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缅怀先烈的手抄报图片-博览群书是什么意思
王寨小学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
学
计
划
2018年9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
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
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
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
察到
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
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
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
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
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
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
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
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
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有些班
级学生思维较活跃,一些学生课外知识较多,大部分同学
实验习惯较好。但个别男同学注意力不太集中,
上课不能很好遵守纪
律,在课堂中多关注学生倾听习惯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有些
班级学生课堂纪律较好,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较弱,解决
问题的能力不强,课外知识还不丰富。本学期
还要在学生已有知识和
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
学的
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
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
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
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
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
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
记录,“天气日历”则
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
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
使学生了
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
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
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
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
概念发展了
,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
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
、温度等,溶解与析
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
最重要
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
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
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
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
概念。从物体
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
波的形式传播
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
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
过程中使学生获得
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
康的生活。当
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
康便会有新的
理解和认识。
各单元内容在科学整体框架中的位置为:
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4.我们的身体》
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2.溶解》
物质科学——光、热、电、磁——《3.声音》
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1.天气》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
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
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
设。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
br>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
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
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
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
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
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
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
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
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
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
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
br>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
性。
2、
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
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
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
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
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
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
释。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始业教育;我们关心天气
2 天气日历;温度与气温
3
风向和风速;降水量的测量
4 云的观测;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5 国庆放假
6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
解的
7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
8
溶解的快与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
食盐
9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机动
10
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1 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12
声音的传播;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3 保护我们的听力;机动
14
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
15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运动起来会怎样
(二);
16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7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机动
18 复习
19 复习
20 考试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