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滨州公务员-冬的作文
语文三年级下册
1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
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教具准备:
惠崇的《春江晓景》图。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僧人,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儿。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1
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他
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
景>》这首诗就是他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所
作的题画诗。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少想象难度。
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嫩茎可吃。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鱼,肉味鲜美,但卵巢、血液和肝脏有剧毒。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
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
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
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开放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和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
景图。字里行间流露
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从画面上看到的吗?(不是。这是作者
通过观察岸上、
水面上的事物展开的联想,它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冒
尖儿,也就是河豚逆流而上的季节。)
五、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后反思:
1.出示图片,让学生先认识蒌蒿、芦芽、河豚这些景物,不但能够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
趣,而且对理解诗句很有帮助。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课
文中涉及到的与主要内容关系密切
的一些物品的图片,让教学更直观。
2.尽量为学生自学感悟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让学生
分组学习、
讨论、探究,自己获得的学习经验是最有用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交往、合作学习
的能力。
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
力。
教具准备:
《游园不值》的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春天是春暖花开、万物复
苏的季
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
么样的?
(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说)
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怎样描述春天
的。
(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了的又有多少?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
而且还要读出诗的感情。
2.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
引导学生展开朗诵比赛,反复朗读古诗。
3.老师示范
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什么不同。(重点指
导:情绪饱满、气息畅通)
4.学生再次练习读诗,争取达到甚至超过老师读的水平。
5.指名读诗,引导男、女生展开读诗比赛。
6.总结:通过多遍读诗,有的同学已经把诗的
意境读出来了,有的同学读的感
情还差一点儿,不要紧,大家还有机会,学完这首古诗后我们再练习读。
四、感受情境,语言描绘
1.通过多遍读诗、体会和揣摩,同学们肯定有许多想法。下面请各
位同学在
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你自己理解的诗句的意思,可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讲
一讲。
2.学生分组交流。
3.学生汇报:有谁愿意讲讲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之后请同组的同学
补充,
其余小组展开评议)
4.老师创设情境:这个园子的主人养的花远近闻
名,诗人慕名前来观赏,但是
没有敲开门,大家想想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突然,作者的眼前一亮,看到
了一枝
粉红色的杏花伸出了围墙,开得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会怎样?
他又想
到了什么?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诵读全诗
1.诗人不是画家,但是只用了
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
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2.在整首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3.再次诵读古诗,力争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4.最后,不拘形式地背诵古诗。
六、适当扩展,学习古诗
刚才,我们一边读古诗一边揣摩,一边读古诗一边体会,这样不仅读
懂了古诗,
还把这首诗读得有滋有味。
1.请大家听《游园不值》,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
2.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
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用最短的时间
就能够把古诗学会。(学生自学古诗)
3.下
面我们人人都做小老师,把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给同组同学讲一讲、读一
读、说一说。也可以另外选择自己
喜欢的同学结成小组,或者是和老师组成一个
小组共同学习、交流。
4.各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5.检查学习效果。
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
到前面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读一读、画
一画、说一说……汇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补充、评价,最终理解
古诗的意思。
6.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游园不值》。
7
.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
边欣赏美丽的春光,你还能
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想起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8.反复放《游园不值》的录音,让学生欣赏。
9.如果你认为古诗不足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
10.老师总
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顿
时觉得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
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
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韵——诗歌
朗诵会”。
课后反思:
1.在教授《游园不值》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挂图,说说图
上画的什么人在
干什么,在学生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引出课文题目。从一幅画入手,由学生质疑创设
了问题情境,也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诗句的内涵。课堂上一幅气势宏伟、栩栩如生
的挂图,一张色彩明丽
、令人神往的照片,或是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
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新鲜的
感觉和强烈的兴趣,学生能依据图
像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描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在诗歌
教学过程中,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把
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
讨论、启迪和学习。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
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最后
,适时就重点、难
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之
情。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写实——富有生机
惠崇《春江晓景》{
想象——充满情趣
叙事——游园未成
游园不值{
抒情——春色盎然
2.瀑 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能说出作者观察瀑布时的位置变化和所观察到的景象。
2.朗读课文,体会比喻的贴切。
3.感受瀑布的“伟”和“美”。
教具准备:
瀑布的挂图,本课的配乐朗读录音,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挂图,展示瀑布的雄奇景象。
2.描绘瀑布景象并感叹: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赞美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传世佳句之一。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瀑布的。
2.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甲:作者从“听”和“望”两个方面来写瀑布。
学生乙:作者边走边看,观察的角度不断变化。
3.老师板书:听 望。
三、学生自学练习
(投影出示)填空并讨论。
1.瀑布的声音好像 ,又像
。
2.远远地望见瀑布,这景象好比 。
3.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它又如同
。
4.一阵风吹来,瀑布又变得 。
四、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节。
(1)提问:作者写“听”,突出了什么?(瀑布的水声大。)是怎样写出来的?
(2)小结:从侧面写——声音传得远;从正面写——声音如浪如风。
(3)用上拟声词,说
说“叠叠的浪”是什么声音,“阵阵的风”是什么声音;
再想象叠叠的浪涌上岸滩是什么声音,阵阵的风
吹过松林是什么声音。
(4)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5)背诵指导。
(6)概说节意。
2.讲读第二节。
(1)提问:山路“忽然”一
转和“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什么关系?“这般景
象没法比喻”是指什么景象?作者把瀑布比作“一道白
银”,确切吗?哪个词写出
了作者激动的心情?
(2)讨论:作者已经把瀑布比作了“一道白银”,怎么又说“这般景象没法比
喻”?
(3)小结:作者认为这实在不是很完美的比喻,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瀑布的壮观。
(4)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5)背诵指导。
(6)概说节意。
3.讲读第三节。
(1)提问:仰望时,瀑布怎么又像“珍珠的屏”?作者情不自禁地赞叹“
好伟大
呀”,“伟大”在哪里?“如烟,如雾,如尘”的景象又是怎么产生的?
(2)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所观察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3)个别朗读、逐个评议、集体朗读。
(4)背诵指导。
(5)概说节意。
课后反思: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部分,要求学生“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
写瀑布的。”这一内容需要教师多加指导,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文段的概括能
力还不强,所以
要逐步指导,慢慢让学生学会概括,学会分析,学会总结。
2.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做
法很好,让学生慢慢学会自己去抓住关键
词来理解课文,培养起学生的自我阅读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背诵中感受瀑布的奇美。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检查背诵。
2.认读字词。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交流,记忆字形。
学生甲: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叠”笔画较多,上面是叠放的“又”
,第一行
一个,第二行两个;“滩”字左边一个三点水,右边一个“难”;“仰”字的右
边和“
迎”字里面的部分是一样的;“屏”字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个“尸”,
里面是个“并”字。
学生乙:我提醒大家注意“般”的写法,注意与“船”不同。
3.学习课文中的新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比喻:一种修辞手法,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以便
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三 复习回顾,回答问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瀑布美在哪里。
2.学生思考后汇报。
学生甲:瀑布的声音非常好听,像叠叠的海浪不断地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
吹过松林。
(老师播放录音资料:海浪不断拍打岸滩的声音,风吹松林发出的声音)
学生乙:远看瀑布非常壮观。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倾泻而下,就像一道白银悬挂
在千丈青山上。
学生丙:近看瀑布,就像看见了一座珍珠的屏,洁白而美丽。在微风吹拂下,
像烟、像雾、像尘
一般的轻盈。
(播放录像:远看瀑布的资料和近看瀑布的资料)
课后反思:
1.教学时,先播放瀑布轰隆隆的声音,学生通过听觉感受瀑布的恢弘气势。然
后展示诗中所描绘的被多
媒体再现的瀑布情境,配上瀑布飞流直下的声音。真实
的瀑布,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
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
弦被拨动,思维被激活,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2.教学
中,还可利用课件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向学生展示世界知名瀑布:中国
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世界
第一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最洁净的瀑
布群——九寨沟瀑布;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
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伊瓜苏瀑布……欣赏到这些奇美的瀑布,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会争先恐后谈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信息量扩大,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教学的重难点
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首先配乐进行一次诗
歌范读,这样一来,又一次把学生带入到了优
美的意境当中。把诗歌分为“声、色、
形”三方面,每一小节都引领着学生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学习。这
样一来,诗歌的
层次会更为清晰,学生学起来也不费劲。
板书设计:
2.瀑布——如烟 如雾 如尘
听——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整体——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仰望——一座珍珠的屏
3.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具准备:
录有春雨声音的课件,生字、新词投影。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千
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
么?(板书:雨)
2.我们把春天的小雨叫做什么?(春雨。)(老师补题目:春天的小雨)
3.春天的小雨落
下来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播放录有春
雨声音的课件,学生一边观赏画面,一边倾
听)
4.学生回答:春雨落下来时,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标画生字及自然段序号。注意读准字音。
2.结合课前预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指导:“乳”的读音是“rǔ”,不能读成“lǔ”。
沟:给“购”换一部分的方法。
播:给“番”加一部分的方法。
跌:给“失”加一部分的方法。
这些字有什么特点?你可以怎样记忆呢?(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字的方法)
(2)投影出示下列词语,学生朗读。
飘洒 品尝 乳汁 淅淅沥沥 水沟 你推我挤 叶脉
跌下来 滑下来
演奏 播种 发芽
三、尝试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1.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2.指导学生分段。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春雨已经下了很久了,落在了不同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春雨落在了树林里的树木上。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春雨从树叶上滑落到地面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第四部分(第6—9自然段):春雨在树林里演奏,在大地上播种,“我”喜欢春
雨。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四、开展朗读比赛
1.同学们自己准备。
2.随机抽签分组,形成新的组合,开展小组及个人朗读比赛。
3.统计积分,公布比赛的优胜小组及优胜个人。
课后反思:
1.为了让学生更好
地理解课文,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回忆一下春雨淅沥的
情景,说一说自己见过的景象,说一说对春雨的
感受。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
的有错误也没关系,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都还有
待于加
强。
2.对于分段环节,教师要多加指导,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段,说出
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2.根据画面想象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世界,感受在观察中展开想象的乐趣。
3.理解课文的
内容,感受课文描绘出的这个美妙的春雨中的声音世界,激发
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本课的配乐朗读录音,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分别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二、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在作者的笔下,春雨是那么富有情趣。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春雨的
世界吧。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春天的小雨都落在了哪些地方呢?默读课文,仔细地找一找,在文中标画出
来。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篷顶的波浪板上 树林里的叶子上 铁皮屋顶上 树叶上 地面上
“我”
的脸上
3.春天的小雨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课文中找一找,画出相关的语句。
4.分析重点语句。
投影出示: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
我挤。
学生甲:“哗啦哗啦,哗啦哗啦”是描写春雨汇成小河后流动的声音。
投影出示:淅淅沥沥,
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
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学生乙:“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是春雨发出的声音。
学生丙:各种美妙的声音汇集在一起,非常好听,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音乐
的世界。
投影出示:所有的种子都回到大地的床上,让母亲抱它亲它教它发芽。
学生丁:在春雨的滋润下,种子开始发芽了。
学生戊: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比作母亲,让我们感到非常
亲切。
5.作者除了描写春天的小雨的声音,在文中还写出了作者眼中小雨的样子。
你能找到这些语句吗?通过
朗读这些语句,你想到了什么?
6.学生汇报。
投影出示: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
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
小鼓似的:啪!嗵——嗵——嗵!咚——咚——咚!
学生甲
:从这句话中可以想象出小雨滴汇成大水珠时的动态美。在优美的画
面中,雨滴发出清脆的声音,给人以
美的享受。
投影出示:站在楼顶上看雨,雨丝细细的,密密的,随风飘洒,如同轻轻地把种
子撒在大地上。
学生乙:从这句话中可以想象出春雨随风飘洒的动态美。春雨朦胧而轻盈,
给大地的一切生命带
来了活力,滋润了万物。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在文中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并解析标画的语句。
五、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1.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举行背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后反思:
1.在教学中,注重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朗读<
br>《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小雨为什么会发出各种不同
的声音?这样学
生就会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2.课上鼓励学生多提问,做一个爱思考的学生,即使是学这样一篇感性
的散
文时,也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3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4.山 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山雀的挂图,本课的配乐朗读录音,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文题目
1.出示挂图,播放有关山雀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2.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山雀。看得出,大家被深深地吸
引了。俄国作家
普里什文在观察了山雀之后写出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文章
的题目就以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命名--(
板书:山雀)
二、情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相信读着读着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山
雀的世界。
【设计意图】: 对于可能只在电视节目中见到过山雀的孩子们来讲,鲜活生
动的画面给他们的
视觉冲击是巨大的。直观的动物形象为他们提供了遐想的依托,
使恣意想象成为可能。由此,走进课文描
述的情景时,他们头脑中的画面感会更
强。之后的自由朗读环节又为学生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出口。去
除各类要求的
束缚,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最大限度的信任--
相信他们能读好、读懂、
读出感情。
1.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读起
来有些吃力的句子,不太明白的词或者
产生疑惑的问题……(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状态,给予帮助,同时对预习不充
分的孩子进行提醒、鞭策。
2.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二到十六自然段)
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这
些描写吧,可以齐读,也可以你一段我一段地读,还
可以选你们喜欢的其它方式读,看看哪对同桌读得最
投入、最生动。(生合作读
文)
【设计意图】:无论是合作还是比赛,伙伴间总是能给对方激
励的力量。再
次读文,再次走进文章情境,体验必然进一步加深。在朗读方式上给学生选择的
权
利和自由,“谁的学习谁做主”。
3.评价一下同桌的表现吧,肯定他的优点,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帮他纠正。
(生交流)
指名一对同桌相互评价,师生相机点拨。
4.师:山雀被你们认真而热烈的学习气氛所感染,
想出来和你们再次见面呢,
那咱们就用友好的注视和静静地思考欢迎他们吧!
展示课件:再次播放山雀的相关图片
(生观看后)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
的空白处。
【设计意图】:短片的再度播放意在帮助学生从文字返回图像,促进他们加
速思考,进而形成独特的感
受落于笔端。文字可长可短,老师不加干涉。“不让
几十个孩子写出同样的句子”是老师起码应该具备的
教学思想吧。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课下学习要求。
课后反思:
1.三年级识字教学仍然是重点,但一堂课下来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先让学生听录音,边听边画出生词,强调借助拼音学读准字音,接着通过联系语言环境,
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
通顺,并让学生进行评价,接着再单独读生词、指名读、自
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难读字强调读等的
形式,学生读兴趣较浓,大部分能
发准音,但也占用了较多的时间。
2.加强课堂纪
律管理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
分散。稍不留意,有的同学在台下窃窃私语
,有的在玩文具,有的不时还打小报
告。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不断地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
的能力和习
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练笔交流和练笔延伸。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学生读课文。
2.师生评价,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读文,品词析句
(一)师:无论
是人还是动物,可爱就格外地受欢迎。那么你是从哪些文字
中感受到了小山雀的可爱呢?用心地默读课文
,标出相应的词、句、段,细细体
会。
(生默读,标注)
(二)有感情地为大家朗读你标注的文字,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1.“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上面有几个
黑斑。”
(1)生朗读,谈体会。
(2)师生评价。
(3)师点拨:这段外貌描写确实不错
,颜色词用得准确,“鼓鼓”又让我
们感受到了小山雀的憨态可掬,尤其是抓住了“黑斑”这个特点--
人们常说“哪
个哪个小姑娘脸上长着几个小雀斑,真可爱”。“雀斑”也许就是小山雀脸上的
黑
斑呢!忽然觉得它们又多了几分淘气。一起来读出它们的可爱样子吧。
(4)学生读句子。
2.“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直到后来,……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
它还是像死了
似的躺在那儿。”「展示课件第三屏」
(1)生汇报。
(2)师引导学习观察顺序:起
初作者用(望远镜)观察小山雀,(板书:
远)后来又来到他的身边(碰碰、摸摸),(板书:近)这种
观察的顺序就是--
由远及近。(板书:由远及近)那同样的,先观察近处,再观察远处就是由近及远。(补充板书)
(3)这部分描写作者和小山雀的动作时用的很多词妙极了,标出来,品味
品味。
理解--悄悄地(绕)、偷偷地(走)、碰碰、摸摸、纹丝不动等词语,体会
作者小心翼翼,怕惊动山雀
的心理,感受小山雀的机智可爱,领悟学习观察事物
的方法之“静态”观察。
(4)指导朗读。
3.两只小山雀的对话部分。
师:最精彩的一幕上演了!想不想扮演小山雀体会一下当时那紧张又充满友
情氛围的情景?
(1)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一到两对同桌分别进行朗读和表演,请其他同学担
任旁白。师生
于评价中进行朗读的切磋、交流。
(3)重点强调“劝告”与“警告”的区别,体会自由山雀紧张情绪的升级,
指导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能力是在不断地揣摩和练习中得到提升的,趣味表演读
的方式无疑调动了学生主动揣
摩、练习的积极性。
三、悟法,总结延伸
(一)两只小山雀的“对话”让人忍俊不禁,作者
是根据什么猜想到它们的
“对话”内容的?(动作、叫声)
展示课件:提炼相关的词组
师:小山雀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尖叫都令作者关注,其实不仅是动作、
叫声,就连小动物们的眼神也会让热爱观察、思考的人们,尤其是你们这些想象
力丰富的孩子浮想联翩的
(依据板书总结观察的方法和顺序)
(二)小山雀在普里什文的笔下是那么可爱,连我们
也想动笔尝试尝试了吧。
把观察的“秘诀”记在心里,今天就试着用用!
【设计意图】:让方法在学习中自然生成,授之以渔。
四、欣赏练笔,交流感受
师:有一位我特别崇敬的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好的作者写文章往往是“一
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
我们从《山雀》这篇文章中已经感受到了作者普
里什文在观察、描写小山雀时所倾注的心与情。这节课我
们就来倾听大家经过认
真观察、用心思考后描写出来的小动物,希望能听到你们的真心和真情。
(一)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小练笔,每组推荐一人参与全班交流。(可
推荐写得成功的练笔,也
可推荐不太满意的作品。)
(二)师根据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指导。
(三)学生在指导下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课文后的收获和存
在的问题,
使教师的指导更富针对性,也避免课后小练笔的设置流于形式。
五、画面配音,练笔延伸:
师:无论是精彩的文章,还是存在缺憾的描写都让我感觉到了大家的用
心,
你们的这种态度是我最珍视的。写文章和做其它的许许多多的事一样,不可能随
随便便成功
,但只要我们多读、多练,一定会向着成功迈进!接下来,咱们做一
个现场配音的小游戏好吗?
(一)展示课件(生观看)
提示:边看边注意动物的动作,猜猜它们会想什么、说什么。
(二)同桌合作组织语言、配音。
(三)生开始练笔--注意:把自己平日里积累在头脑中的精彩词句用上。
【设计意图】:“趣味中练笔”使写作变成了受欢迎的学习,学生爱写才能
会写,才能写好。
板书设计:
外貌 观察顺序 可爱
5 山雀 动作 仔细观察 用心思考 远
语言
(叫声) 近
课后反思:
1.减少教学环节,减少预设目标
。阅读教学低效,教学设计要避免过于烦琐,
着重围绕听、说、读、写下功夫。本节课设想通过读课文—
—画句子——说体会
——仿写的形式进行。可学生还是没养成边读书、边思考、边写的习惯。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尽量减少教学环节,不要求达到过多的教学目标,一课一得已经是
很不容易了,追求面
面俱到,全面的教学法目标,只能是一无所获。
2.今后布置作业也得动动脑筋,多花点心思。如果每
次作业我们都能精心地
去设计,那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百花园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2.了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的现象。
3.读读背背。积累古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过程:
一、学习汉字的构字规律
1.读一读书中的两行汉字。
2.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偏旁与字义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
一说。
(1)第一行带“纟”的字大都跟织物有关。
(2)第二行带“疒”的字大都与什么有关系呢?
3.班内交流,教师指导。
二、了解一字多义现象
1.读一读书中的句子。
2.分组查字典,一组查一查前两
个句子中的“道”,说一说“道”在这两个
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另一组同学查一查后两个句子中的“
穷”字,说一说“穷”
在这两个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3.学生在班内交流,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举出一字多义的其他例子。
三、读一读,背一背
1.学生独立阅读,找出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做好标记。
2.小组交流,互相学习。
3.教师引导理解,点拨指导。
4.练习背诵与默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口语交际“说说季节”。
2.指导习作。
教学过程:
一、指导口语交际“说说季节”
1.读题目,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要求。
2.分组活动,确定交际的主题。
3.先小组内进行,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班内交流。
4.教师指导:学生说话的时候围绕三项内容:
(1)喜欢什么季节;
(2)这个季节里的景象;
(3)这个季节给你的感受。
5.学生评价,看一看谁说的最有条理。
二、指导习作
1.明确习作的内容及要求。
(1)作文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展开。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这个季节的资料,然
后介绍或赞美这个季节。
2.指导学生习作。
(1)写清楚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喜欢的理由。
(2)写完后读一读,找出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地方做修改。
习作例文:
美丽的春天
走过寒冷的冬天,美丽的春天悄悄地来临了。
天空变得蓝蓝的,白云有时像一只只休息的山羊
,有时像一群群强壮的大
象……偶尔有几只燕子飞过来,好像在说:“春天来了!大家快去寻找春天吧!
”
草地上探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脑袋,远远望去好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草地
上还开放着五颜
六色的花儿,好像给绿色的地毯绣上了美丽的花纹。
远处的大河里一只只帆船行驶着,好像在进行一场
激烈的比赛。河边的一座
座大山好像在给它们加油。
小朋友们一起去公园玩耍,他们个个兴高
采烈。他们有的坐在草地上欣赏美
丽的春景,有的拿着网兜在捕捉蝴蝶,有的在草地上尽情地踢足球,还
有的在玩
游戏……草地上到处有他们玩耍的身影,公园里到处是他们嬉戏的笑声。
春天真美呀!是小朋友眼中最美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