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试题汇编
任岩松中学-六一节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试题汇编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
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西方文
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
时通过“天人
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
主张天人协调、天
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
一问题。
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
观点,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
我
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
br>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思上说,天人合一思想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
地理
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
:
“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
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
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
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
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
的辩证思考。根据
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
坏自然,而只
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
万物都能
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其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
客观
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
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
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
义现
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5.下列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形成的共识。
B.它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它已解决了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D.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
6.下列对文中恩格斯有关论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协调统一的问题。
B.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C.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以具有一致性。
D.丰富了天人合一思想并指出了它的局限性。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B.现代人重视和研究天人合一思想,是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
第 页
共 17 页
1
C.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对其思想内容的全盘接受。
D.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解析
5.B(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在文中的概念内涵意义的理解)
6.D(不是针对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言的,谈不上“丰富”和“局限性”)
7.D(夸大其词)
北京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
教练的艺术形成
式表现了埔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
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
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诉外殿上升到
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
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
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
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
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
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
宇宙万物,
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
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
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
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
术境界,例如清新、
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
“苍天”。天坛的基本
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
,也体现了一种空
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
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
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
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
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
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
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脏,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
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
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
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
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
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 】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 】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
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
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第
页 共 17 页
2
答: , , 。
17.天
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
系最大?为
什么?
答:
解析
14.C A原文是“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
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
著称;”B原文是“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
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还高
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D原文是“„„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
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15.D
A原文是“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B原文没有这个意思。C
原文是“祭坛
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16.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1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类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
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
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
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
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
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
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
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
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
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
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
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
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
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
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
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
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
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
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
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
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
是有条理的、能够
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
值的认同具有
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
D.当成见的体系尚未牢固形成时,人们对那些能支撑成见的和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都不会关注。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老鼠不仅有99%的
基因和人类相似,而且在胚胎发育、疾病类型甚至行为上都和人类有可比之处。科
学家开始一项耗资1亿
英镑的计划:培育不计其数的转基因老鼠。这项计划的目标是在老鼠身上造出
糖尿病、心脏痛、癌症及精
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揭示上述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找到新药物
和新疗法。这项计划的协调人维
斯特教授说:“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
“欧洲老鼠”计划是三年前完成的人
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那项耗费巨资的DNA排序计划揭示了人体
两万种基因的构成。但是,科学家目前
仍然不知道其中一半基因的作用或者这些基因能制造哪些蛋白
第 页 共 17 页
3
质。
科学家承认,老鼠和人类如此相似的事实的确令
人惊讶。医学研究委员会遗传学分部的布朗博士说:
“表面看人类和老鼠显然没什么可比性,但其实它们
像我们一样常常生病,而且显示出同样的症状。”
在一个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类似的计划之下,构成老鼠基
因组的两万种基因都已经排出序列。
“欧洲老鼠”计划将使用一种称作“黑六品系”的老鼠。这类老鼠
已经广泛用于实验室,而且完全出
自同系交配。每只雄鼠都是其他雄性“黑六”的克隆,每只雌鼠也都是
其他雌性“黑六”的克隆。参
加“欧洲老鼠”计划的科学家将从这些“黑六”中提取胚胎,消除或改变其
中一种基因,再把经过遗
传改性的胚胎放回雌鼠子宫,创造一个每名成员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的新种群
。科学家将对“黑六”
体内的两万种基因重复这个过程。剑桥生物信息科学研究所的伯尼博士说:“最后
,这就将使我们得
到两万种老鼠,而且毒种体内都有一个变异基因。”
然后,科学家将现察这
些基因变异对每种老鼠的外观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这样,他们就能发现每种
基因有什么作用,由此了解
相应的人类基因。科学家还希望弄清不冈同的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有哪些
影响。人类的主要疾病不是由一
种基因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形成的,这之中还有环境因素。
3.下列对“欧盟已经认识到老鼠遗传研究之中的无穷潜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鼠遗传研究将揭示人类主要疾病的遗传根源和环境基础。
B.老鼠遗传研究将找到人类主要疾病的新药物和新疗法。
C.老鼠遗传研究将排出构成老鼠基因组两万种基因的序列。
D.老鼠遗传研究将弄清不同的人类基因组合对不同的人的影响。
4.根据文中提供的倌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它将消除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B.如果“欧洲老鼠”计划能使科学家知道人体两万种基因的作用,就能提高人类智力。
C.如果能够发现“黑六”体内每种基因的作用,相应的人类基因的作用就能得以了解。
D.“欧洲老鼠”计划的研究和实施将极大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
解析
1.B 2.D 3.C 4.C
湖北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深海呼吸
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
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
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
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
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
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
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
地舒展恢复。
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
是。潜不动物
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
数据显示,
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其中。我们人类却
不具备潜水
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
在海豹和抹
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处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
并储存起来的蛋
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
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
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产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
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
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7头小海象在陆地上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107
次,当它们在海水中下潜
是,心跳下降到每分钟39次,下降了64%。在它们潜水的初期,心率一般急
剧降低,随着它们下潜的
深度不断加大,心率随之缓慢下降,极限记录是每分钟3次。
人在深潜过程中,容易发生减压病。造成
减压病的原因是,在下潜时,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将他肮中的
氮气压迫进他的血液或别的组织液中。当他快
速返回水面时,氮就会骤然间从溶液中冒出来,这对于
所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包括神经
功能和血液循环。所以,潜水者在从水下上升时,
除必须遵守潜水表或计算机器数据要求外,每上升5米
作几秒钟的安全停留,便可以避免减压病的发
生。
第 页 共 17 页
4
深潜动物们为什么不得减压病呢?哈佛大学的动物学家吉米·卡
瑞恩,不久前揭示了这一谜底。卡瑞
恩发现生活在南极洲附近的海豹,它们可以下潜到七八百米的深度。
但不论它们下潜多么深,体内的
氮的浓度基本不变。原因是它们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
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行血
液。所以深潜动物们免去了减压病的烦恼。
6.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保留极少氧气的情况下不受损伤。
B.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在水压下变形后可迅速恢复。
C.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缩展自如,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效。
D.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坚韧有力,具有抗击高压的神奇功效。
7.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陆地动物。
B.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是使其肌肉储存氧气的决定性物质。
C.深海潜水动物在不需要呼吸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便持续工作。
D.深海潜水动物在从水下上升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病。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将氧气储存于肌肉中。
B.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重要原因是不具有急剧降低心率的能力。
C.深海潜水动物不
会得减压病,因为它们的肺部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在被强大水压压扁收
缩时,阻止了大量氮气进
入血液。
D.深海潜水动物由于肌肉含有一种特殊的肌红蛋白,能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储存起来,提供以
后使用
的能量,所以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
B.深海潜水动物具有深潜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肌肉能够摄取储存大量氧气。
C.人与深海潜水动物存在潜水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不能利用肺来进行深海呼吸。
D.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在下潜的过程中,肺部的氮浓度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二、6.C
7.D 8.D
湖南卷
阅读下段文字,完成5-8题。
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
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
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
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
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
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
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
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
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
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
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
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
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
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
的。
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
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
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
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
寿限有关的基因。
人类有一种早衰
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
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
,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
有很高的相似性。这
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
代谢,因此,推测D
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
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
之一。
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
反应
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
第 页 共 17 页
5
感性。因此,可
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
因的功能,尽可能消
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
岁甚至1200岁。依
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
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
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
结婚生子。此外,
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
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
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
纪追求的目标。
5.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
7.“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
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
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方<
br>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
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
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 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相
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
5、D 6、D7、A 8、B
江苏卷
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
年画则是一种
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
才会真正
地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
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
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
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
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
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
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资缺乏的农业社会
,它只是生活幸
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
子里,这些
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
生活情
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
是经过约定欲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和文化
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
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
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第 页 共 17 页
6
木版年画往往是
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
史、宗教、神话、传
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
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
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描写民俗风情的
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
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此画面都
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
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
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
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
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
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
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
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
的年
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
角的生活
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
5.下列关于“木版年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
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
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D.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
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人文价值。
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形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
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
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
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
C.木版年画上绘
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
关资料。
D
.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是当务之
急。
5.C 6. D 7. A
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物发光的奥秘
说到生物世界里的发光现象,人们首先会想到萤火虫,但是除了这种昆虫外
,还有许多生物也能
发光,人们发现,不同的生物会发出不同绿色的光来,所有的植物在阳光照射后都会
发出一种很暗淡
的红光,组生物一般都会发生淡淡的蓝光或浅绿光,某些昆虫会发出黄光。仔细地划分一
下,生物发
光可分两类:一类是被动发光,如植物,那些微弱的红光不过是没能参与光合作用的多余的光
,这种
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就像涂有荧光物
质
的材料经强光照射后再置于黑暗中发光那样;另一类是主动发光,尽管有一些主动发光的意义目前还<
br>未全部认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较生物的主动发光是有用途的。光是一种能量,生
动发光是对能量的一种消耗。生物的生存策略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在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中
最大很度地粟节省能量,因此主动发光必定是主动受光生物生存的一个重要手段
1885年,社堡伊
斯在实验室里提取出萤火虫的荧光素和荧光素晦,指出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化学
反应,后来,科学家们又
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萤火虫的发光原理被它全看
清楚了。我们知道,化学发光
的物质有两种能态,即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任而后者能级很高。一
般地说,在激发态时分子有很高并
且不稳定的能量,它们很容易释放能量重新回到基诚,当能量以光
第 页 共 17 页
7
子形式释放时,我们就看到了生物发光,如果我们企图使一个物
体发光,我们只需要的它足够的能量
使它从基态变成激发态就行了?但生物要发光则需要体内的醉来参与
,溶是一种催化剂,并且是高效
率的催化剂。它可以促使化学反应的发生,给发光物质提供能量,且能保
证消耗的能量尽量少而发光
强度尽可能高。在萤火虫体内,ATP(三清腺酸苷)水解产生能量提供给荧
光素而发光负化反应,每分
解一个ATP氧化一个荧光素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从而发出光来。目前已知
,绝大多数的生物发光机
制是这种模式。不适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荧光素则换成了光蛋白,如常见发
光水母的绿荧光蛋白,
这些绿荧光蛋白与钙或铁离子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发出光来。
6.根据文意,下列对“生物发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具有意义的主动发光
B.
生物发光指的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时因能量释放而形成的一种发光现象。
C.生物发光是一种化学发光现象,它只有在两种能态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
D.生物发光在发光的腔肠动物那里也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7.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由于植物吸收的光部分未参与光合作用,因此有些植物只能发出暗淡的红光。
B.
因为杜堡伊斯找到荧光素酶的基因,才使得萤火虫的反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
C. 科学家在分析物质
的化学发光原理时,一般认为在激发态时分子横亘容易释放很高且不稳定的能
量然后重新回到基态。
D. 被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基态,主动发光的生物拥有更多的激发态。
8.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一个ATP和一个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萤火虫体内就会有一个光子产生。
B.
生物之所以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体内拥有荧光素或光蛋白。
C.
生物发光需要体内的酶来参与,生物体内的酶越多,发出的光越强。反之亦然。
荧火虫发光原理的揭示,为人类开发利用高效节能的新光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6、答案为D
。A“这种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并不能断定它是“无意义
的被动发光”。
B只是生物发光的一类情况。C“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是无中生有。
7、答案为C。A.因果
关系不成立。B“后来,科学家们又得到了荧光素酶的基因。经过科学家们的研
究”“才使得萤火虫的发
光原理被完全弄清楚。”D“基态和激发态,前者能级低而后者能级很高”,可
见,文中“基态”和“激
发态”不是以多少来衡量,而是以“能级”的高低来衡量。
8、答案为D。
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后来
,有了蕨类和苔薛,有了松类和苏铁类。
但是,这些植物并不形成真正的花和果,其中一些是无性繁殖,
以种种手段来克隆自己。有性繁殖是
经过相对发展的事情,通常与花粉被释放到风中或水里有关。由于一
些纯粹偶然的机会,花粉找到了
到达这一种类其他成员那里的途径,一颗小小的、原始的种子就产生了。
与现在相比,这个有花之前
的世界是一个更为缓慢、简单与沉睡的世界。进化缓慢地持续。世界上的性太
少了,它发生在那些靠
得很近和种属紧密相连的植物之间。这种保守的繁殖途径就产生了一个生物学上较
为简单的世界,因
为它所产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变化相对较少。
由于缺乏果实和大种子,不能支
撑许多温血的生物,爬行类动物统治着世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变得
寒冷,生命就会减缓为一种爬行。当
时的世界看起来更为质朴,比起现在来还要绿,缺乏花果所能带
来的色彩和形状模式(更不必提气味了)
。美还不存在,也就是说,事物被观看的方式与欲望毫无关系。
花改变了一切。被子植物――那些能够
形成花,然后又形成被包裹住的种子的植物――在白垩纪出现
了,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上传播。现在
,不再需要依赖风或水到处运送基因了,植物已经可以谋
取动物的帮助了。这是一份共同进化的巨大合同
:用营养来换取运送。有了花的出现,各种全新水平
的复杂性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相互依赖,
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交流,有了更多的
试验。
植物的进化依据新的动力来进行,这就
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吸引。现在自然选择就更为喜欢那些能够固
第 页 共 17 页
8
定住花粉传递者注意力的花,那些能够吸引住采集者的果了。其
他生物的种种欲望在植物进化中变得
极为重要了。道理很简单:那些成功地满足了这些欲望的植物会有更
多的后代。美作为一种生存策略
出现了。
新的规则加快了进化的速度。更大、更明亮、更甜、
更为芬芳,在新的规则下,所有质都很快得到了
回报。专门化也得到了回报。由于植物的花粉是被放置在
昆虫身上来传递的,这就有可能传递到错误
的地方(比如传到那些没有关系的物种的花上),造成一种浪
费。所以,能够尽可能地在看和闻上与其
他物种区分开来也成为了一种优势。最好是能够掌握单独一种专
心致志、愿意献身的花粉传播者。动
物的欲望于是就被解析、细分了,植物们则与之相应而专门化了。于
是,前所未有的花的多样性就出
现了,它们绝大部分有着共同进化和美的标志。
花变成了果实
和种子,而这些也在地球上再次创造生命。靠着生产糖分和蛋白质来诱惑动物去扩散它
们的种子,被子植
物就增加了世界上食物能量的供应,使得大型的温血哺乳动物有可能出现。没有花,
在没有果实的叶子世
界里活得很好的那些爬行动物很可能还在统治着世界;没有花,我们可能就不存
在。是花产生了我们这些
它们的最大钦佩者。
6.本文讲述的核心问题是
A.花与美
B.花与生物进化
C.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D.进化方式与进化速度
7.下列对“花改变了一切”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花使植物得到了动物的帮助,因而有性繁殖不只发生在种属紧密相连的植物间。
B.花变成了果实和种子,增加了食物能量的供应,为动物种类的增多提供了条件。
C.花的出现改变了缓慢、简单与沉睡的世界,各种全新水平的复杂性来到这个世界。
D.花满足了动植物的欲望,动物的欲望被解析、细分,植物也随之相应而专门化了。
8.下列与“新的动力”有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能够成功地满足其他生物欲望的植物,后代会更多。
B.昆虫受到花的吸引,有时会将花粉传到错误的地方。
C.为满足动物的欲望,花粉以极快的速度广泛传播。
D.拥有花粉的植物和传播花粉的动物之间存在吸引。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不失去己掌握的单独的一种花粉传播者,花的特征会越来越鲜明。
B.在共同进化中,动物使花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将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
C.不能生产满足大型温血哺乳动物需要的糖分和蛋白质的植物将会渐渐被淘汰。
D.花的色彩与气味是植物专门化的标志,花有一一对应的动物作为专门的传播者。
6.B7.D 8.C 9.A
全国I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岸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循环,导致沿岸海
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
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
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
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
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
量。但是,大气层能量变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变换的数倍。
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
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其全球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
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
形成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
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
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
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
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
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第 页 共 17 页
9
科学家承认,目前在海洋洋流循环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无法回答,但已经清楚的
是,世界洋水域对大气
层的热力和动力状态的影响,远远超过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为
了填补“海洋—大气层”原理方面的知识空白,世界气象组织推出一项名为“阿尔戈斯”的国际研
究方案
。这项方案包括建立一个全球海洋观察网,使用漂流浮标监视海水的变化。漂流浮标分布在世
界各地海域
,上面安装有测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传感仪。科学家认为,正是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这两个
因素影响着大气
层。
浮标在指定水域的海面固定后,同卫星取得联系。然后,浮标用自身携带的水泵吸入海水,潜至2
000
米深处后,压力仪发出指令停止下潜,浮标开始在海流中收集信息。10天后浮标浮出海面,将收
集到
的信息发送给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发送完毕后,浮标重新下潜,进入下一个探测周期。与此同时,
卫星把接收到的信息发送到气象中心供研究人员分析研究。这项研究已经取得初步结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海洋水域急剧变暖,上面的大气层也相应开始变暖。
今天,世界各地海域共有3000
个漂流浮标在日夜工作。科学家希望利用得到的资料,最终绘制“海
洋气象图”。
5.从原文看,下列对“阿尔戈斯”方案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由3000个随洋流上下浮动的浮标组成全球海洋观察网,监测海水变化。
B.用装有海水温度和盐度传感仪的浮标,在深海海流中收集相关信息。
C.用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接收浮标采集的信息,控制浮标工作的全过程。
D.分析和研究浮标探明的深层海水热容量的信息,绘制“海洋气象图”。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水温度的变化速度远远低于大气温度的变化速度,原因是海水密度远远大于大气密度。
B.在“海洋—大气层”系里,海洋被动而大气层主动,海洋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化多端。
C.活跃的循环洋流像一把钥匙,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中转动,导致北半球气候的不稳定。
D.海洋洋流的温度和盐度,改变了大气层的热力状态和动力状态,从而影响地球气候的形成。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海洋—大气层”原理,陆地上
大面积水域的热容量,对周边地区的气温也起着一定的调
节作用。
B.依据“全球海洋
输送”理论,重新调控热带海洋洋流的流向,将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宜人
的气候。
C.关注北大西洋这一“锁孔”,人们就可以有效地预报地球的气候变化,从而避免气象灾害带来
的损失
。
D.“阿尔戈斯”方案可以解决海流循环无法预报的难题,如利用这一成果,将有可能消除厄
尔尼
诺现象。
5.答案:B (A选项中提到3000这个数字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文中主
要是指今天科学家在世界
海域中所投放的漂流浮标数目,它并不属于“阿尔戈斯”方案。C选项中卫星是
用来收集信息的,不
能控制浮标的工作,这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了解到。D选项我们从文章最后一句话
可知,绘制海洋
气象图是科学家的一个愿景,也不属于这个方案。这道题就是典型的选项与文章比照出结
果。)
6.答案:B (A选项相关文句在第二段第一行可以找到,C选项可以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
D选项
可以在文章第四段最后一行中找到。B选项主要看文章的第二段,根据常识我们也应当了解,海洋
在
与大气层的关系中怎么可能仅仅是被动呢?它们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道题难度系数并不高,还是考查选项与文章相关文句比照。)
7.答案:A (这道题难度太大,估计很多考生会做
错。因为它属于推断题,需要对文章的的科技知
识有所了解,B选项调控热带海洋洋流本身就是一种不切
实际的幻想。C选项人们也无法因为关注“锁
孔”而达到预报全球气候变化。D选项“阿尔戈斯”方案只
是科学家对未来气候推测提供一条依据,不
可能就此消除厄尔尼诺现象。)
第
页 共 17 页
10
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
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
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
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跻身于《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
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
最大限度地进行沟通交流。
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
,唐宋繁盛一时,元代
截住夺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运、商
旅交运、水利灌溉
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
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
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
集的地区。各个时代,大运河贯
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
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
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是沿岸几十座
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
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
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一部专
门的法律法无偏见肯定和保障
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定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
外,更有乱开
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
人认识不
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
分段
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
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到大运河
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
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河总体调研与保护
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
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不仅应在
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
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中援世界文化遗产。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 本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下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不能超过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无偏见的肯定和保护。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
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长廊”的
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
,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
恢复。
C.南水北调工
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进程。
D
.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
风韵。
5、D ABC符文意。A、B原文中“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因外,更有乱
开
支渠、截住流用水、客理不善等人为因素”C原文中“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
br>
第 页 共 17 页
11
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 D项,原文中无此意思。
6、C
原文的信息为“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
产或文物古
迹三岁时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
河的保护无法形
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7、A B项中“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景将得以恢复”不可能。C
.项中“从而加速大运河申
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不实际。D项中“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 “
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
色的大运河”不一定就“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这种说法没有根据
。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千栏居
千栏居是一种将房
屋同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乎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蚣蛇,
人楼居,揹而上,
君曰‘千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千栏形式、与其认为千栏居是累
居的演化。倒不如说
千栏居就是果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千栏居以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
栏”得名,但与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理建筑而
言,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
。
浙江奈姚河游建,在别具匠心今约1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千栏居
遗
迹。桩柱可分为圆桩、乱世形桩和板桩等,直径或边长在10-20厘米之间,入地60-80厘米。
桩柱
上用主渠和坎梁架起厚约10厘米的地板,一般高出地面80厘米到1米左右,地桩以上的房子为“
长
屋”形式,进深约7米,檐下还有宽约1.1米的室外走廊。
河渡千栏居的“长屡”,是长
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
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
伸开来。河渡干栏居的长度约30米,而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安徵尉
迟寺长屋遗址长达25间,有80米左
右,川下王岗长屋遗址竟长达100米左右。此外,成都十二桥发
现的千栏居(相当于商代),立体建筑
面积在1200平方米以上。
千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薪卷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做一日
和尚撞一天钟是在水塘上立
桩架度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形的结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
点构造。配柱的交接,是在梁柱端做出榫头,
有燕尾声榫和销钉榫等,较之集居的绑扎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板之间的连接已盒口技术。这种榫卯构
建在蕲春毛家嘴千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
材料看,最早发现了于河姆渡的千栏
居遗构中。
千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
东南亚等古代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
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
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
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卷·建筑志·宫殿建筑》)
6.下列关于“千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千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定 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级,它的起源就是千栏居。
C.“千栏居”不因上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屋结构类型。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别具匠心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千栏居遗迹。
B.河姆渡千栏居的“长星”,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
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毛家瑞千栏居遗构中用得更为娴熟。
D.河姆
渡遗址中的千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白白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
构官宫的主要
发源地之一。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千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
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
作用。
第
页 共 17 页
12
B.文章开头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
千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千栏居形式与湖北
蕲春毛家嘴遗留千栏居基本同一种类型。
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米的“长”,属家族聚居形式,它<
br>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从古代千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制来看,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6.A
7.D 8.D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溴甲烷
溴甲烷,又称溴代甲烷或甲基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具有强烈的熏蒸作用,能杀灭许多有害
生物
,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
从而达
到灭虫、防病、除草的目的。土壤熏蒸后,残留的溴甲烷能迅速挥发,短时间内即可播种。因
此,溴甲烷
是目前最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土壤熏蒸剂。由于溴甲烷无色无味,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常常在这种熏蒸
剂中加入约2%的催泪剂作为警报剂。
但是,前段时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一项声明,敦促全世界进一步限制使用溴甲烷。
与真
菌、细菌、病毒、昆虫等生物相比,人可能更脆弱。所以,作为一种对有害生物所向披靡的杀虫
剂,它对
人的毒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剂,可对人的皮肤、肺、肾脏和肝脏造成
直接的损伤。
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心脏衰竭、休克等症状,个别中毒者还会双目失明。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溴甲烷用于
土壤消毒的量约占溴甲烷消费总量的70%。经溴甲烷消毒后的土壤,
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溴甲
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
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
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
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由于
没有其他种类生物的竞争和牵制,农作物的病原
菌势必大量繁殖、积累,这就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
长;反过来,又不得不加大溴甲烷的用量,从而进入
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
会排放到大气中,影响大气臭氧层,破坏大气环境。
正是由于溴甲烷存在“不光彩”的一面,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呼吁尽快禁止使用溴甲烷。1997<
br>年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达国家于2005年停止生产并禁用溴甲烷;发<
br>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
,并且将
于2015年最终淘汰溴甲烷。
由于世界各国对禁用溴甲烷十分重视,加上《蒙特利
尔议定书》的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相
应的措施。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
用溴甲烷。不过,如果这一承诺不能兑现,
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5.根据文意,下列对溴甲烷最受农民欢迎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B.溴甲烷是一种对土壤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的土壤熏蒸剂。
C.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D.溴甲烷熏蒸土壤后挥发迅速,很快就可播种,不误农时。
6.从上下文看,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溴甲烷在使用过程中,会挥发到大气中,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
B.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
C.溴甲烷虽然能杀灭病原菌,但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D.溴甲烷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
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
,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
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
B.《蒙
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
总量不能
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
第 页 共 17 页
13
C.从溴甲烷的特性来看,在实际使用中,除了用作土壤熏蒸
剂之外,溴甲烷还可以用于其他物品的熏
蒸和消毒。
D. 因为87个发展中国家将在201
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所以目前已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
用溴甲烷。
5.A
.原文为“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6.B “„不光彩‟的一面”主要是
指第二段中指出的“破坏大气臭氧层,恶化大气环境”、“杀灭了土壤中一
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
和“可使有的中毒者出现心脏衰竭、休克、双目失明等症状”,而不是
“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
全隐患”
7.C A.项原文是“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
益的生物,而
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
B项原
文是“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并且将于
2015年最
终淘汰溴甲烷” D项项原文是 “目前,已经有15个发达国家明确表态不再使用溴甲烷
。不过,如果
这一承诺不能兑现,87个发展中国家将不可能在2015年放弃使用溴甲烷”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
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求发展、全民学习和
终身学习的社会。这一概念的雏形是由美国学者赫钦斯提出
的。1968年他在《学习化社会》一书中提
出的学习化社会理想,浸透着他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
是对当时教育上国家主义、功利主义和科学主
义等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批判性回应。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
《学会生存》的报告,采纳了赫钦斯这一概念,并
将其作为教育革新的“根本方向”。较之赫钦斯对学习
化社会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
员会的理解更加紧密地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强烈
的现实主义精神。1986年,著名教育学者
胡森的《再论学习型社会》,将“终身学习”看成是继续教
育的一个主题,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急剧变
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大规模流动、失业以及“知识爆炸”等
带来的挑战。这些论述进一步提升了
学习型社会概念在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方面的影响力
。这种从教育与变革社会的关系
出发来看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
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再次得到强调,认为终身教育是
适应职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
节奏和阶段的条件。该书还使用了胡森所创制的“教育社会”的概念,突出每
个人的个人生活和社会
生活都有要学的东西和要做的事情,强调现代教育传播手段、职业生活、丈化与娱
乐活动的教育潜力,
畅想“每一个人轮流当教员和学员”。
1998年,兰森教授在《处在学
习型社会》一书中,将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学习型
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
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
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
条件的社会。他认为,学习型社会就是一个快速改变的社会,
他把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来看待,
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末对学习型社会的
新认识。
5.下列对“教育社会”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社会能够满足每个人为适应生活而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需求。
B.每个人都可以当教员,但首先需要当学员。
C.学习可以通过各种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
D.现代教育传播手段、文化娱乐活动等发挥出比以往更大的教育作用。
6.不同时期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1968年,《学习化社会》一书提出的“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包含着对当时教育上的现代资本主义
文
化价值取向的批判。
B.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
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
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C.
1986年,胡森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等方面认识学习型社会,将继续教育的主题归结为终身
第 页 共 17 页
14
学习。
D.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采用胡森的“教育社会”的概念,强调学习型社会
应
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人的终身学习。
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赫钦斯以古典自由主义的文化精神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对社会现实采取超然的态度。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鉴于当时的教育未能与社会相结合,从而提倡教育革新。
C.胡森面对“知识爆炸”等对社会的挑战,提出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社会变革。
D.兰森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把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5.B 6. C 7. D
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尽管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工作相当卖老——有两个例子,古
希腊历史学家罗多德,或北非学者阿拉
伯·英布·卡尔顿,在公元前5世纪和公元14世纪撰写的对他人
的描述——但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
人类学是相对晚近的西方文明的产物。例如,在美国,学院或大学(在
罗彻斯特大学)普通人类学含
学分的第一次课程直到1879年才开设。倘若人们一直关心他们自己及其
起源,以及其他人,那么为
什么成体系的人类学学科这么长时间才问世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就
像人类历史一样复杂。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与人类的技术局限有关。在大部分历史
中,人们一直受限于他
们的地理范围。没有到世界遥远地方旅行的手段,对远远不同于人们自己的文
化和民族的观察是艰难的—
—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冒险。大范围的旅行通常是少数人独享的特
权;只有当适当的运输和通信方式
得到发展,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研究才盛行。
这并不是说,人们一直没有注意到世界上与他们自己在看
法和行为上不同的其他民族的存在。例如,
圣经《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充分提到各种各样的民族,
其中有犹太人、埃及人、赫梯人、巴比
伦人、埃塞俄比亚人、罗马人,等等。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比之
他们中任何人与澳大利亚、亚马孙
森林、北极的北美原住民等的差异,就显得逊色了。借助于向真正遥远
地方旅行的手段,人们有可能
第一镒遇到这类根本不同的民族。正是与迄今未知民族的大量接触——这开
始于欧洲人试图把其贸易
和政治统治扩大到世界各地之时——人们的注意力才集中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
。
使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人只是逐渐认识到,在所有这些差异的掩饰下,他们可
能与任何地方的人共享基本的“人性”。不与欧洲人共享基本文化价值的社会被贴上“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标签。直到18世纪中叶,相当多的欧洲人才开始认为这类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
是完全相关的。这样一个时代到来了:人们越来越努力根据自然法来解释事情,对以权威文本为根据
的传
统解释表示怀疑,对人类多样性的兴趣日渐浓厚。
7.对插入语“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B.强调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文化同一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C.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艰难性。
D.强调在同时期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观察的可能性。
8.下面不属于导致人类学缓慢成长的原因的一项是
A.广阔的地理范围,造成交往的局限。
B.落后的旅行手段,造成沟通的不便。
C.显著的民族差异,导致理解的困难。
D.迟缓的认识发展,导致研究的滞后。
9.下面对“人类多样性”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及其在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不同。
B.人类的不同起源和人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独特看法。
C.民风习俗的差异和对“未开化的”或“野蛮的”民族的认同。
D.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及其独特的行为方式。
10.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 页 共 17 页
15
A.具有课程意义的人类学工作出现效率,但含有学分的人类课程形成较晚。
B.人们较早关注到与己不同的民族的存在,但关注人类各种各样的差异却较晚。
C.北极的北美原住民与赫梯人之间的差异比犹太人与埃及人之间的差异异要显著。
D.长期以来欧洲人没有意识到“野蛮人”的行为与对他们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
7.C
8.C 9.D 10.A
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文化危机深
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
体赖以生存的主
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
危机一样,并不是经
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
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
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
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
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
所说的文化转型。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
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
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
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我们
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
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
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
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
灭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
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
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
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
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
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
转型。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
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
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
具体改变。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
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
文化转型共同构
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
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
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
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
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另一方面,文化危机和
文化转型本身就是交织在一起
的,文化危机是文化转型的过程,文化转型是文化危机的结果。即是说,
一种深刻的文化转型不是一蹴而
就的事情,它本身就表现为一个过程,无论是现实社会运动或人的生
活层面上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还
是社会精英层面对于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都是文化
转型过程的重要内涵。
5、下列对于“文化转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特定的时代、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发生的根本性的改变
B、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总体性转变
C、文化冲突与文化变革在量变过程中发生的具有转折意义的质变
D、社会和生活的文化失范或文化冲突,社会精英对现实文化危机的自觉反思或批判
6、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文化转型”的一项是
A、传统的自在自发的经验型文化模式转变为现代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特定群体或个体文
化习惯的改变和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
C、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的变化
D、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
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的文化个体所经历的文化模式转变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现代化或人的现代化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
B、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往或交流的
接触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的碰撞和转变
C、文化模式的革命意味着由文化危机而达到文化转型
D、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密不可分,文化危机
一旦出现,就标志着文化转型的到来
第
页 共 17 页
16
5.D(【解析】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的含义。从文章最后一段看,本句说的是“文化转型过程”的性质,
不是对“文化转型”本身的说明。A
项和B项从第一段可以找出文,是正确的。C项是根据第三段中的
句子“在总的文化冲突„而引起的质变
”概括出来的,正是对“文化转型”的解释)
6.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从第一段“传统农业文
明条件下„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压缩而来。B项文中
第一段己说明“不能算作文化转型”。C项第二段
也说明了“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
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换句话说,就是这种
变化不属于“文化转型”。D项说的是“文化模式转换”
,文章也说明了“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
化转型”。应该说B、C、D三项文章交代得很清楚,不
属于“文化转型”)
7.D(【解析】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D项错在从原文找不出依据
,“一旦„就”判断有些
绝对化。A项从第一段最后两句话概括可以得出。B项从第二段“两种不同的文
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
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的一些具体改变”可知是正确的。C项是根据第三段
“文化危机和文化转
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一句得出的变式句。)
选校网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按ctrl
点击打开)
第 页 共 17 页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