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法务专员岗位说明书
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教材分析
第
1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倍数与因数
教材第1——3页例1,例2练习一第1-6题。
1.
让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会找一
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
在探索数学的有关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泊内在联系,了
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3.介绍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继续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认识倍数与因数,并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一、故事引入
1. 今天让我
们来先见见几个老朋友。(出示:0、1、2、3、4、5……)
这些数是我们数学世界里的“老资格”
了,它们有一个很好听的名
字,还记得吗?(自然数)
2. 在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许
多非常有趣的联系。今天,我们就
在非零自然数中来找一找。(板书:非零自然数)什么是非零自
然数?(就是不包含0的自然数,如1、2、3、4、5、……)
二、自主学习
(1) 教学例1
1.(出示:36人进行队列操练,每排人数一样多,有哪些排列形式)
先自己独立在练习本上安排一下,安排好了后小组进行交流。
2.(学生思考,安排,并讨论,师巡视,了解讨论情况。)
3.汇报安排情况。老师根据学生安排写出式子。
4*9=36 9*4=36
364=9 369=4
4、9、36这3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4和9相乘就
得到36,36能被4和9整除。我们可以这样说:
4和9都是36的因数,36是4的倍数,也是9的
倍数。
4.
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同上处理,让学生来试着说一说,谁
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5. 排列的方法还有很我,把书翻到第3页,先填空,然后用其中的
一个算式来说说,谁是谁
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36的因数有哪些?最小的因数是谁?最
大的呢?(学生独立回答)
7. 练习:根据12*3=36填空。12的( )倍是36,( )是12的倍
数。
那36是哪些数的倍数?
观察36的因数,有没有发现什么?(36是它所有因数的倍数)
8. 小结:
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A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学生举例:(如:6是3的倍数,3是6的因数。)
(2) 教学例2
1.
出示:在6、30、55中,哪些是6的倍数? 如何判断:学生先
独立思考,再小组简单讨论。
2. 强调“整除”,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6的倍数,我们就是看这个
数能不能被6整除。
3. 练习:看谁能准确地找出1~100的自然数里,7的所有倍数。(根
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同时要求找出最小的和最大的倍数)。
4. 小结: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就是它自己。
(三)、课常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倍数和因数是两个非零自然数之间的一种<
br>关系;这跟我们以前学的一个知识关系非常大——那就是整除。如果
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那
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
就是这个数的因数。对于倍数和因数,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能过
这常课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获得了什么呢?
:
板书
设计
2
教学
反思
第 2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2、5倍数的特征
第5~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第1~2题。第7页练习二第1~
5题。
1教学奇数偶数概念和2的倍数特征。教学中注意把奇数和偶数
的概念与学生原来掌握的单数与双数
概念进行同化,有效地利用学生
原来掌握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2教学5的倍数特征。由于
找倍数的方法与前一题是相同的,可
以让学生用前面掌握的方法来主动发现5的倍数特征。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掌握2、5的倍数特征
1、 要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那
就先找到2的倍数来观察。请说
说2的倍数有哪些?(2、4、6、8、10……)2的倍
数是
说不完的,说明2的倍数有无数个。
观察2、4、6、8、10……他们是2的倍数,也
就是能被2
整除的数,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吗?(偶数)偶数都是几的倍数?
偶数都能被几整数
?0是不是偶数呢?怎么想的呢?(0是偶
数)
偶数有一个好朋友,知道是什么数吗?(奇数)怎样的数
是奇数呢?
试一试: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
16 21 34 58 70 78
92
99
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关键是什么?
3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2.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观察书上“试一试
”中的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2、
4、6、8……)个位上是(1、3、5、7、9……
)不行吗?
那请任意写一个个位上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学生
验证,得出不行)
看来2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2、4、6、
8(板书)
3.
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例2) 明明爱好广泛,特别喜
欢舞蹈。舞蹈老师给明明安排学业习的日子是
“每隔4天去
一次,7月30日是最后一次”明明怕忘了时间,计划在7
月的月历上把要去学习
的日子圈起来。(出示例2图)请
翻开书第6页,迅速地圈出明明学习的日子。
请先完成的学生回
答,为什么很快就完成了?难道你发现圈起来的数有什么特点吗?
(它们都是5的倍数)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个位上是0或5)你
能举例找一个数来验证人的结论吗?
是不是任何自然数,只要是5的倍数,个位上一定是0或5?同
学们任意写一个5的倍数验证一
下。
小结:不管是几位数,5的倍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或5,是吗?
(板书:5的倍数的特
片是:个位上是0或5) 试一试:下面
哪些数含有因数5,它们是5的倍数吗?
5、12、20、35、39
三、课堂活动
1.第6页第1题:涂色找规律
2.第6页第2题:怎样才能走出迷宫
3.猜一猜: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为什么?得出自然
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成两类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
练习二第1~5题
板书
设计
4
教学
反思
第 3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经历探索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
否为3的倍数,
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验不完全归纳法的
教学思想。
探索3的倍数特征。
理解为什么3的倍数的特征与它的数字和有关。
1、 引入
1.
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 投影出示:
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手指;
若能被5整除,
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能同时被2和5整除,则出示两只
手。
14、51、60、72、75、82、96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1、 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学生可能认为看个位)谁能
举例找一个数来说明自己的观
点?
2、
3的倍数有没有特征呢?如果有,是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
们就来研究
2、 探究新知
1、 找规律(教学例3)
请拿出小圆片,将一些小圆片放在下图中表示成一个一位数或两
5
3的倍数特征
第6~8页例3及课堂活动,第7页练习二的第6~9题。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位数。(书第6页)。
示范:用3个小圆片
摆成数12,再填表,判断所组成的数是不
是3的倍数(完成表格中第一列) 翻开书第8页,拿出小圆
片,
同桌合作摆在书上的数位图中(圆片可重叠摆放),并填表。比
一比,以规定的时间内看哪
组摆一摆,填一填完成得最好。合作
得最好。
想一想: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3的倍数与圆片个数有什么
联系?
(1).圆片个数是3的倍数,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
(2).圆片的个数等于所组成的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3).3的倍数中各数位上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
小结:组成的数各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圆片个
数,圆片个数是3
的倍数时,所组成的数就是3的倍数.如果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
字之和是3的
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 试一试.
填写书上第6页.
算一算,写一写,验一验.
3. 概括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
倍数.
4. 练习
出示判断,哪些是3的倍数.
14、51、60、72、75、82、96
三.课堂活动
第7页课堂活动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是如何学会的?
板书
设计
6
教学
反思
第 4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合数、质数
合数、质数
1..认识非自然数因数个数
的状况,进而认识质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
比1大的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懂得质数,合数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3.体验数学乐趣,感受数学魅力,激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找单位“1”;结合
具体实例,理解进行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
算时,要先算括号里的道理教学难点
认识质数与合数产生的背景,理
解意义,能正确判断;
区分质数,合数与偶数,奇数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现场调查:我所知道的中国当代数学家,由陈景润的陈
氏定理的
背景,导入新课。就故事中提到的数学名词——质数。(提问并
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研究新知
1、出示数字卡片:1、2、4、9、11、12、15、29
(1)写出卡片中每个自然数的因数。
(2)学习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7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2、整理分类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发现他们有因数1
(2)再引导分类:
让学生自主分类,自由地选择角度出发
3、形成共识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引导学生从因数个数的特征出发,
分为三类并进行重新调整
板书因数的情况
4、形成概念(根据上面的分类,提出质数合数的名称)
(1)让学生根据分类的情况,尝试归纳出质数,合数的意义。
(2)看书验证,并思考分类的依据。
(3)引导学生质疑:1是质数吗?是合数吗?——都不是
三、练习应用,深化理解。
1、让学生应用判断,完全14页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2、小组探索:编制50以内的质数表
让学生完成后,再汇报展示,并形成结论。
3、50以内质数表的阅读和探究
(1)让学生议一议,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二、 A、0以内的质数一共是15个,其中最小的质数是2 。
B、50以内质数中,只有一个2是唯一的偶数质数,其余都是奇
数的质数。
(2)辨析深化:下面的判断对吗?
A、奇数都是质数
B、偶数都是合数
C、偶数中除2外,都是合数
(可同桌小议)
4、自然数的分类
小结取得共识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研究的?有什么收获?
觉得还有什么困难?
2、思考:把下列偶数写成一个质数加上两个质数的积:
8=( ) +(
)× ( )
58=( ) +( )× (
)
五、布置作业
第10~11页1---8
8
板书
设计
合数 质数
1、2、4、9、11、12、15、29
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2、11、29 ——质数
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4、9、12、15 ——合数
教学
反思
第 5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及互质数的数学意义能够用列举法
或短除法正确地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温故——例1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
12的因数:1、2、3、4、6、12。
30的因数:1、2、3、5、6、10、15、30
2、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 <
br>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知,把话题集中到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公有因
数方面,并指导学生用课本中
的集合图揭示12和30各自的全部因数。
重点思考: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应该填哪些因数?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反馈,同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前言:两个数的
公因数
二、新知探究
1、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讨论反馈自己的发现
(2)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9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由学生根据前面的探究过程,很自然地提出列举法
(2)介绍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板书介绍,并试求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试一试求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
16和24
6和12 7和9
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再进行集体讲评
议一议: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在思考后明确:必须除到两商除了1再没有别的公因数为止
思考: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6和12、7和9这两组数,分析最后的结果为什么是6
和1?
3、介绍互质数
(1)互质数的意义
(2)对互质数的探讨
质疑:互质
数都是质数吗?互质数可以是怎样的两个数?1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它能与别的非零自然数组成互质
数吗?
分析:2和3 4和15 8和9 12和6 1和18
4和25
在学生议后,得出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有哪些。
并得出结论:可以是不同的质数
(2和3)一个数是质数一个是合数
(4和15)两个都是合数(8和9)1和非零自然数(1和18)
三、练习深化
求下列各组数中的最大公因数。
24和30 7和9
18和6 31和3 38 和57
可以让学生独立思才,哪几组数可以直接得出?
四、全课总结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10
第 6 课时
课题
名称
教学
内容
教学
目标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数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会利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理解分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3、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数学的自身规律的魅力,从而激发
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运用和列举法和
短除法确定两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
、1、什么叫公因数?
2、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3、写出下列各组的最大公因数
3和7 4和6
9和18 12和30
引出新课
二、师生共研
1、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以4和6这组数为例,就在50以内数表中找一找。你发现了什么?
11
补充内容或建议反思
重点
难点
教
学
过
程
(1)4的倍数:4、8、12、13、20、24、28、32、36、40、44、
48。
(2)6的倍数:6、12、18、24、30、36、42、48。
(3)两个都有的:12、24、36、48。
引出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介绍短除法
(1)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看看如何用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
小公倍数。再交流。
(2)反馈时围饶着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短除式中除数是2的什么数?
为什么在得出商2和3时不再往下除?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怎么计算的?
(3)师生共同探究与交流。
(4)试一试:你能找出12和1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吗?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一找,再用另一种验证。
重点反馈短除法。
3、探究特殊关系的两数怎样确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思考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交的新朋友是什么?你现在对它知道多少?
2、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先定关系
(2)确定用什么方法找
3、有什么问题或发现?
四、布置作业:
2、3、4、5
板书
设计
12
教学
反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