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别妄想泡我
503次浏览
2020年10月04日 07: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学英语作文网-小学生自我评价

2020年10月4日发(作者:邢球痕)


学五年级数学
2014

2015年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上学期我教五年级一班和二班的数学,共有学生73人,其中男生40人 ,女生33人,学
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的课外作业完成得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 主动
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
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
分,他们的特 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
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 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
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 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
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 、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二)图形与几何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
第三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四)数学思想方法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五)数学综合运用
1.探索图形
2.打电话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
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
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 “因数与倍数”
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


倍数的意义, 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
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
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 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
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 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
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 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
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 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
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
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 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
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 较和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
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概 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
理解,进而学习 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
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 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
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 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
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
发展 小学阶 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
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
排了 “观察物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
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
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 定的经验。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
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 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
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 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
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
仅可以使学 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
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 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
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 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
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 ,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
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 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
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 “找次品”
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
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 “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
让学 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
体会运用优化策略 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
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 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例如,
“图形的运 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


图案;综 合与实践活动 “打电话”、数学广角 “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
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
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 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
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
6.
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2015年新编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导学案
课题 观察物体(1)
课时 第一单元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执教人
执教时间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结合现实生活, 通过具体观察活动,我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
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3、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学习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 PPT 学案 师导案 生学案
学生在个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 落实自主学习的任务。同时,教师要适时地
对学生预习作出方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展示不同的摆法。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 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
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每个同学 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
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 目的。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同
学们以小组为单 位,合作解决。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 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
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学生展示交流得出摆放的规律:
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 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
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 个正方体,
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 br>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1
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 、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
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
好每个学生 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
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
念才能得 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
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 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
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 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
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 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
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
【知识结构】
2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
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
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 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
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
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
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 出示课件):现在有四
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
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3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
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
你可以怎样摆?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
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
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
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
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
不对齐着摆。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
3页练习一第1、2、4、5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
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观察物体(1)




4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学习内容 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 (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 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
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 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
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 、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


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 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
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新课讲授】
(1) 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2)师:这是一个用3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
画下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
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
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5【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设计第课时观察物体(2 先摆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 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
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只有唯一的一种
情况。
教学反思:
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教师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
强烈的兴奋感 和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
新知创设了良好的情境。通 过小组合作,经历 “研究视图───构思摆法───摆出物
体──观察验证”,不仅找到了摆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
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亲自经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
供了良好的机会。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创设出了学生乐学的氛围。
这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个个抢着发言 ,抢着上台来演示,甚至有的同学一边举手一边都
想下位子,每个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本课通过 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等


途径,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了 一种学习的过程,
使其聪明才智有机会发挥出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
培 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力求让
学生真正成为数 学学习的主人。

3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让学生通过 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行分
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 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
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 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掌握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难点是体积和表面积两个概念的建立。
【教学指导】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 生
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认识, 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
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使 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
体或正方体。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 积、体积和容积
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
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 ,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
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 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
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 置
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
手做实验,感 受到物体所占的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
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 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
推理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1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
积…………………………………………………………6课时
【知识结构】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教学指导】
由于本单元内容较为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 有一
定的难度,所以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 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本单元中因
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 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
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 数等概念的理解
也就水到渠成了,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 破
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2.由于本单元知识特有的抽象性,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能力。虽然我们强调从
生活的角度引出数学知识,但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忽视概 念的本质,而让学
生死记硬背相关概念或结论,导致学生无法理清各概念间的前后承接关系,达不到融会 贯通
的程度,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提高,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
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
都是无限的结 论,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1.因数和倍数 2课时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3.质数
和合数 2课时
【知识结构】
因数和倍数(1)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 第二单元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时间
主备人 欧俊 审核人 江艳萍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偶数、奇数的含义。
2、我能掌握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3、我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求出符合要求的数。
教学准备 ppt、学案
师导案 生学案
自主学习(约7分钟)
学生在个 人理解教材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学案,落实自主学习的各项任务。同时,教师要
适时地对学生预习作出方 法指导、信心鼓励和时间要求。


自学教材第9页完成以下题。
1、日常生活中说到的双数2、4、6、8……都是2的倍数。自己在表中圈出2的倍数。
2、自己在表中圈出5的倍数。
我发现: 2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
5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
合作探究(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 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
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2的倍数的特征是
2的倍数有
5的倍数的特征是
5的倍数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是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自然数中,2的倍数又叫 (0也是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 。
①偶数的个位上是
这些数是偶数。
②奇数的个位上是
这些数是奇数。

汇报展示(约10分钟)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共同解决学 习过程中个人或小组解决的
问题,丰富学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的经验。
根据自主学习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
达标检测(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师对发现的学生
中 存的共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解。
1、把下列数中,是奇数的画△,是偶数的画○。
29 108 345 766 0 123 5657 9902
2、把下列数填入适当的圈内:
15 53 26 70 80 32 25 89 95 30
2的倍数 5的倍数

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
它们的个位都是:


拓展延伸


6
分钟
︶ 教师检查或小组自查,发现问题教师课堂立即订正。
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



组成的数是偶数:
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组成的数是奇数: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课时 第二单元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执教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执教人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我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规律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学习难点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准备 ppt、学案
师导案 生学案
本课课题
因数与倍数
第 1 课时 共 7 课时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理解二者是相互依存而不相同的两个概念。 教学目标 2.掌握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培养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准备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投影仪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人二度备课
内容与环节预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算式,我们先来
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好吗? 二、探索新知 (一)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观察下面的算式
并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生 1:它们有些算式能除尽,有些不能除尽。 生 2:有一些算式的商是整数,有一些不是。
师:你的意思是把它们分成两类:
2.师:今天我们就研究第一类算式。这一类算式的特点是什么? 在这样的整数除法中,如
果商事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 数是被除数的因数。比如,12
÷2=6,我们可以说 12 是 2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在除 法算式 12÷6=2 中,我们
知道 12 是 6 的倍数,6 是 12 的因数。 师:谁能像这样说说第一类中的一个算式,谁是


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请学生试着说一说,并在同桌之间说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 3.
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它们是两个数 之间
的关系。比如,我们可以说 5 是 30 的因数,但不能说 5 是因数。 师:刚才有同学在下
面提出了遇到 0 怎么办,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在这里,我们 规定一下,为了方便,在研究
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 包括 0) 。 4.做一做(书本第 5
页) 请同桌之间先说一说,再请学生汇报。 (二)找因数 1.出示例 2 师:刚才我们知道
了什么是因数和倍数,下面我们来学习怎么求因数和倍数。 从 12 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
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 18 的因数有 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
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
=18,18÷2=9,18÷3=6, 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 1×18=18,2×9=18…)
师: 18 的因数中, 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 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 36 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 36 的因数有: 1,2,3,4,6,
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
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 不需要写两
个 6)
-仔细看看,36 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
一定是( ) ,而最大的一定是( )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 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
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
最小的自然数 1 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 一对一
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三)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 18 的因数,那 2 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 2 去乘 1、乘 2、乘 3、乘 4、…)
那么 2 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 1、2 小题:找 3 和 5
的倍数。 汇报 3 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
写成:3 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 3 分别乘以 1,2,3,……
倍) 5 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
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 的倍数 3 的倍数 5 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
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
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 1~4 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2 是 2 的倍数,2 是 12 的因数 12 是 6 的倍数,6 是 12 的因数 18 的因
数:1,2,3,6,9,18 18 的因数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 的倍数:2,4,6…… 2 的倍数也可以用
集合来表示
教后反思


本课课题
因数与倍数练习课
第 2 课时 共 7 课时
1.通过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这三个层次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因 数
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教学目标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


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以有序的数学思考来求一 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
在练习中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熟练求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的方法,掌握因数与倍数的一些特征,能以有序的数学思考来 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投影仪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人二度备课

内容与环节预设
教学过程: 一、学习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关于
因数和倍数你知道些什么 呢?(引导学生回忆,并指名说一说。 ) 师:这节课我们就有
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和深入思考。 (板书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练习) 二、
基础训练 1.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提升巩固 (1) .a、b、c 都是非 0 的整数,如果存在 a
÷b=c,那么( 数, (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 )是( )的倍数。 )
是( )的因

(2) .24×6=4,那么(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1) .知识考察

书本第 7 页,第 4 题:15 的因数有哪些?15 是哪些数的倍数? (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
找 15 的因数,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15 的因数。 ) (2) .答辩游戏(师问生答) 。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一个
数的最小因数是——(1)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本身) ;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本身) ,有没有最大的倍数——(没有) 。 (3) .我们都是小能手(根据因数和
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 ①书本第 8 页第 6 题。1 的因数有( ( )个。 )个,7 的
因数有( )个,10 的因数有

②12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③6的倍数有( 9的倍数有( 三、综合训练

) ,18的因数有( ) ,其中最大的是( ) 。

) ,既是12的因数又是

) ,9的倍数有( ) ,其中最小的是( ) 。

) ,既是6的倍数又是

1.书本第 8 页:第 7 题猜数游戏。 2.火眼金睛 (判断对错) ①因为36÷4=9,所以
36是倍数,4是因数。 ②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 ③36的全部因数一
共有 9 个。 3.对号入座(最多写 3 个) ①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有 ( ②只有两个因数的数
有 ( ③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有( 4.走进生活 老师手里有些气球,平均分给13个小朋友,
正好分完,如果老师手上的气球总数比 13多,比70少,那么老师手上可能有几个气球?
四、拓展训练 书本第 8 页第 8 题:一个数是 42 的因数,同时也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可
能是多少?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对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做了专门的训练,相信同学们能熟
练地运用因数的 倍数的相关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了。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吗? ) ) ) ( ( ( ) ) )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

月亮城-客户经理职责


武汉限购令-父亲节贺卡祝福语


墨尔本理工大学-销售团队口号


英语手抄报设计图-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


韩国高丽参的功效-公务员考试加分


国庆节作文400-中秋寄语


三年级写植物作文-开封人事网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保研个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