力越小;
在水中阻力大,在空气中阻力小;流线型的阻力小,其他形状的阻力大。)
7.
怎样增大阻力和减小阻力?(增大阻力:1、面积增大 2、改变物体运行环境。3、改变物体的形状。▲
减小
阻力:1、面积变小 2、改变物体运行环境 3、改变物体的形状 即把物体变为流线型运动)
8. 举出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6个以上。(增大摩擦力:磨刀的石头、车子刹车、车
子的防滑胎、
车子防滑链、扭瓶盖时垫的毛巾、鞋子的底纹、运动钉鞋、人们设计的运动跑道、足球场等
。减小摩擦力:1、
人们发明的车子轮胎(圆形)、单车链条上上油、娃娃滑梯的设计、溜冰鞋滑轮、退
首饰时上油、路面设计成
柏油路等。)
9.
车辆轮胎上装上防滑链,目的是什么?(增大摩擦力,防止轮胎打滑)
10. 举出几种生活中减小阻
力的实例(鱼和海豚的形状、鸟儿和许多动物的形状都是流线型;车子、轮船、直升机
等设计成的流线型
等等。)
第五节
1. 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用箭头表示出来。(有: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空气的阻
力↑、风的推力←、→)
2.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
哪些因素有关?(与伞面的大小、物体的轻重、伞面的材料、伞绳的长短有关。(伞绳的
长短要适中)伞
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物体越轻,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降落伞下降
的快慢与伞
面的大小之间成反比。
3. 降落伞能缓慢下降的原因是伞面大。
4. 说出制作降落伞的方法和步骤:(1、剪四段线,每段约50厘米长,将线系在手帕的四个角上。
2、将四段线捋
直后,下端系在一起,打个结。3、用一个金属夹子夹在结上。4、拎住手帕顶端,先横
向对折两次,放进夹子,
再纵向对折两次。
五、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
1.
什么是调查?(调查是如果我们研究的是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或者是一个事实发生变化的来龙去脉,而进行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2. 调
查有什么意义?(调查的意义很重大,调查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内发生了哪些变化;调查可
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些事物的相同或不同的特征;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3.
怎样制定一个调查方案?(第一步 确定想要调查的问题 第二步 划分小组,分派调查区域 第三步
着手准备
调查用的器材,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四步 开展现场调查 第五步 完成调查报告。
4. 上题中调查,应该做的顺序是:1、搞清楚调查对象 2、确定调查区域 3、开展现场调查
4、完成调查报告。
5. 调查的形式有哪些?(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6. 问卷调查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调查方法。
7.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调查?举出几种。
(1、附近小河的死鱼比以前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我们的校园
有多少种植物?3、一个月当中
我们班有多少人患过感冒?平均感冒了几天?4、我们学校每天吃早点的同学有
多少?)
8.
如果要调查校园内的昆虫,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昆虫(昆虫必须具备:身体有头、胸、腹分三节,有3对足,一对触角,都要经过变态)
7
9.
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加拿大白鹤是在美国平原和北极卷两地之间往返。
10.
科学家通过对鸟的迁徒进行追踪调查后了解到北极燕鸥的往返地点为北极——南极。
11.
调查是收集证据的方法之一。
12. 调查某事物,首先要搞清楚调查对象。
13.
由:随意调查、抽象调查、专项调查。
14.
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查阅、考察和查询等方式来了解想知道的问题。
15.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的问题、情况、事件的深入调查,经过分析、综合而揭示其本质或客观规律的书面报告。
16. 调查报告的结构有:正文、标题。
17.
开展调查时常用到的器材是:吸虫器、捕虫网、笔记本、放大镜等。
第二节
1.
当你在解释地上鸡蛋破碎的原因时,你就是在推理;当你在猜测手中鸡蛋的“命运”时,你就在作预测。
2. 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
3.
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
调查和预测的区别:(调查是对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弄个研究;预测是对事物和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5.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多种情况需要预测。
6.
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的推论。如果根据只是个人经验,未经科学证实,也是经常要出错的。
7. 生活中常常有两种情况需要预测:一种是一个现象出现后随之会出现另一个现象;另一种是一个现
象出现后随
之会出现多种现象的可能。
8. 科学预测的例子:1、一枚纽扣电池一旦破损溶
解,就可能污染60万升水。这也许就是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2、如果没有充分进行热身就参加剧烈的
运动,我们就可能在运动中受伤。3、如果我们不注意对饲养的禽类采
取防疫措施,就有可能染上禽流感
病毒。4、若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就
可能会受到影响。5、一枚
核弹在土壤里爆炸,很可能使10000(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颗粒不收。
9.
自己的预测经验和依据:1、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有可能会破裂(依据:热胀冷缩、冷热不均)
2、乌云从天边飘过来,天气可能要有变化。(依据:乌云能形成雨或雪)3、晚上不按时睡觉,第二天
可能会影
响到学习知识。(依据:晚上睡眠不够)4、小学的知识掌握不好,加之偷盗等不良现象的养成
,可能会影响一
个人的一生。(知识改变人的命运,偷盗进入犯罪地狱)
10.
历时40多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11. 近年来无法预测的自然灾害例子
:1、东南亚大地震和发生海啸,导致死亡人数上十几万人。2、非洲国家由于
天气太炎热,每年都有相
对较多的中暑、死亡现象发生。3、我国的长江、黄河没有治理好以前,黄河河水泛
滥、江水灾害对长江
、黄河沿岸的人民、生产生活乃至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
12. 在装有水的容器里放入2颗小石头,
水位会发生什么变化?放入10颗,放入20颗,情况又会怎样?(放入2
颗,水位稍微上升,放入10
颗,水位明显上升,放入20颗,水位大幅度上升。)(如果放入的是盐,就会恰恰
相反)
8
实验题
A. 实验。小车的运动。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小车重量,行进的距离。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
实验设计与记录:
实验结果(厘米)
拉力(垫圈数)
最后结果
第一次
6
7
10
第二次
5
6
12
第三次
7
8
11
第四次
5
10
14
第五次
6
9
13
1
2
3
5.8
8
12
结论: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小车越快,反之越慢。
B. 实验。摆。
问题:摆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假设:与摆长有关。摆越长,摆的越慢;摆越短,摆的越快。
保持不变的是:摆角、摆锤。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长(摆线)。
实验设计与记录:
实验结果(次15秒)
摆长(厘米)
最后结果
第一次
7
5
4
第二次
8
6
5
第三次
8
7
3
第四次
7
5
4
第五次
8
6
5
50
80
100
7.6
5.8
4.2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反之越快。
C. 实验。阻力。
问题: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设计实验:用物体做成不同的形状,从一个定点扔出去。
实验设计与记录:
实验结果(厘米)
物体形状
最后结果
第一次
8
7
10
第二次
9
6
11
第三次
7
9
10
第四次
8
8
10
第五次
6
7
13
圆形
方形
流线型
7.6
7.4
10.8
结论: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做成流线型的物体阻力小。
D. 实验。降落伞。
9
问题: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与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材料、绳长、放下高度。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伞面直径
实验设计与记录:
下降时间(秒)
伞的直径(cm)
平均用时(秒)
第一次
3
4
5
第二次
4
5
6
第三次
3
6
7
第四次
4
5
7
第五次
5
6
8
30
60
90
3.8
5.2
6.6
结论: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实验3:
问题:如何减小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假设:和物体的形状有关,流线型物体的阻力小。
设计实验:把物体做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流线型等。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流线型物体的阻力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