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1-3单元教案

绝世美人儿
823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18:2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秋节ppt-周记200字大全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甘萍)



岔 河 小 学 数 学 学 科
备 课 本







年 级: 四 年 级


教 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本1-5页例1、例2)
课时 1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课前
准备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

的?




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可补充条件再
提问。)

导入
1、出示问题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 85人到来。现在
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

人?


2、学生独立列式并脱式计算。

3、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4、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注意说说每步表示的意义。


(1)71-44+85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


=27+85 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113(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注意:a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b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c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

d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1、第5页做一做
2、练习一第1题
3、练习一第2题









练习一第3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题
四则运算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含有两级运算(课本6-9页例3) 课时 1课时

1、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尝试,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

教学
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难点

教学
方法






导入
复习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
尝试自学
脱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467-240+129 624÷3×2
课前
准备

1、学习例3
出示挂图

问:图里有哪些信息?什么是半价?该怎样解答?
强调列综合算式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总结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问: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么?

学生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答。
2、“做一做”
第1题:学生说明运算顺序
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解题思路,并说明运算顺序。











练习一第4—8题







练习一第九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 =48+12
=48+12 =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使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探究发现,小组合作,归纳总结

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课本第10页例4)

课时 1课时
课前
准备

基 口算:


20+30÷3 42×3 90÷15+3
12×4-40÷2 8×5×10 120÷3×5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去冰雪天地欣赏了美丽的冰雕,观看了刺激的滑雪。
导入
今天,我们再去冰雕区游览一番,好吗?


(一)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出算式。
师:要想进入冰雕区参观,需要正确解答一个问题,有信心吗?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 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
几名保洁员?
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内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交流,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是怎样列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汇报算式和思路:

(1)270÷30-180÷30

(2)(270-180)÷30

(二)探究两种算式的运算顺序。
师: 这两种列式方法都有道理。它们的解题思路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观察这两个算式,有
什么不同点?
师:说一说,你分别打算怎样计算这两个算式?

汇报后生独立计算,请两名学生板演。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 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
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P11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读题,观察画面,弄清题意。
(2)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钱?你会想到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P14练习二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四则运算(二)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




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
=3(名) =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思维能力、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理解和掌握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能准确地计算比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课前
准备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课本第11-13页例5) 课时 1课时
观察总结
1、说一说运算顺序:

150-100÷5×4 (43+57)×(38-31)
2、计算:
23+570÷19 90-(32+30)
导入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画出顺序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学生独立解答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说明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2、小结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课本第12页做一做
练习二第4、5、6、7题









练习二第9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四则运算(四)
同级:从左到右
两级:从高到低
带有小括号:先里后外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特征。
2、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3、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概括能力。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掌握0在四则运算的特性
理解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课前
准备
0的运算(P13例6) 课时 1课时
合作探究

口答:
78= 154-0= 0÷23= 128-128=

100+0= 0+568= 0×
76= 235+0= 99-0= 49-49= 0+319= 0×29=


导入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 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相乘得到5.0÷
二、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能不能找到商?有没有含义?
说明: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1、计算
0+8= 22+17×0= 0÷7+7=
0×8= 56×27×0= 74-74+19=
2、填空
369÷3=( )×2=( )
570÷3=( )×2=( )
180÷3=( )×2=( )



课本第13页“数学游戏”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5+0=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5-5=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5=0 5×0=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0÷5=0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课前
准备
确定物体位置(课本P17~18) 课时 1课时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合作探究
1、出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

(1)他们在干吗?(定向越野运动)
(2)你知道什么是公园定向运动吗?(出示资料)

(3)你们想去参加定向运动吗?如果你想去参加定向越野运动,首先就

必须准确确定物体的位置,这样才能赢得比赛。



导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

出示例1图
下面是一次定向运动的地图,我们一起看一看。

(1)你从图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
(3)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5)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

(6)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
(7)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8)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为

什么?
小结: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
的方 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课本第18页“做一做”




课本练习三第1、2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

反思




确定物体位置两个条件
1、确定方向
2、确定距离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础 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绘制平面示意图


绘制平面示意图(课本P19 例2) 课时 1课时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 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
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课前
准备
合作探究
导入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师: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 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 200米处。
2、新知学习
A、.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B、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
你们打算怎样 在图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和 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 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C、.小组活动,绘
制平面图。
D、.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完成课本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找一个有建筑的图片,设计一个小区,说一说各个建筑的位置。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绘制地图
1、先确定角度
2、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课本P22 例3) 课时 1课时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

3、

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课前
准备
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P22 例3

1、说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位置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位置上?你发现什么?
2、两个相对的事物相对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导入
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困惑?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







(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
(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 的方向上。以上海
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
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










1、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2、完成练习四第1、2两题

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

上。)

(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

(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上课时间:____年___月__日
课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
准备
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
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课本P23 例4) 课时 1课时
游戏---找朋友:
一人说方向和大约角度,另一人确定这个位置上的同学。
导入 例4和例3有什么不同点?说一说。
教学例4
1、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3)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2、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3、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偏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做一个定向运动员应该具备的方位知识,不过,真正的定向
运动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和无畏 的精神。在平时,我们要加强锻炼,等你觉得准备得
比较充分时,就可以参加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刺激的活 动了。











1、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四第3题






设计一个小小动物园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的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描述并绘制简单路线图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教学
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重点

教学
会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教学
方法



合作探究
课前
准备

加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课时 1课时
1.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2.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加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会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问

口算:
37+22= 128+315= 124+246= 0+150=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互相交换了,结果还是一样,你能举例吗?
导入
其实数学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1、教学例题1

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答,观察可以有两种解法,答案却一样。

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你发现这些式子都有哪些共同点?

(小组讨论)

总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你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2、教学例题2

让学生比较书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找出简便的一种。观察它是如何运算的。

汇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三.练习

第28、30页的“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9+99+999+9999
(2)69+18+23+31+82
(3)516-56-44-16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加法运算定理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乘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课时 1课时
1、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乘法交换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2、通过观察发现并理解乘法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会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问



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础 复习上一节新授课的知识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会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合作探究
1、教学例题1

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答,观察可以有两种解法,答案却一样。

你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你发现这些式子都有哪些共同点?

小组讨论)

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你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2、教学例题2

让学生比较书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找出简便的一种。观察它是如何运算的。

汇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

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发现了什
么?






第35页的“做一做





时钟4时敲了4下,12秒钟敲完,6时敲6下,几秒钟敲完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乘法运算定理



乘法交换律----
a×=b×a



乘法结合律-----
(a×b) ×c=a×(b×c)




教学

反思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游戏:
导入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9×48
+
9×52 9×(48 + 52)
师:同学们,你们都收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4+2)×25
= 6×25

=150(人)

生:4×25+2×25
=100+50

=150(人)

请两位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请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

汇报:两个算式相等(4+2)×25=4×25+2×25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个等式?
生:4加2的和乘以25等于4乘25加上2乘25。
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 br>结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
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
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
准备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
2、初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乘法分配律 课时 1课时
合作探究










完成“做一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0+4)×5

35×37+35×63

38×29+38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教学

反思






乘法分配律

(
a
+
b
) ×
c
=
a
×
c
+
b
×
c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简便运算(一) 课时 1课时
1、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
注意正确理解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加减法运算中坚壁那计算的实际运用
课前
准备
合作探究
基 1、口算
础 16×5 28×3 120×10 210×4 25×8 45×2
练 2、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各运算定律
学习了几种运算定律,今天我们一起利用所学知识去学习更
导入
有趣的知识--- 简便计算。



1、投影仪出示题: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 34页。这本书
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列式:234-66-34

3、独立计算
4、全班交流汇报。说出你的计算方法。

生234-66-34 生:234-66-34 生:234-34-66

=168-34 =234-(66+34) =200-66

=134(页) =234-100 =134(页)
=134(页)

5、重点让学生说出算法2和3的运算顺序及理由。

强调: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
减第一个数。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理由。引导学生理解:哪种方法更简便,要
看具体的数 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将书的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










完成课本“做一做”




计算下面的题,然后说一说你的根据:
1234-463-536-234


















教学

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
简便运算(一)
a-b-c=a-(b+c)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1、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运

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认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课前
准备
简便运算(二) 课时 1课时
合作探究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运算
教学例题3
从题目你收到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所给的问题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我先算出5棵树苗多少钱,生(2):我先算出一共买多少棵树苗,

生(1)
再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再算每棵树苗多少钱。

1250÷25÷5 1250÷5÷25

=50÷5 =1250÷(25×5)

=10(棵) =1250÷125

=10(棵)
师:这两种方法答案都一样,你们喜欢哪种方法?

第二种,简便。

强调: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教学例题4
让学生自己看图收集信息,知道一打有12个,也就是说一筒有12个。
列式:12×25
师:这道题你可以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吗?
(小组讨论)汇报总结










完成课本“做一做”
课本第46页练习八第1-2题



课本第46页练习第八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题









教学

反思






简便运算(二)
一个数连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连个数的积。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小小营养师 课时 1课时

1、内容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4、知道学生学以至用,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础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美食王国,你们一定吃过很多美食,你最吃什么?

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课前
准备
合作探究
导入 今天咱们一起去品尝更多的菜。
(一)你想吃哪些菜呢?可以选择A、B、C三种,要说出你为什么喜欢
它。
学生按自己喜爱选择
(二)你去吃饭点菜时根据什么点?

生:根据自己的口味。

(三)你从书上表中获得哪些信息?
师:请你利用这张营养成分表,估计一下

(四)你刚才点的三种菜的热量总和、脂肪总和及蛋白质总和分别是多

少?(学生汇报)

(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仅要吃味道,更要吃得有营养,人人

都应争取成为一个营养师,是不是?(出示课题)
好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标准了呢?

(六)了解成分:“不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
师:热量对我们有什么用处?脂肪呢?蛋白质呢?
师:听了营养师的话,你们觉得自己的菜点得符合标准?这样对我们身体
有什么影响?
你能帮助他们吗?怎样改变?
师:比一比哪个组发表的方案更合理。
根据数据制成统计图










根据数据制成统计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请你为全家设计出周六、周日的菜谱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同步指导相关练习题
小小营养师

不低于2926千焦
不超过50克

爱情名言名句-学雷锋活动计划


难忘的一件事400字-会计人员述职报告


望江南温庭筠-珠海教育网


伤感的英文句子-二本文科大学排名


小学作文我的老师-求职范文


廉洁自律准则-清明节的来历200字


北京吉利大学-榜样心得体会


鹤岗一中-货物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