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万圣节卡通图片-中班下学期班级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p2
~ 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
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
育。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小朋友们,你
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
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
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 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
第一天,
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
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
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
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
有:两个
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
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
;天空有7只鸟;楼边
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 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
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
边一行有几个同
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 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习2
第一、二题
三、 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
同学们
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
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
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第一PPT模板网:
课件|教案|试卷
|无需注册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p6-p7、练习一 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
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
5个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
三、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
个,再贴出4
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
形纸片同样多。
2、
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
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
样多”
(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
在台下摆),要求对着
○摆□,□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
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
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
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
伺机连线) 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
,我们
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
多些、少些) <
br>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
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
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 △要比○多1个。
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 △要比□少2个。
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
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
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
课题一 上、下、前、后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
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
本含义,会用上、下、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
下)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
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
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
界,
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
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 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
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
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
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课题二 左、右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直
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
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
位置。
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 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
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
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 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
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左右的相对性。
(1)
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 提出要求:
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 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
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 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
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
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 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左边是( ),右边是( )。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
),
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
2、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左 右
右 左
课后小记: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
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难点是1~5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
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
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
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
(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
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
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
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
1)
<
br>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
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
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
想
,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4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内容:P17-P18;练习二 5、6、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椅
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
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指名
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
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
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
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多少:
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
,把三角形纸
片贴在圆形纸片上,把纸片都贴完。(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
形纸片数量不
同)
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
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
个),所以5大4小,(
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
小)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
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伺机
板书
4、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较数字的三种符号。
让学生自己说
说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说一说
5、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么是哪个大? 比
一比(教师可适当板书)
6、做一做:p18 第1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
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凳子少,
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
道。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四)练习:
1、课本P17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
2、P19第7题 教师指导完成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第几
1、玩游戏:注意听口令,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如: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
第三排的小朋友摸摸你们的脑袋(可多玩几次)
(初步让学生体会序数的含义)
2、找5个学生上来排成一列,假设他们来老师这里领课本,下面同
学说说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排第几?
第一个领完走后,剩下几个人? 他们又分别排第几?
3、学生自己动手摆
一摆,说一说:小组四人合作,一人摆学具,并
向大家提问,其他人回答。然后轮换,由另外一个人摆,
并提问,其
他人答。要求每人摆一次。
4、汇报情况,请一小组起来表演
5、
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小组里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你的家人。(教
师可以先让一个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
家人)
6、汇报情况,指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人。
第四课时:分与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
把4颗纽扣
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
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
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
br>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
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
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
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
br>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
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第一PPT模板网: 课件|教案|试卷
|无需注册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加法
教学内容:
p23~24,练习三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
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
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
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
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排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4、按顺序填数: 1()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师在黑板
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在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
在图下写数字,合起来是几?
(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
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
表书, 板书“”3、引导
学生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
边写“?”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加
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可跟教师读、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指名读等)
可边读边做手势。
6、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
并列式。
7、再举个例子,学生自学
8、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
把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1,1+3,3+1)
9、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第六课时:减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
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准备: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
用算式表示。
(3)过渡:
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
拿
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
(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4)新授:
1、教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
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来,并认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
计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观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朋友
任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
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互相检
查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情况:每组请一个小朋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
,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
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五朵红花,说说有
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
考
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5)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教学反思: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29
0的认识和加减法及练习四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
0”的两种含义;规范“0”
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
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圆纸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认识0,“0”的两种含义:
(1)用0表示没有
①(出示3张白纸)第一张纸上放2根粉笔,第二张纸上放1根粉笔,<
/p>
第三张纸上是空白的。
②
问:第一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2)
第二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1)
第三张纸上有几根粉笔?(一根粉笔都没有)
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
③谁能说说“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笔,全用完了,现在1根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④看课本P29猴子吃桃图,说一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2)用0表示起点
①(请
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1的前面是几?量东西的长度时,
要从0开始数起,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②看直尺数数。
(3)小结0的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没有,二是表示起点(开始)。
2、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
右
上角起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
头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
“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了,还有0只小鸟。3-3=0”
(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列式:4+0=4
(3)说说“5-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联系:
1、口算P29做一做
2、练习计算所有带0的算式。
3、总结带0式子的特点:
(1)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
(2)任何数和0加减都等于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加都等于这个数。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4 ~ p38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
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
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
(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
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
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
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
“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
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 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
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
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
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
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 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
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
名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
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
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
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
们
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
来,拿到球的小
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
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
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 (指名汇报,
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
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
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
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
你又发现
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好!现
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瞎
子摸鱼”,
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
生摸摸后并说出
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
法,这回是
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
再一次玩“瞎
子摸鱼”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
(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
里)
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
么东西是这些形状
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
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
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
?(教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
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
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
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
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
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
相
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
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
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
柱积木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
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
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
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
集中起来
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
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
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
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
实物
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
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
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
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
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
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
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
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活动。
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
(如
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
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
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
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
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
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
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
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
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
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
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
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
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
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
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
状的
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
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
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
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
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
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
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
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
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
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
有趣
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
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6、7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42—43 6、7的认识及P48第2、3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
掌握6、7以内数
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 0 1 ( ) 3 ( ) 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
(教师板题: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
学习什么?
(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
(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
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
(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
,加一根是几?你用7
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
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
(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
(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6、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p44
6、7的组成及P48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0、掌握6、7的组成。
1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九、复习: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
0 1 ( ) 3 ( ) 5 ( ) (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 新授:
1、学习6的组成: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
)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
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6 6 6
6 6
5 1 4 2 3 3 2 4 1
5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
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
的组成)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
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 练习七 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七第4、5、7题。
教学目标: 12、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
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
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
实。
13、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
减法的计算方法,并
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14、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
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
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
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
br>(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
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
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
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
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
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
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
应答案的学生跑
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3+3=6 6-3=3 3+4=7
7-3=4
4+2=6 6-4=2 4+3=7
7-4=3
5+1=6 6-5=1 5+2=7
7-5=2
7-6=1
教学反思:
6+1=7
第四课时 用 数 学
教学内容:教科书p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5、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
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
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16、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17、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
识,热爱我们的生活。
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
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
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教学反思: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第一PPT模板网: 课件|教案|试卷
|无需注册
第五课时8和9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
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
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有关数据,计数器、直尺、
数字卡片,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利用南宁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的进行亮化
工程,力争把
广西首府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城市,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
认识,激发学
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学生凌乱、
无序的数物体逐渐引导向按一定的方
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等)。
学生
展示课前收集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4人小组内向同伴交流;
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
最后全班同学把自己收集的
数据张贴在教师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8和9,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
图形,教师巡视。
三、教学8、9的顺序
让学生到用计算器逐一拨出1、2……7,边拨边让其他学生一起数数。
当学生拨到7时,问:现在有7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颗?
当学生拨到8时,问:8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几颗?
拨珠练习让学生明白8、9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
察直尺上的“8”和“9”在哪,并完成课
本的填空。填好后在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再数一遍。
最后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看着直尺上的数,互相提问题。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让学生从7、8、9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学过的“>”“<”来表示它们
的大小。
教师随意拿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
系。
第六课时8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8个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会写8。
2.通过数、分的实践活动,掌握8的组成,培养操作技能。
3.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
较8以内数的大小,能准确区分8个
和第8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8的组成,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创设情境。
(1)回忆已经认识的几个数。
(2)引出8。(多媒体或实投显
示l~7和0的活泼可爱的八个数字
娃娃)比一比,这几个数谁最小,谁最大?(电脑讲话并动态显示:
数字娃7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
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
没有,你最小!”0的脸涨得通红,圆圆的
眼睛里流下一滴又大又圆的眼泪,恰巧挂在0圆圆的眼睛下边
。7惊
讶地发现身旁多了一个比自己大的数字8。)
2.出示课题。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
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了解8是怎
样组成的。(板书:8的组成)
二、教学8的组成
(1)每四人一组,把8个○分成两堆,
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注意小
组协作及分法的函数思考水平。)
(2)讨论:从这四种分法中
你有什么发现?看到每一组你还有什么
想法?(注意讨论的充分性和反馈的广泛性。)
(3)课中1分游戏,师生拍手组成8。(要关注准确和敏捷,培养注
意力品质。)
三、教学8的写法
(1)(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放大的课本小动物图)互相说一说。小兔排第几?谁排第三?小猴排第几?共有几个小动物?谁排第八?
(2)指导写8,练习写8。(注意写字姿势和书写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目标检测。
(1)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
7○8
8○8 8○6 □○8
(2)○ ◇ ● □ ○ ◆ ★ ☆
一共有( )个图形,( )排第几。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
(2)带“8”字说一句话。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8、9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八地7、8、9题。
教学目标
1.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
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由发挥看图说话,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写
算式。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二、动手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师:先在左边摆7根小棒,再右边摆2根小棒。请根据下面的问题写
出算式。
小黑板出示问题:7根小棒添上2根是几根?
2根小棒添上7根是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还剩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7根还剩几根?
学生写出算式,并汇报结果。
师:上面这么多的算式的得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表
意见)
教师可向
学生提出如“7+2=9,那么2+7就一定等于9吗?”“你怎么
知道:7+2=9,那么9-2就等
于7吗?”这类问题,来激发、引导学
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7+1=8 8-7=( )
让学生进行抢答,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指明说,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这节
课你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收获,
用加法来计算减法能用在哪?使学生加深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7、8、9题。
其中第7题要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
第8题可以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让学生接
着讲故事,并列出算式,
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10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
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教学挂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0~9。
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l)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
(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
(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
(4)7的相邻数是谁?
(5)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学生分别说出:星期天我在民族
广场看见10只气球;我在南湖桥看
见10只风筝;我家阳台种有10盆花;我爸爸钓了10条鱼。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
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
数的?还有谁也
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
在8的后面,
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
先在4人小组里说说,再
选一个最好的说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填什么?10○
□
(2)9○□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
4.10的组成。
(l)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
br>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引导学生回答,
看一个记两个,
(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
10。
四、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九第1、2、3题,指名回答。
2、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6408
8755
2193
1507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谁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
以提出来。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1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6、熟练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
法和
10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7、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看图说图意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独
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8、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四、导入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师:“1和9组成10,你就会想到谁?”
生:“想到9和1也可以组成10。”
五、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教师出示圆圈图:9个黄 ,1个红 ,
师边打手势边问:“9个黄
,1个红 ,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
圈?” (10个圆圈)
2、你怎么知道是10个圆圈? 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加减法。
(教师板题:10的加减法)
六、新授:
1、看着这幅圆圈图,你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吗?
生可能会回答:
(1)有9个黄 ,1个红 ,合起来是10个 ,9+1=10;
(2)有1个红 ,9个黄 ,合起来是10个 ,1+9=10;
(3)有10个 ,拿走了9个黄 ,还剩1个红 ,10-9=1;
(4)有10个 ,拿走了1个红 ,还剩9个黄 ,10-1=9。
(生说,教师板书。最后全班齐读一遍式子。)
2、同桌两人合作,左边的小朋友拿出8朵小
花,右边的小朋友拿出
2朵小花,一起放在桌子上。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花图可以表示什么
意思
?并列式计算,把它写下来。
3、指名汇报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你是怎样快速算出得数的?”
4、生看图列式计算:
你还能摆出带
有10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你喜欢用小棒
摆,小花摆或者数字卡片摆都可以。看看哪一桌小朋友合
作得最好,
写出的算式最多,把所列的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写完的小朋友可以过位置看看别的小朋友列的是不是和自己的一样,
你和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5、指名说说自己列的算式,教师板书。
6、齐读所有带10的加减法算式。
七、巩固联系:
1、打开课本P66,动手把这些算式填完整。
2、玩“吃苹果”游戏:
把算式卡片分给一部分学生,把写有得数的苹果
发给另外一部分学
生。拿算式卡片的学生上来,一个一个说。例如:手拿9+1就说“我
想吃的
苹果在哪里?”,手拿10的“苹果”跑上来答道“在这里呀在
这里”。 然后全班齐读算是。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教学反思:
10-1= 10-8= 10-6=
7+3= 4+6= 2+8=
10-5= 10-2= 10-3=
8+2= 3+7= 6+4=
10-7= 5+5= 10-9=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第十一课时
连 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
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
学具准备: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进行“画苹果比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第二轮为三人
赛。
每轮比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判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比赛,老师还注意
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
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
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
条鱼。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
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指名说)
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
式加连加。在计算时,我们可
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
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
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
第二个数相加。
三、教师教做课中操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经
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
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
本,算
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平时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
说?(指名说
)
五、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个别汇
报。
六、游戏:出手指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其中三名学生出手指,另外三名学
生根据
对方所出手指数写连加算式,游戏轮换进行。
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巡视并进行指导。
游戏结束,投影出学生写的算式,集体讲评。
七、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连加算式怎么读吗?
怎样计算连加?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时 连 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页例二,练习十一第5、6、7、8题。
教学目标
4.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
算。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10根小棒(或花片、狮子卡
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减法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结果。
二、新课
小黑板出示图: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说图的意思?(老师一共有8个篮球,分给
男生2个。再分给女生2个,还剩下多少个篮球?)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8-2-2=4
教师板书算式,学生跟读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第一个
“2”表示什么?第二个“2”
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8-2-2=4时,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指名说,教师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是一道什么题?
学生回答:连减。教师板书课题:连减。
师:大家想一想,计算连减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连加和连减
相比较,小组讨论,指名说)
p>
教师小结:计算连减,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先算前两个数,再
用他们的得数减
去第三个数。
三、联系生活实际
师:平时你在哪里用过连减?(指名说)
四、动手摆学具
师:请拿出你喜欢的学具,我们一起来动手摆学具。
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摆学具,并列出算式,4人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派
代表汇报。
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例一、例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
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比较、判断和迁移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思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练习本,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连加、连减口算(小黑板出示)
师:说一说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应当怎样计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加法、减法口算:4+3= 7-2= 3+7= 10-4=
4-2= 2+3= 8-1= 7+3=
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观察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是第二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
或者是被减数)
二、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加减混合运算,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师:利用这个特点能不能把每组中的两道题合成一道题?
学生说组合题,教师板书:4+3-2= 3+7-4= 4-2+3=
8-1+3=
师: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这些题有加法计算,也有减法计算)给它
们起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这些题就是加减混合运算题。
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2.探讨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这些题应当怎样计算?4人小组讨论一下,试着算一算。
学生交流后说说个人方法。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的两幅图说图意并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说出4+3-2,
3+7-4,4-2+3,8-1+3的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
第二步再算……
教师板书出计算过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计算的?谁能用<
br>一句话把这种顺序总结起来?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先算前两个数,用得数再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
,
也就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说一说第75页“做一做”的图意并玩成填空。
2.同桌互相摆小棒,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并计算。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加减混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加减混合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正确。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若干,练习
本。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
手指表示计算结果。
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1.完成第1、5题。
此题除了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正确计算
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方框里填加
数和减数的过程,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特别是看图写两步算式做准备。
2.完成第2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
连线的理由,起到巩
固连加、连减计算的作用。
3.完成第3题
让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科书上练习写加减混合算式,教师可
多出几道题让学生在
生字本上写。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计算过程。
5.完成第6题
此题
要求学生计算出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得数,学生可根据
自己掌握连加的方法 <
br>(先算前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先算后两个数,再和第一个数
相加;先把第一和第三个数相
加,再加第二个数),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进行计算,集体讲评。
6.在(
)里填上正确的数(发展性练习):
5+3-2+4-5+3=( )
8-6+2+5-3-4=( ) 9-5+4+2-10=( )
2+6+2-7-1=( )
此题算式的计算步骤比学生学习过的两步计算要求高一些,一些学生
可能感到困难,教师 可先和学生一起做第1题,让学生明确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
行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7.完成第7题
这是一道游戏性质的习题,练习时可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
中实际感受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先让学生按照课本做一张同样的卡片,4
人小组轮流用棋子进
行“下棋”游戏,每走一步都要说出计算的得数,其他学生当裁判,
看谁算
得又对又快。
8.完成思考题
这道题有助于学生实际经历应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培养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 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然后让他
们自己独立思考
想办法解决。可把学生想出的拿法一一列出,要鼓励
想出多种不同的拿法。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的内容,练习十四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
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
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12各数。
教具、学具准备:20支小棒和一把尺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4 4+3 7+3
3+6 9-4 9-6
10-7 8+2 10-8 5+5 3+5 7-4
二、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
11-20各数的认识。
1.数小棒
(1)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20。
(2)出示例1
的幻灯,演示: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
根捆成一捆,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再把10
根捆成一捆。使学生
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小棒
数一遍
。
2.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11根、13根、15根、20根,让学生分别
说出是怎样摆的
,所摆的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再把这个数读出
来。
3.让学生拿出直尺,从0数到20;从8数到14;从6数以17。
问:13后面的一个数
是多少?16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1比13大
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三、练习:
1.让学生齐说1-20,再让学生数。
2.让学生(指名)从7数到18,然后全班学生从7数到18。
3.读数练习。
4.根据数摆小棒。说一说每一个数是如何摆的,里面有几个十和几
个一?
5.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6.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
第二课时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的例5、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实
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
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
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
根
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
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字卡片,想请小朋友们摆一摆小棒、写写算
式
好吗?先听清
楚老师的要求: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
喜欢的数,派代表来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拿回去,
然后大家先按卡片
上的数字摆小棒,再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字卡片和
汇报卡贴
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作辅导。
展示评议汇报卡。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10。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三、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往往们还可以分一分,可以怎
样
分?
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科
学家给加法家庭里的每一个成
员都起了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加数,等号
后面的数叫和。(教师边说边板书)谁愿意向老师刚才那样再来给大
家介绍一下加法家庭里的成员?
指名说。
师:减法家庭里的成员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呀,谁想给大家介绍?
让已经具备这一知识的学生来介绍: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
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
数叫差。
教师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同桌互相介绍加、减法里各数的名称。
四、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了,大家
有
没有准备好接受挑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口答(可指名答、开小火车、小组
间互相一问一答等)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 认识整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钟表模型、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品:一是早上妈妈再三叫起床还是不
肯起来的小朋友,二是闹
钟一响,自己就会起来的小朋友。
2、学生评价这两个小朋友谁的表现好?你要学习哪个小朋友? <
br>3、提问: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指名答)我们要向第二位小朋
友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
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会看钟表
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学生观察手上的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拿实物钟,边演示边说: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
这根又细又长得针叫分针,又短又粗得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
12个数,还有12个格
。
2、认识整时:
(1)学生观察教科书P91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
刻时多少?四人小
组讨论,你时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
生再观察几个时间,小组讨论出这几个时间的时针和分针都有
什么相同点?指名小组总结。
(
3)教师再次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
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
时。让大家每四人小组互相检查拨对
了没有。
(4)怎样表示时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
边是2个“0”,冒号左边
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做练习拨3时和6时,并指名上
来板演写法,全面订正,最后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P92的练习
2、做练习十六的第1-3题
四、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
中间。
引导学生
观察归纳半时的写法: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
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第二课时 认识半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闹钟学具(学生人手
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
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
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3、揭示课题
师:小蜜蜂8时半发现蜜源,10时半到11时半和小伙伴一起采
花蜜。今天,大家一起来认识半时。
二、认识半时:
出示3时半钟面,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
间吗?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自主交流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
时半。
出示8时半、12时半,让各组合作,动手拨学具钟,并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3时半、8时半、12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的。
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半时
的写法: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
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
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2、游戏活动
游戏一: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
游戏二: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一个拨钟。
游戏三:让学生任意拨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一说自己那一时刻
在干什么
3、完成课本第4题。
教师说明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4、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让学生先观察钟面上时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再确定最后一个钟
表上的时刻,然后画出时针和分针。
四、本课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出希望:我们学会
看时间,
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都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
子。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凑十”准备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p6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
础,分散教学难点。
2、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 3月
12日)
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
坑,已经种了
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9+( )=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 (生答)
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
(教师板题:“凑十” )
三、新授:
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
摆1根凑成十,9+1=10)
(8、7、6凑十教法类似)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
你们还记得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
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10
个鸡蛋?( 5+(5)=10
)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
“为什么要挪一个 ?”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凑,
9凑1,
8凑2,
7凑3, 6凑4,
两5相凑刚好够! ”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
9+
=10 8+ 3 = 7+4=
8+ =10
9+ 3 = 9+6=
7+ =10
8+ 6 = 6+3=
6+ =10 5+
=10 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
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
哪个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
倒爸爸和妈妈!
第二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72页至
73页。
教学要求:
1、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
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凑+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课件,借‘‘爸爸和妈妈’’买的饮料,揭示课题-----有几瓶
饮料。
2、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问
题。
生1:爸爸买的饮料比妈妈买的饮料少?
生2:妈妈买的饮料比爸爸买的饮料多?
生3: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
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
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几种算法:
(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
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
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
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
再加上剩下的2
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0,得数就少1。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
种?
4、学生回
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
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
br>提问:要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怎样列式?生说,教师板书9+3,请小
朋友用小棒摆一摆,教师知
道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
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
汇报
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9+3=12
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
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
二、试一试:
9+5=
7+9=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互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
法。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练一练第2题) <
/p>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只要写得合理都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
说一说你是怎
样算的。
3、游戏:找朋友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
以用很多的方法计
算出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吧!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8、7、6加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
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
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
正确熟练的计算8、7、
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师这
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
快算出来。
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
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
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
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
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
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
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
br>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
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
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
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
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
只用
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
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
完成书后练习。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5、4、3、2加几
教学内容:P110,练习二十一的练习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
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灵活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算式写得数。
9+5 9+3 8+5
8+3
9+4 9+2 8+4 7+5
二、新课
1、教学例1:
问:这是两道5加几的题目,同学们会算吗?怎样才能很快想出5加
6得多少呢?
问:要算5加8得多少,应如何想?教师启发引导。
2、教学例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试做。然后说一说算理。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计算5、4、3、2加几的计算题的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
来,用大的数加小的数。
三、课堂练习。
a)P101“做一做”
b)练习二十四题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5、4、3、2加几的题目。计算时,可以用
交换加数的
方法,很快想出得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