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海滨公园-上海春考
(一)
面对秋阳
①巍峨的大山,穿着威严的华装,显示它至高无上的存在和
生命的永恒。跳
跃的山溪,一路嬉闹喧哗,唱着歌儿,从大山的脚下流尚而过。大山觉得她有点
儿玩世不恭。
②大山说:“你就不能 安静点吗?”小溪说:“那我的生命就结束了。”
③
大山不以为然:“你姐姐也是水,她庄淑贤雅,像个大家闺秀,你怎么总
是疯疯癫癫地乱蹦乱跳?”小溪
回答:“她是被你锁在山环里的一泓漂亮的死水,
永远流不出山峦的闺帏。我不喜欢做姐姐的叠影。”
④“湖里有片片白帆,”大山说,“还有游人的彩艇。”“可是姐姐快乐吗?”
溪水询问大山说
,“我怎么总听不见她的歌声?”
⑤“她的日子过得比你安闲多了。”大山以洪亮的声音回答,“多少
游人流
连忘返,多少照相机为她的倩影折照。”溪水在乱石中蹦跳着,对着大山咯咯地
笑了:“
她自由吗?她能像我这样无拘无束地撒欢吗?她知道山外世界的色彩
吗?她——”
⑥大山怏怏
不快地打断了小小溪流的话:“你要的是哪家的自由?你疯疯癫
癫地要流淌到哪儿去?你诞生在大山脚下
,就该有大的遗传基因。我站在这儿一
动不动,与天上日月星辰为伍,已经有几千年了。我看见只有咱们
这座大山的后
代,最安分守已,最克已让人,最文明古老,最格守山规。”小溪依然笑着,一
束
束浪语向大山提出质询:“你是挺高的,高得可以和天穹媲美。可是您知道月
亮上有飞船着陆过吗?你知
道你头上有‘太空行人’经过吗?”
⑦大山仿佛得了聋耳症,反问脚下的小溪说:“你说什么——你说
什么——
月亮上只有捣药的兔儿爷和嫦娥,什么时候有过‘飞船’落脚?几千年来,除了
太阳、
月亮、星星和云彩出现在我的头冠之上,再没有别的东西比我高了,哪儿
有过什么‘太空行人’?”“您
确实是太老了。”小溪的歌声里出现了几分忧伤,
“只知采集昔日在地日月之精华,不知吸吮今日宇宙天
穹之甘露,这样下去,您
的灵魂会枯萎的,直到没了大山的魂魄!”
⑧大山火了,向小溪狂吼
道:“站住——你给我停下奔跑的脚步!”小溪被
大山的施威吓哭了。每束跃起的浪花,都是她日莹的泪
雨。是的,她生于斯,长
于斯。山表里不断奔涌而出的泉水,是生养她的母体;沟旧社会中阻挡她的嶙峋
怪石,又赋予她一往无前的勇气。但是,像远祖大山那么僵直、一动不动地站立,
与其说活着,
还不如说已经死去。因而,她泪花飞溅地向大山告别说:“不,我
没有姐姐的安分,我向往山外的江,山
外的河——我要和流淌着的大江、大河并
网挽臂,在流动中燃烧自己,发热,发电,发光!”
⑨大山愤怒了,向小溪发出最后告诫:“你知道吗,大江大河最后的归宿是
大海,那你就
完全没了‘大山家族’‘山不可移’的本性了!”“只有流动,生
命才能永恒。”小溪的泪雨化作摇撼山
岳的涛声,“再见吧——我的远祖——”
12、依次写出文中表现大山对小溪不满情绪的词语。(2分)
13、分别概括大山与小溪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性格。(4分)
大山:外在特征:
内在性格:
小溪:外在特征:
内在性格:
14、说说你对“您确实是太老了。”这句话的理解。(不要超过30个字)
(2分)
15、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大山与小溪一问一答的描写,揭示了两种不
同的生活态度。
B、文中侧面写“湖姐姐”“庄淑贤雅”,意在说明不同的自然景物具有不
同的特点。
C、第⑧段与小溪的来历是为了说明小溪向往山外并不间味着背叛自己的祖
先。
D、“再见吧——我的远祖——”是在告别守旧,体现了小溪冲破保守势力
的勇气。
16、作者在文中说“只有流动,生命才能永恒”,请就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感
想。
12.“不以为然”、“怏怏不快”、“火了”、“愤怒” 13.大山①巍峨、
威
严、僵直②顽固、保守、自负、专制;小溪①活泼、机敏②向往自己、勇于突
破、理解生命 14.要点
:①字面意思:你年纪太大了。②言外之意:你太愚昧
无知了,思想太落后了,太顽固保守了。
15.B 16.略
(二)
“送你一座昆仑山”(叶文玲)
西行归来上车前,我给家里发电报,末尾特地注上:请来两人接。
儿子和女儿
都手舞足蹈:妈妈是从敦煌回来的,一定带回来好多好多哈密瓜。
接站的同志刚提下纸箱子就满头大汗:
亏你这劲头,你想回来当水果店老板还是
怎么的?我只能陪笑。
到家后一解绳子,“秘密”全
揭了:纸箱中装着的,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
头。在大家失望而又惊异的啧啧声中,我却忍不住得意:我
带回的这些石头,可
比哈密瓜贵重得多了,要知道,它是整整一座昆仑山啊!
这次西行青藏线,我有许许多多收获,这座“山”,便是高原给我的馈赠之
一。
我是个“石头迷”。我对石头的喜好,是自小就有的,是故乡的山水牵动起
来的爱癖。
这些年,天南地北地走了许多地方,我总要带回几颗该地的石子儿。于是,
我案头,书架前的小盘子里
,有了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工作之余赏看时,总觉得
它们在以多姿多彩的姿态,在低咏浅唱,吟诵着一首
首令我情思飞动的诗篇。
此去青藏线,我原以为只会见到荒凉的沙漠,单调而冷峻的雪山。谁知道,<
br>就是这雪山沙漠卸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奇迹”。
一到格尔木,我便被兵站中的一座“假山”惊呆
了,这山好奇崛!说它是假
的,它分明是一座真山,峭拔、巍峨,完全是昆仑山的“雏型”;说它“真”
,
这实在又是一块块怪石堆砌而成的。哦,怪就怪在这些石头一块块都是天生“丽”
质,奇妙无
比,且能独立成“形”,很像各种各样的动
物: ……总而言
之,你看着是什么就像什么,真是千姿百
态,极呈天趣。战士们看我痴痴的样子,都笑了:好石头有的是
,回头带你去转
转,我们送你一座昆仑山。
好大的口气!但不久,我就服了:绵延几千里的青
藏线上,在各个兵站的大
院,都耸立着一座座这样的昆仑山。
西行千里青藏线,我听到了许许
多多令我敬叹不已的故事。我听说青藏线最
早的开拓者——慕生忠将军带领的一支骆驼队,怎样走了七个
月又四天,才勘踏
出这条世界上最高的穿越高原的路线;我还听说了,在1956年,我们总后部队的汽车兵,怎样被特大暴风雪围困在唐古拉整整二十五个昼夜,要知道那是零下
47度断粮断炊的二
十五个昼夜,大家靠喝雪水充饥,人人口鼻下挂着几寸长的
冰凌柱……我还听说了:高原风雪暴虐,车流
被堵是家常便饭,那儿的风速,通
常都是四十秒米,围墙、树,一夜就被摧毁不见。就在这样艰苦卓绝的
条件下,
我们的高原汽车兵,年年复年年,以绕地球十多圈的路程,把几十万吨物资,源
源运送
到西藏……
行行复行行,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一路上,我听到的、看到
的,还有许多许多……
战士们是说话算话的,临别前,他们果然给我装上了这一箱由各处捡拾
的大
石头,真沉啊!我汗涔涔,也喜盈盈,我知道:这是非同寻常的礼物,这里头不
单单有山的
分量!
我的书架上,果真又立起了一座“昆仑山”,它是这样壮美,不能不教我原
先捡拾的那
些小石子儿黯然失色。这“山”的姿颜是这样冷峻,风骨是这样峻,
威势是这样峭拔,啊,它给了我这样
多难以言喻的力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17.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写到“秘密”揭开后,在大家“失望
而惊异”时,
“我却忍不住得意”。(3分)
⑴大家为什么“失望”?
⑵大家为什么“惊异’?
⑶联系全文看,我为什么“忍不住得意”?
18.这篇散文中,不少词语都具有双重意义。如第五自然段中,“这雪山沙
漠却埋藏着许许多
多的奇迹”中“奇迹”一词就是如此,请综观文意,概括出“奇
迹”的双重含义。(2分)
“奇迹”一是指,二是指。
19.在第四自然段,作者写对家乡和天南地北石头的喜爱,综观
全文,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3分)
20.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原文对“怪石”
有一段描写文字。请你展开想象,
以“有的像”开头,写四句与上文衔接得当的比喻,构成一组排比句,
描写出你
心目中“怪石”的形象。(3分)
21.全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在文章的
开头设置悬念后,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脉
络来组织全文的?(2分)
“爱石”→(
什么?(2分)
17.⑴因为没有期待中的哈密瓜。⑵因为不理解“我”为什么会
带回这么多
石头。⑶因为这些石头是“我”西行青藏线最大的收获。
18.要点:昆仑山战
)→( )
22.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咏志的散文。综观全文,作
者所“咏”之“志”是
士的精神;中华民族 19.衬托出对昆仑山石的喜爱之情。
20.略 21.爱石;
爱昆仑山石;爱昆仑山上的战士
22.是对昆仑山战士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
精神的颂扬。
(三)
一个乞丐很早
就上路了,当他把米袋子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
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
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你
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个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她
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
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
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23、从“看来你比我更可怜”这句话,可看出乞丐的生活态度是。(2分)
24、“这是我
最大的快乐和幸运”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在原文中用
波浪线标出)(2分)
25、乞丐为什么“一下子停住了脚步”?把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
内。(
)(2分)
A、想要把露珠吞下去。 B、为自己的“可怜”而感到自卑、自惭。
C、被露珠的生活态度所震撼。 D、对露珠所起的伟大作用持怀疑态度。
26、作者通过对露珠的语言描写,反映出露珠的的生活态度。(2分)
23.对自己的生活过于悲观失望。
24.“这”指代“曾滋润过一朵很大的丁香
花蕾,并让她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
25.C 26.不计
较个人得失和勇于奉献、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16分)
我的信念
⑴生活对于任
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
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
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
,你要能够问
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⑵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
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
蚕,蚕结茧了,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
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
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⑶近五十年来,
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
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年时期,我在巴黎
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后
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
专心致志,
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⑷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
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⑸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
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
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
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是
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
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追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
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
有闲暇,也没有
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
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应当的,因为
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计过法
国自由的价值。
⑹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
人
,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
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
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
我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
,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
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⑺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
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
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
是一个
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沉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
学的这种
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1、第(1)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4分)
答:
12、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3、第(
2)段中说“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
是什么?(2分)
答:
14、第(5)段中的“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居里夫人对这
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4分)
答:
15、第(7)段中
“他更像一个小孩儿,沉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
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3分)
答:
16、“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一句中“科学的魅力”指的是什么?(3分)
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问题。(11分)
一棵树(节选)
我说的一棵树,
不是指森林、树丛,也不是指一排排街道绿化树中的某一棵
树,而是指旷野山梁上孤独长着的一棵树。它
离群索居
①
,没有左邻右舍,无依
无靠,永远孤零零的独自面对身旁的世界。不知什么
原因,是同类抛弃了它,还
是它自己逃离了群体?反正上帝在造就它时,便已安排了它必然孤独的命运。
这样的一棵树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
这样的一棵树你见
过之后,必然会铭记永生。
二十年前登华山,见到东峰顶上长着的一棵华山松。二十年后,登山游玩的
一切细节渐次模糊,唯这棵树镌刻于脑际,如我保存着的在它身旁拍摄的黑白照
片一样清晰。这
是与遍布华山的华山松绝不雷同的一棵。
以华山命名的这种松树,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它挺拔伟岸②
的躯干。沟涧里,
山坡上,满是棵棵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蓊郁的树冠,竭力向太
阳靠近,
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充满了一种只有在激烈竞争中才有的奋进向上的精神。是的,
在密
密匝匝的林木中,谁想得到多一点的阳光雨露,谁就得这么端直地向上长,
再向上长,一点也不敢歪斜了
身躯。所以,满沟满坡的华山松,都让自己立得端
正,站得挺直,最后都长成了栋梁之材。
东峰顶上的那棵却截然不同……
显而易见,它是从石缝中硬撑出来的。一出世,便挣脱了压力
,获得一个广
阔的天地,无拘无束,一味地自由放任,伸胳膊蹬腿。故而,那身躯就失去了华
山
松特有的端庄挺拔,从最底部起就分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偌大的峰顶
上,只见一棵树木,无须跟
同类抢阳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似乎是上
天对它过于宠爱,太少了约束,太多了放任,其结果
造就了这麽一棵不端不正的
华山松,虽居位优越,却难以成为栋梁之材。
再次见它,不由不拿它与满涧满坡的同类相比,生出一番深远的遗憾。
1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 离群索居:
② 伟岸:
12、华山东峰顶上的华山松的外形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外形呢?(3
分)
13、作者赞美的华山松奋进向上的精神表现在哪里?(3分)
14、结合人生,简要谈谈你对“一棵树”的认识。(3分)
11、①离开同类而孤独地生活。②树干高大。
12、特征是:从最底部起就分
枝杈,歪歪扭扭,曲曲弯弯。
原因是:没有压力,自由放任,无须跟同类抢阳
光雨露,也无须与同类竞相争高。
13、端正溜直的树身,支撑着葱茏蓊郁的
树冠,竭力想太阳靠近,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14、略(从积极参与竞争和严
于律己两方面来谈。)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小题(13分)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A(a.保存 b.收藏 c.
珍藏 d
.放置)起来。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
“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
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我打开一看,原来
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
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
上镶着“一粒米”。我心想:“这有什么可珍贵的呢?”当我拿起这颗“米
粒”用
放大镜仔细一看,不禁B(a.惊叹 b.惊讶 c.惊奇 d.惊呆)了。在这么小的天
地里,居然刻着张继的一首诗《枫桥夜泊》。我一数上面竟刻了三十七个字,在
诗的末尾还有一个红色
的小章,章上两字:屈茹。用六倍的放大镜看这首诗都有
些费劲,但仍能看出那苍劲的笔锋。爸爸说这叫
象牙微雕。
②我只觉得好玩,便收了起来。同学们来到我家玩,我便拿出来让他们观看。
有一
次,同学们在争着观赏时,米粒崩了出去,落进了沙发缝,我够了半天没够
着,“米粒”反而越陷越深。
几天后,爸爸问我“米粒”收在哪,我吭了半天才
说出“米粒”的下落。爸爸一听,满脸焦急的神色,连
忙拿来剪子,把沙发给拆
了,我躲在一边不说话,看着爸爸好不容易从沙发里寻出这个小东西,抹了把汗
,
露出笑容。我好奇地问:“干吗这么费劲,不就是‘一粒米’吗?”爸爸收敛了
笑容,给我讲
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③原来,这个微雕的作者屈茹是个教师,从小就C(a.爱好 b.喜爱
c.酷爱 d.
热爱)微雕艺术。文化大革命时,他遭迫害,被下放到农场。而屈茹的一手雕刻
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练出来的。那时,没有雕刻用的石头,屈茹就在木头上刻。
后来
他发现了一片竹林,便在每棵竹子上都刻上一首小诗,大的小的,粗的细的,
高的矮的,就连新生的竹杆
上也刻满了。他不顾日晒雨打,也不怕蚊虫叮咬,苦
练了十年,渐渐地,练出一手好雕功,就连一根头发
丝,他也能劈成两半刻成一
副对联。能在这么微小的东西上刻文字,凭的全是一种感觉。这粒米是爸爸拍
摄
他的微雕艺术时,他赠给爸爸的。
④我望着这粒“米”,明白了它的价值,它D(a.孕藏
b.凝聚 c.凝结 d.浸
透)了屈茹的多少汗水呀!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
艺术
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
15、给画横线的A、B、C、D四处选适当的词语填空,依次应是:、
、、。(填字母)
(2分)
16、张继的《枫桥夜泊》是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两句是“月落乌
啼霜满天,江枫
渔火对愁眠。”你能默写出诗的后两句吗?(2分)
,。
17、本文的线索是,点明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
。(3分)
18、本文第③段采用的是记叙顺序中的哪种?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有人
说,文章中爸爸在“我”生日的时候送我礼物仅是一粒米,这个礼物太
轻了;也有人说,爸爸是送了我一
件艺术品,是很贵重的。你觉得礼物的轻重应
该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爸爸的这个礼物合适吗?为什么?(
3分)
15、b d c a 1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7、象牙微雕
(或“一粒米”、“米粒”)
我现在明白了,爸爸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微雕艺
术品,给我讲的也不光是个故事,而是一种精神。
18、插叙 交代事件原委,
升华文章主旨(意符即可) 19、作为学生礼物的轻重就以是否有
意义来评价,
从这个角度来说,爸爸的礼物是合适的,因为它教育“我”
做一件事如果有毅
力,有执着的精神就能取得成功。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问题。(13分)
你为什么拿这一个(张晓风)
回家之前,我去买了一些水果。
我买了一点香蕉,两个橘子,和一个泰国椰子。中秋节刚过,
家里水果没吃
完的还很多,随便买一点即可。今天选的三样各有理由,香蕉是因为今年盛产,
大
家帮忙吃一点比较好,所以买它几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至于橘子是因为它初
上市,皮还青青的,闻起来
香味却极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苏写给朋友的诗: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只须花少
许钱,就能买到季节的容颜和
气味,以及秋来的诗兴,何乐不为——所以,买橘子,是基
于美学理由。
而买椰子却有个非常简单明了的诉求:我口渴了。此刻已是晚上十点半,我
在外
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带的水也喝完了,买可乐或矿泉水会留一个
塑胶瓶来伤害大地,不如买椰
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壳对大地是无害的。
但我在排队付钱的时候,收账的老板娘却用非常奇怪
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说:
“喂,阿姨,你为什么要拿这一个?”她指的是那个椰子。
咦?这一
个不能拿吗?难道顾客有义务告诉店家自己为什么要选某一个水
果吗?这年头连父母都不见得敢问子女为
什么要选某人为配偶了,我却竟要回答
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没什么,我随便拿的。”我说的是实话。
付完钱,我请她帮我在椰子上凿一个洞。她凿好,替我插上吸管,然后,她
转过身来,又追问了
一句:“那么多个椰子,你为什么偏偏拿这一个?”
奇怪,原来她还没有放弃要问我真相,这一次,轮
到我好奇了:“这一个,
有什么不该拿吗?”我问。“大小都是30元一个,这一个,特别小呀!”她叹
气,
仿佛我是白痴。
“所以,刚才那点香蕉我没跟你拿钱……但是,怪呀,你为什么要选这一个
呢?”
她
的年纪看起来不算小,从事这一行想必也有些岁月了,阅人大概也不在少
数,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
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
律,所以想穷追猛打问个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
个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没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
我只想有点什么润润喉而已,有什么必要花
时间去精挑细选找个椰汁饱足的大椰
子呢?这跟道德的修养不太有关系,我只觉这样做比较合理而已。如
果我此刻行
过正午的沙漠,喉干舌燥之际,看见椰子摊上有大小不一而价钱一样的椰子,我
大概
也会拣个大的拿吧?
可是回顾前尘,我的大半辈子好像都没碰上什么非争不可或非挑不可的事,
我习惯不争,可也没吃过什么大亏。像此刻,老板娘不就免了我的香蕉钱吗?也
许她可怜我的弱智吧?
其实她没算我香蕉钱,我也是经她说明才知道的。我习惯
不看秤,不复核,店家说多少我就给多少。我不
是个全然不计较的人,但生命、
义理、文章都够复杂了,实在顾不上水果的价钱啊。我当场把椰汁喝完了
,那分
量不多不少,刚刚够润我当下的枯喉。
20、从作者选择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3分)
21、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看到我这种顾客不选大反选小,简直颠覆了她用专业知识归纳出来的金科玉律。
.....<
br>22、买水果本来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却从中生发出诸多的人生感悟,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3
分)
2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4
分)
20、她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意识的人。
21、原指不能变更的
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
22、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
者共鸣,耐人寻味。 23、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
人生大
事。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
事情上。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5分)
垂 柳
李辉英
①每当搭乘3路巴士行经花园道电车站旁边时,只要向路西扫上一
眼,便必
然会接触到某座楼下的两三株垂柳。诚然不错,只不过是两三株垂柳,又有什么
大惊小
怪的呢?
②大惊小怪的地方当然没有,不过那两三株垂柳特别容易引起我的好感,却
是真的。
亚热带的香港,老榕树小榕树比比皆是,想去发现几棵柳树,虽不能说
是难过大海捞针,但想找得到毕竟
不太容易,而垂柳,就更不多见了。
③家乡是个树木之乡,大多是榆树、桦树、杨树和柳树,特别是柳
树,在小
路边、河岸旁一些荒地上,它总是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房前房后,村里村外,也
必定有
绿柳满布,蔚然成林。
④幼小的时候,还不曾养成爱护树木的美德,一到了三春季节,常常找上了柳树,给它平添了麻烦,不,还不如说给它带去了无妄之灾更为好些。我们三三
五五的乡下孩子,把
垂柳的嫩枝折下来,然后把枝上的嫩皮三拧两拧,抽出了枝
木,剪成了小段,那圆圆的柳皮,便可以当成
小喇叭一样,由每个含入口中的人
吹出来一些声音。我们管它叫哨子,哨子有粗有细,有长有短,你吹我
也吹,
像是一个交响乐团。
⑤这交响乐团的演奏,当然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可怜那些柳枝,
平白受了
伤害,地面上有的是残叶和断枝,现在回想起来,真够揪心的了。
⑥柳树在我的家乡
,不但是最为普遍的树,也是极容易生长的树。一棵柳树,
特别是古老的垂柳下面,它在乡下常常是人们
歇脚午睡的好地方,垂下的柳条慢
慢地拂动,替你赶走了人间最讨厌的苍蝇。
⑦垂柳成林,正像是一种倒挂林。春天当柳絮抽芽的时候,枝条上满都是白
白的絮芽,白中带绿,绿中带
黄,活像开了一些小朵的白花。等到柳絮飞遍原野
的时候,像满天的棉花,又像满天的白雪,而树下又是
碧绿的田野。
⑧记忆犹新的与垂柳有关的往事,莫过于幼小时候在乡间的打秋千了。乡下
孩子
有乡下孩子的创造,我们早已习知把两条垂柳的枝条,扎结成U字形,人往
那结好的枝条上一坐,你推我
推,秋千就打了起来,一棵垂柳,可以结出两三副
秋千。
⑨由于家乡的垂柳随处皆是,也就和
它做了很好的朋友,兴致高的时候,还
会爬到树上掏鸟雀呢。花园道上的垂柳,似乎并不太高,不是垂柳
,都大有可能
的。我只是凭坐在巴士中匆匆地一顾,从不曾走上前去看个真切,认错了树,也
是
不足为奇的。我倒想,拣一个假日,走上花园道去,亲自察看一番,是不是垂
柳也就水落石出了。家乡的
柳树,此时叶尽树枯,此间的垂柳得到了地利,仍然
绿柳浓阴。从情理上讲,南方的柳树也许比北方的柳
树幸运一些吧。
——选自复旦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台港澳卷)
15、垂
柳身边的趣事记忆犹新,除了在古老的垂柳下歇脚午睡外,还有哪些
趣事呢?它们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分)
16、细读第④段中制作口哨的精彩细节,品味富有语言表现力的动词的作用。
(3分) 17、文中对柳絮的描写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展开联想与想象,试写出
一两个有关柳絮的比喻
句。(4分)
18、试对第⑤段做点评批注,说说你的见解。(3分)
15、①用嫩柳皮制成哨子;②扎结柳条打秋千 ;③爬上柳树掏鸟窝。传达
出作者浓浓的思乡
之情。16、运用“拧”“抽”“剪”一组动词,准确地再现了
做“哨子”的全过程。17、示例:像白
云撩动无际,像仙女翩翩起的裙裾。18、
欢愉的描述中都隐含着淡淡的自责。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9—23题。(15分)
一个寻找死亡的年轻人
周涛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生活得太不幸。他从来没有愉
快过
,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头发长得很长他也不剪,懒得做
任何事。
他曾经跟
一位画师学过画画,他很聪明,只学了三个月,就掌握了不少的技
巧。第四个月,他离开了画师,说:“
这玩艺儿没什么可学的!”
他又跟一个商人学习做生意,他仍然很聪明,只学了半年,
就碰上了一次好
运气,他发了财,赚了不少钱,到第七个月,他离开了商人,说:“这玩艺儿也
没什么可学的!”
第三次他遇到了一个哲学家,他跟哲学家学了一年,他觉得悟透了人生的道
理,那就是一切都没意思,一切努力最终都会被死神一笔勾销。他认识到死是最
伟大的,只有死才是永恒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短暂的。
于是他离开了哲学家,准备寻找一个他最满意的地方,然后自己结束自
己的
生命。他走啊,走啊,走了很多地方,都觉得不是理想的自杀地。后来,他来到
了昆仑山下
的一个林子里。
“很好。”他心想,“这个地方是最合适的位置,位于昆仑山下就算到了极地,
空气干燥,流沙移动,可以免于尸体腐化,说不定能成为木乃伊保存后世,何况
这里人烟稀少,死后可
以清静免除尘世喧嚣。”他想好了,准备就在这地方安息
长眠,明天就上吊。
第二天,他来到
一棵500年的核桃树下,正准备死,碰到一位白须垂胸的老
人,老人正吃力地搬一辆陷进水渠里的毛驴
车轮子。看见他站在树下,便对他说:
“年轻人!你站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来帮我一下?”
年轻人觉得老人的要求是合理的,就跑过去帮助他搬车子,他想搬完了车子
再死也不迟。等到搬完车子
,天已经快黑了,老人一定要感谢他,留他吃饭。他
推辞不掉,心想,吃完饭再死也不迟。
就
这样,老人不断地请他帮助,植林带不然流沙就会埋掉房屋啦,修水渠不
然庄稼就会干枯啦,种葡萄不然
夏天院子里就没地方乘凉啦,一件事又一件事,
年轻人没有理由推辞,只好干下去,一天天推迟死期。
秋天的时候,老人对年轻人说:“你不是一直要死吗?对不起,为我的事耽
误了这么久,你可以
去死了。”
年轻人看着这块美丽的田园,林带,葡萄架,堆满粮食的谷仓,长满了绿草
的水渠
两岸,还有新盖的房子,盛开的花圃……这一切,全都和自己的汗水有关
系,让他舍不得了。
他决定不死了,和老人好好地活下去。
他又画开画了,画得非常好,而且他会做生意,卖画赚
了不少钱。最后他开
始总结和思考这里的人生意义,准备写一部哲学着作,题目就叫《福乐智慧》。
据说,这个年轻人现在还活在世上。 ——
(选自学林出版社《山河
判断·大西北札记》)
1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3分)
20、文章极力铺陈年轻人眼中田园、林带的美丽的作用是什么?(3分)
21、说说你怎样看待文中“老人”这一形象?(3分)
2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分)
23、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3分)
19、一个厌倦生活的年轻人,在老人
的指引下,终于发现了自我的价值。20、
是为了说明年轻人有着巨大的潜力。只要不断追求,就能开发
自己的宝藏。21、
“老人”是引领我们生活目标、发掘自我价值的智者。22、每个人都像这个年轻人一样拥有无尽的潜力。很多人没有发现自我的价值,他们浑浑噩噩;也有
一些人通过努力找到了
生命的意义。像这样的故事经常在上演。23、拥有一份
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