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玛丽莲梦兔
573次浏览
2020年09月28日 09: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导师工作总结-湘潭大学体育网

2020年9月28日发(作者:包节)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年对科学课 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
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融洽了,对科 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强了,但有个别学生
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的。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 ,总课时23课时。教材 的主要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引导他们
尝 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这
一册教材从探究对象 上看,仍以认识事物的性质和事物的相互关系为主。从探究水平上
看,仍以引导探究为主,逐步过渡到指 导性探究。特别是在控制变量、做定量观察的实
验上,学生还是第一次,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以及具体 操作方法的指导。从过程与方
法上看,学习运用推理,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 ,特别是控
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主要是围 绕人体运动系统中的――骨骼、关节、肌肉三个
主要方面、运动系统的卫生和保健构建而成,主要研究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单元教
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 、关节、肌
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
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第二单元《养蚕》是以蚕一生的变化为观察对象的一次 亲历活动,主要研究动物的
周期性变化。经历动物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了解昆虫和变态的知识,感受生 命世界的
神奇与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还是研 究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一个物
体在运动,总是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即某个参照系( 参照物)课文中称为“参照物体”
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是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之一,本单 元的教学内容就是
在这一知识背景下展开的。意识到物体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只有亲身去研究才能了解
1 1



这些运动之间是什么样的规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主 要是通过认识力的存在和几种常见的力,来研究事物
的性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历有关力的现象,但还没 有比较系统和完整地研究有关力的
现象。所以本单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有关力的 现象进行探究,
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乐趣,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调查是一种包容性比较宽泛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预测是
一种基本科学 过程技能,是一种对未来事物发展的推断。调查和预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
的常用技能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 及骨、
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2、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
3、指导从认识运动的 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通过一系
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 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
4、使学生认识力,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了解常见的力。
5、能区别调查与观察、实验的不同,并根据具体情境选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能够有根
据地进行预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骨骼与肌肉、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
难点:物体的运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每一节课,使学生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悉心地引导学生的 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
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3、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 1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章节
1、骨骼
2、关节
第一单元
3、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单元总结
1、一切都在运动中
2、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
3、运动的方式
4、小车的运动
5、摆
单元总结
1、我们来养蚕
2、给蚕宝宝记日记
第二单元
3、我们来抽丝
4、养蚕经验交流会
单元总结
1、力在哪里
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
第四单元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4、摩擦力的秘密
5、降落伞
单元总结
1、调查
第五单元
2、预测
单元总结
复习考试
1 1
教学内容 课时
1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2
1
1
2
1
1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2
12
13
14
14
15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单元分析
本单元 的内容与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家长关注。本单元依据小学
科学《科学(3~6年级)课 程标准》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
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 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
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 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
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 得如何提
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骨骼、 关节、肌肉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教材设计了诸多触
摸、模拟的活动,使得整个单元内容在学生的探 究中逐渐展开。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一、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 础,证
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 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
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分析与解释
(1)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2)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4、结论与拓展
(1) 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论。
(3)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二、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甩。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证据。
3、愿意合作与交流。
4、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本单元先研究运动的主要实体: 骨骼,接着探讨运动的主要表现:关节活动,再
引导感觉运动的主要动力物质:肌肉,最后研讨运动的保 障:保健。这四者的相互关系
是,肌肉收缩导致骨运动,关节为骨运动提供了可能,保健是运动的保障。
1 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 级
课 题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1骨骼
1课时
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重 点
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拼人体骨骼图
观察法 实践法
教 具
人体骨骼模型
实践
活动

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板书
设计
1.1骨骼 (
成人206块)

构 成: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作 用: 运动 支撑 保护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一块骨头),同学们,你知道你的皮肤下面硬硬的东
西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 的骨骼。(板书课题)
2、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3、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探究:人体骨骼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
每人用力摸一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多少块骨头?
2、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三 部分——头、躯干、四肢。
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
清 、摸出得多。 (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1 1
学生活动设计








完成摸骨任务


汇报交流



3、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4、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
光照片)
5、小 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
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6、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7、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8、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
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三、探索:了解骨头的结构特点
1、探索活动:发现骨头的特点。
(1)拿出熟的动物骨头和一块石头和相关观察工具;
(2)用放大镜观察石头和动物骨头;
(3)用锤子轻轻敲打石头和动物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这两样物品,感觉一下各自的重量;
(5)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
3、观察活动: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 br>4、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
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 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
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四、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观察P4图片 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4、学生汇报活动体验。
5、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6、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五、安全教育
1、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对学生进行骨骼保健教育。
1 1



拼骨骼模型图片




观察骨头并
记录观察结果



汇报交流






观察图片
汇报体验活动




思考回答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 级
课 题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2关节
1课时
1、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教 学
目 标
2、知道什么是关节。
3、知道关节的作用,
4、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重 点
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难 点
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 学
方 法
教 具
实践
活动

观察法、讲授法
学生课前准备一些方便用来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胶带等物品
提问:人体有多少块骨头?
检 查
一、关节的基本构造
1.2关节




/关节头
1.关节面 (关节软骨)——灵活
\关节窝
2.关节囊:结缔组织构成、韧带加固——牢固
3.关节腔:内有滑液——灵活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三、脱臼及脱臼的急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跟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
的关系呢?(揭示课题:关节)
2、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与骨之间又是通过关
1 1
学生活动设计









节相连的。关节可以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两种。身体内的某些
关 节以某种方式连结后,骨的活动性较小,或是不能运动。我们把
这些骨的连接叫做固定关节。头盖骨的骨 就是由固定关节连结的,
连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关节。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活动关
节。 活动关节使人体能够进行大幅度的运动。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
关节,在人体图上标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
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够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
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活动 ,体验一下,关节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
跟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8、汇报实验结果,交流试验体验。
9、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三、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身上的关节所能够做的动
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谈话:你的预测正确吗?请阅读资料: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
5、学生交流讨论。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
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
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到的关节的类型。
7、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四种常见
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的活动关节使人体能以多种方式运动。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1 1




找关节

汇报交流




体验活动






体验活动




讨论交流
完成下列活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 级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3肌肉
12课时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3、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工作的。
重 点
了解骨骼的运动是由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引发的。
难 点
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 具
挂图
实践
活动

简要复习上一课内容。
板书
设计
1.3肌肉

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有没有手和脚被冻 麻的经历?那个时候你能拿住东西、
做出你想做的动作吗?为什么?
2、讲述:仅靠骨骼和关 节还不能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要使我们的
身体动起来,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板书课题)
二、肌肉的分布及类型
1、提问: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学生交流。
3、讲解: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1)骨骼肌,就是使骨头活动的随 意肌;运动系统所讲的肌肉属于
骨骼肌,它能在意识控制下做强力的收缩,人的四肢、躯干上可以
自由活动的肌肉都属于这一类。在神经的支配下,肌肉收缩产生运
动。一个人有600多块骨骼肌。
1 1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交流










(2)平滑肌,就是为血管、胃、消化器官以及其他内 脏充当衬里的
不随意肌;人的内脏大部分是平滑肌,平滑肌不受意识支配,不能
随意活动,但受 植物性神经支配,因此保持经常收缩、放松,但收
缩力不大,缓慢持久,不易疲劳。
(3)心 肌,就是心脏所特有的肌肉组织,能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心肌也具有纹理,但纹理比骨骼肌疏。心肌也 是不随意肌。心脏以
一定的速率跳动,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
4、观察人体肌肉挂图,了解人体的骨骼肌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四
肢肌。
5、活动: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6、小结:肌肉占到了人体体重的40%,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三、观察体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活动体验:
(1)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
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
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
分有什么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人体在做各种运动时,肌肉
变硬的部分。
3、出示肌肉的收缩舒张图片,讲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4、小结。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
一个就放松。
四、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人体的
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游戏:谁是木头人? 讨论:当我们不运动时,身体的哪些肌肉
仍在工作?



观察挂图




活动体验





填写活动记录







游戏并讨论



1 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 级
课 题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
1.3肌肉
22课时
教 学
会制作手臂以及膝关节的简易模型
目 标
重 点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难 点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 学
方 法
实践法
教 具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的材料
实践
活动

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检 查
板书
设计
1.3肌肉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制作肢体的运动模型
1、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手臂活动模型。
2、请学生说出制作的材料提到和制作要领。
(代表骨骼的材料选用硬质材料,代表肌肉的材 料选用弹性材
料,关节部位做成可以活动的结构)
3、要求:提醒学生主要外形和科学原理上的仿真性。
4、用上述方法制作一个其他的肢体运动模型。
5、学生动手制作
6、展评活动,自评、互评
学生活动设计



制作肢体运动模型





展评活动


1 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班 级
课 题




四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和作用,知道不同动作锻炼的肌肉和
关节不同。
3、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4、能够针对具体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5、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和钙。
重 点
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难 点
分析具体运动锻炼的骨骼和肌肉部位
教 学
方 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 具
挂图
实践
活动

了解不同运动队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检 查




1.4骨骼、肌肉的保健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健康歌》,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配合起来能 让我们做很多动作,因此保持它们
的健康十分重要。(板书课题)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
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
1 1
学生活动设计

律动
讨论







讨论交流

德州人力资源-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万圣节英语介绍-读红楼梦有感800字


英语作文网站-建筑装饰实习日记


证券业协会-河南中医学院教务系统


劳动节的手抄报-华北电力大学分数线


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教师节发言稿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致谢-小学工会工作计划


三类本科-2013江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