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战胜自己作文-神龙架导游词
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
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
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
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
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
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
街市上有买也有卖;
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 举例!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
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
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
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
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
+”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
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
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
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
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
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
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
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
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
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
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
,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引入数轴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背景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
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
4.43米,可以记作
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
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
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
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
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
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
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
、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
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
面图;认
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
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
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
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
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
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
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装满牙签的塑料盒,
归纳小结: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
透明胶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
的计算方
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
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
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
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
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
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
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例题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
用铁皮只求一个
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
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
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圆柱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
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
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
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举例。山楂片 直观的感受体积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
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
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
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
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
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
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
形)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
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
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
(3
)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
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
少?
(2)、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注意: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2、圆锥
(1)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
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
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
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
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
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
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一个长方
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
会形成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
认识圆锥。
(2)圆锥的体积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
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
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
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
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
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
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
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13)
3、例题.
三、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Sh
第三单元 比例
单元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
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由坐标系的方格
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集中一
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少现
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
少,体会图形的相似。
单元重点: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3、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4、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5、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单元难点:
1、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
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
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
4、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5、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
出等式。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
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
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
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
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
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2.4:1.6 60:40=15:10 2.4:1.6=60:40
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路程(千米)
2
80
5
200
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
br>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
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
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 边填写表格。)
“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教
师板书:80:2=40,200:5=40。让学生观
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
号连起来组成比例。(板书:80:2=200:5)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
判
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
办?”
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
不能组成比例
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
可以先分别把
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10:12和35: 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
要算出 10:
12= ,35: 42= ,所以 10:12=35:42。
(3)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
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
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
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学生指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
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比
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
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 2×200=400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
等
3.巩固练习。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6:9和 9:12 (2)1.4:2 和 7:10 (3) 0.5:0
.2和 :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 、3
、4和6
5、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2)
: 和 : 中,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
6、用
、8、 、12四个数分别作为比例的项,你能组成几个比例?
第二课时 解比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
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
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
中的另外一个未知
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中有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
高度与原塔
高度的比是1:10,模型塔的高度是多少?
(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
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
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分数形式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
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
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
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
例变成方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第一课时 正比例的量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
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
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
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9
810
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
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
间扩大,路程随着扩
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学例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
总价
1
8.2
2
16.4
3
24.6
4
32.8
5
41.0
6
49.2
7
57.4
……
……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
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
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
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
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
字母表示出来?
xy=k(一定)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
须具备哪
些条件?
第二课时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目的: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重点:引导
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
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例题:
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
低,
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
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
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
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第三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
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
化规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
教学重点:能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新知:
1、出示课题:
2、教学补充例题
出示表1
路程(千米)
时间(时)
表2
速度(千米时)
时间(时)
100
1
50
2
20
5
10
10
5
20
5
1
10
2
25
5
50
10
100
20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
=时间
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
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
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
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
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
被除数—定, 和 成
比例。
(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3)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4)长方形的
长、宽和面积三总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再
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
,是哪种比例关系。
3.比例的应用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
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
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
二、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
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
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
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
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
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
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
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
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
等)的实际距离
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
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2。
让学生读题。指名回答: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0厘米 : 10米
“10厘米和10米的单位相同吗?能直接化简吗?”
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
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
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
作厘米。)
“10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10米改写成1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教师边说边擦掉10和1000后面的单位“厘
米”
,并加上“ :”,板书成如下形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0 :
1000
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
给
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似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或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
的最简单整
数比。
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1O厘米:1O米,要把后项的
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2)教学例2。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0
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
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
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南京到北京的图
上距离,求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教师启发: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10
“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用x表示。)在
10的下面板书出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
线。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
,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板书:
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写成分数形式。)最后板书成下面的形式:
10 1
=
x 5000000
:
“50000000厘米=500千米,
(3)教学例6。
出示例3:一个长
方形操场,长80米,宽6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
画多少厘米?
指
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告诉了操场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
长和宽的图上距
离。)
教师:我们先来求长的图上距离。长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设为x。(解:设长应画x厘米。
)
长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它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相同吗?怎么办?比例尺是多少?
“这道题
做完了吗?还要求宽的图上距离。宽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用什么未知数来表示呢?
因为前面求长的图上
距离时,已经用了x,这里就不能再用它来表示宽的图上距离了,要用
其它的字母来表示。我们就用y来
表示、设宽应画y厘米。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
三、练习
1、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2.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0.032米=( )厘
米 350000厘米=(
)千米 3.5千米=( )厘米
比例的意义 比例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反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正反比例的判
断方法 比例应用题
正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第四单元 统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
数据.
2.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
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扇形统计图.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
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教学例1
(1)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
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在“其他”
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
的彩电最畅销.
(3) 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
情况,你有
什么修改建议?
①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
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
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 建议
: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
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
有率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
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 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
(4月26日~5月31日)
2. 回答问题。
(1) 这是什么统计图?
(2) 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 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
2.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