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萌到你眼炸
981次浏览
2020年09月28日 23: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亲情的素材-物流客服工作总结

2020年9月28日发(作者:吉皎)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1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 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 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
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
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 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
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 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
颜色合适。
1 12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
什么意见?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 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
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 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
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
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 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
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 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
错误。)
2 12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 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
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
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 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3 1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成教材“练习
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
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4 12



白色
人数
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
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
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 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5 1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
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
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 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 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
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 正的方法呢?(学
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
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 要想办法把它
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
下,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
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
的方法记录。
6 12



完成统计表。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
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 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7 12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
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
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
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8 12



李四
票数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 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
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 推理、判断,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 名,小组汇报等。并说
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9 12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 的同学举手,了解
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 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
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 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
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10 12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
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
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
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
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11 12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 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
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12 12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健康祝福语


中国梦诗歌朗诵稿-辉煌中国观后感


商业合作合同范本-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赞美老师的成语-敬酒说辞


英语手抄小报-团日活动策划书


快乐伴我成长作文-销售工作总结报告


大屿山-长治市事业单位招聘


个人社区服务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