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题及答案
芙蓉姐姐瘦身方法-浙江省高考报名
文学类阅读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
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
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
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
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
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
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
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
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
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
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
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
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
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
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
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
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
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
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
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
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
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
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
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
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
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
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
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
长不大的
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
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
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
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
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
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
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
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
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
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
,矗
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
里有
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
海市
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
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1
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7.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
答: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
15
(1)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2)答: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练意志。
16
答: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
志
。
17 答: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
,深化主
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海南杂忆 茅盾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为这个地方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
,碧涛澎湃,前无去路。但
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
,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
“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
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
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
浪打
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我们当时说
笑话:
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像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我翻阅过《道光琼州府志》,在“谪
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
目下,知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
二人。明朝呢,谪宦及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天遗”
的“道旁石”么?其中有大名震宇宙
的李纲、赵鼎和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之际,却无缘“补天”,
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海岛作
“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经营海南岛,始于汉朝。大概从唐朝开
始,这块地方被皇帝看中了,作为放逐罪人的地方。可是宋朝
更甚于唐朝,宋太宗贬逐卢多逊至崖州的诏
书,就有这样两句:“特宽尽室之诛,止用投荒之典。”原来
宋朝皇帝把放逐海南岛视为仅比满门抄斩罪
减一等,你看,他们把这个地方当作怎样的“险恶军州”!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
番新天地。兴隆农场是归国华侨经营的一个大农场。以前这
里没有的若干热带作物,如今都从千万里外来
这里安家立业了。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父辈
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
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
手了!
我们的车子在公路上扬长
而过。时令是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在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
今年的收成、筹划着明年的夺
粮大战吧?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
迎人。这真是奇观。 还看见公路两旁,长着一丛丛的小草,绵延不绝。这些小草矮而丛生,开着绒球似的小白花。我忽然
想起明朝正统年间王佐所写的一首五古《鸭脚粟》了。我问陪同我们的白光同志,“这些就是鸭脚粟吗?” “不是!”她回答,“这叫飞机草。刚才路旁就有鸭脚粟。”我问鸭脚粟今作何用,她说:“喂畜牲。
可是,还有比它更好的饲料。”我说,明朝时候,老百姓把它当作粮食。
2
然而,王佐还有一首五古《天南星》:
君有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南海
,而能济饥饱。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南星就根发,累累
满筐收。
这就是说,老百姓所得
,尽被搜刮以去,不但靠鸭脚粟过活,也还靠天南星。怪不得王佐在诗的结尾
用了这样“含泪微笑”式的
两句:
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
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
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
半天情话”?(6分)
15.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4分)
16.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之美产,中原知味不?”是“含泪微笑”式的,为什么?(4分)
17.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8分)
【参考答案】
14 答: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
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
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
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
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15.“道旁石”本指遗弃在路边,没有用的石头。在文中指被弃置不用的人才。
“补天手”在文中指参与
新中国建设的归国华侨这样的人才,也喻指本应补天却被放逐的古代名臣。
16.天南星本是一种草药,当地老百姓无以为生,拿它充饥,情状悲惨。王佐似乎赞美了天南星是海南
独
有的“美产”,但实际上是对搜刮百姓行为的反讽。
17.答:古代的海南岛被当作险恶之
地,流放到此的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人民掌握政权之后,海南岛
成为新天地,归国华侨在此安家立业
,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
古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天南星当作粮食,
生活很悲苦;现在的农民用它喂畜牲,且有比它更好的饲料。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湿湿的想念
七十年前,爷爷①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
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
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
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
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
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
但桥已不
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
生的凤头
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
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
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
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
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
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
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
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
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
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
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