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题--找规律
德国慕尼黑大学-女生节活动
找规律,对一年级的小朋友并不陌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得生活经验。其实不用
上他们也
能找出两样物体,三样物体重复出现的规律。既然知道了规律是不是就
不用上了。那么教材中安排了这一
个内容有什么意图呢?
一、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体现。学生在刚开始表述发
现的规律是语言是凌乱的,重复的,繁
琐的。真如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窥视到规律的真正意思。教学中通
过帮助学生提
炼,精确语言,从而达到明白规律的本质的目的。指导师曾告诉过去我:学生不
知
道一定说不出来,能说出来就表示已经理解了。所以,在教学过程要注意让学
生多讲多说,并帮助他们引
导总结。
二、寻求数学的本质
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物质的本质。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很
顺利的描述出一串
事物的规律。但在描述中只在意表面的现象,将表面呈现的东西表述出来。并没
有看到规律的本质。通过语言的引导就是为了,使学生明白规律到底是什么。规
律不是简单的A、B、
A、B、A、B……,而是这样的一组事物的重复呈现。
三、学习解题策略
数学学习的是一
种方法。当学生只会说接下来是什么物体时就截然而止,认为可
以了的话,不去研究数学的本质,遇到难
的题目就不能解决。知道了规律的本质,
就是学会了一种方法。难的题目,只要掌握了数学的根,就不会
畏惧了。
找规律填空。
(1)1,3,5,7,( ),11,(
)
(2)35,( ),21,14,( ),0
(3)36、32、28、24、( )、( )
(4)0、1、3、6、10、15、( )、( )
(1)
(2) (3)
确定
方法
和前
(4) (5)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