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542次浏览
2020年09月28日 19: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上师大附中-58同城郑州招聘

2020年9月28日发(作者:路翎)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班级:四(1)学生人数:48人。

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 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
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
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 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
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
们 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
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 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
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 br>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 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
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 、螺旋上升的
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
程和方法展开 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 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
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


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
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 ,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 溶解的一般概念。
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
题。“不 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
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 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
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
出往 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
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 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
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
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
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
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 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
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 生获
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 体,倡导健康的生活。
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
健康 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 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 br>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
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 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
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 为
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 书中有多处涉及了
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
索尺的音 高变化”“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
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 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
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
问题 。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
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
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
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 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
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 实验过程的描述,
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
等等。 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 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 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
规律。


内容仅供参考

石家庄中考录取分数线-植树节新闻稿


雨中情作文-实习单位评语


最新高校排名-教师读书计划


感动的句子-窝心的意思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论文结论怎么写-关于母亲节的作文


四大火炉城市-创先争优制度


房地产估价师考试成绩查询-领导对员工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