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教案
一本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大唐发电集团招聘
比例的应用
教材分析:
教科书创设蕴含着按一定比例交换的数学情景。引导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含
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正
、反比例的意义并学
会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
综合运
用,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
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在教学中,经历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
问题方法
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
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
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
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在
生活中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w^ww.z%~&m*]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
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教学难点】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利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
PPT,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说说它的具体内容吗?
2.请你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且说明理由。
5:7和8:13
2:7和8:28
3.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几:
14:()=35:5
():5=4:1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物交换”例子。比
如同学们经常玩的玻璃球和卡片,有时候同
学们会用玻璃球去换卡片来玩。假如6个玻璃球可以换15张
卡片,现在大头儿子有18个玻
璃球,可以换多少张卡片呢?同学们能帮大头儿子算算么?大家对自己有
信心吗?
三、启发思考、探索新知
(一)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1.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互相交流,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来@#源:~&中教网%]
[w#@~w*&
]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2.通过题目中的的信息,写出比。
3.利用比例的意义尝试写出比例。
6 :15 = 18 :45
来源:*#z@zstep%.c^om]
玻璃球:卡片=玻璃球:卡片
6 :18 = 15 :45
玻璃球:玻璃球=卡片:卡片
4.假设18个玻璃球可以换x张卡片,尝试用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探讨,相互交流,形成方法。
解:设18个玻璃球可以换x张卡片。
6:15=18:x 6:18=15:x
6x=15×18
6x=270
x=45
答:18个玻璃球可以换35张卡片。
(二)归纳小结。
应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1)根据问题设x;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4)解比例。
(三)进一步探究解比例
24 :0.3 = X :0.4 X4 =
3.57
来源^:&*@中教网%]
(四)归纳小结解比例的方法
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的过程叫作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转化成外项的积与内项的积相等的形式(即方程);
(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温馨提示:在将比例转化成方程时,不要
将比例的内项与外项相乘!
四、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中
*@国&教%育出版网
1.按下面的条件组成比例,并求未知数的值。
(1)12和5的比等于3。6和X的比。
(2)X和13的比等于4 :3。
2.
在教室“交换角”里,6枚普通邮票可以换1枚纪念邮票,小兰需要几枚普通邮票才能
换8枚纪念邮票?
3.教材20页2、3题。
来源:zz*^ste%@]
中@#国教育%&出版网
4.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与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比是4:5,小华家距离学校900米
,小明
家距离学校多少米?
5.一列火车长度与它的模型长度的比是800:1,火车模型的长度是多少米?
五、课堂总结
来#&源@:~中教网
[ww@w.z#~z&st*]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学反思:
比例的应用是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
总的方法来解答,这部分内容主
要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
例的量,加深对正、
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巩固
加深对
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
依据什么判断。利用课本主题情境图引入后,提出: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
答?让学生
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
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
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让学生先独立自学课本的内容,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因为水费和用水的吨
数成正比
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从而理解正比例应用的
主要内容。而后的教学
则让学生完全自学,但最后注意了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
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
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的关系的问题的方法。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