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汽车专业排名-重庆文理学院教务网
四年下册:
第一单元 【电路】
1、电荷,离子
物质都是由分
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
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
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由于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
相等,所以原
子不显电性,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
不同。
原子运动的时候,会得到或者失去核外电子。若原子失去最外层
电子而带上正电荷,成
为阳离子;若原子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荷,成
为阴离子。电子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
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它的另一部分。在电子转
移的过程中,它的
总量保持不变,即一个物体得到了电子,必定有另
一个物体失去了电子。
2、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3、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压的作用
下定向移动而形成的。人
为地规定,“电流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的。”(但实际上,电路
中
流动的是电子,电子带有负电荷,是从负极流向正极的)
4、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
通路。
5、短路、断
路: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连接在
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断路
是指电路中某
1
一部分出了故障,使电流不能形成闭合回路而导致电流中断。
6、导体、绝缘
体、半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
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导电性能好,非金属导电性能一
般来说比较
差。有些元素,如硅、锗,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比金属
差、比非金属强
,常常称为半导体。
7、串联、并联:
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在
串联电路中,
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即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
用电器,最后
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
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电路就
会无电流,所有用
电器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互相牵连,要么
全工作,
要么全部停止工作。
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在并联电路中,
从电源正
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各个支路路,每一支路都有电
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外支路
仍会与干路构成通路。
所以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1、花
花的组成:花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一部分或
者几部分的为不完全花。
两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2
单性花:包括雄花(只有雄蕊的花)和雌花(只有雌蕊的花)。
⑴、花梗:是
支持花朵的柄,因此亦称花柄。花梗的长短因植物
的不同而异。通常每一朵花都有一不很长的花梗,有些
植物的花梗很
短,甚至没有,花朵直接生长在枝条上。
⑵、花托:花梗顶端膨大的部分,也就是花朵膨大的部分。
⑶、花萼:花最外圈的部分,通常为绿色,具有保护的作用。
⑷、花冠:是花瓣总称,通常是花朵中最艳丽的部分,花瓣连在
一起的称为合瓣花冠。
⑸、雄蕊:由花丝及花药(花粉)构成。
⑹、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胚珠)构成。
柱头:上有黏液,让雄蕊上的花粉可顺利的完成授粉。
子房:是胚珠生长的地方,让完成授粉的胚珠成长为种子。
2、种子
⑴、种子的结构:种皮和胚(胚根、胚芽、子叶)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
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
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种皮使幼嫩的胚
得到
保护。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⑵、种子发芽的条件
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
充足的空气条件下,种子的胚根形成
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植物的繁殖
㈠、有性生殖
3
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
受精卵发育来的,这种由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
㈡、无性生殖 <
br>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是无性生
殖。无性生殖缩短植物生长时间,
有利于在短时间内繁殖大量个体。
4、动物的繁殖
卵生动物:像青蛙、鸡,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胎生动物:像猫、狗、兔,用胎生
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胎生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第三单元
【食物】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还可以分为生的食物和
熟的食物。食物中所
含有的营养成分可分为六类,即糖类、脂肪、蛋
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1、糖类
⑴、糖类的作用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糖类在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类
的主
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说来,人体所需要的
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
。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我们吃的粮
食如米、麦、玉米、高梁、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⑵、分类
糖类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蔗糖、乳糖)
4
和多糖(淀粉、糖原),食物中的糖类必须水解成单糖之后才能被吸
收。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
糖。糖类物质从人体的口腔中(唾液淀粉
酶)就开始被消化。
2、脂肪
⑴、脂肪结构
即甘油三脂,它是由1分子甘油与3个分子脂肪酸通过酯键相结
合而成
。人体内脂肪酸种类很多,生成甘油三脂时可有不同的排列组
合,因此,甘油三脂(脂肪)具有多种形式
。
⑵、脂肪的作用
脂肪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贮存能量和供给能量。1克脂肪在体内
完全氧化时可释放出38kJ(9.3kcal),比1克糖原或蛋白质所放出的
能量多两倍以上。脂肪
组织是体内专门用于贮存脂肪的组织,当机体
需要时,脂肪组织中贮存在脂肪可动员出来分解供给机体能
量。此外,
脂肪组织还可起到保持体温,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脂肪只有到达肠
道中才能被消化
吸收。
3、蛋白质
⑴、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肽
键联合在一起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种,大部分可以在体内合成。其中有8种氨基酸,人体不能
合成
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被称之为“必须氨基酸”(苯丙氨酸,亮氨
酸,异亮氨酸,蛋氨酸
,缬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⑵、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5
①、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人体任何组织和器官都以蛋白质作为
重要的组织成分,所以人在 生长过程中就包含着蛋白质的不断增长。
②、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酶能催化体内一切 物
质的分解和合成;激素调节着各种生理过程并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
抗体可以抵御外来微生物 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等等。
③、供给能量。由于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当机体需要时蛋白质
可被代谢分解,释放出能量。蛋白质在人体的胃(胃蛋白酶)中开始
被消化。
4、水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成年
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70%, 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
80%。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例如食物经过消化生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被吸收;绝大部分的废物要溶解在水
里才能排出体外。水一方面不断 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入人体,一方面
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
去了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5、无机盐
是人体的组成 成分,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有:钠、钾、氯、钙、
磷、铁、碘、钴、锰、锌等。它们有的是维持人体正 常生理机能不可
缺少的物质,有的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例如,钠跟维持细胞外液
的渗透压、 体内酸碱平衡等有关;氯对形成胃酸、维持渗透压起重要
人用;钾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主导作用, 并参与糖及蛋白质的
6
代谢;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
6、维生素
⑴、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低
分子有机物,
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⑵、维生素的功能
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原料,也不是
供应能量的一类物质,维
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
挥着重
要的作用。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组成成分,在物质
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⑶、维生素的种类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有二十多种,它们的作用各不相
同
,脂溶维生素:A、D、E、K。水溶维生素:B族和C。B族包括:
B1、B2、B6、B12、叶酸
、泛酸、生长素等。
⑷、维生素缺乏症
①、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②、维生素B
1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
长迟缓;
③、维生素B
2
:阴囊炎、唇炎、舌炎和口角炎;
④、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⑤、维生素D:儿童的佝偻病,成人的骨质疏松症。
7
第四单元 【岩石和矿物】
1、岩石是由矿物构成的,矿物是由元素构成的,岩石、矿物和
元素都是地壳的组成物质。 <
br>2、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如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
云母组成的,石灰岩主要是因方
解石组成的。
3、岩石的分类,按岩石形成类型,所有岩石可分为:
⑴、岩浆岩:岩浆岩是
由地下的炽热岩浆上升侵入到地壳中或喷
出地表,因温度逐渐冷却而形成的。岩浆岩多呈块状,没有层理
。如
玄武岩、浮石、花岗岩。
⑵、沉积岩:沉积岩有的是由原来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
搬运和沉积逐渐形成的,有的是生物死亡后由生物遗骸堆积而成的。
沉积岩大多具有明显层理,
呈层状,常有化石。如:砾岩、砂岩、页
岩。
⑶、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来深埋地下的岩浆岩
或沉积岩在高温、
高压条件下改变了原来的岩石性质和面貌而形成的。如砂岩变成的石
英岩,石
灰岩变成的大理岩,花岗岩变成的片麻岩。变质岩多呈板状
和片状。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
1、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
8
骼。
2、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3、手骨由27块骨组成。
4、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5、骨是空心的,里面有骨髓的血管,骨髓能制造备细胞。
6、认识常见关节及其位置。关节还能起到缓冲作用。
7、关节运动的方式有:屈伸运动、旋转运动。
8、四种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铰链关节(膝
关节),旋转关节(肘
关节),鞍状关节(拇指关节),球状关节(肩关节、髋关节)。
9、
人的各种运动全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肌肉总是成对地存在于骨上一起工作,一个
收缩,另一个就
放松。
10、人体共有肌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11、人外于安静状态时,心脏跳动、呼吸、肠胃蠕动都是肌肉在
工作。
12、体育锻炼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不同的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
果也不同。
13、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14、为了保护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之前要先做热身运动,穿好保
护服,并采取好保护措施。
关于养蚕
14、、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幼虫形成了蛹,蚕
9
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15、、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
长大。
16、、蚕和其它的昆虫的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17、、所有昆虫的外形特征是:身体分为头
、胸、腹三部分,头
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8、、蚕卵 蚁蚕
蜕皮(长大) 吐丝(结茧) 蛹
蚕蛾 交配 产卵
19、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
体
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
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
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
动的结论也不同。
20、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
的多少来进行判断,
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
21、物体运动的方式有:
直线运动
往复运动
旋转运动
摆动
22、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23、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斜坡的高度有关,
10
斜坡越高,小车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24、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
小和方向。
25、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拉力越小,走得越慢。
26、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
摆得就越快。
27、摆的快慢与摆角大小和摆重无关。
28、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生活中常见的力有:
风力、水力、
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同一物体
受到不同方向
力的作用。
重力 摩擦拉
力
球向上抛起
力
压力 浮力
磁力 弹力
磁铁吸起回形
针
挤压一块海绵
吹气球
11
钟摆摆动
橡皮将铅笔字
擦掉
软木塞在水面
漂浮
用锤子钉钉子
将橡皮筋拉长
29、力是无
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它作用到物体上时所
产生的效果。力对物体的运动、对物体的形状都有影
响。
30、要准确在测量力的大小,就要用弹簧秤(测力计)来测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
br>31、、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外力时,还
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
做“弹性”。这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的力叫“弹力”。比如弹簧就具有弹性。
32、、弹簧上挂的钩码越多,弹簧就越长,但不能无限制地挂下
去,否则弹簧就会损坏。 <
br>33、、物体的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地球引力)所造成的,地球上
的万物都具有坚直向下的重力。物体
重的变化,只有弹簧秤才能称量出来。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即
平时所说的物体的重量)有关,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是一
种力,重力的单位也是牛顿
(N)。
12
34、天体的圆周运动会产生离心力。
35、、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运动时,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
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只有当物体
处于运动状态或具有运动趋势
时,才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当物体静止时,或它
孤立存在、与其它物体没有任何接触时,没有摩擦力。
3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
度有关,接触面越光
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
体的压
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压力越小,摩擦力也越小。
37、增大摩擦力的应用:体操运动员
上场前在手上擦的镁粉;我
们手指上的螺纹;汽车、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等。
38、减小摩擦力的应用:机器中加润滑油;光滑的溜冰场;滑滑
梯等。
39、降落
伞在降落的过程中因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产生了向下
的重力,但由于其穿越了空气,又产生了摩擦力即
空气阻力,这个力
是与降落伞下降的方向相反的。
40、降落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直径有关,
伞面直径越大,下降得
越慢,直径越小,下降得越快。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