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定场诗-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的
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
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
写的。其中一至五年级的10册教材已经陆续通过全
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
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3年多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
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
评,在体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
展需求等方面
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
册(以下简称“本册实验教材”)
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
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注意符合
教育学、
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
成基本技
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
展。
本册实
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
定律与简便计算,三
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对
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
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
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
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
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
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
特点。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
小学
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
括出四则运算的意
义和运算定律等。对于这些相关的内容,本套实验教材在本册安排了“四
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
算”两个单元。但是“四则运算”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四则混合运算和四则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
运算的意义,则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
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
了教学内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是计算教学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四则运算顺
序,能够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不仅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为进一步
学习代数
运算做好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一般采用的是多次循环的编排方
式。即
在低年级逐步引入混合运算、直观描述运算顺序(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下同),接着逐步出现整数四则三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况(第五册~第
八册),之后在高年级(第九册)
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以整理和概括——出现第一级运算
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为学生初中时学习第三级
运算做准备。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
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逐步形成列综合算式的能力;但是也造
成了循环过多,比较烦琐,教
学步子比较小,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不足等问题。
本套
实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
并进行简
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改进了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的编排方式。首先,在低年
级结合现实的素材逐步
引入混合运算,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
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
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使学生
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
用,体会运算顺序。在中年级时,即本册
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
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
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
及运算顺序,
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得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由于有了现实
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
顺序
,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关于运算定律,与以往的教
材相同,安排了加法和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对于这些
运算定律,学生在前面几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
大量实例,有着良好的认知基础。因此,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教材注意了这样几个方面:(1)相对集中
教学,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
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有利于学生
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
,
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如加法运算定律,安排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节;乘法运算定律则创
设
了学生植树的问题情境。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
方法,引出运算
定律。(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简
便计算”的小节里,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
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
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
的促进作用。
2.
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
要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在
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
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因此,同
整数知识一样,小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本
套实
验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小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
年级下册,在学生
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认识两位小数,学习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二
段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
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始系统学习小数。本学期
将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加、减法
。在具体安排上,本套实验教材一方面注意体
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素
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了下
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其依据是
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验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
br>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
义,使
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重视对小数意
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
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
系有困难,为此教材介绍小数的意义时,主要借助
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理解。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材单设一小节“生
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
行教学。并且注意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介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
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需要。
(4)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
小……倍”的说法。针对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的“扩大几倍就是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
几。”的规
定,实验教材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中,将“扩大……倍”
“缩小……倍”叙述为“扩大到……倍”“缩小到……分之一”希望
通过实验教学的探索找到解决此问题
的有效方法。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
展。
有
关研究表明,儿童时代是空间观念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小学阶段学习一些空间与
图形知识,并在其过程中
形成空间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及其他知识、形成空
间想像力有积极的、重要的影响。本册
实验教材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位置
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位置与方向”的内
容是在第一学段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
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
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
的感知和体
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三角形”单元,在学生对三角形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教<
br>材安排了丰富的内容: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
三角形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
有关三角形的系统
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
间,获得解决实际
问题的知识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和探索
空
间。首先,教材设计了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促进空间
观
念的发展,感受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学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时,教材呈现了
学生小组合作制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
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位置
。又如“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根据学生已会对角进行分类,
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
基础,教材设计了“给三角形分类”活动,放手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其次,教学内容的展开加强了探
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
角形的内角和、三角
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又如为了让学生
理解“三
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教材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一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
极探索的
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最后,在学习完
三角形的有关内容后,
教材安排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
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亲身体验
图形的特征和变换的规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和动手操作能力。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探
索活动也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前几册教材的学习,在统计
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
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
果;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形成了统计
的观念。本册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折线统计图,使学生了解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进一步提升对统计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继续结合实际问题,教学根
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
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如根据统计图中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分析,把
对统计数
据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在安排具体教学时,教材首先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
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横轴和纵轴上的内容相同,只是表示数据的方法不同;
因此,教材先给出数
据变化较大的条形统计图,再提出还可以有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引
出折线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
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
量的多少,更能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其
次,注意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
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例如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变化
、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的
变化、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第三,注意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
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的设计,在统计图下除了提出一些
需
要分析数据情况才能回答的问题外,还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
并
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学习根据变化规律进行推理与判断,提高学生运用
统计方法解决问
题的能力。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
地提
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
维能力是数学教学
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
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
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
学广角”单元中,安排了简单的植树问题的教
学。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
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
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他们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
题教
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
意识、创新意识的
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
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
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在
“数学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
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
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册“数学广角”的教学,
让学生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用这样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让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既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策
略,
又逐步形成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在第117页例1的教学中渗透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即遇到问题时,先给出一个猜测,要判断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可以先用比较简单的例
子来验证,
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再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营养午餐”
和“小管家”两个数学综
合运用活动,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如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
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
学习的收获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
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
好奇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学生的
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
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
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
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
意结合教学内容安
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
满魅
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
到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内容更广阔、内涵
更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第
一单元的主题图,展示北方冬季人们的运
动爱好,第二单元的主题图则介绍了一项新兴的运
动项目——定向越野活动,渗透了有关地理、文化和国
情等知识;第六单元的主题图则展示
了我国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的情景。
数学综合应用“营养午
餐”介绍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
指标等科
学知识。为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
排一
些有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
兴趣与欲望。如安
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数学游戏”等板块。介绍了现实
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数学家
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
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
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
例如,对于运算定律的总结概括,
教材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存在于算式变化中的规律,并试
着用符号表示出来。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
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
逐步得出规律。又如,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
直观展示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等等。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
好体验,
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例1)
解决问题
乘除混合运算(例2)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
运算顺序
第一级运算顺序
第二级运算顺序
三步式题
引导总结
二、教学目标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
有关0的运算(例6)
含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
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写特点
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
要性,从
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
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
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
2.例1。
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例2。
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使学生明确“照
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p>
在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
有乘、除法,都要从在往右顺序计算。
4.例3。
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出
“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
并加以解答。
5.例4。
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意:要重视
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教学
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
思路不同,解决方
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6.例5。
首先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
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
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此基础上
,结合具体式题,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7.例6。
(1)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注意: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回忆、
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五、教学建议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
探索,并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
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
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
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
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
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
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
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
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
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
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
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
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
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让学
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
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
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具体
编排如下。
例1
例2
例3
例4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三、编写特点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取现实
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
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
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
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成
了一定的
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
础和能力水平,教材创
设了许多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例如,
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
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使
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
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1.主题图。
(1)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及“公园定向运动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2)注意: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教
师也需要做相应
的准备。
2.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使学生明
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与
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要使学生明确需
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确定
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2)“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在图上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3.例2。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
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灵活创设教学的
情境;对绘制的具体方法不必做统一要
求,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绘制的
方法;最后,向学生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3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做一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注意:要让学生充分活
动。教师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量出
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角度,让学生分别
站在不同的顶点上进行练习。另外,教师可以告诉
学生“东偏南45°”也可以说是“东南方向”。
5.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4,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
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
的路线图。
(2)“做一做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注意:在课前,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条路线
,并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每一段行进的方向、途经的主要建筑
物和相应的距离。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由教
师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线路,描述出行进的线
路,供课上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
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建议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
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
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有所提
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
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
的角度认识
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
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
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
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
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介绍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
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
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与
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本单元教
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
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
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
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教材在练
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
简便计算应用
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具体编排
1. 加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旅行途中记录行
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个
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
提示性介绍。
(2)例1。
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
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3)例2。
加法结合律。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
算。接着,还可让学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
像例2
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
(4)例3。
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2. 乘法运算定律。
(1)主题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的
说,也可以把图中
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可解决的一些问
题。
(2)例1。
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
交换律。进一步,可
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
(3)例2。
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
学生观察、比较、概
括得出乘法结合律。小结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
律和乘
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
交换律是两数相加、相乘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
相加、相乘
的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
不变。在这一活动中,
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自己的发现。
(4)例3。
通过比
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小结时,教师有必要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
乘法分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而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规律。
3. 简便计算
(1)例1。
讨论连续减
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教材展示了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
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
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
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
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
它们的适用范围。
(2)例2。
画面是书店的一角,题中包含两个需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例3。
讨论可用连除计算解
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别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过小精
灵的提示比较两种算法,说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整个例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4的三
个问题,可以一次给出,或依次给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让学生
说说“一打装”是什么
意思,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5)例5。
教材介绍了按月
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的
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
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最
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
作为练习题。
五、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
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
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
,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
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
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
用好教
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
律,构建个性化的知
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
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
的机会。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主
导作用,当学生探究时
,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
适度启发;当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
,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讲
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明白。
“综合应用:营养午餐”介绍
一、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
儿
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
午餐是否合格、
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
动。
二、教学目标
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
题,体会数学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
量、脂
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
科学饮食的习惯。
三、具体编排
整个综合应用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了解每份菜的营养含量以及10岁
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并对教材中列出的
3份菜谱是否合乎营养标准进行评判。
2.教材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素材,自己动手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菜肴。
3.通过评选
“全班同学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
解决问题。
4.在完成统计活动后,教材还设计了“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的问题,渗透
了简单的极值
思想,即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找出满足相应条件的极值方案,这是一种重要
的数学方法。
四、教学建议
1.在让学生判断教材中列出的3份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之前,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
份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应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教
材中提
供的资料,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判断午餐是否营养的两个基本指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让学生从热量和脂肪两个角度来判断“今天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
营养标准”
。活动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让学生独自完成。
2.接下来,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
教材中的10种菜肴,参照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
自行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这是一个非常开
放的活动,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
24种可行的搭配方案,只要符合营养标准,学生搭配出多少种都
行。
3.在评选“全班同学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时,首先可把全班学生所有的配菜方案
罗
列出来,然后再组织学生根据这些方案选出自己喜爱的5种。在实际教学时,如果全班学生
的
搭配方案比较少,则教师可再增加几种,最好使可供选择的搭配方案在10种以上。
4.针对“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这个问题,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是让学
生根据统计表中的5种方案逐一计算,然后得出答案;二是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给
学生以启示,即根据蛋
白质含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搭配方案进行筛选,因为各份菜中蛋白
质含量的高低顺序是2、6、8、5
、3、4(9)、1、10、7(这里的数均表示教材中10份菜
的编号),所以搭配方案中的3份菜的
编号最靠前的就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方案。
5.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
次实践活动,了解一下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
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在分
析问题时,主要应从营养的角度提
出看法和建议,如:偏胖的同学可能是日常饮食中脂肪含量超标,偏瘦
的同学可能是饮食中
脂肪的摄入量太少,偏胖或偏瘦同学可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挑食、偏食的习惯,等等
。所以
教师可指导学生就营养角度给偏胖或偏瘦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也可让学生在课外了解一下
自己熟悉的偏胖或偏瘦的人的饮食习惯。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
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
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
数的意义和性质,
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具体安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
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
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编排特点
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
数是十进
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
的分数可
以用小数表表示。”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师可以
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
。
2.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
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
自主留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
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
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
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3.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
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
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
单位的十进关系(如,
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
数的实际
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61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 等。
4.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
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
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
学。其中,单名数与复
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
解决实际
问题的需要。
5.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
“扩大……倍”“缩小……倍”
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
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
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
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
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到
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
点位置移动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修改为“扩大到……倍”“缩
小到……分之一。”
四、具体编排
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 “小数产生”的过程。
(2)例1。
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
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
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由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
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
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表的形式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
应的计数单位分
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
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
表示的数是多少。
完成数位顺序表。
(2)例2。
小数的读法。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
0就读出
几个零。这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
(3)例3。
由广播的形式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写小数。
3.小数的性质。
(1)例1。
通过让学生量出0.1
米、0.10米、0.100米的三段纸条,看能发现什么,由此引导学生
探究小数的性质。
(2)例2、例3。
例2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
例3说明
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一
个整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
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
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每次比较都放手让学生尝试
,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通过
想一想,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总结。
5.小数点移动。
(1)例5。
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
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教材列出了4
个等式。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
下往上观察,然后分别总结出小数点向右、向左移
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例6。
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
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
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乘1
0、100、1000转化为向
右移动小数点。
(3)例7。
<
br>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
100、1000。然后
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
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
。
6.生活中的小数。
(1)主题图中呈现了四个不同情境中的
小数,包括质量、身高、成绩、体温,并且让
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
时,结合具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
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生活中小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7.名数的改写。
(1)情境图。
从解
决问题入手,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
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
。
(2)例1。
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
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复名数改写
成小数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的方法。
“做一做”是对学生熟悉的名数的改写,虽然名数之间的进率不同,但改写它们所用的
方法是一
样的,加深学生对改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例2。
教学把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呈现了两种改写方
法,学生用哪种方法改写都
可以,只要有道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4)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时要注意的几点:
首先,要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
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
么计算。其次,要清楚两
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最后,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
确定小数点应该向
左还是右移动,移动几位。
8.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例1。
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求一个小数的
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说明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在“想一
想”中,教材将“如
何保留整数”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既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
主探索
解决新问题;也引导学生主动概括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规则。最后,教材特别指出求小数近
似数的注意事项,并说明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近似数的精确性,
即保留几
位小数,就是精确到所保留的小数的最末一位。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求小数近似
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
能去掉的原因。
在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可启发学生思考:保留不同位数的小
数求得的近似
数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
(2)例2。
教学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完成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教材进一步要求将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一方面巩固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另
一面帮助
学生更好的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
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
握好。如小数的性质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
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
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
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
中发挥积极的迁
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
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
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
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
提高。
第五单元“三角形”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探索等活动,使学生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 通过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
角形、
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
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
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 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
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积
极的心态
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注
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
发,创设丰富多彩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以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
识。例如:对“三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学
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
平角与周角这一基础,设计了“给三角形
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
了解和把握各种三角形的特
征。
2.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
抽象。要解决数学
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行教学。
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
大量形象的感性材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
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
于第三边”这一部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
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种学生熟悉而有
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
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
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
教材编写
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教材
在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
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
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
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
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
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
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
成结论。
4.加强对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本单元增加了“图
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
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探索
能力。
四、具体编排
1.三角形的特性。
(1)情境图。
教材
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一
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
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
活的作用的思考。
(2)例1。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
念。在已学的垂直概
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最后,教材说明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
示三角
形。
(3)例2。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
应用”。
(4)例3。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
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2.例4。
教学三角形的分类。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
形、钝角三角形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
重引
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3.例5。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
数,并分别计算出
它们的和,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教材再提出用实
验的方
法加以验证。
“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4.图形的拼组。
(1)例6。
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
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具体活动时,
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
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
并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例7。
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
系,同时享受创作的
快乐,感受数学美。
五、教学建议
1.适度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
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
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
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备
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
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角
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
不同,应使学生通过
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
了解三
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
析、推理思
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
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
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
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
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
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
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
交流等活动,
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
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
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
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
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
生空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
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而有
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困难,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
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分挖
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
兴趣而且可以加深
对图形的认识。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
律推广到小数。具体
编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
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
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
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
的自觉性。
三、编排特点
1.小数加减运算集中编排。
小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
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
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
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
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
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
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小数加减笔算方法和解决问题多种策略的适宜空间。
小
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教材紧紧抓住学生
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
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
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
中。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
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算就是小数
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儿在这项目中荣获金牌。
这样选择,既让学生
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2.例1。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以故事形式动态
呈现小数加、减法。
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这样安排,在情理之中,
易于激
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过程,只有计算结果。
3.例2。
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
、减计算的一般方法。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
步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
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
法,包括使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4.例3。
(1)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呈现
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
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活
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
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用计算器的方法。
5.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1)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3)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
,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
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
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
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
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
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
自主学
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
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
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
己的解法。如,教学例
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
示,而应
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
领会多
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
能力的目的。
第七单元“统计”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从统计图
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生
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编写特点
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
再用线段顺次连
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
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
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
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
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
,让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断。
如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四、具体编排
1.例1。
通过小精灵的提
示:“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引出折线统计图。运用小精灵的话:“这
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使学
生明确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归纳概括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
数据增减变化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参加
科技展人数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例2。
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
,经历整理、描述、
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学生补充并完成折线
统计图
后,教材安排了三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要依据数据的变化特点
对“陈东5岁半时的身高”进行合理的推测。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为学生提
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例2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到
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的统
计,一方面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使学生感知统计的现实作用,另
一方面巩固了对折线
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
五、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
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可充分利用
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
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2.进一步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统计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更能清
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教学时应充
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
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
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
3.把握好教学要求。
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
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
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
但并不对此作统
一要求。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介绍
一、教学内容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
法。植树问题通常是
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
的不同、
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它们
中都隐藏
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就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本单元具体编排。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题,培养学生
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编排
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
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
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
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
棵树苗呢?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经历分析、
思考问题的过程。
(2)“做一做”也是关于一条线段且两端都
要栽树的植树问题。但是,这里给出了植
树的棵树,要求的是首尾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
,加深学生对在例1中发现
的规律的理解。
2.例2及“做一做”。
(1)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教材给
出动物园
里绿化队在大象馆和猩猩馆之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在这条小路
的两端都不栽树。由于
学生前面有了探索的经验,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当
两端都不栽树时,植树的棵树比间隔
数少1,利用发现的规律再来完成例题里的计算。
(2)做一做是帮助学生练习利用规
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1题和例1对应,
是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第2题和例2对应,这是源于
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问题:要把一根木
头平均分成5段,需要锯几次?虽然不是植树,但是这里隐含的规律
和植树问题相同。
3.例3及“做一做”。
(1)例3是植树问
题的另一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教材这里没有
给出解决关于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规律
,而是用直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体现了不同的学生
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可以接受的话
,也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索这种植树问题
中包含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数正好等于间隔数。例如,围棋盘最外
层摆放的棋子数等于最外
层每两个棋子间的间隔数,最外层每边有18个间隔,最外层总共摆放的棋子数
是18×4=72
个。
(2)“做一做”第1题是知道了正方形四边上的总人数
,求每边有几个同学,这是关
于例3的逆向思考的题目。第2题一个开放题,在正五边形的水池边摆花,
使每边都有4
盆花,要满足“最少需要几盆花”的要求,就要在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上都放一盆花,这种情
况与例3相同。第3题是在例3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问题,即求整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
直
接用乘法来求出。
四、教学建议
本单元单元时,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
,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
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时,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
逐步发现隐含于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对例题进行过多的变式,提高问题的难
度,造
成教学要求过高。
综合应用:小管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日常开支、绘制折线统计图等活动,一方面可
使学生经历收集、整
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巩固前面所学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试着学习理财
,合理
安排日常开支,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逐步形成应用意识等。
二、具体编排
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材在活动的安排上特别注意让学
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
程: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统计决策。首先是学生每天向爸爸妈妈了解家里的
每一笔
开支,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内,算出小计,在一周结束时作好总计;然后根据每天的小计绘
制一周开支的折线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在小组中交流;最后是依据统计结果给
父母提出相
应的理财建议。
按照以上的编排思路,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收集数据。
2.整理、分析数据并绘制统计图。
3.根据统计结果进行交流和作出推断,并提出建议。
三、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既可结合第七单元“统计”进行,也可按教材顺
序在第八
单元后进行。
2.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周,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
、整理工作,并完成“一周
开支记录表”,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3.课
堂上,组织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利用教材附页的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
绘图的关键是分析表中7
个小计的数值,根据其大小和分布情况来确定统计图纵轴的取值范
围。因不同学生收集的数据各不相同,
故其绘制的统计图的形状和纵轴的取值方式也是各有
特点的。针对一些学生的7个数据相差较大,教师在
巡视时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数值范围和
取值方式,以更好地确定纵轴上每一格代表的数值。
4.小组交流时,教师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统计图的含义。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参
与到一些
小组中进行引导,使小组交流不要偏离了统计的主题。
5.根据一周的开支估算本月的总
支出。教师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估算的方法,
然后再结合学生探索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在学生
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
的引导,使学生的估算方法更加合理。如估算中特别要区分出一周
支出中的短期消费项目(如
买酱油、买菜等)和长期消费项目(如买大电器),短期消费项目的支出具有
连续性和相对
稳定性,与本月的总支出有极强的相关性,而长期消费项目的支出则不具有连续、稳定的特
点,对我们估算本月的总支出影响不大。
6.接下来,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统计图
(表)的内容和估算的结果,“向爸爸妈妈提出
好的建议”。在学生发表建议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进行
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作用和
价值。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2
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而关于四则运算的意义,则
根据《课程标准》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要求未进行概括,从而简化了教学内容,降
低了
学习的难度,具体安排如下:
三步式题。
三、编写特点
1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
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
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
规定的
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
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
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
,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
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
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1
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
21。
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2。
(1)例2: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使学生明确“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2)在
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左往右顺序计算。
43。
(1)例3: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注意
:如果学生对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办法把分步算式合
并成一个算式,在合并时
,结合解答过程说明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然后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
提出问
题并加以解答。
54。
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要重视
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
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
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
实际问题用三步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65。
(1)首先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
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76。
(1)例6: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
注意: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
性。
(2)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五、教学建议
1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
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
主探索,并
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
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
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
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
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又是重点
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
人,再计
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
始学生不习惯,但
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目标
1
2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
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
空间观念。具
体编排如下。
,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编写特点
1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
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
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
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
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2
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
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基础
和能力水平,教材创设了许多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例
如,让学生在平面
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
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
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1
(1)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及“公园定向运动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2)“定
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罗盘)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辨
别方向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是参
与定向运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参赛过程中,参加者
凭借个人定向技术,识图能力和指北针,按
照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线,在野外环境中自行选
择行进路线,不断地判断并纠正前进的方向,依次通过赛
会预先放置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
时间到访所有点标者为胜。
注意: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
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师也
需要做相应的准备。
2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注意:可以与主题图
的教学结合进行;要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
定物体的位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2)“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进一
步在图上确
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32。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注意:可以灵活创设教学的情境;
对绘制的具体方法不必做统一要求,可以放手让学
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绘制的方法;最后,向学生
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43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3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做一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注意: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教师可以
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量
出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角度,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顶
点上进行练习。另外,教师可以告
诉学生“东偏南45°”也可以说是“东南方向”。
54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4,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
路程,练习描述简单
的路线图。
注意:学生确定每一赛段的路程时,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
解决问题就可以了,不
要要求学生用解比例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起点与1号检查点间的距
离”“1
号和2号检查点间的距离”大约都是1千米,为什么第一小组完成这两个赛段所
用的时间却
相差近一倍。
(2)“做一做”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
注意:在课前,可以
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条路线,并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每一段行进的
方向、途经的主要建筑物和相应的距离。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由教师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
线路,描述出行进的线路,供课上使用。通过这样的方
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建议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生已经具有了
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
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
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
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
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
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
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
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
且由于学生的
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
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
不断
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一、教学目标
1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
3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
三、编排特点
1的认知结构。
将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集中于一个单元,加以系统编
排,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
在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2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如加法运算
定律,教
材安排了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乘法运算定律则安排了同学们植树的问题情境。
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
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
教材在练习中还安
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
律。
3
本
单元的第三小节,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
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具体编排
1
(1)本小结具体编排。
①主题图。
旅行途中记录行程的情景。考虑到学生对自行
车上的记录仪表比较陌生,所以画了一
个仪表表面的放大图,并让小精灵做提示性介绍。
②例1。在主题图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答并交流;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③例2。加法结合律。
理解了题意,并搞清了条件和问题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计算。
接着,还可让学
生观察比较教材提供的另两组算式,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出像例2
这样的例子,再观察、比较。
④例3。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
(2)本小节教学建议。
1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时,应注意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
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2
本节教材
的三道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
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
成后继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
有机的整体。
3
本节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识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
又可以促
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与方法。例如,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加法
中的“凑整”计算,等
等,过去只知道这样做,现在知道了它们的依据。这种“再认识”对
于加强新知识的巩固和记忆,也是很
有帮助的。
2
①主题图。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主题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
信息,学生可以按自己看到
的说,也可以把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复述一遍。再根据这些信息引导学生发现
可解决的一些
问题。
②例1。
让学生自己发现乘法交换律。
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
进一步,可让学生在主题图中,找出可用乘法交换律解决的其他问题,并列出算式。
③例2。
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概括得出乘
法结合律。
小结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小精灵提出的问题:“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
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交换律是两数
相加、相乘
的规律,即交换加(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结合律是三数相加、相乘的
规律,即可以从左往右依
次计算,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先相加(乘),和(积)不变。在这
一活动中,应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话,叙
述自己的发现。
④例3。
通过比较、概括得出乘法分配律。
小结时,教师有必要
指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最大区别,在于乘法分
配律是乘、加这两种运算之间的一个规律
,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只是乘法一种运算内部的
规律。
3
(1)本小节内容的具体编排。
①例1。
讨论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教材展示了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
br>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
后一
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②例2。
画面是书店的一角
,题中包含两个需要综合应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而且解决问题
的策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③例3。
讨论可用连除计算解答的实际问题。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解法分
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示比较两种算法,说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与例
1比较,例3只给出了两种解法。这是因为第三种解法先除以后一个数(1250÷5),
联系实际作出
解释较为困难,对学生来说比较费解,所以有意回避。
④例4。
以王老师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为题材,提出了三个问题。整个例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4的
三个问题,可以一次给出,或依次给出,也可以先出示插图和四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说说“一打装”是什
么意思,然后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⑤例5。
教材介绍了按月计算、按周计算的两种思路,
以及相应的列式计算过程。在按月计算
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然后通过小精灵,鼓励学生提出自
己的算法,和同学交流。
最后让学生根据例题的内容,继续提出其他问题,作为练习题。
(2)本小节教学建议。
注意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
首先,要鼓励
独立思考,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索不同算法;其次,注意组织互相交
流,尽可能使个别学生的创见为其
他同学共享。第三,应当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包括允许学
生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选用不同的直观支撑,
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身特点的计算方法。
第四,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要求的把握上,因
人而异,区别对待。比如,本节
教材的练习中,不少题目的指导语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由于“怎样
简便”没有统一的
标准,加上个人具体情况的差异,很自然产生不同的评价判断,你认为简便的方法,他
认为
不简便。因此,采用何种算法,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可以依据有关知识经验对算式进行变形,
也可以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五、本单元教学建议
1
对于小学
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
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
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
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
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2
如前分析,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
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
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
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
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
解所学运算定
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3
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
较高,这是
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运算定律的运用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
br>好的机会。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探究、尝试,让学生交流、质疑。相应地,教师也应发挥
主导作
用,当学生探究时,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学生的思路,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
予适度启发;当学生
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
讲清自己的算法,让其他同学也能
明白。
综合应用: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
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
动。教材通过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
供了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10岁左右
儿童应从午餐中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
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
种搭配方案等活
动。
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
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
br>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
成科学
饮食的习惯。
整个综合应用活动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
标,并对教材中列出
的3份菜谱是否合乎营养标准进行评判。从脂肪和热量两个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是:
午餐A
符合营养标准,午餐B脂肪超标,午餐C热量不达标。
2
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
提供的10种菜肴,设计出满足两个已知条件的配菜方案,这是一个简
单的数学规划问题。问题虽然开放
,但同时又受到两个条件的约束,从而可培养学生严谨的
思维习惯。运用组合论的知识,
10选3搭配成一份午餐,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但经过“脂肪不超过50克”这一条件的筛选,只有
68种方案符合要求,
再用“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进行筛选,最终符合营养标准的只有如下24种
搭配(括号中
的数分别对应着教材中列出的10种菜的编号,以下同):(1,4,10),(1,5,
10),(1,6,10),
(1,7,9),(1,7,10),(1,8,10),(1,9,10
),(2,4,9),(2,5,7),(2,5,9),(2,5,10),(2,6,8),
(2,
6,9),(2,8,9),(3,5,10),(3,8,9),(4,5,6),(4,5,7),(4,5
,9),(4,6,8),(4,8,9),
(5,6,8),(5,6,9),(5,8,9)。
3 “全班同学喜爱的5种搭配方案”这一活动,让学生运用相关的统计知
识解决问题。在评选
过程中,要求对喜爱某种午餐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分别进行统计,目
的是让学生据此绘制复式条形统计
图。尽管满足条件的午餐组合有24种,但在进行活动时,
并不要求罗列出全部的午餐品种,只要根据学
生已经搭配出的结果进行评选即可。
4
了简单的极值思想,即在若干个可行方案中,找出满足
相应条件的极值方案,这是一种重要
的数学方法。
二、教学建议
13份菜谱是否符
合营养标准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一
份营养午餐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应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然
后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
供的资料,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判断午餐是否营养的两个
基本指标。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让学生从热量和脂肪两个角度来判断“今天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
br>营养标准”。活动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也可让学生独自完成。
210种菜肴,参照营养专家
给出的两个指标,
自行搭配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活动,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
有
24种可行的搭配方案,只要符合营养标准,学生搭配出多少种都行。
35种搭配方案”时
,首先可把全班学生所有的配菜方案罗
列出来,然后再组织学生根据这些方案选出自己喜爱的5种。在实
际教学时,如果全班学生
的搭配方案比较少,则教师可再增加几种,最好使可供选择的搭配方案在10种
以上。
4
一是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5种方案逐一计算,然后得出答案;二是从数学思想方法
方面给
学生以启示,即根据蛋白质含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对搭配方案进行筛选,因为各份菜中蛋白
质含量的高低顺序是2、6、8、5、3、4(9)、1、10、7(这里的数均表示教材中10份菜
的编号),所以搭配方案中的3份菜的编号最靠前的就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方案。
5
惯,看一
看偏胖或偏瘦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问题时,主要应从营养的角度提出看
法和建议,如:偏胖的
同学可能是日常饮食中脂肪含量超标,偏瘦的同学可能是饮食中脂肪
的摄入量太少,偏胖或偏瘦同学可能
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挑食、偏食的习惯,等等。所以教师
可指导学生就营养角度给偏胖或偏
瘦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如:饮食中获得的热量应该达标,
脂肪的摄入不要超标,应当均衡营养,不要挑
食、偏食、厌食等。也可让学生在课外了解一
下自己熟悉的偏胖或偏瘦的人的饮食习惯。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2
3
4
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
的,
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具体安排如下表。
三、编排特点
1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
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
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
示的道理,着重从“小
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
100、1000……
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
师可以依
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
2
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
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
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
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
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
生试着读、
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
3
对小数意义的理
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
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
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
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
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
意义的练习。如教科书第61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
度”,第63页第10题“说说
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4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
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单名数与复
名数的互化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其中,单名数与
复名数的互化还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编排,使学生体
会到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解决实
际问题的需要。
5
的说法。
“扩大…
…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
乘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
是a+na倍,而不是na。也有人认为:
“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考虑
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
行了尝试性的改变。在“小数点位置移
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将“扩大……倍”“缩小……倍”
修改为“扩大到……倍”
“缩小到……分之一”。
四、具体编排
第一小节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
(1)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 “小数产生”的过程。
(2)例1。
①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
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
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②分三个层次编排:先通过分米数改写成米数,
说明十分之几的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再通过厘米数改写成米数,说明百分之几的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然后通过毫米数改写成米
数,说明千分之几的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内容共同说明,把低级单
位的数改写
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
。
③在上面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单位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2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由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
、小数部分构成;然后
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通过表的形式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
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
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
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完成数位顺序表。
(2)例2,教学小数的读法。
小数的读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
读法,即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
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这种方法简便易学,且便于写
出小数。另一种读法是按分数意义读,
这与十进分数一致,有利于理解小数的意义。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分
数知识较少,教材中只教
学小数的直接读法。
注意强调:①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
读“零”。②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
出几个零。这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巩固。
(3)例3,小数的写法,环保教育。
由广播的形式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写小数。
在每种情况中
,教材只给出了第一个小数的写法,其余的小数由学生自己写。既给学
生提供了模仿的样板,同时也留有
探究的空间。
通过学生的讨论突出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写法,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小数的写法。
第二小节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
例1
小数的性质
例2、例3 小数性质的应用
(1)例1探究小数的性质。
通过让
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三段纸条,看能发现什么,由此
1米=010米=0100米
,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教材通过米尺图把它们分别表示出来,并联系分数说明它们所表
示
的长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们是相等的。最后通过观察0
使学生初步知道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例3。
例2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
例3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
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
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
2
例4,小数大小的比较。
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
十分位;十分位
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每次比较都放手让学生尝试,关键处给予点拨。最后通过
想
一想,对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总结。
3
例5
小数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例6、例7小 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1)例5,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教材列
出了4个等式。引导学生先从上往下观察,再从下往
上观察,然后分别总结出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小数
大小变化的规律。
(2)例6教学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怎样移动小数点。
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
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乘10、100、1000转化为向
右移动小数点。
(3)例7教学把一个小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怎样移动小数点。
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
(4)由于学生对“乘一个数,就是扩大到原数的几倍”、“除
以一个数,就是缩小到
原数的几分之一”不熟悉,在说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应加以说明。
第三小节 生活中的小数
1
(1)主题图中呈现了四个不同情境中的小数,包括
质量、身高、成绩、体温,并且让
学生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结合具
体情境中小数的具体
含义,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2)“做一做”通过让学生说生活中小数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
2
(1)情境图。
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
题的需要,从而使
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
(2)例1。
教学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
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改写的方法。
“做一做”是对学生熟悉的名
数的改写,虽然名数之间的进率不同,但改写它们所用
的方法是一样的,加深学生对改写方法的理解和掌
握。
(3)例2。
教学把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
呈现了两种改写方法,学生用哪种方法改写都可以,只要有道理,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4)
引导学生归纳名数改写时要注意的几点:①先分清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
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的
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从而决定怎么计算。②要清楚两个单位间
的进率,是10、100还是1000
。③根据上述两个方面判断确定小数点应该向左还是右移动,
移动几位。
第四小节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1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例2
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1。
(1)结合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说明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
应用。
说明如何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
在“想一想”中,教材将“如何
保留整数”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既促使学
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解决新问题;也
引导学生主动概括归纳求小数近似数的
规则。
最后,教材特别指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注意事项,
并说明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
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近似数的精确性,即保留几位小数,就是精确到
所保留的小数的最末一位。
同时也帮助学生明确,求小数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
br>(2)在学生掌握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后,可启发学生思考: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
的近似数是
否相同?如果不同,哪个近似数会更精确一些?
22。
(1)教学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2)在完成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
位的数后,教材进一步要求将改写后的数保
留一位小数。一方面巩固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另一面帮
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求一个数的
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的区别。
五、教学建议
1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
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
础。再如,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
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
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
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
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
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
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
法迁移过来。教
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
主
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一、教学目标
1
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
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使学生进
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
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
赏数学美。
4
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具体例题安排如下表:
三、编写特点
1。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
世界的相互作用
中逐渐形成的,这些知识与经验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为使儿童以一种
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
验,认识新问题,建构他们自己新的知识与经验,教材的编写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丰富多彩
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和动手实验活动,
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数学知识。例如:对“三
角形的分类”这一内容,教材根据
学生已懂得了角的分类,能区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与周角这一基
础,设计了“给三角
形分类”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了解和把握各种三
角形的
特征。又如,对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设计,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直观图,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哪儿有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亲自做一个实验感
<
br>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不仅是认识几何形体特征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对
于解决
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
2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
小学生来说,都比
较抽象。要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矛盾,就要充分运用其直观性进
行教
学。“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动口、动脑,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基于这样的考虑,教材在提供大量形
象的感性材
料的同时,加强了数学问题情景、操作探索活动的设计。例如“三角形任意两边
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部
分内容,创设了“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种学生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让
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
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
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
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
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获得相应的
知识和技能,为感受、理解抽象的概念,自主探索图形的性
质打下了基础。为方便教师领会
教材编写的理念与意图,开展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教材在呈现具体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
行自主
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这主要体现在:概念的形成
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设计思考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
索、实验、
发现、讨论、交流获得。例如,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
形与四边形的联系等,均
是让学生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形成结论。
4
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
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
本单元增加了“图形的拼组”,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
形与四边形的联
系与区别,从而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
探
索能力。
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
、
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
语
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
师要重视为学生
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
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
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
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断提高
自己的思维水平。
5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
教具、学具和
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
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
而有
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困难,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
分
挖掘当地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
加深对图形的认
识。
四、具体编排
1
(1)情境图。
教材提供了一幅三角形在生活中应
用的直观图,目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说
一说“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
兴趣,而且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
生活的作用的思考。
(2)例1,有关三角形定义的教学。
在“画三角形”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
在已学的垂直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三角形的底和高。
最后,教材说明为了便于表述,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3)例2,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
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为全面
和深入的认识。
设计思路是“情景、问题—实验、解释—特性应用”。
(4)例3,三角形边的关系──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
题情境,引发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
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24,三角形的分类。
(1)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按角分,认识锐角三角
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
形;第二层次,按边分,认识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用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三角形整个集合与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
形之间整体与
部分的关系。
(3)三角形按边分类,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
br>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35,三角形的内角和。
(1)先通过让学生度量不同类型的
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并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和,使学
生初步感知到它们的内角和是180°。在此基础上,
教材再提出用实验的方法加以验证。
(2)实验的方法是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引导学生拼成
一个平角来加以验证,
并概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3)“做一做”应用这一结论解决问题。
4
(1)例6,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关系。
具体
活动时,不一定只按教材提供的思路拼,可以让学生自主拼,看用同样的三角形
可以拼出哪些四边形,并
说一说是怎么拼摆的。
(2)例7,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的活动,进一步感受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
系,同
时享受创作的快乐,感受数学美。
作为范例,教材呈现了几种用三角形拼出的实物图:
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
的船、可爱的房子。
(3)生活中的数学,介绍平面图形密铺的知识。
密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教材提供了一些用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密铺起来的图案,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密铺并感受密铺创造的美。并在最后展现了
自然界中的密铺现象,即小蜜
蜂用六边形密铺成的蜂窝。
要注意这里介绍密铺,主要是使学生
感受平面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
价值。对于密铺的概念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不要拔高
要求,如对于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
以用来密铺不用让学生研究。
五、本单元教学建议
1
这一学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
的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其关系的愿望不断提高,具
备了一定的
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认识图形,进行探索。因此,本册对三
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
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
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
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
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
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
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
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
的重要手段
,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
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
和空间,让他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
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
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
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
数学之所以在信息社会应用广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
的方式、
经济有效地、精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
师要重视
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
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会用
不同的方式探索、思考解释问题,不
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4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
用各种教具、学具和
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
步发展
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时,要注意切合实际,易操作
而有实效。一些农村学校由于经济困难,不能配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具,教师必须因地制宜充
分挖掘当地
资源,积极发动学生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
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目标
1
运算及混合运算。
2
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
的自觉性。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具
体编排如下
表:
三、编排特点
1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
;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
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
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
减法放在同一个例题(例1)中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
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
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决问题多种策略的适宜空间。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
,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
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
括小数的
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如例1、例2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
时经过合
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
尾有零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零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同一问题做了积极的引导。
3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似枯燥,但由于创设了故事性强,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使小数
的加减运算变得
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能始终带着
饱满的热情思考解决问题的不
同方案,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如,例1,父子看雅典奥
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边看边
计算成绩,形如场外裁判;例3,一家三口看环
城自行车赛,边看边用自己的方式计算运动员还要骑的路
程,有一种为运动员着急、鼓励运
动员快速、顺利抵达终点的关爱情怀;例4,两位学生推测校运动会中
本班400米接力赛的
成绩,体现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从例1~例4,教材均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
格以及图
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小数计算中比较单一、比较严肃的学习面孔,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
抽象的数
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
四、具体编排
1
选择与小数计算紧密联
系的运动项目为素材。奥运会中,许多项目的成绩是通过小数
计算来决定的。教材选择女子10米跳台双
人跳水这一项目,是因为这项比赛过程的成绩计
算就是小数加减计算(两位小数)的内容,而我国奥运健
儿在这一项目中荣获金牌。这样选
择,既让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又使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
21。
由本单元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的学习。
以故事
形式动态呈现小数加、减法。先学减法,再学加法,是以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
来编排的。这样安排,在情
理之中,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计算的兴趣。
给学生提供自主计算与交流的空间。两位小数的
加减法如何笔算,教材没有给出详细
过程,只有计算结果。
32。
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结小数加、减计算的一般方法。
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巩固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同时会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使用计算器
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
43。
(1)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呈
现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尽管这三种思路的思维水平处于同一个层面,但它
显现的意义是让学生体会生
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往往都有多种思路,多条途径。当思维的角
度不同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解答方法。
(3)使学生懂得使用计算器进行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让学生用计算器对自己列的算
式算一遍,一方面检验自己笔算的结果,另一方面熟练
用计算器的方法。
54及下面的做一做。
(1)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2)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3)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教学建议
1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学
生在第一学段的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
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
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
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
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
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
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
一条重要途径。
2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
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
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
法。如,教学
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
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必将教材中出现
的各
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
流,领会多种不同
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
计算能力的目的。
3
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之一,
就是使学
生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
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
材给定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如,例1
显示的是父子二人观看女子双人跳水比
赛的情境,当记分牌逐一显示中国和加拿大运动员第
一轮及第二轮动作完成后的得分情况时,引导学生思
考:“根据第一轮动作的得分情况,你
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轮呢?”又如,教学例4时,当学生看到表
格呈现4位学生“50米
跑的成绩”时,引导他们发问:“看到这张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
样经常性地
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若干信息发问,天长日久,学生就能养成面对周围世界的诸多现象不断<
br>发问的良好习惯。
第七单元统计
一、教学目标
1
2
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
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安排如下表。
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编写特点
1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
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
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
计图,从而引出另一
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例如,例1通过对某城市六年来中小学生参
观科技
展人数的统计,以条形统计图为基础引出折线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这种统计图的特点,
明确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进一步了解折线统计图
的特征。
2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
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如:学生
参观科技展的人数、身高的变化、月平均气温的变化、
病人的体温记录、旅游消费情况等。
再如“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中,把2003年北京市非典疫情的数据
引入进来,使学生在了解
生活常识的同时,充分认识统计的现实意义。
3
教材在安
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
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同时,让
学生感悟由于数据变化带来的启示,并能合理地进行推理与判
断。如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四、具体编排
11。
首先给出参加科技展人数条形统计图,呈现出6年来参观的不
同人数。让学生根据条
形统计图发现各种信息,如参加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等。通过小精灵的提示:“
统计图还
可以这样画”,引出折线统计图。运用小精灵的话:“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明确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归纳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
清晰地显
示数据增减变化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根据参加科技展人数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
的感想。
22。
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经历整理、描<
br>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当学生补充并完成折线统
计图后
,教材安排了三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还要依据数据的变化
特点对“陈东5岁半
时的身高”进行合理的推测。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
题?”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
例2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的
统计,
一方面运用了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使学生感知统计的现实作用,另一方面巩固了对折
线统计图的理解与运
用。
五、教学建议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
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可充分利
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
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2
统计与生
活是紧密联系的,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教学时应
充分利用其特点,让学生感悟
体会这一特点,并从中引发思考,认识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
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
测。
3
与前面的教学要求一样,我们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
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
统一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