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三组教师用书
音乐毕业论文-影视编导专业
第三组说明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
,洗去你心头的
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
学
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
了
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
护、鼓励年轻人
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
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
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
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
真情。
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
的基础上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
作方法。
本
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
的心灵。特别注
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
品质的作用。
围绕
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
要讲诚信,但有时
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引导学生善于用
敏锐
的双眼发现真情,体会到人间处处有真情。“课外书屋”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
格玛丽《绿山墙的
安妮》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人间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
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
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
~2课时。
9 穷人
一、教材阅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俄国著名作
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
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
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
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
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本课思想内容有以下两
个重点:
一是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
什么地步,我们却能从文中感受得十分真切。桑娜
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竟然冒着
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
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再看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
夜晚,她也悲
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
。
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二是赞颂穷人富于同情、
热心助人的美德。课文里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
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收养孤儿,
本来就是一件感人的事,而作者把收养孤儿这件事安
排在一个孩子多、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穷人桑娜家里
,这就感人至深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
以后,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她紧张、担忧的复杂心理活动。造成桑娜
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
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
,再增加一
个包袱。然而最后桑娜夫妇还是做出了收养孤儿的决定。作者在叙述这个故事时,没有拔高<
br>人物,而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真实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桑娜夫妇没有说一句豪言壮语,
然而
他们那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却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
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
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
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
下,桑娜与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相信的举动:在自己五
个孩子的基础上,主动收养西蒙的两
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
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堕落与腐化。
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
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
良的品质。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
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
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
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
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
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
爱丈夫、同情
西蒙的善良品质。
课文段落分明,结构独具匠心。全文以桑娜的内心矛盾为主线
,围绕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这
件事,前后设置了两个悬念:渔夫是否平安回家?渔夫回家后能否同意收养
孩子。两个悬念
交替展开,逐步消除,从而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样处理,使得全文波澜迭起,扣人心
弦,
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
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
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
物心理、对话的描
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这样做”是
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
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
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
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
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
人的善良品质。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
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忐忑”是指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
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
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紧张、担忧,她不知道丈夫会说什么,觉得自
己这样做给丈
夫增加了负担,觉得对不起他;她担心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告诉丈夫自己把孤儿抱回
家的事。但是她宁可让丈夫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课文真实地展现了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透
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充分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
情孤儿,宁可自
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灵。激起读者对桑娜今后命运的关心。
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③……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次
是桑娜与渔夫同时
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
如何
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
余悸,看到桑娜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
在等待丈夫的
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良的心地。
④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
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
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
他们醒来。”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
说明渔夫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
自
然段,讲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守候在小屋里,等待出海打鱼的丈夫
回家。第二部分
:课文第3~11自然段,讲桑娜出门探望丈夫的渔船,结果走进了西蒙家,
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
她把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抱回家,然后忐忑不安地继续等待丈夫。
第三部分:课文第12~27自然段,
讲渔夫回家,得悉西蒙死去,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
俩的想法不谋而合。理解桑娜夫妻决定收养孤儿的
艰难。
(3)深层研读,感受人物品质。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
br>心理的句子,体会穷人的高尚品质。教学时要注意抓住桑娜抱孤儿回家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以
及桑娜
与渔夫的对话这些内容组织学生深入研读。桑娜抱孤儿回家部分,重点研究“她的心
跳得很厉害,自己也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个句子,联系上下
文了解“这样做”的意义,从这种
矛盾的心理中,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理解桑娜复杂的心
理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
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读描
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然后组织交流: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
的时候想到了哪些?为什么会
想到这些?通过讨论明确: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
孤儿,所以才会
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明确: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
没
有动摇。接着让学生再读读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了解省略号的作用。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
朗
读,进一步体会桑娜的崇高品质。桑娜与渔夫的对话部分,要以读为主,在读中理解两处
“沉默”的不同
含义。通过朗读,读出两人不同的性格。
在研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与她和丈夫的对话是朗读的重
点。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自己试试怎么读才能读好,再把
自己的体会和大
家交流,然后反复朗读,读出人物的真情,最后让学生汇报朗读。朗读的形式力求多样,
必
要时教师要发挥范读的作用。
3.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
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
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教学时应当结合对收养孤儿这件事的理解进行
。可以通过朗读,
让学生找出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与渔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让学生把描写环境的句子摘抄下来,进行积累。
4.课后小练笔:
续写《穷人》。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
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
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
动着学生的心。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告诉学
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
性格特点。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
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
接着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必要时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
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最后,组织学生交流。如,通过开小小故事会、在宣传栏出专辑、排课本剧等形式
,让学生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5.课文多处运用了省略号,主要作用
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如,“她忐忑不安
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
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
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
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如,“古老的钟发
哑地敲了十下,
十一下……”(3)表示语意的跳跃。如,“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
你在
家里做些什么呢?”(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如,“我嘛……缝缝补补……”这些用
法,都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相机渗透。
6.生字、新词一般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提醒学生读准“
怨、掀、虑”的读音。“作”是
多音字,在“自作自受”中读“zuò”。字形上引导学生区别:“怨”
与“祭”的上半部的
不同。“魁”是半包围结构,“斗”字要写在竖弯钩里面。
7.教师可结
合对桑娜与西蒙两家贫穷生活的理解,向学生介绍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
者列夫·托
尔斯泰的情况。
四、教学案例
揣摩心理活动培养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善良的桑
娜出于对孤儿的同情、关心,毅然把他们抱回了家,并让他们与自己
的五个孩子睡在了一起。看着七个孩
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桑娜又想到了哪些呢?请同
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桑娜在等待丈夫回来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生:桑娜想丈夫回来会说什么呢?她担心丈夫会不同意收养两个孤儿。
生:桑娜想丈夫回来可能会责备她,骂她多事,不关心家庭,给家庭带来困难。
生:她觉得这样做给丈夫增加了新的压力,有点对不起丈夫。
生:桑娜想丈夫会因为收养孤儿
而揍自己一顿。她觉得自己被揍一顿也好,让丈夫出出气,
这样就可以收养孤儿了。
生:桑娜在想丈夫回来后,怎么把自己收养孤儿的事情告诉丈夫。她觉得不好说。
师:在不长
的时间里,桑娜围绕收养孤儿的事想了很多很多。那么怎么读好表现桑娜这些心
理活动的语句呢?请同学
们先自己读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9~11段。)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几段,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生:这几段省略号比较多,要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生:课文中感叹号与问号也很多,要注意这些语句的语气。
师:那么请同学们根据同学的提示,再练一练。挑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
(学生朗读。)
五、相关链接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伟大的俄
国作家。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
1851年参军,不久开始创作小说《童年》。18
56年退役后两度出国游历、考察。1863年起
用六年时间写成巨著《战争与和平》,后来又写成《安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著名作品。
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场面广阔,人物众多,心理描写逼真、细腻
,语言质朴洗炼,在世界
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晚年常常住在莫斯科,冬天亲自用雪
橇运水、劈柴,做鞋匠手艺。他长年坚持体育
锻炼,天天散步、做体操,七十岁还能轻松地滑冰,七十五
岁热衷于自行车运动,年过八十
仍能骑马飞奔。1910年10月,因厌恶剥削生活与妻子产生矛盾而离
家出走,不幸患上了肺
炎,11月7日逝世于一个小站。
托尔斯泰重视儿童读物。他曾创办教
育杂志,出版了《启蒙课本》《新启蒙课本》和《俄罗
斯读物》(1~4册),共有三百多件作品。作品
语言规范、浅近,篇幅大多短小,故事生动有
趣,寓意明显而富有教育意义,像《李子核》《狼来了》,
已为全世界儿童所熟知。选入小学
语文课本中的《七颗钻石》也是他写的。
《穷人》的写作背
景《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
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
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
、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
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
高尚淳朴。《穷人》这篇小说,
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一、教材阅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
称家中有马,
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
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
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全文主线清楚,脉络分明。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
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
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如,残疾青年的善良、宽厚、善解人意。他明
知“我”在偷看书,却
一直没有阻拦;当“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时,他谎称“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
草”,买
下“我”的马草,还叮嘱“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又如,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
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
忘利
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
很能理解哥哥的想
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而“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
去扯马草挣钱。对于青年的帮助
,“我”心中感激不尽,因此一心不让青年家的马饿坏了。
朗读本文,不能不为这些人美好的心灵而感动
。
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如,残疾青年关心
“我”的读书:“我”读《红岩》时,他让“我”“‘坐下慢慢看吧’”;为了阻止真相暴露,
“他用双
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还不惜用“那马会踢伤你的”威胁“我”。课
文还描写了“我”的
心理活动:“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
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写
出了“我”重新获得读书机会后的兴奋。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
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
感激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
品质的写法。
2.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流连”是留恋不止
的意思。“流连忘返”写出了“我”酷爱看书的程度。残疾青年也正是
从“我”在书摊前流连忘返的情景
,发现了“我”对知识的追求,以及身无分文的无奈。这
是他一直帮助“我”、想方设法给“我”看书机
会的原因。
②我回头去看愣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
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那是父亲利用翻书的机会,悄悄夹在书里的。父亲知道,青
年是靠摆书摊养
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做
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
别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
③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
“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
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青年获悉“我”马草不好卖的消息,为了继续帮助“我”,打算通过说谎买“我”的马草。
句子具体写出
了青年做决定的经过。“愣”字表明青年突然明白马草并不好卖。“眼睛一亮”
表明他想出了既能帮助“
我”又不易让“我”发觉的主意。青年之所以“认真地看过马草后”,
才让碧云收下马草,是想让“我”
产生错觉:青年家真的有马,而且正缺马草。这样“我”
就不觉得他是为了帮助“我”而故意这么做。这
段言行与神态描写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
良苦用心。
④“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
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
放下!等碧云来拿!”
这段话写出了青
年的着急。由于碧云的意外不在,青年又是残疾,所以无法将马草提进院子。
而“我”担心那匹马饿坏,
提议自己把马草提进院子。青年知道,一旦“我”走进院子,就
会看到那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谎言就会被
揭穿。他就不可能继续留“我”在他的书摊上看书
了。文章这样写,突出地表现了青年对“我”的关心。
⑤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
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这段话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我明
白了事情的真相。通过两个感叹句、两个问句写出了“我”
见到马草后的震惊与感激。文章中的破折号起
到注释说明的作用,强调了“我”卖给青年的
马草全部都在。
(2)对词语的理解。
刻骨铭心:铭,把文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多用于对别人的
感激。
毛票:口语,就是面值一角的人民币纸币。
攥:握。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瞥见:一眼看见。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
情。
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建议
1.首先,可以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按照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
这个中心问题,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课文的<
br>主要内容。可以从“我”的角度说,也可以从残疾青年的角度说。
2.进一步理解课文,了解课
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别饿坏了那匹
马”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推动故事发生
的关键句。它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我”
把马草卖给残疾青年,离开书摊时,青年嘱咐“我”的
话。他的话,看起来是对自己家的那
匹马的关心,不让它饿着,实则是免去了“我”寻找马草买主的辛苦
,让我把时间花在看书
上。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这话既是
说给妹妹
听的,暗示妹妹不要拒绝买这无用的马草;更是说给“我”听的,让我能心安理得地看书。青年既帮助了“我”,又很好地维护了“我”的自尊。第三次是“我”对青年说的话。每天
“我”都
想象着马“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情景,心安理得地看书。关心马,就是“我”
对青年的关心。文章用
“别饿坏了那匹马”贯穿全文,起到了层层推进的作用。
然后重点学习“有一天”发生的事,可以以“
走进院子,我看到了什么”为题组织学生讨论,
充分感受青年的美好心灵,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3.课文中有不少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语句,集中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品质。教学
时,可以
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用心读一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动,或
者是自己从中体会到人
物什么样的品质。可以把这些心得、体会写在句子的旁边,然后把自
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
br>4.课文展示的不仅仅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在其他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颗颗闪光的
心灵。
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对文中其他人的印象,体会其他人的美好品质。
5.本组口语交际要求就
“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这个话题进行辩论。教学本文时,要注意
引导学生理解青年与妹妹说谎的本意,
为开展辩论做准备。课后,也可让学生发现周围的人
有无说谎现象,调查说谎的原因及结果,为辩论积累
素材。
四、教学案例
明白真相体会真情
师: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
生:没有。
师: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
师: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朗读课文。)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
生:我注意到了“枯蔫焦黄”这个词语,说明马草放了很长时间了。
师:会多长呢?
生:从“我”卖给他的第一天起。
师:是啊,从那一天起,马草就堆在那里,天长日久,枯黄了。
生:我注意到了“一堆”这个词。这个词说明马草很多,也说明青年收下了“我”的很多马
草。
师: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他对“我”的关心。他愿意帮助“我”,让“我”有书看。
生:我注意到了破折号。破折号起到了解释说明的意思,强调那马草是“我”卖给青年的。
师
:是啊。“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
相,“我”心情
如何?
生:心里非常感激。
师:这就是“我”要强调“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的
用心。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
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
么“我”难道
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生:“我”看到了青年“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的情景。
生:听到了青年冲里屋喊的声音:“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生:看到了碧云茫然的眼睛。
生:看到了青年“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的情景。
生:看到了青年乐于助人、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师: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感激。感谢他给“我”看书的机会。
生:惭愧,那么长时间没有能够发现秘密。
师: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11 唯一的听众
一、教材阅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
,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
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
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有两条线
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
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
,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
“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
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
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
。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
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
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
爱好,每次演出
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
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
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
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
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选编本文
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体会“我”对德高望重
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不懂
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三是
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
方面感受老人对“我”
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
用“白痴”形容“我”拉小提琴的水平,这对已经能拉小夜曲的“我”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更要命的是
父亲和妹妹只是经受了数次“折磨”之后就下了这样定义。为此,“我”失去了
在家里练琴的自信。文章
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做法,为下文“我”走出家门,到林中
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
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了老人对“我”
的爱护与帮助。
②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
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
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
形象地说明“我”对拉好琴重新找回了自信。
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庄重地架好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
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③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
,一定破坏了这位老
人正独享的幽静。
这句话真实地写出了“我”发现老人后沮丧的心理。“
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拉
出好听的琴声,可偏偏琴技不争气,那声音“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
带到了树林里”;不希
望有人听见自己在拉琴,却偏偏被老人发现了。文中的两个“一定”,强调了难听
的琴声带
来的后果,突出了“我”的沮丧。说明“我”又一次失去了自信。
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这是老人
对“我”说的一句话。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
不好,更从“我”被人
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
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
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
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
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
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⑤我停下来
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
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
过的感觉。
这“从未有过的感觉”就是被人肯定的快乐。而这恰恰来自于老人的陪伴,来自于老人的夸
奖。老人并不指点“我”如何拉琴,她就用自己的语言帮助“我”重新找回自信,激励“我”
刻
苦练习。在她的激励下,“我”终于敢在家里练琴了,而且练得十分认真,十分刻苦。这
句话反映了老人
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
⑥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
见老人微笑
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发自内心地为
“我”的进
步而高兴。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
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
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
,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
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
人为“我”琴技的
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
深深
的潭水。
⑦“聋子?”妹妹惊叫起来,“聋子!多么荒唐!她是音乐学院
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
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说她是聋子!”
妹妹的话道出了老妇人的真
实身份,表现出她对老人的敬仰。妹妹的话,也引起“我”心灵
的震动,激起“我”对老人的无限敬意与
感激。
⑧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句子用
“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
提琴曲,“我”唯独
想起的是这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
的地位。句子写出了“我”对老人
的感激,同时点明了课题。
(2)对词语的理解。
白痴:病,患者智力低下,动作迟钝,轻
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起居饮食不能自理。课文
中形容“我”没有掌握拉小提琴的技术,是对“我”的
打击。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二、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
追问、荒唐、
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
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
“我”的爱护、鼓励,以及“
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三、教学建议
1.教学本课前,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欣赏
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如,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并交流欣赏后的感受。也可以与音乐老师联系,开
展音乐欣赏课,赏析《月光》
奏鸣曲。
2.教学课文,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
思路
一:围绕“我”练琴过程中的心理、行动上的变化进行教学。可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先初读课文,练
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尝试着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件的起因、经
过和结果。然后,让学生默读
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同学之
间相互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
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读课文,联系
上下文,思考“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
化。通过交流,理解老教授的鼓励
对“我”的激励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
,懂得老教授谎称自
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
思路二:围绕老
教授的言行进行教学。首先揭示课题。运用查词典等方法,了解“唯一”的
意思。并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
疑,如,“听众是很多人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唯一来修饰?”
“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指谁,她做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然后围绕“作为‘我’唯一的听众,老教授做了什么”这
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老教授对“我”
讲的几段话,弄清楚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她为什么这么说。让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理解老教授的话的
真正含义以
及对于“我”提高琴技的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领会文章<
br>的中心,最后理解课题的含义。除了抓人物语言,也可适当地注意文章中人物神态的描写,
这样可
使学生对老教授这个人物了解得更加深刻。
无论是哪种思路,都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
流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三点:①要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引导学生能围绕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
题;②要创设问题
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③要开展有效讨论。讨论前,先梳理问题,一般性的问
题要
求学生自读课文解决。讨论要有理有据,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必要时再读课
文。
3.课文情感真挚,适合于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一方面,要抓住老教授是在怎样的情况
下说的那几段话。如,在“我”灰心时,在“我”有了几分自信时,各是怎样说的,为什么
要这样说,
使学生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抓住“我”的心情变化,使学生体会
“我”总忘不了老教授的
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读,通过读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
可以适当地范读。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
讲究方法,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朗读水平,在相互帮助
中实现共同提高。
4.课后练习要求摘抄
印象深刻的句子。完成本练习要结合理解课文进行,摘抄前,教师可
以先让学生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给自
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学生的发言,在尊重个性体验
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价值引领。印象深刻的句子可
以是关于老人的,也可以是关于“我”的,
甚至是关于父亲与妹妹的,引导学生不要局限在一个方面。
5.本文生字新词不多,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溜”读liū;“悠”书写时
不要漏掉中间一竖;“歉”与“谦”的偏旁不同。
四、教学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师:现在我们学习课文第八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课前老师读这段话时,读着读着,脑海里出现了许多问题。你们读了后,有什么问题吗?
(生自由准备。)
生:我想知道,文中的“我”不是到树林练琴了,怎么又回到家里练了?
师:这个问题等会儿我们讨论。继续提问。
生:老师,基本练习曲是什么意思呢?
师:班里有同学练过琴,或者练过字的吗?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基本练习曲呢?
生:我练过钢琴,一开始练的是训练指法的曲子,很简单。这些曲子就是基本练习曲。
师:学习任何技能都会有一些基本的练习。练琴,就要练习基本练习曲。还有问题吗?
生:课文为什么要写“我”在家里练琴的情况呢?
生:“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生: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师:刚才同学们问了五个问题,有一个已经
解决了,还剩下四个。下面就带着这四个问题,
请大家再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找找问题的答案,如
果有想法了,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
五、相关链接
小令 习惯上人们把词分为三类:58字以内的称“小令”,59字至90字的称“中调”,91
字以上的称“长调”。唐五代、宋初文人所用的词调多为小令。
小夜曲 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
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
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
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
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
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
泼,始于十八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
小提琴 弦乐器,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
在3
6厘米左右。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
洲早期的四弦琴
。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制作的。
12* 用心灵去倾听
一、教材阅读
1.课文简说。
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
,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
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
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
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
是住
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
手指被锤子砸
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
“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
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
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
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
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我
”深切地怀念她。
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
,平凡
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
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
写”照应;
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
段“我对小精灵说:‘
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
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
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
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文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
达意
方面的作用。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找到听“我”说话的人,其实就是找到了希望。
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
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
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
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
柔的嗓音,“我”
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终于放声大哭。这既是伤痛带来的痛苦的哭,更是在孤
独中
找到了希望的幸福的哭。
②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
就像一
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
两个人的心走在了
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
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③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不
仅痛苦,同时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如何化解“我”心中的
伤痛,不让死亡留给“我”太多的恐惧呢?苏珊
采用了更美好的一种说法。是啊,小鸟到另
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
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
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的善良、乐观由此可见一斑。
④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谋面”就是见面的
意思,用“如同我第二个母亲”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爱。
苏珊不是“我”的母亲,我们也
从没见过面,是电话线把两个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苏珊就像
母亲那样,耐心倾听“我”的心声,困难时给
予帮助,痛苦时予以安慰。这就是“我”长大
后,离开家乡,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后想见到苏珊的真正原
因。文章这样写,也为下文“我”
回到家乡后主动与苏珊联系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对词语的理解。
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密
语:秘密的通信用语。为了保密,通常用数字、字母、单词等代替真实的通信内容,也叫
暗语。
谋面:彼此见面,相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
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
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
.问讯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我国,许多公众服务场所也都设有问
讯处,比如,医
院、车站、码头。这些问讯处,为人们就医、乘车(船)带来很大的方便。
学生对问讯处应该说还是比较
陌生的,特别是农村孩子,即便出行也是有大人带着的。因此,
结合本课教学,教师可稍作解释,也可以
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就近观察车站或医
院的问讯处,了解问讯处的服务时间与服务内容,实地
感受问讯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并
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问讯处工作人员交流。
2.本文是
一篇略读课文,记叙的内容又是儿童生活方面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课文,说说苏珊给了小时
候的“我”哪些帮助。然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
哪些内容让自己感动,把感动自己的语
句画下来,和大家交流。提醒学生重点关注描写人物
言行、心理的语句。如,苏珊面对“我”的提问,总
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
我解释”;又如,“我”心爱的小鸟死了,苏珊却说是“这只可爱
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
去歌唱”……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心
声的美好心灵,
感受“我”对苏珊母亲般深厚的感情。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用心灵倾听在
日
常生活中的意义。
3.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同时也点
明了文章的中心。苏
珊作为问讯处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文中的孩子,苏珊
不仅用
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如,
当孩子的手指被砸伤时,她从孩子的哭声中,听出了孩子的孤单、恐惧与无助,她用悦耳的
声音帮助孩
子消除恐惧,指导孩子实现自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又如,当孩子因心爱的金
丝雀突然死去伤心时,苏
珊宽慰孩子,消除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谈
谈各自的认识,启发孩子:用心灵去倾
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4.本文情感丰富,适合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可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
。如,回忆“我”
的金丝雀突然死后的那部分语句,人物感情丰富,是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教师首先要引
导学
生把握人物的心情:“我”伤心、痛苦,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渴望得到安抚;苏珊听懂了
“我”的心声,她用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影响“我”,引导“我”走出痛苦的阴影。然后通
过多种形式朗
读,把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5.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声讯台,这些声讯台良莠不齐
。有的确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
方便;也有不少声讯台以赚钱为目的,利用青少年辨别能力差的弱点,千
方百计诱骗青少年
拨打电话。个别的甚至利用色情引诱青少年上当受骗。因此,结合本课教学,也要引导
学生
在家长的指导下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渠道。
四、教学案例
让生命更美好
师: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唱歌。”
师: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的?
生:因为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了,“我”很伤心。
师:你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生:作者说“我非常难过,心比被锤子砸了的
手指还疼”,锤子砸了手指,作者说心比手指
还要疼。看来作者确实伤心了。
师:作者告诉苏珊自己很伤心了吗?
生:没有。
师:一起读“我”说的话。(生读)那苏珊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苏珊是从“我”的话里听出来的。
师:老师再读“我”的话,你们用心听,看听出了什么?(师读“能告诉……一动不动了呢?”)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非常不愿意金丝雀死去,他希望金丝雀只是不动了,过一会儿还能活
过来。
生:我听出来了,作者对死充满了害怕。
生:我听出了作者伤心到了极点。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些苏珊听出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是的。她
是一直用心在倾听“我”说的话,当然听出来了。那么,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
诉作者金丝雀死了呢?这说
明了什么?
生:她很有爱心。她不想让“我”太伤心。
生:她很乐观,把死看成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师: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生读)
师: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生:作者不伤心了。我是从课文第11段中知道的。
师:请你读读这一段。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
。通过辩论,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
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根
据辩论的话题可引导学生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人要讲诚信,不能说谎。反方:
生活需要善意的
谎言。
对于辩论,学生是初次接触,课前教师可适当讲解辩论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事实说话,<
br>事实胜于雄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理服人;运用反问,增强语气;辩论时说话要文明
礼貌、
得体大方、机智敏捷而又不失诙谐幽默。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观看辩论赛录像。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学
课文,选好支持自己的事例。
教学时可采用如下思路:(1)自学学习提示,明确要求,确定自己的观
点;(2)自由练说或
小组交流;(3)全班分成正方、反方两组,临时调整座位进行辩论;(4)教师
总结,达成共
识。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由于学生情绪的高涨,辩论会可能会出现无法
控制的局面。教
师此时要成为辩论会主席,进行调控、指导。如,组织学生讨论,刚才的辩论有什么优点
,
有什么不足;也可进行评选最佳辩手的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挥出色的水平。二是
引
导学生善于倾听、接受别人合理的见解,不断完善对问题的认识。
习作三
课前可引导学生留
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
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
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
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
院子的公共卫生。
教学时,可参考以下思路:(1)组织学生讨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引出
课题;(2)
读文中习作提示,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3)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回
顾并引导学生从不
同的角度交流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4)指导学生通过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
的描写
抒发真情实感;(5)给习作取个题目;(6)组织学生撰写并交流反馈。
本次习作要
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写之
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
生在怎样的情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
意把事情写完整。学习运用环境、心理
、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这也是本
次习作的难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本组课文抒
发情感的方法;然后针对实际或举例进
行指导。
回顾·拓展三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训练重点──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
面的描写,抒
发美好情感来进行编排的。列举了《唯一的听众》《穷人》中的有关句子,提
出让学生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如,“林子里静极
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
心情,暗示“
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地
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
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
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
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还要与课外阅
读结合起来,经常组织
学生进行佳作欣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习作中通过对
环境、人
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以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日积月累 <
br>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先让学生读读这些句子,把字音
读准确
。其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
时刻不易。”这
两个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句子,引导他们
查工具书。最后,要求学生把
句子背诵下来,并注意运用。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
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
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
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
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
一刻也不能改。
课外书屋
教学建议
配合本单元的专题,本次“课外书屋”向学生
推荐阅读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
妮》,教材对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做了概括的介绍,教师要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把文中一些精彩章节读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如
果班级学生已经看过
《绿山墙的安妮》,可让他们说说阅读本书后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
其他歌
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相关链接
露西·莫德·蒙格玛丽(1874—19
42)生于加拿大麦德华王子岛北部的一个村庄。母亲早逝,
父亲在外经商,她大部分时间都和外祖父、
外祖母一起生活。莫德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文学
天赋,她九岁开始写诗,十六岁时创作的
长诗被刊登在当地一家报纸的头版,广受好评。一
生中共创作了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集
、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版的
私人日记。
《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190
8年出版,很快就成为当年最为畅销的书并逐渐风靡
全球。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种文字的译本,持续
发行5 000多万册,成为公认的文学经
典。马克·吐温对本书做出了如下评价:“安妮是继不朽的爱
丽丝(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马克·吐温的鼓励下
,女作家又连写了
另六部小说(《少女安妮》写安妮在家乡生气勃勃地做小学教师;《女大学生安妮》写
安妮在
大学读学士学位,经历交友、恋爱;《风吹杨柳的安妮》以安妮给未婚夫写信的方式,叙述
她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校长的多彩故事;《梦中小屋的安妮》写安妮开始婚姻生活,依然对一
切充满爱心
与好奇;《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写安妮主持六个孩子的大家庭;《彩虹幽谷》写
孩子们长大了,安妮给
他们热情、快乐、爱的教育),形成了“安妮系列”。“安妮系列”从
安妮的少女时代写到她成为一个六
个孩子的母亲,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个加拿大少女
的成长过程,征服了全世界女孩的心。“安妮系
列”在问世后不久就被改编为各种版本的电
影和电视播出。
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
位倾听者来说是这样
的。当唱诗班唱起《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
面有着
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大笑不止,使得
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
使在阿冯利
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凯撒遗
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
,只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伯特·布
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时,安妮拿起罗达
默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一
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
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们饱尝
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
光。每个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
。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客
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
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
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