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报告
合肥对讲机-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及教材体现部分)
教科书作为教
学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
思路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我区有一位语文教师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对教科书的态度,
那就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今天,我与
大家交流自己对五年级上册教材教学要求和教
材体现方面的认识,一定会有不周全的地方,假期里我虽然
研读了很多遍教材,但是肯定不
够“千遍”,所以请老师们在听完我的介绍后,帮我补充、指正。我的介
绍分三大部分:
一、目标确定原则
五年级上半学期是高年段的初始阶段,还肩负着一定的由
中段向高段过渡的任务,因此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首先要“依标靠本”,“标”指的就是《语文课程标准
》,“本”指的
就是我们这本教材,只有“标”与“本”结合起来,我们的目标确定才不会过难或过简。
其
次是重视基础,基础知识的夯实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第三个原则是提高能力,能力
不
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能力的养
成有一个从低级
到高级的渐进过程。第四个原则是联系生活。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
才是语文课的大课堂。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我分别介绍一下识字、写字部分和阅读部分的教学要求及教材体现。
二、识字、写字、句子部分
《课标》对高年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
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
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
br>我们再来看本册教材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
精读课文
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
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
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
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
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
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
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
)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
检测之用。
读完以上两段话之后,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字词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
具体目标如下:
1、识字重在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基本字义、词义。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误读音
如:哺、某、砾
(2)辨识汉字的基本结构,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如:誊、坠
(3)掌握本册教材的生字词语,辨析常用多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等
(见另一文件:识字写字知识点表格)
(4)积累常用词语(含词语的理解、搭配、成语)
这在每课中和拓展训练中都有涉及,不详说了。
(5)结合简单语境理解常用汉字、词语的意思
例如:宏、洪、鸿
三个hong字都含有“大”的意思,可以通过组词、扩句来体
会它们之间的不同。
(6)会运用常用的关联词语
如:《新型玻璃》中就有许多的含有关联词语的句子
,引导学生多读代替讲解,让
学生慢慢体会其中的意思。
2、培养运用汉字、自主识字的能力,积累词语。
(1)按照规律识字、比较识字、抓特点识字。
按规律识字:腭、肚、肺(第九课)、腔(第22课)
比较识字:腮——鳃 崎——骑 檐——瞻
抓特点识字:葬、魂
(2)理解近义词、反义词、生僻词、同音词等。
如在第1课《窃读记》中出现的近义词:急切、急迫 都有“紧急”的意思,但“急切”
侧重于“切”,
表示需要,多用于表达心情、神态、情趣等方面;“急迫”侧重于“迫”,
表示不容迟疑,不容等待,多
用于表达情况、形势、任务等方面。
反义词:不甚留意——分外爱惜《梅花魂》
生僻词:分贝《新型玻璃》
同音词:皎洁《钓鱼的启示》——矫捷
(3)日常积累词语与分类积累词语相结合。
日常积累就是我们的随文积累,每篇课文中都有
可积累的成语、好词,随学随积累,积
少成多,也是一笔财富。分类积累就是集中对一个类别的词语进行
积累,如:
• 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
br>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窥视
•
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
•
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叫
•
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本册第五单元设计
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
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
和研究过程。”活动开始引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话
题,分为两个小的活动单元“有趣的汉字”
“我爱你汉字”,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建议,提示了综合性学习
成果的展示形式,最后把对汉
字的研究引向课外,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整个过程完整而不封闭,给学生自
主设计的空间,
“搜集、查找、策划、调查”等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开展
其他的活动。整个单元重视学生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综合性学习单元的设立,使语文实
践活
动更加丰富而直接,阅读材料成为语文学习的载体。综合性学习的设立又是以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作为主要目标。“遨游汉字王国”把汉语言的精华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语文综
合性学习首先
是语文学习,而不是其他学科的学习,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点。在综合性学习
中,实现了在策划中明确活
动目的,在搜集、整理中体会汉字的神奇和魅力,在交流讨论中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整个过程,把静态
的汉字文化以动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3、基本句式的教学也不能忽视。
从课后练习
和拓展训练中,我们很少看到关于句子训练的要求,但作为高年段的语文教
学,句子训练与字词训练一样
,不能偏废,包括:
缩句
扩句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陈述——反问)
关联词语填空(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修改病句、段
判断选择句子的正误
恰当使用标点符号
认识常用的修辞方法
我们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与阅读教学结合随堂进行训练,也可以进行专项训练。
三、阅读部分
《课标》对本年段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共有11条(ppt出示),具
体到本册教材,这11
条均有涉及,重点来说有以下几点:要在两年内实现,本学期要达到:
1、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大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2、
对重点句子,运用多种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修辞方法、抓住
重点词语等)进行深入的
理解。
3、
4、
5、
6、
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体会文章主旨,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式(遣词造句的特点)。
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提取信息。
抄写、背诵,进行有效积累。
这些既是我们
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再次精炼,
就是概括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鉴
赏能力和自学能力。中高年级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关
键时期,每一个能力的培养都应该是螺旋上升、循序渐
进的,这一点在我们的教材中体
现的非常清楚。我们逐条来说:
(一)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大意,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
在中年级时,我们提出的要求是“初
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而进入到高年级之后,
学生就要能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并且能够通过自
己的阅读揣摩叙述的顺序。但这中间
一定要有过渡,要层层深入地进行训练,决不是一下子就到终点。
第一步:辅助总结
段意式
第六课第一题: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五件小事)
第九课第一题: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
活习性)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看似是几个要点的回答问题,但实际将几个要点串联在一起,
组织好
语言,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实质上训练的就是段意串联法的第一步:分好大段,写
好段意。这就是在用
问题对学生进行提示,为归纳主要内容做着准备。
表格式
第十一课第一题:
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设计
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
表格里。
表格的形式也是在辅助学生梳理、总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前面的段意式类似,
在给学生一定的抓手,然后学生形成了这种思维的方式之后,这些辅助的东西全部就撤掉了。
第二步:辅助减少(不够准确)是从文章内容入手,整体把握、由扶到放的过渡阶段
第十五课第一题: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这与前面相比,抓手明显减少了,只提
式学生“落花生”三个字,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
再加上“内容”两个字,指向性也没有原来强,但有了
前面的训练,这里不应该是问题,只
是一个顺着扶手,拾级而上的过程。
第三步:标题式(和第二步一样,过渡阶段)它是由题目入手
二十二课第二题: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填空。
这里的难度又加深了,体现在要求学生的
概括能力更高,小标题的字数需要相等,并且
要清楚叙述的顺序。之前,教材都没有明确提“叙述顺序”
,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前面归
纳概括都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的,这里就要告诉学生“叙述顺序”就是文
章的“表达顺序”。
第四步:完全放手,独立完成
第二十六课第一题: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
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已经是教材最后一篇讲读课
了,一切支架、辅助手段到这里全部撤掉,由繁至简,开
始训练学生独立完成,自己去找抓手了,自己找
要点。
(二) 理解重点的段落、句子
这个训练点可以依据方法分为三个部分:
1、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第一课(2、4)、第十三课(3)、第十九课(4)
如:第十三课第三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
非的
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
说自己的理解。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我们在中年级时的教学重点,这里要将方法迁
移到句子上。
2、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第五课(2)、第九课(3)、第二十一课(2)、第二十二
课
(3)、第二十五课(2)、第二十六课(3)
例如:第二十六课第三题:读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
这就是要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理解句子的
含义。
3、 综合运用、自主选择方法:第十五课(3)、第二十六课(2)
第十五课第三题: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
(1)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没有限制学生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学生就可以综合、灵活运用,考察一下是否掌
握了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
(三)
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能够揣摩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我们就要
通过有效的教学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
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第三题——初步认识心理活动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
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
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中年级时,即使接触到心理活动,我们也不提“心理活动”这四个字,进入到高年级
这是第一次接触,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清楚什么是心理活动,然后去找,体会作用。
第十三课第二题——给提示,提炼情感变化线索
根据课文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 )——(
)——( )
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是《钓鱼的启示》一文的特点,只有抓住这一
特点,解读人物的
心理活动及变化,才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题目要求给了一定的提示,难度下
降
很多,但这篇课文对心理活动的部分描写是隐形的,要通过对语言的品读,入境的体会才
能够
把握。
第十七课第一题——无提示,感悟心理变化过程
在十三课给提示提炼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十七课去掉了提示,难度加大:
体会父亲在救
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鉴十三课的学
习经验,进行实践,提高把握人物心
理的准确度。
第十九课第二题——换位体会
巴迪长大后,如何看待父母的爱?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
前一问涉及到文中人
物的心理,学生要换位把自己换到文中去体会,后一问则是学生
自己的心理活动,学生还要把自己再换出
来。一进一出,一个当事人、一个旁观者,从不
同的角度向学生解读了心理活动的意义,使学生对心理活
动的认识有进一步。这道题,还
可以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把这四篇课文关于心理活动的问题联系起来看,就是写心理活动的方法:第一,要写
心里想的话;第二,
心理活动是一个过程;第三,确定情感词语从而展开心理活动;第四,
换位思考、组织语言。学期结束时
,我们可以这样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小结,是一个提升
的过程,我们可以听到竹子拔节的
声音。
(四) 体会文章主旨,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式
讲是要强调:既要重视,要求又
不能高。
教材在这部分的编排上是侧重文章
的基本表达方法的,希望学生能够关注这方面内
容,能够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体会文章的主旨。
体会文章主旨:解题法 第六课“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这一个字中传出<
br>来的丰富情感是要顺着对课文的理解去品味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情和意的。
表达方法:
人物刻画:第六课(3)、第十七课(3)
如: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为什么要这
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我们看到了一个为救儿子克服重重困难,饥饿、疲劳、痛苦全
然不顾的伟大的父亲。
重复的作用:第十七课(3)
如:“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
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三次重复,这是父亲的承诺,是儿子在绝望中的力量源泉
,是父亲决
不放弃的原因。多次重复,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和父亲的责任感,儿子对父亲也是深信不
疑,非常信赖。
衬托法:第二十一课(3)
如:课文的题
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
煌?(圆明园的地位、对比的作用
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
的无限热爱)
详略得当:第二十二课(4)
课文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突出五
位壮士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这是
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的学生知道了这么多种表达方法及其作用,
这会对他们的评价和鉴
赏能力的形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合并在第四点讲
解。
说明性的文章在本册教材中只涉及了第三单元,但训练的层次也是非常清晰的:
第一步:学习说明方法 第九课第二题: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
如,列数字,
课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这里要逐个地对涉及到的说明方法进行扎实的教学。
第二步:巩固说明方法
第十一课第二题:举例说说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
哪些说明方法?
这就是举一反三,上篇课文你认识它了,换了一篇文章,你还认识吗?
第三步:总结与提升 55页 回顾 拓展三
让学生就说明方法这一问题自己进行知识
的归整。还包括习作中要求使用说明方法,都是在巩固与提升。
(六) 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提取信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
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
重要途径。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获取信息
大致有三种类型:单一的和多个的、
显性的和隐性的、陈述的和解释的。
本册教材中关于提取信息,我分为三个阶段:
(1) 显性单一提取:第一课(1)
如: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书店)
(2)
显性多方提取:第一课(2)、第三课(1、2)、第六课(3)、第十九课(1)
如:作者“一遍又
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思考内容——创编内容—
—品味欣赏——寻找新知—
—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3)
隐性理解提取:第十三课(1)、第十五课(2)、第十七课(2)
如: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这不仅要从多方去提取,还要理解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明显的由浅入深
的过程,一个阶段训练到位了,才能开始下一个
阶段的训练。学生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要点不
全、信息不明和表达不清的问
题,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要要求学生既浏览又细读,同时训练学生的概
括和语言表
达的能力。
(七) 抄写、背诵,进行有效积累。
我将
全册教材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这里为四类:指定类、自主类、文学常识类和课外类。
我制作了一个阅读方面
知识点的序列表,将这部分内容,包括前面将的内容,浓缩在了一
起,供大家使用。
最后,我想用一句古诗作为自己今天的教材介绍的题目,那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着看,教材共
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
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
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各个单元角度
不同。纵着看每个单元都是由数个知识点联系在
一起的,要么由浅入深,要么侧重不同。
因此,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确目标,准确把握高度
、难度和广度,才能提高
教学的效率。