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

温柔似野鬼°
854次浏览
2020年09月29日 05: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商女不知亡国恨-读后感100字左右

2020年9月29日发(作者:赵丹阳)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两小儿辩日》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

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读懂句子。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多角度谈谈对课文的理解。
5.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
理。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1.理解文意。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
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
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 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
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教师板书课题──《两小 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师: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师: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
3.教师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4.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课文。
5.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三、解析课文
1.学习第一段,由学生说出整句话的含义,重点让学生理解“游”字。
2.让学生区分两小儿,由此引出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学习第二小节。


⑴从“也”字入手,指导学生朗读。
⑵学生释意,老师随机板书。
3.小结,让学生明白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就是太阳的远和近。
4.合作学习三、四小节:
⑴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圈划出两小儿辩论太阳远近各自的理由。
⑵小组间练习朗读,采用你读他译,他读你译的方式(师生进行评价)
⑶重点学习“探汤”让学生 理解什么是古今两义,课件出示“孟”和“盖”
的图片,并指导“孟”的书写,理解句意后指导朗读。
⑷ 课件出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
句话。让学生找 出两句类同之处,(从句式上,内容上)指导学生读出反问,自
信的语气,并小结出两小儿各自的理由( 远小近大,近热远凉)师板书让学生达
成背诵的效果。
5.学习最后一小节:
⑴这时候两小孩子问孔子, 孔先生,你说我们两个到底谁说的对呀?孔子
能判断吗?能决断吗?古文怎么说?
⑵解释“熟为汝多知乎?”孰是什么?为是什么?汝是什么?多知又是什
么?连起来就是?
⑶学生试背这两句话,并提出两小儿说这句话时态度怎么样?
四、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1.让学生重点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态度:
⑴教师提供资料让学生明白太阳离我们远近的有关科学知识,并让学生当堂
概括。
⑵学生提供孔子的资料,老师对孔子进行评价。
⑶师生互动后课件出示孔子说过的话,让学生懂得 孔子回答不出其实就体现
了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学习态度。
⑷让学生理解两小儿对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导朗读。
2.拓展延伸,让学生书写感想,学习孔子实事求是和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
探索真理的精神。
五、交流学法,诵读全文
师:同学们我们初读古文收获就如此之大,从这篇古文中, 让我们认识到学
古文其实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联系注释讲文意,讨论交流明道理”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全班在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全文,结束课文。
六、课后拓展
假如你是“孔子”, 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
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
尝试表演。
注: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评出表现优秀的同学,教师给
予适当奖励。

学奕
【教学目标】
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给学生呈现课前准备的古语文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学生自己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师:同学们,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
简意赅,语意深远……)
师: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
的书面语体,是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
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
方法也是诵读。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 话,70个字,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也可读两遍。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
一句读出疑问 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桌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 什么道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
5.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 会。(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
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四、练习背诵
1.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不会的地方小组合作解决。
2.之后教师 通过开火车,接词等多种形式诵读课文。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
错误给予纠正,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3.请同学到台前来诵读,并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一定形式的奖励。
五、课后扩展
1.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2.分小组、分角色,演课本剧。
3.搜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

房源描述-可爱的签名


成都大学排名-厦门财政局


东莞职业学院-婚礼流程策划


南怀瑾语录-qs世界大学排名2017


云南师范大学招生办-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折扣村


小学教学反思-最经典的骂人语句


尖叫的海棠-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