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3.穷人教案

绝世美人儿
881次浏览
2020年09月29日 05:3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云南招考频道工作网-广州体育学院教务处

2020年9月29日发(作者:詹武)


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3.穷人教案


授课
课题

穷人

课型

讲读课文

时间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课时

1.正确读写14个生字,正确认读“汹涌澎湃、轰鸣、沉思、糟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 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活
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 质。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2.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课件
1.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2.
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

( )分


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

设计意图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

通过 回忆以前学
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人过的课文,给学生造成
生活 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认知上的共鸣,激起学
境界的高尚品德。
穷人)【出示课件1:课题】
生学习新课的强烈兴
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书: 趣。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我们
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 料。【出示课件2】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3、4】
这是一篇篇幅很长
的课文,在具体研 究语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一言文字、体会语句内涵
个词,新词联系 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读的时,一般不能逐词逐句
地方多读几遍。
反馈初读情况。
3.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
的去朗读、去品评,但
是全程教学又不能出
现 盲区。因此安排这样
一个通读全文、扫清字
1.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 清晰,词障碍的环节,不仅很
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请好的避免了盲区, 而且
默读梳理,形成文字。
新课

教学

( )分


2.学生自学:
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出示课件5】
为下面的整体感知作
了铺垫。
(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



新课程标准倡导体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2--3人交流,适度点评。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子验和感悟,注重语文的
桑娜在海风 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来。 人文性,但并不意味着
第二部分(3--11自然段):是 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不要工具性,并不意味
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了 着不要训练概括能力,
两个遗孤。 而概括能力恰恰应该
第三部分(12--27自然段):是 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在长课文的教学中予
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以关 注。因此,本环节
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
特 意安排这样一项训
练,这对六年级的学生
1.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 以认来说,是十分有必要


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 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画面?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的。


通过 语言描述,想
象画面把学生带入小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
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
说描写的情境中。
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以

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家

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
(板书:温暖而舒适 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

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的

丈夫。)
肉跳)
释:“心惊肉跳”。
调开始转换?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
了几层意思?(三层)
【出示课件6】
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
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
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
6.指导朗读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心惊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语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啸”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敢



遵循 新课程标准
关于“逐步培养学生探
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
读的能力,提倡多角
度 、有创意阅读”的理
念,第一课时安排了学
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旨


第一 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在在通过阅读,初步了解
桑娜的心上。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娜( ) 贱( ) 息( ) 林( )
挪( ) 溅( ) 熄( ) 淋( )
遭( ) 掀( ) 虚( ) 傲( )
糟( ) 锨( ) 虑( ) 熬( )
二、选词填空。
抱怨 埋怨
1.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 )别人。
2.我( )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 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
4.南湖( )得像一面镜子。
宁可……也…… 与其……不如……
5.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6.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2.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为陈述句)

3.桑娜的家里很穷。桑娜决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


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答案】
一、小娜 挪动 低贱 飞溅 休息 熄灭 树林 淋湿 遭遇 糟糕 掀开 铁锨 虚心 考虑 骄
傲 煎熬
二、1.埋怨 2.抱怨 3.安静 4.平静 5.宁可……也……6.与其……不如……
三、1.孩子睡着。2.同死人待在一起是不行的。3.尽 管桑娜的家里很穷,但是她还是决定把
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

第二课时

1.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的
美好 心灵,并做出评价。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简
导入



设计意图

学生说课文的主
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 生要内容,目的是与上节
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课的教学衔接,快速进< br>2.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我程中去。

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文的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
先来学习第二部分(3—11自然段)。

( )分钟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家都说一说) 入到本节课的学习过


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
示。
【出示课件8】
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以此问题放手 让
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
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把
1.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 ?请看阅读提

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
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即文中的
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
夫的表现上
自己的感 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重点段落),此时教师
2.学生汇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 自己已
及时抓住学生生成的
引导学生品味文
经有了五个孩子,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 ,这件事
资源,
很令人感动。
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新课

教学

( )分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
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字,感 受桑娜的善良,
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
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 br>3.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
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
(1) “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
体会表达方法
(2) 师过渡: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 略
物品质,
真正
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
无痕地结 合起来,
桑娜的内心矛盾。这就是忐忑不安。 那谁能把桑娜
忐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9】


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

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


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指名朗读(3—4人) 注意读好省略号,并说

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桑娜善良)

①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了

什么? 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
倡的得意、得情、 得法。



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板书:非……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


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她真是太善良了。(板

书:善良)


(4)小结:说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

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宁可挨

揍,也要抱回那两个孩子;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


帮助别人。

(5)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出桑娜的美好品质。


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

词) 指名朗读(2—3人)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6)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
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乐于助人)
三、细品对话,体会渔夫心灵
1.提出学习要求: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第12自然
段至课文结尾处。思考: 渔夫具有什么品质?你是从哪






些语句体会出来的?把有感受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
给学生提出问题:
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
写下自己的想法。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3.教师点拨、指导。
下什么印象?在刚才分
析桑娜的美好品质的
学生一定 也能
(1)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渔夫很善良)
基础上,
从渔夫的言行上 看出
从哪里体会到的?把相关的课文读出来吧!
乐于助
(2)生读:渔夫皱起眉,他 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渔夫心地善良、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人的美好品质。
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

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3)问:“熬”是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
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
你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肯定想到了,但他
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 居的孩子,准备过更
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①这个决定是轻易做出来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10】
渔夫皱起 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
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
把他 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考虑,
形 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怎么办?”
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们抱来,同死
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的初步决定。但
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 做出决定
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
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 的心。)
②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看
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 感受到他同样善良的
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 心理变化,
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
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 耗他多少精力、体力
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
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心 地善良,同时他也非常勤劳。
(板书:心地善良)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感



























教师小结旨在再
一次强调养育孩子要
付出的艰辛,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渔夫乐于助
人的高尚品质。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们
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会怎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样?
2.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尔
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3 .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正
4.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 中
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理活
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 形象。


课堂最后的环节
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
法,要他们清楚描写 人
物要运用多种方法,在
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
用。

板书

内容





( )分钟

面描写、侧面描写)
桑娜:温暖而舒适——勤劳
穷人 非……不可——善良 乐于助人
渔夫:神态、言行——心地善良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特点,写出这样的两个词语。
1.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
2.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意的跳跃。 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 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
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4.我嘛……缝缝补补……( )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 ”是指____________。“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品质。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
又黑又冷,这 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这个句子是______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
一、坚定而执着 光荣而伟大
二、1.① 2.② 3.③ 4.④
三、1.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心地善良 2.环境 衬托

教学反思
《穷人》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渔夫和妻子
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抓住核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 br>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长文短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如果像以往的 教学那样,按课文顺序串讲串问,结果肯定耗时低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
要抓住开放的思维空间、牵一 问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 题:“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
你感动于什么?”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 础上,汇报时自然
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生成 的
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
中相 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
无痕地结合起来,真 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读中领悟,学习表达方法
“读”是 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
生充分的品读、感悟。在本节 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想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
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因此整 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文本,注重以读
为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带动学生,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内容,读中品味语言,读中
领悟方法。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悟到以上写法,最有效的 解决方法便


是读。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 学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
这样几个层次:
1.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他们体 会桑娜当时的复杂心情,感受她的
善良品质;
2.借助课件,从省略号句子的正确朗读中,体会省略号对表现桑娜复杂内心活动所起
的作用;
3.结合上文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相关句段的重组朗读,进一步
感受人物 的美好品质;
这样的教学过程,读的目的性很明确,符合学生结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习惯与规律,遵循了在联系中读懂文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质与学习表达
方法紧密结 合起来,使学生既“读进去”又“读出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当然,由于自己的能力和 水平有限,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虽然
有意识地进行了读的训练,但学生读得还不够 充分、畅快,源自教师对读的指导方法还有
待提高。此外,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 教师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 导教的最佳
境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穷人》的作 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
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 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
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 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
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课本,不仅因为文中人物善良的品质感动着我们,课文
在刻画人物时 突出的写作技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课文具体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
后忐忑不安的心理,让人品 味到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又如:
文中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精心描 写,对凸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作用;
再如:渔夫回家后,侧重描写了渔夫与桑娜对话时的 语言、神态描写,使一个淳朴善良的渔
夫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 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战争 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 上作改
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 参加克
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 社
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 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
普鲁东。 1863~1899年多部优秀的作品问世。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 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
个小站,享年82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马灯 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 马身上,因此而得名。
沿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也有'船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渔 民的照明利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波涛 ( )的狂风 ( )的小屋
( )的海风 ( )的神情 ( )的天气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 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 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 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
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
(2)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_______和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三、内容梳理。
《穷人》这篇文章是____国作家________ __写的。文章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真实地反映了______ ____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____美好
品 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如果桑娜和渔夫站在了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汹涌 肆虐 温馨 猛烈 严肃 恶劣
二、1.(1)心神不定。(2)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要承担后果。2.神态 语言 桑娜的担心和
忧虑。3.神态 动作 语言 4.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三、俄 列夫·托尔斯泰 桑娜和渔夫收养两个孤儿 沙俄 心地善良 助人为乐
四、略

山东本科分数线-转租合同怎么写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思想小结


白鹭洲-亮剑的观后感


剑桥商务英语成绩查询-公司年会发言稿


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对战争的看法


出版社兼职-采购工作总结范文


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卫生工作总结


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稿-公路养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