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教材分析_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温柔似野鬼°
641次浏览
2020年09月30日 20: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关于赵州桥的资料-歌唱祖国的歌词

2020年9月30日发(作者:聂荣臻)


圆柱和圆锥的教材分析_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
与圆锥》。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 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教材分
析。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中图形的计算。
包括:
圆柱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
积。
二、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
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 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
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设 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2、教学重点:
(1)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圆锥体积的计算。
3、教学难点:
(1)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2)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3)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有关知识的基
础 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
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 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这
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
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四、说教材
一、特点一: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点、线、面
和体的关系
课标教材新增设了一个由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立体图形。这一内容
的增加能使学生对立体 图形有个完整的认识。分别在教材的11页和
24页,通过快速转动贴有长方形纸和直角三角形纸的小棒 ,使学生
从旋转的角度全面地认识圆柱和圆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
换。在做转动纸片 活动时,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先让学生猜测,再操作。
教学这一环节时我们分了三步进行:①猜一猜:转出 来是什么形状?

2


②自己动手快速转动小棒,验证自己的猜想。③强化辨析:出示
4232
2423
问:这两个长方形分别以4或2为轴旋转,得到的圆柱体一样
吗?为什么?
多找几 个学生回答,最后得出结论: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
哪条边就是圆柱的高,那么另一条边是圆柱的 底面半径。
最后再让学生具体说说上面两个长方形旋转后得到的圆柱的底
面半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通过上面三步层层递进,让学生对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有了完
整的认识。(圆锥的教学跟圆柱类似,在 这就不再多做解释。)
二、从例题选材和公式推导的呈现形式方面的变化角度。
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意识与能力。
课标教材中例题的选取也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除了26页例3
沿用老教材的例题外, 其他例题均来自与生活。如,对圆柱、圆锥的
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形实物,在 学生观察
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的
基础上引入。还有 表面积实际应用中的例4,计算一顶厨师帽所需的
面料;圆柱体积实际应用中的例6,问杯子里能不能装 下一袋奶?这
些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另外,课标教材中公式推导的呈现形式跟老教材也有所不同。在

3


以往这些部分内容的编排更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
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 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
操作方面都显不够。实验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
如,圆柱的特征,是让学生动手 实验、自主探索得到的。在教学圆柱
展开图的特征时,教材从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
形状?”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并展开观察,再把展开得到
的长方形重新包上,探索并 发现此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
宽等于圆柱的高。这就为进一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 基础,
也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空间想像的能力。
再比如在教 学圆柱表面积的时候,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的长、宽
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怎样计算呢?
在推导圆锥 体积时则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像铅锤这样的物
体的体积?”来引导学生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教学资源,加强与实际生活的
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 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重视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训练。
三、关于习题的编写和处理
课标教材相对老教材来讲,从习题的选材,到 呈现的形式上更贴
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情景图,丰富多彩的形式,
简洁明了 的文字(条件和问题的提出多以插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4


这些 都激发了学生无穷的解答兴趣。其中好多题目都是从学生熟悉的
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通过这些题目的 练习更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标教材虽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我
们认为也有些许不足,比如习题只兼顾到联系生活实际,没有考虑到
学生计算的基础,有些习题数据偏大 ,给学生的计算其实是增加了难
度,对于这些题目我会具体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下面我就其中一些习题及处理形式跟大家交流,主要说一说新增加的习题,
大家可以看着课本。
1、教材练习二中的第4题,考查学生对圆柱侧面的长与圆柱底
面周长的关系的掌握情 况。学生判断后,重点让学生谈谈理由。还可
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把第2、3个图形围起来,会出现什 么情况?
加强对圆柱侧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第6 题,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三道题的条件其实是相同的,
都是已知直径和高,这样学生练习起来比较 单一,因此我们把其中条
件进行了修改,第一小题直径12改成了已知圆周长12.56;第二小
题直径5改成了半径2.5。这样三种情况学生都进行尝试,相对来说
比较全面。
第7~10题,是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
际含义,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弄清求的 是圆柱哪些部分的面积。可
以通过教具或图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比如第7题,就可以用圆柱形
纸筒代替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
的侧面积。

5


第11题,是新增加的一个题目,对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很容易< br>判断出是什么形状,万一有困难或争议大的,可以事先准备些实物,
现场演示来帮助理解。
第16题,要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
就是计算硬纸轴的 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第17题,要提示学生注意是上下底面分别留出 了78.5平方厘
米的口,应减去的部分是两个78.5。这道题有两种解法:一种是用
圆柱的 表面积减去2个78.5,另一种是用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下两个
圆环的面积。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容易理解 的方法去做。
2、教材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虽然题目简单,但学生计算起来难度较大。
第8题,这道题关键是要学生理解求减 少的土石方就是求月亮门
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m,高为
0.2 5m的圆柱。
第11题,教学前要准备实物或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在独立
思考 的基础上,可以小组交流,最后汇报方法,学生得出了两种方法,
一是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中空的小圆柱 的体积,二是用横截面的面积
(即圆环的面积)乘钢管的长来计算,不管哪种方法都应该给予肯定,这时候要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
在进行这一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时,仍然要借 助直观的教具和学具
等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和计算方法。比如,复习圆柱的表
面积时 ,让学生根据圆柱的展开图,写出计算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


公 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容易忘记乘, 因此复习时,一方面要引导学
生回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有关圆锥、圆柱体积关系的对比练习。在对这部分进行复习时可以补充类似课本
27页第4题,28页第7题那 样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弄清圆柱圆锥体
积的关系。另外,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也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复
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加以区别。完成第29页第3题后,可让学生
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和 区别,以便分清概念和所用的公式及计量单
位。其中的第1问求至少用多少布料?要让学生根据给的图来 判断是
求几个面的面积。
第4题,求一块蜂窝煤的体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得 出两种
方法:一是用大圆柱体积减去12个小圆柱的体积,二是用大圆面积
减去12个小圆的面 积先得出来底面积,再底面积乘高得出体积。计
算起来特别繁杂。
四、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
问题的能力。
这一 单元特别加强了对图形特征、计算方法的探索。为此,教学
时,应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观 察、操作、推理、想像
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如,对圆柱的表面积、圆 柱、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注意拓宽学
生的探索空间,加强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加强在操作中对问题 的
思考。例如对圆柱表面积的教学,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圆柱的侧

7


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展开观察,再进一步
探索:长方形的长、 宽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与圆柱
底面的周长的关系,宽与圆柱的高的关系是学生在自主操 作、观察与
探索过程中获取的。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圆柱
的表面积怎么计 算呢?使学生探索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
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
又如圆锥体积的教学,教材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知道
像铅锤这样的物 体的体积?”引导学生探索,并给出提示:圆锥的体
积和圆柱的体积有没有关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 ,探究圆锥和圆
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学时,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究,注意提供给学
生积极思考 ,充分参与探索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其中圆锥的体积等于
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一结论应让学生在 经历试验探究的过
程中获取,要改变只按教材说明进行演示得出结论的做法。
还有 ,在认识圆柱和圆锥时,教材增加了用长方形(或三角形)
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的活动。也应该让 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学
具,亲自转一转,从操作的过程中得出结论。
六、具体安排
整理和复习
课时安排建议:一课时。
1、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2、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
3、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8


6、温馨提示。
(1)本单元在整理复习时,不仅要关注图形的计算方法,更要
图形计算公式的的推导过程。
(2)要注意区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和侧面积计算公式。
“数学游戏”──“剪大洞”
教材(第31页)则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图形变 换
的奇妙,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
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 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
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9

2013年端午节-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西北大学分数线-红颜是什么意思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小四语录


津桥学院-写自我介绍的作文


接受英文-留学服务中心


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烟台会计网


北京威久咨询有限公司-荆楚理工学院分数线


应聘书-财务会计实习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