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湖南专科排名-革命烈士的故事
一、现代文阅读(共
7
题;共
113
分)
1.
(
2018•
卷Ⅰ)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
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经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
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
业军人的冷峻。在
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
会
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士兵在深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
“
烤火胸前暖,风吹背
后寒
……
战士们呦
”……
这些都是给躺在病床上的在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
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
“
市花
”
了
。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
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
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
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
部,通过对此人
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
年初,赵一曼女士以
假名
“
王氏
”
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
6
月
28
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
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
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下了车,车立
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
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来雇好的轿子,
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
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
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
“
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
“
十多块钱吧
……”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
“
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
“
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几十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
br>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
br>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
“
山区生活
”
,愿意
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
20
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永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
“
女人对女人
”
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永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
幸、工作受欺负,等
1
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
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
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
“
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
赵一曼女士说:
“
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
20
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
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
br>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
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
“
赵一曼女士
”
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
公的
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 “
通过对此人的严厉
审讯,有可能澄清与苏联的关系
”
,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
已从
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 “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
我说,对,赵一曼。
”
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
用心,说
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
医院是
“我
”
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
空
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
2
)小说中说赵一曼
“
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
”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br>
(
3
)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
合作品简要分析。
2.
(
2018•
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声电影
老舍
二姐还没有看过有声电影。
可是她已经有了一种理论。在没看见以前,先来一套说法,不独二姐如此,
此之谓
“
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
”
也。她以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不然便是当电人
——
二姐管银幕上的英雄美人叫电人
——
互相巨吻的时候,台下鼓掌特别发狂
,以成其
“
有声
”
。她确信这
个,所以根本不想去看。
但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她才想开开眼。恰巧打牌嬴了钱,于是大请客。
二姥姥三舅妈,
四姨,小秃,小顺,四狗子,都在被请之列。
大家决定看午后两点半那一场,所以十二点动身也就行了。
到了十
二点三刻谁也没动身。二姥姥找眼镜找了一刻来钟;确是不容易找,因为眼镜在她自己腰里带着
2
呢。跟着就是三舅妈找钮子,翻了四只箱子也没找到,结果是换了件衣裳。
四狗子洗脸又洗了一刻多钟,
总算顺当。
出发了。走到巷口,一点
名,小秃没影了。折回家里,找了半点多钟,没找着。大家决定不看电影了,
找小秃更重要,把新衣裳全
脱了,分头去找小秃。正在这个当儿,小秃回来了;原来他是跑在前面,而折
回来找她们。好吧,再穿好
衣裳走吧。反正巷外有的是洋车,耽误不了。
二姥姥给车价还按着老规矩,
多一个铜字不给。这几年了,她不大出门,所以现在拉车的三毛两毛向她
要,不是车价高了,是欺侮她年
老走不动。她偏要走一个给他们瞧瞧。她确是有志向前迈步,不过脚是向
前向后,连她自己也不准知道。
四姨倒是能走,可惜为看电影特意换上高底鞋,似乎非扶着点什么不敢抬
脚,她过去搀着二姥姥,要是跌
倒的话,这二位一定是一齐倒下。
三点一刻到了电影院,电影已经开映。这
当然是电影院不对;二姐实在觉得有骂一顿街的必要,可是没
骂出来,她有时也很能
“
文明
”
一气。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一进门,小顺便不
干了,黑的地方有红眼鬼,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去。二姥姥一
看里面黑洞洞,以为天已经黑了,想起来睡觉
的舒服;她主张带小顺回家。谁不知二姥姥已经是土埋了半
截的人,不看回有声电影,将来见阎王的时候
要是盘问这一层呢?大家开了家庭会议。不行,二姥姥是不
能走的。至于小顺,买几块糖好了,吃糖自然
便看不见红眼鬼了。事情便这样解决了。四姨搀着二姥姥,
三舅妈拉着小顺,二姐招呼着小秃和四狗子。
看座的过来招待,可是大家各自为政地找座儿,忽前忽后,
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
而又愿坐在一块儿。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
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观众们
全忘了看电影,一齐恶声的
“
吃
——”
,但是压不下去二姐的指
挥口
令。二姐在公共场所说话特别响亮,要不怎样是
“
外场
”
人呢。
直到看座的电筒中的电已使净,大家才一狠心找到了座。不过,总不能忘了谦恭呀,况
且是在公共场所。
二姥姥年高有德,当然往里坐。可是四姨是姑奶奶呀;而二姐又是姐姐兼主人;而三舅
妈到底是媳妇,而
小顺子等是孩子;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大家打架似的推让,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
得直叫老天爷。好
容易一齐坐下。可是糖还没买呢!二姐喊卖糖的,真喊得有劲,连卖票的都
进来了,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糖买过了,二姥姥想起一桩大事
——
还没咳嗽呢。二姥姥一阵咳嗽,惹起二姐的孝心,与四姨三舅妈说
起二姥姥的后事来。老人家像二姥姥这
样的,是不怕儿女当面讲论自己的后事,而且乐意参加些意见,如
“
别的都是小事,我就是要个
金九连环。也别忘了糊一对童儿!
”
这一说起来,还有完吗?说也奇怪,越是
在戏馆电
影场里,家事越显着复杂。大家刚说到热闹的地方,忽,电灯亮了,人们全往外走。二姐喊卖瓜
子的;说
起家务要不吃瓜子便不够派儿。看座的过来了,
“
这场完了,晚场八点才开呢。
”
只好走吧。一直到二姥姥睡了觉,二姐才想起问:
“
有声电影到底怎
么说来着?
”
三舅妈想了想:
“
管它
呢,反正我没听见。
”
还是四姨细心,说看见一个洋鬼子吸烟,还从鼻子里冒烟呢。
“
鼻子冒烟,和真的一<
br>样,你就说!
”
大家都赞叹不已。(有删改)
(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塑造了市井妇女的群像,同时对其
中人物也分别作出了较为精细的刻画,如
“
外场
”
人二姐、
“
特意
换上高底鞋
”
的四姨、
“
不大出门
”
的二姥
姥。
B.
在公共场所电影院观看具有私密性的
“
电人巨吻
”
并发狂鼓掌,或是在这一场合大谈家事而心安理得,
都是作者眼中当时社会生活的怪现象。
C.
小说开头部分写二姐等人对有声电影无知,结尾写大家对有声电影
“
赞叹不已
”
,较为完整地描写了普
通市民令人啼笑皆非的思想意识转变过程。
3
D.
小说标题为
“
有声
电影
”
,既是指有声电影这一新奇事物,也可指二姐等人在电影院里一系列
“
有声
”
的
喧哗表现,可谓一语双关。
(
2
)请结
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
3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
分析。
3.
(
2018•
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
。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
光年以内寻找
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
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
23
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
晶球
……
先行者
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
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
文
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
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
片人
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
几岁
。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
“
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
算机接收玩者的
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
行者曾在寂寞中
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
能来自大灾难前
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
”
先行者问。
“
您这样的人吗?
”
姑娘天真地反问。
“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
姑娘两只小手在
胸前绞着,
“
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
……
呜呜
…
…”
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
”
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
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
“
我没兴趣。
”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
“
我是地球领袖啊!
”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
“
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
“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
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4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
“
宏纪元,宏纪元
……”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
br>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
br>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
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
40
度左右。
天空呈一
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
纹形状,
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
丘陵。<
br>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
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
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
,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
着他
——
最后一
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媽然一笑。
“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
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
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
br>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
(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城市图像出现后,本文开头部分营造
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更替,给读者带来
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形象来自先
行者的大脑信号,
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
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
“
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
”
,孤独的感觉是像被雪崩所埋,这都是以身心感
受来写先行
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
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
前辈
”
,间接说明
“
微
纪元
”
的人
们继承了:以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
2
)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
3
)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
“
科学
”
与
“
幻
想
”
的关系。
4.
(
2018•
北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
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
5
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
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
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
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
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
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
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个河蚌。<
br>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
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
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
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
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
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
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
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
br>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
br>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
br>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
br>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
br>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
br>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
一方面充满诗意,
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
水缸里看见童话的
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
母亲从市场上买回
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
验一下,我试过一
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
来扔了,说,水缸
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
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
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
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
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
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
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
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
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
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
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
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
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
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
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
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
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
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
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
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
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
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
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
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
,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
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
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
带走了
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
滥的情
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
6
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
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
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儿的同名散文)
(
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
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
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
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
卖弄泛滥的情感
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
“傲慢的家庭成员
”
,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
色。
B.
文章第⑤段中
“
聪明面孔笨肚肠”
写出了大人对
“
我
”
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
的不理解。
C.
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
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
作的关系。
D.
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
刺激
想象。
(
3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
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本文题目
“
水缸里的文学
”
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5
)作者说:
“
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
,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
“
阅读
”
在生活中多种多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
“
阅读
”
的体会
。要求:写出具体的
“
阅读
”
对象以
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5.
(
2018•
天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
……
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
【注】
墨染了一样的
旧弄堂里,闯
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行走在虹关,
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
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
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
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
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
“
吴楚分源<
br>”
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
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
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
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
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
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
时与村人擦肩而
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质朴
、慈祥、安然,
小桥、流水、人家
……
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
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
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
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
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
7
实现了从纸张
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
无人问津。<
br>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
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
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
“落纸如漆,万古存真
”
之美誉。有权威人
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
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
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
,终于为虹关换来了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
——“<
br>徽墨名村
”
。
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
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
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
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
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
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
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
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
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
,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
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
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
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
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
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
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
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
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
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
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
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
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
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
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
入纸不
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
”
。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
每日轻柔磨墨,
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
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
“
金不换
”“凝香
”
字样,
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
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
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
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
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
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
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
。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
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
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
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在
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
到徽
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
香的
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両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
深
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
店屋檐下旗幡招展
——“
有徽墨出售
”
,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
去描
绘心中的故乡。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注
】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
“
徽墨
”
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
。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头运用
“
子然
一人
”“
蹀躞
”
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
“
我
”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
8
B.
“
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
是徽墨式微的原因,
“
华丽
”
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
“
我
”
内心的惋惜与
不平。<
br>
C.
文章写了一位
“
隐者
”
,表达
“<
br>我
”
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之情。
D.
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
“
我
”
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
E.
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
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
2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
3
)请
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
“
我
”
为何要寻找徽墨。
(
4
)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
6.
(
2018·
江苏)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小哥儿俩
凌叔华
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
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
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
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
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
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
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
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
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
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
人力车上戏园去了。
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
来,但台上的锣鼓同
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
快天黑
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
赶紧跑到
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
“
妈
——
八哥呢?
”
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
“
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非常沉重迟缓。
“
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
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
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
“
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
br>”
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
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
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
:“
报仇去,
不报仇不算好汉!
”
二乖
也学着哥哥喊道:
“
不报仇不算好看!
”
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
子此时
正走过,他说:
“
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
狠地打它一顿吧。
”
“
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
”
妈低声吩咐厨子。
大乖听见了妈的话,还是气呼呼地说:
“
谁叫它吃了我们的八哥,打
死它,要它偿命。
”“
打死它才
……”
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
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
干的小眼。
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
“
快起,快起,二乖,
起来打猫去。
”
二
乖给哥哥着急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
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
跳着出去。
这是刚刚天亮了
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
地吵闹着飞上飞下
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
9
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
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
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
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蹓达到有
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
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
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
<
br>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
“
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
”
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
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
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
睛转也不转一下。
“
它们多么可怜,连
褥子都没有,躺在破纸的上面,一定很冷吧。
”
大乖说,接着出主意道,
“
我
们一会
儿跟妈妈要些棉花同它们垫一个窝儿,把饭厅的盛酒箱子弄出来,同它做两间房子,让大猫住一间
,小猫
在一间,像妈妈同我们一样。
”
“
哥哥,你瞧它跟它妈一个
样子。这小脑袋多好玩!
”
弟弟说着,又伸出方才收了的手抱起那只小黑猫。
(
1
)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
(
2
)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
3
)二乖的天真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
4
)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7.
(
2018•
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
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
我会几个小时地坐
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
有嫦娥,早晚有一
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
随意抛洒的宝石珠
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
纷飞落下来,穿过
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
——
那
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
——
开封。这个赫赫有名
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
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
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声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
,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
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
有
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
。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
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
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
“
市井人
家
”
。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
“
酒保
”
,
还是朱钗满头罗裙曳地的
“
女娇娃
”
?
10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
“
闲月
”
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
“
闲人
”
。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
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
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
的北宋
“
相国寺万姓交易
”
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
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
“
第一楼
”,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
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
,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
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
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
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逛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
区,俱已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了。
说也
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
保准
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
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
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
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
“
灯火阑珊
”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灯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
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
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
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
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
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
姿百态,大方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看,只见高高低低,
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
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
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
淡了很多光华。
古人观灯,
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
打;而今的灯
,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
士目光如炬;
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
“
为民作主
”
的扇子
灯来回穿梭,熠
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
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
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
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代传统,但人,毕
竟是
80
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
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
——
一间小木楼的
门窗呀地一声启
开,一根长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
式却玲珑剔透,
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
簇飞花,一团流
云
……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
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
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
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
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
那红云,那灯彩,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11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
——
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却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
“
灯雨
”
,洒
落在汴京城
……
(
1
)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
2
)文中画线部分连用
10
个
“
一
”<
br>,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
3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
4
)根据全文,分析作者
“
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
的深
层意蕴。
12
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1
)
B
(
2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
用大义与真
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
亡,从容淡
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
3
)①既能表
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
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
互印证,使艺
术描写更真实。
【考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作品
的内涵,欣赏作品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⑴
“
已暗示他已从
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
错,无中生有。原文是
“
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
。故选
B
。
⑵从
“
文人气质
”“
军人冷峻
”
两个方面筛选信息。①结合作品,寻找主人公身上这
几点的体现。可以找到关
键词:喜欢丁香花(高雅,香气袭人,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丁香在文学作品
中多象征着高洁、美丽、
哀婉的事物);②军人的冷峻: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冷静沉稳。在文中寻找相
关表现,即可做出答案。
⑶从主题角度、人物形象角度艺术效果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⑴
B
⑵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
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
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
;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
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⑶①既能表现
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
可以拉开时间
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
印证,使艺术
描写更真实。
【点评】⑴小说阅读的选择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读下来即可选择,且错误明显
。本题错误为无中生有。
⑵这是一道把握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的题。仔细阅读,根据题干要求
,一点一点找出来就行,难度不大。
⑶考查叙述方式的作用。小说的叙述方式很灵活,有正叙
,倒叙,穿插,意识流等。叙述的角度常用的有
以下三种:①即以第一人称方式记叙,有身临其境之感,
令人感到亲切,感情真挚。②他叙方式。即以第
三人称方式记叙,令人感觉客观,夹叙夹议体裁不受拘束
。特别是穿插历史过往的故事。③交互方式。即
客观叙述为主,其间某一段故事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整
体运用更灵活。这道题题干给的是
“
历史和现实
交织
”
,即
“
他叙方式。即以第三人称方式记叙,令人感觉客观,夹叙夹议体裁不受拘束。特别是穿插历史
过往的故事
”
。
2.
【答案】(
1
)
C
(
2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
“
不知为知之
”
,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
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
“
开开眼
”
,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
对新奇
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
“
共识
”
评价,隐含的
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
3
)①如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
”
,或
“
一部
伦理从何处说起
”
,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
13
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
果;③
如
“
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
”
,或
“
忽前忽
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数,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
儿
”
,将书面语与口
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
“
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
看座的满头是汗
”
,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
似的推让
座位,
“
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
”
,把抱
怨说成
“
感化
”
,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二
姐喊叫卖糖的,声
音之大令人
“
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
,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考点】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小说
【解析】【分析】⑴
“
描写了普通市民啼笑皆非的思想
意识转变过程
”
错,他们并没有看电影,文章主旨也
不是写其思想意识转变,而是写他
们对待新事物的不同心态。故选
C
。
⑵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可
以通过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分析。二姐
“
以
“
不知为
知之
”
,为有声电影便是电机嗒嗒之声特别响亮而已
……”
便不想看,写出二
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
;
②听说有声电影
“
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
”<
br>,就想
“
开开眼
”
,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
;
③到
了电影院后也不真
的看电影,
“
推让座位、买糖、说家事、吃瓜子、说话声音大
”
等都写出他们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
究,固步自封
;
④没有看有声
电影,却
“
都赞叹不已
”
,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
不
安。
⑶此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鉴赏作品语言是高考阅读题中常见的考
点。鉴赏一段文字的语言特
色,在基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始终坚持
“
词不离句,句不
离文
”
的原则,切忌
“
断章取义
”
。要解答好此类
题,首先要弄清命题的角度,其次要掌握基本答题步骤。常见的命题角度有:①从用词的角度,命题多寻
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一定数量的叠音词、拟声词。如使用较多的叠词(拟声词)
可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
②从句式选用的角度,命题多判定文中长短句或整散句的使
用情况。
如短句常使语言简洁明快,富于节奏感;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错落有致,节奏富于变化。使用整
句容易使
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使用整散句结合,能使语句波澜起伏,既整齐和谐,又富
于变化,
增强语言的灵动性。③从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命题先判定文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再结合修
辞的作用
回答。如文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④从语言的整体风格的角度,如语言朴
素自然、
清新明快
、典雅华丽、含蓄蕴藉、辛辣尖锐、诙谐幽默等。⑤从人称使用的
角度,如运用了第二人称,
使语言亲切自然,富于抒情性。本题是让举例说明文中能体现幽默的句子,并
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文中
有多处体现,注意举例加分析效果。
故答案为:⑴
C
;
⑵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
不知为知之
”
,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
电影真有
新奇之处,就想
“
开开眼
”
,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
真的看电影,不愿对
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
br>“
共识
”
评价,隐含的是
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
⑶①如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
”
,或
“<
br>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
”
,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
②如出门时
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
“
既
来之则安之,打了票
”
,或
“
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数,分而
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
”
,
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
“
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
的满头是汗
”,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
“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
”
,把抱怨说成
“
感化
”
,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二姐喊叫
14
卖糖的,
声音之大令人
“
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
”
,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点评】本题选自名家老舍,充分体现了老舍幽默的语言特征,内容不太好理解,题型偏难,考生一般难
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完整答案,容易出现概括不清的问题。需要学生关注名家风格,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
其中,第
2
小题,其实是对人物形象变式问法,需要学生首先审读题干,理清题干意
思,从情节中概括人
物的心态,相对容易。
3.
【答案】(
1
)
B
(
2
)①先行者
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
想,心情复杂纠
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
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
3
)①科幻
小说中的
“
科学
”
是
“
幻想
”
的基础,本
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
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
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
实。②科幻小说中的
“
幻想<
br>”
虽然立足于
“
科学
”
,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
挥想象力,将人文关
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
“
宏纪元
”<
br>与
“
微纪元
”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
的思考
。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作品
的内涵,欣赏作品
的形象,小说
【解析】【分析】⑴原文
“
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
”
姑娘又是
虚拟人
,所以不应是美好的记忆。故选
B
。
⑵先把文章按心理的不同划分层次,可分三层,然后概括。
⑶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科幻小说有可读性,在于它对现实的突破;可信性来自现实的预测。
故答案为:⑴
B
;⑵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
一方面又深知连侥
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
一个人类,巨大的
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
望。
⑶①科幻小说中的
“
科学
”
是
“
幻
想
”
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
学基础上演
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
说中的
“
幻想
”
虽然立足于
“
科学
”
,但
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
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
“
宏纪元
”
与
“
微纪元
”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
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
考。
故答案为:⑴
B
;
⑵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
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
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⑶①科幻小说中的<
br>“
科学
”
是
“
幻想
”
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
本框架,即地球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
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
拟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
②科幻小说中的
“
幻想
”<
br>虽然立足于
“
科学
”
,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
将人文关怀与
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来的
“
宏纪元
”
与<
br>“
微纪元
”
,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
考。
【点评】⑴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
、
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
的
15
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把握
小说情节的能力。概括主要情节,可以按情节的发展将文章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各层折大
意。
⑶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
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
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
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
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
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4.
【答案】(
1
)
B
(
2
)
D
(
3
)不同:三段是客观描述,四段加
入了强烈的渴望。作用:内容上,第三段中的仙女为报知遇之恩,
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表明了
很多人好逸恶劳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要的一
盘盘美味佳肴,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
美味的期待。结构上,两相对照,褒贬分明。
(
4
)寓意:水缸是
“
我
”
童年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引发文学梦幻的主要对象,刺激作者想象和智力;保
留
了作者创作的活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
象征,由事及理,艺术与好奇心是无尽的创
作源泉,揭示文章主旨。
(
5<
br>)寓意:水缸是
“
我
”
童年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引发文学梦幻的主要
对象,刺激作者想象和智力;保留
了作者创作的活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
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象征,由事及理,艺术与好奇心是无尽的创
作源泉,揭示文章主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体会重
要语句的丰
富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散文
【解析】【分析】⑴热烈:具有强烈感情、激情或热情的。
文中指对梦想的强烈渴望。
⑵
“
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br>”
说法错误,现实和事理并非如此,文中作者所怀念的生活正是创作最
初的源泉。
⑶不同要从描述和感情两角度分析,作用可从第四段开头的分析找依据。
⑷抓句
中关键词
“
水缸
”
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并放在
“
文学”
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分析。
⑸本题为启示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谈对
“
阅读
”
的理解与认识。答案包括两方面,分别是对象
和感悟。
故答案为:⑴
B
;
⑵
D
;
⑶不同:三段是客观描述,四段加入了强烈的渴望。
作用:内容上,第三段中的仙女
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表明了很多人好逸恶劳等
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第四
段中我想要的一盘盘美味佳肴,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结构
上,两相对照,褒贬分明。
⑷寓意:水缸是
“
我
”
童年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引发文学梦
幻的主要对象,刺激作者想象和智力;保留了
作者创作的活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
的线索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象征,由事及理,艺术与好奇心是无尽的创
作源泉,揭示文章主
旨。
16
⑸寓意:水缸是
“
我
”
童年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引发文学梦幻的主要对象,刺激作者想象和智力;保留了
作者创
作的活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读者想象力,吸引读者兴趣;象征,由事及理,艺
术与好奇心是无尽的创
作源泉,揭示文章主旨。
【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分析特定含义。
⑵本题着
重考察文章内容的理解,词语要放回原文理解,如
AB
,
C
是句段作用,D
是文章观点,要整体把
握。
⑶作用类的题目一般可以从内容上、情感
上、主题上、结构上、效果上等方面的作用来分析。分析时一定
要结合文章的句子、段落来回答。
⑷本题考查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可从以下方面思考:①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
旨;
②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③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④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⑤交
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⑸
“
阅读
”
的对象和感悟应明确,语言尽量优美,展现语言功底。
5.
【答案】(
1
)
A, B
(
2
)
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
喜之情
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
3
)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
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
的心。
(
4
)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
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
引发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考点】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欣赏
作品的形
象,散文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
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
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
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
语境。
A
项,
“
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
”
理
解有误,而且
“
蹀躞
”
一词表现了
“
我
”
寻找徽墨时的仔细、认真。
B
项,
““
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
”
是徽墨式微的原因
”
不准确,原文是
“
虹关伫立,徽墨式
微。近百年来,
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
厮磨,也早也被
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
”
,原因应该
是科技的迅猛发展。
⑵本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的角度思考。
“
墨与砚台的喁喁
细
”“
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
态。
“
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
这句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
向往。
⑶题干要求分析
“
文中的
“
我
”
为何要寻找徽墨
”
,是原因概括题。首先找到答题区间,然后抓住关键句或通
过概括的
方法来分析。本题答案散落在全文,结合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从徽墨的历史价值角度来分析即可。
如文中
的
“
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
墨
的记忆
”
,
“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
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
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
,
“<
br>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
,
“
在虹
关寻
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対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
走过
17
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
”
。
⑷题干要求分析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虹关古村,回答本题可从环境描写的作用角度来分析。首
先,文章的开头就说虹关是徽墨的产地;文章的三四两段,主要描写了虹关古村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
的文化底蕴,这是孕育微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文章的第六段写到
“
徽墨无声,虹
关有幸,虹关人因
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
“<
br>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的金字招牌
”
,
可见徽墨也成就了虹关;
文章的最后三段写到
“
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
到一丝
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
蒙中弥
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
”
,可见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故答案为:⑴
A B
;
⑵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
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
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⑶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
⑷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
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
了作者的乡愁。④增添了寻墨历程
的情趣,丰富了主题。
【点评】⑴散文最大特点是
“
形散而神不散
”
,学生作答本题需要认真阅读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
“
神
”
和“
形
”
,
本文通过写寻找徽墨,抒发对対文化的敬畏,对乡愁的探寻。学
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拿选项与文
本仔细比对,才能正确选择,难度较大。
⑵
鉴赏散文语言是散文常考题型,学生需要识记鉴赏语言的手法,熟练掌握答题步骤。此类题目的答题思
路
时,分析语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一定要选择最主要、
最
鲜明的),接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句内容、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等),最后分析蕴含的作
者
情感。简单概括就是:手法
+
内容
+
情感。
⑶本
题考查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是这篇阅读中最为简单的一道题,学生只需在阅读文本时勾画出
相关
句子,概括作答。做题时可以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注意阅读时要圈点勾画出文章重点句子。
⑷
环境描写的考察是散文和小说阅读的一大考点,也是考察难点,学生回答环境的作用必须理解文章主旨,
明确环境对人物、主旨、结构等方面的作用,学生应当平时多阅读,多锻炼。
整体而言,天津
卷现代文大阅读也是以文化类散文为主,展现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名人及其精神品质,
能引起考生阅
读兴趣,并体现了对语文学科素养考查。
6.
【答案】(
1
)经济
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
人际关系和谐:尊重
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治等。
(
2
)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
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
“
日光
”“
西
边
的白粉墙
”
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
3
)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
4
)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
善良人性的礼
赞。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欣赏作品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
表达艺术,小说
【解析】【分析】
⑴此题考查带着人物成长的家庭环境这个问题,梳理有效情节,并概括成适合的答题语
言的能力。⑵此题
主要考查把握作品景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
18
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作用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
加事情的真实性;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
动情节的发展;⑥
深化作品主题等。根据这几点选出最为合适的作用。
⑶本题考查把
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人
物的相关描述
,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
者的感情倾向
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
或者作者借作
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
选择恰当的词
句表述出来。
“
不报仇不算好汉!
”
二乖也学着哥哥喊道:
“
不报仇不算好看!
””
,
““
打死它才
……”
找出典型情节,简要概括。
二乖想照哥哥的话亦喊一下,无奈不清楚底下说什么了。他也挽起袖子,露出
肥短的胳臂,圆睁着泪还未
干的小眼。
”
等
⑷此题考查探讨作者的
创作意图及个性化阅读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从小说中
的环境描写、人物情感
、小说主旨等角度来探究。答题时,可结合着小说中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
物的命运遭遇、故事结
局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
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
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治等。
⑵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作铺垫;
“
日光
”“
西边的
白粉墙
”
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⑶外貌憨态可掬;言行稚拙,爱模仿;情感表达率真;注意力易转移;喜爱小动物,好奇心强。
⑷对童真童趣的欣赏;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对母爱的颂扬;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赞许;对善良人性的礼赞。
【点评】⑴要梳理主要情节,概括出家庭环境的特点。
⑵本题结合了两个
考点,重要语段的特点和环境描写的作用,要分析句中关键词,抓住描写特点,结合环
境描写的作用作答
。
⑶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事物作用的能力。分析事物作用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总
体上把握小说
事物对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和情节结构的作用,然后逐条概括即可。
⑷
看似寻常小事,却饱含作者的褒贬好恶,分角度,分层次概括,儿童生活,儿童成长,家庭教育,家庭
氛
围等。
7.
【答案】(
1
)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
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副词
“
果有
”“
真个
”
等加强语气,用
“
你看
”“
你抬头
”
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
心情。
(
2
)①连用
10
个
“
一
”
将
“
东京梦华
”
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
。②前文渲染的是
“
闹
”
,
此处连用
“
一
”
凸显的是
“
静
”
,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
“繁
”,
此处聚焦于
“
一
”
,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让作品余韵十足。
(
3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
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③最后写观灯
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
(
4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
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
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
“<
br>我
”
的
“
星河梦
”
。
【考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
分析
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散文
19
【解析】【分析】⑴绚丽如:
6
段月华皎皎,花光满路,千门如昼;
10<
br>段,朱钗满头,罗裙曳地,比比皆
是。铺陈如
“
汴京城名不虚传
”段。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的赏析
,
解题的关键在于赏析的角度
,
语句赏析的
角度一
般有
: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词语、情感等。这道题手法技巧难度系
数较高,
“
各种彩灯
”
的描写
运用了铺陈,
“
近近
的看
”“
远远地望
”
运用排比语句
,“
交相辉映
”
“
大放光华
”
等用词夸饰
,
进而体现了绚丽的语
言特点,<
br>“
果真
”“
你看
”
等词没有运用手法
,
但是
对于表现作者的兴奋之情起到了加强情感的作用。
⑵先要分析
“
一
”
分别对什么内容进行描述,加上读文的感受,把握效果。
⑶
“
街
”
作为背景引出
“
人
”
,而
“
人
”
的目的是观
“
灯
”,“
灯
”
是文中最主要的写作
对象
,
可以直接联系标题
“
星河
”,
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
⑷
“
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
一句表达的是一种情绪,
句子难度系数比较低,没有运用什么比喻等手法
,
直接针对
文章对象分
析原因即可
,
作者感到新奇和庆幸既是因为眼前游人如织,发现人民幸福
;
也
是现代化的特殊灯
景实现了作者的
”
星河梦
”;
同时是因为自己刚好
赶上好时代。
故答案为:⑴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
副词
“
果有
”“
真个
”
等加强
语气,用
“
你看
”“
你抬头
”
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⑵①连用
10
个
“
一
”
将
“
东京梦华”
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
“
闹
”
,
此处连用
“
一
”
凸显的是
“
静
”
,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
“
繁
”,
此处聚焦于
“
一
”
,梦与现实交相呼应,
让作品余韵十足。
⑶①先写
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理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
把作品
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⑷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
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
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
现了
“
我
”
的
“
星河梦
”
。
<
br>【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语言特点和写法的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原文,然后逐段概括段意,结合每<
br>个选项从原文中找出支撑选项的依据。
⑵本题主要考查词的作用
,
解
题的关键在于
10
个
“
一
”
在哪些方面产生了作用,
“
一
“
在句中修饰很多的对象,
比如
”
一间小杰楼
”“
一根长竿
”“
一盏八角宫灯
”
等
,
这些词沟
成了一个现实的场景
;
烘托出
-
种宁静的氛围
,
而
“
一个姑娘
”“
一团红云
”
等对象似真似幻,这个
“
一
”
用词精妙简洁
,
让作品余韵十足。
⑶本题主要考查
结构安排的作用
:
解题的关键在于各种结构类型是否了解,结构
-
般是是指文
章的一种逻辑。
这里的结构类型是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⑷本题主要考查句子的理解
以及文章的主旨
.
解题的关键在于研究比喻义和引申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