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考志愿填报网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来源:zz^ste*&p.c~o%m]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
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来源%:z#
~z&s@]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
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
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
数除多位数除法的
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
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
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
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
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来%源*:中教^网]
(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
(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
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
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
题)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
学
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
(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中*@国^%教育出~版网]
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
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
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
br>【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
样的,只是
表达的形式不同。】
(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来%源~&:中*教@
网]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来源^:z&zstep.c@~om%]
(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
(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
、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
们把它叫做余数。[来@源:中教^#%网~
]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w#@s^tep%~.com]
(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
分的物品
6个草莓
7个草莓
几个一份
每2个一盘
每2个一盘
分的结果
分了3盘,正好分完
分了3盘,还剩1个
算式表达
6÷2=3(盘)
7÷2=3(盘)……1(个)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
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
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
(三)理解商与余数名数的确定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1)学生读题,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第1小题算式中每个数分别
在图中表示哪个部分?分别表示
什么意思?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这一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
(1)学生独立先在图中圈一圈,再说一说,最后用除法算式表示。
(2)比较发现两小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理解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
【设计意图:
借助练习,沟通不同表征方式间的联系,在多种表征形式相互映衬下,帮
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
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与余数的名数。】
三、观察比较,发现关系
(一)合作探究
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来#源:%中国@教育~出&
2.学生思考:用4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来^*
3.小组合
作:用8根、9根、10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
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
?(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9种情况)
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二)交流反馈[中@~国教育出#&版*网]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观察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2.组织学生讨论:
(1)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
(2)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
(3)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4)学生举例验证[来源*%:z#zstep.^co&m]
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教材第61页“做一做”。
2.学生读题,教师引导理解:用小棒摆一个五边形需要5根小棒,如果有剩余,可能
是几根?
3.为什么是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4.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余几根?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
和除数的
关系,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
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
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练习,深化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来^源:#中教&%网~]
2.教师讲评。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商与余数的名数的确定方法。
(二)填一填:( )÷6=7……□
1.思考:□里可以填哪些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
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来源:&^
*中~国教育出版网#]
五、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二)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