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绿色蝈蝈教案
陆游的诗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其二)
导读:
本文
陆游的诗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仅
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赏析】
开篇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气势磅礴,一
横一纵,把北方中原代表性
的山河形胜展现出来,鲜明突兀,发人深
省。“五千仞岳”中的“岳”应指华山,因黄河与华山此时都在
金人
占领区内。“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一仞,汉制则为七
尺。这里说华山高五千
仞,并言其“上摩天”,极写华山的挺拔高峻
特点,气象森严。“三万里河”中的“河”指的是黄河,说
它“三万
里”,亦是夸大之辞,极言黄河之长。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
整;用“三万里”
、“五千仞”两个巨大的数目词把祖国这奇伟壮丽
的山河,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入”、
“摩”二字,
使本来看似静止的高山黄河,刻画得雄伟壮丽,充满蓬勃朝气。而这
三万里的黄河
、五千仞的华山正是美丽祖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坚强
不屈的象征。就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被敌军占领,眼见收复无望,
作者无比痛心。
后两句笔锋一转,情感更加深沉悲痛,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
山东大学教授邹志方:“此诗妙处在于
,感慨由虚景生发,运用诗思
从对面飞来手法,明明是诗人北望而有感,却出以遗民“泪尽”“南
望”而有情,感慨便加深一层。”
扩展阅读:陆游的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
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
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
经学,官
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
典籍。陆游的父
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
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
唐氏是北宋宰相
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
诏入朝,由水路进京,
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
年(
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
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11
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
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
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
不幸、家庭
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扩展阅读:陆游的诗歌内容
陆游的诗歌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①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陆游坦率直言“和亲自古非长策”,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
絮输胡羌”,并揭露“诸公尚守和亲策,
志士虚捐少壮年”。其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
和守
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
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
造成的严重恶果。陆游的这类诗歌,以其鲜明
的战斗性、针对性,鼓舞了人们的抗金的斗志,得到志士仁
人的推许。
②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志未酬的悲愤。陆游年轻时就以
慷慨报国为己
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
要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
量诗歌,既表现了
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的悲愤之情。如《书愤》一诗,诗人一心
报国却壮
志难酬,昂扬豪壮中带着苍凉悲怆,既是诗人个人的遭遇也
是民族命运的缩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③描写田园风光、日常生活。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
景中发现诗材。无论是高山
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
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
剪入
诗”。《游山西村》一诗,色彩明丽,并在景物的描写中寓含哲理,
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成为广泛流传的名句。
他的《临安春雨初霁》,描写江南春天,虚景实写,细腻
而优美,意
韵十足。
④爱情诗。由于宋代理学对士人思想感情的约束和宋词的发展,
宋诗言情的功能渐渐减弱,宋代的爱情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和
唐诗比肩,但陆游却是个例
外。陆游年轻时曾和前妻有着一段刻骨铭
心的感情经历,他悼念前妻的诗歌,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晚年
创作
的《沈园二首》,被后人称作“绝等伤心之诗”,是古代爱情诗中不
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