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温柔似野鬼°
905次浏览
2020年10月03日 18: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长安一中-弟子规手抄报

2020年10月3日发(作者:孙觉)


《四则运算》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七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 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
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
1~例3);混合运算的顺序(例4);解决问题(例5)。
一、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 、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 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
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 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
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出,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 的关系(例1——例3).学生在前七册教材中,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经
有了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感 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
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 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
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 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
关系打下基础。
2.四 则混合运算(例4)。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
学过的混 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
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 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本单元设置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 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
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
一些策 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生在 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
识。在此基 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
除)法计 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例如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可放手让学生解决“西宁到拉
萨的铁路 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把814 km与1142km合在一起,即把814与1142合< br>成一个数的计算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后,通过“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
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概括加法的意义,进而概括说明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由解决问题
到概括出加法的意义,是学生对加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概括四则 运算的意义,丰富、梳理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材设置了4
道例题, 依次教学加、减、乘、除法 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0的运算特性,四则混合运算等教学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纵观全局驾驭教材 ,适时引导学生把分散学习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逐步完善知识结构。
例如,在概括四则运算的意义之 后,可引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归纳整理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本单元设置了3个练习,都 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学生的理
解和掌握。例如,练习一第1题 是四道有关加、减运算意义的问题。题目中特别提出:“下面各题应用什
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求用 加、减法得意义说明各题选择方法的道理。教学时,应让学生切实经历把


加、减法的意义 应用于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和表述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培养学生的 判断、推理能力及有根据的说理能力。又如,练习2第3题“调皮的小猫”,调皮的小猫
的爪印遮住了等 式中的因数、除数或被除数。教学时,不仅要用好活泼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参与练习活
动的兴趣;还要 组织好交流,请学生说说求出“爪印下”各数的根据。学生根据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说
明,或是利用乘 、除法的关系来解释,将使学生对乘、除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使学生加深对乘 、除法关系的理解。
4.建议用6课时教学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
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 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 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
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 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 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
情境中, 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
与他人 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解读
1.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含义
数(自然数)是刻画一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的符号,运算(整数四则 运算)是刻画多个集合中事物
数量信息之间关系的符号(组合)。从数学发展的逻辑体系来看,加法运算 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减法是加
法的逆运算,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 法的定义:对于规定运算表示在的后面增加个的序数,如果这个序数为,那么,
。显然,加法运算满足封 闭性、交换律、结合律。

称为与的和。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记作:
乘法的定义: 乘法在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加法,乘法是数自相加的缩写。一般地,对于自然数
规定乘法运算表示个相加 。显然,乘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 逆运算,减法是通过加法来定义的。由于减法将出现负整数,因此,运算
的集合需要从自然数集合(如果
)扩展到整数集合)。整数集合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对于,
,则称为减的差,求 差的运算叫做减法,记作:

。显然,整数集对于减法运算是
。 封闭的,而且,存在 着“相反数”与“单位元”,使得
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是通过乘法来定义的。由于除 法将出现分数,因此,运算的
集合需要从整数集合()扩展到有理数集合()。对于,如果,则称为与的
商,求商的运算叫做除法,记作:(
在着“相反数”与“单位元”,使得
2.数的运算
=)

。显然,有理数集对于除法运算是封闭的,而且,存

数的 运算内容贯串于整个一、二学段,是这两个学段比较重要、占用学习时间最多的内容。对于数的
运算首先 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运算,这达到不同目的,决定了选择不同的运算方式和不同的精度要求。
美国数学 教师学会(NCTM)1989年编写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中对计算问题有一段论述,反映对
运算的观念(见下图),从中可以受到一些启示。

首先应当让学生理解的是面对具体的情形 ,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
口算、笔算、计算器、计算机和估算都是供学 生选择的方式,都可以起到算出结果的目的。
应当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按照标准的要求把握 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重视估算的理解运
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运算,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 运算。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运用常见的
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整数运算
对于整数的运算《标准》在两个学段分别提出具体的内容要求。


第一学段: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第二学段:
1.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探索并 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会应用运算律进 行一些简便运算。
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学习整数的运算首先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把握四则运算的本质。如,加一个正数比原数大,学习加法时,要使学生理解这个算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去一个正数就比原来的数小。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求相同加数的和,这是乘法的本质特征。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教学中应强调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 br>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运算的难度和熟练程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针对不同的内容提出明确的要
求。限制运算的步骤是为了控制繁杂的问题,往往四则运算的多步计算会 出很繁杂的问题,对于每一步骤
的计算学生可能都会做,但在若干步骤计算中,如果有一个地方出错,就 会导致整个结果出错。在有的计
算器之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繁杂的问题时,可以选择用计算工具, 而没有必要把用大量的时间用于
复杂的运算。而对于这种运算,稍不留意就会在某一个环节出错,也会导 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应当淡化对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 算结果,比运算的熟练程度
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 ,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
度。




《四则运算》重难点突破
一、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1.用好主题图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时,可用课件呈现我国地图铁路建设的 发展。随语言描述先定格在西宁至格尔木,再呈现格尔木
至拉萨的铁路修通。让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 包括西宁到格尔木和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同时了解我


国铁路建设的发展,感受时代的 发展。以现实情境引入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来。
2.引导学生对加法的意义进行概括。
解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个问题后,以“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来引导学生思考“加法
是什么样的运算”,让学生经历从实际应用到抽象概括意义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的过程。
3.通过对比,突破教学难点。
尽管学生对减法的人是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从本质上认识减法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教学中
可组 织好“对比”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第2、3题和第1题的联系,即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
它们 的和,第2、3题是反过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从而帮助学生突破
概括 减法意义的难点。同时通过对比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反向运算,建立逆运算概念,掌握加、
减 法的关系。
4.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出关系式
对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总结, 以“加(减)法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怎样求加法?”
“怎样求被减数和减数?”等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整理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式。由此,提
升学生对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 关系的认识,是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的思想熏陶。
二、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突破建议:
1.让学生经历“过程”,提升认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思考:乘法是什么样的 运算?有解决问题到比较与思考,让学生经历“由3+3+3+3=12与3X4=12,用乘法
算比较 简便→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简便→概括出乘法的确切意义”的过程,使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从感性 上升到理性。
2.突出除法和乘法的联系,概括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与乘法相反的运 算。借助学生对除法意义的感性认识,以解决第(1)、(2)、(3)题为基
础,组织比较活动。通过 比较,弄清楚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中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变化,进而从除法算式和
乘法算式的联系出发,思 考、概括除法的意义。这样,不仅利于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除法的意义,
还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和 乘法的关系,认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借助具体实例化解难点
学生对乘、除 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有关0的运算,在前几年的学习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认识和经验。
这里,重点是总结 整理出关系式和把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其中,概括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以及“0为什么不 能作除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可以借助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想清楚、弄明白,化解难点。例如, 呈现有余数除法算式30÷4=7„„
2 ,185÷12=15„„5 ,据此让学生思考“怎样求被 除数”等问题,进而概括出关系式。再如,借一个非


零的数除以0(如:5÷0=口)与 0÷0的例子,让学生对例子的讨论获得“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这个
过程,也让学生明白了0为什么 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三、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突破建议:
1.步步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例4时,首先借助基本式题96÷12+4 X 2与例4( 1)依次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说”和
“计算”激活已有的混合运算的知识和经验,并把这些知识 和经验自然运用到三步式题。然后结合例4(2)
引入中括号,要让学生凭借对小括号的认识,去判定其 运算顺序,并完成计算,让学生在亲历中切实感受
和认识中括号的作用,体验含有两重括号的混合运算的 运算顺序。最后,请学生总结带有中、小括号的四
则混合运算顺序„„从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中 括号、完成计算→总结运算顺序,教学任务步步深
入,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
2.丰富和提升学生的认识
借助复习,引出“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 则运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说明:加法和减法
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有第一 级运算、第二级运算的概念,就为学生更科学地总
结概括四则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创造了条件,也为以后 学习第三级运算(乘方、开方)做了准备。
四、解决问题
突破建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活经验
用课件或挂图创设师生在公园准备租船游湖的情境,请学生用语言 描述并提炼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切
实感受问题的现实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 相应的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租
船的方案。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首先,让学生自己弄懂题意,厘清已知信息数据和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与解答”环节,先引导学生
凭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发现“租大船便宜”,然后再以“空出两个座位”激发学生寻找最省钱的方案。
“回顾与反思”环节,则应加强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策略。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讨论交流
等活动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救世军-中国留学生论坛


漳州城市学院-学习雷锋好榜样手抄报


留学生购车免税-北海人事考试网


孝顺竹-多伦多大学留学费用


贵州财经学院商务学院-文明城市标语


以诚待人-刚哥哥


榴弹炮和加农炮的区别-幼儿园新生家长会


高贵的施舍-本科一批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