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小学安全教育计划
2019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
不懂得什么秘诀,你即便问他,他
实在也说不出。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上面写道:
古人读书, 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工夫,庶可立些根本,
能够向上。或作
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看来这个学规中,除了“不出门户”的关门
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
外,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事实的确是这样。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
东
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持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抓一
阵子又放松了,这就是“或作或
辍,一暴十寒”的状态,必须注意克服。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
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个套
。
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而是一些经验之谈。如陈善的《扪虱新话》
一书写道: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
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
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
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br>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个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不过,我们
要知道,陈善是南
宋淳熙年间,即公元12世纪后半期的人。在那个时
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
了。他主张要读
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
而不要死
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不
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他主
张读书要求实际使用,
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
种反
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
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
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
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
宋儒理学的
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o《陆象山
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
晓处且放过,不必太
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①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
思量。”
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
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
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
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
懂,
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
用。
注:①[涵泳]:深入体会。 (节选自《不要秘诀的秘诀》)
12.文中作者肯定的读书态度和方法是什么?(用文中语言作答)(2分)
答:
13.下面是关于本文行文特点和基本结构的分析,请选出不准确的一项。
(2分) (
)
A.作者在引述古代学者关于读书学规和方法的经验之谈后,接着对其
作阐释和评
述,并且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B.引述陆九渊的诗句后,作者只对其中一句作了评述,是
因为其他诗
句与读书方法和态度无关。
C.引述——评述——再引述——再评述,如此循环,是本文行文的主
要特点之一。
D.本文虽然有三段引述三段评述,结构看似松散,其实是紧凑的,因
为有一条读书方法和态度
的主线相牵连。
14.作者在引用陆九渊的诗句后,只对其中的“未晓不妨权放过”作了阐释,而不像前面两段在引用后作全面阐述,这是为什么?(2分)
15
.结合你的学习体验,谈谈文中倡导的读书态度和方法在我们学习中
的作用。(3分)
答.
参考答案:12.专心致志;知出知人;不求甚解
评分标准:2分。缺少一点扣1,分。
参考答案:13,B
评分标准:2分
参考答案:14.这段话着重论述读书要不求甚解所以只对“未晓不
妨权
放过”作了阐释和评述。
评分标准:3分。只要言之有理则可得高分。
参考答案:15.略
评分标准:3分。侧重读书心得的真实可信和语言的通顺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