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玛丽莲梦兔
853次浏览
2020年09月28日 17: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陶行知名言-汪国真经典语录

2020年9月28日发(作者:乌震)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 准备课
1、 数出10以内事物的数量,根据事物的个数,用1—10这十个数来表示。(掌握)
2、 数数的方法 ---点数法 (掌握)
A、数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从1开始数,数到最后一个事物所对应的 那个数,即最
后数到几,事物的总数就是几。
B、多种事物混放时,边数边做标记。
C、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都可以用同一个数表示
3、 同样多 (掌握运用)
A、 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事物的数量同样多。
B、 比较两种事物的数量是否同样多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4、 比多少(掌握运用)
A、多和少是两种物体比较后得到的,描述时不能只说谁多或谁少,应该说谁比谁多或谁比
谁少。
B、当两种事物一一对应后,如果一种事物有剩余,那么有剩余的那种事物多,没有剩余的那
种事物少。
C、比较两种事物谁多谁少时,可以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不能只看事物的首尾是否对齐)



知识点二 位置
1、 认识上、下、前、后(掌握运用)
A、上、下:上是指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
B、前、后:一般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C、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对而言的,两 者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
关系时,一定要说清“谁在谁的上(或下)面”或“ 谁的上(或下)面是谁”。
D、物体的前、后位置是相对而言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它的前、后位置也不同。
2、认识左、右(掌握运用)
A、明确左、右位置关系的标准:右手所在的一边是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是左边。
B、当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左边和右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始终和左手、右手所在的一边
一致。
C、判断某一物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是什么,要以此物体为中心,根据自己的左、右手来确定
位置。
D、左、右位置是相对而言的,不能单独地说谁在左边或谁在右边,在描述物 体左、右位置关
系时,一定要说清“谁在谁的左(右)边”或“谁的左(右)边是谁”。
E、确定左、右位置要看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当图中人物和观察者面对面时,他们的左、右方
向和观察者 正好相反。








1


知识点三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掌握)
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1-5各数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掌握)
A、1-5各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
从前往后数:1的后面是2,2的后面是3,3的后面是4,4的后面是5。(从小到大)
从后往前数:5的前面是4,4的前面是3,3的前面是2,2的前面是1。(从大到小)
B、判断一个数的前、后位置各是什么数时,可以根据数数时,先数谁,后数谁,先数的数在
前面,后数 的数在后面。
C、与一个数相邻的两个数,就是指这个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
3、1-5各数的写法(掌握)
4、比大小(掌握运用)
A、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表示。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
两个数不相 等时,用“>”或“<”表示。
B、填“>”或“<”时,要记住开口总是对准大数。
5、第几(掌握)
A、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
“第几”。
B、“第几”指的是总数中的某一个。
6、4的组成(掌握)
7、5的组成(掌握)
8、加法的含义(理解)
A、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B、计算5以内数的加 法,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
是最常用的方法。
9、减法的含义(理解)
A、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B、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家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10、认识0(掌握)
A、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一个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B、0可以表示起点
11、0的计算(1)-----同数相减(掌握)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12、0的计算(2)-----一个数加、减0(掌握)
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



知识点四 认识图形
1、 认识立体图形,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A、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一样。
圆柱: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面。
球:圆圆的,很光滑。
B、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2、立体图形的拼摆,深化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
A、用长方体或正方体能拼组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

2


角度是看不到的,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用小圆柱可以拼成更大的圆柱。
B、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球和横放的圆柱易滚动。



知识点五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 认识6、7(认识)
数量是6的事物用“6”表示,数量是7的事物用“7”表示。
2、6和7的数序(理解)
3、比较5、6、7的大小(掌握)
A、利用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方法: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
B、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对应后有剩余的数大。
4、6、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理解)
“几”表示事物的数量是多少,“第几”表示事物所在的顺序和位置。
5、6、7的书写方法(掌握)
6和7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注意起笔和收笔的位置。
6、6、7的组成(掌握)
A、6的组成有5种,7的组成有6种。
B、在记忆数的组成时,可以由一组组成想到另外一组组成。
7、6的加减法(一图两式)(掌握)
A、根据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可以根据图意从左往又加,也可以从右往左加,即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的前后位置,得数不变。
B、根据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可以用 总数减左边的数得到右边的数,也可以用
总数减右边的数得到左边的数。
8、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一图四式。(掌握)
A、根据一幅图中的两部分内容,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称为一图四式。
B、根据6和7的分与合可以直接计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7减几、6减几的减法,也可以
利用想加算 减的方法计算出减法的得数。
C、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的方法: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 多少,用加法计算,两道加
法算式中加数的位置前后调换,得数不变;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 分是多少,用
减法计算,减法就是用加法中的得数分别减其中的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9、用大括号表示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
A、如果“?”在 “
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B、如果“?”在“”上面的一侧,求的是一部分,表示用 下面的总数减去上
”的下面,求的是总数,表示把“”中的
面已知的那部分,用减法计算。
10、认识8、9(认识)
数量是8的事物用数“8”表示,数量是9的事物用数“9”表示。
11、8和9的数序(掌握)
9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0、1、2、3、4、5、6、7、8、9.
12、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掌握)
比较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1)可以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是大于前面的数。
(2)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数大。
13、区别8、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掌握)

3


8、9表示事物的数量是多少,第8、第9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顺序。
14、8、9的书写(掌握)
8和9都是一笔写成的,书写时要注意运笔的方向。
15 、8、9的组成(掌握)
A、8的组成有7种,9的组成有8种。
B、用每次移动一个的方法,把8和9有序地分成两部分,可以得出8和9 的组成;也可以
由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从中得出8和9的组成。
16、8和9的加减法。(掌握)
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 看图数出结果;
(2) 利用8和9的组成计算;
(3) 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17、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
解决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时 ,不仅要看文字呈现的已知条件,还要找出图画中隐含的已知
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 根据相应的条件提出并解决问题。
18、认识10(认识)
数量是10的事物用“10”表示,10是由“1”和“0”组成的两位数。
19、理解10的数序及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理解掌握)
10以内数(包括10)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是0、1、2、3、4、5、6、7、8、9、10;
从大到小依次是10、9、8、7、6、5、4、3、2、1、0.
20、10的组成(掌握)
10的组成,只需记住5组,另外几组交换两数位置即可。
21、10的加减法(掌握)
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时可以利用数的组 成计算;计算10减几的减法时,除了运用数的组
成来计算外,还可以根据相对应的加法算式计算,即想 加算减法。
22、连加(掌握)
A、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就是连加。
B、计算连加算式时,要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相加的得数
与第三个数相加。
23、连减(掌握)
A、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就是连减。
B、计算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减 ,再用相减的得数
减去第三个数。
24、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掌握)
先加后减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加法,然后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25、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掌握)
先减后加的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减法,然后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知识点六 11-20各数的认识
1、认识11-20各数及其组成(认识和掌握)
A、数数时,10个一就是1个十。
B、十几就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是由2个十组成的,20读作:二十。
2、11-20的数序(掌握)
11-20各数的顺序:

4


(1)从小到大是11、12、13、14、15、16、17、18、19、20;
(2)从大到小是20、19、18、17、16、15、14、13、12、11.
3、写数(掌握)
A、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B、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 位上
写几,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C、相同的数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D、写20时,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因为个位上的0起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上一个计数单位
也没有。
4、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掌握)
计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时,10加几得十几,十几减几得十。
5、 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掌握)
计算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6、 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认识)
A、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B、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7、解决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的实际问题。(掌握)
求两个数之间有几个数,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画图法




知识点七 认识钟表
1、 认识钟面(初步认识)
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细长的针是分针,短短的针是时针。
2、 认识整时(掌握)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电子表上“:”的右边“00”时表示整时,“:”的左
边是几就是几时。
3、 整时的写法(掌握)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知识点八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A、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进行计算,其中凑十法比较简
便。
B、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的数分成1和几,10加 几就
得十几。
2、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计算8、7、6加几用“凑十法”计算,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
还可以利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计算。
3、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掌握)
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用“凑十法”计算,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
4、 从不同角度寻找信息解决问题(掌握)
5、 运用画图的方的策略解决“逆向”的加法问题(掌握)
A、用画图的策略可以更好地找出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B、总数被分成两部分,已知两部分的量,求总数,用加法计算。

5




6

会计电算化是什么-置业顾问工作总结


法制教育讲座-诗歌我的祖国


2012高考分数线-食品厂规章制度


竞争上岗-楞严咒全文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感悟生命作文-初一写人作文


关于节俭的名言-网站商业计划书


文学社活动计划-早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