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全单元教案

温柔似野鬼°
582次浏览
2020年09月29日 05: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青岛海关网站

2020年9月29日发(作者:耿葆淦)




授课
课题

文言文二则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时间


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 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
2. 结合注释理解词句的意思。
3.
探究学习,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设计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1.出示一组表达友情的古诗句:【课件2】
导入

( )
分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学生读,谈体会。
二、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

课前安排学生朗
读一组表达友情的古
诗句,可以增加积累,
学到积累古诗的一种
方法——按主题归类,
另外,《伯牙绝弦 》这
则文言文表现的也是


1.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古人以诗词的形式,用 精炼
友情主题,为学习课文
的语言表达了和朋友知己之间的深厚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做铺垫。
学习一篇写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2.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 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
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
学艺术瑰宝,它 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
要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3.出示【课件3:课题】(板书第一则的题目:伯牙鼓琴)
学生齐读课题。

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哉 巍

读课文,感知课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
文。这是理 解课文内容
的地方多读几遍。 的重要环节。如果能把
3.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 奏。再次朗读课文,
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画停顿。
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新课

教学


6.点名读,齐读。
四、初解知音,理解课文 < br>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绝 弦”的意思。










)分钟

(预设答案:再也不弹琴了。)
2.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
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从“鼓”字引导,学生说说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
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


学交流。
5.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伯
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师:读了这一句,同学们有同学要质疑吗?伯牙弹得好
吗?锺子期会欣赏吗?我们看下去就懂了。

(2)我读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
在鼓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板书:伯牙鼓琴 锺子期听)
师:锺子期说的“善哉”什么意思?
(很好,很棒!)



师: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弹出
什么。

(4)我读懂了伯牙不论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出来,就
是说,他们之间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现在你是锺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
什么?你会怎么赞美他?(生自由发表意见。)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1)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



引导学生,升华情
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 感,向课外拓展探 究,
(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
冬天白雪 皑皑。……) 容感的理解和对人物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情感的 体会,又可以训
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练学生的拓展思维,培
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
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

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锺子期真的都听懂了,实在难

得。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①师:在遇到锺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
锺子期为知音?


理解文本,探究
“知音”。这一环节是为
(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锺子期能 听懂他的琴了让学生对“知音”一
声。……) 词有更形象的了解,真
②师:那么,别人对他的 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正明确伯牙和锺子期
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两人的默契程度,通过
③师:可以想象,当擅长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没有人与一般人对伯牙的赞会像子期说──
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书:志在太山 巍巍)
④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汤汤乎若流水。
(板书:志在流水 汤汤)
美作对比,知道只有两
人的关系达到这种程
度才能成为知音。



⑤师:当他没遇到锺子期,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

是怎样的?
(预设答案:失望。寂寞。忧虑。渴望。……)
⑥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⑦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⑧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但

是,人间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

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⑨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课文最

后一句。“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预设答案: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2.因为他们


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板书:死 绝弦)
3.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断绝琴弦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答案:1.断了他的前程。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

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

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

读最后一句。)

③师:据史料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

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

师深情朗诵):出示【课件4】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出示俞伯牙悼念
锺子期的一首短歌,
教师配乐朗诵。学生
从歌词中 可以感受到
俞伯牙对锺子期的深
切怀念,对“知音”一
词就有了更深的理
解。

六、积累背诵,拓展延伸
课堂小
结及拓
1.师:课文虽然很短, 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
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伯牙、赞美伯牙、或是鼓励
他吗 ?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

展延伸

后交流。)

)分钟
2.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
每 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
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 所获,
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

犯罪嫌疑人电视剧-工资证明格式


国五条-爵士乐教案


重庆二级建造师报名-实习周记大全


六一儿童节的由来-故乡教案


囫囵吞枣的故事-发言稿400字


浙江人事考试网站-小组口号


华东模范中学-三支一扶网


儿童兴趣班-周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