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0
坚持的名言-湖南人事考试中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0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关注教育
,尤其重视学校建设,认为“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
之盛衰”,他对以科举为轴心的学校教育非常不满,
痛斥之为名利争夺场,黄宗羲所理想的
学校,是超越功名利禄的文化传承与光大之地是养士之所,又是涵
育与推动思想解放与创
新的精神家园。
在黄宗羲看来,学校不仅是传播知识
的场所,更是体现思想解放的创新家园。黄宗羲断
然否认皇权与真理的等价性,强调是非不是任何专断的
意志所能独裁,必经理性辨析而后
定。其间隐含了黄宗羲对学校的不迷信、不盲从而唯在求真求是的创新
寄意。
黄宗羲曾痛斥科举祸国殃民,而其最大的危害则是“取士而锢士”,扼杀教育
的启蒙与创
新追求,使“经、训”俨然雷池,士人不敢越之半步。黄宗羲痛斥科举强化了这种盲从迷信<
br>的学术风气,使“数百年亿万人之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抄袭之中”,士林失去了思想的活
力和探
索的勇气,从而形成严重的“封己守残”。有鉴于此,黄宗羲大声疾呼要冲破迷信,
要学贵独创,学贵自
得:“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
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
济水,岂是学问。”黄宗羲反对“以水济水”,正是期待学
校教育彻底摈弃科举的“锢士”之弊和“空华
臭腐”的精神沉沦,而涵育独抒已见的勇气与冲
破成见的创新活力。
黄宗羲
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
养、造就一般的人才
,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
培养和准备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
梁。具体说来是像东汉太学生那样,“危言深论,不隐
豪强,公卿避其贬议”;是如宋代的太学生那样,
“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
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可能
正是在此安君保国的意义
上,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
仅此也,必
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认为,学校固有“养士”之功能和
职责,但“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在黄宗羲的教育设想中,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
进文
明进程的义务。黄宗羲认为,如果没有学校,人民将有陷于野蛮之虞:“学校之法废,
民蚩蚩而失教。黄
宗羲认为改变风俗主要有两种途径为:一为厉禁,一为教育。就效果和
功效来看,前者为末,后者为本。
黄宗羲说:“故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
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
有禁,酒食有禁,除布帛外皆有禁。”在黄
宗羲看来,光有禁是难以变民风、改民俗的,只有依靠教育才
能从根本上移风易俗,即“学
校之教明而后可”。黄宗羲主张,一地教育的主管者,对一地的风俗负有不
可推卸的责任,
“故入其境,…优歌在耳,鄙语满街,则学官之职不修也”。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提出
学校
教育不仅有“革习俗”的文明进步的意义,也是富民的关键措施之一,“民间之习俗未去,蛊
惑不除,奢华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这里黄宗羲实际上已触及启民智与富民的关系,
其本质是肯
定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意义。
(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光明日报》2018年8月4日11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宗羲关注教育的主要表现是重视学校建设,他认为理想的学校应该超
越功名禄,传
承、弘扬文化。
B.
黄宗羲痛斥科举取士“祸国殃民”是因为科举强化迷信盲从、禁锢士人,扼杀思想解
放与
创新活力。
C. “养士”是学校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
和准备“使天下达于大治”的
精英与栋梁。
D. 黄宗羲认为如果“学校之教不明”
,地方学官失职教育很难发挥淳化风俗、推进文明进步
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大量引用黄宗羲著作中的原文,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有效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
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和假设论证,阐释了“学贵创新”的重要性和“以水济水”的危害。
C. 文章观点鲜明,并采用“总——分”的论证模式,依次展开论述,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D. 就逻辑关系而言,文章的分论点之间不是简单并列,分论点二,三之间是递进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宗羲的“学校”观自成体系,观念超前,即使用今天的眼光看,也依然具有思想价值。
B.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宗羲所批判的功利主义、缺少创新等教育弊端,在当今依然存在。
C. 黄宗羲关于“厉禁”和“教育”的观点,与孔子“道之以德”的“德政”思想本质不同。
D. 黄宗羲“教育富民”的主张蕴含着开启民智能富民、文化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
【答案】 (1)C
(2)B
(3)C
【解析】【分析】⑴C项,“最基本、最核心”的表述于文无据;“学校的职责就是培养……”
理解片
面,学校还有改善社会风气和推进文明进程的义务。故本题选C项。
⑵B项,“假设论证”理解有误,“以水济水”是比喻论证。故本题选B项。
⑶C项,“本
质不同”理解有误。《论语•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二者的本质都强调“教化”为本,“严禁”为末。故本
题选C项。
故答案为:⑴C;⑵B;⑶C
【点评】⑴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
要点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
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
辨明检索区间,确
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⑵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文章结构、论证思维的能力。本题考查分析
论点、论据和论
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
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
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
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⑶本题考查整合文本信息、依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
力。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
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对读,寻找细微的
差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校长的雨靴
庞余亮
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
做过一套西装。瘦
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里开会
到
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
歪斜
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
为他是个老古董,还
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
喜欢穿西装。
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
就更加不伦不类了
,怎么看怎么别扭。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
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
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
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
说就是想要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
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
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
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
泥的雨靴到
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
泥,而原先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
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
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
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大过分了,
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
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
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
买回了一双雨靴。
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
走了。我走路时觉得
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
差不
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
里
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
饨店吃馄饨——校
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
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
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
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
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
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
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
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
得出
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
能
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
城”,雨靴底在水
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
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
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
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
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后来好不容易
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
,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
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
一二一…”
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
p>
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
声,而他的
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长特意做了西服且不伦不类地穿着,是为了开会、办事方便,并不是真为了“身份”。
B.
“我”从不穿雨靴到穿上雨靴既是现实环境需要,也因为“我”对雨靴情感的转变。
C.
小说围绕着“雨靴”来展开情节,雨靴是乡村生活的象征,体现出与城市生活的不同。
D.
“怎么看怎么别扭”“亏他想得出来”等叙述,似贬实褒,鲜明地表现了校长的性格特点。
(2)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对老校长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3)作品语言富有特色,极具表现力请结合全文加以概述。
【答案】 (1)B
(2)①“我”是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
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
象。②“我”是参与者,是事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
真实可感。③“我”
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
说的主
题。
(3)①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经的叙述,却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②
质朴自然,善于
运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③恰当运用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
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
围,有
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解析】【分析】(1)B.“对雨靴情感的转变”无中生有。
(2)“我”是小
说中的主要叙述者,小说主要是通过“我”的观察主线来呈现出文本的核心内
容,通过“我”的具体描绘
,来展现出老校长以苦为乐,豁达乐观的人生情怀,从这个角度
上来看,进一步凸显出老校长的人格特点
,丰满其人物形象。“我”是小说主要事件的参与
者,通过对“我”这一人物的主要叙述,呈现出小说故
事具体的内容,“我”这一形象见证了
老校长所经历的种种事件,“我”是参与者,又是亲历者,通过这
一角度,使得老校长的形
象更为真实,更具可感性。“我”是主要事件的具体感受者,“我”内心发生了
一种巨大的转
变,这种转变是因为老校长的主要事迹对“我”产生的具体影响,老校长具有胸怀天下的情
怀,有以生为本的责任担当,通过这一角度极其形象的丰富小说核心主旨。
(3)
“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不过他到乡
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
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
只已经歪斜了”这类语句叙述自然
,看似一本正经的自然叙述,但却充满着一种诙谐幽默的
滑稽之感,通过这些内容,使得语言更为风趣幽
默。“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
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
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
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这些句子具有生活气息,充满乡土文化气息,通
过这一内
容,使得文本语言质朴自然,口语话的特色增强了文本的核心美感,使得小说语言更具美
感。“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先黑色
的泥渍变成
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这些句子妙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展现出生动活
泼的语言特色,句子充满
着一种生活气息,而且具有画面质感,给人一种鲜明的印象。“摇
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
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
守卫着他的梦乡”这些句子含蓄优美,
极其隽永,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环境氛围,凸显出
独特的语言特色,给人一种非常鲜明的美感。同时能
够很好的凸显出人物的主要特点。
故答案为:⑴B;
⑵①“我”是叙
述者,小说以“我”的观察为主线,突出了老校长以苦为乐、乐观豁达的形
象。②“我”是参与者,是事
件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使老校长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③“我”
是感受者,“我”前后的心理变化,强化
了老校长对“我”的感染与影响,深化了小说的主
题。
⑶①语言风趣,看似一本正
经的叙述,却给人诙谐、滑稽的感受。②质朴自然,善于运
用口语,富有乡土气息。③恰当运用夸张、拟
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有画面
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结尾语言优美含蓄,引人深思
,营造出静谧、和谐的氛
围,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
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
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
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
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
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理解文
中次要人物的作用的能力。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
用一般有:①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②贯穿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
“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文本的真实性;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
旨;④推动情节发展。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
说语言艺术特色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重
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
性的文化作为必要条件。但创新性的文化也是历史性生成的,并不
具有自然的或天赋的性质。创新性文化
的生成既受客观的历史进程的制约,也与人们的主
观自觉密切相关。
一个民
族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
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处
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族较之处在工业文明发展阶段上的民
族,就其一般性与总体性的文化性质而言
,前者呈现出保守性,后者呈现出创新性。中外
不少从事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常得出的结论是,西
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
力,中国人看重的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化的传承,西方人看重的是知识的批
判与文化的创
新。这种看法如果仅就中西方文化国的近代史的比较而言,的确是有道理的,但若从全部<
br>中面文化史的比较而言,这种着法难以成立。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以基督教文化为
核心与代
表的西方文化,不仅与中国的儒家文化一样,经历了一个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时
期,而且在文化运行的方
式上,儒学与基督教也遵循着相似的轨迹,尊经重典、信而好
古、述而不作是其主要特征,学者的主要使
命是对经典的诠释与论证。
所有的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都具有保守性,无论东西方,
概无例外。深刻的原因是,在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中,“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
去的一切工业阶
级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西方文化,尤其是自然科学在西方文艺
复
兴与18世纪工业革命后之所以发生了深刻性的质变,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以及
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上的明显落后,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以机器为生产基础的商品经济生
产
方式与交接方式取代了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在商品经济
社会中,“生产的
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是其基本特征。正
是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才使得西方文化取得了
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
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不是唯一性的因素。否则,我们
就无法解释这样的
现象,处在大致相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发展水平的民族,在文化的创新意
识与创新能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
差异。创新性的文化是生成的,它既受自发性因素的影
响,但也需要人们自觉地倡导与培育。首先是倡导
,应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文化创
新的氛围,鼓励人们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创造出与时俱进的新的
文化内容与形式。文化
的创新是一项群众的事业,只有当全体国民都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才有可能
进行真
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其次创新性文化的形成也需要培育。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
过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只要我们放弃文化保守主义,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性文化的建
设,我们就一定
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再一次辉煌,再创造出一座新的文化高峰。
(节选自林剑《论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的性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B.
不少从事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学者认为,中国人注重文化传承,西方人重视文化创新。
C.
在生产方式不断要求变革的驱动下,西方文化才得以从长达千年的文化冰冻期突围而
出。
D.
如果我们拥有开放的心态,始终不移地建设创新性文化,定能为中华民族文化再谱新篇
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文化创新与创新性文化的关系入手,重点阐述了创新性文化是如何生成的。
B.
文章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论证了“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富于张力”的观点是不正确
的。
C.
文章能够由表及里,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对立与冲突形成的深层原
因。
D.
文章先论述创新性文化的生成受客观因素驱动,再论述创新性文化与人们的主观自觉有
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性的文化能孕育出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又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
成。
B.
儒学与基督教尽管在文化运行的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就文化运行的方式来看是基本一致
的。
C.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农耕文明时代的文化具有保守性的根本原因。
D.
如果在全社会的范围营造出一种文化创新的氛围,全体国民就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
神。
【答案】 (1)A
(2)C
(3)C
【解析】【分析】(1)A项,“对文化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错,依据文意“一个民族
的文化系统中是否蕴含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首先取决于一定的生产方对与交换方
式的性
质”,应为“对文化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选A。
(2)C项,深
层原因并非“从历史的文化现象的角度分析”,原文末段“生产方式与交接方
式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基础性
因素”,可见是从生产方式与交接方式的角度分析的。故选C。
(3)A项,“文化创新又
会促进创新性的文化诞生,二者相辅相成”属于无中生有;B项,
原文指的是“在西方近代以前的中世纪
”,而不是所有时期;D项,说法片面且绝对,创新
意识与创新精神不是光靠营造氛围就能实现的,故选
C。
故答案为:⑴A;⑵C;⑶C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
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
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
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
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论证思路和方法的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清文
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明确论证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
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
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
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
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
br>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减负令”就有10道,
若将
附带在其他工作的文件计算在内,已出台的“减负令”多达50多道。如果将地方出台的
“减负令”算进
来,过去60余年,我国出台的学生“减负令”多达上百道。
其实,过去60多年的
学生减负实践,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不同
阶段、不同时代社会、家庭对于教育的
不同诉求,以及因时而异的社会价值观。梳理国家
层面以专门文件方式发布的10道“减负令”,我们发
现,每一道“减负令”所对应的“症状”,
都是因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稍微不同
的是,不同时期学生课业负
担的程度与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式和程度各异。
2018年2月底,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四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切实
减轻中小学生
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
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
、‘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六类突出问题,
联手排查、全面治理。数据显示,在调
查样本中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其余62%
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可见报名辅导班是普遍现象
。
“中小学减负”,再次成为舆论美注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着
力解决
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
从以前老百姓关注的学
生“课业负担”到如今的“课外负担”,一字之差,折射出“减负”这个
老大难问题已呈现出新的特点,
也引发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持续关注。
(摘编自柯进、王家源《减负:艰难中前行》,《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9日)
材料二:
《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中小
学生负担过重问
题,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难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经存在,被称作当代中国教育最大
的“顽症”。《报告》中,针对我国多个省份的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发起
的学
业负担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睡眠不足、身体素质下
降、“小胖墩”“小眼
镜”越来越多,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图一父母对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原因的认识
图二 家长对“减负”的看法
图三 家长对如何“减负”的建议
(摘编自《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材料三:
“减负”并非意味着不留作业,更不是说让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减负”是要把学习
的主动权真正
交给学生。孩子的课业负担来自学校简单而低水平的重复强化,过分强调重
复书写、记忆的知识,缺乏有
针对性的强化与自由想象。作业占据了学生们太多课余时
间,没有留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对此,应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
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
校来说,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展现好奇、
自由想象、大胆质疑和合
作探索,从而唤醒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构筑每一名学生的自我激
励系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地、最
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天赋。教师也要转变,要从
关注学习成绩本身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了解学生成长经历、知识基础、认知特点,从而进
行个性化的指导和精准助学。学校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尝试建构课业负担检测预报模
型,实行基于事
实的时时跟进检测制度,提高“减负”效果。
(摘编自戴立益《“减负”是要把学习
主动权还给学生》,《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19
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小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逐渐增多,这些现象和
课内
外学业负担过重不无关系。
B. 父母认为孩子课业负担重有多重因素,其中占
比最高的是“升学压力大、父母焦虑”,其
次是“学校教学效率不高、作业偏多”。
C. 对减负问题,超过75%的受调查者支持减负,但近30%的受调查者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试
可以接受现状,改变的意愿不强烈。
D. 减负问题已经刻不容缓,56.26%的家长建
议以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兴趣的方式达到目
的,且在高年级中这种需求比例会呈正向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生减负实践记录了我国社会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对于教育的不同诉求,以及因时而
异的社会价值观。
B. “课业负担”和“课外负担”是压在中小学生肩上的“两座
大山”,当前学生的“课外负担”已经
超越了“课业负担”。
C.
材料三指出减负不是取消作业,更不是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留给学生自
由和充足的思考时间。
D. 研究者针对家长对“减负”的看法及对“减负”的建议进行了调
查与分析,数据显示,家长
中多数人赞成“减负”,并提出了许多“减负”意见。
(
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改变这一现状?请结合材料并联
系现实简要分
析。
【答案】 (1)D
(2)B
(3)学
生负担过重的表现:①课程学习的负担重;②课外学习的负担重;③学生心理负
担重;④学校课程设置的
不合理。减负途径: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
念,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②教师要提高教学
效率,优化课堂教学;③学校要配置多元
课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用;④家长的期望要合理化,正确对待
子女的成才;⑤社会上
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
br>【解析】【分析】(1)D项,“且在高年级中这种需求比例会呈正向增长”错误,材料中并
未涉
及这一信息,属于主观臆断。故选D。
(2)B项,“当前学生的“课外负担’已经超越了
“课业负担’”错误,材料一中只是说“呈现出
新的特点”。故选B。
(3)本题
要求筛选整合中小学生辅导过重的表现,以及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答案
分散在材料中,要注意的是
必须进行归纳概括,而不是简单摘抄原文句子。材料一,“62%
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材料二,“有
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睡眠不足、身
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图
三,对教学资源设置不合理方面也有反映。分
析可得出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即课内负担过重、课外负担
过重、心理辅导过重等。学生
负担过重这一现象,涉及到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多个方面,要改
变这一现状,
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教育评<
br>价机制,推动中高考制度的改革,要加强立法调研,使“减负令”能真正落到实处。②要在
社会上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有效打击非法的校外辅
导机构。③学校既要重
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能满足有不同需求学生的要求,配置多元课
程,教学内容不超纲,促进课程的有效
实用。④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寓
教于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强化。⑤家长要根据子女的
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期待,不盲
目攀比,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
故答案为:⑴D;⑵B;
⑶ 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①课程学习的负担重;②课外
学习的负担重;③学生心理负担
重;④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减负途径:①各级行政部门要转变教育质
量评价理念,
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②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③学校要配置多元课
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用;④家长的期望要合理化,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⑤社会上要
营造良好的教育
氛围,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
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
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
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
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2)本题综合考
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
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
括,注意结合语境。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
类型是局部信息筛
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
找
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
选文
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
筛选的题目,要立足
原文,进行概括。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影响深远的思维革命。它将人类思维从有限的因果关系中
解放出来。在大数
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方面,微观史
学研究将更趋广泛和深入;另一方
面,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也将更趋严重。一旦史学家
陷入史料的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
能失去从整体上 描述历史的能力。
作为极其古老的认识活动,史学一直是人类实现
自我认知、达致群体认同的重要途径。
原始社会末期,大型史诗创生并广泛传诵,与神话一道建构群体内
部的认同,从而维系了
较大规模人类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并最终促成文明时代的到来。进入文明时代
之后,
史学更是在促成民族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司马迁在
《史记》中建构了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
其后拓跋鲜卑建
立北魏,述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蒙元和满清,虽为少数民族所建
王朝,但都自觉继承了为前朝修
史的文化传统,其动因之一就是为了确立本王朝在这一时
间体系中的位置。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风雨而能
长盛不衰,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为庞
大的民族共同体,离不开传统史学在推动群体认同方面所发挥的
重大作用。乔·古尔迪和大
卫·阿米蒂奇在《历史学宣言》中呼吁史学家们摆脱微观史学的狭隘局限,为
人类思考现在
及建设未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正在大数据时代走入史料无限之境的史学来说无<
br>疑是一次十分及时的提醒。
大叙事需要宏大的形式和时空,但这两者都非其本
质。大叙事之“大”,主要体现在史学
家的人文情怀上。希罗多德撰写《历史》,兼记希腊人和异邦人的
丰功伟绩,藉此颂扬乃
至炫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曾经焕发出的勇气和荣光。经典之为经典,除其事实详核
外,更
在于其文字之中处处渗透着对于人类命运的悲悯和关怀。大数据时代,凡一切能够量化的
学术技能,都有可能由信息技术全部或部分代劳,唯有人文情怀是人类主体性的最后营
垒,技术无法染指
。作为一门思考人类自身的人文学科,史学必须警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
用所导致的工具性话语霸权。唯大
情怀者才能驾驭好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书写出真正
关注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伟大叙事。
(摘编自许兆昌《大数据时代史学更应有大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下大数据时代正在推动一场思维革命,使人类思维不再受制于因果关系。
B. 大数据促进了微观史学研究的发展,但也使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更趋严重。
C.
人们为促成文明时代到来而创造的各种神话与大型史诗都属于史学的范畴。
D.
大数据时代里史学家之间的差别不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而是人文情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史学家将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使命、对策等内容。
B. 文章运用蒙元和满清为前朝修史的例子,证明了史学是促成群体认同的途径。
C. 第二段回溯史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为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D. 文章将大数据时代的历史研究和传统史学进行对比,论述了作者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在大数据时代的史学家们,只有突破数据带来的无限之境,才有可能避免失去从整体
上
描述历史的能力。
B. 如果没有司马迁建构的以黄帝为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
就没有历代王朝为
前朝修史的传统。
C. 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之所以成为经典
,与他在书中兼记和颂扬希腊人和异邦人的丰
功伟绩有关。
D. 大数据时代的史学
研究要想避免工具性话语霸权,就必须坚守人文情怀这个人类主体性
的最后营垒。
【答案】 (1)B
(2)D
(3)B
【解析】【分析】(1)A项,“思维不再受制于因果关系”错,大数据可以使人的思维突破
有限的因
果关系,但不能使人的思维突破因果关系,因为人的思维始终在因果关系中;C
项,“人们为促成文明时
代到来”错误,促成文明时代到来并非主观意图,而是客观结果;D
项,“不是能够量化的学术技能,而
是人文情怀”错误,应为“不仅是……更是……”。故选B。
(2)D项,“对比论证”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史学家面临的将是如何突破
数据无限的难题……一旦史学家陷入史料的
无限之境而又无技突出重围,就极有可能失去从
整体上描述历史的能力”分析可知,没有进行对比。故选
D。
(3)B项,“如果……就……”过于绝对,结合文本内容“司马迁在《史记》中建构了
以黄帝为
中华民族共同祖先的起源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影响深远,其后拓跋鲜卑建立北魏,述
其远祖即溯至黄帝之子昌意”分析可知,难以推出结论。故选B。
故答案为:⑴B;⑵D;⑶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
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
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
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
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
的合理
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
偷
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
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
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
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
深入分析论证思
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筛选整合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
整
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
选项的关键信息;
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
合理推断与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
《国家宝藏》登
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
《国家宝
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
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
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
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
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
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
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
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
各种不同的方
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解放日报》
2017.11.2
8)
材料二:
近日,央视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获得无
数好评,就连一向挑剔的豆瓣网友也
给出了高达9.0的评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综艺节目,能获得
如此高的热度?原因只
有一个,《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
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
点
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
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各种釉
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穿越到清代的王羲之、黄公望以及
雍正皇帝都用不同方式“吐
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
纳百川”又完美地
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怀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
众
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
义。
(摘编自陈子仪《<国家宝藏>热播
文化遗产要讲好新故事》,《中国青年报》
2017.12.26)
材料三:
(资料来源于曾阳、刘莹《以统计数据做好博物
馆公众服务——沈阳故宫博物院观众调查
报告》,《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第01期)
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
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
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
们理解力和
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
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
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题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
告诉我们的,
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
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
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
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
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
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如今,编
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
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
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05.4.29)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节目为每件宝藏绑定了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借助明星效应引起
观
众对国宝的关注。
B. 在《国家宝藏》中,乾隆皇帝以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
百川”展现出大众化的审美观,
扭转了世人对各种釉彩大瓶的看法。
C. 在沈阳故
宫博物院的调查中,男性和中青年群体是主要观众群体,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
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
。
D.
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目前观众对沈阳故宫博物院提供的服务尚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
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
(3)电视节目《国家宝藏》是用哪些全新的方式来介绍文物并获得好评的?请概括说明。
【答案】 (1)B
(2)A
(3)①由民众甄选博
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增加了民众参与度。②邀请当红明星,并且
还绑定“国宝守护人”,增加明星效应
。③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增加娱乐
性趣味性。④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
点评,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
【解析】【分析】(1)B项,“通过表演”说法错误,
结合材料一内容“节目每集聚焦一家
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
有一位与之绑定的‘国
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
‘大国重
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分析可知,所展示文物的点评者是各博物馆馆长。故选B。
(2)B项,“扭转了世人对各种釉彩大瓶的看法”理解错误,原文只是说
“回应了世人对该
瓷瓶的怀疑”。C项,“大部分人渴望通过各种方式对展品有更多的了解”错,图表中
的数据
只能反映出喜欢哪种服务方式的观众多,但不能反映出大部分人喜欢各种方式。D项,“目
前观众对……存在各种不满,该博物院的服务情况不容乐观”错,观众提出对服务的希望不
等于存在不
满也不能说明目前的服务不好。故选A。
(3)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
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
民众甄选”“不同于以往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
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
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9大博
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
行讲解点评,更让节目凸显了话题性和专业性”概括答题要点。
故答案为:⑴B;⑵A;
⑶①由民众甄选博物馆推荐的镇馆之宝,增加了民众参与度
。②邀请当红明星,并且还
绑定“国宝守护人”,增加明星效应。③以“小剧场”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
生,增加娱乐性
趣味性。④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凸显话题性和专业性。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
全文主
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
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
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
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
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
的选项。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
的内
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
中相关文字,
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
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
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
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
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
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陈寅格说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
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肤
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
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
”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
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
是社会。”也就
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
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
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
下头有他的孙子。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
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
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
内在方面”。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
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
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
个人经历并
无直接关系。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这一点和艺术想象
确有相似之处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
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
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
情合理。盖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这很容易
让人联想到司
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拜遇黄石公等就颜具<
br>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
借”,如民
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
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
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
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
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
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
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
象是“一种经过训
练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
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
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
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
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
《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
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
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
。这是需要我
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理解古人的学说并评价其是非得失,需借助建立在实证之上的历史想象。
B. 胡适“祖孙的方法”与李大钊将历史和社会相结合观察人间之法并无不同。
C. 司马迁叙述某些事件时运用的记史方法,与文学创作的想象虚构有相似之处。
D. 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抓住只言片语比附史事,添枝加叶,对治学是有害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亮出自己的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B. 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逻辑清晰
C. 文章比较并分析了历史想象和艺术想象之间的相似和不同点,辩证色彩鲜明。
D.
文章通过引述中西相关理论及名言,并结合典型事例阐释道理,颇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想象力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原材料背后的内在
“思想”,有所发现。
B. “想象的共同体”借助相互连接的意象构成一个整体失掉了想象
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
体的“存在”了
C. 学者陈寅的历史想象力是经过训练养
成的因而其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行
空”,更无拘无束。
D. 有深人而
巧妙的推论,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将事实纳人假想的框架中,这应成为治
学者牢记的“信条”
【答案】 (1)B
(2)B
(3)A
<
br>【解析】【分析】(1)B项,“并无不同”错误,李大钊的观点只涉及人间的“过去”和“现
在
”,胡适“祖孙的方法”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二者有明显的区别。故选B。
(2)
B项,“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错误,逻辑错误,应当是“先论
述治学须以历史
学为根基,再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故选B。
(3)B项,“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
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
“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
的‘存在’但要把握他们,也要依赖于人的
想象”,可见“存在”先于“想象”,而“想象”只是为了“
把握(想象共同体)”。C项,“因而其
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行空’”错误,“因而”强加
因果。D项,“将事实纳人假想的
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适时纳入假想的框架”。
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B;⑶A;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
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
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
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
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
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
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
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
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
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
点态
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
较,并结合上下文语
境进行判断。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格乃文学之大体
郭宏安
《列子》中讲到,秦穆公要找
一匹千里马,伯乐推荐的九方皋,说马已找到,是一匹黄
色的母马,而秦穆公看到的是一匹黑色的公马,
秦穆公不悦,伯乐则大喜,说,九方皋相
马,“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见其
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
不视”。事实证明,这匹马果然是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文学翻译和翻译批评,当我们对文学译本进行欣赏和评判时,难道不
应该力争做一个九方皋那样的人吗?“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所求者,此之
谓也。
从事文学翻译以及翻译批评的人,能够从九方皋身上获得的启发是:判断译本的优劣,就要看它是否表现了原作的精气神,而不只是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与原作一一对应,是
否严格正确
、准确或精确。所谓原作的精气神乃是其“原有的风味”(钱锺书语),即风
格。风格者何?岂非“绝尘
弭迹”者乎!译作传达原作的风格做到铢两悉称,是不可能的,
但是尽力传达,努力做到惟妙惟肖,则是
可能的,这就要求译者准确地感觉、体会到原作
的风格,并且能够用汉语加以正确表达,这是一个由感性
到理性的过程,也是全面落实
“信、达、雅”的结果。风格是贯穿原作的一股气势,或刚或柔,或动或静
,或显或隐,精
气神是也,例如夏多布里昂的华美,斯丹达尔的简枯,波德莱尔的阴冷,加缪的冷静……
这
股气势同样应该在译文中显现。至于细节上的瑕疵,在这种风格气势的统领下,是不难纠
正的
。
许多名著往往有几处瑕疵,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唐韦庄说:“
班、
张、屈、宋,亦有芜辞,沈、谢、应、刘,犹多累句。”这是中国古人衡文评诗时的基本态
度,即采取了瑕不掩瑜的立场。还是清沈宗骞说得明白:“每见古人所作,细按其尺寸交搭
处不无小误,
而一毫无损于大体,可知意思笔墨已得,余便易易矣。亦有院体稿本,竟能
无纤毫小病,而鉴赏家反不甚
重,更知论画者首须大体。”
沈宗骞所说的鉴赏家正是我所说的文学翻译批评家,前
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对现实世界的
加工和改造,而后者面对的是想象力和想象力的产品。如果让一位文学翻
译批评家评论傅
雷译的《高老头》,他是着眼于风格,还是细节?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版
的《高老头》中,傅雷把“鸡”译成了“鸭”,只能说不留神犯了一个小错,无关宏旨。像这
类
小错可以纠正和避免,但并不影响《高老头》被看作是准确传达了原作风格的一部优秀
译作,正如批评家
李健吾所说:“巴尔扎克的庞大段落,在他是气魄,是气势,是酣畅……”
傅雷译的《高老头》的风格,
庶几近之。一位文学翻译批评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译品的风
格上,要独具只眼,看出作品整体的美。
细节不可滥用。因为整体的美并不必然建立在细节的精确之上,有时候过于追逐细节的<
br>完美,以至于失去创造的活力,那就得不偿失了。法国19世纪的大批评家波德莱尔对整体
与细节
的关系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例如他毫不犹豫地赞同德拉克洛瓦“为整体而牺牲细
节”,因为后者“唯恐
因作业更清晰更好看而产生的疲劳减弱他的思想活力”。当然,细节的
错误仍然是错误,当它危及整体的
美的时候,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指出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30日24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品的风格,即是本文作者所强调的“得其精而忘其粗,见其内而忘其外”中的“精”
与
“内”。
B. 判断译本的优劣,要看译本的语句词汇是否忠实原作、是否准确,
更要看它是否表现了
原作的精气神。
C. 名家作品也有细节的不足
,如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枯,波德莱尔过于
阴冷,加缪过于冷静。
D. 译者对原作风格把握不准,即使词句译得很精准,也不能说是全面落实了翻译工作的
“信
、达、雅”的要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大量地使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体现出其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B. 举例论证注意了详略得当,既有多例的排比列举,也有对一例的深入分析。
C. 引用沈宗骞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学翻译批评家应着眼于整体风格而不是细节。
D. 作者在论证评论诗文应采取瑕不掩瑜立场后,接着论证文学翻译家也应如此。
(3)对翻译作品,作者为什么特别看重风格的准确传达而不纠结于细节的瑕疵?
【答案】 (1)C
(2)D
(3)①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
定作品整体美;②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
旨的;③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
创造的活力。
【解析】【分析】(1)C项,“夏多布里昂过于华美,斯丹达尔过于简
枯,波德莱尔过于
阴冷,加缪过于冷静”是指各家各自的风格特征,而非细节的不足。故选C。
(2)D项,“文学翻译家”说法错误,应是“文学翻译批评家”,故选D。
(
3)依据第三段可知“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美”;第四、五段“许多名著往
往有几处瑕疵
,不害其为名著,这是因为有风格的存在”可概括为“有风格在,细节的瑕疵
往往是无关宏旨的”;第六
段概括为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故答案为:⑴C;⑵D;
⑶①风格是原作的精气神,决定作品整体美;②有风格在
,细节的瑕疵往往是无关宏旨
的;③滥用细节,(过分追求细节)常常会失去创造的活力。
<
br>【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
阅读文
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
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
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
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
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
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
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
握文章主要内容
。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
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
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
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
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
这是解答本文的
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
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
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
社会情绪。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
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
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社会
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
生活,还会影响整个
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
须强
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
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
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
;它同时会
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
上。在这个
“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
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
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
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
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
绝其他文明优
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
br>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
好迈向伟
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
绪所左右;
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扣帽子不打棍子。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
解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
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
进行时”,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
云见日抓住本质,才能去蔽除
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
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
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r>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今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是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虽会伤及个人,但无碍整个国家的发
展大局。
B. 一个国家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 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 与“强起来”的新时代匹配的社会心态需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尽管一些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对性强。
B. 文章二三段按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重要性。
C. 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失自信。
D. 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理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心态。
B.
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C.
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D.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做题。
【答案】
(1)B
(2)B
(3)A
【解析】【分析】(1)A项社会心态“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C
项“都取决于”错误,原
文只是说“影响”;D 项“专注奋发”是心态强起来的结果。
(2)B.“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错误,应该是“一般到具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一般现象,第三段说的是具体现状。
(3)A.一是判断绝对化,应加“之一”;二是“近年来我国
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
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不是已经达到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
故答案为:⑴B;⑵B;⑶A;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
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
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
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
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
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
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
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
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
观点
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
比较,并结合上下文
语境进行判断。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
其所而建立的规则
体系。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
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
。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
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
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准
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
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
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
员所践
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
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
社会具有完全不同
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
、
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
从市
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
立个体走向社会,并
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
系的主导,以父子纵
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
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
,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
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
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
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
,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
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
部分行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
德规范体系、法律规
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
会发
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
国
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
刻变化。在这种情
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确立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对于推进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
的社会价值共识。其中着眼于公
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
求和道德准则要
求,彰显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回答了人们处理与他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秉持什
么样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确立
的道德基准,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
德的新发展。当前,我
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
让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具有旺盛生命力
和强大行为规范力。
(节选自焦国成《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不再从家庭获得,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B. 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它们的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
C. 在道德、法律规范体系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鲜明特色。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建立规则体系为前提,论述了道德体系的道德基准问题。
B. 第二段提出观点,然后阐述两种社会诸方面变化,得出社会道德基准必然变化的结论。
C. 全文围绕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着重论述了当前构建新道德基准的可行性。
D. 文章先概述“新”“旧”社会差异,再阐明我国情况,由一般到特殊,逻辑顺序清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能够认同、遵守、践行人们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就具备了基本的德行。
B. 由于个人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发展成为现代社会。
C. 随着现代社会个人地位的凸显,制定并践行着眼于公民个人的道德基准也重要起来。
D. 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对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显得很重要。
【答案】 (1)C
(2)C
(3)B
【解析】【分析】(1)A项,“不再从家庭获得”表述绝对,由原文第二段“人们的生产生
<
br>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
瓦解”可
知,应该是“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B项,“道德基准也完全不同”错误,由第二段
“社会发展阶段不
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可知,应为“有所不同”; D项,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错,陈述对象改变,由原文第四段“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
的社会价值共识。其中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
循的道德基准”可知,应为“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故选C。
(2)C项,“着重论述了当前构建新道德基准的可行性”错误,原文第一段着重论述了“道
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第二、三段论述了“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
会有所不同、
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第四段论述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的作用和意义。由
此可知,文中只是论述其作
用与意义,未论及“可行性”。故选C。
(3)B项,“由于个人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
会细胞,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发展成为现
代社会”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 第三段“近代以来,我国社
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
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
耕社会快速发
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可知。故选B。
故答案为:⑴C;⑵C;⑶B
【点评】⑴此类题目一般考查理解、分析信
息的能力。考生可以在通读文本把握文意的基
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到原文找到答案所在位置,将选项和原
文进行比较,切记不能只看文
字,关键意思一致,据此进行选择。
⑵此类题目一般
考查论证知识,其中涉及论证知识的基本属性,更注重考查该知识在所选
文本中的实际运用。完成此类题
目,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接着需要就每
段话找出分论点或者概括段意,分清层次,把握
论据与论据的关系,把握论据与论点的关
系,把握论据的作用。
⑶此题考查理解、
推断文本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
忽视的词语。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
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
般、可能、将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