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西班牙留学中介-韩国驻华使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例1】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打“√”,错的打“×”,并把错的改正过来。 
解析: 
要点提示: 
在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
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厘米的,
运算顺序。 
再算小括号外
面的
。 
解答: 
【例2】想一想,填一填。 
 
解析: 
要点提示: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尝试
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计算
着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
的先后顺序加小括号。 
算式,首先根据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把算式代入第二个
算式;然后根据混合运算的顺序判断是否需要加括号。 
如:第一个计算5+7的和是12,1
2÷3,商是4,把算式5+7替换第二个算式中
的12,列综合算式5+7÷3,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除法,后算加法,和原
来的运算顺序就不一致了,所以要用小括号把5+7括起来,列式为(5+
7)÷3. 
解答: 
1 
 
【例3】想一想,下面的小动物各代表数字几。 
 
解析: 
①,求。
要点提示: 
运用逆推思路是解决此类
问题的关键。 
也就是(
)+27-19=36,则(  )=36+19-27,求出得数 
是28. 
②,求
。先求出小括号里的和,
=91-47=44,再利用44-18,求出小鸭子代表的数字。 
③4×7-5,先算4×7的积是28,再算28-5的差是23,所以小乌龟代表的数字
是23.
④,求。先求出小括号里的差, 
=72-29=43,则小象=63-43,求出差是20.
 
解答: 
①28②26③23④20. 
 
 
2
 
【例4】小灰钓了多少条鱼? 
 
解析:
要点提示: 
小黑有9条金鱼,小白钓的鱼是小黑的4倍,小灰比
解决问题时,先要根据问题
小白多钓26条,求小灰钓了多少条鱼。先求出小白
钓的鱼的条数,也就是4个9相加的和,列式为9×4; 
分析数量关系。
再求出小灰钓的鱼的条数,小白钓的鱼的条数+26=
小灰钓的鱼的条数,即9×4+26;计算时,先算9×4=36,再算36+26=62.
解答: 
9×4+26=62(条) 
答:小灰钓了62条鱼。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例1】下面右边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解析:
老师和小女孩、小男孩看的都是同一张讲桌,但他们
观察的位置是不同的。小女孩站在讲桌的左面,她看到
的是从左往右第三幅图;小男孩站在讲桌的右侧面,他
看到的是从左往右第2幅图;老师站在讲台上,她看到
的是讲桌的上面,是从左往右第一幅图。 
 
解答: 
要点提示: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 
3 
【例2】 
 
 
 
解析:
观察物体时,眼睛要直视所观察物体的面;
从正面看情景图,可以看到左面是长方形,右面是圆; 
从右面看,可以看到圆和长方形重合并
且长方形大于圆;
从左面看,长方体挡住了球,故只能看到所对的
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就是长方形。 
 
解答: 
. 
【例3】下面右边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解析:
头上扎蝴蝶结的小女孩站在情景图的正面,也就是从
前面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两行摆放的正方形,其中
从上往下第一行左侧摆放一个正方形,第二行左侧
和右侧均摆放一个正方形;另一个小女孩站在情景图
的右面,也就是从右面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竖直摆放的 
两个正方形。 
4 
要点提示: 
要分辨出看到的是什么图
形,关键是要弄清楚站在哪
一面。
要点提示: 
从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看
到的均是正方形。 
解答: 
. 
第三单元  加与减 
【例1】连一连。
 
解析: 
要点提示: 
先把每个综合算式的得数计算出来,再把算式和相应
在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的得数直尺连线。如:324-128+104,先把前两个数字
中,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
相减324-128,求出差是196;再把得数196和第三个
数字相加196+104,求出和是300;故把算式324-128+104 
次进行计算。
和数字300直尺连线。 
解答: 
【例2】在○里填上“>”、“<”或“=”。 
 
解析: 
要点提示:
第一组算式607-127+280○725-384+161,先分别 
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
得数,
○两边算式的得数,左边607-127+280,先算607-127,
差是480,再算480+280,求出和是760;右边725-384+161,
再比较大小。
先算725-384,求出差是341,再算341+161,求出和是502; 
5
 
最后比较大小760>502,也就是607-127+280>
725-384+161,故○中应填>。 
解答: 
>< 
【例3】光明中学组织三
、四、五三个年级的同学们共计718人去春游,现在已
知三年级参加的学生人数为189人,四年级为
227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 
解析: 
要点提示:
已知光明中学组织三、四、五三个年级的同学们共计
718人去春游,现在已知三年级参加的学生人数为189人,
竖式计算加减法时,注意相
四年级为227人,求五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也就是用总人
同数位要对齐。 
数依次减去三年级和四年级参加的学生人数,列式为
718-189-227。计算时可以脱式计算,也可以竖式计算。 
解答:
718-189-227 
=529-227 
=302(人)
答:五年级有302人参加. 
第四单元  乘与除 
【例1】算一算。 
解析: 
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
十和几个一,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除),最后把得到的
两个积(商)相加。如13×3,先算10×3=30,3×3=9,
再算30+9=39,所以13×3=39;36÷3,先算30÷3=10,
6÷3=2,再算10+2=12,所以36÷3=12. 
解答: 
要点提示: <
br>整十、整百数乘(除)一位数的口
算方法:可以用因数中0前面的数
和一位数相乘(除)
,再看因数末
尾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或
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
 
6 
【例2】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解析:
要点提示: 
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240,只要
熟练掌握表内乘法是解决
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24的两个数,然后把两个
此类问题的关键。 
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24的口诀
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末尾加上0,每句口诀都有 
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
解答: 
30×8=240     80×3=240     40×6=240
60×4=240 
【例3】在校庆文艺体操表演中,三年级一共有80名同学参加,每4人分成一组,一共分成了多少组? 
解析: 
要点提示:
已知在校庆文艺体操表演中,三年级一共有80名同学
口算除法不要急,先想乘法
参加,每4人分成一组,求一共分成了几组,应该用
除法计算,列式为80÷4.在口算80÷4的得数时,可以把 
再做除。利用表内除法算,
80看作8个十,8个十除以4就是2个十,即80÷4=20. 
末尾添0要数清。
解答: 
80÷4=20(组) 
答:一共分成了20组. 
【例4】一个工
厂,有男职工200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4倍,这个工厂
共有职工多少人? 
解析:
一个工厂,有男职工200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 
要点提示:
的4倍,求这个工厂共有职工总人数。先求出这个工厂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选
女职工人数,也就是4个200是多少,选择乘法列式
择乘法列式计算。 
计算,列式为200×4,在口算200×4的得数时,可以把
200看作2个百,2个百乘4就是8个百,即200×4=800; 
再求职工总人数,女职
工人数+男职工人数=职工总人数,列式为800+200,求出
和是1000;列成综合算式为200
×4+200. 
解答: 
200×4+200 
=800+200
=1000(人)答:这个工厂共有职工1000人.
【例5】猜猜每种图形代表哪一个整十数。 
     ○×3=1○
□×6=3□ 
解析: 
要点提示:
运用表内乘法进行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个整十数
与3相乘,得到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其他各位仍是 
相同的图形表示的数相同。
这个整十数。解答时可以一个一个地试,还可以把积 
看作100加这个数,等号前面的算式可
以看作3个这样的数相加,等号两边都减
去一个这个数,这个算式就可以写成○+○=100,所以○=
50.另一个算式解答方
法同第一个。 
解答: 
50×3=150   ○=50;
60×6=360    □=60. 
7 
 
第五单元  周长
【例1】用笔描出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解析:
给出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又都是封闭图形,在
各个图形的边缘找一点,由这一点起沿边缘画一周, 
再回到起点,是各个图形的周长。
解答: 
要点提示:
每个图形所画线的长度是
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即周
长。 
【例2】完成下面的表格(单位:厘米)。 
 
解析: 
要点提示:
(1)长方形的周长就是要把长方形四条边加起来,但是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长方形相邻
两边的长度即可,用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来计算。 
(2)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总和。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可以把四条边的边长加起来,也可以用一条边的长度乘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
长×4. 
解答: 
 
 
8 
【例3】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解析: 
要点提示:
把每个图形各个边长相加就是每个图形的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
如:从左往右第二个图形,四条边长分别为18分米、
的周长。 
19分米、16分米和14分米,求它的周长,也就是把
这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列式为18+19+16+14,求出
得数是67;第三个图形看起来是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也就是要把所有的边长都加起来。通
过平移图形中曲折的部分,正好可以拼成一
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周长=(长+
宽)×2,求出它的周
长。 
解答: 
21+23+27=71(厘米)
18+19+16+14=67(分米)   (8+10)×2=36(厘米). 
【例4】数一数下
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再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
(每个小正方形边长1厘米)。 
解析: 
要点提示: 
根据题意可知:先数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再画出一个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数每个图形的周长时,可以
一个一个地数小正方形边长的个数,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的 
四个角都是直角。
边长就有多少厘米,也可以先把两个不规则图形,通过 
平移成规则图形,再求周长;画边长是
3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画出边长是3
个小正方形边长的正方形。 
 
解答:
 
9 
 
【例5】淘气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
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
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淘气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 
要点提示:
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把36厘米的铁丝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的长度,选择
除法列式计算,列式为36÷4,求出商是9,故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解答:
36÷4=9(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 
【例6】一块长方形菜地
,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
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解析: 
要点提示: 
把一块长6米,宽3米的长方形菜地,四周围上篱笆,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篱笆的长度。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可以求出
篱笆的长度,是(6+3)×2。如果一面靠墙,求篱笆 
至少要多少米,也就是长方形菜地的
长靠墙时,此时需要的篱笆最短,是两个宽
的长度加一个长的长度,列式为6+3×2.
解答: 
(6+3)×2=18(米)     6+3×2=12(米)
答:篱笆长18米,篱笆至少要12米. 
第六单元  乘法 
【例1】竖式计算。
 
 
解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一位数与多位数的
要点提示: 
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要向
用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
前一位进几,前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数。如
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所
计算:243×4。 
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243×4=972. 
10 
 
 
解答:
144    768     972    1510    1470    1821.
【例2】一只烧鹅36元,一箱鸡蛋24元,妈妈买了2只烧鹅和1箱鸡蛋,共需
要多少元?
解析: 
要点提示: 
要求妈妈买了2只烧鹅和1箱鸡蛋,共需要多少钱,
先求出买2只烧鹅需要的总钱数,2×每只烧鹅的钱数 
在计算进位乘法时要注意,哪一位满几十就要向相邻的高位进几,在
=买2只烧鹅需要的总钱数,列式为36×2;再求共
相邻高位乘完后不要忘记加进上
需要的总钱数,2只烧鹅的钱数+1箱鸡蛋的钱数=
来的数。 
共需要的钱数,列式为36×2+24。 
解答:
36×2+24 
=72+24 
=96(元)答:共需要96元. 
【例3
】学校图书室有3个大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可放35本书,这些
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解析: 
要点提示: 
先求出大书架共有几层,也就是3个5相加的和,
计算连乘混合运算时,按照
列式为3×5;再求出这些书架一共能放的书的本数,
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列式为3×5×35。 
计算。 
解答:
3×5×35 
=15×35 
=525(本)答:这些书架一共能放525本书.
【例4】阳关小学4名老师带领92名学生参观科技馆,用500元买门票,够吗? 
解析: 
要点提示: 
分别求出老师和学生买门票需要的钱数,再把两部分门票
先求出买票需要的总钱数,
钱数合在一起,最后再和500元比较,比500元少,则够,
再和500元作比较。 
否则不够。 
解答: 
11 
8×4=32(元)    92×5=460(元)
32+460=492(元)    492<500 
答:用500元买门票,够.
第七单元  年、月、日 
【例1】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时(
)        中午12时(       ) 
下午1时30分(        )
晚上10时15分(       ) 
解析: 
要点提示:
用普通记时法的时刻加12就是24时记时法。如:
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记时
下午1时3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时30分+
方法就是24时记时法。 
12时=13时30分。 
解答: 
8时
12时    13时30分      22时15分. 
【例2】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        )       20时(        ) 
9时(
)        11时20分(     ) 
21时(       )        7时(
) 
0时(       )         15时45分(       ) 
解析:
要点提示: 
17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17时-12=5时,即下午5时;
20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20时-12=8时,即下午8时;
用24时记时法的时刻减12
就是普通记时法。 
9时用普通记时法是上午9时;
11时20分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上午11时20分;
21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21时-12=9时,即下午9时;
7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上午7时; 
0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晚上12时;
15时45分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是15时45分-12=3时45分,即下午3时45分。
解答: 
下午5时      下午8时    上午9时     上午11时20分
下午9时      上午7时     晚上12时    下午3时45分.
【例3】电视机厂一个季度生产电视机600台,平均每个月生产多少台? 
解析:
要点提示: 
求平均每个月生产的电视机的台数,列式为生产电视机
一个季度是由3个月组成
的总数量÷3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的电视机的台数,即
的。 
600÷3。 
 
解答: 
600÷3=200(台)
答:平均每个月生产200台. 
【例4】科技馆开馆时间如下表,科技馆每天开馆多长时间? 
 
12 
解析: 
要点提示:
先分别求出科技馆上午和下午开馆时间,再求出科技馆
每天开馆时间。根据科技馆上午开馆时间=上午结束时刻 
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用
-开始开馆时刻=11:00-8:30=2小时30分;科技馆下午 
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开馆时间=下午关馆时刻-开始开馆时刻=17:20-13:30=3小时50分;再把上午
开馆时间加上下午开馆时间就等于科技馆每天开馆时间,列式为2小时30分+3
小时50分。
解答: 
11:00-8:30=2小时30分
17:20-13:30=3小时50分 
2小时30分+3小时50分=6小时20分
答:科技馆每天开馆6小时20分. 
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 
【例1】看图填空。
 
解析: 
8.50元,整数部分是8,表示8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要点提示: 
小数是5表示5角,第二位小数0表示0分;
当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钱时,整数
6.55元,整数部分是6表示6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部分表示的是几元,小数点后面第
小数是5表示5角,第二位小数5表示5分;
一位小数表示几角,第二位小数表
5.08元,整数部分是5表示5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示几分。 
小数是0表示0角,第二位小数8表示8分; 
0.82元,整数部分是0
表示0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小数是8表示8角,第二
位小数2表示2分。 
 
解答:
8元5角0分      6元5角5分     5元0角8分     0元8角2分. 
【例2】换算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4元5角=(    )元
2元8分=(    )元 
8元8角8分=(   )元     2角5分=(    )元
 
解析: 
13 
根据1元=10角,1元=100分,可以知道1角=0.1元, 
要点提示:
1分=0.01元。4元5角是4元加5个0.1元是4.5元;
小数点要写成“.”,不要写
2元8分是2元加8个0.01元是2.08元;8元8角8分
成“、”或“。”。 
是8元加8个0.1元加8个0.01元是8.88元;2角5分
是2个0.1元加上5个0.01元是0.25元。 
解答: 
4.5
2.08     8.88     0.25. 
【例3】比较大小。 
 
解析:
要点提示: 
首先统一单位,可以把所有数量统一用元作单位,那么
先分别求出每组的总钱数,
5元、5角、1角合起来是5.6元,5元、5角、1分合
再比较大小。 
起来是5.51元,再比较5.6元和5.51元的大小,比较
小数的大小时,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等都是5, 
再比较小数部分,先比较十分位上的
小数6大于5,故5.6元>5.51元。同样的
方法比较用小组记录下一组人民币并比较大小。
解答: 
5.6元> 5.51元        11.6元< 12元. 
【例4
】一个笔筒5.6元,一个削笔刀2.9元,一本日记本8.5元。淘淘带了18
元9分。
(1)买一个笔筒和一个削笔刀需要多少钱?  (2)他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日记本? 
解析:
(1)求买一个笔筒和一个削笔刀需要的钱数,就是求 
要点提示:
5.6元和2.9元的和是多少,用加法列式计算,列式为
列竖式时,元与元所在的数位对
5.6+2.9。
齐,角与角所在的数位对齐,分与
(2)求剩下的钱够不够买日记本,先求出剩下的钱,
分所在的数位对齐,这样就做到了
再和一本笔记本的价钱8.5元作比较。
相同数位对齐。 
解答: 
(1)5.6+2.9=8.5(元)
(2)18元9分=18.09元   18.09-8.5=9.59元 
9.59> 8.5
答:买一个笔筒和一个削笔刀      答:他剩下的钱够买日记本。 
需要8.5元.
总复习
【例1】学校里买来一些菊花,如果每行摆6盆,可以摆4行;如果每行摆3盆,
可以摆几行?
解析: 
要点提示: 
根据题意可知:学校里买来一些菊花,如果每行摆
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解
6盆,可以摆4行;如果每行摆3盆,求可以摆几行。
不论如何摆放花盆,花盆的总数量是不变的,先求出
决时,要想好先解答什么,
再解答什么。 
14 
摆放花盆的总数量,每行摆的花盆数量6×摆的行数4
=摆放花盆总数量,列式为6×4;再求出可以摆几行, 
也就是6×4里面有几个3,选择除
法列式计算,列式为6×4÷3;计算时按照从
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先算6×4=24,再算2
4÷3=8. 
解答: 
6×4÷3=8(行) 
答:可以摆8行.
【例2】生活中的数学。 
 
 
解析: 
要点提示:
(1)每听可口可乐4元,李叔叔买了8听,付出35元,
解决多个问题时,先根据每
求应找回多少元。先求出李叔叔买8听可口可乐所需要
个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再根
的总钱数,也就是求8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各个
8×4;再求应找回的钱数,35-8听可口可乐需要的钱数
问题需要的已知信息。 
=应找回的钱数,列式为35-8×4,计算时,先算8×4=32,
再算35-32=3. 
(2)一个面包5元,一袋牛奶3元,王芳买了一个面包,一袋牛奶,
结果还剩
18元,求她一共带了多少钱。也就是一个面包的钱数+一袋牛奶的钱数+剩下的
钱=
一共带的钱数,列式为5+3+18,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求出和是26. 
(3)根据题目
体操其它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答案不唯一。如:用买4袋牛
奶的钱可以买几听可口可乐。
解答: 
(1)35-8×4=3(元)答:应找回3元。
(2)5+3+18=26(元)答:她一共带了26元钱。 
(3)答案不唯一。
用买4袋牛奶的钱可以买几听可口可乐?
3×4÷4=3(听)答:用买4袋牛奶的钱可以买3听可口可乐。 
 
15
 
【例3】在下面的四幅图的括号中写上小朋友的名字。 
解析: 
小朋友们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杯子,他们看到的杯子是
不一样的。小华看到的是杯子把儿朝向自己,小明看到
的是杯子把儿朝向左面,小亮看不到杯子把儿,小杰 
看到的是杯子把儿朝右。
解答: 
要点提示:
解决观察图形的实际问题时,
一定要从侧面、正面、上面三
个角度看到的图形去考虑。
 
【例4】把211、212、213、214这四个数填入框中,使等式成立。 
□+□-□=□ 
解析: 
要点提示:
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和数的特点考虑,可以把原式变为 
根据被减数-
减数=差,可以
□+□=□+□。这4个数是4个连续的自然数,相邻两个
知道被减数=减数+差。 
自然数相差1,所以首尾两数的和等于中间两数的和,把
这4个数写成两个和相等的算式,然后再变回原式就可以了。 
解答:
211+214-212=213 或 211+214-213=212
或212+213-211=214或212+213-214=211. 
【例5】欢乐剧场
的观众席分A、B、C三个区,A区有244个座位,B区有228
个座位,C区比A、B两区的总和少
122个座位,欢乐剧场一共能容纳多少名观
众? 
解析: 
要点提示:
已知欢乐剧场的观众席分A、B、C三个区,A区有244
个座位,B区有228个座位,C区比A、B两区的总和少
求一共的观众总数,就是把
122个座位,欢乐剧场一共能容纳多少名观众。先求出
三个区的观众数量合在一
C区的观众总数量,A区观众数量+B区观众数量-122=
起,求和。 
C区观众数量,列式为244+228-122,求出得数是350;再求出一共
能容纳的观
众总数量,也就是把这三个区的观众数量合在一起,选择连加列式计算,列式为
24
4+228+350,求出和是822. 
16 
 
解答:
244+228-122       244+228+350=822 
=472-122
=472+350 
=350(名)        =822(名)
答:欢乐剧场一共能容纳822名观众. 
【例6】动脑筋。
已知△+○=□,△+○+□=60,那么□=(   )。 
解析: 
要点提示:
已知△+○=□,△+○+□=60,求□=(   )。我们可以
把第一个算式△+○=□,代入第二个算式△+○+□=60中, 
把第一个算式等量代换到<
br>第二个算式,是解决此类问
也就是□+□=60,故□=30。 
题的关键。
解答: 
30. 
【例7】要把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
形,剪去的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要点提示:
要把一个长9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
把一个长方形剪成最大的
的正方形,求剪去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求出
正方形,此时正方形的边长
剪成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宽,是7厘米;
是长方形的宽。 
再求出剪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7厘米,宽是
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去剪成正方形的边长,列式为9-7=2厘米;最后
求出剪去长方形的周长,(7+2
)×2. 
解答: 
(9-7+7)×2=18(厘米)
答:剪去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
【例8】请把2、4、5、0这四个数填入□里,要使积最大,应该怎样填? 
□□□×□ 
解析: 
要点提示:
要使积最大,最大数5应是一位数,第二大数4应该
是三位数的首位,2放在三位数的十位上,0放在三位数
认真审题,仔细思考是解决此类问
题的关键。 
的个位上,这时所得的积最大。
解答: 
420×5. 
【例9】一列火车6时从甲站开出,15时到达乙站。这列火
车平均每小时行150
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17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一列火车6时从甲站开出,15时 
要点提示:
到达乙站。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150千米,求甲、乙
火车每小时行150千米×火
两站相距的千米数。先求出火车行驶的时间=15时-6时
车经过的时间=甲、乙两站
=9小时;再求出甲、乙两站相距的千米数=150×9.
相距的距离。 
解答: 
150×(15-6) 
=150×9
=1350(千米)答:甲、乙两站相距1350千米. 
【例10】一桶油,连桶共重138
.4千克,连桶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油连桶重75.5
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解析:
要点提示: 
要求油桶重多少千克,需要知道油的质量,根据“用去
一半后,剩下的油连桶重75.5千克”可以知道,从原来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解
决是数学中常见的解题思
的138.4千克到75.5千克,少了138.4-75.5=62.9
(千克),也就是一半的油是62.9千克,用剩下的油连桶 
想。 
的重量75.5
千克减去一半油的重量62.9千克,就是油桶的重量;或者求出总共
的油重:62.9+62.9=1
25.8(千克),再用油连桶的总重量138.4减去125.8,得
出油桶的重量。
解答: 
方法一:138.4-75.5=62.9(千克)
75.5-62.9=12.6(千克) 
方法二:138.4-75.5=62.9(千克)
62.9+62.9=125.8(千克) 
138.4-125.8=12.6(千克)
答:油桶重12.6千克. 
 
 
 
 
 
 
 
 
 
 
 
 
 
 
 
 
 
 
 
18 
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第五题 第六题
第七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16分) 
1.5元3角=(
)元      
9角=(  )元    
12厘米=(  )米
1米20厘米=(  )米       
2元4角8分=(  )元
2.看数轴判断数的大小。 
  
二、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8分) 
0.08元0.11元
2元1.95元 
0.6元0.9元        1.01元0.99元
0.45米0.48米    0.21米0.071米 
1.9分米2.01分米
3分米2.7分米 
三、按要求作答。(8分)
1.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小朋友的身高排队。 
2.给下面四名同学排出名次。 
三(3)班跳远前四名的成绩 
姓名 成绩米
罗炬基 3.12米 
梁嘉荣 3.15米 
梁浩锟 3.33米 
 周 泉
2.95米 
 
四、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6分)
1.68.71读作:六十八点七十一。 (  ) 
19 
 
2.0.8和0.80都是一位小数,因为0.80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 (
) 
3.3分米=30米 (  ) 
4.5米7分米=5.7 (  ) 
5.把0
.9,0.909,0.9009,1.01按从小到大排列是0.9<0.909<0.9009<1.01。
 (  ) 
6.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的末尾要对齐。 (  )
五、计算题。(28分) 
1.直接写得数。 (8分) 
120×7=
90×6=   
210÷7=          60×4= 
600×9=
84÷4= 
720÷8=             200÷5=
2.用竖式计算。(8分) 
96×7=         370×8=
441÷7=             612÷3=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148÷4+37×6      412-742÷7
 
 
 
(973-856)÷3       612-312÷6
 
 
 
六、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6分) 
-  
    
       
    
-  
 
 
 
七、解决问题。(28分)
1.每辆车能运52个箱子,一共有300个箱子,6辆车能一次运走吗?(5分) 
 
 
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8分)
(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的路? 
 
20 
(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3.小青家房屋总面积是72.5平方米,两个卧室的面积是28.6平方米,卫生间、厨
房、
阳台等的面积是17.9平方米。其余的是客厅,客厅的面积是多少?(5分) 
 
4.小明的妈妈有80元,她要在下面的物品中买两样,她可以怎样买?应该付多少
钱?(5分) 
                          
5.小明家有一张边长为12分米的方桌,小明想给方桌的边上镶一圈金属条。算一
算:至少要准备多长的金属条?(5分) 
 
 
 
 
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参考答案 
一、1.5.3 0.9 0.12 1.2
2.48 
2.> < < 
二、< > < > < > < >
三、1.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2.梁浩锟 梁嘉荣 罗炬基
周泉 
四、1.✕ 2.✕ 3.✕ 4.✕ 5.✕ 6.✕ 
五、1.840 540
30 240 5400 21 90 40 
2.672 2960 63 204
3.259 306 39 560 
六、都不对,改正: 
  
 
七、1.52×6=312(个) 312个>300个 能一次运走
2.(1)1.6+0.85+2.1=4.55(千米)
(2)答案不唯一,如:笑笑从家到书店再到外婆家走多远?
1.6+0.85=2.45(千米) 
3.72.5-28.6-17.9=26(平方米)
4.答案不唯一,如: 
买足球和上衣 34.80+44.95=79.75(元)
5.12×4=48(分米) 
    
    
-  
-  
21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